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废水处理方案 含磷废水如何处理

含磷废水处理方案 含磷废水如何处理
含磷废水处理方案 含磷废水如何处理

含磷废水处理方案含磷废水如何处理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的根源,虽然城市污水的磷含量很低,但是其排放水量极大。如未经处理直接排除水体,将会严重污染水环境。磷虽然是一种构成生物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且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大量的磷铜其他营养物质一起排入水提示,问题就产生了。藻类的大量生长使水体的生态平衡失调,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由此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下面由台江环保为你推荐含磷废水处理方案,了解下含磷废水该如何处理。

一、钙法除磷在沉淀法除磷中,化学沉析剂主要有铝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其中石灰和磷酸根生成的羟基磷灰石的平衡常数最大,除磷效果最好。投加石灰于含磷废水中,钙离子与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如下:5Ca2++7OH-+3H2PO4-=Ca5(OH)(PO4)3↓+6H2O(1)副反应:Ca2++CO32-=CaCO3↓(2)反应(1)的平衡常数KS0=10-55.9。由上述反应可知除磷效率取决于阴离子的相对浓度和pH值。由式(1)可知磷酸盐在碱性条件下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羟基磷酸钙,随着pH值增加反应趋于完全。当pH值大于10时除磷效果更好,可确保达到出水中磷酸盐的质量浓度<0.5mg/L的标准。反应(2)即钙离子与废水中的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钙,它对于钙法除磷非常重要,不仅影响钙的投量,同时生成的碳酸钙可作为增重剂,有助于凝聚而使污水澄清。上述工艺中第一级反应及沉淀主要是除锌,控制pH=8.5~9.0,投加聚合氯化铝,第二级反应及沉淀主要是钙法除磷,控制pH=11~11.5,出水经中和后排放或回用。

二、炉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CaO、FeO、MnO、SiO2、Fe2O3、P2O5、Cr2O5、Al2O3等氧化物组成,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其中所含的每种成分均可以利用。该方法的实验研究是在数个具塞锥型瓶中各加200mL模拟含磷废水和一定量的炉渣,置于振

荡器上,在室温下振荡一定时间使吸附反应达到平衡后过滤,然后对清液进行磷的浓度测试,再通过比较溶液中磷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推算出其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和磷的去除率。研究表明:1)随着炉渣用量的增加,磷的去除率也增加,但吸附量却下降。2)吸附量在开始是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但吸附时间大于2h时,吸附量趋于稳定。3)吸附量随废水中磷的浓度的上升而增大。4)温度对炉渣吸附作用的影响很小.5)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当pH为7.56时,磷的去除率为最高。

三、加石灰

含磷废水加入大量石灰,调pH=10.5~12.5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物稳定,平衡常数大,生成Ca10(OH)2(PO4)6的平衡常数为90,大于铝盐、铁盐生成磷酸盐沉淀物的3~4倍。平衡常数越大,生成的沉淀物越稳定,沉淀效果越好,脱磷更彻底,固液分离效果也好,处理含磷废水完全达标,P≤0.5mg/L。加石灰提高废水pH值除磷的同时也使废水中的石油类、CODcr共沉得到净化,废水可达标排放。

四、含磷废水处理工艺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中将电解抛光废水,化学抛光废水及其它废水统一流入废水调节池。将石灰(CaO质量分数≥80%~90%)粉溶入加药槽,用泵将调节池中废水输入反应池,并在泵前加药,再加入PAM(聚丙烯酰胺)0.5~l.0mg/L,经10~15min,混凝反应后流入斜管沉淀池,上清液经pH值回调后再经过滤,检测合格外排。下层渣液输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经压滤脱水后干渣打包外运。各类废液再回废水调节池重新处理。

五、化学沉淀法除磷工艺说明

不锈钢电解抛光和铝件化学抛光产生的含磷废水均呈酸性,pH=l~3,在进水口放些石灰石起部分中和作用。研磨,去油生产线上产生的其它废水偏碱性,灰渣多,由于有较多的表面活性剂,CODcr也偏高,三股废水混和后pH=4~7,先流入调节池第一格进行预处理,沉淀去除灰渣杂物,定期清理,以免堵管塞泵损坏设施。加药箱中间设有隔板,石灰先放槽一侧溶解,清液流入一侧并与废水管连接,这样可防止大石灰渣堵塞弯管。

采用熟石灰粉[Ca(OH)2]调pH用量大,且不便长期储存,与空气中CO2作用在潮湿时会生成CaCO3,消耗了活性钙。采用活性较高的CaO粉末,一般CaO质量分数可达70%~90%,添加量10~20g/L,pH值可调至10~12,待反应10~15mim后,再加PAM,如过早的加PAM,钙离子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与PO43-起反应就进入混凝反应中,部分CaO包在大分子团中未发挥作用就产生下沉,既浪费了原材料,又增加大量泥渣,以后CaO会反溶生成Ca(OH)2,使pH值上升,干扰外排废水pH值的稳定性。

加药箱中反应为:CaO+H2O=Ca(OH)2,输入废水管中后钙离子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10Ca2++6PO43-+2OH-=Ca10(OH)2(PO4)6↓,少量CaO微粒还继续反应,同时石灰还与废水中的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a(HCO3)2+Ca(OH)2→2CaCO3↓+H2O,废水中还含有大量SO42-也会与Ca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碳酸钙、硫酸钙均可作助凝剂,在混凝反应中产生共沉,有利各类有机杂物下沉。

