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教案
《图形创意基础》教案

图形创意基础教案教学内容:目录第一讲导论及图形释义及起源和发展(4课时)第二讲关于图形及图形创意的实际应用(理论)(4课时)第三讲图形创意的思维(4课时)第四讲图形创意的起点——联想(8课时)第五讲图形创意的核心——想象(28课时)第六讲图形创意的实际应用(实践)(8课时)第七讲图形创意基础教学课题考查结题(8课时)第一讲导论及图形释义及起源和发展(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内容、图形创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欣赏世界著名设计大师作品,了解图形创意的历史及创意设计思维变化(3)、图形释义、图形的起源的发展及图形的传达优势一、重点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学习要求和了解图形创意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二、难点1、从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的作品中感受创意思维的变化规律2、了解图形的传达优势第一讲导论及图形释义及起源和发展第一节1、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内容、图形创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欣赏世界著名设计大师作品第二节小练习第三节图形释义、图形的起源的发展及图形的传达优势第四节小练习第一讲作业:资料收集要求:1、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创意图形广告海报资料,解释感兴趣原因,内容不限。
2、数量:不少于5张(制作PPT电子版作业)第二讲关于图形及图形创意的实际应用(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图形的传达优势、现代图形的特征(2)、现代图形的设计原则(3)、图形创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一、重点现代图形的特征及设计原则二、难点现代图形的设计原则第一讲导论及图形释义及起源和发展第一节图形的传达优势及图形创意课程其他课程的关系第二节现代图形的特征第三节现代图形的设计原则第四节小练习第二讲作业:资料收集收集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典型作品,并分析其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用PPT展示。
第三讲图形创意的思维(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2)、与图形创意相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一、重点认识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思维方式二、难点认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第三讲图形创意的思维第一、二节一、关于创意1、对创意的理解2、创意的产生理论1).魔岛理论(詹姆斯·韦伯·扬)2).天才理论3).迁移理论4).变通理论5).元素组合理论3、创意的过程1).收集原始资料(信息)2).仔细整理、理解所收集的资料3).认真研究所有资料4).放开题目,放松自己5).创意出现6).对冥发的创意进行细致的修改、补充、锤炼、提高4、国内外几种比较典型的阐述创意过程的方法:1).“三境界”法2).5W2H法3).行停法4).四步创意模式5).穷问法6).六顶思考帽法7).头脑风暴法(课堂训练:给学生练习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
七年级美术《图形创意设计》教案

七年级美术:《图形创意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与作用,学习图形创意设计的思维方法。
2、运用所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练习,体会图形创意的一般过程,学生对联想和想象有了概念和形象上的认识理解后,引导其进行创造实践。
3、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联想与想象的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创造出独特而有内涵的全新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极富创意、生动有趣的图片导入。
师: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有趣吗,有趣在哪?为什么这么有趣?(学生回答)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图形(圆形、四边形、三角形)分发给部分学生,让他们在这些图形上适时的加上几笔,使它变得更有趣。
师:现在的的图形比刚才的更有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图形创意设计。
二、新授:1、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和作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图形师:你从这些图片中得到什么信息。
生:一把手枪和一个水龙头。
2、水被严重污染了。
3、被污染的水源就如同是从手枪里发射出来的子弹,可以致命。
4、告诫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师:优秀的图形设计以其超乎想象、特立独行的大胆创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从而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达。
师:现代图形创意设计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于视觉传达的各个领域,包括招贴画、报纸、杂志、网络、路牌、霓红灯、包装、电影、电视广告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不同领域的创意图形。
2、参与创新,时代的使命师:敢于创新,打破常规,是新时代赋于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同学们,你们都有会一对会飞翅膀,这对翅膀叫联想和想象。
多媒体展示几幅“云”图片师:看到这些云朵会联想到什么?(生:狮子,老虎,老人,等等)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学生有很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1)思维拓展练习:黑点→(种子,眼球,火柴头,日蚀)线→(鞭子,雨丝,伤口的边界,物体运动的轨迹)△→(金字塔,帽子,笔尖,三棱镜)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翻飞的树叶,吹动的长发,吹落的花瓣)打击声→(鼓掌,下雨,下课同学们整理书本)(2)课件播放:北京奥运会鸟巢师:能看出它是从什么实物而联想和想象到的?(3)播放几幅创意图形,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创意作品的巧妙之处。
《图形创意设计》教案

《图形创意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与作用,学习图形创意设计的思维方法。
2、运用所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练习,体会图形创意的一般过程,学生对联想和想象有了概念和形象上的认识理解后,引导其进行创造实践。
3、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联想与想象的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创造出独特而有内涵的全新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极富创意、生动有趣的图片导入。
