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_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效应研究_王立刚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摘要】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有益的肥料,本文着重探讨了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生物有机肥的成分与特点,然后分析了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和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
还介绍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方法以及与化肥的对比研究。
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结论部分总结了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强调了其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重要作用。
生物有机肥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土壤肥力、玉米产量、施用方法、化肥、农业生产、提升效果、促进作用、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粪便、秸秆、菌渣、鱼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而制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物有机肥在农田施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传统的化学肥料虽然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但其对土壤肥力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
而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养分,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保肥力和保水力,从而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生物有机肥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生物有机肥的成分与特点,揭示其在改善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实现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研究旨在探讨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方法和与化肥的对比研究,为种植者在肥料选择上提供依据,减少对化学合成肥料的依赖,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它能够改善土壤的蓬松度和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增加土壤呼吸作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质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营养,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可以绑定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具有正向的影响。
有机肥中的营养元素可以提供玉米的生长所需的养分。
生物有机肥富含有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丰富的有机质,这些有益于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
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生物有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需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要求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过量施用生物有机肥可能导致营养元素的累积和排泄,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
生物有机肥的质量和稳定性也是影响施肥效果的重要因素。
低质量的生物有机肥可能含有过高的盐分、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选择质量好的生物有机肥和合理控制施肥量十分重要。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一、生物有机肥的作用和组成
生物有机肥是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分解、堆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2.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质能够吸附和保持水分,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
3.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4.提供养分供作物吸收。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供作物吸收,促进作物生长。
生物有机肥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有机物、氮、磷、钾以及多种微生物,其中有机物通常占到50%以上。
3.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如氮、磷、钾等,这些养分可以供作物吸收,并促进作物的生长。
同时,生物有机肥还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磷解菌和钾解菌等,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固氮、磷解和钾解等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
4.降低土壤酸碱度。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改善土壤酸碱度,使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得到中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2.改善土壤环境。
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和转化,从而增加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
4.改善病虫害防治效果。
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可以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降低作物的发病率,提高玉米产量。
结语:。
《2024年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范文

《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北京山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其连作茶菊的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和提升土壤肥力成为关键。
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作为现代农业中的新型肥料,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探究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选取北京山区连作茶菊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作为实验肥料。
2. 实验方法实验采用对比实验法,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对连作茶菊进行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施用。
同时设置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施肥。
观察并记录各组茶菊的生长情况及土壤肥力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连作茶菊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茶菊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提高茶菊的株高、叶片数和鲜重等生长指标。