在混凝反应池中,由pH计控制废水pH=10.5~11.5,在此氢离子浓度下磷的沉淀才有效,pH值低时可加大石灰水进量,反应10~15min后,磷酸根全部生成羟基磷灰石,再加入絮凝剂PAM立即产生较大矾花,使一些有机悬浮物、石油类吸附产生共聚沉淀,降低废水中的CODcr。废水在混凝反应池中由第一池流入第二池时,搅拌速度由快到慢,使废水的流速由0.5~0.6m/s减少到0.1~0.2m/s,防止增大的絮体破碎。经絮粒与絮凝剂继续碰撞,矾花尺寸进一步增大到0.6~1.0mm,达到重力沉淀的条件而下沉时,废水再自流入斜管沉淀池,为了增大沉淀面积,缩短沉淀时间,在沉淀区增设了60°蜂窝斜管,斜管长约1.2m,斜管上层保护水深0.8~1.0m,下层缓冲区为0.8m的布水区。布水区以下是45°~60°的污泥斜斗,深约1.6m,便于收集池内污泥。采用这种导向流斜管沉淀池过流率可达36m3/m2?h,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5~7倍。设计中将斜管内流速控制为0.5~0.7m/s,使下沉颗粒不易受紊流干扰而迅速下沉,达到固液分离。

目前国内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生物法,以及综述各种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生物法、化学法和近年来新开发的电解法、钙法和SBR 强化生物法等单一工艺法,以及絮凝沉降-粉煤灰吸附法、化学沉淀-混凝气浮-活性炭吸附法和陶瓷膜混凝反应法等。

水中磷、氮等元素超标,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严重,给工业、水产业、农业以及旅游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何有效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对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在台江环保的指点下,大家对含磷废水处理方案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处理含磷废水。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 高氨氮废水如何处理,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其处理方法: 1 物化法 1.1 吹脱法 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吹脱与湿度、PH、气液比有关。1.2 沸石脱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应用沸石脱氨法必须考虑沸石的再生问题,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烧法。采用焚烧法时,产生的氨气必须进行处理。 1.3 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例如:气水分离膜脱除氨氮 氨氮在水中存在着离解平衡,随着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态比

例升高,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NH3的气态和液态两项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即吕.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化学平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遵从这一原理进行了如下设计理念在膜的一侧是高浓度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水溶液或水。当左侧温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压力差,那么废水中的游离氨NH4+,就变为氨分子NH3,并经原料液侧介面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进入吸收液,迅速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 1.4MAP沉淀法 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学反应:Mg2++NH4++PO43-=MgNH4PO4 理论上讲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加磷盐和镁盐,当[Mg2 + ][NH4+][PO43 -]>2.5×10–13时可生成磷酸铵镁(MAP),除去废水中的氨氮。 1.5 化学氧化法 利用强氧化剂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进行脱除的一种方法。折点加氯是利用在水中的氨与氯反应生成氨气脱氨,这种方法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但是产生的余氯会对鱼类有影响,故必须附设除余氯设施。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

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生物法,以及综述各种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生物法、化学法和近年来新开发的电解法、钙法和SBR 强化生物法等单一工艺法,以及絮凝沉降-粉煤灰吸附法、化学沉淀-混凝气浮-活性炭吸附法和陶瓷膜混凝反应法等。 关键词:含磷废水、磷的形态、化学方法、钙法、炉渣、石灰、化学方法特点、生物法、物理化学法。 前言 水中磷、氮等元素超标,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严重,给工业、水产业、农业以及旅游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对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如 A/O,A 2/O,UCT 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 然而,有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高浓度的含磷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在目前的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只要是高于生活废水中的含磷量或者总磷浓度在100mg/L 以上就称为高浓度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难以应用单一的生物法或化学法进行去除,即便能去除也会对整个单一的生物法或化学法处理工艺造成极大的负担,使整个处理工艺处理效果降低或者无法连续运行。 第一章水体中磷的来源 排放到湖泊中的磷大多来源于生活污水、工厂和畜牧业废水、山林耕地肥料流失以及降雨降雪之中。与前几项相比,降雨和降雪中的磷含量较低。有调查表明,降雨中磷浓度平均值低于O.04 mg/L,降雪中低于O.02 mg/L。以生活污水为例,每人每天磷排放量大约在1.4~3.2 g,各种洗涤剂的贡献约占其中的70%左右。此外,炊事与漱洗水以及在粪尿中磷也有相当的含量。工厂磷排放主要来源于肥料、医药、金属表面处理、纤维染发酵和食品工业。在水域的磷流入量中,生活污水占43.4%为最大,其他依次为20.5%,29.4%与6.7%,生活污水43.4%工厂和畜牧业废水20.5%肥料流失29.4%降雪降水6.7%。 ·废水中磷的形态 废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由于废水来源不同,总磷及各种形式的磷含量差别较大。典型的生活污水中总磷含量在3~15 mg/L(以磷计);在新鲜的原生活污水中,磷酸盐的分配大致如下:正磷酸盐5 mg/L(以磷计),三聚磷酸盐3 mg几(以磷计),焦磷酸盐lmg,L(以磷计)以及有机磷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介绍各类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原理,包括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不同类型高氨氮废水处理的选择方法,为治理高氨氮废水提供一条便捷的选择方法。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加强,水体中有机物的代表指标-COD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含高氨氮废水达标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未经处理的含氮废水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易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海洋赤潮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等。 1、废水中氨氮处理的主要技术应用与新进展 1.1吹脱法 吹脱法是将废水中的离子态铵(NH4+),通过调节pH值转化为分子态氨,随后被通入的空气或蒸汽吹出。影响吹脱效率的主要因素有:pH值、水温、布水负荷、气液比、足够的气液分离空间。 NH4++OH-→NH3+H2O 炼钢、石油化工、化肥、有机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常含有很高浓度的氨,因此常用蒸汽吹脱法处理,回收利用的氨部分抵消了产生蒸汽的高费用。石灰一般用来提高pH值。用蒸汽比用空气更易控制结垢现象,若用烧碱则可大大减轻结垢的程度。吹脱法一般采用填料吹脱塔,主要特征是在塔内装置一定高度的填料层,利用大表面积的填充塔来达到气水充分接触,以利于气水间的传质过程。常用的填料有拉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胡允良等人研究了某制药厂生产乙胺碘呋酮时产生的一部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静态吹脱效果。结果表明:当pH=10~13,温度为30~50℃时,氨氮吹脱率为70.3%~99.3%。 氨吹脱法通常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该处理技术优点在于除氨效果稳定,操作简单,容易控制。但如何提高吹脱效率、避免二次污染及如何控制生产过程水垢的生成都是氨吹脱法需要考虑的问题。 1.2化学沉淀法(MAP法)

