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合集下载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示范工程电气二次系统设计分析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示范工程电气二次系统设计分析

1 概 述
随着 直 流输 电技 术 的快 速 发 展 , 南方 电 网逐 渐
形 成 了强直 弱交 的输 电格 局 。多 回直流 集 中馈人 的
功率单元级保护主要 是保护功率器件不超 出运行
范围, 包括撬杠故障, 旁路失败 , 通信故障, 数据校验错 误, 泄漏故障, 自 检故障, 充 电失败 , 电源故障, I E G T 故 障, 直流过压, 直流欠压, 电容压力过大保护等。 换 流链 级 保 护 主 要 是 保 护 换 流链 设 备 正 常 运 行, 包括 : 过压 保 护 , 欠 压 保护 , 过流 保护 , 速 断保 护 , P r I ' 故障保护 , 同步故障保护 , 水冷故障保护 , 节
电气二次 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设计要点。重点 阐述保 护 系统 分层分级 的 配置方式 , 通过 仿真计 算验证 不配置 3 5 k V
母线保护的可行性 , 对 比 不 同 的监 控 及 远 动 系统 配 置 方 案 并 指 出每 个 方 案 的 工程 应 用 范 围 , 介 绍 其 他 二 次 系统 的设
通过 图 1的 主接线 看 出 , 3 5 k V 8 M 母 线通 过专
6・
第1 0期
蔡 田田, 等: 静止 同步补偿器 ( S T A T C O M) 示范工程 电气二次 系统设计 分析
用 变接 人 2 2 0 k V系 统 。考 虑专 用 变 压 器 已配 置 3 5
计及 实现方法等等 , 为后 续的 s T A T C O M 工程提供参考 。
关键 词 : 静 止 同 步补 偿 器 ( S T A T C O M) ; 保护配置 ; 3 5 k V母线保护 ; 监 控 及 远 动 系统 ; 备 用 电 源逻 辑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8 3 X ( 2 0 1 3 ) 1 0— 0 0 0 6— 0 3 中 图分 类号 : T M 7 7 文 献标 志码 : B

