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用硅基薄膜光伏组件总规范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IEC61215-2016-2-CN

IEC61215-2016-2-CN

3.术语和定义
❖ 就本文档而言,适用于IEC 60050和IEC TS 61836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以下内 容。
❖ 3.1精度<测量仪器> 质量[≈VIM 5.18] :表征测量仪器能够提供接近被测真实值的指示值。
✓ 参赛须知1: 这个术语用于“真实值”方法。 ✓ 参赛须知2: 当指示值与对应的真实值越接近时,准确性越好。 ✓ [来源:IEC 60050-311:2001,311-06-08]
✓ –通过相同的测量程序, ✓ –由同一位观察员 ✓ –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 ✓ –在同一个实验室中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内[≈VIM 3.6]。 注释1:“测量程序”的概念在VIM 2.5中定义。 [来源:IEC 60050-311:2001,311-06-06]
3.术语和定义
❖ 3.2 控制装置 辐照度传感器(如标准光伏模块):用于探测太阳模拟器漂移和其他问题
❖ 3.3 电气稳定的功率输出水平 按照IEC 60721-2-1的定义,光伏组件在一般露天气候中,长期暴露在自然阳光下工作 的状态;
3.术语和定义
❖ 3.4 重复性repeatability<测量结果>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进行的相同测量的连续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的接近度,即:
IEC 61215-2 国际标准
Edition 1.0 2016-03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2部分:测试程序
老船主 2020-08-13
前言(摘要)
❖ 国际标准IEC 61215-2由IEC技术委员会82“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制定。 ❖ IEC 61215-2的第一版取消并替代了IEC 61215(2005)的第二版和61646(2008)的

地面用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1部分:测试要求-最新国标

地面用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第1部分:测试要求-最新国标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测试样品 (5)5标记和文档 (6)5.1铭牌 (6)5.2文档 (6)5.2.1最低要求 (6)5.2.2文件中应提供的信息 (6)5.2.3组装说明 (7)6测试 (7)7判定标准 (9)7.1概述 (9)7.2功率输出和电路 (9)7.2.1额定值和公差的确定 (10)7.2.2额定铭牌的验证→gate1 (11)7.2.3型式认证测试期间的最大功率衰减→gate2 (13)7.2.4电路 (13)7.2.5外观缺陷 (13)7.2.6电气安全 (14)8主要外观缺陷 (14)9报告 (14)10变更 (15)11测试流程和程序 (15)附录A(资料性)相对于IEC61215(2016)系列标准的变化 (17)A.1概述 (17)A.2双面组件的程序 (17)A.3代表性样品的使用 (18)A.4增加动态机械载荷 (19)A.5增加了电势诱导衰减测试 (19)A.6模拟器要求 (21)A.6.1概述 (21)A.6.2光谱要求变化的基本原理 (21)A.6.3改变均匀性要求的依据 (22)A.7重测导则说明 (23)A.8接线盒上的重物 (23)A.9对单片集成热斑耐久试验的修正 (23)A.10序列中组件数量 (25)A.11删除组件标称工作温度(NMOT) (25)A.12薄膜测试期间的极低电流 (26)A.13将旁路二极管试验限制为3个二极管 (26)A.14绝缘试验恢复到2005版 (26)A.15弯曲试验 (27)A.16可选的硼氧LID稳定性(MQT19.3) (27)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1部分:测试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适合在露天气候下长期运行的地面光伏组件的设计鉴定要求。

组件的使用寿命是否达标取决于其设计、环境和运行条件。

测试结果不能被用作预测组件寿命依据。

在98th%运行温度超过70℃的气候条件下,建议用户采用IEC TS63126中描述的更高温度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