除磷废水处理站设计方案

除磷废水处理站设计方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含磷废水治理工程工艺技术设计初步方案天津普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3月2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依据、规范、范围及原则 (2) 三、设计水量与水质 (5) 四、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7) 五、污水处理系统性能及技术参数 (9) 六、建筑结构设计 (29) 七、电气控制设计 (31) 八、运行费用估算 (34) 九、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35) 十、项目实施 (37) 十一、项目管理 (38) 十二、工程投资报价 (40) (1)主要构筑物投资估算 (40) (2)主要处理设备及材料投资报价 (40) (3)工程总投资 (42) 十三、技术服务 (43) 十四、售后服务 (44)

一、工程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过程中,采用双膜技术所排放的RO泥水中磷酸盐含量出现超标,废水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磷酸盐,该类废水具有连续性排放、水质成份复杂,其危害性比较大,这些RO浓水如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地表水、土壤、作物造成严重污染),并将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废水污染解决与否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从改善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做好该厂这类废水的治理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 该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环保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重点研究、探索循环发展经济,企业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量,计划实行污水综合治理,以期采用合理可靠地解决方式去除排放浓水中的磷酸盐,以供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决策和实施。 项目名称:污水回用处理RO浓水 工程规模:14000t/d

含磷废水处理研究

含磷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水体富营养化的突出例子就是赤潮现象。赤潮不仅引起海水出现异常,改变颜色,而且致使水质变坏、发臭,恶化了海洋环境条件,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一种危险信号,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对海洋渔业及海产养殖业危害极大,还严重地损害了滨海的旅游事业。因此,及时地回顾、总结、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废水中磷的去除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磷是地球系统中维系生命的主要元素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并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元素。元素的丰缺、磷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近年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的水质有恶化的现象,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时有发生,而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富营养化不仅使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而且使水体生态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其中,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物质。一般来讲,水体中总磷质量浓度超过20mg/L,即可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 1含磷废水的主要来源 含磷废水的主要来源如下:①根据来源分类主要来自于各种洗涤剂、工业原料、农业肥料的生产过程以及人体的排泄等;②根据磷的存在形态可分为无机磷废水(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废水(含磷有机化合物混于水)。含磷洗衣粉是含磷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的“琵琶湖事件”引起人们对磷的富营养化的关注,于是洗涤剂的无磷化问题便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通过重组产品配方和使用4A沸石替代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来合成无磷洗衣粉取代

原来的含磷洗衣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农业肥料,一部分磷被植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吸附,还有一部分随水土流失,所以在使用肥料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土壤流失,可以通过绿化荒山荒漠、因地制宜科学种田、建立农田防护林以及在江河湖泊流域建立绿化带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土流失,这也是降低废水含磷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人体的排泄,可以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后用于农业肥料。 2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如A/O、A2/O、UCT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其中混凝沉淀与结晶综合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除磷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高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2.1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第一,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第二,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第三种方法是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如A/O、A2/O、UCT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其中混凝沉淀与结晶综合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除磷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高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1. 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第一,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第二,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第三种方法是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对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不需增加大量设备,只需改变运转流程即可达到生物除磷的效果。但要求管理较严格,为了形成VFA,要保证厌氧阶段的厌氧条件。 张林生等采用石灰沉淀结晶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取得成功,该法结合了沉淀法与结晶法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1/ 4

