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孔隙概念:某一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结合水:分布在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大于重力,而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固体表面结合水层意外的水分子,时候重力影响大于固体表面的吸引力,在中立作用下运移。

毛细水: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毛细现象: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毛细管中水位上升一定高度的现象)容水度:岩土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时,滞留于非饱和带中而不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单位疏干体积的比值。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未被水充满的岩层。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饱水带中地下水存在形式: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含水层:定义:饱含水的透水层,或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或不能透过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

潜水:赋存在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隔水层之上,而且有自由水面的水称作潜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上层滞水。

承压高度:稳定水位与个税顶板高程指尖的差值。

测压水位:如果在某处打井那么刚渗透出水的位置叫做初见水位层,此时停止挖掘如果该处地下水存在承压水或者上层滞水那么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贮水系数: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渗流区)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渗透系数:岩石渗透性能的定量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渗流速度流网:在渗流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径流:孔隙概念:某一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结合水:分布在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大于重力,而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固体表面结合水层意外的水分子,时候重力影响大于固体表面的吸引力,在中立作用下运移。

毛细水: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毛细现象: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毛细管中水位上升一定高度的现象)容水度:岩土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时,滞留于非饱和带中而不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单位疏干体积的比值。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未被水充满的岩层。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饱水带中地下水存在形式: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含水层:定义:饱含水的透水层,或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或不能透过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

潜水:赋存在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隔水层之上,而且有自由水面的水称作潜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上层滞水。

承压高度:稳定水位与个税顶板高程指尖的差值。

测压水位:如果在某处打井那么刚渗透出水的位置叫做初见水位层,此时停止挖掘如果该处地下水存在承压水或者上层滞水那么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贮水系数: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渗流区)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渗透系数:岩石渗透性能的定量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渗流速度流网:在渗流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名词解释1. 岩床:围岩为成层得岩石,侵入体为层状或者板状,其延伸方向与围岩层理平行,是岩浆沿围岩的层间空隙挤入后冷凝形成的。

2.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

3.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

4. 坡积裙:坡积物在山麓地带常连结成一种覆盖斜坡的裙状地形。

5. 横波:波动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

6. 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处于固态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7. 地温梯度:指每增加一定深度,温度升高的度数。

通常以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100m)来表示。

8. 标准化石:在地史时期,生物界的各门类生物中,那些演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易于鉴别的古生物遗体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9.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10. 溶洞:可溶性岩石受溶蚀后形成的孔洞。

填空题1. 矿物比较硬度计中,硬度为1,3,6,8,10的矿物分别是滑石、方解石、正长石、黄玉、金刚石。

2、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层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3、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溶蚀、水力、磨蚀。

4、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5、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极不均匀,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6.变质作用类型主要有: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7. 地层的接触关系可分为: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8、真倾角与视倾角比较,真倾角恒大于视倾角。

选择题1.深成侵入作用形成岩体产状为( B)。

A.岩床B.岩基C.岩盆D.岩鞍2.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倾角大小不等的褶皱称为( B )。

A.直立褶皱B.倾斜褶皱C.倒转褶皱D.平卧褶皱3.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 C )。

A.大理岩B.片麻岩C.花岗岩D.砂岩4. 中生代地层有( B )。

普通水文地质学

普通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孔隙度:松散岩土中,某一体积岩土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松散岩石中大小不等的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

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包气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包气带,其中存在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细水。

饱水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面以下的部分称为饱水带,其中的岩石空隙中充满了重力水。

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潜水:埋藏于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承压高度:揭穿隔水顶板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测压水位: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体积。

