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治疗
缓解慢性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缓解慢性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疼痛,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困扰着许多人的生活。
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会对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一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通常指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疼痛,它可以源于各种疾病,如关节炎、神经病变、肌肉劳损,甚至是心理因素。
与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往往难以明确病因,且治疗起来更加棘手。
在西医方面,针对慢性疼痛有多种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手段之一,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药物依赖等。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等,也能帮助减轻疼痛。
对于一些严重的慢性疼痛,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但手术存在风险,且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中医对于慢性疼痛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视角。
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脏腑失调等有关。
中医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其中针灸疗法备受关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能够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针灸在治疗慢性头痛、颈肩腰腿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常用的手段,它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此外,中药治疗在慢性疼痛的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补虚止痛等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疼痛,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协同增效。
比如,对于一些关节炎患者,在服用西医的抗炎镇痛药的同时,配合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疼痛,减少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西药的神经调节药物结合中医的活血化瘀方剂和针灸,往往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一位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发现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慢性疼痛治疗方案

慢性疼痛治疗方案慢性疼痛是指持续超过12周的疼痛,常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慢性疼痛,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其中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以及手术干预等。
本文将就这些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疼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等。
药物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病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用药。
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缓解疼痛的方法,常用的有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
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炎症反应;冷敷能够减少组织炎症和肿胀,缓解神经末梢的疼痛传导;按摩能够促进肌肉的放松,改善血液循环;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功能,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三、心理治疗慢性疼痛常常导致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在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帮助其更好地面对疼痛并减少疼痛的影响;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来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放松训练可以通过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松弛等方式来减轻疼痛及其影响。
四、手术干预对于一些严重的慢性疼痛病例,药物治疗和其他疗法可能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术干预可能成为一种选择。
手术治疗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神经封闭、植入式疼痛治疗器械等。
手术治疗需要患者经过严格的评估和选择,由专业的医生来决定是否适合手术。
综合来看,针对慢性疼痛,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以及手术干预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不同,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由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进行必要的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
慢性疼痛的机理研究及综合治疗方案

慢性疼痛的机理研究及综合治疗方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感受。
然而,当疼痛持续存在,成为一种慢性状态时,它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适,还会对其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慢性疼痛,就像是一场持久的“战斗”,让患者备受折磨。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深入研究其机理并探索综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慢性疼痛的机理慢性疼痛的产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多个层面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慢性疼痛的常见类型之一。
当神经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时,疼痛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出现异常。
例如,外周神经损伤后,受损的神经纤维会释放出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引起疼痛。
此外,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可塑性变化也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这种变化可能包括神经元的过度兴奋、突触连接的重塑以及神经递质的失衡等。
炎症性疼痛也是慢性疼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身体组织受到感染、损伤或发生炎症反应时,炎症细胞会释放出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这些炎症介质可以直接刺激疼痛感受器,导致疼痛的产生。
同时,炎症还可以导致神经纤维的敏感性增加,使得疼痛信号更容易被传递和感知。
另外,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长期的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进一步加重疼痛的感受。
例如,焦虑和抑郁可以导致体内应激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增强疼痛的敏感性。
二、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案针对慢性疼痛的复杂机理,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综合治疗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药物治疗是慢性疼痛治疗的基础。
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减轻炎症性疼痛;阿片类镇痛药则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缓解疼痛;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药物耐受性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慢性疼痛的评估与药物治疗

慢性疼痛的评估与药物治疗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的疼痛感受。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对于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来说,准确地评估和有效地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将介绍慢性疼痛的评估方法以及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慢性疼痛的评估方法1. 疼痛评估工具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慢性疼痛程度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医生常常使用一些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量表(VAS)、面部表情量表(FPS)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对于不同类型和强度的疼痛的主观感受。
2. 疼痛特征描述除了使用评估工具外,医生还需要仔细倾听患者对其所感受到的慢性疼痛进行详细描述。
患者通常会提及疼痛的部位、性质(刺痛、钝痛等)、强度以及可能的诱因和缓解方法。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确定患者的慢性疼痛类型和可行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3.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慢性疼痛时,医生经常会借助一些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或CT扫描等来确定可能存在的结构性异常。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确定造成慢性疼痛的原因,如关节退化、骨折或肿块等,并为治疗提供定向依据。
二、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1. 非处方药物对于较轻度的慢性疼痛,非处方药物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例如,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被广泛应用于镇痛和降低发生率较高的副作用。
然而,使用这类药物需要注意剂量和时间限制,以避免可能的胃肠道、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2. 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是一类处方镇痛药,如可待因和吗啡等,常用于中度到重度的慢性疼痛管理。
然而,应严格控制使用这类药物的剂量和时间长度。
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性以及潜在的成瘾风险。
因此,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医生需要进行详细评估和定期监测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效果并最小化副作用。
3. 抗抑郁/抗癫痫药物有些抗抑郁/抗癫痫药物被证明对某些类型的慢性疼痛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特拉唑嗪和氟伏沙明在治疗神经性疼痛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中医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

