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摄影基础教程PPT课件

移动照相机内胶片的机械装置,它可以使胶片 轴上的胶片一幅一幅地顺序曝光。传统相机扳动某 些照相机上的卷片杆就可以输送胶片,而另外一些 照相机则可以自动地输送胶片。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相机的基本类型
一、 相机按结构可分以下几类: 1、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又称平视取景联动测距相机。取景器与镜头 的光轴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由于没有采用五棱镜,使用镜间快门,重量轻, 体积小,快门震动轻。 因为取景器与镜头有一定距离,存在一定视 差。拍摄近距离物体时,视差更为明显。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多用135 胶片(36mm×24mm), 也有使用120胶片(60mm×45mm、60mm×60mm、 60mm×70mm )的。 典型机型有莱卡M系列。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4. 取景器 取景器能够把将要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近似
地显示出来,它会指导摄影者瞄准和构图。有些 照相机的取景器就是简单的观察窗口,而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的取景器则是由反光镜和棱镜组成的, 摄影者可以通过镜头直接观看影像。对于数码像 机来说,取景器往往是一个微型的LCD屏。 5. 聚焦控制装置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三节 照相机的基本类型
二、 相机按感光材料可分以下两类: 1、胶片相机 使用涂在片基上的银盐或其他能对光起到光化学反应的材料-胶片记录 影像的相机。 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指感光材料和记录方式采用电子化的照相机。具有电子记录、 及时显影、高速传输、便于存储、成本低的特点。它与图象处理软件相结合, 实现了图片后期制作明室化,拓展了图像的创意空间,对摄影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二、控制影像的清晰度
按动快门的操作力和快门开启的冲击力,都会使相机抖动,影响 影像的清晰度。当快门速度足够快(曝光时间足够短)时,可以将振 动的影响减至最小,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要求相机的稳 定性越高,以保证得到必要的清晰度。要保证拍摄对象的清晰,拍摄 距离越远,快门速度越快。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相机的基本类型
一、 相机按结构可分以下几类: 1、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又称平视取景联动测距相机。取景器与镜头 的光轴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由于没有采用五棱镜,使用镜间快门,重量轻, 体积小,快门震动轻。 因为取景器与镜头有一定距离,存在一定视 差。拍摄近距离物体时,视差更为明显。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多用135 胶片(36mm×24mm), 也有使用120胶片(60mm×45mm、60mm×60mm、 60mm×70mm )的。 典型机型有莱卡M系列。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4. 取景器 取景器能够把将要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近似
地显示出来,它会指导摄影者瞄准和构图。有些 照相机的取景器就是简单的观察窗口,而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的取景器则是由反光镜和棱镜组成的, 摄影者可以通过镜头直接观看影像。对于数码像 机来说,取景器往往是一个微型的LCD屏。 5. 聚焦控制装置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三节 照相机的基本类型
二、 相机按感光材料可分以下两类: 1、胶片相机 使用涂在片基上的银盐或其他能对光起到光化学反应的材料-胶片记录 影像的相机。 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指感光材料和记录方式采用电子化的照相机。具有电子记录、 及时显影、高速传输、便于存储、成本低的特点。它与图象处理软件相结合, 实现了图片后期制作明室化,拓展了图像的创意空间,对摄影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二、控制影像的清晰度
按动快门的操作力和快门开启的冲击力,都会使相机抖动,影响 影像的清晰度。当快门速度足够快(曝光时间足够短)时,可以将振 动的影响减至最小,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要求相机的稳 定性越高,以保证得到必要的清晰度。要保证拍摄对象的清晰,拍摄 距离越远,快门速度越快。
摄影ppt课件

双重曝光
将两个或多个影像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特 殊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性。
摄影艺术流派
印象主义
