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的节能照明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建筑电气照明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部分。
为了降低建筑物能耗和保障照明质量,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首先,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科学地设计照明系统,合理地使用光源和光控技术,降低照明能耗,同时又保证照明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一、选择高效光源以LED光源为例,相较于传统的荧光灯、白炽灯等光源,LED具有寿命长、亮度高、颜色稳定等特点,使用效果好且省电。
同时,选择合适色温的灯光也能够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进一步节能和提升照明质量。
二、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照明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应用,使得照明能够智能化地按需变化。
例如,当阳光充足时及时关掉室内灯光,或者当人员在房间内时,灯光亮度自动适应,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三、照明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结构与照明系统最佳匹配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结构进行充分整合,依托天然光源、门窗等自然光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照明,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其次,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实践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提出合理的方案和实施。
包括:为了使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发挥最佳效能,需要进行严密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这涉及到传感器的选择、安装位置的布置、前后端软件的匹配等方面,确保智能控制系统更准确地感知人员的进出行为,并根据不同空间的照明需求智能调整亮度和背景色等因素。
二、照明的灯具选型在筛选照明灯具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耗能情况、灯具的可靠性、寿命等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例如制造区、办公区、卫生间等不同场景和任务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照明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三、优化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照明节能技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照明设计的角度出发,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建筑物高度、尺寸、采光、空气质量等因素,使得照明的设计满足物理视觉舒适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一定的节能水平。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

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能源节约和环保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筑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能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在建筑电气方面,照明系统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部分之一。
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建筑能耗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电气节能照明技术的研究展开讨论。
一、照明节能技术的意义1. 节能减排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照明能耗占总能源消耗的20%左右。
在建筑中,照明系统的能耗占据了很大比例。
通过采用照明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对于减缓全球能源消耗与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2. 经济效益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成本,有效减少用电开支。
在长期运行中,可以为建筑节省大量的能源支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 提高舒适度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提高照明的舒适度。
通过智能调光、色温调节等技术手段,可以使照明更加舒适,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1. 智能照明调控技术智能化的照明调控技术是目前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传感器的感知,可以对照明进行智能控制,实现按需供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比如通过感应人员活动情况来自动调整照明亮度,使得无人区域的照明可以降低功率以节约能源。
2. 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以其高效、长寿命、高亮度等优势,成为了照明节能的热门选择。
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的能效更高,光衰更小,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建筑照明中广泛应用LED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3. 调光技术色温调节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灯光的色温来实现照明效果的调节。
不同的色温可以营造不同的光环境,满足不同需求。
对于不同的活动场景,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灯光的色温,提高照明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1. 北京某写字楼照明系统改造某写字楼在照明系统改造中应用了LED照明技术和智能化的照明调控技术。
通过LED照明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照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要求照明效果好,还要求节能环保。
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技术一直是照明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展开探究,探讨当前主流的节能技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LED照明技术LED作为目前照明行业的主要节能技术之一,由于其高效、节能、寿命长等特点,逐渐成为建筑电气照明的主流技术。
LED的节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LED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能够将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LED能够实现更大幅度的节能。
2. 寿命长:LED的寿命通常可以达到数万小时,远远超过传统光源的寿命,减少了更换灯具的频率,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
3. 节能调光:LED冷光源,可以快速调光,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节能照明需求。
在建筑电气照明中,LE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商场、酒店、公共场所等。