中医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慢性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针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中医治疗慢性疼痛注重整体观察,采用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中药贴敷等,以达到调理气血、舒缓疼痛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慢性疼痛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中医药物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药物主要通过调理体内气血平衡、活血化瘀来达到舒缓疼痛的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川芎、桂枝、红花等,具有舒活筋骨、活血化痰的功效。
此外,中医还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膏,如乳香软膏、逍遥丸贴敷等,通过温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慢性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年人慢性疼痛常常伴随着气滞、血瘀等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通,恢复脏腑功能平衡。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刺激、拔罐、刮痧等,这些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针灸疗法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备受推崇。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传统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具体手法包括揉、推、点、按等,可以按摩局部疼痛部位,也可以按摩与疼痛相关的穴位,如合谷、风池等。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活络筋骨,缓解病痛,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四、中药贴敷中药贴敷是一种外用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煎煮成糊状,敷于患处,渗透皮肤,起到活血化瘀、舒缓疼痛的作用。
中药贴敷既可以使用成药贴敷膏剂,也可以使用鲜草药、中药浸泡熏洗或敷贴。
通过中药贴敷,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起到温经散寒、活血舒通的功效,缓解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是一种以整体观察、综合疗法为基础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中药贴敷都是中医治疗慢性疼痛的常见方法,通过调理气血、舒缓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对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案

中医对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案慢性疼痛是一个长期困扰着许多患者的问题,常常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中医在慢性疼痛治疗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中医的综合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法,以及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本文将对中医对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论述。
一、中医理论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慢性疼痛是由于人体的气血不畅所致。
气血畅通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而慢性疼痛则是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疼痛是一个整体的表现,要从整体上调理,而非只关注某个局部疼痛的缓解。
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温肾壮阳、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不同的治疗原则来缓解疼痛。
例如,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白芍、川芎、熟地黄等草药进行治疗;对于头痛、腰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莪术、川乌等草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它的疗效持久,能够改善疼痛的根本原因。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气血,改善疼痛症状。
例如,对于头痛患者,可以选用太阳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对于腰痛患者,可以选用腰髋穴、筋缩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中。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来改善气血运行,减轻慢性疼痛。
推拿按摩主要有拨、捏、揉、推、按等手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疼痛部位进行相应的疏通和按摩。
推拿按摩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的目的。
4.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有些食物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例如,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辣椒等;对于腹痛、腰痛等症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糯米、黄鳝等。
慢性疼痛管理康复方案比较