SVG电压控制特性说明

SVG电压控制特性说明

静止同步补偿器电压调节控制特性说明张皎静止同步补偿器是一种由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源换流器构成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又简称为STATCOM或SVG;其输出的容性或感性无功电流连续可调,其输出无功电流在可运行电压范围内与系统电压无关,具有良好的无功控制能力;一、SVG主要控制方式简介静止同步补偿器目前广泛用于新能源接入领域,用于校正功率因数、稳定电压和提高风机或光伏变流器低电压/高电压穿越能力;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模式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恒无功控制模式、无功控制模式和电压控制模式等基本控制模式,主要的控制模式说明如下:1、恒无功控制模式通过闭环控制,使链式STATCOM运行在给定无功功率状态的控制模式;此模式主要应用于设备调试、检修或功能特性测试时,当特殊情况下需要手动指定输出无功的时候也可使用此模式;2、电压控制模式通过闭环控制,使考核点电压维持在设定水平的控制模式,是SVG连续运行控制的基本模式之一;3、无功控制模式使负荷的无功量与SVG输出无功之差维持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控制方式,即总无功不超过一个定值,这个值根据系统要求确定,称为调节死区;4、电压无功联合控制方式以上电压控制方式和无功控制方式是控制器的基本控制模式,电压和无功可以单独控制也可联合控制,或加权联合控制;一般采用在调度预先确定的电压合格范围内如在设定电压的-3%~+7%或-5%~+5%采用无功控制方式,以降低与电网的无功交换,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网损;在超过此电压范围时,则转入电压控制,用于电压稳定,提高风场电压穿越能力;5、AVC控制模式AVC控制模式是SVG设备接受AVC控制指令输出无功或电压指令的控制模式;当同一风场内存在多套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应采用AVC协调各套无功补偿设备输出,AVC应下发无功控制指令,若下发电压控制指令,会造成不同无功补偿装置输出不均衡或输出震荡;二、SVG电压控制说明SVG进行电压控制的VI特性曲线见下图1;图中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SVG输出无功与目标电压的关系,SVG装置实际运行时,此线上的每一个点均代表实际的运行状态所对应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或无功电流;从图中还可见倾斜的线自下而上有多个,分别代表不同的设定电压参考值Vref;Vref在运行中可以实时设置,设置范围一般为0.90 p.u.~1.10p.u.;图1 SVG 的U/I 特性图中:Cnom I ——额定容性电流;Lnom I ——额定感性电流;V 2 ——在额定容性电流时的被控电压;V 1 ——在额定感性电流时的被控电压;V ref ——参考电压;SVG 的电压控制斜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slope K inductiver ——感性斜率;)capacitive (slope K ——容性斜率;总斜率slope K =)(slope K inductiver +)capacitive (slope K ;SVG 的VI 特性曲线的斜率非常重要,它是倾斜向上的,即SVG 输出感性无功时电压升高,输出容性时电压降低;电网系统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是一个向下倾斜的线,即当带感性负载的时候电压降低,带容性负载的时候电压升高,这个斜率于系统短路容量相关,短路容量越大,则特性曲线越平,短路容量越小,则特性曲线越倾斜;系统特性见下图2所示;图2 SVG 与系统的VI 特性SVG 曲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即为参考电压Vref,系统曲线与SVG 曲线的交点就是SVG 装置的实际工作点;以上图2为例,当系统斜率与SVG 斜率不变的情况下,系统电压发生变化图中三条虚线代表不同的系统电压,A 电压最高,C 电压最低时,SVG 的实际输出发生了变化,即系统电压越高,输出感性越大Q SVG-C ,反之输出容性越大Q SVG-A ;由以上解释可知,SVG 的特性曲线斜率越大,SVG 在容量输出范围内的电压偏差将越大;反之,SVG 的特性曲线斜率越小,SVG 在容量输出范围内的电压偏差将越小;不同SVG斜率情况参见下图3;图3 SVG不同斜率的工作点比较从图3可知,在系统电压高于Vref时,Kslope较大,SVG输出容性容量较小Q SVG-A,Kslope较小时,SVG达到满容量输出的极限Q SVG-C;以Vref=112kV,实际系统电压为115kV为例,当设置Kslope=5%时,SVG装置实际输出容量计算如下Qn为SVG额定容量:当设置Kslope=1%时,SVG装置实际输出容量计算如下:由以上计算得知,当设置Kslope=5%时,装置输出53.6%的容量,当设置Kslope=1%时,装置将100%满容量输出,进入输出饱和状态;从以上计算看来,当设置较小的Kslope时,会有更好的电压控制精度;但是过小的Kslope将带来如下问题:1、由于系统电压的极小幅度如1%变化,都将使SVG装置进入满容量运行的饱和状态,则在多数情况下,SVG失去了对电压波动进行抑制的能力;2、若系统电压在设定电压Vref上下小幅度变化,则SVG装置将快速频繁在满容性饱和输出到满感性饱和输出之间震荡,站内低压侧母线35kV侧快速频繁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和站内其他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严重危害;3、S VG长期在满容性或满感性状态下运行,造成SVG装置损耗增加,降低了风电场经济效益;4、S VG长期在满容性或满感性饱和状态下运行,使得SVG对系统突发的电压跌落或电压突增失去调节能力例如当系统电压略低于Vref值时,SVG输出在满容性状态下,若系统出现电压跌落,SVG将无法在此时提供突增容性无功支撑容量,失去了SVG对低电压和高电压穿越能力提供支持的作用;由于以上原因,SVG的Kslope不应为0,考虑到系统PT精度一般为0.5%和SVG控制系统检测精度一般为0.5%的影响,预留一定安全裕度,对于风电场SVG,建议的Kslope为2%~5%;事实上,电力系统对于电压调整曲线的要求也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条线,对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控制目标,一般在目标值的-3%~+5%范围内均认为是合格电压范围以110kV母线为例,调度下发112kV,则在108kV~118kV范围内均认为合格,在电压位于合格区间时,大量向系统注入感性或容性无功,将会对系统带来危害,是电网调度所不允许的;三、结论对于风电场用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电压调节时,应设置合适的目标电压和控制斜率,目标电压值应遵从上级调度指令,控制斜率推荐值在2%~5%,确保SVG以及站内风机变流器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行SVG电压调节精度的测试时,目标值不应是设定的参考电压Vref,而是根据Vref和设定斜率Kslope确定的电压控制曲线进行测试;作者简介:张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能质量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电子所电能质量研究室主任,参与编制电力行业标准“DL/T1010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电力行业标准“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将于2013年8月发布”等标准;。