3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

3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
17.
20191223-T-339
液晶显示器件第2-2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空白详细规范
推荐
本文件是液晶显示器件系列的空白详细规范(BDS)之一,它规定了对格式和概要页以及详细规范的最基本内容的要求。
GB/T 18910.22-2008
IDT IEC 61747-2-2: 2014
18.
20191228-T-339
智能制造服务通用要求
推荐
本文件提出了智能制造服务流程模型,规定了服务策划、服务设计、服务实施、服务改进、服务保障各阶段的通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智能制造服务供方提供规范化的服务,需方对供方进行选择和约束,也适用于第三方机构对智能制造服务进行评价和认定。
35.
20202867-T-339
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业务架构与信息模型
20184241-T-339
同轴通信电缆第9部分:柔软电缆分规范
推荐
GB/T 17737的本部分适用于实心介质或半空气介质、特性阻抗为50Ω的柔软同轴通信电缆。
IDT IEC 61196-9:2014
26.
20184236-T-339
铁氧体磁心有气隙磁心的标准电感因数及其公差
推荐
本文件规定了E型、ETD型、EER型、EP型、RM型、罐形、PQ型和低矮型铁氧体有气隙磁心的标准AL值(电感因数)及其公差。
推荐
本文件规定了高密度互连印制板的应用等级、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付要求,适用于有微导通孔的高密度互连印制板。
4.
20210842-T-339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磁心机械强度测试方法
推荐
本文件规定了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磁心机械强度的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大多数E型磁心、ETD型磁心、I型磁心和环形磁心,对于其他类型磁心如U型磁心,则可按照相关方达成一致的衍生方法进行测试。本文件也适用于金属磁粉心的机械强度测试。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1)引出端强度试验 (2)机械负荷试验 (3)冰雹试验
5.6 耐气候性测试
(1)热斑耐久试验 (2)紫外预处理试验 (3)热循环试验 (4)湿冻试验 (5)湿热试验 (6)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
六、合格判据
按IEC标准要求,如果每个测试样本符合以下所有条件,则 认为该组件设计通过鉴定试验,也通过了定型。 a)在最后的光老炼,在STC的最大输出功率不低于制造商 规定最低值的90%,可以有5%的不确定因素; b)在试验过程中,无组件呈现断路或漏电现象; c)目视无第7条规定的重大缺陷; d)绝缘测试的要求满足绝缘测试要求; e)湿漏电流测试要求每个试验开始和结束; f)各项测试要求满足自己的测试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引用的版本 适用。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最新版 引用的文件(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IEC 60068-1,环境试验 -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指导 IEC 60068-2-21,环境试验 - 2-21部分:试验 - 测试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IEC 60068-2-78:2001 - 2-78,部分:试验 - 试验室:湿热环境试验, 稳态 IEC 60410,计数检查抽样方案和程序 IEC 60721-2-1环境条件的分类 - 第2-1部分:环境 在自然界出现的条件 - 温度和湿度 IEC 60891,温度和辐射校正测量程序 -晶体硅光伏(PV)设备的特点 IEC 60904-1:2006,电流电压测试 - 第1部分:光伏测量特点 IEC 60904-2,光电器件.第2部分:基准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IEC 60904-3,光电器件.第3部分带基准光谱辐照数据的地球光电太阳能器件测量原理 IEC 60904-7,光电器件.第7部分:光电器件的测量用光谱错配修正 IEC 60904-9,光电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的性能 IEC 60904-10,光电器件.第10部分:线性测量方法 IEC 6121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ISO / IEC 17025,检测和校准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

IEC_61646-2008__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解读

IEC_61646-2008__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解读
IEC 61646-2008 地面用范性引用文件 三、抽样 四、标识 五、试验 六、合格判据 七、严重外观缺陷

