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点概述

合集下载

中式面点(中式面点师培训)ppt

中式面点(中式面点师培训)ppt
中式面点(中式面点师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 中式面点简介 • 中式面点制作基础 • 中式面点制作实例 • 中式面点创新与发展 • 中式面点的营养与健康
01
中式面点简介
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历史
中式面点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中国就 开始有了面点的制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式面点在不断发 展和创新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风格。
中式面点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中式面点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 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中式面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 ,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中式面点在各种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 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递着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营养。
注意烹饪方式
尽量采用蒸、煮、烤等健康的 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等高油烹
饪方式。
如何合理搭配中式面点与其他食物
面点与蔬菜搭配
中式面点可以搭配各种蔬菜 食用,如包子配青菜、馒头 配炒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 和维生素的摄入。
面点与肉类搭配
中式面点可以搭配各种肉类 食用,如饺子配猪肉、鸡肉 等,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 摄入。
总结词:饺子是中式面点的代表 之一,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口感 鲜美,营养丰富。
原料:面粉、温水、发酵粉、各 种馅料(如猪肉馅、韭菜鸡蛋馅 等)。
注意事项:面团要揉匀,擀皮时 要中间厚边缘薄,蒸煮时间要控 制好。
糕点类面点制作
总结词:糕点类面点 通常具有香甜口感和 精美造型,是中式面 点中的艺术品。
详细描述
中式面点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出更多口味、形态和风格 的面点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介绍面点的演讲稿三分钟(3篇)

介绍面点的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面点的魅力。

面点,作为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面点的独特之处。

一、面点的起源与发展面点,顾名思义,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成型、熟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

据史料记载,我国面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那时,先民们开始利用谷物磨粉,逐渐发展出了简单的面食。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面点品种日益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风格。

二、面点的种类与特色1. 北方面点北方面点以面粉为主,口味偏向醇厚、朴实。

如饺子、包子、馒头、烙饼等。

其中,饺子是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面点之一,寓意团圆、吉祥。

包子和馒头则是北方人的主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 南方面点南方面点以米为主,口味偏向清淡、细腻。

如汤圆、年糕、油条、麻球等。

其中,汤圆寓意团圆美满,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

年糕则是南方人过年的必备食品,寓意年年高升。

3. 其他特色面点除了南北方的面点,我国各地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面点,如兰州拉面、重庆小面、苏州松鼠桂鱼等。

这些面点在制作工艺、口味上都有各自的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三、面点的制作工艺面点的制作工艺讲究精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和面:将面粉与适量的水、酵母等辅料混合,揉搓成面团。

2. 醒面:将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让面团充分发酵。

3. 搓面: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成所需的形状。

4. 烹饪:根据不同的面点,采用蒸、煮、炸、烤等烹饪方法。

四、面点的营养价值面点作为我国传统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面粉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此外,面点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各种辅料,如肉类、蔬菜、豆制品等,使面点更加营养均衡。

五、面点的文化内涵面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如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超详细中国面点基础知识

超详细中国面点基础知识

超详细中国面点基础知识面点制作基础2万多字的内容面点制作技术,是烹饪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面点分为中点和西点,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

从广义上讲,泛指用各种粮食(大米、小麦、杂粮等)、豆类、果品、鱼虾及根茎菜类为坯皮原料,配以多种馅心(有的不配馅心)制作的各种主食、小吃和点心;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面粉、米粉及其它杂粮粉料调成面团制作的面食小吃和正餐筵席的各式点心。

我国面点种类繁多,花色复杂,具体的分类方法有:按原料分类,可分为麦类制品、米类制品、杂粮类和其它制品;按熟制方法分类,可分为蒸、煮、煎、烙、炸、烤以及综合熟制方法的制品;按形态分类,可分为饭、粥、糕、饼、团、粉、条、块、卷、包、饺以及羹、冻等;按面团分类,可分为水调面团、膨松面团、油酥面团、米粉面团和其它面团。

