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真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真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真题1、单选(江南博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其成员应当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

A.行政管理;B.强制管理;C.自律管理;D.经济管理本题答案:C2、问答题绿色食品是如何进行分级的,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解析:绿色食品是根据绿色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和包装标准等方面要求的不同,参照国外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有关食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将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两类,即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

AA级绿色食品要求产地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检验、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 级绿色食品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验、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问答题什么叫农产品?解析: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条第1款的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4、单选农业执法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将承担()责任。

A、监察机关或者主管机关依法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B、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C、只是说服教育即可本题答案:A5、多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

A.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现场检查B.调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C.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D.查封、扣押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本题答案:A, B, C, D6、问答题我国首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是什么时候发布的?又是什么时候实施的?解析:农业部于2001年9月3日发布了首批73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并于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菜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菜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5 . 2 合 理施 肥
6 0天特 青 、 宝青 6 0天 、 绿宝 7 0天等 , 耐热耐 湿 比
早熟种弱 , 播种 至初 收为 3 8 ~ 4 5天 , 株 型中等 。
3 . 3 迟 熟 品 种
冬性 强 , 播种 至初 收为 5 5 ~ 6 5 天, 株型 较大 , 花球 大, 侧 芽多 , 品种 有迟 心 2号 、 迟心 2 9号 、 8 O天 菜 心 等。
四九 1 9号 、 四九 2 0 号、 全年菜 心 , 一 般 比较 耐热 耐湿 、 生 长期短 、 冬性弱 、 抽 苔快 、 花期 整齐 、 采 收时 间
短、 播种至初收 2 6 ~ 3 3天 , 株型较小 , 产量较低 。
3 . 2 中熟 品种
5 田间管理
5 . 1 间 苗 定苗
用冬性 强的迟熟 品种 。
信 丰华记农 业 开发有 限公 司主要 是采 用直 播方 式, 迟熟品种可适 当采用移栽 种植 , 直播用种 量 6 6 7 m 2
为0 . 5 k g左 右 。
4 整 地起 畦
质量等 自然条件均符合 G B / T 1 8 4 0 7 . 1 — 2 0 0 1的规定 。
参考文献 :
… 王 亚 林 .果 园 改 造 增 值 关 键 技 术 【 M1 .北京 : 中 国 山峡 出 版 社 .
2 ( m6 , 1 。 1 0 7 -1 2 0
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 ,每次追肥后都应用水浸
半沟水 ( 不能上 畦田) 浇透土壤 。 夏季晴天早晚淋水 ; 雨 天注意 排水 , 以防 畦面积 水 ; 越冬前 、 干旱时 , 灌水 防 冻, 即灌即排 , 不漫灌 。
生产基 地要求地 势平坦 , 排灌方便 , 土壤 肥 沃 , 远 离“ 三废 ” 污染地 区 , 其环境 空气质量 、 灌溉用水 、 土壤

青菜生产操作规程

青菜生产操作规程

青菜生产操作规程根据无公害食品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NY5214-2004)制定本生产操作规程,适用于浦东新区青菜的生产。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青菜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青菜的生产和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213-2004 无公害食品普通白菜NY/T 5214-2004 无公害食品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 5214-2004 无公害食品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要求4.1 青菜产地的选择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4.2 育苗4.2.1品种的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并根据不同季节和市场需求选用不同的品种。

如新场青、新矮青、杂交矮萁青、华王、红明青、605等。

4.2.2 苗床准备4.2.2.1播前深耕播种前10天左右,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投入商品有机肥80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0千克,然后机械翻耕。

4.2.2.2二次旋耕在播种前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机械旋耕;并进行机械平整,平整后每667平方米投入三元复合肥10~20千克(N:P:K为15:15:15下同),进行第二次旋耕。

4.2.2.3机械开沟播种前5天左右,开沟,畦宽1.2米,沟宽30 厘米,沟深25厘米;每15米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厘米,沟宽30厘米,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

