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平法识图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平法施工识图方法讲义2011

平法施工识图方法讲义2011

平法施⼯识图⽅法讲义2011平法施⼯识图规则建筑结构施⼯图平⾯整体设计⽅法(平法),对我国传统混凝⼟结构施⼯图的设计表⽰⽅法作了重⼤改⾰,既简化了施⼯图,⼜统⼀了表⽰⽅法,以确保设计与施⼯质量。

本章节是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XXG101)编写的。

⼀、平法制图的⼀般规定1、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图,⼀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部分构成。

但对于复杂的房屋建筑,尚需要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等平⾯图。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增加剖⾯配筋图。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图时,必须根据具体⼯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绘制的平⾯布置图上直接表⽰各构件的尺⼨、配筋和所选⽤的标准构造详图。

3、在平法施⼯施⼯图上表⽰各构件尺⼨和配筋的⽅式,分为平⾯注写⽅式、列表注写⽅式和截⾯注写⽅式等三种。

4、在平法施⼯图上,应将所有构件进⾏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

其中,类型代号应与标准构造详图上所注类型代号⼀致,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成的结构设计图。

5、在平法施⼯图上,应注明各结构层楼地⾯标⾼、结构层⾼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等。

6、为了确保施⼯⼈员准确⽆误地按平法施⼯图进⾏施⼯,在具体⼯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所选⽤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中⽤错版本。

第⼀节框架柱的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图是在结构柱平⾯布置图上,采⽤列表注写⽅式或截⾯注写⽅式对柱的信息表达。

⼀、柱的编号规定在平法柱施⼯图中,各种柱均按照表3-1-1的规定编号,同时,对应的标准构造详图也标注了编号中的相同代号。

柱编号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柱,还将作为信息纽带在柱平法施⼯图与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之间建⽴起明确的联系,使在平法平法施⼯图中表达的设计内容与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合并构成完整的柱结构设计。

⼆、列表注写⽅式列表注写⽅式,系在柱平⾯布置图上(⼀般只需要采⽤适当⽐例绘制⼀张柱平⾯布置图,包括框架柱、框⽀柱、梁上柱和剪⼒墙上柱),分别在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个(有时需要选择⼏个)截⾯标注⼏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标⾼、⼏何尺⼨(含柱截⾯对轴线的偏⼼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形状及其箍筋类型的⽅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图(如图3-1-2)图3-1-2 柱表平法施⼯图柱表注写内容:1、注写柱编号,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应符合表2-1-1的柱编号规定。

平法识图

平法识图

平法识图1.平法的表达形式,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2.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3.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4.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应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KZ 框支柱KZZ 芯柱XZ 梁上柱LZ 剪力墙上柱QZ5.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需注写.注写柱纵筋直径、各边根数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6.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P11看柱表及截面注写方式7.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8.剪力墙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9.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厚度不大于160时,宜配置单排。

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10.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分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识图P25图4.2.11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①梁编号②梁截面尺寸③梁箍筋④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⑤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⑥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值)12.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Ⅰ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⑴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⑵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⑶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Ⅱ梁下部纵筋⑴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⑵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⑶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⑷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⑸当梁设置竖向加腋,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P28~35掌握13.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板块编号,板厚,贯通钢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贯通纵筋以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部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14..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P57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P58图箍筋加密区范围P61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P67芯柱XZ配筋构造矩形箍筋复合方式。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构件,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和风荷载。

而要准确理解和施工剪力墙,掌握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剪力墙平法识图的相关规则。

一、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通常采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来表达。

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表格的形式来注写几何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

这种方式条理清晰,便于对照查看。

截面注写方式,则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其直观性较强,能让人对构件的情况一目了然。