STATCOM用于电弧炉无功补偿的研究

STATCOM用于电弧炉无功补偿的研究
统的稳 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电力技术的发展使得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 , 更多感性、非线 ! ! 性、 不对称及冲击性负荷的投入 , 产生的大量谐波与无功功率, 也恶化 了电网的电能质量 。电弧炉做为现代炼钢 的重要设备, 以其技术上的高效性和经济上的优越性, 在炼钢工业中所 占比 重越来越大 。 同时电弧炉也是电力系统中对 电能质量影响比较 ! ’ 严重的负荷, 尤其近年来电弧炉的容量逐渐增大, 电能质量的 对 影响也愈发明显, 包括 引起电网电压闪变与波动、 电网电压波 使 图 2 S A C M 的 结构 图 TT 0 形产生畸变、 使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 功率因数低等诸多方面。 3 S A C M 的 应 用 TT O 电弧 炉 的 电能质 量 问题不 仅严 重 影 响 电网 的经济 可 靠运 行 , 还 3 1应 用 现 状 . 影响到 自身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无功补偿方案, 电 对 早在 2 0世纪 8 年代就 已提 出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变流器 0 弧炉 的不 利 影 响进 行 有效 抑 制 , 其 有更 好 的应 用前 景 。 使 实现无功补偿的思想 。日本在 18 90年研 制出第一 台 2Mvr 0 a 2 无 功 补 偿 措 施 SA C M; T T O 随后, 日本和美国在 19 年和 19 年分别研制成功 91 94 2 1静 止 无 功 补 偿 装 置( VC . S ) 8Mvr 10 a 的采用 G O晶闸管的S A C M 装置, 0 a和 0Mvr T TT O 并成 () 1晶闸管投切 电容器( S ) T C 功地投入商业运行;德 国西门子公司的单机容量 为 8 m 的 Mv " 利用 晶闸管作为无触点开关 ,快速平稳地投入或切除补 S A C M 装置于 19 年投运 ;我 国也分别在 19 TT O 98 99年 3月和 偿 电容器 。 S T C本身不产生谐波, 对系统无干扰 , 且响应快速 , 20 年 2 01 月成功投, : Mvr + 0 K a的S A C  ̄ 2 a和- 0 vr T T OM装置[ 。 J0 - 5 5 ] 损耗小, 可实现无功 的动态补偿, 有效改善母线 的电压水平。 目前 S A C T T OM 已在不少国家的实际系统中运行。 ,大 多 但 T C的补偿 电容器容值固定, S 只能有级投切 , 无功 的补偿是 数是应用在变电站进行无功功率的集 中补偿 , 将其应用在电弧 阶 跃 的 , 电容 器 开 断 具 有 残 压 , 电网 电 压 的 闪变 不 能 起 到 且 对 炉的无功补偿方面却很少。虽然国外 已经将 S A C M 用于 TT O 很好的抑制作用。 钢铁企业的供电系统, 电网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 对 但国内针对 电 () 闸 管控 制 电抗 器 (C ) 2晶 T R 弧 炉的 电能质 量 问题 , 旧采用 以T R为主 的静 止无 功补 偿器 。 依 C 用晶闸管控制线性电抗器实现快速连续的无功功率调节, 用 32应 用前 景 . 固定的并联电容器组能使调节范围扩大到容性区。T R具有反 C S A C M 做 为 F T 中的 重 要 装 置 , 与 S C 相 比 , TT O AC S V 应时间快、 运行可靠、 无级补偿、 能平衡有功、 价格便宜等优点, C TR S A C M 性能更优越, TT O 具有调节速度更快、 运行范 围更宽、 吸 还能实现分相控制, 有较好的抑制不对称负荷的能力, 另外 T R C 收无功连续、 损耗低、 所用 电抗器和 电容 器容量及安装面积大 还能 较好 的控制 电弧炉 负荷 产生 的闪烁 , 因而成 为 目前 国内外在 为降低等优点, 并且采用多重化、 多电平或脉宽调制( wM) P 技 电弧 炉上应 用最 广泛 的一种 静止无 功补偿 装置 。