重视光影变化和色彩的运 用,强调画面的氛围和情 感表达。
写实主义
以真实、客观的方式记录 生活和自然,强调画面的 质感和细节。
抽象主义
打破传统绘画和摄影的规 则和情势,以自由、创新 的方式表达内在感受。
超现实主义
介绍Lightroom的照片管理功能和编 辑工具,如调整曝光、对照度、白平 衡等,以及如何批量处理照片。
04
摄影艺术与创意
创意摄影技能
逆光摄影
利用强烈的逆光效果,突出被摄物体的轮 廓和质感,营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夜景摄影
利用夜间光线和环境元素,如灯光、星空 等,创造出梦幻、神秘的画面。
微距摄影
通过近距离拍摄细微的物体或生命,展现 出肉眼难以察觉的美感和细节。
的影响。
风景摄影实践
01
02
03
季节与时间选择
了解不同季节和时间(如 晨曦、傍晚、雨后)对风 景拍摄的影响,以及如何 捕捉不同季节的特点。
构图与布局
学习如何通过构图和布局 突出风景的美丽,如使用 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 感,以及色彩搭配技能。
自然元素运用
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元素( 如山、水、云、树木等) 创造视觉冲击力,以及如 何捕捉自然奇迹。
构图技能
规则三分法
将画面分为三等分,将重要的元素放在 这些分割线的交点或线上。
前景与背景
利用前景和背景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 深度。
重复与对称
利用重复的元素或对称的布局来创造视 觉上的和谐。
色彩与调色
利用色彩对照、饱和度和色调来引导观 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将两个或多个影像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特 殊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性。
摄影艺术流派
印象主义
重视光影变化和色彩的运 用,强调画面的氛围和情 感表达。
写实主义
以真实、客观的方式记录 生活和自然,强调画面的 质感和细节。
抽象主义
打破传统绘画和摄影的规 则和情势,以自由、创新 的方式表达内在感受。
超现实主义
介绍Lightroom的照片管理功能和编 辑工具,如调整曝光、对照度、白平 衡等,以及如何批量处理照片。
04
摄影艺术与创意
创意摄影技能
逆光摄影
利用强烈的逆光效果,突出被摄物体的轮 廓和质感,营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夜景摄影
利用夜间光线和环境元素,如灯光、星空 等,创造出梦幻、神秘的画面。
微距摄影
通过近距离拍摄细微的物体或生命,展现 出肉眼难以察觉的美感和细节。
的影响。
风景摄影实践
01
02
03
季节与时间选择
了解不同季节和时间(如 晨曦、傍晚、雨后)对风 景拍摄的影响,以及如何 捕捉不同季节的特点。
构图与布局
学习如何通过构图和布局 突出风景的美丽,如使用 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 感,以及色彩搭配技能。
自然元素运用
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元素( 如山、水、云、树木等) 创造视觉冲击力,以及如 何捕捉自然奇迹。
构图技能
规则三分法
将画面分为三等分,将重要的元素放在 这些分割线的交点或线上。
前景与背景
利用前景和背景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 深度。
重复与对称
利用重复的元素或对称的布局来创造视 觉上的和谐。
色彩与调色
利用色彩对照、饱和度和色调来引导观 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摄影ppt课件

特殊效果:HDR、黑白、复古等
HDR
通过合成不同曝光度的照片来增 加照片的动态范围和细节。
黑白
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照片,以增 加照片的简洁感和层次感。
复古
通过调整颜色和亮度等参数来模仿 复古照片的风格。
05 摄影作品的分享 与展示
作品的分享平台与途径
社交媒体平台
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平 台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 互动功能,方便作品的传播和分
4. 注意构图:在夜景摄影中,要注意构图和取景角度 ,以突出夜晚的美感和特点。
04 摄影后期处理
照片的导入与整理
导入
将拍摄的照片导入到电脑中,以便进 行后期处理。
整理
将照片按照主题、场景等进行分类整 理,方便查找。
基本调整:亮度、对比度、色温等
01
02
03
亮度
增加或减少照片的整体亮 度,使其更加明亮或暗淡 。
享。
摄影网站论坛
如蜂鸟、中关村等,这些论坛为 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 流平台,可以分享作品并获取其
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实体展览
通过在画廊、摄影节等场所举办 实体展览,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 作品,同时可以与观众进行面对
面的交流和互动。
作品的展示技巧与策略
选取合适的主题和素材
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引起共鸣的主题和素材,通过精准的拍摄和 后期处理,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移动设备与摄影的结合
手机摄影