景。实验结果与工程实践表明,该法处理含磷废水除磷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且可回用。 2. 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影响此类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浓度比、反应时间等。 为了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学者们在研制开发新型廉价高效化学沉淀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王光辉发现,原水含磷 10mg/L时,投加300mg/L的Al2(SO4)3或90mg/L的FeCl3,可除磷70%左右,而在初沉时加入过量石灰,一般总磷可去除80%左右。他根据化学凝聚能增加可沉淀物质的沉降速度,投加新型净水剂碱式氯化铝,沉降效果达80%~85%,很好地解决了生产用水的PO43-污染问题。混凝沉淀法是一种传统的除磷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是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剂的投加会引起废水pH 值上升,在池子及水管中形成坚硬的垢片,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另外,研究表明:除磷效率对应沉淀剂剂量的曲线是指数型的,当化学沉淀剂超出一定量,曲线即达到停滞期。所以,试图用沉淀法将废水中磷的质量浓度降到0.1mg/L以下,是不太经济的。 丛广治等主持的大连开发区污水厂A/O改造实践表明,系统在下列参数下可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BOD5负荷为0.2~0.3kg/(kgMLSS·d),TP 负荷为(2.8~3.0)×10-3kg/(kgMLSS·d)。厌氧段容积∶好氧段容积 2/ 4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含磷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1、前言 某港资企业生产家庭不锈钢炊具用品,该厂对不锈钢炊具进行机械抛光和电 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主要原料为H 3PO 4 、H 2 SO 4 等。铝和铝合金制品用化学抛光 的主要原料也是H 3PO 4 、H 2 PO 4 、HNO 3 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磷废水,厂家提 供的水质水量情况为:磷酸盐100~1000mg/L;pH=2~5;CODcr200~500mg/L;SS=150~500mg/L;石油类:20~40mg/L;废水量:50~80t/d。受厂方委托按照环保要求,我公司对含磷废水进行设计治理,使外排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含磷废水治理工艺试验 含磷废水处理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生产处理多 数用于处理有机磷废水,电解和化学抛光中产生的含磷废水主要以H 2PO 4 -(pH=2~ 7)和HPO 4 2-(pH=7~12)形式存在,可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沉淀法的基本要求是: l)加化学沉淀剂后,磷必须全部生成不溶性磷酸盐; 2)生成的磷酸盐沉淀经过滤能从废水中全部去除,使废水中的P≤lmg/L。 采用哪种盐类除磷效果好,进行了如下的工艺试验。 2.1加铝盐 如铝盐Al 2(SO4) 3 ·14H 2 O,它与磷的反应: Al 2(SO4) 3 ·14H 2 O+2PO4 3 -→2AlPO 4 ↓+3SO42-+14H 2 O。 控制pH=4.5~6.0,产生磷酸铝沉淀,由于沉淀速度慢,需12h以上才能沉淀完全,必然增大沉淀池面积,加大投资;外排废水还需回调pH=6~9,回调过程中又产生一些絮状物沉淀,使废水的SS不合要求,而且含磷很难达标,经五次试验、四次测磷不合格,P=1.5~3.5mg/L。 2.2 加铁盐 如铁盐(FeSO4)沉淀效果也不佳,废水色度差,沉淀不完全,含磷不达标。2.3加石灰 含磷废水加入大量石灰,调pH=10.5~12.5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物稳定,平衡 常数大,生成Ca10(OH) 2(PO4) 6 的平衡常数为90,大于铝盐、铁盐生成磷酸盐沉 淀物的3~4倍。平衡常数越大,生成的沉淀物越稳定,沉淀效果越好,脱磷更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作者:周明罗陈建中刘志勇 简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垃圾渗滤液国内外处理现状、处理工艺对比、以及存在弊端,概述OFR新型专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使用范围、技术优势及其推广方向,提出OFR 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有特殊的效果,已成功使用于国内外多家企业,尤其在垃圾渗滤液前预处理和经膜技术处理后的浓液处理方面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关键字:垃圾渗滤液浓缩液氨氮 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甚广且排放量大。如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1]。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环保领域和全球范围的重视,近20 年来,国内外对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如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等。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在处理氨氮废水的使用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本文侧重介绍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特点及研究使用。 1 吹脱技术 吹脱法用于脱除水中氨氮,即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常用空气作载体(若用水蒸气作载体则称汽提)。 水中的氨氮,大多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存在。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NH4++OH-NH3+H2O (1) 氨和氨离子之间的百分分配率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Ka=Kw /K b=(C NH3·C H+)/C NH4+(2) 式中:Ka———氨离子的电离常数;