但 是 T R 装置 C 术 等措 施 后 可 大 大 减 少补 偿 电流 中 谐波 的含 量 。文 献 [】以 7 结构和 运行 维护稍 显复 杂 , 设计 时要预 留一定 的过载 能力 。 并且 1E 4节 点算 例 的连 续 潮 流 计 算 和 仿 真 分 析 指 出在 减 小 电 E E1 压波动与维持系统电压稳定性方面 , T T OM 比 S SA C VC的效 果更为明显;文献 【] 8 通过计算表明相 同额定容量 的 S C与 V S A C M在系统 电压因故障骤然 降低时 ,T T O 能提 供 TT O SA C M 更多的无功功率来支撑系统电压, 提高系统的暂态稳 定。 以上不难看 出 S A C M 在电弧炉 的无功补偿上 同S C TT O V 图 l S VC 的基 本 结 构 相 比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对 电弧炉不利影响的抑制能起 到 22静止 同步补偿 器( C M) . s O 更好 的效果。文献【】 9以某钢厂一个 实际炼钢 电弧炉的供电系 S A C M是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概念和补偿原理, TT O 采用 统为背景研究分析 了 S A C T T OM用于 电弧炉负载端进行就 地 全 控 型 开 关 器 件 组 成 自换 相逆 变 器 ,辅 之 以小容 量 储 能 元 件 补 偿 的可 行 性与 方 法 ,并 通 过 仿真 验 证 表 明 了 S A C M 无 TT O 构 成 的无 功 补 偿 装 置 , 献 【】 出 了用 G O 实 现 的 S A . 功补 偿 的 良好效 果 。继 续 研 究 S A C 文 4给 T T T T T OM 在 电弧 炉 无 功 补 偿 C M 的基本 原理 。 T T OM 作为一种基于大功率 电子器件 的应用和方法具有深刻的实际意义 。 O SA C 的新型无功补偿装置,并联在母线上可看作一个 电压大小可 4 T C S S + C OM 的无功补偿方式 调 的 受 控 电压 源 , 能快 速 连 续 地 提 供 容性 和 感 性 无 功功 率 , 提 对于电弧炉 的用 电特 性, 特别是大容量电弧 炉, 采用大容 高供 电系统功率因数, 能克服三相不平衡 , 有效地抑制 电压闪 量 S A C M 能取得较好 的补偿效果, TT O 但也大大调高 了成本。 S T T OM 的优缺点, 将两者结合起 来共 同 变和 电压波动, 能有效 的维持连接点的电压为给定值 , 提高系 结合 以上 T C与 S A C

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呼声不断升级,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特性,其输出功率通常带有较高的谐波,也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

这对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无功补偿技术概述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包括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两种形式。

静态无功补偿主要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来实现负载的无功补偿,常用的装置有静态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

动态无功补偿则通过电容器的接入和断开来补偿负载的无功功率,常用的装置有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D-STATCOM)。

