网络表情符号分析
贝壳表情符号

贝壳表情符号(实用版)目录1.贝壳表情符号的起源和含义2.贝壳表情符号在网络交流中的应用3.贝壳表情符号的流行和演变4.贝壳表情符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正文【贝壳表情符号的起源和含义】贝壳表情符号,又称为uD83DuDC1A,起源于网络聊天表情包的创作。
它的形象是一个简单的贝壳形状,寓意着珍贵、美好和自然。
在网络交流中,贝壳表情符号通常被用来传达友善、温馨和祝福的气氛,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表情符号。
【贝壳表情符号在网络交流中的应用】随着社交软件和网络聊天的普及,贝壳表情符号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各种聊天场景中,贝壳表情符号都可以用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
例如,当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发送一个贝壳表情符号,表示鼓励和支持;在情侣间的互动中,贝壳表情符号也可以用来传达爱意和关心。
【贝壳表情符号的流行和演变】贝壳表情符号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让它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随着表情符号的演变,贝壳表情符号也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形式。
比如,在贝壳表情符号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动态效果,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或者将其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更具创意的表情符号。
这些演变和创新,使得贝壳表情符号更加丰富多元,更具表现力。
【贝壳表情符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贝壳表情符号不仅在网络交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它的形象简洁,却寓意深刻,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爱情的珍视。
作为一种表情符号,贝壳符号也反映了网络时代的审美趋势和文化特点,成为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号。
总之,贝壳表情符号作为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网络符号,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贝壳表情符号

贝壳表情符号
摘要:
1.贝壳表情符号的定义和背景
2.贝壳表情符号的种类和含义
3.贝壳表情符号在网络聊天中的应用
4.贝壳表情符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5.贝壳表情符号的流行趋势和未来展望
正文:
贝壳表情符号是一种在网络聊天、社交媒体等场景中广泛使用的表情符号,以贝壳为形象,传达了喜悦、温馨、关爱等情感。
贝壳表情符号的种类繁多,根据贝壳的不同形态和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金色的贝壳象征着财富和好运,蓝色的贝壳代表着冷静和理智,红色的贝壳则传递着热情和活力。
在网络聊天中,贝壳表情符号被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聊天内容,还增加了聊天的趣味性。
人们通过贝壳表情符号,可以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聊天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贝壳表情符号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许多文化中,贝壳被视为吉祥物,寓意着平安、吉祥和幸福。
同时,贝壳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丽礼物,代表着自然与和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贝壳表情符号的流行趋势不断上升。
在未来,贝壳表情符号还将继续在网络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们传
递情感的有力工具。
总之,贝壳表情符号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情符号,以其丰富的种类、含义和象征意义,在网络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探究网络表情符号的历史、流行及文化意义》

《探究网络表情符号的历史、流行及文化意义》As a form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emoticons and emojis have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online conversations. Their use ha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reflecting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trends and cultural shift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explore the history, popularit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digital symbols.The history of emoticon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en the typewriter was invented. Typo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emotions, such as the sideways smiley face, were used to convey sentiment in written correspondence. However, it wasn't until the digital age that emoticons became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nd instant messaging. The first documented use of the emoticon :-)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82, and from there, their popularity grew exponentially.Emoji, a Japanese term meaning "picture character," emerged in the late 1990s and