LED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照明行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为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光控技术光控技术是指通过光感应器或照度传感器等光控装置,对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实现照明需求与自然光线条件的智能匹配,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在建筑电气照明中,通过光控技术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节能优势:1. 自动调光:根据室内外的光照条件,光控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调光,当自然光线足够时,照明系统自动调暗或关闭,有效利用自然光源,降低电能消耗。
2. 时间控制:光控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设定照明亮度,例如在白天和晚上可以设置不同的亮度要求,从而实现节能照明。
3. 智能控制:通过传感器智能感应人员活动情况,实现精准的照明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光控技术通过智能控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实现动态节能,提高建筑电气照明的能效。
三、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照明的新趋势,它将LED照明技术、光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节能照明。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建筑电气照明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光线,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建筑节约能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一些当前流行的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以及其对照明效果和能源节约的影响。
第一节: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被广泛认为是目前最为节能的照明技术之一。
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LED 灯具有更高的光效、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功耗。
LED灯具的光效可以达到100lm/W以上,而一般的白炽灯的光效通常只有15lm/W左右。
LED灯的寿命可达到5万小时以上,而白炽灯的寿命通常只有1000小时左右。
使用LED照明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LED照明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色温可调。
传统的照明设备往往只能提供固定的光色,而LED照明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色温之间进行切换,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照明需求。
这种特性使得LED灯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光线,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LED照明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LED灯具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比同等功率的传统照明设备高出20%以上。
LED灯具的散热问题也需要被重视,因为如果散热不好会导致LED灯的发光效率下降,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使用LED照明技术时,需要密切关注散热设计和散热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控制技术,对建筑的照明进行智能化管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智能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光感应、人体感应、时间控制等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实时调节照明亮度和色温。
在智能照明系统中,光感应和人体感应是最为常见的控制方式。
光感应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实时调整照明亮度,从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适宜的照明效果。
而人体感应则可以通过感知人员的活动情况来控制照明亮度和开启/关闭灯具,从而实现对照明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照明系统的关键在于控制技术的成熟程度。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分析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照明系统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为了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开支,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照明系统节能的重要性建筑电气照明系统是建筑物中消耗能源的主要领域之一,而且照明所占的能耗比例相当高。
提高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对于减少能源浪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能源短缺的形势下,能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节能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设计还可以降低建筑运行成本,增加建筑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的竞争力。
1.采用高效照明设备在进行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时,首先要考虑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高效、省电的LED灯具,其能效高、寿命长、稳定性强,在照明效果上也能够满足需求。
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LED灯具能够降低功耗,提高光效,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LED灯具还具有快速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提高建筑照明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优先选择LED照明产品,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
2.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布局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中,还应合理设计照明系统的布局。
通过科学、合理的照明系统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线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在室内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合理配置照明设备,保证整体照明效果的舒适和均匀。
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采用分区控制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照明亮度和照明时间,以节约能源。
3.优化照明控制系统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对于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是节能设计的关键。
