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油墨基础知识
油墨知识

初学者应该了解的印刷油墨基础知识—一、油墨的主要成分油墨由颜料、连接料、填料、附加料等组成。
(1)颜料颜料在油墨中起着显色作用,它又对油墨的一些特性有直接的影响。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根据其来源与化学组成,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①无机颜料是有色金属的氧化物,或一些金属不溶性的金属盐,无机颜料又分为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天然无②有机颜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也分为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
现在常用的是合成有机颜料,有机颜料的品种多,色彩染料是有机化合物,它可溶于水,有时也溶解于有机溶剂,从某种染料中能制备出不溶性彩色沉淀物,叫色淀颜料,供对印刷油墨中使用的颜料要求颇高,特别是颜色、分散度、耐光牲、透明度等,要求彩色颜料的色调接近光谱颜色,饱(2)连接料连接料是油墨的主要组成成分,起着分散颜料,给予油墨以适当的粘住、流动性和转印性能,以及印刷后通过成膜使颜连接料可以由各种物质制成,如各种干性植物油,大都可以用来制造油墨的连接料,矿物油也可制成连接料,溶剂和水油墨的流变性、粘度、中性、酸值、色泽、抗水性以及印刷性能等主要取决于连接料,同一种颜料,使用不同的连接料(3)填料填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适明的粉状物质。
主要起充填作用,充填颜料部分,适当采用些填料,既可减少颜料用(4)附加料附加料是在油墨制造,以及在印刷使用中,为改善油墨本身的性能而附加的一些材料。
按基本组成配制的油墨,在某些附加料有许多,如:干燥剂、防干燥剂、冲淡剂、撤粘剂、增塑剂等等。
二、油墨的种类油墨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各种方法分类:(1)按印刷方式分①按版式分有:凸版、平版、凹版,照像凹版、丝网版等用的油墨;②按印刷方式分有:胶印、直接印刷等用油墨。
(2)按承印物质地分按承印物质地分有:纸张、金属、塑料、布料等用的油墨。
(3)按干燥形式分①按干燥机理分有:渗透干燥型、氧化聚合型、挥发干燥型、光硬化型,热硬化型,冷却固化型等油墨;②按干燥方法分有:自然干燥型、热风干燥型、红外线干燥型、紫外线干燥型,冷却干燥型等等油墨。
油墨相关知识培训.ppt

如太阳、日光灯
可见光
波长在380nm~780nm范围内对人类视觉 的光
有刺激作用
色彩原理
R+G=Y(黄) R+B=M(品红) G+B=C(青) R+G+B=W(白) 三原色是无法用其它色光叠加得到。
红(R) 绿(G) 蓝(B)
连结料
连结料是油墨的主体身骨,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而成的液状 物质。
助剂
油墨中加蜡,可改变墨的流变性(粘度、使墨疏松、 墨性短)、抗水性、耐磨性、印刷性,提高网点清晰 度。 常用的蜡可分为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合成蜡等。 铝皂是连结料的凝胶剂(即增稠剂)
助剂
①催干剂(燥油)——干燥促进剂,用于氧化结膜墨,成分主要 有钴、锰、铅等金属有机酸皂类。
②干燥抑制剂(强还原剂防干剂) 主要防止一些干燥性太强颜料,使油墨不必在停机时,在墨辊与 版上面结膜。
墨迹耐磨测试是为评估纸张或纸板上墨迹的耐磨损或耐磨擦力而 设计的测试方法。也称油墨脱色测试仪,油墨印刷脱色试验机, 油墨脱色仪,油墨耐摩擦试验机
影响印刷质量的油墨指标
印刷适性仪 1、运用不同类型的纸张(新闻纸、铜版纸、文
化纸),在相同油墨粘度的条件下,分析纸 张、油墨作用后的印刷适性,看不同类型纸 张印刷油墨后的密度、转移量及固着速度差 异,从而进行宏观上的比较。 2、用同一类型不同性能参数的纸张,同一粘度 的油墨来进行检测实验,从微观来分析在此 状态下,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找出对纸 张印刷适性造成主要影响的纸张性能参数。 3、运用性能相近同一类型的纸张,改变油墨粘 度来进行检测,通过对油墨密度,转移量及 固着速度数据分析油墨参数对纸张印刷适性 的影响。
印刷油墨与承印物等适合印刷要求的性能的 总称。
胶印油墨基础知识描述

新闻轮转油墨
(三) 胶印油墨的组成
(四)胶印油墨的生产流程
胶印墨生产流程图(干法)
树脂油 干粉颜料 计量
干燥剂 溶剂 助剂 计量