其中,微生物菌剂在促进茶菊生长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2.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实验发现,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等指标。
其中,生物有机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而微生物菌剂在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四、讨论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之所以能对连作茶菊的生长及土壤肥力产生积极影响,主要得益于它们所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活性。
生物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能为茶菊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生长。
而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则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茶菊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然而,由于连作效应的存在,北京山区茶菊种植过程中可能面临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因此,在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同时,还需注意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措施,以维持土壤健康和提高作物产量。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效应的探究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效应的探究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增加土壤孔隙度和保水性,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肥性。
这将有利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根系发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生物有机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满足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需要。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且这些养分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仅能够满足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还能够缓解农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生物有机肥还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酶类,能够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分解和转化,增强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
生物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有机肥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较高,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丰度的有机质能够提供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益微生物则能够对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进行阻击和降解,减少作物的病虫害发生。
这将有助于冬小麦和夏玉米健康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产效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推广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菌剂与有机物料配施先进技术现状的研究

菌剂与有机物料配施先进技术现状的研究摘要:文章阐述了菌剂与有机物料配施技术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生物有机肥能够抑制常见的作物土传病害,生物有机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制性,从而提高土壤质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应用方面,对生物有机肥在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上的应用作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菌剂;配施;生物有机肥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41-11 菌剂及其作用菌剂是指用人工培育或天然采集培育等方式,生产出一种具有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活性的微生物制剂。
菌剂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它是通过人工培育的微生物具有一定的自主生命活动的原理,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及其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要求调节,合理分配给养时间,达到有利植物生长的目的。
施用菌剂后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分解营养元素加快,为作物的各个营养阶段提供植物所必须的影响,尤其是对土壤的调节作用明显,我国大量施用无机肥料等肥料,影响了土壤的本底作用,使原有的土壤遭到破坏,养分流失严重,尤其以磷肥的损失较为严重,有机肥的施用减少了无机肥料的用量,菌剂可以很好的固定土壤中的养分,为作物后期生长提过营养保证,同时菌剂的施用可以提高各种优势菌类的繁殖,可以明显的形成抑菌作用,优势菌种抑制了其他危害菌群的发展,明显起到减缓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2 菌剂与有机物料施用的研究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为农业肥料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现今有机物料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废弃物。
生活废物。
农业废弃物。
禽畜粪便。
城市污泥。
这些物质都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用于生产。
各种有机物优点很多,不但能提供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价格极其低廉,采集方便。
有机物料施用的前期需要进行简单的堆积,这样可以方便废料中养分的释放。
加入菌剂后明显的影响堆体的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照试验表明在堆积过程中升温相对缓慢、降温速度加快;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的堆肥中的养分含量变化不同,其中添加加速腐额菌剂和秸秆腐熟剂处理的堆肥总养分含量高于其他菌剂和对照,证明了菌剂的施用对肥料养分含量的固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生物有机肥是指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和腐生动物的作用而形成的有机肥料。
与化学肥料相比,生物有机肥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生物有机肥的优点包括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以及提高植物的免疫力等。
缺点则包括成分不稳定、施肥量较大、施肥难度较高等。
1.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有机肥中含有的有机质、氮、磷等能够促进土壤质地的改善。
通过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有机物质可以降解并形成土壤胶体,从而促进土壤颗粒团聚,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有机质也能够促进土壤pH值的下降,进而促进钙、镁等元素的释放,增强土壤的肥力。
