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后期剪辑的流程

合集下载

电视台节目制作操作手册

电视台节目制作操作手册

电视台节目制作操作手册一、前言电视台节目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涵盖了从策划、预制到录制、后期制作的多个环节。

本操作手册旨在为电视台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简洁的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保证节目制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二、策划与预制1.确定节目定位:根据电视台的定位和受众需求,明确节目的类型、形式和内容。

例如,新闻台需要制作时事新闻节目,娱乐频道需要制作综艺节目等。

2.编写节目宗旨:明确节目要传达的核心理念和主题。

3.制定节目结构:确定节目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场、主要内容和结尾部分。

4.选定主持人和嘉宾:根据节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持人和嘉宾,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主持和表演能力。

5.准备节目脚本:根据节目结构和内容,撰写详细的节目脚本,包括台词和互动环节。

三、录制准备1.选址与场务安排:根据节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录制场地,确定场务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责任。

2.安装摄像机与灯光设备:根据节目需求,安装和调试录制所需的摄像机和灯光设备,确保画面效果和光线明亮。

3.测试音频设备:测试录制所需的音频设备,包括麦克风、音响设备等,确保音质正常。

4.搭建布景和道具:根据节目主题,设置合适的布景和准备必要的道具。

5.化妆与造型:为主持人和嘉宾提供化妆与造型服务,确保他们在镜头前精致形象。

四、节目录制1.导演指导:由导演负责整个录制过程的指导,包括节目进度控制、镜头切换和演员指导等。

2.主持人表现: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主持能力和与嘉宾互动的能力,确保节目进展顺利。

3.嘉宾表现:嘉宾要做好准备,与主持人积极互动,展现出风采和专业素养。

4.摄像与灯光调整:根据录制实际情况,调整摄像机的角度和灯光的明暗,确保画面效果符合要求。

5.音频监控与调整:在录制过程中,对音频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音质清晰。

五、后期制作1.素材整理:将录制得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分类,为后期的剪辑和编辑做好准备。

2.剪辑与编辑:根据节目脚本和录制素材,进行剪辑和编辑,精细调整每个镜头和画面。

制片人如何进行电视剧后期制作流程和监督

制片人如何进行电视剧后期制作流程和监督

制片人如何进行电视剧后期制作流程和监督电视剧的后期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制片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监督并确保整个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针对制片人如何进行电视剧后期制作流程和监督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制片人需要了解电视剧后期制作的整体流程。

后期制作包括影像剪辑、音频处理、特效制作、配乐等多个环节。

制片人需要与导演、编剧、剪辑师、音效师、调色师等各个专业团队密切合作,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在影像剪辑方面,制片人需要和剪辑师一起审查每一集的剪辑版本,确保情节紧凑、节奏把握得当。

他们需要对每一场景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最终呈现给观众的节目质量高。

在音频处理方面,制片人需要与音效师一起协调声音效果的制作。

他们需要确保对话清晰可听,音效逼真,音乐配合剧情。

制片人还需要对配音进行把关,确保演员的配音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制片人还需要与特效团队合作,确保特效的质量和时效性。

他们需要对特效进行把关,确保特效与剧情相符,并且流畅自然。

制片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视觉效果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与特效团队沟通和协调。

制片人还需要确保电视剧的整体节奏和平衡性。

他们需要对每一集的整体剧情进行评估,并参与剧本修改和调整。

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剧本分析能力和独到的审美观,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思考每一集的节目效果,确保整部电视剧的质量和可观赏性。

同时,制片人还需要监督电视剧的调色过程。

调色师根据剧情的需要,对影像进行着色和调整。

制片人需要与调色师紧密合作,对每一集的色调进行评估和把关,确保整体画面效果的一致性和细节的处理。

最后,制片人需要密切关注电视剧的交付和上线工作。

他们需要与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合作方协调好交付时间,并确保剧集在正式播出前完成审片和修正工作。

综上所述,制片人在电视剧后期制作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全面了解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并与各个专业团队密切合作,监督和把控整个制作过程。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和竞争激烈,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好的后期剪辑与包装可以提升节目的质量,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强节目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以帮助制作人员更好地提升节目的质量。

一、后期剪辑技巧
1. 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后期剪辑的最重要任务是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通过合理的剪辑顺序,使得节目的叙事便于理解和观众的接受,避免剧情的冲突和混乱,从而增加观众的观看欲望。