二、无功补偿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1. 提高电网稳定性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功率会对电网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静态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够根据电网负载的变化,自动调整无功功率输出,从而保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2. 提高电能质量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的特性,其输出电流存在一定的谐波成分。

这些谐波成分会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

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削减光伏发电系统谐波电流的影响,提高电能质量。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D-STATCOM)能够通过快速调节电容器的接入和断开,实现对谐波电流的滤波和补偿。

3. 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是衡量其电能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的损耗,提高系统的电能利用效率。

静态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够有效地调整系统的无功功率,使其接近单位功率因数。

4. 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输出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输出受到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SVG电压控制特性说明

SVG电压控制特性说明

静止同步补偿器电压调节控制特性说明皎静止同步补偿器是一种由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源换流器构成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又简称为STATCOM或SVG。

其输出的容性或感性无功电流连续可调,其输出无功电流在可运行电压围与系统电压无关,具有良好的无功控制能力。

一、SVG主要控制方式简介静止同步补偿器目前广泛用于新能源接入领域,用于校正功率因数、稳定电压和提高风机或光伏变流器低电压/高电压穿越能力。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模式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恒无功控制模式、无功控制模式和电压控制模式等基本控制模式,主要的控制模式说明如下:1、恒无功控制模式通过闭环控制,使链式STATCOM运行在给定无功功率状态的控制模式。

此模式主要应用于设备调试、检修或功能特性测试时,当特殊情况下需要手动指定输出无功的时候也可使用此模式。

2、电压控制模式通过闭环控制,使考核点电压维持在设定水平的控制模式,是SVG连续运行控制的基本模式之一。

3、无功控制模式使负荷的无功量与SVG输出无功之差维持在一个规定的围的控制方式,即总无功不超过一个定值,这个值根据系统要求确定,称为调节死区。

4、电压无功联合控制方式以上电压控制方式和无功控制方式是控制器的基本控制模式,电压和无功可以单独控制也可联合控制,或加权联合控制。

一般采用在调度预先确定的电压合格围(如在设定电压的-3%~+7%或-5%~+5%)采用无功控制方式,以降低与电网的无功交换,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网损;在超过此电压围时,则转入电压控制,用于电压稳定,提高风场电压穿越能力。

5、AVC控制模式AVC控制模式是SVG设备接受AVC控制指令输出(无功或电压指令)的控制模式。

当同一风场存在多套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时,应采用AVC协调各套无功补偿设备输出,AVC应下发无功控制指令,若下发电压控制指令,会造成不同无功补偿装置输出不均衡或输出震荡。

二、SVG电压控制说明SVG进行电压控制的VI特性曲线见下图1。

图中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SVG输出无功与目标电压的关系,SVG装置实际运行时,此线上的每一个点均代表实际的运行状态所对应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或无功电流)。

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SVG在风电场的应用

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SVG在风电场的应用

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SVG在风电场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于风力发电自身的特点,风电并网时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并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针对目前风电并网所面临的问题和要求,简要介绍了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

同时,本文介绍了SVG在内蒙某风电场实际应用的情况。

应用结果表明,SVG在风电场中的应用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并网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风电场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风力发电的特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成熟。

但是由于风资源是不确定的,再加上风电机组自身的运行特性,导致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的不稳定,会导致风电并网时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在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中要求:风电场应综合考虑各种发电出力水平和接入系统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稳态、暂态、动态过程,配置足够的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且动态调节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0 ms。

风电场应确保场内无功补偿装置的动态部分自动调节,确保电容器、电抗器支路在紧急情况下能被快速正确投切。

1 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1)到现在应用最多的风电机组就是双馈感应电机(DFIG)。

因为这样的风电机组都有变频器,所以它具有可以自己发出或者吸收无功功率的特点。

并网点在这种方式控制下,因为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是随风而变得,功率因数和电压所以是根据风电场的有功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保持恒定。