搅拌机
配料
珠磨机
斜列式轧墨机
轧墨
搅拌机
搅拌
装墨机
充填
胶印墨生产流程图(湿法)
树脂油 滤饼颜料 计量
干燥剂 溶剂 助剂 计量
捏合机
挤水
珠磨机
斜列式 轧墨机
轧墨
搅拌机
S=试样的着色力百分比 A=冲淡标样所用之白墨量 B=冲淡试样所用之白墨量
着色力的检测只有在试样和标样色相近似时才有意义
油墨标样 油墨生产样
标样
试样
油墨标样 油墨生产样 标样 试样
着色力
即为油墨的浓度。油墨的着色力大小,与 油墨中颜料的分散、颜料多少,以及颜料对光线 波长选择性的反射有关。油墨着色力对印刷质量 和成本都有密切关系。着色力强的油墨印刷时用 量少,印刷适应性好,可以印刷细网线的产品。
4、油墨的细度
细度
是表示油墨中颜料、填充物颗粒的大小和颜 料颗粒在连接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的物理量。油 墨的细度也是反映油墨主要性质的指标之一。
颗粒越粗 颗粒越细
糊版、耐印力下降 着色力强 产品质量好
油墨的细度
1 方法 刮板细度法
2 影响细度因素 颜料颗粒硬度 原材料混入杂质 设备与操作
5、油墨的耐抗性
3、油墨的透明度与遮盖力
油墨的透明度: 是油墨性能标志之一,它决定产品的印
刷色序。在多色套印中,所用的油墨如果透明度 都较高,则对先印刷的油墨颜色有较好的显色性, 所以越透明的油墨就需要放在最后印刷。 遮盖力 :
即为油墨的透明度相反。透明度越差即 遮盖力好的油墨,印刷时只能作为第一色,否则, 将影响产品颜色的套印质量。
油墨技术培训

特殊颜料
金属颜料
பைடு நூலகம்
铝粉:铝粉即银料。铝粉颗粒表面有一层透明的氧 化铝膜,使之比较稳定。 铜粉:铜粉是铜与其它金属合金的粉末,即金粉。 不同的合金有不同的色相。超细级金粉可用于制造 胶印和铅印油墨,特细级金粉适用于凹版及柔性凸 版油墨。
荧光(夜光)颜料 珠光颜料
填充料
填充料的作用与用途
填充料是一种着色力很低的白色颜料,一般 不用于制作白色油墨,而用于与其它彩色颜 料的调色添加物。
油墨使用过程中的流动性、粘度、酸值、色泽的浓 淡、抗水性以及印刷品的性能等都取决于连接料, 同一种颜料可以使用不同的连接料来制作不同类型 的油墨;同一种连接料因使用不同的颜料,所制成 的仍是同一种类型的油墨,因为连接料不具备改变 油墨的根本性能,所以油墨质量的好坏,除了与颜 料本身有关之外,主要取决于连接料。
连结料的类型
按照油墨的干燥形式可以分为
挥发干燥型连结料
渗透干燥型连结料
氧化结膜干燥型连结料
按照连结料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
油型连结料
树脂型连结料
溶剂型连结料
反应型连结料
连接料
连结料的性能及组成
油墨连结料,又称凡立水(Vehicle),是由高分子物 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在油墨中作为分散介质使 用。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和流动度的液体,但不一 定都是油质的。
4、按油墨的状态分类
浆状油墨
常见油墨命名 列举
表印油墨 复合(里印)油墨 聚氨酯油墨 PVC油墨 通用型(一体化)油墨 水性油墨 编织袋油墨
(二)油墨的组成
颜料
主剂 连接料 助剂 助剂 溶剂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你问我答,油墨知识百科全解

你问我答,油墨知识百科全解一些油墨知识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使用平板打印机,以下是由东莞基汇专业整理文稿。
1、用什么方法能在油墨生产时判断出不会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导致油墨的迁移?东莞基汇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其判断方法是:先取试验(或生产)的油墨用展色棒或展色轮或油墨打样机打印个印样,待墨膜干燥后,把印样(墨膜面向上)放在金属白板上(涂有白墨或白漆或白涂料),然后用胶粘带密封两层并在压实后,打开电炉并在其上面放上锅或烧杯,添上水,待水沸腾时,再把已密封好的印样放入沸腾的水里,并立即记时,当煮沸一小时后把印样拿出来,并揭开胶粘带和印样,观察密贴在底部白色金属板上有无颜色。
如果没有,说明该油墨不会在两年内因环境温湿度变化而将印刷的油墨墨膜迁移过去,否则反之。
