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八)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政治经济制度_______。

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个体身心发展________。

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教师人格特征_______。

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基础__________。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行_______。

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马克思主义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个别教学制________、_______班级授课制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道德两难____。

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常规管理________、平等管理_____民主管理______、和目标管理。

1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孔子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1.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教育的劳动起源论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属性上的缺陷,承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看到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问题。代表人物:马克思,恩克斯。

2.社会建设

2.是指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与过程。

3.癸卯学制

3.“癸卯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施行的现代学制,它为“废科举、兴学堂”提供了重要的机构和组织保证。该学制以各级学堂为机构,建立起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七级(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的教育体系;在主系列之外,还设立了实业类和师范类教育机构。它一方面吸收了日本及欧美现代学制中的一些做法,如将初等小学堂规划为义务教育,确立了德、智、体的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重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注重西学。但另一方面,该学制又强调“忠君尊孔”,“读经讲经”,剥夺女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限制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师生言行的严规禁令。因此,这一学制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综合产物。

4.德育的主体性

4.德育的主体性:是存在于德育活动领域的各种主体性现象的总称。它是指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转化中的自觉性,从而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5.教育目的

5.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

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教育的目的需要采取哪些策略。

1.答:首先,把全民教育视为全球一致的努力目标;其次,全民教育需要国家的政治意志和决心;再次,动员全体社会成员投入全民教育;最后,实行教育援助。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2.答:(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发展期内,身高的增长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3.二战后西方学制发展呈现出何种趋势?

3.(1)学制的类型结构不断向分支型、单轨制方向发展。

(2)学制的层次结构不断向一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3)现代教育制度由制度化、机构化不断向非制度化、终身化方向发展。

4. 简要分析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4.(1)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家长、教师和同伴。这三者的影响受到学生年龄的作用;还受到学生的社会属性(如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班级职务、社会地位)的影响,而且在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也会有不同层面的重要他人。

(2)另一类重要他人是偶像性重要他人,即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榜样和追随对象的具体人物。他对学生影响的产生和作用方式不是所谓日久见人心,往往是突发的、非理性的、但又是刻骨铭心的。

5.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5.一般而言,教育改革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传统及现有的教育系统结构作一种调整、改组、超越,使之更加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教育发展则是教育系统的一种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运动过程,表现为一种量与质的增长、更新、完善和提升,这个过程更主要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和规定。在将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作这种区分的基础上,还应当看到,教育改革往往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条件和力量,而发展才是目的,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现代学生观与传统学生观点的区别是什么?现代学生观是如何确立的?

区别:

传统学生观压抑学生的天性,现代学生观提倡自由自发的发展,传统学生观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

现代学生观强调必须要热爱、信任、尊重和理解儿童,把学生作为教育的起点、中心和目的,破除了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使儿童成为教育主体传统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