gained prominence with theintroduction of smartphones. The inclusion of emojis in messaging apps and social media platforms revolutioniz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allowing users to express emotions in a visually engaging way. The Unicode Consortium standardizes emojis, ensuring their compatibility across different devices and platforms,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their global prevalence.The popularity of emoticons and emoj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ir ability to enhance the emotional tone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They provide a means of adding context and nuance to text-based conversations, bridging the gap created by the absence of non-verbal cues in online interactions. Furthermore, their simplicity and universality make them accessible to people of all ag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contributing to their widespread appeal.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emoticons and emojis have become a visual language that transcends linguistic barriers. They have permeated various aspects of popular culture, influencing art, fashion, and even language usage. Companies have adopted emojis in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recognizingtheir ability to resonate with consumers on a more personal level. Emojis have also sparked discussions about representation and diversity, as they continue to expand to include a broader range of skin tones, gender options, and symbols that reflect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dentities.In addition to their cultural impact, the evolution of emoticons and emojis portrays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s technology advances, so does our use of visual cues and symbols to convey mea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ies may further transform the way we incorporate visual elements into our digital interactions.In conclusion, the history, popularit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emoticons and emojis demonstrate their profound impact on modern communication. From their humble beginnings as typographical symbols to their widespread integration into digital culture, thes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emotions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how we communicate in the digital age.现在用中文回答:表情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已经成为网络对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表情符号:数字时代的肢体语言

表情符号:数字时代的肢体语⾔⼤量研究表明:表情符号使⽤多的⼈其性⽣活次数也较多最近,有学者研究了表情符号和性⽣活的关系。
基于16种不同语⾔的⽤户中分析了超过10亿件基于⽂本的数据。
有趣的是,使⽤频率最⾼的前3类表情符号都与情绪表达直接相关,笑脸符号,包括:眨眼、亲吻、微笑和笑容,占所有表情符号使⽤的45%;悲伤⾯部(包含愤怒⾯部)符号占所有表情符号使⽤的14%;所有颜⾊的⼼形表情符号,包括破碎的⼼形符号,占所有表情符号使⽤的12.5%。
导语:美国科学杂志《鹦鹉螺》作者Vyantianevansart By Vedanti Sikka 近⽇发表了关于表情符号的深度报道。
表情符号是数字时代的⼀种“肢体语⾔”,使⽤表情符号已经成为⼀种全球社交现象。
据统计,到2015年,每天有超过60亿个的表情符号被全球90%⽹络在线⼈群使⽤,现今表情符号甚⾄被⼴泛应⽤在英语交流中。
对于⼀些⼈来讲,表情符号的使⽤正在提⽰真实语⾔消亡的警告。
专业艺术评论家和逆向投资者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指出,经过数千年的艰难改⾰,从⽂盲到莎⼠⽐亚以及之后的⽂化发展,⼈类正在急于抛弃⼀些⽂化,表情符号是“⼈类⽂化重⼤退步”。
他的嘲笑⾮常显⽽易见:“如果你愿意使⽤表情符号,我将坚持使⽤莎⼠⽐亚的语⾔。
”表情符号语⾔真的是我们⽇常⽣活交流不可缺少的元素吗?⽇常⾯对⾯的交流,当我们⼋卦消息、消磨时间,或者在其他时间闲聊时,我估计每天的互动交流七成会采⽤表情符号进⾏沟通。
尽管这些交流⽆疑涉及到语⾔——我们说的那些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乎语法,它们也涉及到⼀种特定的表达⽅式——表情符号语⾔。
然⽽,⼝头语⾔缺少书⾯⽂字的表达格式,书⾯⽂字将帮助我们解读⼀个单词的开始,以及另⼀个单词的结束,同时,⼝头语⾔还缺少⽂章作者使⽤的标点符号和其他细节,使我们讲述这些单词如何被整理成为包含从句和句⼦的思想表达。
在进⾏报告演讲时,我们会采⽤语⾔韵律技巧:重读、⾳⾼、⾳量、停顿、加速和减速等特征,正是这些,使我们能够解释语⾔流为不同的单词和语调单位。
“笑呵呵”这个表情符号在网络用语中是否常见?