含磷废水的一级处理_化学沉淀法

收稿日期:2002-10-10;修订日期:2002-12-21 作者简介:万亚珍(1963-),女,陕西省礼泉县人,郑州大学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 究. 文章编号:1671-6833(2003)01-0054-04 含磷废水的一级处理———化学沉淀法 万亚珍,张浩勤,刘金盾,范国栋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以含磷废水为研究体系,研究了以氯化镁、碳酸氢铵为复合沉淀剂去除水中磷过程的工艺条件.该工艺过程保留了化学沉淀法操作弹性大、除磷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生成的MgNH 4PO 4?6H 2O 结晶大,容易过滤.该除磷体系中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初始液pH 值为914,沉淀剂加入量[NH 4+]/[P]= 1,[Mg 2+]/[P]=113(摩尔比). 关键词:除磷;复合沉淀剂;化学沉淀中图分类号:X 70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磷酸盐很容易被植物利用,并由光合作用转化为蛋白质,所以天然地表水中不会发现高浓度的磷.就目前情况而言,水体中高含量的磷主要是由于未处理的含磷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引起的,富裕的磷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据资料报道,若水体中的总磷含量超过20mg/L 时,即可认为水体富营养化[1]. 据2001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告》报道,2001年,全国海域海水中磷酸盐中度污染海域面 积约13,11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9,232平方公里.其中浙江、上海近岸海域磷酸盐 污染较重,东海、黄海海域频频发生“赤潮”,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严重后果.仅此,2001年造成我国的渔业损失为123亿元人民币.另外,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城市湖泊和内陆湖泊也在不同程度上被磷污染.鉴于磷的危害,我国已把磷列为Ⅱ类污染控制排放物.选用合适的方法集中对城市的生活外排水及与磷相关的工业外排水进行处理,既是保护我国良好的水域生态、自然环境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渔业生产资源、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目前,用于废水除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化学沉淀法[2]、电渗析除磷[3]、生物法除磷[4,5].电渗析除磷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只是浓缩磷的一 种方法,它自身无法从根本上除去磷;生物法现在多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磷含量低的情况;化学沉淀法则是利用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废水中沉淀下来的特点进行的.与其他方法相比,化学沉淀法具有操作弹性大、除磷效率高、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6]特点.不足之处是生成的沉淀几乎没有利用价值,只能作为废渣堆放和填埋,因而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基于上述调研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个全新的含磷废水治理方案,即:利用化学沉淀法所具有的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氯化镁和碳酸氢铵作为复合沉淀剂,在除磷的同时生产复合肥技术. 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HPO 42-+Mg 2++NH 4++6H 20→ MgNH 4PO 4?6H 2O ↓+H + (1) 磷酸铵镁是一种含有磷、铵和镁的缓效复合肥,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而可以沉淀析出.本文以处理磷浓度较高的含磷废水为背景,重点研究该工艺开发及其理论基础,为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用此法除磷提供基础数据. 1 实验方案 111 实验方案设计 (1)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初始磷浓度, 沉淀剂氯化镁、碳酸氢铵加入量及体系的pH 值对除磷反应的影响. 2003年 3月第24卷 第1期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Mar. 2003V ol.24 N o.1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对人、畜构成严重危害。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氮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氨氮废水处理现状和发展。 ! 处理技术现状 氨氮存在于许多工业废水中,特别是钢铁、化肥、无机化工、铁合金、玻璃制造、肉类加工和饲料等生产过程,均排放氨氮废水,其浓度取决于原料性质、工艺流程、水的耗量及水的复用等。对一给定废 水,选择技术方案主要取决于:(#)水的性质;(!)处理效果;(,)经济效益。以及处理后出水的最后处置方法等。 虽然有许多方法都能有效地去除氨,如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渗析、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但其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必须具有应用方便、处理性能稳定、适应于废水水质及比较经济等优点,因此,目前氨氮处理实用性较好的技术为:(#)生物脱氮法;(!)氨吹脱、汽提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 法; # < , =。!$ # 生物脱氮法 生物脱氮通常包括生物硝化和生物反硝化。 生物硝化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如果反应完全,氨氧化成硝酸盐分两阶段完成:开始,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使氨氧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菌属于强好氧性自养细菌,利用氨作为其唯一能源,方程式(#)为这个反应关系式。第二阶段,在硝酸菌的作用下,使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硝酸菌是以亚硝酸作为唯一能源的特种自养细菌,方程式(!)为这个反应的关系式。整个硝化反应可以用总方程式(,)来表示。从此关系式中可看到要达到完全硝化,#$ & >? >?@1/, 1 A B 9(以氮计)就需要%$ C >? B 9的溶解氧。 !虽然有些异养生物也能进行硝化,但硝化中最主要的生物是亚硝酸菌属和硝酸菌属。硝化最佳E/值为’$ %,当E/ 在+$ ’< ’$ " 范围时,为最佳速度的"&F。当温度从( G提高到,& G时,硝化速度也随之不断增加,而剩余溶解氧大于#$ & >? B 9 就足以维持这一反应。反硝化就是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反硝化菌的作用,将和 . 还原为的过程。其过程的电子供体是各种碳源,若以甲醇作碳源为例,其反应式为: 对于硝化反应,温度对其影响比其它生物处理过程要大些,一般温度应维持在为宜。 用生物法处理含氨氮废水时,有机碳的相对浓度是考虑的主要因素,维持最佳碳氮比也是生物处理法成功的关键之一。若废水性质不宜直接进行生物处理,则采用物化法或物化. 生物联合法达到排放要求较为经济。 生物脱氮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其处理效果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比较经济,但有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易受有毒物质影响且运行管理比较麻烦等缺点。 氨吹脱、汽提法 吹脱、汽提法用于脱除水中溶解气体和某些挥发性物质。即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水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气体和挥发性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污染物的目的。常用空气或水蒸气作载气,前者称为吹脱,后者称为汽提。氨吹脱、汽提是一个传质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 高浓度废水处理, 高浓度 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 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1 物化法 1.1 吹脱法 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王文斌等[1]对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控制吹脱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气液比和pH。在水温大于25 ℃,气液比控制在3500左右,渗滤液pH控制在10.5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 mg/L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吹脱法在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王有乐等[2]采用超声波吹脱技术对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例如882 mg/L)进行了处理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pH=11,超声吹脱时间为40 min,气水比为l000:1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后,氨氮的吹脱效果明显增加,与传统吹脱技术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脱后氨氮在100 mg/L 以内。 为了以较低的代价将pH调节至碱性,需要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钙,但容易生水垢。同时,为了防止吹脱出的氨氮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在吹脱塔后设置氨氮吸收装置。 Izzet等[3]在处理经UASB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2240 mg/L)时发现在pH=11.5,反应时间为24 h,仅以120 r/min的速度梯度进行机械搅拌,氨氮去除率便可达95%。而在pH=12时通过曝气脱氨氮,在第17小时pH开始下降,氨氮去除率仅为85%。据此认为,吹脱法脱氮的主要机理应该是机械搅拌而不是空气扩散搅拌。 1.2 沸石脱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以达到脱氮的目的。沸石一般被用于处理低浓度含氨废水或含微量重金属的废水。然而,蒋建国等[4]探讨了沸石吸附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效果及可行性。小试研究结果表明,每克沸石具有吸附15.5 mg氨氮的极限潜力,当沸石粒径为30~16目时,氨氮去除率达到了78.5%,且在吸附时间、投加量及沸石粒径相同的情况下,进水氨氮浓度越大,吸附速率越大,沸石作为吸附剂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是可行的。

