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技术智能小车设计论文
基于Arduino平台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研究

基于Arduino平台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研究与其他系统相比,Arduino具有成本节约、平台跨越、编程简易、开发广泛等优点,将该平台引入智能类机器小车设计极具意义。
本文一是从Arduino单片机、L298 N电机驱动、HC-06蓝牙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智能类机器小车的蓝牙遥控设计,二是分析了智能类机器小车的超声波避障设计,论述了Arduino平台之于功能智能小车的意义。
标签:Arduino平台;智能小车;蓝牙1 整体系统设计方案Arduino与其他系统相比,成本节约、平台跨越、编程简易、开发广泛的优越性被目前各大研究领域列为着重发展对象。
目前使用最多的Arduino版本是Arduino UNO R3,也是Arduino平台作为参考用的标准模板。
其稳定性与高效性成为智能类机器小车控制单元选择系统上的首选,对于智能类机器小车而言,蓝牙遥控设计、超声波避障功能缺一不可,这也是智能类机器小车最为璀璨的亮点,而能让这两点得以实现,作为智能类机器小车大脑和相应感官的微控制器与传感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智能类机器小车,顾名思义,是一款可以对各种实际状况进行智能自主的判断分析从而做出相应的最佳应对反应行为。
整体结构为:通过直流电动机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电路通常采用H桥驱动模块,从而带动两个直流电动机,满足系统驱动能力与效率的需要),将各类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转送入主控制单元Arduino,单片机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后,施行最佳相应的动作,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化自身控制。
2 智能类机器小车的蓝牙遥控设计通过Android手机蓝牙系统,进行实际助手指令的传达,以Arduino单片机为整体核心,对实际的助手指令进行分析存储,从而让智能类机器小车通过Android手机蓝牙进行各类如:前进、后退、左右旋转、上下跳动等一系列行为操作。
对于数据的传输分析,流程如下:硬件核心的通电驱动下,先进行硬件数据的初始化,例如HC-06蓝牙模块的相应操作开启设置以及待机状态,之后便通过Android手机中的蓝牙系统功能进行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发送,Arduino 系统进行对于HC-06蓝牙模块端口的数据共享以及分析处理,再通过L296 N电机驱动系统进行最后的小车行动操控。
《2024年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范文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智能小车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自动避障系统作为智能小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小车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Arduino作为主控制器,通过连接超声波测距模块、电机驱动模块、LED灯等硬件设备,实现对小车的控制。
其中,超声波测距模块用于检测小车前方障碍物的距离,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小车的运动,LED灯则用于指示小车的状态。
2. 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Arduino程序的编写和上位机界面的开发。
Arduino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了对小车的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
上位机界面则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和系统监控。
三、自动避障原理本系统的自动避障原理主要基于超声波测距模块的测距数据。
当小车运行时,超声波测距模块不断检测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将数据传输给Arduino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根据测距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障碍物的距离,然后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模块,使小车进行避障动作。
四、系统实现1. 超声波测距模块的实现超声波测距模块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检测其反射时间,计算出与障碍物的距离。
本系统中,超声波测距模块采用HC-SR04型号,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 电机驱动模块的实现电机驱动模块采用L298N型号的H桥驱动芯片,可以实现对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控制。
本系统中,通过Arduino的PWM输出功能,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3. 系统调试与优化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调试和优化。
通过调整超声波测距模块的灵敏度、电机驱动模块的控制参数等,使系统达到最佳的避障效果。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等进行测试和优化。
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设计

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智能小车编程教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编程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设计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常常面临着缺乏实践机会、难以理解抽象概念、缺乏动手能力等问题。
当前的编程教具多为软件模拟,学生只能在虚拟环境中编程,无法真实地感受到编程对实物的控制作用。
而且传统的编程教具多为静态的展示板书或电子书,无法提供动态互动的学习体验。
如何利用实际物体进行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来帮助学生学习编程知识。
通过操控智能小车进行编程实践,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编程概念转化为实际的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技能。
智能小车的设计需要符合教学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帮助解决学生在编程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设计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设计一种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编程和机器人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操作智能小车,学生可以加深对于程序设计、电子原理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引入智能小车编程教具,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借助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小车编程教具设计,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的设计-毕业论文(湖南智宇科教设备有限公司)2017-3-8

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的设计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智能轮式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设计与实现----一种基于Arduino新型集成开发环境的超声波避障小车的工作原理。