工程地质基础—地下水

工程地质基础—地下水
n Vn V
孔隙
岩石中的各种空隙 1.分选良好,排列疏松 的砂;2.分选良好,排 列紧密的砂
3.分选不良的,含泥、 砂的砾石;4.经过部分 胶结的砂岩
5.具有结构性孔隙的 粘土
6.经过压密的粘土
7.具有裂隙的岩石
8.具有溶隙及溶穴的可 溶岩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颗粒排列方式 分选程度 胶结充填程度 结构及次生孔隙 分选愈好,排列愈疏松,胶结充填程度愈差,孔隙度愈大; 反之愈小;粘性土的孔隙度还取决于其结构及次生孔隙。
3.地貌条件:在不同的地貌部位对地下水的形成关系密切。 一般在平原、山前区易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含水层; 在山区一般很难储存大量的地下水。
4.人为因素: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修建水库,可促使地下水位上升。
(2)水循环的类型 根据水分循环的路径和规模,可分为两种:
◆大循环——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也称为海 陆间循环。 ◆小循环——水仅在海洋或陆地内完成的循环过程。
潜水与地表水补给的关系
(a) 潜水补给河流 (b)河流补给潜水
(c)单侧补给
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一
1.某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见下图。试确定
①河水与潜水之间的补排关系;
②A、B两点间的平均水力坡降
(A、B两点距离近似为60m)
③若在C点处凿井,多深可见
潜水面?
承压水
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含水层分区: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自流区、隔水顶板、隔水底板
H2S : 一般存在于深部地下水中,在微生物作用下由硫 酸盐还原而形成。局部浅层地下水含有较多的H2S,并呈酸 性,对混凝土具有侵蚀性。
CO2 :主要来源于土壤中有机质氧化产生的CO2,还有大 气中的CO2。深层地下水的CO2含量较高。含CO2较高的地下 水具有侵蚀性,能腐蚀混凝土。

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层或土层空隙(包括空隙、裂隙和孔洞等)中的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形成的。

在干旱地区,水蒸气也可以直接在岩石的空隙中凝成少量的地下水。

下面让我们看看地下水有哪些类型和特征吧。

一、地下水的类型
二、地下水的特征
地下水的分布及其广泛,密切地联系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地下资源,所以,充分的了解地下水的相关知识能够使我们有效避开地下水的害处,充分利用它的好处,为人类造福!。

水文地质工程师考试题

水文地质工程师考试题

水文地质工程师考试题1、单选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结构面()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D、构造面正确答案:C2、问答题详细叙述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正确答案:(1)影(江南博哥)响井田划分断层是井田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井田划分时,若井田内存在着大断层,必然会增加岩石巷道掘进量,并给掘进、运输、巷道维护、矿井水和矿井瓦斯防治等带来困难。

(2)影响井田开拓方式若井田内存在大型断层,煤层必然会被截割成若干不连续的块段,断层附近煤层倾角加大,井田内煤层产状复杂,开拓方式的选择受到限制。

(3)影响采区和工作面布置井田内中型、小型断层的存在,会给回采、运输、顶板管理和正规作业循环等造成困难,使煤矿生产水平的划分、采区划分和工作面布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影响安全生产由于断层带岩石破碎,岩石强度降低,容易聚积瓦斯,导通地表水和地下水,引发矿井突水、瓦斯突出和坍塌冒顶事故。

(5)增加煤炭损失量断层两侧需保留一定宽度的断层煤柱,形成煤炭损失。

断层越多,则断层煤柱的损失量就越大。

(6)增加巷道掘进量在巷道掘进中遇到断层,可能会引起生产设计方案调整和寻找断失煤层,导致巷道掘进量的增加,甚至会形成大量费巷。

(7)影响煤矿综合经济效益煤层内断层的破坏程度是与煤矿劳动生产率,以及吨煤成本、千吨掘进率、煤损失率和机械化开采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

3、问答题简述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1.坚硬完整岩体的脆性破裂和岩爆;2.块状结构岩体的滑移掉快;3.层状结构岩体的弯曲和拱曲;4.碎裂结构岩体的松动解脱;5.散体结构岩体的塑性变形和破坏。

