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首要问题是:A. 人生的意义B. 宇宙的起源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3.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由:A. 上帝赋予的B. 社会决定的C. 个人创造的D. 命运注定的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辩证法C. 唯心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5.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的仁义B. 道家的自然C. 法家的法治D. 墨家的兼爱答案:1.C 2.D 3.C 4.C 5.B二、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阐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什么?答案:1.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变化无常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理念,才能达到真理。

2.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

在政治上,意味着统治者应该减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以达到社会和谐。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自身的本质异化了。

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导致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例如,通过学习存在主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次,哲学可以引导我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儒家强调的仁爱与和谐,可以指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如何相处。

再次,哲学还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如道家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可以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可抗力时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

哲学与人生考试卷和答案

哲学与人生考试卷和答案

哲学与人生考试卷和答案**哲学与人生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2. 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

A. 人生的意义B. 人生的价值C. 人生的目标D. 人生的态度3. 以下哪项不是哲学的主要分支?()A. 形而上学B. 认识论C. 伦理学D. 数学4.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

A. 物质的B. 精神的C. 可感知的D. 可触摸的5.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萨特B. 海德格尔C. 尼采D. 康德6.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7. 以下哪项不是佛教的四圣谛之一?()A. 苦B. 集C. 灭D. 空8.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最高善是()。

A. 财富B. 荣誉C. 快乐D. 实践理性9. 以下哪项不是康德的道德哲学中的三个基本命题?()A. 人是目的B. 自由意志C. 道德律D. 功利主义10.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A. 笛卡尔B. 斯宾诺莎C. 莱布尼茨D. 休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A. 宗教B. 政治C. 科学D. 艺术E. 逻辑12. 以下哪些是人生哲学探讨的问题?()A. 人生的目的B. 人生的价值C. 人生的意义D. 人生的幸福E. 人生的苦难13. 以下哪些是庄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A. 无为B. 自然C. 逍遥D. 齐物E. 道14. 以下哪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A. 因果报应B. 轮回转世C. 涅槃D. 空性E. 无我15. 以下哪些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A. 道德律B. 自由意志C. 人是目的D. 功利主义E. 绝对命令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观点。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篇一:哲学与人生试卷】t>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科学的本质是( )a.创新b.发明c.思维d.创造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a.比较分析法b. 矛盾分析法c. 分析综合法d. 类比法 4.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5.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6.理想之所以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奋斗,能指导现实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是因为( )a.理想属于人的意识 b.理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d.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7.理想信念是一种()a.精神现象b.物质现象c.经济现象d.逻辑现象 8.社会性作为人的属性,它是人类()属性 a.最根本的、特有的 b.一般的、非特有的 c.特殊的、短暂的 d.比较常见的 9.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人只有首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b.人只有首先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d.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10.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的发展。

a.个别人b.大部分人 c.杰出人物 d.全体社会成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1、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B)A、比较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分析综合法D、类比法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得人6、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D)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宋诗蕴含的哲理有(D)A、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联系是普遍的,孤立存在不和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D、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9、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什么?A. 爱智慧B. 爱知识C. 爱自然D. 爱艺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者?A. 萨特B. 海德格尔C. 柏拉图D. 尼采3.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A. 物质B. 形式C. 感觉D. 经验4. 以下哪个命题不属于康德的“先验哲学”?A. 先验知识B. 先验判断C. 先验逻辑D. 经验知识5. 庄子的“逍遥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A. 追求物质享受B. 追求精神自由C. 追求社会地位D. 追求个人权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7. 解释什么是“道德哲学”。

8. 描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康德的“道德律”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

10.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对现代人生观念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 爱智慧2. C. 柏拉图3. B. 形式4. D. 经验知识5. B. 追求精神自由二、简答题6.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四个原因: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形态)、质料因(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事物变化的推动力)、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或目标)。

7. 道德哲学是研究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判断的哲学分支。

它探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某些行为被认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8.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最好的治理是顺应自然,不强制干预,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秩序。

三、论述题9. 康德的“道德律”是指普遍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理性的法则,即“行为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法则”。

而“自由意志”是指人们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行为,不受外在因素的强制。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因为只有当人们自由地遵循道德律时,他们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A. 爱智慧B. 爱生活C. 爱艺术D. 爱自然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笛卡尔D. 康德3.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辩证法4. 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快乐原则B. 自由原则C. 道德原则D. 利益原则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主要内容。