原料制作面点的原料,按其作用可分为主要原料、制馅原料、调料和辅助原料3大类。

1.主要原料制作面点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包括面粉、大米、米粉和杂粮)。

其主要作用是调成面团制作坯皮,故称“坯皮原料”。

【面粉】面粉是制作面点的重要原料。

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分、灰分和维生素等。

①蛋白质蛋白质是面粉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 7.2%~12.2%。

面粉中蛋白质的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麦胶蛋白和麦麸蛋白,它们的含量占面粉中蛋白质总含量的80%以上,是构成面筋质(俗称“面筋”)的主要成分。

②糖类面粉中糖类的含量最多,约占 70%~80%,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低分子糖分。

其中淀粉占糖类总量的99%以上。

③脂肪面粉中脂肪含量约为1.3%~1.8%。

④水分、灰分、维生素面粉中的水分含量为12%~14%;灰分系指矿物质而言,含量约为0.5%~1.4%;维生素的种类较为丰富,有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

【大米】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3类。

它们都可做成干饭、稀粥,又可磨成米粉使用。

①籼米其特点是硬度中等,粘性小,胀性大。

面点的名词解释

面点的名词解释

面点的名词解释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面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类型。

它不仅是人们早餐、午餐和晚餐中的主食之一,也是朋友聚会、家人团圆时不可或缺的食品。

面点由面粉制成,经过发酵、揉搓、擀面等工艺加工而成。

它的形状多样,味道鲜美,可谓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面点的名词进行解释。

1. 馒头:馒头是最常见的一种面点,它是一种发酵的面团制品。

通常由面粉、水和酵母混合而成,经过发酵后蒸熟。

馒头外观呈圆形,口感松软,属于中性味道。

它是中国人早餐和午餐中的重要主食。

2. 包子:包子是另一种广受欢迎的面点,它与馒头的制作方式相似,但在形状上有所不同。

包子是将面团填充馅料后包裹而成的,馅料可以是肉类、蔬菜或豆沙等。

包子一般通过蒸煮而成,外表光滑,内部鲜嫩。

它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变种,如鲜肉包子、菜肉包子、豆沙包子等。

3. 面条:面条是将面粉和水混合后擀成细长形状的食品。

它可以用来做汤面,也可以干煮后拌入调料食用。

面条形状有很多种,如细面条、宽面条、刀削面等。

在中国各个地区,人们对面条的制作方法和食用习惯各不相同,但面条作为中国菜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家庭聚餐还是餐馆就餐中都非常常见。

4. 饺子:饺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点,被誉为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

它是将馅料包入薄面皮中而成,通常呈半圆形。

饺子的馅料可以是各种肉类、蔬菜或豆沙等。

饺子有多种烹饪方式,最常见的是水煮和煎煮。

在中国,饺子是一道重要的传统节日食品,尤其在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时餐桌上的饺子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5. 锅贴:锅贴是一种煎制的面点,外层金黄酥脆,内部饱满的馅料令人垂涎欲滴。

它的制作方式与饺子相似,但锅贴一般只使用搓面包皮,而不是将面团擀成薄皮。

在锅贴的馅料中,通常包含有肉类、蔬菜和调料等,口感鲜嫩,味道香脆。

锅贴一般以煎的方式制作,让面皮底部形成金黄色的脆皮,成为它独特的特点。

总的来说,面点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类型和制作方式。

中式面点的种类介绍

中式面点的种类介绍

中式面点的种类介绍中式面点的种类介绍中式面点富含中国特色,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欢迎欣赏与借鉴。

1.包类主要指各式包子,属于发酵面团。

其种类花样极多,根据发酵程度分为大包、小包;根据形状分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笼包等;花式包,如:寿桃包、金鱼包等;无缝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饺类是我国面点的.一种重要形态,其形状有:木鱼形,如水饺,馄饨等;月牙形,如蒸饺、锅贴、水饺等;梳背形,如虾饺等;牛角形如锅贴等;雀头形如小馄饨等;还有其他象形品种,如花式蒸饺等。

按其用料分则有:水面饺类,如水饺、蒸饺、锅贴;油面饺类,如:咖喱酥饺、眉毛饺等;其他如澄面饺、玉米面蒸饺、米粉制的红白饺子等。

3.糕类多用米、面粉、鸡蛋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米粉类的糕有:松质糕,如五色小圆松糕、赤豆猪油松糕等;粘质糕,如猪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发酵糕类,如棉花糕等。