师: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有趣吗,有趣在哪?为什么这么有趣?(学生回答)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图形(圆形、四边形、三角形)分发给部分学生,让他们在这些图形上适时的加上几笔,使它变得更有趣。
师:现在的的图形比刚才的更有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图形创意设计。
二、新授:1、了解创意图形的特点和作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图形师:你从这些图片中得到什么信息。
生:一把手枪和一个水龙头。
2、水被严重污染了。
3、被污染的水源就如同是从手枪里发射出来的子弹,可以致命。
4、告诫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师:优秀的图形设计以其超乎想象、特立独行的大胆创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从而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达。
师:现代图形创意设计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于视觉传达的各个领域,包括招贴画、报纸、杂志、网络、路牌、霓红灯、包装、电影、电视广告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不同领域的创意图形。
2、参与创新,时代的使命师:敢于创新,打破常规,是新时代赋于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同学们,你们都有会一对会飞翅膀,这对翅膀叫联想和想象。
多媒体展示几幅“云”图片师:看到这些云朵会联想到什么?(生:狮子,老虎,老人,等等)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学生有很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1)思维拓展练习:黑点→(种子,眼球,火柴头,日蚀)线→(鞭子,雨丝,伤口的边界,物体运动的轨迹)△→(金字塔,帽子,笔尖,三棱镜)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翻飞的树叶,吹动的长发,吹落的花瓣)打击声→(鼓掌,下雨,下课同学们整理书本)(2)课件播放:北京奥运会鸟巢师:能看出它是从什么实物而联想和想象到的?(3)播放几幅创意图形,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创意作品的巧妙之处。
图形创意教案

《图形创意》白莉第一章理论篇第一节图形创意概述一、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1、用眼睛瞧的语言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革命与全球媒体的变化,不断地用色彩与视觉图形强化视觉的冲击力的环境,人们在接受与传递信息方面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单一的视觉形象,交流在当代生活中更多地被视觉的标志——字符代替。
脱离身体的交流,并更多地利用视觉功能与形象思维,已经成为当代生活,尤其就是现代城市生活的特征了。
观瞧先于语言。
正就是因为观瞧,才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确定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的这一事实,也正因为观瞧我们才了解到对于同样一种物体可以在其表面的意义上附加更深广的内涵。
即创意图形。
2、图形创意的涵义图形——就是经过设计以说明某种信息、思想与观念的用于传播的视觉符号。
这种视觉符号包括:象征符号、指示符号、绘画性符号,在抽象的或具象的图形背后意喻着深刻的主题思想。
“图形”就就是“创意图形”的简称。
图形创意——就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
其本质就是感性的形象传达,把要传达的内容用最简洁的形态变换成醒目、明了的图形语言,达到视觉造型上的精华。
3、图形创意的起源与发展①图形创意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岩画。
②在世界岩画中,有三种视觉表达的符号形式普遍存在:图画型表意型情感型③同时,作为部落标志的图腾,也就是原始的图形。
因此说,它们不仅就是记事与传递信息的符号,还就是崇拜物的象征,更就是图形创意的起源。
④图形创意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第一次重大发展起源于原始图形向文字的转化。
文字从图形的系列中分离出来,并形成独特的系统,从而使人类找到了另一种能够比较准确而简便地传播信息的视觉传达方式。
●第二次重大发展起源于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她们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得更迅速,更健康。
●第三次重大发展起源于产业革命。
19世纪席卷欧洲的产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生产,从而带动了设计事业的飞速发展。
照相机、电影机的出现,为图形设计创造了新的条件。
(完整版)《图形创意》

奇 指图形表现的创造性。好的图形必然是极具吸引力的,
而这种吸引力往往是通过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视觉形象获 得的。今天的人们在面对司空见惯的画面时早已麻木,只有 出乎意料、带来惊奇感的形象,才会诱发进一步深入的兴趣。 差异化、个性化、原创性是今天优秀设计必备的一个基本素 质。
美 指图形表现的艺术性。图形的优势很大部分源于它的审
二、图形创意课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图形课程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培养学生创作图形 形象的能力,包括构思和表现两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种全 新的视觉想象与呈现的手段;另一个目的,也是意义更深远 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如何在面对 问题时通过恰当的思维过程,多方位地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 法。
三、图形创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图五十四《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招贴设计
图五十五 、五十六 鞋子的正负图形创意
(二)、正负图形在视觉传达中的独特魅力
正负图形的创意是一种有意味的空白。按照“相互 统一、相互排斥”这一物理原理,正负形形成了各不相 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 化同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正负形在我 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标志设 计、工业、建筑设计、广告创意等等。设计师利用这种 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 的美妙之处。
第二部分 教学实践
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与表现力
第一章 导 论
一、图形创意课的基本内容