随着手机摄像头的不断升级,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摄影方 式。未来手机摄影将继续朝着高像素、大光圈、多摄像头等方向发 展。
手持稳定器
手持稳定器是移动设备与摄影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大大提高 手机或相机的拍摄效果,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产品出现。
摄影入门PPT课件教程

数码照片的输出与打印
调整照片尺寸和分辨率
根据输出设备的要求,调整照片 的尺寸和分辨率,以确保输出的 照片质量符合要求。
选择纸张类型和打印质量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 打印质量,以获得最佳的打印效 果。
打印预览和调整
在打印前进行预览和调整,确保 输出的照片符合预期效果。
选择输出设备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出设备, 如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或专 业打印机构等。
摄影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早期摄影术
从18世纪中叶的暗箱到19 世纪初的达盖尔银版法, 是摄影术的萌芽和初创时 期。
胶片摄影时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以胶片为记录媒介的摄影 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 。
数码摄影时代
20世纪末至今,随着数码 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摄 影逐渐取代传统胶片摄影 成为主流。
自然光条件下的曝光 调整
在自然光下拍摄时,需要根据光线强 度和方向调整曝光三要素以获得合适 的曝光效果。例如,在强光下需要缩 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以防止过曝; 在弱光下则需要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 速度以保证足够的曝光量。
人工光条件下的曝光 调整
在室内或夜间使用人工光源拍摄时, 需要注意光源的色温、亮度和照射范 围对曝光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工光 源的色温较高,需要使用较低的感光 度以保证色彩还原;同时,根据光源 的亮度和照射范围调整光圈和快门速 度以获得合适的曝光效果。
曝光三要素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是影响曝光 的三个主要因素。
影调的形成与控制
影调定义
影调是指照片中明暗层次 和对比关系所表现出的视 觉效果。
影调类型
根据明暗对比程度,影调 可分为高调、低调和中间 调三种类型。
摄影培训ppt课件

曝光原理
曝光是指相机通过控制光圈和快门速 度,使感光元件(胶片或数字传感器 )接收适当的光线量,从而形成清晰 的影像。
影响因素
曝光受光线强度、光圈大小、快门速 度、感光度(ISO)等多个因素影响。
2024/1/30
12
测光方式与技巧
测光方式
常见的测光方式包括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平均测光是对整个画面进行测 光,适用于光线均匀的场景;中央重点测光以画面中央区域为重点进行测光,适用于主 体位于画面中央的场景;点测光是对画面中的特定点进行测光,适用于光线复杂或主体 与背景光线差异较大的场景。
9
其他附件介绍
三脚架
稳定相机,防止抖动, 保证清晰成像。
2024/1/30
外闪光灯
补充光线,提高画面亮 度,塑造人物形象。
反光板
滤镜
反射光线,柔和阴影部 分,使画面更加自然。
10
改变光线色彩和影调, 增强画面表现力。如偏
振镜、渐变镜等。
Part
03
曝光与影调控制
2024/1/30
11
曝光原理及影响因素
摄影分类
根据拍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摄 影可分为纪实摄影、艺术摄影、 商业摄影等。
4
摄影发展历史
早期摄影
从18世纪中叶的暗箱到19世纪初的达 盖尔银版法,是摄影术的萌芽和初期 发展阶段。
近代摄影
20世纪以来,摄影艺术流派纷呈,摄 影技术日新月异,数码摄影的兴起更 是给摄影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中期摄影
自然光的运用
利用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 ,如晨光、夕阳等,创造 独特的画面氛围。
2024/1/30
人工光的运用
室内灯光、闪光灯等,补 充和模拟自然光效果,创 造多样化的光影效果。
曝光是指相机通过控制光圈和快门速 度,使感光元件(胶片或数字传感器 )接收适当的光线量,从而形成清晰 的影像。
影响因素
曝光受光线强度、光圈大小、快门速 度、感光度(ISO)等多个因素影响。
2024/1/30
12
测光方式与技巧
测光方式
常见的测光方式包括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平均测光是对整个画面进行测 光,适用于光线均匀的场景;中央重点测光以画面中央区域为重点进行测光,适用于主 体位于画面中央的场景;点测光是对画面中的特定点进行测光,适用于光线复杂或主体 与背景光线差异较大的场景。
9
其他附件介绍
三脚架
稳定相机,防止抖动, 保证清晰成像。
2024/1/30
外闪光灯
补充光线,提高画面亮 度,塑造人物形象。
反光板
滤镜
反射光线,柔和阴影部 分,使画面更加自然。
10
改变光线色彩和影调, 增强画面表现力。如偏
振镜、渐变镜等。
Part
03
曝光与影调控制
2024/1/30