“笑呵呵”这个表情符号在网络用语中是否常见?一、“笑呵呵”表情符号的基本描述“笑呵呵”是一种常见的表情符号,它由两个字组成,表达了开心、轻松、幽默的情绪。
它的形象简洁明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常常使用它来表示自己对某些事件或言论的喜悦和愉快。
此表情符号可以出现在聊天软件、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二、“笑呵呵”的来源与发展1. 笑脸符号的起源笑脸符号作为一种情绪表达的工具,起源于日本,最初由日本设计师创建。
这种表情符号以其简单、清晰的形象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喜爱和接受。
2. “笑呵呵”的出现“笑呵呵”这个表情符号是在笑脸符号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通过增加嘴巴张开的程度,更加明确地表达了愉悦、开心的情绪。
这个表情符号的可爱、可亲的形象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在网络用语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使用。
三、“笑呵呵”的使用场景1. 表示开心、愉快的情绪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笑呵呵”来表达自己对某些事件或言论的喜悦和愉快。
比如,当某个朋友分享了一则好笑的笑话,我们可以回复他一个“笑呵呵”,表示我们理解并且很开心。
2. 轻松、幽默的氛围在一些轻松、幽默的场合,我们也可以使用“笑呵呵”,来加强气氛。
比如,在朋友圈或微博上,当我们分享一些搞笑的图片、视频时,我们可以配上一个“笑呵呵”,来表达我们欢乐的心情,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3. 礼貌、友好的回复当我们在网络交流中收到一些赞美或感谢的言语时,我们可以回复对方一个“笑呵呵”,来表示我们的感谢和友好。
这种回复不仅显得亲切,还能增添双方之间的友谊。
四、如何正确使用“笑呵呵”1. 注意使用的场合在使用“笑呵呵”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选择。
在一些正式的讨论、商务交流中,我们不宜过于频繁地使用它,以免显得不够庄重。
2. 注意表情的适度在使用“笑呵呵”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表情的适度。
有时候,过度使用“笑呵呵”会显得过于随意,不够真诚。
因此,我们要根据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来选择适当的表情符号,使其在网络交流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网络表情符号及其语用功能研究

语言新探网络表情符号及其语用功能研究郭淑琪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分院摘要:网络的发展和使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网络表情的出现更是为交流带来了新的体验。
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很多是从传播学出发,然而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数量还并不多。
本文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现实网络交流中表情符号的使用为现实依据,说明网络表情符号所具有的语用功能。
先对网络表情符号做了分类并分析了这些表情符号具备的特点,然后从网络的交流中来探讨网络表情符号的语用功能,以此对网络表情符号在现代网络交际中的使用和表达上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表情符号;语用功能;网络交流一、引言当今时代是个网络的时代,通讯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QQ、微信、微博等通讯软件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甚至将之前的书信几乎取而代之。
文字是一种书写的符号,它承载着语音、语义甚至文化,但在网络交流中,一种新的载体——表情符号出现了,它虽是一种图画的变体,但又从图画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符号,可以进行交流,并且有其语用功能。
二、网络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982年,美国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首次使用了‘:-)’这一连串的字符,世界上第一个表情符号就此诞生。
之后,表情符号发展快速,数量不断增加,种类日益繁多。
(一)分类1.颜文字起初的“:/”、“:|”等是由几个简单的符号组合起来拼成的表情符号,之后出现了“╭(╯^╰)╮”、“\(^o^)/~”、“O(∩_∩)O”等复杂的表情符号。
在短信流行的年代,这一个个颜文字为枯燥的文字带来了一抹亮色。
之后,颜文字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表情及其表达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也有了动图形式,还专门出现了一组叫“颜文字”的表情包,图形较之前复杂化。
但在使用中,颜文字的势头逐渐被图形表情所占据,使用频率大幅降低。
2.Emoji表情到了21世纪初,以Yahoo Messenger的表情脸谱为代表的第二代表情符号兴起。
表情符号的使用及表示含义的科普

表情符号的使用及表示含义的科普在现代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件中,表情符号(Emoji)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沟通的必备工具。
它们的种类繁多,涵盖了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事物和情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直观、简便的表现方式。