面粉类的糕有千层油糕、蜂糖糕等。

蛋糕类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

其他还有山药糕、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干果、杂粮、蔬菜等制作的糕。

4.团类团类常与糕并称糕团一般以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多为球形。

品种有:生粉团,如汤团,鸽子圆子等;熟粉团,如双馅团等。

其他还有果馅元宵、麻团等品种。

5.卷类用料范围广,品种变化多。

品种有:酵面卷,可分为卷花卷,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卷等;折叠卷,如猪爪卷、荷叶卷等;抻切卷,如银丝卷、鸡丝卷等。

米(粉)团卷,如:如意芝麻凉卷等。

酥皮卷,如榄仁擘酥卷等。

饼皮卷,如芝麻鲜奶卷等。

其他还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种。

6.饼类饼类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品种之一。

根据坯皮的不同可以分为:水面饼,如薄饼、清油饼等;酵面饼类,如黄桥烧饼、酒酿饼等;酥面饼类,如葱油酥饼、苏式月饼等;其他还有米粉制作的煎米饼,蛋面制作的肴肉锅饼,果蔬杂粮制作的荸荠饼、桂花粟饼等。

7.酥类酥类大多为水油面皮酥类。

按照表现方式分有:明酥,如鸳鸯酥油、藕丝酥等;暗酥,如双麻酥饼等;半暗酥,如苹果酥等。

中式面点的概述学习教案

中式面点的概述学习教案

02
中式面点制作原料与工具
原料介绍
面粉
中式面点的主要原料,根据蛋白质含 量分为高筋、中筋和低筋面粉,不同 面粉适用于不同面点制作。
01
02

调节面团软硬程度,有助于面粉中的 面筋形成。
03
酵母
用于发酵,使面点松软,同时赋予独 特风味。
油脂
增加面点口感和风味,常用植物油或 动物油。
05
04

增加面点甜味,同时调节面团发酵速 度。
选择优质油脂:选用新鲜、无异味的油 脂,提高面点品质。
根据季节和气温调整水量:夏天用冷水 ,冬天用温水。
掌握酵母用量和发酵时间:根据气温和 面团软硬度调整酵母用量和发酵时间, 确保面点松软可口。
03
中式面点制作技术与方法
和面技术
01 选料
选择高质量的面粉、水和 其他辅助材料。
03 比例
掌握正确的面粉和水的比
03 搭配均衡
在食用面点时,应注意搭配蔬菜、水果等其他食 物,以保证饮食均衡。
如何合理搭配与食用中式面点
01 与蔬菜、水果搭配食用
在食用中式面点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水果, 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02 替代部分主食
中式面点可以作为主食的替代品,但应控制摄入 量,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03 注意摄入量
馅料调制技巧
精选原料
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 如肉类、蔬菜、海鲜等。
刀工处理
将原料切成适当大小和形 状,以便于入味和成型。
调味技巧
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加 入适量的盐、糖、酱油等 调味品,调制出不同口味 的馅料。
成型技巧与注意事项
熟练手法
掌握各种成型手法,如擀皮、包馅、 捏花等,使面点形状美观、口感丰富 。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中国的面点流派及特色
1
• 1.苏式 • 2.广式 • 3.京式
苏式面点的特点
1
• 分布:在长江下游,江淅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 • 特点:口感上特别强调清爽,馅料常使用绿豆、虾仁 等油脂较轻的原料。面皮则注重薄酥脆,即使油炸 也注意将含油量降至最低。对外形与口感同样重视, 讲究每一款面点的小巧玲珑、精细可人。 • 名点:船点,淮安文楼汤包,扬州三丁包子,镇江蟹汤
肉末 烧饼
猫耳朵
包,无锡小笼包子.
蟹黄包
无锡小笼包
广式面点
1
• 分布:在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为代表 • 特点:讲究形态花色著称,馅心多样,味道清淡 • 名点:船点,淮安文楼汤包,扬州三丁包子,镇江蟹黄汤 包,无锡小笼包子.
三鲜包
船点
京式面点
1
• 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北京为代表. • 特点: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品,馅心多为"水打馅"吃口鲜 咸而香 • 名点:狗不理包子,肉末烧饼,千层糕,猫耳朵,清油饼等.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