4.2.2.4土壤消毒播种前3~4天,每667平方米用辛硫磷500~800倍液均匀喷施畦面进行土壤处理,喷施后人工精细平整畦面。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1 基地 选择 原则 .
124 基地 面积连 片集 中 ,形成 规 模 ,单 位基 地 .. 面积 不 小 67m 10亩 ) .h 2(0 ,乡镇 基 地 面 积 不 于 6hm 10 ) 7 2(00亩 。 125 配备快 速检 测仪器 设 备和监 管人 员 。 ..
13 基地 保护 .
基地 环境 优 化选 择技 术 、栽 培 技术 、施 肥 技术 和 病虫 害 防治 生 物 不超 标 ,生 产 出 优质 、卫 生 、营
泥 ,改 善通 透性和保 肥保 水 能力 。③增 施有 机肥 ,
培肥地 力 。
养、无污染 的蔬 菜。为充分利用 生态资源优势 ,
提 高蔬 菜 市 场 竞 争 力 ,确 保 蔬 菜 产 业 健 康 发 展 ,
医疗废弃物;④农资污染 :农药 、化肥 、废 旧农 膜 、作物残 体 。 113 基 地灌 溉水 质 、土 壤 和大气 环境 符 合无 公 ..
害农 产 品基地 水 、土 、气 的质 量 标准 。在 生 产 过
①加强 菜地 保护 ,保 护 区内 的菜 地登记 造 册 , 建 档立案 ,设 立 标 志 ;②严 禁 私 自取 土 挖 沙 、 占
122 加强 田地 改 造 。① 平 整 土 地 ,修 筑 梯 田 , .. 开挖排 水沟 ,改善冷 浸 田。② 改善 土壤 理化性 能 ,
调节 P H值 以 6 0—7 0为 宜 。粘 土 掺 沙 、沙 土 掺 . .
关 系到人 民身 体 健康 和 农 民增 收 、农 业 增效 。在
蔬菜 生 产过程 中 ,要 求运 用无公 害生 产技 术 ,如 :
111 选 择 生 态 环 境条 件 相对 较 好 ,交 通 方 便 , .. 土 壤肥 沃 ,排 灌 便 利 的 区位 ,建 立无 公 害蔬 菜基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提供无公害蔬菜,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土壤处理:
在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包括消毒和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其他有机材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2. 种子处理: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并严格按照种植指南进行处理。

种子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以确保它们不受病毒和害虫的影响。

3. 灌溉和排水:
采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进行水分管理,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侵蚀和水浪费。

同时,确保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过度湿润。

4. 害虫和病害控制:
采用无公害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害,例如使用天敌和有益昆虫、采用生物农药等,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5. 生长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

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6. 收获和包装:
在蔬菜成熟后,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收获标准进行收割,并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7. 追溯管理: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对生产和加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才能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蔬菜,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

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
技推广与科教 管理工作。
芦 可增产6 0 k / 6 l辣椒可增 产4 0 k / 6 ,其 0 g 6 7 m2 5 g 6 7 m 增产率 1%~1%,增收5 0 6 7 m 0 5 0 元/ 6 以上 l同时 ,提 高蔬

1 9 一
C NE E O C HI S H RTI ULT RE U AB R ST ACT S
纯收益均在万元 以上 ,取得较好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2 1 3 培 育短龄 壮苗 .. 在 进行 无公害设施蔬 菜生产 中 ,改 传统的 冷床育 苗为 中棚 或温 室 电热 线营养 钵育苗 ,即采 取 高温促 根 ,但 又特 别强调低 温炼苗 ,使 幼苗健壮 ,增强 对 低温 、弱光的适 应性 ,同时 注意防 治苗期病 害 ,提高幼 苗 抗病 力 。
辣椒 、茄子 、西 葫芦 、包菜 、黄 瓜 、西芹 、早春萝 1、莴 - 苣 、花 菜 等 1 个 蔬菜 产 品被 认 证 为 省 级 无 公害 农 产 品 , 2
“ 公”牌 黄瓜 、番茄 、辣椒 等 5 沛 个蔬 菜产 品通过 中国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审 核认 定 为绿 色食 品 ,并 统 一 包 装 销 售 ,
改善蔬菜生长 的生态条件 ,减轻 病
近年 来 ,随 着产 业结构 调整 力度 的不断加 大 ,沛 县蔬 菜生 产发 展迅速 ,2 1年 底全县蔬菜 复种 面积达 7万h 以上 , 00 m
其 中设施蔬菜 复种面积3 5万h 以上 ,建成无公害蔬 菜生 . m2
虫害 的发生 与传播 。如茄 果类 、瓜 类及 葱蒜类 轮作能 明显 降低枯 萎病的发生 ,并 改善瓜类的生 态条件 ;洋葱 、大 蒜 、 韭菜 等与 十字 花科 、茄果 类 、瓜类 等 间作可 减轻 病 虫害 。 根据上 述原则 并结 合生产 实际 ,总 结 出设施蔬 菜多元 高效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以下步骤:
1.产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
土地块,并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并使用经过登记的
蔬菜种子和种苗。