二、剪力墙柱的平法识图规则剪力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大类。

约束边缘构件又分为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柱、约束边缘转角墙柱等。

在识图时,要注意其编号、截面尺寸、纵筋和箍筋的配置情况。

例如,编号 YAZ 表示约束边缘暗柱,其纵筋和箍筋的规格、间距等信息都会在相应的标注中给出。

构造边缘构件同样有多种类型,如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等。

它们的标注方式与约束边缘构件类似,但配筋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剪力墙柱的纵筋,要注意其根数、直径和级别。

箍筋则要关注其类型(如矩形箍筋、菱形箍筋等)、肢数、直径和间距。

三、剪力墙身的平法识图规则剪力墙身的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

例如,Q1(2 排)表示编号为 1 的剪力墙身,配置 2 排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

在识图时,要明确墙身的厚度、长度,以及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规格、间距。

水平分布钢筋通常在墙身的外侧和内侧分别配置,标注方式如“外侧水平分布钢筋:C12@200;内侧水平分布钢筋:C10@200”。

竖向分布钢筋的标注方式类似。

此外,还需注意墙身是否存在洞口,以及洞口的加强钢筋配置情况。

认识剪力墙

认识剪力墙
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又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 缘构件两大类。
3.三种墙梁
(1)连梁(LL)。连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墙身,它是上下楼层窗 (门)洞口之间的那部分水平的窗(门)间墙。
3.三种墙梁
(2)暗梁(AL)。暗梁与暗柱有些共性,因为它们都是隐藏在墙 身内部看不见的构件,它们都是墙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剪力 墙的暗梁和砖混结构的圈梁有些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墙身的一个水平 线性“加强带”。如果说,梁的定义是一种受弯构件的话,则圈梁不 是梁,暗梁也不是梁。认识暗梁的这种属性,在研究暗梁的构造时就 更容易理解了。暗梁的配筋是按照截面配筋图所标注的钢筋截面全长 贯通布置的。
3.三种墙梁
大量的暗梁存在于剪力墙中。正如前面所说的,剪力墙的暗梁和砖 混结构的圈梁有些共同之处,暗梁一般和楼板整浇在一起,且暗梁的 顶标髙一般与板顶标髙相齐。
(3)边框梁(BKL)。边框梁与暗梁有很多共同之处,边框梁也是一 般设置在楼板以下的部位,它不是受弯构件,所以也不是梁。边框梁 的配筋是按照截面配筋图所标注的钢筋截面全长贯通布置的。
剪力墙墙身的钢筋网通常设置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垂直 分布筋)。布置钢筋时,把水平分布钢筋放在外侧,竖向分布钢筋放 在水平分布钢筋的内侧,因此,剪力墙的保护层是针对水平分布钢筋 来说的。
1.一种墙身
剪力墙墙身采用拉筋把外侧钢筋网和内侧钢筋网连接起来。如果剪 力墙墙身设置三排或更多排的钢筋网,拉筋还要把中间排的钢筋网固 定起来。剪力墙的各排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间距是一致的,这也为拉 筋的连接创造了条件。

1.一种墙身
剪力墙的设计主要考虑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其水平分布钢筋是剪力 墙墙身的主筋。所以,剪力墙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放在竖向分布钢筋的外 侧。剪力墙中的水平分布钢筋除了有抗拉作用外,其主要的作用是抗剪。 所以剪力墙中的水平分布钢筋必须伸到墙肢的尽端,即伸到边缘构件 (暗柱和端柱)外侧纵筋的内侧,而不能只伸入暗柱一个锚固长度。因 为暗柱中虽然有箍筋,但是暗柱中的箍筋不能承担墙身的抗剪作用。

平法识图规则

平法识图规则

平法识图规则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简化了施工图,统一了表示方法。

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XXG101)讲解如下内容。

一、平法制图的一般规定1、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

但对于复杂的房屋建筑,尚需要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等平面图。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增加剖面配筋图。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

3、在平法施工施工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等三种。

4、在平法施工图上,应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

其中,类型代号应与标准构造详图上所注类型代号一致,使两者结合构成完成的结构设计图。

5、在平法施工图上,应注明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等。

6、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第一节框架柱的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是在结构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对柱的信息表达。