图形创意研究的是图形语言,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分 为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方法论两个部分。其中理论知识点包括: 图形的概念、图形的发展、现代图形的特征和创作原则、创 意图形的构成形式等,同时穿插介绍与图形相关的视觉心理 学、符号学、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知识。方法论部分则包括: 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现代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 以及图形的延展运用等。
图形创意教案(1)

理解创造性的实质,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将创造性思维方式运用进去。
本章作业
单一元素为起点的想象,对某个元素(叉子、铅笔、瓶子、手等)进行解构分析后进行大胆想象,既要塑造出创新形态,也要保持元素的可辨识性。作业数量:10个提交方式:在课堂上构画方案草图,数量不少于20个,从中选择优秀的课后进行精细描绘。
本章考核
理论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课程成绩相结合
备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目的一:培养学生创作图形想象的能力,包括构思和表现两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种全 新的视觉想象与呈现的手段。 二:是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如何在面对问题时通过恰当的思维过程多 方位地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本课程意义:图形创意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承前起后的过渡位置,它引导学生将前期已经具备的表现能力转向后期的专业设计中,而这个过渡就是通过创意思维来实现的
本章考核
理论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课程成绩相结合
备注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教案
学时:8
章节
第三章图形创意相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三章图形创意相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创造性的实质
二、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2、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难点
能够熟悉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各种方式
4.介绍中外古今优秀的图形创意作品,加强现代审美观念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基础教学的发展。
教材和参考书目及资料
教材:
《》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创意图形》罗鸿、左剑虹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教案
学时:4
章节
图形创意》教案

图形创意》教案本章将介绍图形的概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图形,以及图形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优势。
二)图形创意概述:图形创意是指将图形元素进行创意组合,形成新的视觉形象,用于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
三)图形的产生:图形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洞穴壁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图形的形式和用途也在不断变化。
四)图形的定义:图形是由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组成的视觉形象,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传达能力。
五)图形传播的起源及变革:从古代的石刻、书法,到现代的平面设计、动画等,图形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六)图形语言的传达优势:图形具有直观、简洁、易懂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七)图形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图形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商业手段,能够为企业和品牌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和商业价值。
八)现代图形的设计观念:现代图形设计注重创新、简洁、实用,强调与时俱进和个性化表达。
九)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图形构成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灵活运用图形元素进行创意组合。
十)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十一)作业:要求学生联想与图形相关的元素,表现出形象特征和视觉创意效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注重图形化的时代。
过去,我们更多地依赖文字来记录事情和表达意思,而对图形和图像,我们只是看中它们的直观性和愉悦性。
然而,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有6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影视、网络和多媒体的普及,配合传统的印刷文化,使图像成为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
1.1 图形创意概述当前,文化趋向明显地从语言中心向图像中心转移。
作为阅读符号的语言已经转变为作为视觉符号的图像,视觉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图像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现代概念,正是艺术与科学、图形与概念的交汇之处,尤其要突出图形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毕竟人类的造型活动关系到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
《图形创意与联想》教案

《图形创意与联想》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教材提示的方法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2.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发展自己的手绘线条的表达力。
教学准备:
范例作品图片资料、彩色水笔、彩纸、旧画报、剪刀、胶水等。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先让学生欣赏范作,可独立看,也可分组边看边讨论,然后请一些同学针对具体的图形对全体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教师尽量要待学生先去尝试说明后再揭示这些图形之所以“怪”的妙处。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一个人和一个圆圈,提示这里的人和圆圈都是“活”的,能大能小,能动能变,他们碰到一起,会产生什么奇怪的图形?