在数量较多的场所,如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可以采用分区控制和感应控制技术,根据人员活动和环境光强进行智能调控,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近年来,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照明节能已成为建筑能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介绍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LED照明技术LED照明技术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照明节能技术之一,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寿命:相较于其他照明设备,LED灯具的寿命更长,并且不会经常需要更换,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
2. 节能环保:相较于其他灯具,LED灯具的能耗更低,功率控制能力更强;同时,LED灯具具有低辐射、无紫外线等环保特点。
3. 色彩更鲜艳:LED灯具颜色的还原更加真实,色泽更加饱满,更符合人眼视觉的需求。
4. 安全性更高:LED灯具辐射小、无毒化、抗震性等特点,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
5. 光源更加丰富:LED灯具灯光属性较高,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提供不同的光源选择,实现不同的照明效果。
因此,LED照明技术是当前照明行业最为流行的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二、控制理论和方法控制理论和方法是照明节能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控制设备的选取、控制方式的选择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照明控制方法:1. 光控式照明系统:根据自然光强的变化,通过在室内安装光感传感器和有调整控制系统,实现人们在使用时自动调整灯具亮度的功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亮度控制照明系统:根据不同场合和活动的亮度不同,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自动调整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 时间控制式照明系统:根据其应用场合和特征,对照明区域设置不同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 空间光照度控制:根据房间大小、视野高度、光源数量、光照度需求等因素,进行空间光照度控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控制。
因此,通过运用上述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开支。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探讨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探讨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注逐渐加大,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措施。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需要从灯具的选择入手。
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LED 灯具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中,应优先选择LED 灯具。
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来调节灯具的亮度,以便根据光线的需要来智能调整照明水平,从而减少能耗。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还需要合理设计照明布局。
合理的照明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光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自然光充足的区域,可以选择较低亮度的灯具,或者采用天窗、透明墙等设计手段,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还可以将房间划分为不同的照明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和光的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灯具和照明方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还需要注意灯具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清洁和维护灯具,可以确保灯具的发光效果和寿命,减少能源的浪费。
应采用节能型的照明控制系统,比如利用光照传感器和时钟控制器来自动调节灯具的亮度和开关时间。
还可以利用电能管理系统监控灯具的能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能耗。
除了照明系统,建筑还包括空调、通风、供暖等多个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
在建筑的能耗设计中,应将照明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优化,实现整体的节能效果。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需要从灯具的选择、照明布局、维护和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协同等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在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下,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照明对于品质和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节能也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技术可以从照明设备的选择、控制方式、光环境等多个方面来探究。
一、照明设备选择方面合理的照明设备选择是实现节能的前提。
灯具的选择应该从照度、色温和灯光品质等方面来考虑。
在灯具数量、照度和光源中,我们应该选用颜色饱和度低、寿命长的光源,比如说LED。
而在照度调节方面,我们可以选用可以调节亮度的灯具照明设备。
二、照明控制方式智能化的照明控制方式可以实现照明设备的更具体化的控制,比如说照明的时间设置和照度控制等。
通过智能化的照明控制方式,可以将照明控制分区化,对于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照明控制,从而实现最省电的使用效果。
此外,照明控制也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感测,自动感测到人的进入和离开来实现照明的自动调节。
三、照明装置应用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照明表现方式,照明装置应用方式是有其独特的节能生态的。
照明装置应用方式可以通过选用透光率高的玻璃,窗户的安排以及廊道中的照明等方面来实现节能。
通过这一装置方式,可以减少室内的投射因素,减少光线的耗能。
这一装置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照明设备的排放,以及其所在的空间环境的特别因素。
总之,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对于建筑设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照明设备选择、照明控制方式及照明装置应用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设计师们勤于思考,以达到最高程度上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科技和技术的密切联系,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技术,为我们的美好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电气的节能照明
摘要: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有利于节约能源,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不足与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气照明中先进的天然采光系统,替代传统的靠窗采光方式,节约能源。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天然采光电气照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量直线上升,其中电气用电是一个耗能大户,很多相关的文章都曾显示过,其每年要消耗总发电量的10%以上,如果大量使用节能的照明产品和有效的措施,可节电5%,每年可节约照明用电60亿kWh,为国家节省投资约30亿元,并可延缓温室效应,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响应了在2005年7月初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中的“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政策。