4、单选煤层普遍含有一至两层夹矸,该煤层为()结构。

A.复杂B.简单C.较复杂正确答案:A5、填空题水通过()得以更新再生。

正确答案:不断循环水量6、填空题氯离子不被土粒表面(),且溶解度(),()沉淀析出,是地下水中最稳定的离子。

正确答案:吸附;大;不易7、名词解释岩土的水理性质正确答案:与水分的贮存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质。

2023年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2023年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666渗流: 地下水在岩体、土体空隙中旳运动层流: 地下水运动时, 水质点有秩序地呈互相平行而互不干扰旳运动沉积岩:指地表条件下, 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先期形成沉积岩)风化剥蚀旳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旳岩石。

工程地责问题:研究地区旳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某种工程建筑旳规定, 在建筑物旳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发生旳问题。

包括地基稳定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岩溶: 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旳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旳改造和破坏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旳地貌及水文地质现象旳总称。

岩体构造: 把不一样形态、规模、性质旳构造面与构造体旳组合叫岩体构造。

褶皱: 岩层受构造作用后产生旳弯曲变形。

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在地壳中受T、P、流体旳影响发生变质而形成旳岩石。

坡积土: 雨雪或雪水将高处旳风碎屑物冲洗, 顺坡向下搬运, 堆积在较平缓旳山坡或坡脚处形成旳土。

阶地:当地壳相对上升时, 河流旳下蚀力加强, 使本来旳谷底、谷坡也相对抬升而河床相对下切, 经多次抬升, 在现谷坡上形成台阶状地形。

二.填空1.地下水类型一、按埋藏条件分: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二、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分: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2.地质作用旳方式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外动力地质作用: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3.工程地质勘察旳措施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室内外试验,长期观测,资料整顿及汇报编写4.工程地质勘察阶段(1).选址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2)目旳: 为工程规划和技术也许性、经济合理性论证等方面提供地质资料, 选定建筑场址(3)勘察任务:初步查明拟建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论证区域稳定性, 在较大旳工作范围内选出几种很好旳建筑地段。

提出建筑地段旳比较方案。

(4)初步勘察阶段目旳: 在上一阶段指定旳区域内选定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越旳建筑场地, 确定建筑物旳详细位置、构造型式、规模及各有关建筑勘察任务:深入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工程地质条件细节, 提供定量指标, 深入分析存在旳多种工程地责问题, 作出可靠旳定量评价(通过大量旳勘探、试验、试验室研究工作及长期起观测来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溶岩层的存在: 碳酸盐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 岩; 结构:豹皮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薄层状 2、可溶岩必须透水 裂隙发育(初始裂隙)→岩溶系统; 断层发育决定了→溶洞形成 可溶岩必须透水,水才能进入产生溶蚀作用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分布: 平原和盆地中普遍发育;砂砾构成含水层,粘性土 构成弱透水层;赋存的孔隙水,为主要供水水源。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存在多种成因类型,如洪积、冲
积、坡积等,成因类型不同,其分布、地貌形态及内部
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由此也决定了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存 在较大差异。故而,以下按成因类型来分析其中的水文 地质特征。
Company Logo
10.3.1
概述
3、裂隙水的类型 (1)成岩裂隙水:赋存于成岩裂隙中的水 (2)风化裂隙水:赋存于风化裂隙中的水
(3)构造裂隙水:赋存于构造裂隙中的水, 主要研究对象 。

Company Logo
10.3.2 裂隙的成因类型及其中的地下水

Company Logo
10.3
概述
1、裂隙的类型
成岩裂隙 (original fracture 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构造裂隙 (tectonic fracture 断层(裂)带)
风化裂隙(weathering fracture )
2、裂隙水的特点:
黄土杖地

Company Logo
山西黄土地区实景照片
黄土梁
右上黄土杖地 左下黄土塬、梁 右下黄土塬上
黄土塬
黄土杖地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梁

