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本(精选3篇)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本(精选3篇)家庭农场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县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切实规范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到县农经部门审查备案的家庭农场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家庭农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政策。
第四条家庭农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家庭农场自主经营权和内部事务,不得强迫家庭农场接受有偿服务,不得违规向家庭农场收费、摊派和罚款。
第五条家庭农场应自觉接受农经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度第六条家庭农场从业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结合自身实际,设置生产主管、销售主管和财务主管等岗位,明确工作职责。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各部门经理。
第七条家庭农场实行农场主负责制。
农场主统揽全场工作,主要是拟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有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财务审核审批,协调解决农场重大事宜,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工作考核和总结评比。
第八条生产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家庭农场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并实施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所需的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抓好病(疫)虫害防治;组织标准化生产并负责完善相关记录,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加强农业机械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和仓储运输工作。
第九条销售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年度销售计划,预测销售市场,广辟销售渠道,寻求定向合作,探求订单销售和网络销售方式;负责签订销售合同,规范销售凭据,回收销售款项;坚守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商业道德,保证产品销售质量和数量,维护家庭农场整体形象;努力降低销售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家庭农场既得利益;建立销售台账,及时报告销售业绩。
第十条财务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年度财务计划和预算方案,制定并执行家庭农场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办法;遵守财产物资采购审批程序,加强财产物资安全领用、保管;建立健全财务会计账簿,组织财务核算,按时提交、报送财务报告。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文(5篇)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二条家庭农场是指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合作经营的农业生产组织。
第三条家庭农场应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有关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二章产权与经营权第四条家庭农场的产权归属于家庭成员,其中相关土地产权及其他生产要素归属可以根据家庭内部协商确定。
第五条家庭农场的经营权可以由一人或多人负责,经营者必须是家庭成员,并依法履行相应的资格及手续。
第三章生产经营第六条家庭农场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产品的特点,科学选择种植或养殖业态。
第七条家庭农场应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作物轮种、兽粪利用等,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和质量。
第八条家庭农场应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的对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九条家庭农场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十条家庭农场应加强农产品销售与市场开拓,积极参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四章经营服务第十一条家庭农场应提供必要的经营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家庭成员解决经营中的问题,提高经营能力。
第十二条家庭农场应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家庭成员提供农业生产风险保障。
第十三条家庭农场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帮助家庭成员解决资金困难。
第十四条家庭农场应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协会的合作与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增长。
第五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五条家庭农场应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及时提供相关经营数据和信息。
第十六条家庭农场应定期进行经营评估和改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第十七条家庭农场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和信息采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家庭农场应依法经营,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文(4篇)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家庭农场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家庭农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家庭农场管理制度是依法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农田、管理农民和管理家庭农场的基本准则,适用于全体家庭农场成员。
第二节家庭农场的组织管理第三条家庭农场的组织管理由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负责。
负责人必须是家庭农场成员中的劳动能力较强的农户,负责人由家庭农场成员自行选举产生。
第四条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负责制定年度农业生产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验收;负责与农民合作社、农村合作社等相关单位联系,积极争取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负责协调家庭农场内部的农业生产工作;负责家庭农场的账目管理和经济决策。
第五条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应当尊重家庭农场成员的意愿,在做出重大经济决策前进行充分研究和征求意见,在明确劳动分工和收益分配后,确保成员之间的权益平等。
第三节家庭农场的劳动管理第六条家庭农场成员应当按照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计划和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劳动义务,保证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家庭农场成员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工作和闲暇时间,不得因农业生产工作影响家庭生活的正常节奏。
第八条家庭农场成员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岗休假、逃避劳动,不得擅自调换工作岗位,不得盗窃家庭农场的财物。
第四节家庭农场的土地管理第九条家庭农场的土地是家庭农场的重要财产,家庭农场成员应当共同保护和经营利用。
第十条家庭农场成员应当按照农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十一条家庭农场成员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或变相占用家庭农场的土地,不得非法转包、转借家庭农场的土地。
第五节家庭农场的经济管理第十二条家庭农场成员应当按照个人对家庭农场的出资额,享受相应的分红权益。
第十三条家庭农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销售农产品,家庭农场成员应当按照约定或经过协商一致的办法,合理分配收入。
第三章农户家庭经营及家庭农场管理课件

二、家庭农场运营的外延
❖ 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和核算单位,以利润最大 化为目的,以家庭成员为主要休息力
❖ 农场主综合素质较高 ❖ 家庭农场规模过度 ❖ 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高,具有可继续开
展才干
三、家庭农场运营的特征
❖ 消费资料一切权 ❖ 休息力供应 ❖ 收益分配 ❖ 运营决策
四、家庭农场运营与农户家庭运营的关 系
❖ 以土地租佃为中心,促进土地运营权活动,促进 农地的集中连片运营和共同基础设备的树立;以 农协为主,协助〝 中心农户〞和消费协作组织 妥善运营农户出租和委托作业的耕地。这种以租 赁为主要方式的规模运营战略取得了成功。
六、兴旺国度家庭农场对我国的启示
❖ 加快乡村土地流转制度树立 ❖ 加快家庭农场的原始积聚 ❖ 树立健全的社会化效劳体系 ❖ 培育公允竞争的乡村市场 ❖ 培育现代化的农场主
第三节 家庭农场运营的管理创新
一、我国度庭农场运营的现状
我国度庭农场运营最先出如今国有农 场,国有农场在外部实行职工家庭承包责 任制,构成了家庭农场为主的〝大农场套 小农场〞的双层运营体制。
❖ 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 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很 大水平上丰厚了农业运营主体。据统计,农业部 确定的33个乡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效劳试点 地域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二〕按从事农业消费休息专业化水平划分
❖ 专业农户运营 ❖ 〝一兼〞农户运营 ❖ 〝二兼〞农户运营
〔三〕按家庭运营的组织化水平划分 ❖ 单个运营型 ❖ 结合运营型
〔四〕按家庭运营的商品化水平划分
❖ 自给性运营 ❖ 商品性运营 ❖ 自给性与商品性结合运营
四、我国农户家庭运营的特点与效果
家庭农场规章制度