一、柱的编号规定在平法柱施工图中,各种柱均按照表3-1-1的规定编号,同时,对应的标准构造详图也标注了编号中的相同代号。

柱编号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柱,还将作为信息纽带在柱平法施工图与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使在平法平法施工图中表达的设计内容与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合并构成完整的柱结构设计。

柱编号表3-1-1柱类型框架柱代号KZ序号XX特征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 XX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

框支结构以上转换为剪力墙结构。

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16G101图集平法讲解课件(6)(2024)

16G101图集平法讲解课件(6)(2024)

2024/1/30
6
02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构造
2024/1/30
7
梁平法识图基础
梁平法的基本概念
梁平法是一种基于平面表示的钢筋混 凝土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通过平面 布置图、配筋图和剖面图等表达梁的 构造和配筋情况。
梁平法图纸的组成
梁平法图纸的识读方法
首先了解梁的编号、截面尺寸、配筋 情况等基本信息,然后结合剖面图和 钢筋表,逐步深入理解梁的构造和配 筋细节。
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不 断涌现,可以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 来优化平法施工图的设计和应用。
2024/1/30
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来推动 平法施工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
加强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为平法施工图的优化和应用提供有 力的人才保障。
01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主要作用是在房屋建筑中承受风
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剪力墙的类型
02
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和壁式框
架等。
平法识图的基本规则
03
包括图纸比例、线型、标注方法、钢筋表示方法等。
20
钢筋构造原理及规则
钢筋的种类和规格
包括受力筋、箍筋、拉结筋等, 各种钢筋的规格和性能也有所不
23
基础平法识图基础
了解平法图集的基本 概念和构成
平法图集是一种标准化的建筑结构施 工图集,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 电气等各个专业的设计内容,采用平 面整体表示方法进行绘制。
掌握基础平法识图的 基本原理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构件,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和风荷载。

而要正确理解和施工剪力墙,就必须掌握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

这一规则是建筑行业中用于表示剪力墙结构的一套标准方法,它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意图,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主要包括剪力墙的编号、几何尺寸、钢筋配置等方面的表示方法。

首先,剪力墙的编号是识别不同剪力墙的重要标识。

通常,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序号以及墙身类型代号组成。

比如,约束边缘构件用YBZ 表示,构造边缘构件用 GBZ 表示。

通过这些清晰的编号,施工人员能够迅速区分不同位置和功能的剪力墙。

剪力墙的几何尺寸在平法识图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会标注墙身的厚度、长度和高度等尺寸。

墙身厚度以毫米为单位标注,而长度和高度则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标注。

这些尺寸信息对于施工中模板的制作、钢筋的下料等工作至关重要。

钢筋配置是剪力墙平法识图的核心内容之一。

剪力墙中的钢筋主要包括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拉筋。

竖向钢筋通常在墙的两端和中部配置,用于承受竖向荷载和抵抗弯矩。

水平钢筋则沿墙的水平方向布置,增强墙体的抗剪能力。

拉筋则用于固定竖向和水平钢筋的位置,确保钢筋的间距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在平法识图中,钢筋的标注方式有多种。

例如,对于竖向钢筋,会标注钢筋的级别、直径、间距以及在墙身中的布置范围。

水平钢筋的标注方式类似,同时还会注明钢筋的连接方式和锚固长度。

拉筋则会标注其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以及布置方式。

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剪力墙平法识图规则还涉及到洞口的表示方法。

洞口在剪力墙中是常见的,其位置、尺寸和加强钢筋的配置都需要准确表示。

洞口的标注通常包括洞口的编号、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的定位尺寸以及洞口加强钢筋的信息。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变截面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等,平法识图规则也有相应的规定。

变截面剪力墙需要标注截面变化的位置和尺寸,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则需要分别标注钢筋的配置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