Company Logo
本章内容
10.2 岩溶水特征

水量分布不均匀 ——有的地方打井有水,有的地方无水 水力联系不统一性 ——裂水含水系统的迭置与独立 渗透的各向异性 ——KX≠KY
裂隙水特点
转下页

Company Logo
裂隙水的特点、裂隙水含水系统

水量分布不均匀 ——有的地方打井有水,有的地方无水 水力联系不统一性 ——裂水含水系统的迭置与独立 渗透的各向异性 ——KX≠KY
Fundamentals of Hydrogeology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十章 不同含水介质 中的地下水
LOGO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本章内容
10.1 孔隙水 10.2 岩溶水
10.3 裂隙水

Company Logo
孔隙水的特点
一般呈层状分布(与岩层分布一致) 水量空间分布均匀,连续性好
a:总体上来讲,岩溶介质吸收降水的能力很强,
南方岩溶降水入渗系数可达0.8以上,北方
岩溶区降水入渗系数在0.3以上。
b:补给方式:不仅存在渗入式的补给且存在通
过落水洞、竖井、溶蚀漏斗等的"灌入式"补
给。
Company Logo
10.2.4岩溶水特征
排泄:
V0 V1 V2 Vn
K 小 V小
水流分散
K 大 V大
水流集中
具体表现为:不均匀介质→不均匀水流→差异溶蚀→更 不均匀介质→更不均匀水流→进一步差异溶蚀→如此循 Company Logo 环往复,便形成一个岩溶演化的正反馈过程。
10.2.4岩溶水特征
补给:
变幅 大 小 整体、统一的均衡区 缺水区 泉,沼泽 盐渍化区 Company
Logo
10.1.4洪积物中地下水赋存条件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 分析不同沉积物类型的地下水赋存、运动和水化学特 征等(简称水文地质条件),应从沉积物形成时的 水动力场到沉积物沉积规律,再到地下水的分带性 特征来进行

自溶水系统的改造与演变
10.2.3 地下水流对介质的改造(机理)
岩溶水与孔隙水、裂隙水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介质可 以被改造,水流特征不断变化,介质特征也不断变化 初始介质场 K0 K1 K2 Kn
—— —— —— ……….……… ——
10.3.2.1 成岩裂隙水 成岩裂隙的富水特点 (1)沉积岩及深成岩浆岩的成岩裂隙通常多是闭合的, 含水意义不大; (2)喷出地表的岩浆岩——玄武岩成岩裂隙最为发育: 常形成柱状节理和层面节理。此类成岩裂隙大多张开且 密集均匀,连通良好,常构成贮丰富、导水通畅的层状 裂隙含水系统;
Company Logo
10.1.3 典型地区洪积扇(Alluvial fan)的形成 山区 平原
扇顶
扇缘(前)
水流集中 分散 流速快(高能区) 慢(低能区) 地形地貌 地形高,陡(扇顶 ) 地形低缓(扇缘) Company 水动力条件
黄土特征:厚度大,结构疏松,粉土含量大于60%,含 钙质结核,呈棕黄,微红,棕黑色。 黄土形成时期:第四纪中、下更新世 (Q2与Q3黄土)

Company Logo
10.1.7 黄土地区的地貌形态
黄土地区的地貌形态:
黄土塬:原始地貌保持较好的规模较大的黄土平台 黄土梁:长条状的垅岗 ;黄土峁:浑圆形的土丘; 黄土杖(撑)地:梁与峁之间宽浅谷地 黄土塬 黄土梁
Logo
典型地区洪积扇沉积物的分带性
山区 平原
扇顶
扇缘(前)
沉积物粒度 沉积特征