其中包括对小车的执行组件、搭建结构、传感器、Arduino单片机软件编程及试验结果的介绍。
本方案以Arduino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蝙蝠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小车前方障碍物的距离,然后把数据传送给单片机。
当超声波检测到距离小车前方25CM有障碍物时单片机就发出指令让小车左转一定角度,然后停止行进继续探测.如果前方25CM没有障碍物则直行,否则继续左转一定角度。
如此通过超声波不断的循环检测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自动避障。
本系统在硬件设计方面,以Arduino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前方障碍物,从而自动避障。
在软件方面,利用Arduino语言进行编程,通过软件编程来控制小车运转。
该系统在驱动方面采用L298N驱动2个直流电机带动小车运行。
并且,用PWM系统调速,控制小车前进的速度。
实现小车根据外部环境,做出前进、后退和转向等动作,从而完成避障的功能,本设计具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Arduino单片机;超声波传感器;避障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mobile robot behavior-based design and implement ---- A new ultrasound-base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rduino obstacle avoidance car works. These inclu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 components, building structures, sensors, Arduino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programming and test results presentation.The program to Arduino microcontroller co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bats using ultrasonic sensors to detect obstacles in front from the car, and then transmits the data to the microcontroller. When the ultrasonic distance in front of the car detects obstacles 25CM SCM issued a directive to make the car turn left on an angle, then continue probing stop traveling. If there is no obstacle in front of the 25CM straight, turn left or continue certain angle. So the case of the ultrasonic continuous loop throug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avoidance.The system hardware design to Arduino microcontroller core, with ultrasonic sensors detect obstacles in front, so that automatic obstacle avoidance. On the software side, the use of Arduino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control the car running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 The system uses the driver side L298N drive two DC motors drive the car running. And, with the PWM system speed, speed control car forward. Realize the car according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made forward, backward, and steering movements, thus completing the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the design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Key words: Arduino; ultrasonic sensors;obstacle avoidanc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5)1.1、论文的选题背景 (5)1.2、Arduino单片机概述 (6)1.3、Arduino机器人发展现状 (7)1.4、Arduino智能避障机器人研究意义和目的 (9)1.5、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9)第二章避障小车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10)2.1、设计原理与方法 (10)2.2、硬件设计 (10)2.3、软件设计 (11)2.3.1、Arduino语言 (11)2.3.2、Arduino IDE (12)2.4、设计前期准备 (14)第三章硬件模块 (16)3.1、各模块的的基本性能 (16)3.1.1、单片机模块 (16)3.1.2、电机、电机驱动模块 (17)3.1.3、避障模块 (19)3.1.4、电源模块 (19)3.2、小车的基本搭建 (20)3.3、电路连线 (28)3.3.1、电机的连线 (28)3.3.2、超声波云台接线 (32)第四章软件模块 (34)4.1、软件设计思路 (34)4.2、程序设计代码 (35)第五章实验及结果分析 (42)5.1、预期目标 (42)5.2、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2)5.3、硬件的调试与整合 (43)5.3.、调试思路 (43)5.3.2、调试超声波模块 (44)5.3.3、电机调试 (44)5.4、心得体会 (45)第六章设想与展望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第一章绪论1.1、论文的选题背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基于 Arduino 开发板的智能小车设计

基于 Arduino 开发板的智能小车设计聂茹;严明【摘要】随着科技发展,芯片技术已经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相机和电脑,都离不开芯片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Arduino 成本低廉,开发简单方便,而且功能强大,可以非常方便的连接各种传感器,是一款便捷灵活、方便上手的开源电子原型平台,包含硬件(各种型号的开发板)和软件(arduino IDE)。
这里使用 Arduino 开发平台,充分利用其各种便利特性设计了一款智能小车,这款智能小车可以利用传感器自动采集环境数据从而按照程序自动运行,具有宽广潜力和应用价值。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microchip technology provides more convenient for our life and becomes closer to us,not only the telephone but computers and digital cameras can't work without the microchip's development.Arduino,cheap and easy to develop with high perform-ance,can be easily connected to kinds of sensors.It is really an open -source digital platform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duino IDE).Now,the arduino board is used to develop an intelligent car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cquire the environmental date by sensors and runs as per the program.So,it has good potential and wide application.【期刊名称】《微处理机》【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89-91)【关键词】Arduino 开发板;智能小车;芯片【作者】聂茹;严明【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800;沈阳军区 65042 部队,沈阳11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芯片技术的进步,各种科技产品,其中不管是电脑,电视,空调,手机还是相机,都离不开芯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arduino循迹小车毕业论文