本文将介绍表情符号的使用和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表情符号。
一、表情符号的分类表情符号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常见的有:1.面部表情符号: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情符号,它们展现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如微笑、哭泣、生气等。
2.手势表情符号:这类表情符号主要通过手指和手势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拇指向上表示赞成,手掌表示停止等。
3.动物表情符号:这些表情符号是以各种动物形象作为表现方式,它们可以表达出人们对不同动物的喜好、厌恶和感情。
4.餐饮表情符号:这些表情符号表示各种不同的食物和饮品,可以用来描述某个餐饮场景或者表达对某道菜的感受。
二、表情符号的含义除了分类之外,表情符号还具有各自不同的含义。
以下是常见表情符号的含义:1. :微笑表情符号,表示愉快和友好的情绪。
2. :哭泣表情符号,表示伤心或者悲伤的情绪。
3. :生气表情符号,表示愤怒或者不满的情绪。
4. :点赞表情符号,表示赞成或者认可某个事物。
5. :反对表情符号,表示不赞成或者不认可某个事物。
6. :招手表情符号,表示问候或者告别。
7. :祈求表情符号,表示祈求或者恳求某个事物。
8. :便便表情符号,表示不屑或者讽刺某个事物。
9. :狗狗表情符号,表示对狗狗的喜爱或者特定情境下的描述。
10. :汉堡表情符号,表示某种食物或者餐饮场景。
三、表情符号的使用表情符号一般都是通过软件或者系统自带的表情键盘输入,不同的软件或者系统支持的表情符号可能不完全一致。
在使用表情符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合情境:表情符号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在交流过程中表达情感,因此它必须符合当前交流环境和情境。
比如在向某个人请假或者表扬时,使用 会比 更为合适。
16.网络表情符号

• 明确:“由于当时的网络只能提供纯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 开玩笑的话语被‘认真对待’,甚至被错误地当作了安全警告”。 教授斯科特·法尔曼提出使用符号“:-)”来解决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 1.斯科特·法尔曼教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明了第 一张网络表情符号?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结合文章,请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有哪些特点?
• 3.为什么东西方会对同一个“笑脸”有着不同的理 解呢?像这样的事例你能够再列举一个。
• 4.“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流行 的原因是什么?
• 邱雨,《中国网友报》资深编辑、记者,长期关注青少年网络 科普教育,曾主持编纂过《网络收藏夹》、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 丛书等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图书。
风靡mí 雏chú形 瞠chēng目结舌
荒诞dàn 亚裔yì
窘jiǒng相
衍yǎn生 尴gān尬gà
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6.网络表情符号
教学目标
• 1.了解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 • 2.理解网络表情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 3.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 • 4.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热情。
猜一成语 盲 人 摸 象
你能说出下面这些表情符号的含义吗?
棒
怒
难过
作者简介
• 申江婴,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理事。发表过《邮电发展战略问题系列述评》 等在通信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文章。
• 作用:准确、科学。
6.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表情符号分析发表时间:2014-11-21T11:30:17.35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2月下旬供稿 作者: 田丽芳[导读] 网络表情符号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带有键盘式特性的交流符号,在网络人际交流中,它有独特的传播功用,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田丽芳TIAN Li-fang(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新闻中心,神木719315)(News Center of Shendong Coal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Shenmu 719315,China)
摘要: 本文以网络表情符号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表情符号的历史沿革、特点、成因、传播功用以及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network emoticons as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causes,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emoticons.