3.整地与施肥: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
公斤,并配施适量化肥。

4.播种与育苗:根据蔬菜的生育期和茬口安排,合理确定播种期。

对于需要移栽的蔬
菜,如大白菜、萝卜等,可采用塑料盘或营养土进行育苗。

5.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浇水和
施肥应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安排;中耕和除草可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6.采收与贮藏:蔬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并采用适当的贮藏方式进行保鲜。

对于不同
种类的蔬菜,采收和贮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7.生产档案:应建立蔬菜生产档案,包括生产地点、土壤和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农
药、化肥等)使用情况、田间管理措施、产品流向等内容。

生产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

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沈佩莉;付孝云
【期刊名称】《上海蔬菜》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根据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要求(NY5003-2008),特制定本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上海地区无公害青菜的生产。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上海地区无公害青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无公害青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沈佩莉;付孝云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 201109;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 2011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有机栽培技术 [J], 李建勇;张瑞明;李恒松;孔令娟
2.上海地区夏季青菜栽培技术 [J], 孔令娟;沈海斌
3.南京市夏季小青菜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 [J], 南京市蔬菜局
4.上海地区绿色柑橘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J], 邵懂
5.无公害夏季大白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J], 周祥明;王辉琼;韦冬玖;何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无公害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菜心、小白菜、大白菜、椰菜(甘蓝)、芥蓝、芥菜等。

1病虫防治规程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霜霉病、丝核菌腐烂病等。

主要虫害有小菜蛾(吊丝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1.2.1 l一3月,气温低,潮湿,霜霉病容易流行,吹南风回暖时出现软腐病。

广州地区小菜蛾大发生,特别是西洋菜、椰菜、大白菜、芥蓝等被害严重。

1.2.2 4—6月,天气转暖,湿度大,有利病虫发生,特别是叶菜类连片种植的地区,下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跳甲(尤其深圳菜区,包括东莞、惠州一带供港菜场),6月高温时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大发生。

1.2.3 7—9月,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继续危害。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猖獗危害。

9月深圳菜区小菜蛾第二个高峰开始。

1.2.4 10—12月,干旱天气较多,蚜虫大发生,病毒病会流行危害。

小菜蛾、菜青虫继续发生危害。

黄曲条跳甲危害逐步加重。

1.3 防治策略1.3.1防治病毒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结合控制蚜虫危害防止传播病毒病。

1.3.2 防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在搞好栽培技术防病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

1.3.3 防治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主要害虫,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实行在栽培技术品种搭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以生物和生化制剂为首选用药,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技术。

防治菜心的小菜蛾,在5—6叶期(抽苔前),虫口控制在10—20头/100株以下;夜蛾,每50平方米发现1—2块卵就要注意观察,掌握初孵期防治在3龄期前施药。

1.4 防治方法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菜心耐病毒病的品种有早优l号、早优2号、青梗中心、60天特青、70天特青、青柳叶中心、迟心2号、迟心29号、8722等,耐霜霉病、菌核病的有四九-19、四九-20号菜心等。

小白菜抗病毒病及抗耐霜霉病品种有17号、D94、上海四月慢,抗霜霉病品种有迟黑叶白菜,耐霜霉病及软腐病的品种有春水白菜。

大白菜抗或耐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有小杂56、早皇杂、高脚大青、中熟白麻叶等。

较抗霜霉病的芥蓝品种有中花芥蓝。

1.4.2 栽培防治。

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

前一茬蔬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除残株旧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残留病菌及虫、卵。

夏秋季推广遮阳网(凉爽纱)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早生快长,提高抗病能力。

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限制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如大面积种植叶菜的菜场,可适当种植一定数量的棚架作物以分隔。

病毒病流行的秋冬季,种植小白菜推广直播方法,施足基肥和增施钾肥,减轻病毒病危害。

1.4.3 生物防治。

防治小菜蛾、菜青虫采用生物制剂:复方菜虫菌、高效B.T.乳剂及粉剂、B.T.水剂、大宝、百特宝、威霸、害极灭(详见病虫防治及药剂使用技术章节);防治软腐病,可使用农抗75-1或菜丰宁、农用链霉素等。