2. 节奏感的把握:后期剪辑中需要把握好整个节目的节奏感,合理的使用镜头切换和画面处理,使得整个节目具有紧凑感和流畅性,避免让观众感到无聊或者重复。

3. 剧情点的突出:在后期剪辑中需要合理突出剧情的高潮部分,使得观众更加关注节目的高潮部分,为节目增加吸引力和紧张感。

4. 音乐的运用:后期剪辑中合理的使用音乐可以增强节目的氛围和观赏性,使得观众更容易被节目吸引和感染。

5. 镜头的运用:后期剪辑中合理的使用各种镜头切换和镜头处理技巧,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加新鲜和独特的观赏体验,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1. 标题设计:后期包装时需要精心设计节目的标题,使得标题能够准确反映节目的主题和特点,吸引观众的眼球。

2. 包装风格:后期包装中需要确定好节目的包装风格,包括色彩、字体、画面风格等,使得整个节目具有统一的视觉效果和风格。

4. 图形设计:后期包装中需要精心设计各种图形元素,如LOGO、CG等,使得节目的画面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5. 视效和动画:后期包装中需要合理使用各种视效和动画技术,使得节目的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增强节目的视观性和观赏性。

(完整word版)剪辑流程

(完整word版)剪辑流程

电视节目后期剪辑的流程电视编辑是按一定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镜头的剪辑,组接。

它来源于电影中的剪接,也叫蒙太奇。

最早的电影,镜头是固定的,没有镜头的分切,也无景别变化。

自从摄影机能运动拍摄和有了镜头的组接后,人们打破了固定镜头观点,影视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

(一)编辑程序现场录像中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拍摄出来的原始片一般较乱,拍摄顺序也不一定符合规定的程序,很多内容都是穿插表现的,有的可能还是后期补摄的,为了制成一套完整的资料片,应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必须对现场录制的初稿带进行编辑整理,一般的编辑程序是:1.根据现场拍摄的内容,确定录像片的结构、顺序.2.审看未编辑的原始录像带,确定需要编辑的画面。

3.确定镜头的编辑顺序、组接的方法和技巧。

4.按照定好的编辑顺序进行编辑.5.配上解说词。

要求简洁精练,通俗易懂。

(二)编辑技巧在影视里表示时、空变换的手法很多。

在编辑工作中,常用的编辑技巧有切、淡、化、划、叠印等五种. 1.切,是把两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直接衔接在一起,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表示前一个场景的画面刚结束,后二个场景的画面迅速出现,以此收到对比强烈、节奏紧凑的效果.2.淡,是一种舒缓渐变的转换手法,分淡入和淡出。

淡入是指画面从完全黑暗到逐渐显露,一直到完全清晰的过程,所以也称渐显,表示剧情发展的一个段落的开始.淡出是指一个画面从完全清晰到逐渐转暗,以至完全隐没的过程,表示剧情一个段落的结束,能使观众产生完整的段落感。

3.化,又称溶。

是指前一个镜头渐隐的同时,后一个镜头逐渐显现,两个镜头有一段时间叠印在一起,前一个镜头的末尾叫化出,后一个镜头的开头叫化入.由于从一个场景缓慢地过渡到另一个场景,造成前后相互联系的感觉.4.划,又称划变。

是指前-幅画面逐渐揭开,后一幅画面同时出现,给人的感觉就像翻画册一样,前一个镜头叫划出,后一个镜头叫划入。

5.叠印,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画面整合,复制为一个画面的技巧,常用来表示回忆、想象、思索等。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在后期剪辑和包装方面下了更多功夫。

后期剪辑和包装是电视节目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的后期剪辑和包装,可以提升节目的质感和观赏性,吸引更多的观众。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电视节目后期剪辑与包装的技巧。

一、后期剪辑技巧1. 精心挑选素材作为后期剪辑的基础,素材的选取至关重要。

剪辑师需要从拍摄的大量素材中筛选出最精彩的片段,以确保最终呈现给观众的节目是高质量的。

在挑选素材时,需要考虑情节的连贯性、画面的美感以及与主题的契合度,避免出现画面杂乱、无章法的情况。

2. 善用剪辑技巧剪辑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剪辑技巧,如快剪、慢剪、跳剪、交叠剪辑等,以丰富画面的变化和节奏感。

