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2.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
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
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B)
A.3∶2
B.12∶11
C.8∶11
D.35∶33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3.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245
96
x
9.6 g
2x45=99.66g
x=24.5 g
故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30 g-24.5 g=5.5 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5.5 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5.现有含一定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8.78 g,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杂 质不反应),制取了0.56 L氧气(对应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试 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CH4=催=高化=温=剂=C+2H2
16
4
32 t
x
146=32x t
x=8 t
答:32吨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8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能力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0.在化合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 所示,现将6 g A和 8 g B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C )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⑤③④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4.四名学生计算 30 g 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 CO2 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x 表示 CO2 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B )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36
即: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00 kg 的氢气,需要多少千克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 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
新课引入
1.任何化学反应,反应前后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这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思路是 怎样的呢?
(1)生成O2的质量为_____g。 (2)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分 数。
典例精讲
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29.6g-20.0g=9.6g; (2)解:设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X
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分数= 答: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74.5%。
典例精讲
例6.(2020福建省卷)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
达标检测
3.(2023湖南岳阳一模)为测定 10g 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 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高温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木炭粉使其完全反应, 固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 (2)试计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归纳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顺口溜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 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 下边。
4.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一般保留一 位小数。
新课讲解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题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 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 2KMnO4
O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 教学目的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标准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根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表达了参加反响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所用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详细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展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存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响练习】1.在M+RO22N的反响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1.2gM完全反响生成5.6gN。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响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响生成7.4gN2.在化学反响2A+B2===2AB中,A与B2反响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响,那么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反响:2A+B===C+D,A与B反响的质量比为4∶3,假设A与B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C和D共2.8g,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1.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完整版课件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完整版课件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在正确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计 算。 •2、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规范 解题的格式。
学习重点
1、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规范化。
点燃
2H2 + O2 ====== 2×2 : 32 :
4 : 32 :
2 H2O 2 ×18
36
若: 4克 :(32 )克 : (36 ) 克 若:( 4)克 : (32 )克 : 36 克 若:( 2)克 : (16)克 : 18 克
也就是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

间质量比是成 正比例关系。因此,
K2MnO4 + MnO2 + O2↑
】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x(39+55+4x16)
1x(2x16) (3)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6.3g
x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2x158
6.3g
32 = x
(5)列比例式
x = 0.6g
(6)解比例式
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 (7)简明地写出答语 氧气。
只要知道一种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

量,我们就可以求出其他 未知物的

质量。

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比例法”。
题型一 由反应中已知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书写格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题步骤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2.设计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计算的乐趣;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4.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5.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其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3.课堂时间有限,可能无法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互动。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通过实例和练习,加强学生对量的关系的理解;
2.设计更多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分析错误类型和频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题目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模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生互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课后交流: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和答疑,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以上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

第18课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各物质间有确定的质量比。

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设、写、找、列、求、答。

例:加热分解6.3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

424222KMnO K MnO +MnO +O 21581326.3gx ∆=↑⨯⨯2158 6.3g=32x⨯ 32 6.3g ==0.6g2158x ⨯⨯答:加热分解6.3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0.6g注意:①设未知数(一定 )可同时设几个变量,但要指明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x 是有单位的物理量,后面无需带单位。

②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与化学计算数有关的,写化学方程式一定要 ③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带单位。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类型 1.差量法计算例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现将12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完全加热后,剩余固体8.9克,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 .7gB .8.4gC .11.8 gD .10.9g2.图像型计算化合物的某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的质量 ×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例2:实验室用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2g 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基础知识清单3.表格型计算分析表格数据,通过对比、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然后依据题意进行计算。

例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30.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教材还给出两个实例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

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3、教学重难点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5.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原理。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注重问题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在问题解决中收获知识。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3.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5.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创设了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还使他们认识到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总结自己学习过程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的指导,学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提高了学习效果。
5.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收获。
2.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1]:加热分解6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克高锰酸钾,
(1)设未知量 …....…

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方
2×158
32 (3) 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
6g
X 质量、 已知量和未知量 ..…...关
=18t
答:需要碳酸钙18吨.
练一练:
某工厂需要64kg氧气做原料。若用电解水的 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 可以得到的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课堂小结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数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 写出有关物质的量、 已知量和未知量
(4) 列比例式,求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
71 -------
100g X
---2---100g
=
----7--3---Y
…….……….. 比
71×100g X = -----2--------- =3550g
Y = --7-3--×---1-0--0-g--- =3650g 2
…算
答:燃烧100克氢气需要氯气3550克.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克. ……………………….…..答
2×158 ----------
=
--6-g---
(4) 列比例式,求解.….……. 比
32
X
X = -32-2×--×-1--65-g8---= 0.6 g
….. …... …………………………算
答:加热分解6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0.6克。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练一练:
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实验室里用6.5克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 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课题3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哪些?(以分解高锰酸钾为例)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16 ∶ 197 ∶ 87 ∶ 32
若(316)克 ∶ (197)克 ∶ ( 87)克∶(32)克
若(632)克 ∶ (394)克 ∶ (174)克∶( 64)克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 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 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 (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题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CO2).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CaO+ CO2↑
100 X
56 10 t
-1---0---0= ---X-----56 10 t
X =1-0---0--×---1---0-- t 56
: [练习]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
100克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设
点燃

2HCl 73 Y
……………...……….方 …………...………….关
---2----
把316g高锰酸钾固体加热一会儿后,冷却称 量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00g,求: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多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