11
曝光原理及影响因素
摄影分类
根据拍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摄 影可分为纪实摄影、艺术摄影、 商业摄影等。
4
摄影发展历史
早期摄影
从18世纪中叶的暗箱到19世纪初的达 盖尔银版法,是摄影术的萌芽和初期 发展阶段。
近代摄影
20世纪以来,摄影艺术流派纷呈,摄 影技术日新月异,数码摄影的兴起更 是给摄影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中期摄影
自然光的运用
利用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 ,如晨光、夕阳等,创造 独特的画面氛围。
2024/1/30
人工光的运用
室内灯光、闪光灯等,补 充和模拟自然光效果,创 造多样化的光影效果。
入门摄影基础(共9张PPT)

入门摄影基础
第1页,共9页。
第一章 相机的分类
相机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另一类为数字照相机,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数
码照相机。还有一种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单反。
第2页,共9页。
第二章 相机的爱护
一、防尘—— 二、防水—— 一、一般情况下,我们依靠相机内置的测光表,就能获得比较高的测光精度,我们按测光表的读数曝光即可。
例级如改, 变根曝据光测的光“括表弧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快门—— 。例如,根据测光表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具体操作是:先根据测光或估计的正确的曝光量拍摄一张,然后按曝光量的等级递增、递减再拍2或4张,犹如在基准曝光的两侧加上逐
五、防火星—— 级改变曝光的“括弧”。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一张好的照片?恰当的用光便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例如,根据测光表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第3页,共9页。
第三章 常用专业术语解释
焦距—— 二、逆光摄影:逆光摄影时,如果我们仍按照测光表的读数去曝光,曝光量就会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拍摄失败。
由于夜景曝光量的计算比较复杂,在这里不宜详细讨论。
光圈—— 二具、体逆 操光作摄是影::先逆根光据摄测影光时或,估如计果的我正们确仍的按曝照光测量光拍表摄的一读张数,去然曝后光按,曝曝光光量量的就等会级严递重增不、足递,减从再而拍导2或致4拍张摄,失犹败如。在基准曝光的两侧加上逐
第1页,共9页。
第一章 相机的分类
相机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另一类为数字照相机,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数
码照相机。还有一种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单反。
第2页,共9页。
第二章 相机的爱护
一、防尘—— 二、防水—— 一、一般情况下,我们依靠相机内置的测光表,就能获得比较高的测光精度,我们按测光表的读数曝光即可。
例级如改, 变根曝据光测的光“括表弧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快门—— 。例如,根据测光表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具体操作是:先根据测光或估计的正确的曝光量拍摄一张,然后按曝光量的等级递增、递减再拍2或4张,犹如在基准曝光的两侧加上逐
五、防火星—— 级改变曝光的“括弧”。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一张好的照片?恰当的用光便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例如,根据测光表的读数,使用F8、1/125秒拍摄后,再使用F8、1/60秒和F11、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第3页,共9页。
第三章 常用专业术语解释
焦距—— 二、逆光摄影:逆光摄影时,如果我们仍按照测光表的读数去曝光,曝光量就会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拍摄失败。
由于夜景曝光量的计算比较复杂,在这里不宜详细讨论。
光圈—— 二具、体逆 操光作摄是影::先逆根光据摄测影光时或,估如计果的我正们确仍的按曝照光测量光拍表摄的一读张数,去然曝后光按,曝曝光光量量的就等会级严递重增不、足递,减从再而拍导2或致4拍张摄,失犹败如。在基准曝光的两侧加上逐
摄影ppt课件

从胶片摄影到数字摄影, 技术的革新推动了摄影艺 术的发展和创新。
摄影术的影响
摄影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记 录历史、传承文化、促进 旅游等。
摄影的基本分类
纪实摄影
以记录现实、传递信息为 主要目的,如新闻报道、 历史记录等。
艺术摄影
以表达摄影师个人情感、 审美观念为主要目的,如 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等。
商业摄影
以宣传商品、服务或品牌 为主要目的,如广告摄影 、时尚摄影等。
摄影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摄影的艺术性