因此,如何把节能照明贯穿于整个建筑电气的设计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显示,在民用建筑中,照明用电占15%~25%,在这方面提出节能措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民用建筑电气节能是指在保证安全用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节能措施,提高对电能的有效利用率,进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主要是: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和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我们应在实际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
这一点。
照明用电关乎民生,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但是在日光充足的白天,仍有不计其数的办公大楼、体育馆、商店、学校、医院等场所依靠人工光源照明,形成很大的浪费,据统计,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照明能耗量占总能耗的40%~50%。
另外,节约照明用电可间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及有害气体的排放。
因为电能主要由燃烧化石燃料生产(我国目前有75%的电能来源于燃煤),人类在获得电能的同时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是造成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能源和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促使以人为本、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能源。
至此,天然采光引起建筑师的重视。
天然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比其他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充分利用天然光可节省大量照明用电,是一种绿色天然照明方法。
1 天然光源
充分利用天然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天然光环境,传统的采光手段已无法满足要求。
比如:传统的侧窗采光,随着与窗距离的增加室内照度显著降低,窗口处的照度值与房间最深处的照度值之比大于5∶1,视野内过大的照度对比容易引起不舒适眩光。
并且可以通过日光跟踪系统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捕捉太阳光,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室内较高的照度值,解决天然光的稳定性问题。
白天尽可能地利用天然光源,使建筑物内获得稳定的光照条件。
同时,室内引入阳光,既能大大节约照明能耗,亦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节省空调这种能源消耗大,污染大的电器。
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新的采光技术可以说层出不穷,它们往往利用光的反射、折射或衍射等特性,将天然光引入,并且传输到需要的地方。
以下介绍四种先进的采光系统:导光管、反射高窗、采光搁板、导光棱镜窗。
导光管法:通过采光罩采集自然光导入系统内,再经导光管的传输,由系统底部的漫射器将自然光射到需要照明的地方,在建筑设计中可以给导光管装有人工光源作为后备光源。
与导光管切换使用。
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事之一的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就是采用可调光式导光管照明系统。
因为北京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2800小时左右,日照资源丰富。
在奥运会期闻,由于对照明要求很高,单独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无法满足高要求的照明系统。
因此,导光管照明系统主要作为赛会准备期内的日常工作照明和比赛前的清扫照明,其照明标准为75Ix~150Ix。
正式比赛前导光管照明系统关闭,开启人工照明,以保障比赛时各项照明指标达到要求且保持稳定不变。
初步估算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导光管系统每年节电42420kWh,在导光管的整个生命周期(25年)可以节电106万kWh。
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这么高标准的照明,则可以在夜间或阴天切换人工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
采光搁板:采光搁板是在侧窗上部安装一组反射装置,使窗口附近
的直射阳光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进入室内,以提高房间内部照度的采光系统。
房间进深不大时,采光搁板的结构可以十分简单,仅是在窗户上部安装一个或一组反射面,使窗口附近的直射阳光,经过一次反射,到达房间内部的天花板,利用天花板的漫反射作用,使整个房间的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均有所提高。
当房间进深较大时,采光搁板的结构就会变得复杂。
这种采光搁板能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为进深小于9m的房间提供充足均匀的光照。
反射高窗:它是在窗的顶部安装一组镜面反射装置,阳光照射到反射面上经过一次反射,到达房间内部的天花板,再利用天花板的漫反射作用,反射到房间内部,使整个房间内部均匀受光。
导光棱镜窗:利用棱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太阳光照射到房间深处。
棱镜窗的一面是平的,一面带有平行的棱镜,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窗户附近直射光引起的眩光,提高室内照度的均匀度。
同时由于棱镜窗的折射作用,可以在建筑间距较小时,获得更多的阳光。
德国国会大厦执政党厅就使用了导光棱镜窗作为天窗,室内光线均匀柔和。
不可避免的阳光在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了热量,据统计,在平均天空条件下,天然光每提供150lm的照度,就会带入1w的热量。
因此在夏季室外温度高的地区,白天太阳辐射强度高,且超出舒适范围的时间,可以装设遮阳板或遮阳卷帘。
这样既能防止夏季阳光直射而使室内温度过高,同时又能满足室内自然光度的要求。
自然光源固然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不可能单一的使用,应与人工照明结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缺点。
在照明设计时,应从照明方式的选择,照明指标的合理确定,光源的选择入手,进行合理化设计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又不影响实际的生产生活。
2 结语
天然光是构成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关注,建筑师开始重视天然光的利用。
新的采光技术与传统的采光方式相结合,不但能提高房间内部的照度值和整个房间的照度均匀度,而且可以减少眩光和视觉上的不舒适感,从而创造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节能的天然光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敏明,黄沙.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探讨[J].建筑节能,2009,2.
[2] 刘锦华.电气设计的节能探索[J].甘肃科技,2009,25(22):84~86.
[3] 王爱英,时刚.天然采光技术新进展[J].绿色建筑.
[4] 孙凤明,丁翠,李娟,等.室内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技术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4):235~237.
[5]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