2.增加土壤肥料储存: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长期存在,因此生物有机肥在土壤中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持肥性。
此外,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能够填补土壤中缺失的微量元素,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供应。
3.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有机质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植物的养分吸收以及土壤病原菌的防卫等作用。
4.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生物有机肥施用后,能够形成颗粒状土壤结构,从而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并且能够减少土壤容重,增强土壤蓄水能力。
同时,生物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从而提高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能力。
同时,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生长激素和微量营养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玉米的产量。
此外,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菌的繁殖,从而减少土壤病害对玉米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效应的探究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效应的探究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化学肥料的替代品,它是由植物或动物等有机物转化而来。
由于生物有机肥具有可持续性、环保性和提高土壤肥力等优势,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效应的探究,旨在探讨其在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价值。
1. 提高土壤肥力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部分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如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粒重和全量等。
2.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生物有机肥中富含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的生态平衡,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冬小麦对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病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3. 降低食品污染风险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容易导致土壤的营养失调,造成土壤酸化、贫瘠和水分不足等问题,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同时,化学肥料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容易积累在作物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而生物有机肥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相对稳定,有利于种植健康的作物,同时也降低了食品污染的风险。
1. 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生物有机肥富含微生物,具有杀虫功效,可以提高玉米对害虫的抵抗能力,并保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
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减少玉米对螟虫等害虫的侵扰,并提高玉米的抗虫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保持土壤健康生物有机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的健康。
同时,生物有机肥中富含多种微生物等有益成分,可以增加土壤的微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有利于保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防止土壤退化。
综上所述,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产效益,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和结构,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 1 :施生物有机堆肥 15000 kg/hm2 处理 2 :施 EM 鸡粪 (为有效微生物群 (EM) 发酵饲料喂鸡的鸡粪)堆肥 15000 kg/ hm2 处理 3 :施传统堆肥 15000 kg/hm2 处理 4 :施生物有机堆肥 7500 kg/hm2 处理 5 :施 EM 鸡粪堆肥 7500 kg/hm2 处理 6 :施传统堆肥 7500 kg/hm2 处理 7 :当地一般施肥 (指每年 1.125 t/ hm2 碳 铵 , 0.6 t/hm2 尿素 , 1.125 t/ hm2 过磷酸钙) 处理 8 :CK 不施肥 , 仅用生物菌稀释液浸种 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 , 面积为 10.5m ×3m 。种
图 1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植株干物质的积累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 。 一 般来说作物干物质积累的规律符合 logistic 生长曲 线 。 而土壤肥力状况是影响干物质积累最主要的因 素 。 因此 , 不同土壤培肥方式下干物质积累动态也 不尽相同 。生物有机肥试验中 (图 2) 玉米生育前 期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都比较小 , 不同处理间差别
由表 3 和表 4 可以看出 , 在生物有机肥试验的 每个年度中 , 无论是冬小麦还是夏玉米 , 都以处理 1 (施生物有机堆肥 15000kg/hm2)的产量为最高 , 其余依次为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处理 6 >处理 7 >处理 8 , 除了处理 6 在第一年产量略低 于处理 7 以外 , 其它年度都大于处理 7 , 处理 8 产 量一直都最低 。施用有机肥处理产量呈逐年上升趋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 直接影响着土
壤的保 肥性 、 保水性 、 缓冲性 、 耕性和通 气状况
等 。因此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 是土壤肥力高 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
从图 3 中可看出 , 从试验开始到 2001 年 , 各
— 13 —
土壤肥料 2004 (5)
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所增加 , 其中以施用有 机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比较明显 , 凡是施用有机 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都大于施用化肥的处理 (处理 7)和不施肥的处理 (处理 8), 和二者都具 有显著差异 。并且有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加大而增加 的趋势 。不同有机肥种类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为 : 生物有机肥 >EM 鸡粪 >传统堆肥 >当地一般施肥 >CK 。相同施用量之间对比 , 使用生物有 机肥的 处理与其它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的差异 , 而等量施 用 EM 鸡粪和 传统堆肥 相比 , 差 异并不显 著 (表 2), 但两种培肥方式也能显著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 量 , 说明 EM 鸡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EM 原液直接 接种发酵的作用 。经过 7 年的试验 , 处理 1 (生物 有机肥 15000kg/ hm2) 有机质含量上升的最快 , 从 1996 年的 1.26 %升高到 2001 年的 1.96 %, 居各处 理之首 , 高于处理 2 (鸡粪 15000kg/ hm2)0.23 %和 处理 3 (传统堆肥 15000kg/ hm2)0.21 %, 比化肥处