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元素来 表现主题和情感,引发观众的共 鸣和思考。
摄影的技术性
运用相机、镜头、灯光等设备和 技术手段来实现摄影师的创作意 图,如曝光控制、焦点选择等。
02
摄影器材与设备
相机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风景摄影拍摄技巧
01
观察天气变化
注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和色 彩变化,如日出、日落、阴雨天 等,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拍摄。
03
运用前景与背景
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元素,如 树木、山峦、水面等,增强画面
的空间感和深度。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取独特视角
尝试从不同角度、高度进行拍摄 ,如俯拍、仰拍、航拍等,展现
风景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04
调整曝光与对比度
根据风景的明暗对比,调整曝光 和对比度,使画面更加细腻、丰
富。
静物摄影拍摄技巧
选择合适主题
确定拍摄主题和风格,如美食、花卉、珠宝 等,以展现静物的独特魅力和质感。
布置拍摄场景
为背景、道具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和布置, 营造与主题相符的氛围和情境。
调整光线与影调
摄影术的影响
摄影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记 录历史、传承文化、促进 旅游等。
摄影的基本分类
纪实摄影
以记录现实、传递信息为 主要目的,如新闻报道、 历史记录等。
艺术摄影
以表达摄影师个人情感、 审美观念为主要目的,如 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等。
商业摄影
以宣传商品、服务或品牌 为主要目的,如广告摄影 、时尚摄影等。
摄影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摄影的艺术性
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元素来 表现主题和情感,引发观众的共 鸣和思考。
摄影的技术性
运用相机、镜头、灯光等设备和 技术手段来实现摄影师的创作意 图,如曝光控制、焦点选择等。
02
摄影器材与设备
相机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风景摄影拍摄技巧
01
观察天气变化
注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和色 彩变化,如日出、日落、阴雨天 等,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拍摄。
03
运用前景与背景
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元素,如 树木、山峦、水面等,增强画面
的空间感和深度。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取独特视角
尝试从不同角度、高度进行拍摄 ,如俯拍、仰拍、航拍等,展现
风景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04
调整曝光与对比度
根据风景的明暗对比,调整曝光 和对比度,使画面更加细腻、丰
富。
静物摄影拍摄技巧
选择合适主题
确定拍摄主题和风格,如美食、花卉、珠宝 等,以展现静物的独特魅力和质感。
布置拍摄场景
为背景、道具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和布置, 营造与主题相符的氛围和情境。
调整光线与影调
摄影讲座课件ppt

摄影的早期发展
摄影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 纪初,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达盖 尔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等早 期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的兴起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摄 影逐渐取代了传统胶片摄影,
成为当今摄影的主流形式。
摄影的基本要素
曝光
光圈
曝光是指通过相机镜头进入照相机的光线 量,它决定了照片的明亮程度。曝光要素 包括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02
摄影器材介绍
相机类型
数码单反相机
具有可更换镜头、高感光度和快速对 焦的特点,适合专业摄影和新闻摄影 。
数码微单相机
胶片相机
使用胶片记录影像,具有独特的色彩 和质感,适合专业摄影和艺术创作。
轻便、易于携带,适合旅行和日常生 活记录,适合初学者和家庭使用。
镜头类型与用途
定焦镜头
焦距固定,成像质量稳 定,适合拍摄风景和静
风景摄影
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 要拍摄对象,通过捕捉美丽 的景色和细节,表现大自然 的魅力和人文景观的特色。
静物摄影
以静态物体为主要拍摄对象 ,通过布景、构图和光线控 制,表现物体的细节、纹理 和质感。
纪实摄影
以记录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为主要目的,通过捕捉真实 的事件、场景和人物,反映 社会现象和问题。
纹等。