如果要保证并网点的功率因数保持恒定就需要安装相应的无功设备或者将电压保证到一定范围。

(2)因为风是可再生资源,所以电网系统在系统安全运行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应该将风电场发出的电能优先接收。

但是由于风速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在有些情况(阵风)下,风速快速变化时,会导致某一地区的风电在短时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调度是非常不利的,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3)我国当前在运行的风电机组大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其电压低于最低运行电压时会因保护而切机。

1 STATCOM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主体设备安装规范

1  STATCOM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主体设备安装规范

1 STATCOM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主体设备安装规范前言本规范适用于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6kV、10kV电压等级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以下简称STATCOM)的现场主体设备安装规范。

本操作规范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STATCOM简介——第2部分:STATCOM主体设备安装规范STATCOM简介无功功率的存在,使得电力输配电系统和重工业应用领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电力输配电面临电压波动、低功率因数以及电压失稳等问题;重工业应用,特别是快速、冲击性负荷,可能导致供电网络的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

动态无功功率的控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又称SVG(Static Var Generator)或SVC++,是目前无功功率控制领域内的最佳方案。

相对于传统的调相机、电容器电抗器、以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为主要代表的传统SVC等方式,STATCOM 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提供从感性到容性的连续、平滑、动态、快速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够解决负荷的不平衡问题不仅不产生谐波,而且能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动态补偿谐波;而SVC中的TCR在补偿无功功率同时产生大量谐波占地面积小,是同容量传统SVC的1/3到1/2,集成度高,移动方便电流源特性,输出无功电流不受母线电压影响,SVC是阻抗型特性,输出电流随母线电压线性降低对系统参数不敏感,安全性与稳定性好,而SVC易随系统或装置参数变化而发生谐振或谐波电压放大,影响系统安全运行损耗为同容量SVC的一半左右,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能够短时补偿有功功率STATCOM是新一代静止无功补偿器产品,是无功补偿领域最新技术应用的代表。

STATCOM 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变的无功电流源,其无功电流可以灵活控制,自动补偿系统所需的无功功率,国际上又称作静止补偿器,由于功能强、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亦有公司相对传统SVC而言称作SVC-Light或SVC-Plus。

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三种无功补偿方法

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三种无功补偿方法

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三种无功补偿方法
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三种无功补偿方法包括:静态无功补偿器(SVC)、静态同步无功补偿器(STATCOM)和串联电容补偿器。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角来实现无功功率的平衡,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1. 静态无功补偿器(SVC):SVC是一种通过改变电容、电抗器的接入或退出来实现无功功率补偿的装置。

它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能够自动检测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并通过调整电抗和电容的连接方式,来快速补偿无功功率。

2. 静态同步无功补偿器(STATCOM):STATCOM是一种通过控制电压源型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来实现无功功率补偿的装置。

它采用了电力电子设备,能够快速地控制无功功率的流动,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3. 串联电容补偿器:串联电容补偿器是通过在系统中串联电容器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它能够提供无穷大的无功功率,从而使系统的功率因数达到1。

