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应力与效率分析

合集下载

垂直轴风力机

垂直轴风力机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风向改变的时候无需对风,在这点上相对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一大优势,它不仅使结构设计简化,而且也减少了风轮对风时的陀螺力。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分类尽管风力发电机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①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者气流方向。

利用阻力旋转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有几种类型,其中有利用平板和被子做成的风轮,这是一种纯阻力装置;S型风车,具有部分升力,但主要还是阻力装置。

这些装置有较大的启动力矩,但尖速比低,在风轮尺寸、重量和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提供的功率输出低。

达里厄式风轮是法国G.J.M达里厄于19世纪30年代发明的。

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院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竞争者。

达里厄式风轮是一种升力装置,弯曲叶片的剖面是翼型,它的启动力矩低,但尖速比可以很高,对于给定的风轮重量和成本,有较高的功率输出。

现在有多种达里厄式风力发电机,如Φ型,Δ型,Y型和H型等。

这些风轮可以设计成单叶片,双叶片,三叶片或者多叶片。

其他形式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有马格努斯效应风轮,他由自旋的圆柱体组成,当它在气流中工作时,产生的移动力是由于马格努斯效应引起的,其大小与风速成正比。

有的垂直轴风轮使用管道或者漩涡发生器塔,通过套管或者扩压器使水平气流变成垂直气流,以增加速度,偶写还利用太阳能或者燃烧某种燃料,是水平气流变成垂直方向的气流。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发展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使风电建筑一体化成为可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样,最初是为了解决应急电源和边远地区供电而开发出来的产品,因而在最初发展并不是很快。

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能源紧张,让世界各国的专家想到了以风力发电作为补充能源的可行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纷纷进行研究,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较差,启动风速要求较高,发电噪音也很大,所以只能将风力发电机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或风力较大的地方。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多参数效率实验及仿真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多参数效率实验及仿真

Te , i I N fw2 ,e t  ̄l o i ri iua dadte eus hwa odore hnu n F E TS toet fo sg o " h wf d fwn t bn is le n sh o o ge- d u es m t hr s g  ̄
LI Mi ZHANG o mi , U n x e U ng, Lu - ng LI Be - u
( c a ia E g er g f hn zo nv r t,h n zo 5 0 1 C ia Meh ncl ni ei e gh uU i s yZ e gh u4 0 0 , hn ) n n oZ ei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l8 7 文章编号 :0 1 3 9 ( 0 2 0 — 18 0 10 — 9 7 2 1 )6 0 7 — 3
Ma hn r De in c iey sg

Ma ua tr n fcu e
第 6期 21 0 2年 6月
垂 直轴风 力发 电机 多参数效率 实验机风轮效率的诸 多因素中选取了叶片数 目凡安装角度 a 叶片曲 、 、
率半径 和叶片宽度 作为参数 ,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轮换试验相结合法进行 了多参数效率实验,
得到叶轮直径 30 m时, 8B 9 m R 7 ,=5的一组最优参数值。并运用f et 2m n ,=0 m,- 5a 2。 = l n 软件对风机流场 u
Ke r s Ve t a i ; i d T r i e Ef ce c F u n ; r e Di e so i u a i n y wo d : r i l c Ax s W n u b n ; f i n y; l e t Th e - m n i n S m l t i o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风性能强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其动态特性研究却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动态特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动态特性是指其在运行状态下的运动规律和动态响应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旋转速度、转矩、振动等。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需要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和掌握,以便更好地控制其运行和提高其发电效率。

二、影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的因素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动态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风速、风向、行星齿轮传动等。

风速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旋转速度的决定因素,风速越大,旋转速度越快。

同时,风速和风向还会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转矩产生影响,影响其发电效率。

行星齿轮传动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常用的传动方式,其不仅能够提高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传动效率,同时还能改善其动态特性。

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研究的方法针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研究的需求,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计算机仿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建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模拟其运行过程,从而分析其动态特性。

此外,实验研究也是研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直接观察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运动状态和动态响应特性,进一步研究其特性以及模型的准确性。

四、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研究的意义研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掌握和控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提高其发电效率,增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靠性。

另外,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其技术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可靠和清洁的能源。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垂直轴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动态特性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动态特性的机理和规律,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和准确度,优化其设计和结构,从而推动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应力与效率分析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应力与效率分析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应力与效率分析作者:佚名转贴自:中国电力设备管理网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6-2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与性能,根据实地试验数据,分析应力和风机的效率,提出了完善系统的参数、提高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能充分利用率的方案。