a r d u i n o循迹小车毕业论文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摘要 (2)23Arduino智能小车设计方案简介 (3)34555556 667 8889 023345122Arduino循迹小车设计与实现摘要:循迹小车是Arduino单片机的一种典型应用。
本智能小车是由ardiuno单片机和外部电路组成,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
循迹车设计采用Arduino单片机作为小车的控制核心,采用灰度传感器作为小车的检测模块来识别绿色路面中央的黑色引导线,采集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能被ardiuno单片机识别的数字信号;采用驱动芯片L298N构成双H桥控制直流电机。
其中软件系统采用C程序。
关键词:Arduino单片机,自动循迹,驱动电路。
引言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
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工作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目标。
单片机是一种可通过编程控制的微处理器,虽其自身不能单独用在某项工程或产品上,但当其与外围数字器件和模拟器件结合时便可发挥强大的功能,现在单片机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例如:工业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方面,武器装备等。
作为与自动化技术和电子密切相关的理工科学生,掌握单片机是最基础的要求。
为进一步丰富和巩固单片机知识,也为能更好的联系实际应用,本次毕业设计选择了基于单片机Arduino循迹车,并做出实物。
鉴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更先进的仿真软件的出现,使用高级语言如C代替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和控制已成为现实,单片机C语言编程相对于MC51汇编语言编程有如下优点: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不需要有很深的理解就可以编程操作单片机。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与研究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小车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并对系统的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小车在行进过程中自动感知并避开障碍物。
这一功能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首先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关键需求: 1. 高精度的障碍物感知能力:智能小车需要能够精确地感知到前方的障碍物并进行判断。
2. 高速响应能力:避障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地对感知到的障碍物做出反应,并给出合适的控制指令。
3. 稳定性: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二、基于Arduino的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选择了Arduino作为智能小车自动避障系统的控制平台。
Arduino是一款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的开源电子平台,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如下:1. 硬件设计:- 小车底盘:选择合适的底盘作为基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 传感器:使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主要感知器件,用于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
- 控制器:选择Arduino作为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系统的逻辑功能。
2. 软件设计:- 障碍物感知算法:根据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确定与障碍物的距离,并将其作为输入。
- 避障决策算法:根据传感器测量结果和当前状态,通过算法决策小车的运动方向。
- 控制指令生成算法:输出合适的控制指令,控制小车运动。
三、系统实现与验证基于以上设计方案,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实现与验证。
具体步骤如下:1. 硬件搭建:将选择的底盘与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并接入Arduino控制器。
智能循迹小车毕业论文

智能循迹小车毕业论文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rduino控制器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与实现。
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常见的机器人应用,其主要应用于物流和仓库管理、生产工艺控制等领域。
本文利用Arduino Uno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电机控制模块和红外避障模块等外部组件,实现了小车的轨迹匹配和避障功能。
同时,通过DHT11湿度传感器和MQ-2烟雾传感器,实现了小车的环境检测功能。
论文最后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了智能循迹小车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智能小车;Arduino;循迹;避障;环境检测1.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速。
智能小车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典型应用,主要应用于物流和仓库管理、生产工艺控制等领域。
因此,设计和制作一种高效、准确的智能小车成为当今热门的研究方向。
2.设计方案2.1硬件设计(1)Arduino UnoArduino Uno是一个基于ATmega328P微控制器的开源电子原型平台,其支持无需编程或者其他硬件电路就可以快速轻松地开发嵌入式系统。
(2)红外避障模块红外避障模块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探测距离的传感器模块,通过测量物体与小车之间的距离,判断小车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3)电机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是小车的驱动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4)DHT11湿度传感器DHT11湿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可以实现小车的环境检测功能。
(5)MQ-2烟雾传感器MQ-2烟雾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有害的烟雾气体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小车的环境检测功能。
2.2软件设计设计程序采用C++编写,主程序根据小车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不断地调用各部分模块,实现小车的循迹、避障、环境检测等功能。