2、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该印刷油墨稳定,而流平性又好(例如印刷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浅或当印机逐步提速后,该油墨由浓到浅,直至转印不上油墨)?简便的方法是:在刮板细度仪(计)上方滴0.1g油墨,手持刮片(刀),呈45°角由上而下刮下,用此法连续刮三遍,然后观察该油墨刮下的长度是否能在0μm 刻度值还有油墨,如果有油墨,该油墨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印刷油墨故障,否则反之。
3、印刷油墨的耐晒牢度不好,是颜料问题吗?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印刷油墨的耐晒牢度不好,主要是颜料问题,其次是该油墨体系的连结料问题。
评价包装印刷油墨耐晒牢度和耐气候牢度的依据标准是蓝色卡、灰色卡,这种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用于评价纺织物的耐晒牢度和耐气候牢度——即由8种不同的耐晒牢度组成,1级的耐晒牢度最差,8级最高,并在测试时,将印样和标样放在一起,观察其变化等级。
[next]4、油墨拉丝是否会影响印刷质量?一般而言,拉丝(即常讲的粘弹性)的油墨虽然稳定性好一些,但往往会因高速印刷时,油墨拉出的长丝断裂后,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飞墨、溅脏印品等,所以说一个好的油墨不论是凹印、凸印或胶印油墨都要求不拉丝或拉短丝、以防油墨受拉伸后由于自身具有的内聚力会延伸成丝,最后在中间断裂,因此,现也作为评价油墨好坏的一个指标。
油墨知识

调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1.掌握三原色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油墨调配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此外,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
反之,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暗。
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得出的。
2.分析原稿色相,利用补色理论纠正偏色,提高调墨效果当接到印刷色稿后,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的鉴赏和分析,惦量一下所要调的油墨色相的各比例。
分析色稿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墨色的基础色。
一般来说,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的,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1.印刷之前同油墨供应商讨论工作,包括使用的纸张。
干燥问题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预防。
所有的纸张都不一样。
例如,油墨在新闻纸上的干燥与在像Springhill Opaque Smooth 一类纸张上的干燥就完全不同。
2.在致密表面的纸张上印刷时,要避免使用大豆油基油墨。
大豆油是半干(慢)油。
3.保持润版液的PH值在4.0到5.0 的范围内。
UV油墨基础知识

UV印刷(胶版)
注意事项: 胶印多用于精细产品印刷,UV固化可减少细小网点的损失,提高套 色叠印的油墨转移率。 在选择油墨原料时,要综合考虑各组分对UV油墨的影响,以确保最 佳的印刷效果。 由于胶印墨膜一般为2~3μm,虽然利于光固化,但墨膜薄,颜料 对承印面的遮盖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一般要提高配方中的颜 料含量;而增加颜料含量,墨膜的透光性能会降低,不利于UV固化; 且墨膜本身较薄,若颜料的润湿性不好, 颜料、填料容易暴露于墨 膜表面,影响墨膜光泽度,因此要选择分散性较好的颜料。
B、如果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将功率设计到80/CM, 可采取添加光引发剂的办法来加快油墨干燥的反映 速度。
3、UV灯管的辐射能量:能量(功率)不够的UV灯 ,UV油墨过UV机的次数再多也不能使深层墨层全部 固化,相反使UV油墨的表面封闭、老化、变脆等。多 过几次UV,油墨的附着力也仍然不够,叠印的层间结 合也很差。因此,UV灯的功率一般要求80W/CM。
• 光的波长从0nm-2500nm,其中0.1nm以下的 是宇宙射线和r射线,0.1-10nm为X射线 ,10nm-380nm为紫外光谱,380nm-780nm为 可见光谱,780nm-2500nm为红外光谱.