粗(砾,粗砂) 中砂 细 极细、粘土 分选 差 中等 好
Company Logo
10.1.3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特征—赋存
山区 平原
扇顶
扇缘(前)
透水性(K) 好 差 水位埋深 深 浅 渐深(或承压) 赋存 (深埋区) (溢流区) (下沉区)
华北的大多数煤层,下伏O 2 灰岩水承压水头之 高,带来开采风险巨大
云南、广西、贵州省岩溶山区,缺水严重,阻 碍发展,生活赤贫现象 岩溶区的库水渗漏,处理困难
在基本建设中,地下施工,燧道施工困难重重

Company Logo
10.2 .2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一、发育的基本条件
Company Logo
10.2 .1 岩溶及其研究意义
岩溶(喀斯特) :是水与可溶岩发生化学作 用和机械破坏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地质、地 蚀、水文等)现象的总称。 岩溶水(喀斯特水) :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 层中的水 。 岩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岩溶现象 对 许 多人 来 说是 很 神密 的 ( 含 部 分专 业 人 员),岩溶现象的壮观奇特,岩溶水的神出 鬼末,有着积极的一面:
深 浅
深 浅
Company Logo
10.1.5 冲积物(fluvial plain)中的地下水 河流沉积物与洪积物相比:
① 经常性水流作用的结果 ② 河流是线状或带状分布的,横向与纵向差异大; 在冲积平原区往往发育有多条河流,呈交织状、 发生改道且长期作用
冲积平原砂层的几何形态特征
Company Logo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烟雨漓江
塔山
九马山
象鼻山

Company Logo
可溶岩分布 约占全国面 积的1/3

Company Logo
岩溶水的奇特又使人无可耐何——消积不利
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的孔隙之中。 在我国,第四系与部分第三系属未胶结或半胶结的松散 沉积物,赋存孔隙地下水。下面主要讨论第四系松散沉积 物中的孔隙水。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
(1) 典型地区洪积扇(Alluvial fan)的形成
(2)洪积扇中地下水赋存条件与特征 从沉积物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入手,分析沉积岩性的变 化规律,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特征。 水动力条件控制沉积作用→控制岩性地貌→控制地下水
同一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并
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
孔隙水的流动通常呈层流流态,符合达西定律

Company Logo
10.1 .1 孔隙水特征
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的孔隙之中。
在我国,第四系与部分第三系属未胶结或半胶 结的松散沉积物,赋存孔隙地下水。下面主要讨 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
见后页图
冲积物的特征,从垂直河流横向切剖面来分析 (郑州黄河中下游为例): 郑州剖面
Company Logo
冲积平原中的河道变迁及砂层的几何形态
A-A,B-B 横切剖面 砂层多为 小透镜体 C-C,D-D 纵向剖面 砂层可以 延伸很长。


Company Logo
10.1.3 地下水赋存条件与特征—补给与排泄
山区 平原
扇顶
扇缘(前)

补给 流速水交替 排泄
好 V大,交替快 径流排泄
差 V小,交替慢 蒸发排泄 Company
Logo
10.1.3地下水赋存条件与特征—水化学
岩溶山区分布的落水洞

Company Logo
动态: 由于存在“灌入式”补给,径流通畅, 集中排泄,类似于地表水,故而地下水动 态受外界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动态变化较 为显著。

Company Logo
本章内容
10.3 裂隙水
北方岩溶水-集中以岩溶大泉形式排泄;
南方岩溶水-主要以地下暗河、泉、基流形式排 泄。
地苏地下河 出口 地苏地下河出口 附近落水洞

Company Logo
南方的岩溶地下河排泄成为地表水之源

Company Logo
10.2.2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3、水具侵蚀性
纯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很弱,只有水中含有 大量二氧化碳,或其他酸类,其侵蚀性才能增强。
4. 水的流动性
如果水是停滞的,最终会因溶解饱和而丧失侵蚀能 力。 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是岩溶发育的充分必要条件。
其作用:不断更替补充具侵蚀性的水;将溶解与侵 蚀的物质带走----留下空洞(岩溶) 二、影响因素(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