家庭农场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家庭农场管理,规范家庭农场经营行为,保障家庭农场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家庭农场是指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业经营主体。
第三条家庭农场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条家庭农场主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二、农场经营管理第五条家庭农场应当明确农场经营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场综合效益。
第六条家庭农场主应当加强农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生产、销售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农场经营有序进行。
第七条家庭农场应当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采用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第八条家庭农场应当注重农产品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第九条家庭农场主应当加强农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人员管理第十条家庭农场主应当合理配置农场劳动力,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农场整体素质。
第十一条家庭农场应当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制度,保障农场员工的合法权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二条家庭农场主应当加强与周边村民的沟通与协作,处理好农场与村民的关系,维护农场经营秩序。
四、安全生产第十三条家庭农场主应当加强农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家庭农场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
第十五条家庭农场主应当严格执行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家庭农场主违反本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养殖家庭农场管理规章制度

养殖家庭农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养殖家庭农场的管理,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养殖家庭农场是指由家庭组织经营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以养殖为主要经营项目。
第三条养殖家庭农场的管理原则是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安全高效。
第四条养殖家庭农场的所有者应当制定本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
第五条养殖家庭农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养殖家庭农场应当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责权限。
第七条家庭农场的所有者应当制定农场管理章程,规范管理行为,防止权利与义务不明确问题的出现。
第八条农场应当设立经营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每个部门应当配备专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农场的正常运转。
第十条农场应当建立健全农场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章生产经营第十一条农场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和品种。
第十二条养殖家庭农场应当严格执行种养结合、科学饲养和疫病防控制度。
第十三条农场应当建立健全生产档案,记录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等,做到有据可查。
第十四条农场应当保持环境卫生,严禁乱倒污水、乱堆垃圾等行为。
第十五条农场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农场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七条农场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八条农场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第十九条农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章财务管理第二十条农场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流程,加强财务监管。
第二十一条农场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纳税,合法纳税,争取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二条农场应当加强资金管理,做到收支平衡,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二条家庭农场是指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合作经营的农业生产组织。
第三条家庭农场应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有关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二章产权与经营权第四条家庭农场的产权归属于家庭成员,其中相关土地产权及其他生产要素归属可以根据家庭内部协商确定。
第五条家庭农场的经营权可以由一人或多人负责,经营者必须是家庭成员,并依法履行相应的资格及手续。
第三章生产经营第六条家庭农场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产品的特点,科学选择种植或养殖业态。
第七条家庭农场应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作物轮种、兽粪利用等,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和质量。
第八条家庭农场应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的对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九条家庭农场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十条家庭农场应加强农产品销售与市场开拓,积极参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四章经营服务第十一条家庭农场应提供必要的经营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家庭成员解决经营中的问题,提高经营能力。
第十二条家庭农场应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家庭成员提供农业生产风险保障。
第十三条家庭农场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帮助家庭成员解决资金困难。
第十四条家庭农场应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协会的合作与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增长。
第五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五条家庭农场应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及时提供相关经营数据和信息。
第十六条家庭农场应定期进行经营评估和改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第十七条家庭农场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和信息采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家庭农场应依法经营,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一、总则1. 目的:为了规范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
3. 遵循原则:依法合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管理、持续改进。
二、组织机构1. 家庭农场负责人:负责整体规划、协调各项工作,并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负最终责任。
2. 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生产计划制定、实施和监督,包括土地利用、种植养殖等方面。
3. 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家庭农场的资金收支管理、账目记录和报表编制等工作。
4. 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事故,并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三、土地利用管理1. 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农作物种植区、养殖区、生态保护区等。
2. 土地准备:对土壤进行检测和改良,确保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良好状态。
3. 种植管理: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包括选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4. 养殖管理:根据畜禽的品种和数量,合理规划饲养场所和设施,并严格执行饲养标准和防疫措施。
四、生产经营管理1. 生产计划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并按季度或月度进行具体细化。
2. 采购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及时采购所需的种子、化肥、饲料等物资,并确保质量合格。
3. 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4. 销售管理:建立销售渠道,开展市场调研,制定销售策略,并及时跟踪销售情况,确保产品畅销。
五、财务管理1. 预算编制: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价格,编制年度预算,并按月度或季度进行调整。
2. 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收支计划、资金调拨和使用等方面。
3. 账目记录:对家庭农场的收入、支出、存货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做好账目核对和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