对于不同类型的节目,还需要运用不同的剪辑风格,如纪录片就需要更注重真实感和自然流畅感,娱乐节目则可以更加大胆地运用快剪和跳剪等手法。

3. 保持整体的节奏感在剪辑过程中,需要保持整体的节奏感,即快节奏部分与慢节奏部分的过渡要自然流畅,不要有生硬感。

还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不能让画面切换过于频繁或节奏过于紧凑,以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4. 注意音视频的结合剪辑师需要注意音视频的结合,尤其是在人声、音乐和画面的配合上,需要保持和谐与统一。

音频和视频的剪辑要做到配合得天衣无缝,达到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统一。

5. 添加特效与转场适当的添加特效和转场可以提升节目的画面效果和观赏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效和转场的使用要适度,不要过度渲染,以免过于花哨影响节目的整体观感。

二、包装技巧1. 统一的画面风格和色调在整个节目的包装中,需要保持统一的画面风格和色调,以确保整个节目有连贯性和统一感。

无论是画面的明暗度、色彩饱和度还是整体的色调,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风格,让观众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哪个节目的风格。

2. 精心设计的片头片尾节目的片头片尾是观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片头需要简洁明了,能够快速的展示出节目的主题和特色;片尾要有完整的结束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节目的logo或主题曲,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技巧

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技巧

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技巧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娱乐、学习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因此,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和编导技巧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制作流程、节目设计、编导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作流程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策划、前期准备、拍摄、后期制作、播出等环节。

在策划阶段,需要明确节目的主题、时间、形式等。

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做好选题、调查研究、剧本编写、场地搭建、演员和工作人员等各项工作的筹备。

拍摄和后期制作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两个主要环节。

在拍摄阶段,导演需要根据前期筹备工作的要求进行拍摄,需要注意拍摄技巧、镜头多样性。

后期制作阶段包括素材整理、音乐配合、剪辑和字幕等工作。

二、节目设计在节目设计方面,要注意节目的主题、受众群体和传播途径。

其中,主题是节目制作的核心。

不同类型的节目需要用不同方式展现。

比如,新闻类节目要注重时效性,科普教育类节目要注重简单易懂,娱乐类节目要注重娱乐性和互动性等。

另外,制作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节目的受众群体确定了节目的风格和能否引起关注,如何让受众更好地接受节目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编导技巧在编导技巧方面,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如摄像技巧。

通过灯光、画面的安排和场景等方面来营造特定氛围,进而掌握观众的情感,达到画面的效果。

互动性设计,可以通过与观众的互动等手段来拉近距离,使观众身临其境。

语言表达,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演员等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说话语言要流利、清楚,节奏要掌握好,调子得亲切,表现得自然。

电视节目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制作过程繁琐而复杂,但是它也正因为此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编导的技巧、流程和节目设计也是需要经常学习和探索。

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和尝试能够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受众的表现力。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是指对制作完的影视作品进行编辑、剪辑以及制作效果、字幕等环节的处理。

它是电视节目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与观赏性,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视听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电视节目后期剪辑与包装的技巧。

剪辑是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可以去除冗余部分,选择最佳片段,使节目内容更加紧凑,有序。

在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场面过渡的流畅性,避免画面跳变过于突兀,同时还要注意音频的处理,合并音频和提取关键音频可以加强视听效果。

制作效果是增加节目观赏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可以采用特效、过渡效果、画面调整等方式,使画面更具冲击力和艺术感。

但是需要注意制作效果的使用要合理,不能过度渲染,以免影响节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字幕是节目包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合理使用字幕可以起到解说、说明和强调的作用,提醒观众关键信息。

字幕的设计需要注重字体选择、颜色搭配以及出现时间和出现方式等方面的把握,使字幕既醒目易读,又不拖累节目的整体节奏。

配乐也是增加节目观赏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取适合节目内容和氛围的音乐,能够使观众更好地投入到节目中。

在配乐方面,需要注意音乐的串场和平衡,避免音乐与对话声相互干扰,同时要保持音乐的连贯性与和谐性。

整体的节目包装是提升节目观赏性的关键。

包装设计要符合节目主题和风格,能够突出节目的特点。

色彩搭配、图形处理、字体设计等方面都需要注重细节,力求达到视觉上的协调与美观。

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与包装技巧是提升节目质量和观赏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剪辑处理、制作效果、字幕设计以及配乐选择等方面的把握,可以使节目更加有趣、有吸引力并且与观众产生更好的互动效果。

这些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磨砺,结合创作者的个人能力与经验,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4K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分享