•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光,我们称为可见 光。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类: 胶印根据承印物的状态可分成单张纸胶印和卷筒纸轮转胶印; 单张纸胶印适合纸张、纸板、塑料片材及金属箔印刷; 轮转胶印印刷速度较快,适合大批量的书刊、报纸、商业表格及不 干胶印刷等。
在胶印中采用UV油墨,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非吸收性承印材料的油墨固化; 油墨乳化可能会阻碍油墨与承印物的附着; 轮转印刷机速度快,要求油墨的固化速度与印刷速度相匹配;
印刷油墨的基础知识

油墨的基础知识-大和油墨科技一、油墨的主要成分油墨的成分主要由颜料、连接料、填料、附加料等组成。
颜料在油墨中起着显示色彩的作用,它对油墨的特性会有直接的影响。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密度粉末,根据组成的特性,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①无机颜料是有色金属的氧化物,或一些金属不溶性的金属盐,无机颜料又分为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天然无机颜料是矿物颜料。
②有机颜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也分为天然和合成的两大类。
现在我们常见的是合成有机颜料,有机颜料的品种多,色彩齐全应用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印刷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对颜料的要求较高,色调要接近光谱颜色,饱和度应尽可能大,三原色油墨所用的品红、青、黄色颜料透明度一定要高,特别是颜色、分散度、耐光牲、透明度等,所有颜料不仅要耐水性,而且要科学均匀地和连接料完美结合,颜料要具有耐碱、耐酸、耐醇和耐势性能,吸油能力不应太大。
连接料是油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调墨油,主要起到分散颜料,给予油墨适当的粘住、流动性和转印性能,印刷后能让颜料固着于印刷品表面。
调墨油包含各种物质,如干性植物油,都可以用来制作调墨油,矿物油也可制成调墨油,溶剂和水,以及各种合成树脂。
油墨的质量特性以及印刷性能等主要取决于调墨油,同一种颜料,使用不同的调墨油,可以配制成不同的油墨;可是同一种调墨油,使用不同的颜料,所制成的仍为同一类型的油墨,因为调墨油不能改变油墨的根本性能,所以油墨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颜料和调墨油填料是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适明的粉状物质。
主要起充填作用,填充颜料部分,适量调配填料,既可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成本,又可调节油墨的流动、稀稠等,提高了配方设计的灵活性。
附加料是在油墨制造和印刷使用过程中,改善油墨性能而添加的材料。
按照基本组成配制的油墨,在某些特性方面仍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因为条件的变化,而不能满足印刷要求时,就需要加入少量辅助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標簽油墨基礎知識
随着经济的发展,标签在商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由此带动了标签印刷业的飞速发展。
但目前人们对于标签印刷油墨的了解远远少于对标签材质、印刷方式等其他方面的了解,标签印刷油墨如一片神秘的领域亟待我们去认知、去探索。
笔者特意采仿了多家标签印刷厂的一线生产人员和油墨厂的专业人士,请他们就标签印刷油墨如何选择、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1、标签印刷油墨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标签印刷油墨的种类很多,根据所采用溶剂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水性标签印刷油墨、溶剂型标签印刷油墨和UV标签印刷油墨。
水性油墨安全卫生、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有利于人体健康;但也存在缺点,如干燥速度慢、色饱和度不高,稳定性差等,不宜印刷大面积实地,久臵易发生沉淀、分层现象。
溶剂型标签印刷油墨对标签材料的适应性强,性能稳定,印刷质量较高,但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有些挥发性溶剂对人体有害。
UV标签印刷油墨性能优良、质量可靠、适用范围广,但价格偏高,且需专门的干燥设备,对配套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
2、选择标签印刷油墨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在选择标签印刷油墨时要综合考虑承印材料的类型、印刷方式和印刷条件、客户的特殊要求、印后加工工艺、标签的用途及使用条件、成本等几方面因素。
(1)承印材料的类型及性能是决定标签印刷油墨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承印材料需采用不同的油墨。
例如,纸质标签可以采用水性油墨印刷,而薄膜类标签通常要采用溶剂型油墨印刷。
即使同类承印材料,品种、级别、表面性能不同,也要用不同的油墨。
(2)印刷方式和印刷条件也是影响标签印刷油墨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印刷方式的油墨不能替代或混用;印刷速度、印刷设备的类型及性能等对油墨选择也有影响。
(3)有时客户对标签有某种特殊要求,如冰花效果、磨砂效果、防伪效果等,要从标签印刷油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满足客户和产品的特殊要求。
(4)标签是否要跟随其粘贴的产品经历一些特殊的加工工艺,对选择油墨也有影响,在有些产品的加工流程中,标签要经受高温的考验,或要接触某些化学试剂,就要求油墨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抗化学性等,避免造成标签变形或损坏。
(5)标签的用途及使用环境也是选择油墨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日化洗涤品上所用的标签,要求油墨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油脂性等;在户外使用的标签,要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的考验,在选择油墨时必须注重在耐光、耐水、耐高温、耐酸碱等方面的性能。
(6)成本方面的因素,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必然涉及成本问题。
UV油墨的价格最高,其次是水性油墨,而溶剂型油墨的价格最低。
还要考虑运输、存储等方面的费用和成本。
3、对标签印刷油墨的性能要求主要有哪些?它们对标签印刷有何影响?