顾客导向、科技领航、全面管理、精益求精
一、范围和目的
本 标 准 规定了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 该组件是在IEC 60721-2-1一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本标 准是为了适用于 所有陆地参照IEC 61215的光伏组件。 本试 验 程 序主要依据IEC 61215的设计要求而制定,针对 非晶硅薄膜组件的特殊性能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然而,它不 再依赖于每个测试差值的多少,而是指定一个额定百分比。所 有的测试后的最低功率组件进行光老练,这就消除了各种实验 引起的变化。 本 试 验 程序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 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 使用。通过此试验的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期望值将取决于组件 的设计以及它们使用的环境和条件。
注:每一片样品组件测试时,控制组件都可以被用与核对。
顾客导向、科技领航、全面管理、精益求精
5.3 绝缘试验
1、目的 测定组件中的载流部分与组件边框或外部空间之间的绝缘是否良好。 2、装置 (1)一个直流电源,可限流,并可以按照5.3.4中的步骤c)提供500V或1000V加上2倍的组件最大系统电压。 (2)一个测量绝缘电阻的设备。 3、测试条件 测试过程中,组件应该在周围环境温度(见IEC 60068-1),相对湿度不超过75%。 4 程序 a)将组件输出端短路后连接到有限流装置的直流绝缘测试仪的正极。 b)将组件暴露的金属部分连接到测试仪的负极。如果组件没有框架或者框架是不良导体,可在组件边缘和组件 背面上包裹一层导电箔片,再将其连接到绝缘测试仪的负极。 c)以不大于500V•s-1的速率增加绝缘测试仪的电压,直至等于1000V加上两倍的最大系统电压,如果最大系统 电压不超过50V,在这里所使用的电压应为500V。维持这个电压1min。 d)降低所使用的电压至零,短路测试设备的输出端,以对组件中积聚的电压进行释放。e)拆除测试仪正负极 的短路。 f)以不大于500V•s-1的速率增加绝缘测试仪的电压,直至等于500V或最大系统电压,取两者中的较大值。维持 这个电压2min,然后测量组件的绝缘电阻。 g)降低所使用的电压至零,短路测试设备的输出端,以对组件中积聚的电压进行释放。 h)拆除测试仪正负极的短路,将测试设备与组件断开。 5 要求 - 在c)步骤中,无绝缘击穿或表面破裂现象; - 总面积小于0.1m2的组件,绝缘电阻应该不小于400MΩ; - 总面积大于0.1m2的组件,绝缘电阻和面积的乘积应该不小于40MΩ·m2。

DB34 T 2460-2015建筑用光伏构件

DB34 T 2460-2015建筑用光伏构件

IEC 61646
地 面 用 薄 膜 光 伏 组 件 - 设 计 鉴 定 和 定 型 ( Thin-film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PV) modules-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IEC 61730-2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 第二部分:试验要求(Photovoltaic (PV) module
的标准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的功率标示。 4.3 标记方法
-
发电功率 产品尺寸 电池片种类 图1
示例:P1200×700×40-115 的建筑用光伏构件,使用的电池片材料为多晶硅,产品的最大功率为 115W,产品尺寸 2
为长 1200mm、宽 700mm、厚 40mm。
5 原材料要求
5.1 钢化玻璃 应符合GB15763.2的要求。
外观1 2 3 4 5 6 7 8
项目 外表面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
电池片破裂或有裂纹 边框与电池片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气泡或脱层
连接器破损 有明显的熔化、烧焦的塑料材料 光伏电池互相接触或与边框接触 丧失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或)工作受到影响
粘合连接失效
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B1 ≥5 倍 ≤55℃
二极管结温 Tj≤150℃, 二极管本体表面最高温度 Tcase≤130℃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要求
7.1.1 电池片种类为晶硅的建筑用光伏构件,应按照 IEC61215 和 IEC61730-2 的规定进行。 7.1.2 电池片种类为薄膜的建筑用光伏构件,应按照 IEC61646 和 IEC61730-2 的规定进行。
I
DB34/T 2460—2015
建筑用光伏构件

IEC61215:2016-2地面光伏组件-测试内容 中文

IEC61215:2016-2地面光伏组件-测试内容  中文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二部分:测试步骤1.范围和目的此国际标准系列基于IEC 规定了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该组件是在IEC 60721-2-1中所定义的一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这部分IEC 61215适用于全部地面光伏组件材料,例如晶体硅光伏组件和薄膜组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带聚光器的组件,尽管此项标准能可能用于低聚光组件(1-3个太阳光)。