4K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分享

自从2016年参与了技术中心第一个4K制作的节目 《西藏、自然之路》 以来,到目前为止,笔者已经参与了多个4K节目的制作,并且作为项目经理,参与建设了2019年SMG的“小型4K视频制作系统”项目以及2020年的“纪录片中心配套4K前后期制作系统”项目。

SMG即将在2020年下半年,建立第一个4K频道。

纪录片中心配套4K前后期制作系统即将服务于这个频道的后期制作。

系统目前正处于实施阶段,在该系统落地后,需要根据SMG的实际节目制作过程, 合相关的技术测试,制定详细的4K节目制作流程和规范。

因此,本文主要是将上一阶段的积累部分进行总 和分享,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展开打好基础。

笔者所属的部门是SMG后期制作部,因此主要参与的是后期制作部分的业务。

相对于以前的从标清播出升级到高清播出,笔者认为从高清播出升级到4K播出的技术难度更大。

首先是最基本的播出格式的升级。

从标清播出升级到高清播出,最主要的就是分辨率的升级,从720*576提升到1920*1080,同时使画面的宽高比从4:3提升为16:9。

而从高清播出升级到4K 播出,则是一次视频格式参数的全面提升。

由表1可知,从高清播出升级到4K播出,分辨率从1920*1080提升到3840*2160;帧率从25提升到50;色彩空间从BT.709提升到BT.2020、扫描模式从隔行升级为逐行——大部分的视频格式参数都得到了提升。

需要提升的视频格式参数多了,格式转换就变得更为复杂。

其中,最核心的转换就是SDR-HDR的转换。

目前国际上定义的HDR-SDR转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显示转换(Display Referred);二是场景转换(Scene Referred)。

实现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

在实际转换的过程当中,由于没有用于参考的HDR 场景,因此我们采用显示转换(Display Referred)的方式。

播出格式发生了改变,对应的制作流程自然也产生了变化。

4K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分享文/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王力文 茅昂央摘要 :SMG即将在2020年下半年开设一个4K试验频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電視節目後期剪輯的流程,編導及相關專業的學生應該瞭解!电视编辑是按一定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镜头的剪辑,组接。

它来源于电影中的剪接,也叫蒙太奇。

最早的电影,镜头是固定的,没有镜头的分切,也无景别变化。

自从摄影机能运动拍摄和有了镜头的组接后,人们打破了固定镜头观点,影视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

(一)编辑程序现场录像中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拍摄出来的原始片一般较乱,拍摄顺序也不一定符合规定的程序,很多内容都是穿插表现的,有的可能还是后期补摄的,为了制成一套完整的资料片,应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必须对现场录制的初稿带进行编辑整理,一般的编辑程序是:1.根据现场拍摄的内容,确定录像片的结构、顺序。

2.审看未编辑的原始录像带,确定需要编辑的画面。

3.确定镜头的编辑顺序、组接的方法和技巧。

4.按照定好的编辑顺序进行编辑。

5.配上解说词。

要求简洁精练,通俗易懂。

(二)编辑技巧在影视里表示时、空变换的手法很多。

在编辑工作中,常用的编辑技巧有切、淡、化、划、叠印等五种。

1.切,是把两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直接衔接在一起,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表示前一个场景的画面刚结束,后二个场景的画面迅速出现,以此收到对比强烈、节奏紧凑的效果。

2.淡,是一种舒缓渐变的转换手法,分淡入和淡出。

淡入是指画面从完全黑暗到逐渐显露,一直到完全清晰的过程,所以也称渐显,表示剧情发展的一个段落的开始。

淡出是指一个画面从完全清晰到逐渐转暗,以至完全隐没的过程,表示剧情一个段落的结束,能使观众产生完整的段落感。

3.化,又称溶。

是指前一个镜头渐隐的同时,后一个镜头逐渐显现,两个镜头有一段时间叠印在一起,前一个镜头的末尾叫化出,后一个镜头的开头叫化入。

由于从一个场景缓慢地过渡到另一个场景,造成前后相互联系的感觉。

4.划,又称划变。

是指前—幅画面逐渐揭开,后一幅画面同时出现,给人的感觉就像翻画册一样,前一个镜头叫划出,后一个镜头叫划入。

5.叠印,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画面整合,复制为一个画面的技巧,常用来表示回忆、想象、思索等。