锐化与降噪
通过锐化增强细节,通过降噪消 除噪点,提高图片质量。
图片分享与展示
社交媒体
将处理后的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 Instagram等。
打印照片
将照片打印出来,制作成相册或相框,展示在家庭或办公场所。
展览与比赛
参加摄影展览或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和奖励。
05
摄影实践与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达盖尔摄影术发 明的同一时期,英国的 一位发明家卡尔波特, 1835年开始试用涂有氯 化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 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 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 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 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 术。(正片——负片法)
1835年研制出了第一张相纸负像。用来印制正像。1839年1月向 法国和英国的皇家学院申报失败。而他的由负像到正像的发明却为现 代负片工艺开创了新起点。他是负片—正像的开创人。这种摄影法的 最大优点是:拍摄了一张负片后,就可以经济地印出任何数量的像片。
1889年开始生产更薄的,以硝化 纤维素为片基的成卷软片,一次可拍 I00幅,这就是最早的胶卷。工厂以机 械化大量生产,并且聘请专业技术人 员,设立研究室不断的发展,其生产 数量庞大,降低单位成本,公司迅速 膨胀成长。摄影得以迅速普及。
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mm胶卷切 成两条各宽35mm的长条,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孔,这就成了日 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mm胶卷。
摄影基础
一:合的产物,它既是一门技术科学, 又是一种视觉艺术。
二:摄影的实质?
用光描绘的艺术(利景物对光的反射,通过透镜来摄取其映 像,以感光材料作为记录媒介,从而完成的影像创作。)
第一章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的起源和发展
摄影的发展历史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 摄影的史前史 二、 摄影术的发展 三、 胶卷时代 四、 数字化摄影时代
1851年英国雕塑家兼摄影家阿 切尔发明火棉胶摄影术,摄影术进 入了“湿板时代”。
它是摄影的新生:即第一个真
正令人满意的,影像清晰的负片和 正片摄影法,从而淘汰了达盖尔式 摄影,发展了卡罗式摄影。
湿版法的优点是光敏度高,感 光快。拍风景约需10秒至1分种, 拍人像只要2至20秒。再用蛋清相 纸,便可以印出无限量永久性的照 片,且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 景物优美真实,价格低廉。
一、摄影的史前史
公元前4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 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 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1558年,意大利科学家波尔塔,暗箱——辅助绘画工具。
二、摄影术的发展
在摄影的最终发展有三位最主要的创始者。
1826年的一天,涅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进行自己的 实验。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装在暗箱里的铅锡合金板 记录下了窗外可见的全部景色。这是一幅真正的“太阳的 作品”,没有半点人为的加工。照片表现的是他在索恩河 畔夏龙的家园,画面黑白分明,一切都同真实的景物一样。 这张照片被史学家认为是人类用暗箱和感光材料摄成的第 一幅永久性的照片。题目《窗外景色》,国内的一些教科 书上的题目《鸽子窝》。 (利用的是光敏性的沥青做感光 材料:在阿拉伯出产的一种白色沥青,可在油性溶剂溶中 溶化成一种漆状物料在日光的曝晒下会逐渐硬化,曝光的 沥青硬化定型,未曝光的沥青不硬化。)
第一张可永久性保存的照片 窗外景色 尼埃普斯摄
收藏在美国大学的德克萨斯大学收藏馆
达盖尔——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 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1839年8月
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会议上,由法 国巴黎国立天文台台长阿拉贡作摄影术报告,宣布 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定为摄影术正式诞生 的纪念日。达盖尔被誉为“摄影之父”。
1891年,伊斯曼推出了可以由摄影者本人装卸的胶卷。从这
时起,摄影的主要环节可以说与今天没什么两样了。从真正意义 上标志摄影感光材料的成熟。
四、数码化摄影时代
第一台数码相机好像是柯达公司工程师 Steven J.Sasson在1975年开发的。这台相机是 以磁带记录影像的,拍照用时23秒,是黑白照片。 一旦拍摄完毕,照片便记录到不太昂贵的音频级 盒式磁带机上。磁带机要从相机内取下,并插入 到播放设备上才能浏览。不过因为柯达公司担心 这一技术会对传统技术有冲击,所以没有将技术 公开.