中式面点主要内容中式面点是中国传统的糕点食品,具有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下面将介绍中式面点的主要内容,以增加读者对这一传统美食的了解。

一、中式面点的起源与发展中式面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

古人将面粉与水混合制作成面团,再通过揉搓、擀平等工艺加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式面点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烹饪技艺,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面点品种。

二、中式面点的品种与特点中式面点的品种繁多,有包子、馒头、饺子、汤圆、花卷、馄饨等。

每种面点都有其独特的外形、口感和味道。

例如,包子是将调制好的面团包入馅料后蒸熟,外皮白嫩,馅料鲜香可口;饺子是将面团包入馅料后煮熟,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汤圆则是将面团制作成小圆球,再加入各种馅料,煮熟后汤汁鲜美,口感软糯。

三、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包括面团的调制、揉搓、发酵、擀皮、包馅等环节。

首先,将面粉与水混合制作成面团;然后,在揉搓面团的过程中使面团筋力充分发展;接着,将面团发酵,使其体积膨胀,口感更加松软;最后,将面团擀成薄皮,包入各种馅料,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四、中式面点的食用方式中式面点可以作为早餐、午餐、晚餐或夜宵食用,也可以作为茶点或宴席上的点心。

在食用面点时,可以将其蘸上酱油、醋、辣椒油等调料,增加口感的层次和味道的丰富性。

此外,中式面点还可以与汤类食品搭配食用,如包子配豆浆、饺子配鸡蛋汤等。

五、中式面点的文化意义中式面点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点的制作工艺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面点的形状和寓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此外,中式面点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密切相关,如春节时的饺子、元宵节时的汤圆等。

六、中式面点的健康价值中式面点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适量食用面点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面点的历史演变
❖ 1、先秦时期 ❖ 2、两汉时期 ❖ 3、魏晋南北朝时期 ❖ 4、隋唐五代时期 ❖ 5、宋元时期 ❖ 6、明清时期
1、先秦时期
❖ 燧人氏人工取火,使生食变为熟食,扩大了食物的来源, 并使食物柔软、可口、有香味,对面点制作技术的发展具有 特殊的意义,是面点制作技术形成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而原 料的生产、加工,调味品的制作,炊具的创制为面点制作提 供了物质条件。
❖ 用于面点制作的原料种类繁多,对原料进行严格的选择是 面点制作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做好面点的先决条件。原料的 选择要根据面点品种品质要求、工艺要求、营养卫生要求、 原料的生长季节、原料的产地特征、风情民俗等方面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品种,达到物尽其用。
(二)品种繁多,风格各异
❖ 面点品种丰富,与面点用料广泛、制作技法多样是分不开 的。同时受地域、物产、习俗等因素影响,各地面点形成了 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并产生了不同的风味流派,如京式、 苏式、广式、川式、少数民族面点等。各地区、各民族、各 风味流派间的饮食文化交流、制作技术交流,相互的取长补 短,不断的推陈出新,促进了面点技术的发展,也使面点品 种更加丰富。
6、明清时期
❖ 明清时期是中国面点发展的成熟时期,面点的制作技艺更 加成熟,面点的主要类别已经形成,每一类面点中都派生出 许多具体品种,面点的风味流派基本形成,面点与民间风俗 结合更加紧密,面点在饮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面点的有关 著作愈加丰富,中外面点交流继续发展,西式面点传入中国, 中国面点也大量传到国外。
中国面点概述
引子
❖ 饮食业的生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菜肴烹调,俗称 “红案”,一是面点制作,俗称“白案”或“面案”。面点 是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菜肴一起构成了烹饪的全部内容。 二者既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加快了彼此的发展。面点经 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技艺,有一套完整的 制作工艺流程。
北京艾窝窝
北京驴打滚
北京糖卷果
北京都一处烧麦
京式肉末烧饼
奶油炸糕-老北京小吃
北 京 豌 豆 黄
萨其马
翡翠烧麦(扬州双绝之一)
千层油糕(扬州双绝之一)
苏式佛手酥
杏仁雪花糕
寿桃包
扬州三丁包(号称天下一品)
江苏黄桥烧饼
灌汤包
广式酥皮莲蓉包
广式娥姐粉果
4、隋唐五代时期
❖ 中国面点进一步发展,磨面业的产生为面点的发展提供了 充足的原料,面点店开始出现。这一时期不但涌现出一些面 点新品种,前期已有的各类面点也派生出若干新品种,制作 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的面点新品种主要有包子、饺子、油 饣追等。旧有的面点品种无论是品种还是花色,都有了新的 发展。糕在这一时期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花折鹅糕、水 晶龙凤糕、软枣糕、满天星等。
❖ 商、周、战国时期,出现了双扇石磨,开辟了人类从粒食 到粉食的新阶段,对面点的制作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调味 品(盐、馅、蜜、梅子等)、动物油逐步在面点中使用;青铜 炊具的出现和使用,使面点的熟化技术得到提高。由于物质 条件的具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饼的名称,并出现了不少 面点品种。
❖ 糗,谷物炒成的干粮,也叫糇粮,通常在行军旅游 时吃。
3、保健面点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 品的保健功能。利用原料营养的自然后性制成面点,既有益 于健康、延年益寿的功能,又有预防疾病、辅助疗效的作用。 如儿童的健脑食品,适合老年人的长寿食品,低热量、低脂 肪、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适合现代人需要的面点品 种等。因此保健面点是面点发展的又一条重要出路。