1.4.4 化学防治。

防治小菜蛾兼治菜青虫可用抗虫922、宝路可湿性粉剂、抑太保(广州菜区),防治黄曲条跳甲,采用杀虫双、敌敌畏、马拉硫磷、巴丹、兴棉宝等。

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用抑太保、兴棉宝等。

防治蚜虫用克蚜星、辟蚜雾、乐菊酯、乐果等。

防治霜霉病用瑞毒霉锰锌、杀毒矾、氧氯化铜,防治炭疽病和丝核菌腐烂病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施药安全间隔期见第三章。

2 肥料施用规程2.1施肥策略。

叶菜类蔬菜中一般含硝酸盐较高,不同施肥措施对其含量变化幅度影响较大,必须严格执行合理的施肥规程,尤其是控制接近收获期化肥的施用量,避免氮肥过重。

以中迟菜心施用BB肥为例:基肥占15%;苗期(3—4叶龄)占20%;中期(6—7叶龄)占30%;中后期(9—10叶龄)占35%,总肥量30—45公斤/1/15公顷。

2.2施足基肥。

小白菜、菜心及芥菜每1/15公顷施腐熟粪肥1000—1500公斤,或用氨水5公斤加磷钾肥25—40公斤。

或康宝肥25—40公斤。

或BB肥7.5公斤加有机肥250公斤。

椰菜、花菜、芥蓝、结球芥蓝施腐熟粪肥2500—4000公斤,或饼肥(花生麸)60—70公斤,或康宝肥40公斤,BB肥10公斤加有机肥250公斤。

2.3合理追肥。

各类叶菜栽培技术不同,可按具体情况合理追肥。

另外,叶菜如偏施氮肥太多,尤其接近收获时追施氮肥太多,硝酸盐含量很容易超过标准,所以必须严格按规程追施配方肥。

白菜、菜心追BB肥20—30公斤,或康宝肥25公斤;椰菜、召菜、花椰菜、大芥菜等,追BB肥35公斤,或康宝肥25—40公斤。

3 环境清洁规程3.1合理规划蔬菜生产基地,要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厂地区,叶菜是以叶片为主要食用部分,特别要防止微尘的污染。

3.2原有蔬菜基地的土质进行普查,要求菜地土壤符合菜田卫生标准,否则不能种菜。

对附近的工厂,必须严格加强环境保护条件,使“三废”符合排放标准。

3.3搞好蔬菜田灌溉系统基本建设,保护蔬菜灌溉水源不受污染,淋菜的水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并尽量做到灌与排分渠、避免串灌。

3.4蔬菜收获阶段不用粪水肥追肥,收获时禁止用污水洗菜。

(二)无公害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瓜类蔬菜主要有:黄瓜、节瓜、冬瓜、丝瓜、苦瓜、白瓜等。

1病虫防治规程1.1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

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潜蝇、黄守瓜等。

1.2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1.2.1 1—3月,节瓜、黄瓜枯萎病容易发生,特别在寒潮和回暖间隔出现,阴雨多的季节容易流行。

3月以后,黄瓜霜霉病开始出现,黄守瓜越冬成虫飞到瓜苗上危害及产卵。

1.2.2 4—6月枯萎病继续危害。

霜霉病发生季节,主要危害黄瓜、丝瓜,疫病危害黄瓜、节瓜、冬瓜。

苦瓜主要受白粉病危害。

5月蓟马普遍发生危害,主要危害节瓜和冬瓜。

潜蝇危害瓜类叶片。

1.2.3 7—9月,高温季节,蓟马、潜叶蝇大发生,主要危害夏、秋植节瓜、冬瓜。

病毒病严重,主要危害节瓜、黄瓜。

1.2.4 10—12月,干旱季节,蚜虫较多。

1.3防治策略1.3.1 春季以防病为主,以抗病品种为基础,搞好高畦栽培,加强排水,降低田间土壤积水等防病措施为重点,结合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的综合技术。

1.3.2 夏季以防虫为主,掌握不同作物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害虫的发生规律,预防为主,合理用药,压低虫口基数,控制暴发危害,减少损失。