7. 阐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观点。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如何解释人与劳动的关系的?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0. 分析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D二、简答题6.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而理念世界是完美无瑕的。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而我们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存在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时间是存在的本质属性。

他强调了人的存在方式,即“此在”,并探讨了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的意义。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从而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和自身都产生了疏离。

三、论述题9.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主张超越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追求个人的力量和自由。

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上。

10.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强制干预。

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可以应用于政府治理、企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强调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戈拉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生产力答案:A4. 康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A. 快乐原则B. 义务原则C. 自由原则D. 爱的原则答案:B5. 以下不属于人生价值范畴的是: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社会价值D. 个人价值答案:A二、填空题6.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________。

答案:我要到哪里去7.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体现了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道家8.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对立统一9.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这是________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10.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存在主义三、简答题11. 简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生没有预设的意义,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创造出来的。

12. 解释“知行合一”的哲学含义。

答案:“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观点,主张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和验证。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答案: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贡献个人力量;(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如艺术、文化、宗教等。

14.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2)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3)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和文化的进步;(4)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c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c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c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人生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人生的意义B. 人生的价值C. 人生的目的D. 人生的态度答案:A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生哲学范畴的是()。

A. 人生理想B. 人生态度C. 人生目标D. 人生技能答案:D4.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是()。

A. 哲学是人生的指导B. 人生是哲学的实践C. 哲学与人生无关D. 哲学是人生的附属5.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

A. 物质享受B. 精神追求C. 社会地位D. 个人成就答案:B6.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

A. 追求快乐B. 追求成功C. 实现自我D. 服务他人答案:C7.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目标是()。

A. 个人利益最大化B. 社会利益最大化C.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D. 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C8.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态度应该是()。

A. 消极的B. 积极的C. 悲观的D. 乐观的答案:B9.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理想应该是()。

B. 理想的C. 虚幻的D. 空想的答案:B10.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目的应该是()。

A. 追求物质财富B. 追求精神财富C. 追求权力地位D. 追求名誉声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

A.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 个人对家庭的贡献C. 个人对国家的贡献D. 个人对世界的贡献答案:ABCD2.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

A. 个人的成长B. 个人的发展C. 个人的幸福D. 个人的快乐答案:ABC3.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目标应该是()。

A. 实现个人理想B. 实现社会理想C. 实现国家理想D. 实现世界理想答案:ABCD4.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态度应该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A•①②B.③④
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种说法说明了(A)
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
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
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的人
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
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3.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C
A.人生是否有价值,只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
B.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C.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很难实现统一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3、“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 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C)
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A.实践决定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6、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B、听天由命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 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 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B)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一观点表明C)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新事物是指(D)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A、有主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人的本质是(D
A)。
B、
D、
B、
集体利益 他人的利益
有个体差异性D、有超越性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D、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
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
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 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D)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3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 是(C)
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3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C)
A.
B.
C.
D.
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 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成功。 这是因为:(B)
A.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C.理论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D.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推进理论创新
A、创造性B、客观性C重复性
、历史规律的特点(ABC)。 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具有主观性
生产力是 (ABD)。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
48、理想是人们(ABCD),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A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叶知秋”是运用(
A、发散思维
2、
B、
3、
4、
5、

6、
7、
(C)
B普遍联系的哲学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的结果。
C、联动思维
)的例子。
C、原点思维
C
原点思维
B
联动思维
A、
B、
C、
D、
39、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 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 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 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 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 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A
25、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 违纪问题立案调查。2006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杜世成的问题 立案调查。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党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已之心。这体现的哲理有:(B)
C.事物是永恒不变的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13、关于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的是(C):
1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判断标准
2以事物力量的强弱为标准
3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
途④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去判断
A. ③B.①③C.①②④
②③④
14、“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 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 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B)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 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 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B)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在 本次大会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之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 章是因为:(C)
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
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
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
22、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六十多年来,在水 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 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 “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我一 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张光斗的事迹表明:(D)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34. “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D) 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4、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 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也就没有人类对太空的探 索。这段话是说:(D)
A.社会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
C.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有:(A)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B.
D.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B)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 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B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38、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 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 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 运用辩证 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B)
A
B
C
D
15、
得了全场观众的由衷喝彩,这喝彩也是其最终夺得金牌的因素之一。这
说明:(C)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只有优化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整体效能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
16、《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 者,使人备已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就是处处兵力薄弱。敌 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 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