慢性疼痛管理康复方案比较在当今社会,慢性疼痛作为一种长期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状态,其管理与康复成为了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多种慢性疼痛管理康复方案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不同途径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其生理及心理健康状态。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管理康复方案及其比较。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疼痛管理中最传统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它包括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轻度疼痛,以及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用于中重度疼痛。
优点在于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耐药性甚至依赖性,因此需严格监控和个体化调整用药计划。
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运动疗法、手法治疗、热疗、冷疗等多种手段,旨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并恢复功能。
它强调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但治疗周期可能较长,且对某些急性期患者可能不适用。
三、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心理干预方式,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它教导患者识别和替换负面思维模式,学习放松技巧和应对策略,有效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CBT适合伴有心理因素影响的慢性疼痛患者,但需专业心理治疗师指导,且治疗效果受个体差异影响。
四、针灸与中医治疗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针灸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
结合中药内服或外用,如草药熏蒸、膏贴等,可以多途径发挥作用。
这种方法通常副作用小,能整体调理,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且效果个体差异大,需要寻找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个性化治疗。
五、神经阻滞与介入治疗神经阻滞和介入治疗通过注射药物或运用射频消融等技术直接作用于疼痛神经,阻断疼痛信号传递,适用于明确疼痛源的患者。
这类方法针对性强,可快速缓解疼痛,但属于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且效果可能短暂,需重复治疗。
六、替代疗法与生活方式调整包括瑜伽、冥想、按摩、芳香疗法等,以及饮食调整、体重控制、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改变。
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方法引言: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感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康复治疗是一种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康复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慢性疼痛患者的痛苦,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慢性疼痛康复治疗方法。
一、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慢性疼痛康复治疗中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传统物理因子如温度、电流、压力等对身体进行刺激,改变人体组织结构与功能,达到减轻或消除慢性疼痛的目的。
1. 热敷治疗:热敷能够增加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和僵硬,并增加关节灵活度。
对于骨关节类或肌肉类慢性源性低背部及脊柱相关问题产生改善效果。
2. 冷敷治疗:冷敷可以减轻患处肌肉炎症,缓解局部疼痛。
冰袋或冰块外敷对于急性扭伤、韧带拉伤等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3.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通过产生高频机械振动,呈现温和的温升效应,可以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和增加韧带弹性,从而改善慢性疼痛。
4. 电刺激治疗:电刺激能够通过调节神经传导功能影响神经元活动,并改变大脑对于疼痛信息的感知。
常见的电刺激方法包括电针、TENS等。
二、康复运动康复运动在慢性疼痛康复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适当的体力活动和特定的锻炼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并减轻身体负荷,释放压力。
1.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游泳等。
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2. 强度训练:通过肌肉力量训练来增加肌体稳定性。
这类锻炼包括举重、拉伸等。
3. 平衡训练:针对慢性疼痛引起的姿势不良或失去平衡的情况,进行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平衡能力与协调性。
4. 柔韧度训练:如果慢性疼痛是由于关节僵硬导致的,柔韧度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范围。
三、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影响情感和行为的康复方法。
它帮助患者转变对于疼痛的认识,并学会应对各种负面情绪和压力。
1. 教育指导:向患者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情况以及合理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镇痛科 王建峰 E-mail:wangjianfeng123456@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1
1
定义 诊疗范围 治疗方法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16
神经阻滞方法
脑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分支阻滞 面神经阻滞 舌咽神经阻滞
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半月神经节阻滞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14
特点
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
不需要特殊的器材、装置; 不需要特殊的器材、装置;
不良反应小; 不良反应小; 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 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2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 (简称TENS) ) (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 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 电疗方法。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 70 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 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SDU
2011-6-25
11
其他药物
曲马多 中成药制剂
氯胺酮
6其他药物 其他药物 可乐定 B 族维生素类
阿托品
钙代谢调节药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12
神经阻滞疗法(nerve block)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3
治疗作用机制
1.闸门控制假说 2.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假说 3.促进局部血循环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4
适应证: 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灼性神经痛、 幻肢痛、关节痛、腹痛、术后痛、产痛、 癌痛等。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5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 ( SUPER LIZER 以下简称 SL ) 以高分子碘灯作光源,用19000根光纤材料传输 直线偏光宽波谱近红外线的新型移动式光线治疗仪器。 对人体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和病患局部进行有效 的光线治疗的方法。超激光疗法不但疗效高,可有效 调节机体功能,还具有无痛、无创、无副作用、基本 无并发症的特点。 专家认为,超激光疗法可望成为21世纪重要的治疗和 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
37
针刀的治疗作用
(一)针刺效应 针刺效应
小针刀可像针灸针一样用来针刺穴位。因其针体比针 灸针稍粗,故刺激作用更强、更持久。因其顶端刀刃 锐利,故快速进皮时没有明显痛感。因其针体坚韧又 有针柄,故运针更容易,只是不宜行捻转手法。
7
麻醉性镇痛药 NSAIDs 抗抑郁药 镇静催眠药 抗惊厥药 其他药物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8
1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受体激动药
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杭药
阿片受体拮抗药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30
交感神经阻滞或毁损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31
交感神经阻滞或毁损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32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011-6-25
36
针刀疗法 (acupotomy)
针刀疗法是传统中医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相 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一疗法对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引起的疼痛具有 独特的功效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8
三叉神经痛射频毁损治疗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9
三叉神经痛射频毁损治疗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6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 的内容,也是一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 的内容, 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法。 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法。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
Definitions
Chronic pain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Consequently,i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A combination of definitions is utilized. ♦ Pain that persists beyond the usual course of an acute disease or a reasonable time for any injury to heal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athologic processes that cause continuous pain or pain at intervals for months or years ♦ Persistent pain that is not amenable to routine pain control methods ♦ Pain where healing may never occur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4
诊疗范围
头痛 颈肩痛和腰腿痛 四肢慢性损伤性疾病 神经痛和神经炎 周围血管疾病 癌痛 心理性疼痛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5
慢性疼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神经阻滞疗法 痛点注射疗法 其他疗法
疼痛医学最常用的诊疗 手段之一。 手段之一。
化学性阻滞 物理性阻滞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13
作用机制
1.
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改善血液循环 抗炎症作用
2.
3.
4.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19
痛点注射疗法
患有明显痛点的慢性疼痛有较好疗效。 患有明显痛点的慢性疼痛有较好疗效。
压痛点与扳机点(tender point and trigger point) 压痛点与扳机点( )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9
2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 antiNSAIDs均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NSAIDs 有中等程度 均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均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对头痛、牙痛、神经痛、 镇痛作用,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关节痛均有较好 的镇痛效果,对炎症性疼痛疗效更好。此外也可用于术后镇痛 的镇痛效果,对炎症性疼痛疗效更好。 和癌性疼痛治疗。长期应用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和癌性疼痛治疗。长期应用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6
作用机制
①扩张血管 ②改善血液循环 ③促进体内活性物质生成,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④阻断疼痛恶性循环等作用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27
适应症
非典型面部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雷诺综合征、术后疼痛、不定陈述综合 征、软组织疼痛、关节炎、关节痛、肌腱炎、腱鞘炎、 跟腱周围炎、肩周炎、肱骨外伤髁炎、面神经麻痹、 头痛、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011-6-25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10
3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除了抗抑郁效应外还镇痛作用, 抗抑郁药除了抗抑郁效应外还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 慢性疼痛综合征。 慢性疼痛综合征。 4镇静催眠药 临床可用于慢性疼痛、癌性痛、 临床可用于慢性疼痛、癌性痛、神经性疼痛的治疗辅助用 药。 5 抗惊厥药 如卡马西平、 已成功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 如卡马西平、苯妥 加巴喷丁等 英 、 加巴喷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