半导体行业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半导体行业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发表时间:2018-11-14T19:26:30.9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张学良[导读] 该文章主要叙述了半导体行业的废水种类、来源、处理方法,并预测废水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无锡市 214073 摘要:该文章主要叙述了半导体行业的废水种类、来源、处理方法,并预测废水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含氟废水;含磷废水;有机废水;研磨废水;氨氮废水;酸碱废水 从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布局和产业导向的变化来看,信息产业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其中,半导体行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将会有迅猛的发展。而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压力势必有所增加。半导体行业的废水处理形势也必然越来越严峻。 沃威沃公司面对的主要是半导体行业,兼做纯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纯水是用于生产工程的供水,废水则是生产线上形成的清洗水。目前,半导体行业的废水以处理后排放为主。本文章主要叙述目前半导体行业产生的废水种类、来源和处理方法。 1. 废水的种类及来源 1.1.废水的种类 由于半导体公司的最终产品不同,各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种类都不一样,各公司对产生的废水来源不一样所进行的分类也不一样。总的来水,半导体行业的废水可以分为含氟废水、含磷废水、有机废水、研磨废水、氨氮废水和酸碱废水。如无锡华润上华没有含磷废水,上海天马没有研磨废水。 1.2.废水的来源 含氟废水主要来源于来自于自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扩散工序及化学机械研磨工序,在对硅片及相关器皿的清洗过程中也多次用到氢氟酸。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皮肤组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污染物主要为氟离子。 含磷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工程中的铝刻蚀液。 有机废水,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作为清洗剂,有机溶剂仍然广泛使用在制造封装的各个环节上。部分溶剂则成为有机废水排放。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IPA溶剂、显影液、ITO刻蚀液、酸洗塔酸碱废水、酸洗塔有机废水。 研磨废水主要来源于晶圆切割抛光后的后续清洗制程。主要污染物为悬浮固体。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刻蚀过程中使用的氨水、氟化铵及用高纯水清洗。 酸碱废水主要来源于制造过程中的清洗工艺;纯水系统中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反冲洗水,混床再生后的清洗水;冷却塔排水。 2. 废水处理技术 2.1.含氟废水处理 含氟废水的治理技术主要为化学沉淀+混凝沉淀法,即投加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沉淀,然后分离固体沉淀物即可除去氟化物。在半导体行业中,投加Ca(OH)2 或NaOH 和CaCl2 的混合物产生难溶于水的CaF2 沉淀。由于半导体厂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我们常存在用CaCl2作为反应物。CaCl2沉淀的化学反应为: 2F + Ca2+ → CaF2↓ 在钙的化学计量浓度下,氟化钙的理论最大溶解度约为8mg/l。因此,氟化钙浓度超过此溶解度极限后即产生沉淀物。一般考虑停留时间为0.5hr。CaF2沉淀的缺陷是沉淀物的沉降特性较差,因此在化学沉淀后,一般加混凝剂(PAC和PAM)进一步形成更大的沉淀体,最后在沉淀池中去除沉淀物。若加多过量石灰或CaCl2,可进一步降低氟化物浓度。通常,会在反应池中设氟表控制钙剂的投加量。 2.2.含磷废水处理 含磷废水处理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生产处理多数用于处理有机磷废水,半导体行业中产生的含磷废水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沉淀剂采用钙剂或铝剂。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先用CaCl2沉淀磷酸盐,后加PAC混凝处理。 CaCl2和PO43-的反应式为: Ca2++ PO43-→ Ca3(PO4)2↓ 磷酸钙的理论溶解度约为20mg/L。后续混凝处理进一步形成更大的沉淀体,最后在沉淀池中去除沉淀物。一般控制pH在8-1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2.3.有机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MBR膜法等。目前,我们主要采用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厌氧+好氧的处理方式,该方法处理效果稳定,投入低,受业主青睐。 2.4.研磨废水处理 研磨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固体,但是这些固体颗粒细小,比较难沉淀,一般通过混凝的方法增大颗粒的直径,使颗粒更易于沉降。 2.5.氨氮废水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吹脱法、氯折点法、生物法、中和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汽气提法。吹脱法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基建费和运行费较低等优点,实用性较强。当氨氮废水的浓度比较高(几百以上)时,采用吹脱法将氨氮的浓度降低至100mg/L以下,吹脱出的氨氮用加酸吸收成硫酸铵外运。半导体行业中的氨氮废水含碳量低,生化法不适用。吹脱法和沉淀法适合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中和法不能完全去除氨氮的污染,将氨氮从废水中驱逐出来,但是需要另外配置吸收塔进行吸收,这对于处理量小的项目来说,投入比较高。有的半导体厂氨氮废水水量小,浓度不高,在100-200mg/L时,采用氯折点法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该种方法要求的投入低、占地面积小、设备比较简单。在反应池设置氯表控制氯和还原剂的投加。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第33卷第5期 2013年10月 山 西 化 工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Vol.33 No.5 Oct.2013 环境保护 [3]随着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大量未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吕锡武等用序批式反应器对氨氮废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含氮污染物的任意排放,给环境水进行处理,实验中好氧阶段的总氮损失验证了好氧反造成了巨大的污染。由于氨氮的存在会消耗水体的溶解硝化的存在,并从生物化学和生物学角度阐释了好氧反氧,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生长,鱼类硝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中毒、死亡,甚至会进一步导致食用了中毒鱼类的人类提高,好氧反硝化脱氮的能力逐渐降低,当溶解氧质量中毒,其危害不容小觑。在工业上,氨氮的存在会增加浓度为0.5mg/L时,总氮去除率可达到66.0%;张小玲等 [4] 循环水杀菌处理的过程及污水回收利用用氯量,且其对研究了在低溶解氧下,SBR反应器的短程硝化特征和控 铜等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污水回收利用时还会增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实现短程硝化的关键是保持大用氯量;同时能形成生物垢,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高、低溶解氧交替的环境,一定条件下,用半连续碳源[5]影响换热效率。 投加方式可保证总同步脱氯效率达到80%;邹小玲采用相对于生活中的洗涤用水和农业灌溉废水,氨氮废SBBR工艺处理ADC发泡剂废水,以达到脱除氨氮的目水更广泛的来源是肥料生产、炼焦、煤气、合成橡胶、的。同时,考察了影响去除率的各个因素,确定了最佳染料、烧碱、电镀及石油开采等工业过程。工业过程中操作参数,保证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4%和氨氮废水排放量大、浓度高,危害也最大。 93.5%。并且,作者采用Monod模型对硝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氨氮去除动力学模型。另外,叶[6][7]1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建峰等、杨洋等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在物理化学法处理氨氮废[9]1.1 国内研究状况 水方面,胡允良等用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制药氨氮废水,[10]国内在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生物法 达到96%的吹脱效率。李可彬等对乳状液膜去除氨氮进行了研究,由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膜增强剂等组成的液膜,在合适条件下的一级去除率可以达到97%。曲久 [11]辉等利用高铁酸盐对氨氮的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强化其氧化和絮凝的协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三价铁在高铁氧化絮凝法去除氨氮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催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李广慧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综述了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反渗透法、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氧化法、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工艺技术的选择原则。 氨氮废水;研究状况;处理技术 X703.1 ---() [关键词] [摘要][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050(2013)05006669 收稿时间:20130921 作者介绍:李广慧,男,1983年出生,中北大学在读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化工废水处理。 --DOI:10.16525/https://www.360docs.net/doc/9f13586512.html,14-1109/tq.2013.05.021