对于低聚光组件,全部测试使用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级均满足设计要求。

本试验程序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通过此试验的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期望值将取决于组件的设计以及它们使用的环境和条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全部或部分引用而构成了本标准的条文。

标注日期的标准,仅引用的版本有效。

未标注日期的标准,可使用最新版本标准(包括任何修订)。

IEC 60050,国际电工词汇(网址:)IEC 60068-1 环境测试-第一部分:总述和指导IEC 60068-2-21 环境测试-第2-21部分测试-测试U:引出端强度以及整体支架安装设备IEC 60068-2-78 环境测试-第2-78部分:测试Cab:湿热,稳定状态IEC 60721-2-1 环境状态的分类-第2-1部分:在自然条件下的环境状态-温度和湿度 IEC 60891 光伏设备-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来测量I-V特性的步骤IEC 60904-1 光伏设备-第一部分:光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IEC 60904-2 光伏设备-第二部分:光伏标准设备的要求IEC 60904-3 光伏设备-第三部分:地面光伏设备和标准光谱福照度数据的测量原则 IEC 60904-7 光伏设备-第七部分:光伏设备光谱错配修正的测量IEC 60904-8 光伏设备-第八部分:光伏设备光谱响应率的测量IEC 60904-9 光伏设备-第九部分:太阳光模拟器操作要求IEC 60904-10 光伏设备-第十部分:线性测试的方法IEC 61215-1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一部分:测试要求IEC TS 61836 太阳光伏系统能量-术语,定义和符号IEC 61853-2 光伏组件测试结果和能量等级-第二部分:光谱响应,入射角,和组件操作测试温度IEC 62790 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安全要求和测试ISO 868 塑料和橡胶-通过硬度测验器测量压痕硬度(回跳硬度)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的目的,术语和定义由IEC 60050和IEC TS 61836中给出,其他如下。

IEC61215:2016-2地面光伏组件-测试内容 中文

IEC61215:2016-2地面光伏组件-测试内容  中文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二部分:测试步骤1.范围和目的此国际标准系列基于IEC 规定了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的要求,该组件是在IEC 60721-2-1中所定义的一般室外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这部分IEC 61215适用于全部地面光伏组件材料,例如晶体硅光伏组件和薄膜组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带聚光器的组件,尽管此项标准能可能用于低聚光组件(1-3个太阳光)。

对于低聚光组件,全部测试使用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级均满足设计要求。

本试验程序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合理的经费和时间内确定组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明组件能够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

通过此试验的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期望值将取决于组件的设计以及它们使用的环境和条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全部或部分引用而构成了本标准的条文。

标注日期的标准,仅引用的版本有效。

未标注日期的标准,可使用最新版本标准(包括任何修订)。

IEC 60050,国际电工词汇(网址:)IEC 60068-1 环境测试-第一部分:总述和指导IEC 60068-2-21 环境测试-第2-21部分测试-测试U:引出端强度以及整体支架安装设备IEC 60068-2-78 环境测试-第2-78部分:测试Cab:湿热,稳定状态IEC 60721-2-1 环境状态的分类-第2-1部分:在自然条件下的环境状态-温度和湿度 IEC 60891 光伏设备-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来测量I-V特性的步骤IEC 60904-1 光伏设备-第一部分:光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IEC 60904-2 光伏设备-第二部分:光伏标准设备的要求IEC 60904-3 光伏设备-第三部分:地面光伏设备和标准光谱福照度数据的测量原则 IEC 60904-7 光伏设备-第七部分:光伏设备光谱错配修正的测量IEC 60904-8 光伏设备-第八部分:光伏设备光谱响应率的测量IEC 60904-9 光伏设备-第九部分:太阳光模拟器操作要求IEC 60904-10 光伏设备-第十部分:线性测试的方法IEC 61215-1 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一部分:测试要求IEC TS 61836 太阳光伏系统能量-术语,定义和符号IEC 61853-2 光伏组件测试结果和能量等级-第二部分:光谱响应,入射角,和组件操作测试温度IEC 62790 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安全要求和测试ISO 868 塑料和橡胶-通过硬度测验器测量压痕硬度(回跳硬度)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的目的,术语和定义由IEC 60050和IEC TS 61836中给出,其他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地面用硅基薄膜光伏组件总规范》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计划安排,国家标准《地面用硅基薄膜光伏组件总规范》(申报号:GSJCPZT0004-2013,项目计划代号:20132236-T-339))由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90)负责归口,前期由汉能控股集团负责牵头编制,任务计划完成时间2016年,后因各种原因未完成。