除了以上几种影视的一般技巧外,影视的技巧方法很多,尤其是在影视画面上,借助电子设备之便,更是花样叠出,变化无穷,丰富多彩。

当然,这些技巧都应在编辑机内来完成,一般应是专业人员来处理。

(三)镜头组接技巧镜头组接是一个创作过程,就是造句、写文章,它是一个流畅技术和艺术。

其镜头组接分为:无技巧组接和有技巧组接。

常见的镜头组接的方法有:......第二节画面组接的剪接点剪接点的含义: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选取两者恰到好处的连接地方,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是概念。

剪接点的类型:画面剪接点、声音剪接点恰当地选择剪接点,能使用使一部影视片的动作连续、形象逼真、镜头转换自然流畅,使影视片的内容和情节既合乎生活的逻辑,又富于艺术的节奏。

画面剪接点含义:以画面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画面内容的内在节奏作为参照因素选择的剪接点。

剪接点选择恰当,可以使全片人物动作连续,镜头转换自然流畅,画面内容符合生活的逻辑和观众的视觉欣赏习惯。

剪接点选择不当,可能会使片中人物动作别扭,或表意重复,或节奏拖沓,甚至使画面内容违背生活的逻辑,让观众感到费解。

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和节奏剪接点。

动作剪接点含义:以画面中人物(或动物)的形体动作为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或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来作为剪接点。

电视剧往往在前期拍摄中采取多机摄录或单机重复摄录人物多遍动作的方法,在后期剪辑中特地把画面素材中人物多次重复的、连续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和重新组合,以刻意追求蒙太奇组接后的艺术效果。

动作剪接点电视专题节目、新闻节目都是采用单机一次性拍摄方法,不主张对人物动作的重复拍摄。

在后期剪辑中,不需要把人物动作的分解和组合像电视剧那么细致。

动作剪接点选择一般的要求是:选择动作的全过程,或者运动过程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

动作剪接点举例例如某专题片要表现农民在山上打石头,其中的一画面是一农民挥锤打钎,另一个农民扶钎。

对剪接点的选择有几种方法:第一,农民从举锤开始作为画面编入点,举到身后的空中停顿时作编出点,表现举锤的前一段;第二,以举锤开始作编入点,锤落到钎子作编出点,表现一次打锤动作的全过程;第三,以锤在空中停顿为编入点,锤落钢钎作为编出点,表现打锤动作的后一阶段。

上述三种画面头尾剪接点的选择,都有合理性。

动作剪接点举例如果是以举锤开始切入,锤刚举到齐胸高就切出,或者是锤在身后的空中停顿开始切入,落到一半就切出,这两种剪接点的选择没有相对完整的表现动作的一段过程,也就不能完整的表达画面的含义。

再如,表现人物由坐到站,剪接时,要在动作和转折处确定剪接点。

既要从站起的开端切入,到站直以后切出。

又如,表现人物跳跃,一般要以跳的开端切入,或是跳到空中最高时切出,或者落地以后再切出。

情绪剪接点含义: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人物情绪使其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表达过程选择剪接点。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注重对人物情绪的夸张、渲染,在镜头长度的把握上一般要放长一些,以“宁长勿短”的原则来处理。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确定不同于动作的剪接点,它在画面长度的取舍上余地很大,不受画面内人物外部动作的局限,而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渲染情绪、制造气氛为主。

情绪剪接点的确定,全凭编辑人员对影视处剧情、内容、含义的理解,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心理感觉,看不见,也摸不着。

情绪剪接点举例某部专题片,记者采访一名罪犯,罪犯谈他对犯罪行为的忏悔和对家中亲人的思念,谈话停止时,恰好到动情处。

电视编辑特意将画面作延长处理,罪犯谈话结束两秒钟以后,眼泪夺眶而出,接着便是伤心地抽泣,抽泣后再切出,这样选择情绪剪接点,其根据是人物的动作(谈话)停止了,但人物的心理活动仍然在继续,人物情绪仍在延伸,把剪接点选择在人物情绪的抒发基本完成之后,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的淋漓尽致,从而调动观从的情绪,增强全片的感染力。

如果谈话就将画面切出,就不可能完整的表现罪犯自我悔恨的情绪。

节奏剪接点含义:使用的镜头一般是没有人物语言的镜头,它以事件内容发展进程的节奏线为基础,根据内容表达的情绪、气氛以及画面造型特征来灵活地处理镜头的长度与剪接。

节奏剪接点的作用,是运用镜头的不同长度,来创造一种节奏——或舒缓自如,或紧张激烈。

节奏剪接点在过场戏、群众场面与战斗场面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画面节奏剪接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声音的剪接点。