一个人在照镜子,但镜子是一个“魔镜”,你会如何表现这幅奇怪的图形?
根据一组关键词,比如“树、脸”或“人、蚊香”等,想象一下,它们碰到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奇怪图形?
2.同学间可讨论交流,并随手画一些草图。
选自己满意的草图,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各种富有个性化的创作方法,比如:用一些废旧图片或一些图形资料,局部分解再重新粘贴组合,并添加笔绘,以强化效果。
三、展示评价
布置一个“奇怪图形展”,展示学生习作,并附上标签,说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和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
要关注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创作愿望吗?是否认真用心思付出心血去创作吗?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自己的作品称得上“奇怪的图形”吗?它简练、幽默使人一目了然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图形艺术和图形设计语言 图形艺术和图形设计语言两者都强调艺术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注重艺术效果、视觉冲击、创造和“爆破力”,强调语言的个性和独立性;而后者因受设计对象的制约,要求不仅要强调艺术、语言的大众化及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更强调视觉语言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切地说,前者是艺术,是研究;后者是设计,是应用。
在众多的艺术流派里,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对图形设计语言影响最大,尤其是代表人物雷耐·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的艺术表现手法,引领着20世纪一代又一代设计大师。超现实主义画派将人的潜意识精神现象转换成视觉图像,这种方法使无数艺术家和设计师与传统守旧的、封闭的思维告别,走向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视觉天地。汉斯·希尔曼(Hans Hillmann)在他的插图、速写和图形游戏中全面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金特·凯泽(Guenther Kieser)最先实现了超现实主义绘画成为超现实主义摄影的可能性;波兰的设计师们对超现实主义精神理解极其深刻,融会贯通在自己的作品里。亚洲人也毫不逊色,日本的福田繁雄不仅在二维图形游戏中有独到之处,而且善于破除迷信,将埃舍尔(Escher)的二维视错觉图形发展为三维游戏模型。美国的Saul Bass、Cross James等都成功地将超现实画派理论和绘画风格与手法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用在大量的商业广告中,这种广告对推动市场竞争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创意的广告图形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乐趣,同样会让人更富有智慧,引发人去思考。福田繁雄的反战招贴——谁先发动战争将自取灭亡,冈特·兰堡的“渔”出版社招贴——知识是明灯,都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这就是图形设计语言的魅力。
图形及图形心理 图形创意的开拓研究,应该说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 格式塔心理学可以说是形的心理学。它是1912年发源于德国的心理学派。当时,心理学家依据现代物理学的新颖概念,从整体观念出发,反对德国的冯德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形成格式塔心理学说。 德文Gestalt一词中文译为“型”、“形状”、“形态”,它源于德语“Gestalten”,意为“构成”和“形成”。斯波尔曼称其为“形的心理学”,铁钦钠则称之为“完形主义”。格式塔的重点在于研究对形态的完整感觉。因为在我们经验中,事物的印象总是一个整体。例如听音乐,我们听到的总是旋 律形式而绝非一系列音符,是氛围与情感的统一整体,不是枝节局部,也不仅是其各部分排列的总和。对人的印象也是一种整体的感觉,而绝非局部的尺度。人对人的感觉是整体的,例如,慈祥、平和、凶残、刻板、冷漠或者热忱,等等。 