三、胶卷时代
美国人乔治.伊斯曼(1854— 1932),从年轻时期就喜欢摄影。 1877年开始研究改良底片,几经研究, 制成胶卷底片。1888年他辞去纽约罗 切斯银行职员工作,创立伊斯曼.柯达 公司(Kodak)。生产他发明的胶卷。 同年,公司推出了历史上第一款柯达 牌照相机,不仅轻巧廉价还方便使用。
达盖尔法的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影箱、化学 药品、磨制金属版的工具等等,一共有50公斤重。 售价是400金法郎。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8个月的 工资。
1839年,法国的L.J.M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1835年,法国人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板上的潜影,利用水 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水银蒸汽为显影剂、氯化钠为定 影剂。特点是:减少时间、保存时间长)
1837年,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 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 片。
用达盖尔摄影拍摄的照片《巴黎街景》。1838年摄影曝光时间约是 15分钟,拍的是当时的巴黎街头,移动中格车子及人物都没有拍摄 下来。
塔尔博特——由负像到 正像,现代派摄影法的 奠基人。
赛尚和第一台数码相机 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拍摄第一张照片
1981年,SONY生产第一架商用无胶卷电子相机MAVICA,可 把图像记录到磁盘中在电视上观看,摄影从此可以脱离胶卷。
第二章 摄影器材及使用
相机的基本构造
相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机身、镜头、快门、胶片、取景器、对焦装置、光圈、 过片装置等。
1.相机机身:机身是照 相机的主体,镜头和许 多装置要安装在机身上。
尼埃普斯——世界上第一幅照片 成功的拍摄者;
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 斯(1765年-1833年7月5日)法 国发明家。尼埃普斯:把用日光 将影像永久纪录在玻璃板和金属 板上的摄影法,称作日光蚀刻法 (日光绘画)。1793年就已从事 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留影像 的试验,1822年曾用涂有柏油的 玻璃板为感光材料。再敷以版画, 置于阳光下暴晒成像。
1835年研制出了第一张相纸负像。用来印制正像。1839年1月向 法国和英国的皇家学院申报失败。而他的由负像到正像的发明却为现 代负片工艺开创了新起点。他是负片—正像的开创人。这种摄影法的 最大优点是:拍摄了一张负片后,就可以经济地印出任何数量的像片。
1889年开始生产更薄的,以硝化 纤维素为片基的成卷软片,一次可拍 I00幅,这就是最早的胶卷。工厂以机 械化大量生产,并且聘请专业技术人 员,设立研究室不断的发展,其生产 数量庞大,降低单位成本,公司迅速 膨胀成长。摄影得以迅速普及。
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mm胶卷切 成两条各宽35mm的长条,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孔,这就成了日 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mm胶卷。
摄影基础
一:合的产物,它既是一门技术科学, 又是一种视觉艺术。
二:摄影的实质?