防治蓟马,必须把每个生长顶梢的虫口控制在3—5头以下。

防治蚜虫,掌握在每株有蚜虫3—5头时,即要施药防治。

1.4防治方法1.4.1 选用抗病品种。

抗或耐霜霉病,炭疽病或枯萎病等的黄瓜品种有早青1号、早青2号、夏青3号、夏青4号,北方品种有津杂2号、津杂4号、津青4号、农大14号;耐病毒病的有夏秋青。

高抗枯萎病的节瓜品种有七星仔37号,较耐炭疽病的有江心4号、冠星2号等。

耐白粉病的苦瓜品种有夏丰3号、穗新1号;抗枯萎病的夏蕾等。

抗角斑病和白粉病的丝瓜品种有夏棠l号。

1.4.2 栽培防治。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选择地势较高,能灌能排、质地疏松且比较肥沃的地块,施足基肥。

早春采用小弓棚防寒农膜覆盖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采用高畦深沟方式,有利排水,防止积水。

夏节瓜选择避免与春节瓜、茄子相连的地块,防止蓟马大量转移危害。

银膜、银灰色遮阳网覆盖防治蚜虫、蓟马。

1.4.3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霜霉病、疫病采用杀毒矾或瑞毒霉锰锌、甲霜铜、普力克、氧氯化铜等。

防治节瓜枯萎病用多菌灵淋施或甲基托布津淋施,注意冬瓜不要淋药,因易发生药害。

防治白粉病用农抗120、粉锈宁、灭病威,防治炭疽病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氧氯化铜、灭病威等,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有氧氯化铜、农用链霉素。

防治蓟马使用七星宝、抗虫922、好年冬、杀虫双、巴丹等轮换使用。

防治蚜虫用克蚜星、辟蚜雾、乐果等。

防治美洲斑潜蝇用七星宝。

2肥料施用规程2.1施肥策略。

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比叶菜类蔬菜较低,一般不超过400ppm,所以施肥主要以提高产量和瓜果质量,以及配合病害防治为目标。

以节瓜施用瓜类配方肥为例:基肥占20%,苗期(4—5叶龄)占15%,中前期(插竹前)占25%,中后期(结瓜期)占30%,其余10%作补肥施,总施肥量为90—100公斤/1/15公顷。

2.2施足基肥。

每1/15公顷用牛猪粪1000—1500公斤,加15公斤配方肥,或花生麸50公斤左右,或康宝肥40公斤,生产期长及耐肥的如冬瓜、苦瓜则多施,黄瓜可减少,另加过磷酸钙10—15公斤或石灰30公斤,丝瓜加草木灰50—75公斤,节瓜可混合禽畜毛30公斤、草木灰等作基肥。

2.3合理追肥。

总量为土杂肥750—1000公斤,毛肥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化肥25—30公斤,分多次追施。

一般掌握幼苗期占i0%一20%,抽蔓期20%一30%,结果期30%一50%。

也可插竹前追施康宝肥50公斤,收获前1周25—40公斤。

3环境清洁规程3.1合理规划瓜类生产基地,要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工厂地区。

瓜类对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较敏感,特别注意防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微尘的污染。

3.2原有蔬菜生产基地附近的工厂,应加强环境保护。

使“三废”排放符合卫生标准。

3.3搞好菜田基本建设,合理排灌,保证水源不受污染。

(三)无公害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茄果类蔬菜主要有:番茄、茄瓜、辣椒三种。

1病虫防治规程1.1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番茄晚疫病、褐斑病、叶霉病、斑枯病、脐腐、早疫病等,茄子褐纹病、绵腐病等,辣椒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

主要虫害有螨类、蓟马、蚜虫、夜蛾、潜叶蝇等。

1.2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1.2.1 2—5月,春季和夏初,气温由低较高,湿润天气多,茄果类主要受真菌性病害危害,反映在叶片上出现叶斑或果实引起腐烂。

此时期重点防治叶斑性和果实病害兼防病毒病。

4—5月开始防治螨类危害。

1.2.2 6—9月,从夏季到秋初,气温高,青枯病危害最严重。

螨类盛发期。

此时期重点防治青枯病以及螨类、蓟马。

并注意控制夜蛾、潜蝇的危害。

1.2.3 10—1月,气温干旱季节,蚜虫发生多,病毒病流行时间,应重点控制病毒病及蚜虫、螨类危害。

1.3防治策略1.3.1 对病毒病、青枯病和枯萎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结合提高植株抗性为主的栽培防病措施。

1.3.2 对一般真菌性病害以及虫害,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优先选用较抗病的杂交一代品种,紧密与高产栽培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农药。

防治害螨,掌握在2—5叶片出现害螨,每片叶有2—5头螨即可施药防治。

防治蚜虫可参考瓜类指标。

1.4防治方法1.4.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