2017年12月在珠海召开的光标委年会上,正式确定由上海艾梭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质卫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牵头编制。

1.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起草单位:协作单位:CTC,TUV等。

1.4编制过程2014年2月18日在北京汉能控股集团召开标准项目启动会议。

来自薄膜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光伏系统投资应用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检测认证机构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天津津能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院电工所太阳能中心、上海及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南开大学、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公司、神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TUV等23家单位29位代表参加了此次标准启动研讨会,会上形成了会议纪要并确定了牵头编制单位和参编单位。

2014年5月,由汉能集团组织召开了核心参编单位参加的标准编制工作第一次会议,并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会议结合现有的光伏标准体系情况,明确标准草案提纲,对标准编制工作进行任务分工。

页5 共页1 第2014年10月,标准工作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完善标准提纲,确定参照国际及国内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气候环境特点,讨论决定根据我国硅薄膜组件使用的三种典型的环境条件(高温高湿、高温干燥及寒冷高湿)制定分类标准。

2015年3月,标准工作组召开第三次会议,确定参照国际及国内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气候环境特点,讨论决定对我国薄膜组件使用的三种典型的环境条件(高温高湿、高温干燥及寒冷高湿)与组件安全应用等级进行有效地结合,制定分类标准,并开始测试试验工作。

2015年9月,召开标准工作组第四次会议,讨论完成标准草稿第一稿;2016年6月,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五次会议,讨论完成标准草稿第二稿;2018年1至3月,根据2017年光标委珠海年会会议纪要精神,将该标准制定工作的牵头单位调整为上海艾梭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质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该两单位组织召开标准工作组第六次会议,梳理了前期工作,制定了后续工作计划,确定分析测试数据,补充测试实验,讨论完成标准草稿第三稿;2018年4月,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七次会议,讨论完成标准草稿第四稿;2018年5月,召开标准工作组第八次会议,讨论完成标准草稿第五稿;2018年6月,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九次会议,讨论标准草稿第六稿,完成标准讨论稿的修改工作。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确定2.1编制意义及原则本标准格式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

为了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及标准化工作,国务院发布的光伏“国六条”细则也曾经明确指出,为规范产业发展秩序,要推进标准化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光伏材料、电池及组件、系统及部件等标准体系,完善光伏发电系统及相关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等。

我国光伏产业连续五年组件产量和装机保持世界第一,总装机连续三年保持第一。

但在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背后,组件质量及可靠性成为整个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光伏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现行光伏标准体系中的22项组件标准进行梳理,发现以下两个特点:1.按照标准制定分类,21项是采标,仅1项是自行制定的国家标准;2.按照标准功能分类,10项安全类标准,12项电性能类标准,无环境类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IEC的标准,其标准是以欧洲特有的气候环境为基础来制定的。

由于中国地理位置和欧洲存在较大差异,气候类型也不尽相同,仅仅依靠采用国外标准的方式,并不能满足我国的国情,甚至导致我国的标准受制于人。

而IEC中的试验条件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气候环境条件,对此我们需页5 共页2 第要制定符合国内气候环境的组件标准。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南北跨越纬度近50°,覆盖热带、温带寒温带及气候区域,组件需要适应的环境温度跨度大,需要更严格的户外环境试验标准。