[关键词]风能利用系数,垂直轴,风力发电一、引言:火力发电虽然是我国发电产业的主要形式,但是火力发电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约社会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使之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一个方面军,不仅是能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风力发电对环境的正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可以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减少污染,也可以保护我们的土地免受过度开发的灾难,最可贵的是风电环境的负面影响非常有限,这可以使人类与自然界友好相处,在地球上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风力发电包括机械结构和实时监控两部分,在50kW风力发电系统中,其叶轮最大直径9米,叶轮高度19.2米。

叶轮自重4.2吨。

在1.5MW风力发电系统中,叶轮最大直径 58米,叶轮高度将达到116米,叶轮自重120吨。

由于装卸困难,维修成本高,一旦损坏,整个风力发电系统将瘫痪,所以对整个轮轴和叶片的受力分析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以50KW双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垂直轴为中心旋转,捕捉的风能通过垂直的主轴传到地面的齿轮箱和发电机组。

与水平轴风机相比,垂直轴风机在制造、安装、维护和抗疲劳性能方面都有较大优势。

这台风机现在安装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内,这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在国内是第一例,现在正处于研发阶段,并没有投入大批量生产。

本文以此为基础,主要针对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通过采集的测试数据,分析它的性能和效率。

现存的风力发电系统大都是水平轴的,其受到风力风向的限制,虽然在迎风方向,水平轴的效率要高于垂直轴,但是,风向发生变化后,水平轴风机的效率将会降低。

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仿生塔架性能分析

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仿生塔架性能分析

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仿生塔架性能分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利用风能进行发电的设备,其与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具有更高的风能利用率、更低的噪音和更高的可靠性。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是支撑整个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仿生性能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性能。

首先,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进行力学分析。

塔架的主要作用是承受风载荷,保持发电机组的稳定工作。

通过对塔架的设计和结构进行仿生分析,可以确定塔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例如,可以通过仿生分析确定塔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使其在不同风速下具有更好的抗风性能,减小塔架的振动和变形。

其次,进行气动性能分析。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需要承受来自风的作用力,并将其传递给发电机组。

通过仿生分析可以确定塔架的气动性能,包括风向和风速对塔架的影响、各个部分的压力分布等。

这可以为优化塔架的设计提供参考,例如通过调整塔架的形状和尺寸,减小风力对塔架的作用力,进而提高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

再次,进行结构强度分析。

塔架作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风力和发电机组的重量。

通过仿生分析可以确定塔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评估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这可以为塔架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例如通过采用更好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提高塔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最后,进行降噪性能分析。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相比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具有更低的噪音水平,这在城市和居民区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仿生分析可以确定塔架的噪音特性,包括其对风噪音的遮挡效果、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旋转运动对塔架的噪音影响等。

这可以为优化塔架的设计提供指导,例如通过改变塔架的形状和材料,减小塔架对发电机组噪音的传递,进一步降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噪音水平。

综上所述,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性能分析是评估其工作性能的关键环节。

巨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巨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0 O 23 X ) J O 2 ZX ) = O 2Ù X ) : O 2 BX ) * O 2 aX ) @ O 2 cX ) >O 2 WX O 2 dX ) . Á ’! èé XY À
;! ;<=> < ?(7@ABCDEF.7GH v ) ´ 4 Ç ô & Ý ¨ F N g ± * 5 6& ¥Á ~ݨv * J h6i ë j } $ X Ñ k % & V& R l ãäJâN } 4 Ç ô m = | } &% ¨ J | N } nãäâN}J n àm n à % Á $ O$ o UF S Q S . p <Jv Ý ® ô q r nâN} n àJ à p ] s % ª Á $ F ¥ & qr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Á &! ½¾¿À}V
2345 # 678 ! 9 !& % # ( : ( ;<= ! >?/0= # B E 0 + 9 2 + 0 > 0 + + 0 1 ! " " !!* 1 8 K = 1 E , 7 @ABC # ! " " $O& "O& (
万方数据
!"# !! " " # $% $ &% ! ! ’(% % $&!
Á V! ݨ. p Á
*J ¸­ Q i * J D % ~Ö & v¨|}4Çô & D Þ­% & * J Dtu & qr ô % =! =>7:IJK Á(¬ ÏÐ J Y ¶ ù Ä õ F N Ç Á [ ÿ 0 & á K[% Ï Ð q r 1 : Ý ® 2 . ’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究报告分解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究报告分解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究报告分解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相比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更多的优点,如结构简单、可以从任意方向的风得到驱动、不受风速的限制等。