用光描绘的艺术(利景物对光的反射,通过透镜来摄取其映 像,以感光材料作为记录媒介,从而完成的影像创作。)
第一章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的起源和发展
摄影的发展历史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 摄影的史前史 二、 摄影术的发展 三、 胶卷时代 四、 数字化摄影时代
1851年英国雕塑家兼摄影家阿 切尔发明火棉胶摄影术,摄影术进 入了“湿板时代”。
它是摄影的新生:即第一个真
正令人满意的,影像清晰的负片和 正片摄影法,从而淘汰了达盖尔式 摄影,发展了卡罗式摄影。
湿版法的优点是光敏度高,感 光快。拍风景约需10秒至1分种, 拍人像只要2至20秒。再用蛋清相 纸,便可以印出无限量永久性的照 片,且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 景物优美真实,价格低廉。
一、摄影的史前史
公元前4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 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 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1558年,意大利科学家波尔塔,暗箱——辅助绘画工具。
二、摄影术的发展
在摄影的最终发展有三位最主要的创始者。
1826年的一天,涅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进行自己的 实验。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装在暗箱里的铅锡合金板 记录下了窗外可见的全部景色。这是一幅真正的“太阳的 作品”,没有半点人为的加工。照片表现的是他在索恩河 畔夏龙的家园,画面黑白分明,一切都同真实的景物一样。 这张照片被史学家认为是人类用暗箱和感光材料摄成的第 一幅永久性的照片。题目《窗外景色》,国内的一些教科 书上的题目《鸽子窝》。 (利用的是光敏性的沥青做感光 材料:在阿拉伯出产的一种白色沥青,可在油性溶剂溶中 溶化成一种漆状物料在日光的曝晒下会逐渐硬化,曝光的 沥青硬化定型,未曝光的沥青不硬化。)
第一张可永久性保存的照片 窗外景色 尼埃普斯摄
收藏在美国大学的德克萨斯大学收藏馆
达盖尔——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 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1839年8月
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会议上,由法 国巴黎国立天文台台长阿拉贡作摄影术报告,宣布 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定为摄影术正式诞生 的纪念日。达盖尔被誉为“摄影之父”。
1891年,伊斯曼推出了可以由摄影者本人装卸的胶卷。从这
时起,摄影的主要环节可以说与今天没什么两样了。从真正意义 上标志摄影感光材料的成熟。
四、数码化摄影时代
第一台数码相机好像是柯达公司工程师 Steven J.Sasson在1975年开发的。这台相机是 以磁带记录影像的,拍照用时23秒,是黑白照片。 一旦拍摄完毕,照片便记录到不太昂贵的音频级 盒式磁带机上。磁带机要从相机内取下,并插入 到播放设备上才能浏览。不过因为柯达公司担心 这一技术会对传统技术有冲击,所以没有将技术 公开.
三、胶卷时代
美国人乔治.伊斯曼(1854— 1932),从年轻时期就喜欢摄影。 1877年开始研究改良底片,几经研究, 制成胶卷底片。1888年他辞去纽约罗 切斯银行职员工作,创立伊斯曼.柯达 公司(Kodak)。生产他发明的胶卷。 同年,公司推出了历史上第一款柯达 牌照相机,不仅轻巧廉价还方便使用。
达盖尔法的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影箱、化学 药品、磨制金属版的工具等等,一共有50公斤重。 售价是400金法郎。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8个月的 工资。
1839年,法国的L.J.M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1835年,法国人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板上的潜影,利用水 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水银蒸汽为显影剂、氯化钠为定 影剂。特点是:减少时间、保存时间长)
1837年,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 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 片。
用达盖尔摄影拍摄的照片《巴黎街景》。1838年摄影曝光时间约是 15分钟,拍的是当时的巴黎街头,移动中格车子及人物都没有拍摄 下来。
塔尔博特——由负像到 正像,现代派摄影法的 奠基人。
赛尚和第一台数码相机 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拍摄第一张照片
1981年,SONY生产第一架商用无胶卷电子相机MAVICA,可 把图像记录到磁盘中在电视上观看,摄影从此可以脱离胶卷。
第二章 摄影器材及使用
相机的基本构造
相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机身、镜头、快门、胶片、取景器、对焦装置、光圈、 过片装置等。
1.相机机身:机身是照 相机的主体,镜头和许 多装置要安装在机身上。
尼埃普斯——世界上第一幅照片 成功的拍摄者;
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 斯(1765年-1833年7月5日)法 国发明家。尼埃普斯:把用日光 将影像永久纪录在玻璃板和金属 板上的摄影法,称作日光蚀刻法 (日光绘画)。1793年就已从事 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留影像 的试验,1822年曾用涂有柏油的 玻璃板为感光材料。再敷以版画, 置于阳光下暴晒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