要注意将镜头的画面造型特征、镜头长度与解说词、音乐、音响的风格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画面与声音的有机统一。

节奏剪接点举例电视专题片《建港启示录》在介绍绵州人大干50天,争时间,抢速度,以确保港口按期通航的一组画面中,把30多个长度为一秒半的短镜头剪接在一起,与短促有力的解说、音乐相配合,短镜头快速切换,营造了一种紧张、热烈的劳动节奏。

在表现港口通航典礼的盛大场面的一组画面中,国家交通部和省、市各级领导、各地来宾,陆续步入会场,其中最长的一个镜头达36秒,较好的表现了这一段内容舒缓自如的节奏。

声音剪接点含义:以声音因素为基础,根据画面中声音的出现与终止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来选择的剪接点。

电视摄像机同步录制的工作方式为电视片声音剪接点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声音剪接点又可以分为对话剪接点、音乐剪接点和音响剪接点。

对话剪接点含义:以画面中人物语言的内容为依据,结合语言的起始、语调、速度来确定剪接点。

对话剪接点可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五种处理方法: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也称同位法),它有三种剪接方法。

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也称串位法),它有两种剪接方法。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声音与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有以下三种剪辑方法: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声音与画面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而下一个别镜头切入时,画面与声音留有一定的时空。

上个镜头的声音一结束,声音与画面立即切出,而下一个镜头的声音与画面都留有一定的时空。

上个镜头的声音一结束,声音与画面立即切出;下一个镜头一开始,声音与画面立即切入。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1上下镜头切出切入时,画面与声音都留有一定的时空。

上下两个镜头都要根据人物对话的情绪选择剪接点。

这种剪辑方法在人物对话中最为常见。

它表明,上一个镜头人物对话一结束,就表现下一个镜头中人物的反应。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2两个点的选择应是上个镜头声音一完即切,下个镜头声音则应根据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结合剧情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剪接点。

这种剪接方法在人物对话中也较为常见。

它表明,上一个镜头人物对话一结束,就表现下一个镜头中人物反应。

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3两个点的选择应是上一个镜头的声音一完即切出,下一个镜头一开始声音与画面即切入。

这种剪辑方法在人物对话中并不常用,只有在剧情需要时(两人吵架,争得面红耳赤,或两个针锋相对的进行辩论等),用这种剪辑方法才合适,因为它有吵架或辩论的气氛和较强的节奏感。

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声音与人物画面不同时的切换,而是交错切出、切入。

有两种剪辑方法:上个镜头的人物画面切出后,声音拖到下个镜头的人物画面上。

上个镜头的声音切出后,画面内的人物表情动作在继续,而将下个镜头的声音接到上个镜头的人物表情动作中去。

音乐剪接点1第一类音乐剪接点是歌曲、戏曲、器乐曲等音乐类节目的剪接点,以音乐节奏、乐句、乐段的出现、起伏与终止为主要依据来选择。

如电视片表现交响乐演奏,哪个乐器开始独奏,就将镜头切至哪个乐器,一般用近景、特写表现,合奏时切至全景,一般用全景表现。

音乐剪接点2第二类音乐剪接点是为烘托画面内容而配置的画外音乐,要注意将音乐的节奏、乐句、乐段与画面内容的情绪及长度有机结合起来。

如果段落画面已自然结束,而音乐尚末结束,这会给观众一种嘎然而止的不和谐感,所以表现了画外音乐对电视画面的依附性和重要性。

音响剪接点含义:指以画面内容为基础,在某一段效果音响的首尾选择的剪接点。

例如:一个人坐在那深思,画面运用钟摆的滴答声来比喻人物此时此刻复杂、烦乱的心情,音响效果的剪接点就必须与画面内钟摆动作相匹配、相一致。

又如:一些描写环境气氛的自然音响效果,如海水冲撞焦石所发出的巨响,潮落的水声,音响效果也必须与画面的海水的起幅、落幅动作一致。

音响剪接点一般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已经同步录制了同期声效果音响。

而有一些画面或是由于拍摄距离太远,或是由于拍摄师忘记了打开话筒开关,没有录下同期声效果音响。

这就需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去选用音响资料,选择好音响剪接点,在音响方面做一些填补工作。

音响剪接点选择准确,可以使屏幕视听效果更加真实,选择不当则会产生虚假的感觉。

小结我们在剪辑过程中,无论选择哪种剪接点,都必须为内容服务,必须结合素材来考虑和判断,来合理地选择剪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