3.实现方法和结果3.1循迹实现在小车轮下安装两个红外传感器,实现对黑线的检测和识别。
根据黑线的信号变化情况,调整小车行进的方向和速度。
3.2避障实现在小车前端安装红外避障模块,通过判断距离来实现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自动停车,避免发生碰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duino技术智能小车设计论文
摘要:目前,研究Arduino人越来越多,众多技术爱好者都希望能亲手设计一个智能小车,智能小车的设计应该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在硬件设计部分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系统、循迹模块、鸵机转向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等内容,在软件设计部分包括PWM设计、舵机控制、后轮电机控制、主程序设计等几部分。
1 Arduino及智能小车的基本概念
Arduino源于意大利的一位教授的研究,它一个开源的单板机控制器,向所有人开放其源代码、软硬件平台和开发环境,目前有大量的学者使用这一平台进行研究。
我们所说的智能小车应该区别于普通的遥控汽车和玩具,它应该具有环境的感知能力,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并做出相应反应,能按要求自动行驶,不需要人工操纵和干预。
2 智能小车车体结构
设计智能小车首先应该确定小车的基本结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循迹模块:指小车利用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红外线后,照射物体表面返回量的多少来测定小车的具体的位置,以进行循迹。
(2)舵机转向模块:指通过设置一定占空比的方波来控制舵机转过的角度,舵机由于力矩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经常使用在自动小车转向装置中。
(3)电机驱动模块:指通过专用电路对电机进行驱动,单片机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正常运转。
(4)单片机模块:这是小车的控制中心,为设计方便,文章使用51单片机。
(5)电源模块:
因设计需要,我们给小车单独供电,设置独立的电源模块,使之稳定运行。
3 硬件设计
3.1 电源模块设计
小车电源是整个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所以因此电源设计合理,小车电池电压要求在6-8V左右,在考虑电池损耗和稳压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低压差的稳压芯片。
同时为防止大电流器件对单片机形成的干扰,大电流器件和单片机要分开供电。
3.2 单片机系统设计
单片机是小车的控制中心,设计一个小巧单片机系统是智能小车平稳运行重要保证,在设计单片机系统时需要合理考虑调试扩展的需要,原则上要把所有IO口引出,合理集成LED显示、蜂鸣器等外围模块。
同时考虑单片机的电源设计,以确保系统稳定供电。
3.3 循迹模块设计
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红外一体式发射接收器。
小车循迹就是利用红外线照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强度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首先由发射器不断地外界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在遇到黑色表面时,由于黑色吸光,红外线遇到黑线将被大部分吸收,那么反射到接收管的红外光就较少,在电路上表现为电阻较大,当红外光照射到白色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反射到接受管的红外线就比较多,在电路上表现为电阻较小,这样通过外接的电路检测电路电阻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小车的行动状态。
单片机就可以依据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多
少确定黑线位置和小车行走路线,使智能小车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行驶。
3.4 舵舵机转向模块设计
舵机也叫做伺服电机,它可以通过程序连续控制其转角,故经常应用在智能小车中以实现转向要求。
舵机是智能小车转向的控制机构,舵机一般由舵盘、减速齿轮组、直流电机、位置反馈电位计、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减速,舵机转动。
同时齿轮组将带动位置反馈电位计,电位计的变化将即时输出一个电压信号,控制电路板根据获得的信号就可以决定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从而控制目标。
另外舵机所需电压较大,单片机不能直接供应,因此要求舵机要和单片机分开供电,一般额定工作电压为6V。
3.5 后轮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一般情况,单片机的驱动能力无法驱动电机,故必须外加驱动电路。
最为常见的比如H 桥电路,这种电路由4个三极管和一个电机所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导通驱动电路对角线上的一对三极管,形成基本回路使电机转动。
电流在流经电机时,由于导通方式不同,可能会从左右不同的2个方向流过电机,以控制电机的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虽然这种电路可以方便的实现电机正反转,但在实际使用中,因电路设计不当,较容易烧坏三极管,故在设计电路时,我们考虑用硬件电路控制三极管的开关,以避免导通错误。
在原有基电路的基础上设计增加 4个与门和2个非门。
每一侧与门控制2个三极管,非门
用于区别同一侧的三极管。
4个与门由同一个“使能”导通信号相连,2个非门通过提供一种方向输人。
由于非门的使用,则无论电流从哪个方向流入,在驱动电路的同侧都只会有一个三极管导通,以确保电流无论从哪个方向导入都将流经电机,而不会烧坏三极管。
通过改进,电机的运转只需要用到一个使能信号和两个方向信号。
其导通原理如图2所示,在使能信号为1的情况下,令DIR-R信号为1,DIR-L信号为0,则左侧三极管Q1和右侧三极管Q4将导通,电流将从Q1流经电机,再从Q4流出;反之DIR-R信号变为0,DIR-L信号变为1,那么左侧三极管Q2和右侧三极管Q3导通,电流则从右至左流过电机。
4 程序设计
4.1 PWM程序设计
脉冲宽度调制简称PWM,它是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它在通信、测量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PWM使用高分辨率的计数器对具体的模拟信号进行编码,本质上,它依旧是数字形式,理论上,只有有足够的带宽,任何模拟信号都能用PWM来编码。
文章设计的51单片机的PWM的程序。
4.2 程序总体设计
程序设计是智能小车能否完成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全面仔细,在巡线模块、舵机的转动角度、后轮的驱动等几个部分进行设计和测试。
智能小车程序设计一般使用查询方式,程序启动,先初始化后,首先查询光电管的状态,小车进入循迹模式后,将不停地开始扫描I/O口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则程序开始进行判断,选择
舵机的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电机转动控制舵机转动角度,同时后轮驱动模块控制后轮的转速,实现小车智能控制行驶的目的。
5 结束语
目前,研究Arduino人越来越多,众多技术爱好者都希望能亲手设计一个智能小车,智能小车的设计应该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在硬件设计部分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系统、循迹模块、鸵机转向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等内容,在软件设计部分包括PWM设计、舵机控制、后轮电机控制、主程序设计等几部分。
参考文献
[1]胡长晖,叶梦,等.基于电磁技术的智能车路径识别的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2]纪欣然.基于Arduino开发环境的智能寻光小车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15).
[3]卞云松.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避障小车机器人[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