它是一种简单、经济、可靠的无功补偿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这些无功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减轻无功功率的损失,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袁志昌
刘文华 宋强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匝摘要月本文通过国内外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介绍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应用现状,从性能、 占地、投资、损耗等方面比较STATCOM和SVC两种主要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匠关键词卫并联无功补偿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电压源逆变器采用了新型的链式结构,获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包括造价低(省去了多重化变压器 的投资)、占地少(主体部分占地面积少于400m2)、冗余运行可靠性高、模块化设计扩展性好,等等。
2.5
2003年美国康涅狄格州±150MvarSTATCOMEl6] Glenbrook变电站位于康涅狄格州西南部,属于东北电力公司(Northeast Utility)下辖的诺沃克一
(a)STATCOM装置外观;(b)并联无功补偿系统构成
障属于N一2导则之内的扰动,不允许出现如此严重的电压跌落,因此必须对电网进行有效改造,增强电
网应对事故的能力。 为此,东北电力公司考察了三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加装固定电容器组,经计算约需要
300Mvar,这些电容全部投入后将使正常运行时系统电压过高。第二种是线路改造,将系统中几条115kV 输电线路改造成230kV线路将有可能满足N一2导则,然而其中部分线路刚从69kV改造成115kV,绝缘 水平不能满足230kV电压。另外,技术、经济和时间等方面的因素也限制了架空线路的重建。第三个方
案是安装150Mvar固定电容器组和±150MvarSTATCOM。正常运行时,由STATCOM吸收电容器组的 无功,防止出现过电压;故障时,STATCOM和固定电容器组发出300Mvar无功将电压支撑到容许范围 内。仿真表明,安装STATCOM后,系统发生双回线路倒塔故障时,系统电压可以在故障切除后的2s内 恢复到0.95p.U.以上。
400kV或275kV,在6个月内可以从一个安装点整体移动至另一安装点,系统可用率高于98%等。 ALSTOM公司根据上述性能指标,率先提出了一种链式结构的STATCOM,其系统构成如图3(b)
所示,由23Mvar滤波器、127MvarTSC及一台±75Mvar链式STATCOM组成。由于装置的核心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国家电网计划在北方地区新建一座低成本燃气电厂,分析表明电厂投运后 将增加流向南方负荷中心的潮流,使得南方地区无功不足的问题凸现。在增加南方受端地区无功补偿的整
体计划中,位于伦敦北部的East Clayton变电站加装225Mvar的无功补偿装置是一个重要内容。出于节 省用地和发展新技术的目的,英国国家电网选择了基于STATCOM的动态无功系统。 英国国家电网对动态无功系统的要求为:容量为0~225Mvar,输出连续可调,接人电压等级为
2.3
1997年丹麦某风电厂士8MvarSTATCOM[91
该STATCOM的主要目的是研究STATCOM应用于风电厂提高接人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并防止风
电厂形成“孤岛”后的灾难性后果。 风电厂接入电网系统时一般面临两个主要问题:①异步发电机吸收的无功功率随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 而变化,受风力的影响变化比较频繁;②形成孤岛后,若并联补偿无功功率高于异步发电机吸收的无功功
1动态无功补偿技术 随着电力工作者对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尤其是电压稳定问题认识的深入,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同步调相机、机械投切式并联补偿、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 COM)等现有的并联无功补偿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动态无功调节的能力,如:改变同步调相机的励 磁电流,可以快速调节其输出无功的大小和方向;机械开关可以控制并联电容器组或电抗器的投入/切除; 静止无功补偿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实现无功的连续、快速调节。然而,由于存在造 价高、运行维护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步调相机已逐渐被淘汰;机械投切式的并联补偿响应时间在几 秒至lmin范围内,难以满足快速调节的要求。因此,当前技术条件下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通常指由电力 电子开关器件控制的SVC和STATCOM。 动态无功补偿的两种主要形式即静止无功补偿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虽然两者的名称近似,但原理却 有较大的差别。SVC是以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通过晶闸管将电容器组或电抗器快速投入/切除,实现动 态无功补偿,它要求电容器组和电抗器的容量与补偿容量相当,并且动态响应较慢。STATCOM则是以 更先进的全控型器件(GTO、IGBT、IGCT等)构成的电压源逆变器为核心,通过电子回路模拟出电抗 或电容的作用,不需要大型的电力设备,体积减小了,同时性能得到提升。 