氨氮废水处理

氨氮废水处理 2氨氮废水的危害 水环境中存在过量的氨氮会造成多方面的有害影响。 (1)由于NH4+-N的氧化,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水质下降,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影响。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氮将会转化成NH4+-N,NH4+-N是还原力最强的无机氮形态,会进一步转化成NO2--N和NO3--N。根据生化反应计量关系,1gNH4+-N氧化成NO2--N消耗氧气3.43g,氧化成NO3--N耗氧4.57g。 (2)水中氮素含量太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由于氮的存在,致使光合微生物(大多数为藻类)的数量增加,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结果造成:堵塞滤池,造成滤池运转周期缩短,从而增加了水处理的费用;妨碍水上运动;藻类代谢的最终产物可产生引起有色度和味道的化合物;由于蓝-绿藻类产生的毒素,家畜损伤,鱼类死亡;由于藻类的腐烂,使水体中出现氧亏现象。 (3)水中的NO2--N和NO3--N对人和水生生物有较大的危害作用。长期饮用NO3--N含量超过10mg/L的水,会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到70mg/L,即发生窒息。水中的NO2--N和胺作用会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三致”物质。NH4+-N和氯反应会生成氯胺,氯胺的消毒作用比自由氯小,因此当有NH4+-N存在时,水处理厂将需要更大的加氯量,从而增加处理成本。近年来,含氨氮废水随意排放造成的人畜饮水困难甚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国长江、淮河、钱塘江、四川沱江等流域都有过相关报道,相应地区曾出现过诸如蓝藻污染导致数百万居民生活饮水困难,以及相关水域受到了“牵连”等重大事件,因此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已成为环境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1氨氮废水的来源 含氮物质进入水环境的途径主要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含氮物质进入水环境的自然来源和过程主要包括降水降尘、非市区径流和生物固氮等。人类的活动也是水环境中氮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未处理或处理过的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各种浸滤液和地表径流等。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大量未被农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绝大部分被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带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药等工