我国有1.8万公里绵长的海岸线,是世界沿海大国之一;有着7600个大小岛屿,海洋资源丰富。

我国沿海区域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高、空气湿度大、盐份重,对光伏组件考验大,光伏组件需要进行盐雾试验来检测对沿海气候条件的耐候能力。

我国大地辽阔,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及群山环抱的盆地等多种地形,这对光伏组件来说也是一个严苛的考验,不同地形气候环境差异很大。

例如,我国青藏和黄土高原紫外辐照大、昼夜温差大,而云贵高原辐照小、降雨大,对于光伏组件来说,需要制定更严格的耐老化、湿热、湿冻等试验条件。

本标准结合以上国内典型的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将环境应用等级分为3类,分别是湿热气候条件、干热气候条件及高寒气候条件,并将以上3类环境应用等级与组件安全应用等级进行有效地结合,共形成9种测试流程,制定组件在不同环境使用的安全标准。

本标准以国际IEC、UL等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的环境气候特征,以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系列测试,完成了标准讨论稿。

2.2主要内容此标准共17章,12页,6000余字,除前言外,主要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光伏组件等级分类、结构设计、标志、抽样、试验、合格判据、严重外观缺陷、报告、重新鉴定、试验程序、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提供文件的要求等章节组成,其中重要部分光伏组件等级分类、结构设计、实验、合格判据、试验程序、检验规则等章节。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本标准的主要试验是关于三种典型气候条件与三个安全等级组合的9种试验的流程,具体描述分析如下:a)3种环境应用等级硅基薄膜光伏组件的地面应用方式多种多样,综合考虑不同应用等级和气候环境,把多种应用条件下的潜在危险与组件结构联系起来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与要求,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组件制造商与最终用户的利益。

本标准中,根据我国气候环境特征,将户外环境类型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湿热气候条件、干热气候条件及高寒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分别对应了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能够更有效的对组件户页5 共页3 第外的应用环境进行区分,以达到提高组件可靠性并降低成本的效果。

3种环境应用等级描述分别如下。

1)a级:湿热气候条件,湿热气候条件具有气温高、湿度高、雨量大、日温差小,无风或少风为特点的气候,中国的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是湿热气候的典型地区。

2)b级:干热气候条件,干热气候条件具有常年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冬夏温差较大的特点。

中国的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新疆、宁夏、陕西、内蒙等地)属于典型的干热气候。

3)c级:高寒气候条件,高寒气候条件具有海拔高,常年低温,冻土常年不化的气候特点。

中国的青藏高原、青海、甘肃及黑龙江等地是高寒气候的典型地区。

b)3种安全应用等级1)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公众可能接触的、大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

2)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特定区域或其他措施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

3)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条件下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公众有可能接触的、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

c)9种试验组合1)Aa:湿热气候条件中,工作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

2)Ab:湿热气候条件中,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

3)Ac:湿热气候条件中,限定电压、限定功率条件下应用。

4)Ba:干热气候条件中,工作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

5)Bb:干热气候条件中,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

6)Bc:干热气候条件中,限定电压、限定功率条件下应用。

7)Ca:高寒气候条件中,工作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

8)Cb:高寒气候条件中,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

9)Cc:高寒气候条件中,限定电压、限定功率条件下应用。

d)关键试验参数修改点1)湿热气候条件下,湿热试验的时间由1000小时增加至1200小时。

页5 共页4 第2)高寒气候条件下,热循环试验由50次和200次分别增加至60次和240次,湿冻试验由10次增加至12次。

4.与国际标准、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国内硅薄膜光伏组件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标准中,测试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名词定义及术语符号按照标准编写,也具备国际通用性。

本标准的优势在于将国内气候环境区域进行划分,不同气候环境下,光伏组件试验流程也有差异,试验严格度稍高于国际标准。

因此,本标准完成后将达到国际水平。

5.与国内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该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

7.专利情况说明本标准未涉及任何专利。

8.标准实施贯彻的建议本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实施。

《地面用硅基薄膜光伏组件总规范》标准编制工作组2018年6月28日页5 共页5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