人或一切事物表现出的模式,有广泛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味,体现为一种 有意义的结构形式,这应该是格式塔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要点。 我们注意到,整体不是简单的各部分总和,往往多于或大于各部分。 例如,一个设计中的四方形,是四条线构成的,但一旦构成,就不止于四条线,还有四个直角,加上闭合图形——四方形及其外部空间。整体远远大于局部之和。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形及其整体认识。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发散形的联想。 人们对形的理解大致上有如下几种划分:
1.有限形与无限形 空气无限无形,但在太空中看也是有限形的。宇宙空间却是最终的无限形。
2.基本形与派生形 宇宙中一切自然物,为了适应生存,体积都趋向于圆形。树木是圆的,但一经加工,大都改变为方形。圆形是太朴,“太朴一散,则发立器生”,也就是现代设计中的打散构成,没有打散不可能有新的形的诞生。一块布只有裁剪成碎片,才能产生出新装。
3.定形与不定形 方、圆、三角为定形,自由形貌似不定形,其实则是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形。例如,水无定形,因器而定,因流而别,因此在艺术与设计中对水的塑造有最大的发挥空间,在音乐中水也有极大的塑造空间与方法。音乐中的水对艺术与设计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它可以拓宽形象思维的空间,增强人们的创造力。 除了水、火、空气、云、雾,许多运动中的物质都难以定形。如奔跑与跳跃,舞蹈的空间,戏剧中的水袖和髯口。 寻找最美好的瞬间定形或定格就是艺术与设计的一种命题。如达·芬奇定格蒙娜丽莎微笑的瞬间,关良的戏曲人物在亮相瞬间的前一刻,即“嘣、登、锵”定格在锣鼓的“登”上,由此构成艺术创造的生命力。对不定格的造形,也应该在艺术设计领域有专题性的研究与探讨,甚至可以在课堂上开设各种创意性课题。
4.原生形与再生形 或者可以理解为正形与负形,在本书中有大量的练习与探索。正形与负形的研究在图形研究中作了许多实验,在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中也有许多范例,如今我们需要作新的突破与发现,需要从新的角度来发展。
5.静止形与运动形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一切形均在运动与变化中。形的运动只是速度体现在感觉上的不同,而对形的整体感觉与记忆往往都是静止的、定格的,是心理感觉的定格。绘画与设计都是定格的、静止的,但永远不要忽略形的生命力与本质是运动的。
6.平面形与空间形 在现代图形研究中,对空间形或三维图形作了大量的研究。在平面上来表 现三维空间,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埃舍尔作了长期的错视空间研究并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十分有意味和价值。首先,他使人感觉不是停留在平面上,而是在平面上制造出一个空间,把魔幻般的错视觉表现得美妙无比。
7.单一形与复合形 有人把金字塔说成是外星人的创造,这不仅仅是因为金字塔工程庞大而宏伟,更主要是因为金字塔改变了一切原生形、自然形的圆浑与自由,采用规范的、明显区别于自然环境特征的、带有标识性的三角形构造,简直是超乎于人类的早期想象力!如果说从外星球看地球是一个面,金字塔则是一个点,而中国人的长城却是一条线。 人类不能满足于单纯,总是追求丰富、复杂、多变,于是产生越来越多的复合与复杂形。今天,人们厌烦于目不暇接的复合与复杂形,又开始追求返璞归真,于是又产生以简单为美的审美观。单纯与复合,在形式上永远都有被交替追求的创意。
8.显形与隐形 显形为可见形,隐形为不可见形或不可辨形,是心理的形,记忆的梦幻的形,可以想象的形。张岱写雪中西湖是“雾凇沅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写的是点、线、面,感觉中却是湖、堤、人。抽象与具象,两者可以不断转化。 抽象的形比具象形有更大、更宽泛的想象空间与内涵空间,因此抽象绘画、抽象雕塑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独到魅力,因此想象往往超过现实,艺术与设计永远有可以寻求的更高境界。
9.意识形与无意识形 这是一种形的高层次归纳,包含着抽象与具象,涉及宏观形与微观形。无论何种形态,形皆是由物质构成的,它的内容和内涵,都通过材质及肌理来表现。 形的组合,犹如音符的组合,调式的组合。形的组合产生了形式,带来了视感,带来了情感模式,如产生不同的危险与安全感,在空间产生一个向量(心理的力感),向量使人产生节奏、平衡与运动感。 格式塔心理学不单重视事物的形式,更重视人的心理,强调人心固有的组织特征。意识形与无意识形都是人类心灵的感受,是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 的确,“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也用一切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马克思),“存在即被感知”,作为视觉艺术以视觉语言说话的设计,往往建立在一个视点和仅在一个瞬间感觉的基础上,从而产生形式效应。设计存在于形式;“设计必须重视形式”;设计美在形式。研究探讨形式必须先从“形”开始!