关键词院网络表情符号;历史沿革;特点;成因;传播功用;发展趋势Key words: network emoticons;history evolution;characteristics;causes;communication function;development trend中图分类号院TP39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200-020 引言网络聊天对于现代人来说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对于更多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年轻群体来说也许早已是再惯常不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网络聊天是一种以文字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人际传播。仅仅是简单的键盘敲击,人们便把自己的话语变成电脑屏幕上的一行行文字,用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思想,甚至还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的技术手段实现彼此的“面对面”交流。借助网络聊天,人们在物理空间之外的虚拟世界里获得了更多全新的人际传播体验,得到精神与心理的满足,实现了新的自我认知。在网络世界中,网民们还拥有自己创制的一套有别于文字的独特符号,用以模拟现实世界人际交流过程中的神情体态。由于该符号一开始以人类的各种表情形态出现于网络世界中,故通常人们将之称为表情符号或脸谱符号。本文以网络表情符号的概念为准,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 1 网络表情符号的历史沿革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1982 年被美国人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工智能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大学的电子公告牌上用“:-)”这个符号表示笑话,用“:-(”表示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这样,网络使用者就能避免网上交流产生的误解。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得到了迅速普及和使用。 西方式的表情符号要将脸拧转九十度才看得明白,所以当表情符号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它发扬光大,发明了另外一种横式的表情符号:利用“*”、“^”、“-”等符号作眼睛,“_”、“.”、“o”等符号放在中间成为口部,做出^_^、*_*、^o^、^_~之类的笑脸,也有在笑脸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作为修饰物,表现更为丰富的表情,如-_-|||表示类似日本漫画中尴尬的面部,-_-b 表示人物脸上滴下汗水等等。在日本,网络表情符号被称之为“颜文字”,指用文字或各种线条、符号等组成的图画。颜文字创造出来的各种表情比之前的更加生动活泼,让人不得不惊叹网民的聪明和智慧。 现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短信的通行,表情符号被大家广泛接受。但鉴于各民族、种族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各种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又不免会出现意义模糊的现象。于是,出现了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字体以及聊天背景等更为丰富生动的专门化表情符号形式。归结起来,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1 符 号阶段主要是各种符号组合成的表情符号,这样就形成各种抽象化的表情脸谱。网民们对此还做了一个分门别类地划分:淤动物篇<。)#)))臆烤鱼;(??)nnn 毛毛虫;<*)>> >=< 鱼骨头;(=^ ^=) 猫以[。。]以螃蟹;(谣(肄)谣) 猪;(:以水母;U__U )z 可恶…(手扠腰);(>赃<)}} 好冷喔耀( +_+ ) 刺眼!;(x___x) (昏倒)榆表情篇(?_??) 什么事啊?;(逸殷臆) 感动耀;( 已o 已) 目瞪口呆;( *>.<* ) ~@ 酸耀耀!;( S _ S ) 见钱眼开!
1.2 图形阶段最初人们在进行聊天的时候只能使用文字交流。但是随着QQ 软件支持自定义表情后,各种表情的创造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与早前的表情符号相比,现在的表情符号更加形象和生动。但一组卡通、一幅图画的意义有时会不太明确,需要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这就是图形与文字结合的表情符号形式。 2 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2.1 形象性网络表情符号实质上是一种象形符号,所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性。通过运用象形特征很强的示意符号,网络表情符号能生动地再现网络聊天中传受双方喜怒哀乐悲苦的各种神态、体态。无论是符号阶段还是图形阶段的网络表情符号都具有直观可视,视而见意,一目了然的形象性特征。 2.2 情感性基于网络表情符号的主要功能在于模拟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神情体态,用来集中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情绪状态,所以,毋庸讳言,网络表情符号天然地具有情感性特征。 2.3 辅助性其一,辅助性指网络表情符号不能脱离文字进行单独的意义表达。网络交际,不可能完全由表情符号来完成,脱离了文字,表情符号的意义表达是不明确的。其二,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人际交流中发挥的是辅助文字交流的作用。在现实交际中,交际双方除了语言表达外,还需要采用非语言的手段进行辅助。比如,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思想,因此在网络中双方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表达,例如,通过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色彩的表情符号来辅助文字交流,使交际双方得以更好地认知彼此,推进沟通。 3 网络表情符号产生的原因3.1 交流中的电脑化、键盘化作为一种交流符号,网络表情符号是伴随着电脑使用的普及而出现的。也就是说,表情符号的出现依赖于交流的工具———电脑和键盘。