本文将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研究进行详细的分解。

首先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由垂直轴和叶片组成。

垂直轴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倾斜的。

叶片则安装在垂直轴上,可以是直杆式叶片或者是罗茨式叶片。

直杆式叶片通常是扇形或者是直线型的,而罗茨式叶片则是一种有多个层级的螺旋形叶片。

这些叶片的设计可以使得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各种风向和风速下都能高效地工作。

其次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当风吹过叶片时,叶片会受到风的作用力,并随之转动。

转动的叶片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传动装置可以是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或者链条传动等。

发电机通常是直流发电机或者交流发电机。

然后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优点。

相比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可以从任意方向的风得到驱动,不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需要面对风的方向限制。

其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低。

再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不受风速的限制,能够在低风速条件下产生电能。

最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噪音较小,对环境污染也较少。

最后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应用前景。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山区等地的电力供应。

由于其结构简单,不受风速的限制,并且可以从任意方向的风得到驱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同时,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之一总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利用风能产生电能的装置,在结构、工作原理、优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效率,提高其经济性和可靠性,以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4.2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原理

4.2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原理

风力发电原理
34
34
主编及制作:刘赟第四章ຫໍສະໝຸດ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原理
35
35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原理
36
36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原理
37
37
主编及制作:刘赟
风力发电原理
1
1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4.2 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 主要指法国的科学家达里厄发明的达里厄式风轮。风轮 由固定的数枚叶片组成,绕垂直轴旋转。
达里厄风力发电机组可分为直叶片和弯叶片两种,叶片
的翼形剖面多为对称翼形,其中以H型和Φ型风力机组最为
典型。
风力发电原理
2
2
主编及制作:刘赟
达里厄风力机的自启动
叶片摆动
风力发电原理
16
16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达里厄风力机的自启动
叶片摆动
风力发电原理
17
17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调速
风力发电原理
18
18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同水平轴机组一样,也主要由风力机、 齿轮箱、发电机等组成。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达里厄风力机的自启动
叶片摆动
风力发电原理
12
12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原理
13
13
主编及制作:刘赟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应力与效率分析
作者:佚名转贴自:中国电力设备管理网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6-2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与性能,根据实地试验数据,分析应力和风机的效率,提出了完善系统的参数、提高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能充分利用率的方案。

[关键词]风能利用系数,垂直轴,风力发电
一、引言:
火力发电虽然是我国发电产业的主要形式,但是火力发电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约社会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所以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使之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一个方面军,不仅是能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风力发电对环境的正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可以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减少污染,也可以保护我们的土地免受过度开发的灾难,最可贵的是风电环境的负面影响非常有限,这可以使人类与自然界友好相处,在地球上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风力发电包括机械结构和实时监控两部分,在50kW风力发电系统中,其叶轮最大直径9米,叶轮高度19.2米。

叶轮自重4.2吨。

在1.5MW风力发电系统中,叶轮最大直径 58米,叶轮高度将达到116米,叶轮自重120吨。

由于装卸困难,维修成本高,一旦损坏,整个风力发电系统将瘫痪,所以对整个轮轴和叶片的受力分析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以50KW双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垂直轴为中心旋转,捕捉的风能通过垂直的主轴传到地面的齿轮箱和发电机组。

与水平轴风机相比,垂直轴风机在制造、安装、维护和抗疲劳性能方面都有较大优势。

这台风机现在安装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内,这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在国内是第一例,现在正处于研发阶段,并没有投入大批量生产。

本文以此为基础,主要针对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通过采集的测试数据,分析它的性能和效率。

现存的风力发电系统大都是水平轴的,其受到风力风向的限制,虽然在迎风方向,水平轴的效率要高于垂直轴,但是,风向发生变化后,水平轴风机的效率将会降低。

所以,从一个水平轴的风电场可以发现,背风的水平轴的风力发电机组是不工作的,迎风的水平轴发电机组工作,而且,水平轴的发电机都安装在顶部,增加了电缆的长度和维护成本。

二、垂直轴系统结构
在国外,垂直轴风轮叶片一般是等截面,单troposkien()曲线,对于50KW风机风轮叶片是等截面双troposkien曲线(如图1所示)。

在相同的外形尺寸下,扫风面积增大15%,大大提高了气动效率和输出功率。

图1 50KW 风力发电机组
垂直轴的结构,主要分为风轮支撑装置、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四大部分(见图1)
风轮支撑装置:顶部轴承装置设在风轮上端,由四根张紧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的斜拉钢丝绳支撑风轮,并保证风轮主轴的垂直;下部轴承装置承受来自风轮主轴的垂直力。

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设在高速刹车盘上,通过齿轮箱实施制动。

传动系统:包括联轴器、传动轴、齿轮箱、轴承等组成传动系统,膜片联轴器作为软连接传递扭矩。

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包括启动和刹车控制,测试与PLC采集传输,润滑系统和监测报警。