学习 学习 再学习 从图形心理出发,我们对形做出了9种类型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拓展设 计时的想象力和对形的分析和理解,但在形的表述上还远远不止这些。正如本书中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所表述的时代手那样,科学与文化的发展给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尤其是作为创意思维的课程,我们不应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应该让思想放飞。 我在全国百余所高校作了有关艺术教育创新的报告,往往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要创新,但不知怎么去做。”我说:“创新”二字不是谁发明的,而是艺术和设计的本质。创新是艺术和设计的代名词。拷贝和重复不是艺术和设计,是抄袭,是可耻,它有碍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使我们的市场经济受阻,国家受难,民族蒙羞!因此,今天我们终于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创意中国”的口号。 设计也强调作品的独立性和个性化,但又不像纯艺术,它应该有更广泛的受众。而这一切必须以文化为背景。因此,我一直强调创新的三个经验:
1.向传统学习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那不仅仅是物质的简单堆积,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创新历史。不论是在建筑、服装、工艺品设计领域还是视觉设计领域,都有辉煌的历史。德国艺术设计教育家、卡塞尔大学教授马蒂亚斯(Mathias)看了湖北、陕西、四川的博物馆后说:欧洲人的设计创新历史应该重写,创新设计史不是始于欧洲,而是早在3600年前的殷商文化之前的中国,三星堆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的福田繁雄在回答中国学生“创新的源泉”问题时,他认为他的创造成果大多数与中国文化有关,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大闹天宫”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就是他最为直接的创造性偶像。 向传统学习不是就传统而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时要保留我们作品的个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应诠释为:“越是个性化的,就越会被全球更多的人所接受。”
2.向生活学习 学生们在学习素描,当线条的表现显得极其单调时,我就让他们不要光对着石膏画,对着静物画,要到百草园里去,到大自然里去,奇花异草会丰富你的表现力。 在我们的传统产品设计与礼品设计中,中国文化元素处处可见,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寓意往往成为我们的设计语言。我的一位学生在表现“鼻通”感冒药时,巧妙地利用了多孔的莲藕截面作为设计元素,幽默地表现了鼻通的多孔,多功能,这就是生活体验!试想,一个学生从不作速写记录,对生活无动于衷,不观察,无感动,它能找到设计的灵感吗?
3.向大师学习 为什么我们的设计更多地在使用一种雷同化的“国际语言”而缺乏中国特色呢?那是因为我们的一些设计师往往缺少一些必要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体验。许多学生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师都不愿意调动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受命后就一头扎进外国画册里,开始东拼西凑,盲目窃取。我们一向认为世界的优秀文化是人类的共享资源,向国际先进文化学习,向大师学习,在大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行。但却不是盲目抄袭,而是有目的地消化与吸收,这样我们才会变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