换言之,交流中的电脑化和键盘化是网络表情符号产生的基础。 网络交际的中介主要是电脑,操作工具也是以键盘为主,主要以文字进行交流,但是交流的表情神态却很难同时体现出来。为此,网络表情符号便在网络中流行开来,最后形成一种固定的交流符号。 3.2 亲近性和个性化表达的要求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流相比,网络人际交流的优势在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人与人交流的自由性、匿名性;劣势在于交流手段的有限性。那么,在扬网络人际交流之长的同时,如何避其之短呢?如何回避单一文字交流的呆板乏味呢?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优势的模拟成为一种必然的考虑。网络表情符号正是应此而生。丰富生动的表情符号能再现交际双方的嬉笑怒骂,在增添交流情趣性的同时,也在冰冷的虚拟空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亲切感和相互了解,推动了交流的深入和对彼此个性特点的认知。 换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人只有语言的交流,而没有任何表情、手势、体态,那么他的个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的。同理,在网络人际交流中,表情符号的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消弭网民的个性特征。换言之,丰富多彩的表情符号无疑能给网民展示自我个性提供丰富的表现手段。 3.3 交流丰富性的需要网际人际交流,由于看不到对方,因此就会心态平和放松。年轻的网名充满了智慧和活力,喜欢机智而轻松的交流,这也就促成了网络表情符号的生成。反过来,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丰富性也有利于实现沟通、增进传播效果。 3.4 交流及时性的需要在网络论坛和聊天室里,为了提高交流效率,节约上网时间、上网费用,网民群落经常会利用现有的输入方式创造性地对网络语言进行改造。借助于此,他们在不经意间创造了很多现有的表情符号。在使用时,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用符号表达的动作、表情,大大地节省了交际时间。比如,在SOGO输入状态下,输入“哈哈”二字,就会出现两个相应的表示笑容的表情符号———“^_^”和“o(疑_疑)o…哈哈”。这样的表达方式既有了看得见的神态又有了听得到的声音,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这些设置好的表情符号能够作为现成的工具来直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交际效率,适应了网络交流及时性的需要。 4 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用网络表情符号实质上是一种传播技巧。表情符号的运用最终还是为网络交际双方的心理需求服务的。即:实现自我认知、获得知识经验、满足情感需要、建立和谐关系四项功能。这里笔者所谈论的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作用,是和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主要交流方式文字相比较而言的。 4.1 增强对现实中人际传播的模拟,实现网上人际交流的效果由于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面部表情很重要,因此就需要用网络表情符号来完善对话的呆滞和枯燥,实现人际交流的逼真效果。 4.2 增强亲近性、情趣性,引起有意注意,实现网上人际传播的沟通和调节在网络聊天中能否吸引对方,主要就看话语的表达技巧。而网络符号也是一种表达技巧,对双方而言,表情符号是一种无形的粘附作用,表现如下:淤产生亲近性。网络表情符号具有形象性,因此相对文字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因为网络符号作为人们神态和体态形象的缩影,很容易使双方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能够继续维持交流。 于增添情趣性。无论是交友聊天还是发表意见,大家的目的都是追求放松。而网络表情符号正好能够把人们的幽默之情表现出来,使交流增加情趣感。 盂引起有意注意,消除视觉和心理疲劳。网络表情符号利用其形象性容易产生视觉冲击力,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样能够消除人们聊天时因文字过多而产生的视觉和心理疲劳,实现对话双方的沟通和调节。 4.3 有利于提高交流速度,实现有限时间内信息的最大化网络聊天主要是以文字为主的,因此打字速度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决定着聊天是否热情等。为此网民们为了打破这单一的模式,就创造出形象的符号来进行交流。这样既能改善因打字没说话的缺陷,也能满足交际双方快速交流的需要,实现了有限时间内信息的最大化。 5 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趋势无论符号阶段还是图形阶段的网络表情符号,都是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又极不稳定的语言符号。很难准确地说出它将来的发展趋势。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受高保真视频广泛使用的冲击,网络表情符号会不会消弭? 笔者认为,视频聊天固然在网络中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但它也破坏了网络人际交流最大的优势———自由性与匿名性。如果,网民们不能再在网络中隐匿自己的年龄、身份、性别,就不会有自由的高谈阔论和随性的交流。基于此,笔者认为,网络表情符号会进一步存在并继续发挥它原有的作用。 综上,网络表情符号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带有键盘式特性的交流符号,在网络人际交流中,它有独特的传播功用,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院[1]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2,03.[2]黄春平.论网络聊天中的脸谱符号[J].新闻大学,2004.[3]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2001,10.[4]曾瑞兵译.人际关系与沟通[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