采用发电机励磁和软并网控制。

其中叶片是扁锥形的,从它的横截面可看出分三层结构,内层是钢心轴,用于加固叶片,中间层是发泡材料,其作用是缓冲拉力,外层是玻璃钢蒙皮。

在该系统中,采用了欧姆龙机型的PLC控制,实现了只启动小电机发电和大、小电机相互切换发电。

一般情况下,小电机的额定转速是63转/分钟(rpm)。

大电机的额定转速是95转/分钟(rmp)。

从图1的结构可以看出,垂直轴风机的一个特点是控制中心在地面,便以运行人员的控制。

相对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来说,节约了一定的运营成本。

但垂直轴的占地面积较大,并且需要钢丝绳固定。

这样就会给轴承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轴承的寿命。

三、检测界面
轴的扭剪和弯曲检测分析:
轴的扭剪和弯曲对轴的正常运行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风机在运行状态下,轴受到的扭剪和弯曲的应力的实时波形的对照图如图2所示。

现场测试时,在100s时刻启动风机,分别在150s、220 s、300s时刻增加变频器的功率,瞬间提高转速。

由图可见,风机启动时,噪音较大,扭剪和其它应力的瞬间值变化很大,在150s、220 s、300s变速过程中,受力略有变化,当达到匀速的时候,受力平稳。

直到400s开始停车时,应力的变化较明显。

图2 轴上应力时域波形
四、系统分析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传感器,以便更好的采集数据。

其中在风机上,使用了风向传感器;在转轴和叶片上安装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在刹车片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在金属架底座上安装了位移传感器;在控制机柜里安装了湿度传感器;在用于固定轴的钢丝绳上,安装了拉力传感器;在轴的上面还安装了扭矩传感器。

在测试过程中,PLC控制器会通过各个传感器采集到大量的数据,并且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工控机上,进行数据处理,描绘出相应的曲线。

目前风机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效率的提高及轴和叶片的受力。

这要通过对风轮做ANSYS有限元模态分析计算、机械功率计算和CP值计算,并且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来分析。

下面就三种计算方法来分析:
机械功率计算方法
机械功率是通过扭矩和风轮转数数据计算得到,具体公式为:
(1)
式中 C : 扭矩,Nm ;
n : 风轮转速,rpm。

得到数据后,在同一风速下取平均值。

Cp值计算方法
Cp 是风机的风能利用系数,是风机的风轮能够从自然风能中吸取能量与风轮扫过面积内未扰动气流所具风能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2)
式中:当地空气密度, kg/m3 ;
S :风轮扫风面积, m2 ;
V :上游风速, m/s。

尖速比值计算方法
尖速比表示风轮运行速度的快慢,常用叶片尖端线速度与来流风速之比来描述。

其表达式为:
(3)
式中 n :风轮转速,rpm ;
R :叶尖半径,m ;
V :上游风速,m/s ;
:风轮角速度,rad/s。

图3理论计算的风能利用系数和尖速比的关系
从图上可知,理论上,在风速为13m/s的时候,最大值可以达到0.44, 所对应的尖速比值为4.3。

此时风机的效率最高,发电量最大;当风速慢慢变小,Cp值也会随之波动变小,风机的效率也就随之慢慢降低。

在实地测量数据时,会由于风机风阻等不定因素的影响,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会有所变化。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得到的最大Cp值为0.32,和理论上计算得到的Cp值(经过反复检验,我们认为这个Cp值为理论不记损失的真实值)相差约72%,因此得到气动损失系数约为28%。

现场实际测量的曲线图如下:(如图4所示)
图4 现场实际测试数据结果
通常风机的开始发电的启动风速为5m/s,当风速达到最大13m/s的时候,小风机的输出功率最大,能够达到9kW以上。

通过PLC命令实现机组的启动和关机程序,发电机的软并网控制,风速、风向和风轮转速实时监视。

根据以上的分析数据分析,能使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保持在的正常运行范围内,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使风力发电机组有效、安全的运行,降低机组所受的应力水平,但风机的效率偏低,从公式(1)可以看出,效率与扭矩成正比,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每一次高速采集程序采集到的扭矩值都有一个零飘值,使得公式计算的扭矩值存在较大的误差,经过扭矩调零点后,效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能源发电技术》王长贵崔容强周篁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一版2.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风能开发利用,张希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3.风力发电机组规范贺德馨田野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一版4.可编程序控制器 SYSMAC CJ 系列操作手册 2002年10月修订。

5.面向对象的理论与C++实践王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1997年2月第一版6.Templin, R.J. and Rangi R.S. ,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Development in Canada,” IEEE Proceedings,Vol.130,Part A,No.9,December 1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