化学膨松面团制品

物理膨松面团制品

油酥面团制品 层酥面团制品 湿酥面团制品

浆皮面面制品
米及米粉团 米制品
团类粉团制品
制品
糕类粉团制品 发酵粉团制品
其他面团制 澄粉面团制品 杂粮类面团制品

果蔬类面团制品 羹汤类面团制品 冻类制品
面点的发展概况
❖ (一)面点的历史演变 ❖ (二)面点的发展趋势
面点流派简介
❖ 京式面点具有用料丰富、品种众多、制作精致、风味多样等 特色。
❖ 苏式面点制作精细,讲究造型,馅心多样,善做糕团、面条、 饼类等食品,品种繁多,应时迭出。
❖ 广式面点品种丰富多样,以讲究形态、花色、色彩著称,制 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清淡爽滑。
❖ 四川面点源于民间,历史悠久,品类众多, 用料广泛,风 味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面点的风味流派
❖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气候、特产、人民生活习 惯的不同,使面点制作在选料上、口味上、制法上,形成了 不同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由此产生并形成了面点风味流 派。从口味上讲,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从用料 上讲,有南米、北面之说;从帮式派系分有“广式”、“苏 式”、“京式”、“川式”、“闽式”、“滇式”等。我国 面点代表性的风味流派主要有京式面点、苏式面点、广式面 点、四川面点。
❖ 饵,一种蒸制的糕饼,出现于周代。 ❖ 酏食,一种饼,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发酵饼。 ❖ 糁食,周代宫廷食品,一种肉丁米粉油煎饼。 ❖ (米巨)、(米女),类似后代撒子的油炸食品。
2、两汉时期
❖ 汉代是中国面点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 用。这一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作物普遍种植,人们开始 以稻米、麦类、高梁等作为主食。制粉设备石磨逐步改进并 在民间广泛使用,面粉、米粉加工更为逐渐精细。发酵等面 点制作技术的提高,使汉代面点品种增加,并在民间普及, 饼饵类食品已在民间流传。当时主要的面点品种达十余种。 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汉代,饼是一切面制品的通称。
(三)讲究馅心,注重口味
❖ 中国面点历来重视馅心的调制,并把它看作是决定面点风 味的关键。一般人对面点好吃与否,大都是以馅心作为衡量 标难。馅心除了能决定面点的口味,对制品的色、形、质也 都有很大影响。面点用馅讲究主要体现在馅心用料十分广泛, 种类繁多,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突出地方风味特色。
❖ 面点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注重口味的变化,能根据不同原 料的性质,不同皮坯的特点,不同调味料的调味,不同的成 熟方法和火候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加工,形成不同的口味。
(五)应时应典,寓情于食
❖ 自古以来,中国面点与中华民族的时令、风俗有着密切关 系。在年节、人生礼仪、喜庆活动中出现了节日面点、人生 礼仪喜庆面点等食俗面点。食俗面点丰富多彩,既是人们改 善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创造。如饺子、 元宵、粽子、月饼、撒子、饵丝等。 面点制作又有季节性。不同的季节,物产不同,人们对食 物口味要求不同。如春季做春卷、春饼、艾窝窝;夏季做凉 面、凉糕、八宝莲子羹;秋季做蟹黄包子、桂花藕粉;冬季 做羊肉汤面、牛肉面等。