浅析国内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

浅析国内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 水中磷、氮等元素超标,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严重,给工业、水产业、农业以及旅游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对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如A/O,A2/O,UCT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 然而,有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高浓度的含磷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在目前的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只要是高于生活废水中的含磷量或者总磷浓度在100mg/L以上就称为高浓度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难以应用单一的生物法或化学法进行去除,即便能去除也会对整个单一的生物法或化学法处理工艺造成极大的负担,使整个处理工艺处理效果降低或者无法连续运行。 1水体中磷的来源 排放到湖泊中的磷大多来源于生活污水、工厂和畜牧业废水、山林耕地肥料流失以及降雨降雪之中。与前几项相比,降雨和降雪中的磷含量较低。有调查表明,降雨中磷浓度平均值低于O.04mg/L,降雪中低于O.02mg/L。以生活污水为例,每人每天磷排放量大约在1.4——3.2g,各种洗涤剂的贡献约占其中的70%左右。此外,炊事与漱洗水以及在粪尿中磷也有相当的含量。工厂磷排放主要来源于肥料、医药、金属表面处理、纤维染发酵和食品工业。在水域的磷流入量中,生活污水占43.4%为最大,其他依次为20.5%,29.4%与6.7%,生活污水43.4%工厂和畜牧业废水20.5%肥料流失29.4%降雪降水6.7%。 废水中磷的形态 废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由于废水来源不同,总磷及各种形式的磷含量差别较大。典型的生活污水中总磷含量在3——15mg/L(以磷计);在新鲜的原生活污水中,磷酸盐的分配大致如下:正磷酸盐5mg/L(以磷计),三聚磷酸盐3mg几(以磷计),焦磷酸盐lmg,L(以磷计)以及有机磷<lmg,L(以

氨氮废水的几种处理技术

氨氮废水的几种处理技术 王昊 周康根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410083) 摘 要 介绍了氨氮废水处理的各种方法及原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提出今后氨氮废水处理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氨氮废水 处理 研究进展 The R esearch Development on the T reatment of Ammonia -nitrogen W astew ater W ANG Hao ZHOU K ang gen (School o f Metallur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 sity Changsha 410083) Abstract Th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treating amm onia nitrogen wastewater are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described and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for amm onia -nitrogen wastewater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are put for 2 ward. K eyw ords amm onia nitrogen wastewater treatm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氨氮是水体污染因素中重要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各种工业废水及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等。水体中氮含量超标,不仅使水环境质量恶化,引起富营养化,还对人类以及动植物有严重危害。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废水处理过程中脱氮的研究,但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仍未考虑脱氮的问题。因此对废水中氮的去除,特别是氨氮的去除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介绍几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1 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1.1 吹脱法 氨吹脱工艺[1,2]是将水的pH 值提到10.5 11.5的范 围,在吹脱塔中反复形成水滴,通过塔内大量空气循环,气水接触,使氨气逸出。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处理中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常需加石灰,经吹脱可以回收氨气。 夏素兰 [3] 从相平衡与气液传质速率两方面分析了氨氮 吹脱工艺的影响因素,认为调节pH 值是改变吹脱体系化学平衡的重要手段,喷淋密度和气液比都是重要影响因素。胡继峰等[4]认为去除率要达到90%以上,pH 值必须大于12且温度高于90℃。胡允良等 [5] 实验室研究确定氨氮质量浓度 为7.27.5g/L 废水的最佳吹脱条件为:pH 值为11,温度为 40℃,吹脱时间2h ,出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为307.4mg/L 。 黄骏等[6]采用吹脱法处理三氧化二钒生产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工业试验,出水达标排放。 吹脱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其优点是设备简单,可以回收氨,但也存在许多缺点,主要有:①环境温度影响大,低于0℃时,氨吹脱塔实际上无法工作;②吹脱效率有限,其出水需进一步处理;③吹脱前需要加碱把废水的pH 值调整到11以上,吹脱后又须加酸把pH 值调整到9以下,所以药剂消耗大;④工业上一般用石灰调整pH 值,很容易在水中形成碳酸钙垢而在填料上沉积,可使塔板完全堵塞;⑤吹脱时所需空气量较大,因此动力消耗大,运行成本高。 1.2 化学沉淀(M AP )法 在一定的pH 条件下,水中的Mg 2+、HPO 43-和NH 4+可以生成磷酸铵镁沉淀[7],而使铵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 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有沉淀剂种类及配比、pH 值、废水中的初始氨的浓度、干扰组分等。 有研究表明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pH 值为10.0,物质的量之比Mg ∶N =1.2、P ∶N =1.02时沉淀效果最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0%[8]。赵庆良等[9]研究表明,MgCl 2?6H 2O 和 Na 2HPO 4?12H 2O 组合沉淀剂优于MgO 和H 3PO 4组合,垃圾渗 滤液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可由5618mg/L 降低到65mg/L 。李芙蓉等[10]采用氧化镁和磷酸作为沉淀剂去除煤气洗涤循环水中高浓度的氨氮,效果良好。李才辉等[11]对M AP 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氨氮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Mg ∶N 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刘小澜[12]探讨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在pH 值为 8.59.5的条件下,投加的药剂Mg 2+∶NH 4+∶PO 43-(摩尔比) 为1.4∶1∶0.8时,废水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由2g/L 降至15mg/L 。 国外对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也有较多研究。 S tratful 等[13]详细研究了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及晶体生长的因 素,得出4点结论:①过量的铵离子对形成磷酸铵镁沉淀有利;②镁离子可能是形成磷酸铵镁沉淀的限制因素;③如果要想从废水中回收磷酸铵镁,需要得到比较大的晶体颗粒,则至少需要3h 的结晶时间;④沉淀的pH 值应大于8.5。 Battistoni 等[14]进行了用化学沉淀法从废水厌氧消化后的上 清液中同时回收氮和磷的研究。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中的氮和磷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的磷酸盐和氨氮,添加 MgO 可以生成磷酸铵镁沉淀可回收磷和氮。Lind 等[15]则进 行了用磷酸铵镁沉淀法从人的尿液中回收营养物质的研究,可以回收65.0%80.0%的氮。 ? 7?2006年第32卷第11期N ovenmber 2006 工业安全与环保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