与SVC相比,STATCOM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STATCOM的动态无功响应更快。在实际工程应用中,STATCOM的响应时间通常为1~2个周, 而SVC则需要2~3个周。 2)STATCOM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小于SVC,通过简单的多重化,STATCOM的输出电压总谐波畸 变率可小于5%。 3)输出特性方面,STATCOM通过输出电流调节无功,受系统电压影响较小,而SVC输出的电压 与系统电压成平方关系,在系统电压下降时输出无功能力大大受限。 4)完成相同的控制目标,STATCOM和SVC需要的无功容量约为1:1.3。 5)STATCOM占地面积较小,相同容量的STATCOM占地为SVC的1/5~1/3。 自从1980年世界上第一台基于GTO器件的STATCOM装置在日本投运以来,STATCOM作为柔性 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Electric
Power)系统间存在功率振荡问题。
经论证,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电网改造的手段,但是增加一台1200Mvar变压器或者新建 一条160kV输电线路,投资都很大,最后TVA选择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决定在Sullivan变电站安装一 台±100MvarSTATCOM。
309
二十一世纪输配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率,异步发电机容易激发自激振荡。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固定并联电容补偿在风电厂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而STATCOM动态无功响应快速的优点可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STATCOM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电入网的场合,发挥静态电压调节和暂 态电压支撑的作用[20,21]。
2.4
1999年英国国家电网土75MvarSTATCOMEl21
2.2 图1
MW
日本关西电力--4-80Mvar
1996年美国TVA±100MvarSTATCOML80 Sullivan变电站位于美国田纳西州东北部,属于TVA(Tennessee
STATCOM系统接线图
Valley
Authority)管辖,其接线
简图如图2(b)所示。该变电站由500kV输电网和4条160kV线路供电,冬季负荷高峰期,该地区负荷 可达900MW,其中55%由Sullivan变电站提供。 Sullivan变电站在运行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负荷水平低、输电线路轻载时500kV线路电压过高,以前是通过80Mvar可投切电抗器吸收过剩 的充电功率,由于高压电抗器存在发热严重的问题,使用效果不好。 (2)负荷高峰期,线路重载时160kV线路电压过低,通常是由有载调压变压器调节。抽头动作频繁, 降低变压器寿命。据统计,该变电站变压器的故障率为1%,其中一半的故障是由抽头引起的,每次变压 器故障的损失在100万美元左右。 (3)变电站与500kV电网间联系较弱,仅通过一台1200MVA变压器连接。在冬季大负荷方式下, 失去该变压器后160kV母线电压跌落10%~15%。 (4)与临近的AEP(American
据东北电力协调委员会(NPCC)和新英格兰电力区(NEPOOL)的安全稳定运行导则,双回线路倒塔故
310
二十一世纪输配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
+23Mwar
+127Mvat
TSC
滤波器 (星接)
±75Mvar STATCOM
(角接) (b)
(角接)
图3英国国家电网土75Mvar链式srATCOM
±20 ±1 ±80 ±50×2 ±10×2 ±100 士8 ±160 ±20 ±75 +133/一41 ±100 士80 ±150 ±i00 土50
投运时间(年)
1980 1986 1991 1992 1993 1996 1997 1997 1999 1999 2001 2002 2003 2003 2004 2006
斯坦福地区电网。该地区为人口密集区,以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为主,最高负荷可达1200MW。
2000年夏天,发生了一起双回输电线路倒塔故障(Double--Circuit Tower),致使该地区电压跌落至
30
0/4~40%(故障中),故障后经历8~10s才恢复至90%(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空调负荷停转或闭锁)。根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世界上用于输电系统的大容量STATCOM装置
研制者 三菱电机、关西电力[3] 西屋公司、美国电科院[4] 三菱电机、关西电力[5] 东芝、日立、东京电力[6] 东芝、Hokkaido电力[7] 西屋公司、美国电科院、田纳西电力[8] 西门子[9]9 西屋、EPRI、美国电力[”] 清华大学、河南省电力公司[“] ALSTOM、英国国家电网(NGC)[12] 三菱[13] 三菱,圣迭戈天然气和电力公司[14] 韩国电科院、韩国电力公司Os] ALSTOM,美国东北电力06] ABB,奥斯汀能源[17] 清华大学、许继,上海电力公司[18.19] 安装地点 日本 美国 日本 日本 日本 美国 丹麦 美国 中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韩国 美国 美国 中国 容量(MVA)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的一种典型装置,吸引了各国学者和研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