试验年度的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到 2001 年 为止处理 1 、 处理 2 和处理 3 都比 1996 年增加了一 倍左右 , 而处理 7 (化肥处理)只增加了 0.3g/kg , 处理 8 只增加了 0.18g/ kg 。各处理间相比较 , 土壤 全氮有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凡是 施用有机肥的处理都大于施用 化肥和不施肥 的处 理 , 以处理 1 为最大 , 以下依次为处理 2 、 处理 3 、
图 2 生物有机肥试验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
对夏玉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进行方差分析 , 多重比较的结果 表明 :在生 物有机肥 试验中 (表 1), 施用有机肥处理大于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 , 且处理 1 、 2 、 3 与 处理 7 和对 照之间 无论是 P = 0.05 还是 P =0.01 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性 。 在 P =0.01 水平上处理 1 和处理 2 、 处理 3 之间存在显 著性差异 , 但处理 2 和处理 3 间差异不显著 , 处理 4 、 处理 5 、 处理 6 、 处 理 7 之间 不存在差 异显著 性 , 但各处理和对照间均达到显著差异 。
也不大 。在拔节期以后 , 不同处理之间的差距逐渐 加大 。 处理 1 一直都为最大 , 无论是施用生物有机 肥 、 EM 鸡粪还是传统堆肥的处理 , 其干物质积累 都大于施用化肥 (处理 7)和不施肥的处理 (处理 8)。 这与同小娟研究的基本一致 (同小娟 , 无污染 吨粮田的生态因子分析 , 1999)。
土壤肥料 2004 (5)
植冬小麦 —夏玉米两季作物 , 先耕地 , 划定小区 , 冬小麦按各处理施入肥料 , 翻地 , 然后播种 ;夏玉 米先播种 , 定苗后 , 按各处理施入肥料 。田间管理 均按当地栽培管理措施统一进行管理 。 1.4 田间取样及测定方法
(1)作物的生长期内 (这里主要用 2001 年夏 玉米生长季的测定来说明), 在苗期 、 拔节期 、 抽 雄期 、 开花期 、 吐丝期 、 成熟期准确取样 6 次 , 测 定其叶面积和生物量 。成熟期分小区准确测产 。
近年来 , 以大量投入 “石化产品” 为主的石化农 业的弊端越来越凸现 , 不仅增产效果明显降低 , 还导 致了资源浪费 、 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污染与品质的下 降。大量投入的 “石化产品” 则成为农业内源性污染 的主要污染源[ 1] 。石化农业的危机急待解决 。
我国是农业大国 , 由于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 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 。 据统计 , 我 国目前有机固体废弃物中占重要地位的是畜禽粪便 (每年约 26 亿 t)与农 作物秸秆 (每年约 6 亿 t), 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废弃物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 有机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 长期以来 , 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对培 肥地力 、 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 而生物有机肥兼顾传统有机肥与添加生物 菌剂 (制剂)的优势 , 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可并 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2, 3 , 4] 。 并且使用生物有 机肥可 减少化肥 、 农药的使用 , 增强作物抗逆性 , 改善作 物品质 , 所以被广大绿色食品生产者所青睐 , 被认 为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5] 。 本研究就是 在黄淮海平原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长期生物 有机肥试验的基础上 , 明确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 作物生长 、 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的效应 , 为生物 有机肥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 以及生物有机肥在生 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
图 3 生物有机肥试验有机质变化图
年 度 2001
1 1.96Aa
表 2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处 理
2
3
4
5
6
1.73Bb
1.75Bb
1.63Cc
1.53Dd
1.50Dd
7 1.10Ee
8 0.98Ee
2.2.2 生物有机肥试验土壤全氮的变化 由图 4 可看出生物有机肥试验各处理全氮随着
土壤肥料 2004 (5)
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 、 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王立刚1 , 李维炯2 , 邱建军1 , 马永良2 , 王迎春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北京 100081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 要 :通过 7 年的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 :施 用生物有 机肥可 以使作 物保持 良好的 生长发 展态势 , 促 进干物 质 的积累 ;长期施用生物 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 有机质 含量与 土壤全氮 、 碱解氮 的含量 , 提高土壤 肥力 , 其 中 施用生物有机肥 15000kg/ hm2 的处理有机质含量上 升的最快 , 从 1996 年的 1.26 %升高 到 2001 年的 1.96%。 施 用 生物有机肥可以持续稳定的提高作物产量 。 施用生物有机肥 15000kg/ hm2 的处理冬小麦年平均产量 比常规施肥 和 对照分别增产 1808.14kg/ hm2 和 3652.39kg/ hm2 ;夏玉米产量分别增产 2668kg/ hm2 和 5062kg/ hm2 。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作物生长 ;土壤肥力 ;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4;S14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0616 (2004)03-0012-05
1 田间试验设计
收稿日期 :2004-01-04 作者简介 :王立刚 (1974-), 男 , 博士 , 主要从事 农业生态 系统模 拟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 。
— 12 —
1.1 试验区概属内陆冲积平原浅层咸水型盐渍化 低产地区 。 其地理坐标为 36°52′N 和 115°01′E , 实 验站海拔高度约为 40m 。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区 。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地一代 、 二代和三代综合治 理试验区 。 1.2 生物有机肥堆制方法
将秸秆粉碎 成 3 ~ 5cm , 鸡 粪晒干捣碎 , 粉碎 的糠麸 、 棉子饼等若干混合均匀成堆 。 加入 2 ‰浓 度的有效微生物群 (EM)菌剂 溶液 , 溶液里容有 一定量的 红糖 。 均匀喷 洒在原料堆上 , 并搅拌均 匀 。当原料堆发出曲香味 , 表面布满白色菌丝时即 可。 1.3 田间试验设计
(2) 每年 在冬 小麦 种植 前 取土 壤 样品 (0 — 20cm 土层), 分析其有 机质 、 全氮 、 容重 、 pH 值 及碱解氮的含量 。测定方法都选用常规方法 。
2 结果分析
2.1 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的效应 叶面积指数 (LAI) 的大小 , 是评价群体植株
光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玉米群体只有合理的叶 面积指数动态 , 才能获得高产高效 。在生物有机肥 试验 (2001 年测定数据)中 , 各处理叶面积 指数 最大值均出现在吐丝期 , 而施用有机肥各处理由于 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 N 、 P 、 K 等养分 , 促进了叶 片的生长 , 在到达 LAI 最大值后稳定时间较长 , 以 后缓慢下降 (图 1)。 这使得玉米在生育后 期还能 保持较大的叶面积 , 有利于子粒的建成 。处理 1 最 大叶面积指数达到 3.95 , 比处理 7 和处理 8 分别大 1 和 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