❖ 随着中国传统医学与饮食的结合,食疗面点应运面生,这 在《食疗本草》、《食臣心鉴》中均有记载,在中国面点史 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 面点在这一时期已进入筵席,节日面点也有增加。 ❖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中外面点的交流出现
新的局面,不少胡食西来,部分我国面点东传。
5、宋元时期
❖ 中国面点全面发展的阶段,面点品种增加,面点 制作技术进步,市肆面点、少数民族面点、食疗面 点的发展尤为突出,早期面点流派已产生,有关面 点的著作也更加丰富。
❖ 汉代面点在不同地区已有不同叫法,并出现节日食面点的 习俗。
3、魏晋南北朝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面点的重要发展阶段。用石磨磨面 粉已经普及,为面点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面点发酵法形成 文字,并广泛使用,面点制作技术迅速提高,品种日益增多, 并出现有关面点著作。这一时期的面点在继承汉代面点的基 础上迅速发展,旧有品种有所提高,新品种不断涌现。晋人 束皙《饼赋》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面点文献。北 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有两篇专门讲述面点。魏晋 南北朝时期面点的又一重要特点是文化色彩趋于浓厚,与民 俗结合紧密。如元旦与“五辛盘”,立春与“春饼”,端午 与“粽子” ,伏日与“汤饼” 等等。
(四)技法多样,造型பைடு நூலகம்真
❖ 中国面点具有艺术性强,技艺精湛,色、香、味、形俱佳 的特点。制作中非常注意形象的塑造,强调给人的视觉、味 觉、嗅觉、触觉以美的享受,而不单纯追求果腹的目的。 中国面点的丰富多彩、造型精美、形象逼真,与面点制作技 法多样化是分不开的。面点形态的形成与面团的性质、成形 工艺、成熟工艺有极大的关系。这就涉及到和面技法、揉面 技法、擀皮技法、上馅技法、成形技法、熟制技法等。单是 成形技法就有手工成形技法、模具成形技法、装饰成形技法 等。手工成形技法又有揉、搓、包、捏、卷、夹、切、擀、 摊、叠、按、压、抻、拉、削、拨、剪等等。每一种技法又 可分成许多种,如捏,可分为挤捏、推捏、纹捏、叠捏、塑 捏等。面点的制作通过多种技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既 丰富了面点品种,又以其美好的形态给人艺术的享受。
(二)面点的发展趋势
❖ 1、快餐面点 ❖ 2、速冻面点 ❖ 3、保健面点
1、快餐面点
❖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常常要求在短时 间,如几分钟内吃到或拿走配膳科学、营养合理的 快餐食品。因而快餐面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快 餐面点应是能够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面点品种。
2、速冻面点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面点的不少品种已 经从手工操作转向机械化生产,许多大众化的面点能够批量 生产。传统面点通常都是现台现做,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面 点快速、经济、方便的要求,因而速冻面点的产生成为必然。 如速冻饺子、速冻馄炖、速冻汤圆、速冻包子、速冻馒头、 速冻花卷等等。速冻面点具有便于贮藏、运械的特点,既能 满足人们随时快速、方便煮食,还能随时吃到东西南北各地 的风味面点,并有助于中国面点打入国际市场。
甜味制品 咸味制品 甜咸味制品 无味制品
饼类制品 饺类湖品 糕类制品 团类制品 包类制品 卷类制品 条类制品 羹类制品 冻类制品 饭、粥类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