标签印刷油墨的性能主要包括色相、细度、饱和度、光泽度、附着力、黏度、干燥性等,这些性能对印刷工艺及印刷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1)油墨黏度稳定是保证印刷品质量一致性的前提,油墨黏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印刷,一般来说,在印刷过程中,随着油墨水分和溶剂的不断挥发,油墨黏度会逐步提高,应经常测量油墨黏度,做好变化记录,及时作出调整。
(2)油墨的干燥性对标签印刷也有很大影响,干燥过快容易引起图案变浅甚至干版现象;干燥过慢容易造成油墨粘连或印品粘脏。
一般来说,油墨的干燥速度与印刷速度,印刷设备的干燥能力及印刷图案的面积相适应。
(3)对水性油墨,pH值的控制相当重要,一般在8~9之间为宜。
水性油墨pH 值的改变会引起黏度的改变,在印刷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向油墨中添加适量的PH 值稳定剂。
4、印刷车间环境对标签印刷油墨性能及印刷质量有何影响?
印刷车间环境对油墨性能及印刷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油墨黏度和干燥性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温度升高,油墨黏度降低,干燥速度变快;反之,油墨黏度升高,干燥速度变慢。
另外,环境湿度对油墨的干燥性也有影响,车间湿度太高不利于油墨干燥;如果车间太干燥,容易因静电引发印刷故障。
最好在印刷车间内安装空调和调湿设备,使车间内的温湿度保持恒定。
一般来说,印刷车间的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55%~65%为宜。
(2)印刷车间的卫生状况也相当重要,如果车间卫生条件较差,大量的灰尘粒子或各种杂质粒子有可能落入墨槽中或吸附在标签材料表面,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因此,印刷车间要保持清洁、无粉尘,通风排气良好。
5、在使用标签印刷油墨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油墨附着牢度差、油墨干燥性差、墨层粘连、气泡、糊版、干版、油墨转移不良、色偏等问题,对这些故障分析如下。
(1)油墨附着牢度差。
原因:承印材料表面张力太低、油墨与承印材料类型不匹配、油墨性能差等。
解决办法:对承印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加入润湿剂降低油墨张力、更换油墨。
(2)油墨干燥性差。
原因:油墨溶剂配比不当、印刷速度过快、环境湿度过高等。
解决办法:调整溶剂配比、适当降低印刷速度,提高干燥温度、降低环境湿度等。
(3)墨层粘连。
原因:油墨干燥不良、油墨太软、印刷压力过大、环境湿度过高等。
解决办法:调整油墨溶剂配比、加入适量防粘剂、提高干燥温度、减小印刷压力、降低环境湿度等。
(4)气泡。
原因:油墨中含有空气、油墨的表面张力过大、油墨黏度太低、印刷速度过快等。
解决办法:加入适量消泡剂、调整油墨黏度、适当降低印刷速度。
(5)糊版。
原因:油墨颜料颗粒太粗、油墨黏度太高、上墨量过大、印刷压力过高等。
解决办法:更换油墨、适当降低油墨黏度、减少上墨量、降低印刷压力。
(6)干版。
原因:油墨干燥速度太快、干燥温度太高、印刷速度太慢等。
解决办法:调整油墨溶剂配比、适当降低干燥温度、提高印刷速度。
(7)油墨转移不良。
原因:油墨与承印材料的类型不匹配、油墨黏度太高、有静电等。
解决办法:更换油墨、调整油墨黏度、添加抗静电剂。
(8)色偏。
原因:油墨色相有偏差、油墨干燥速度不合适、油墨稳定性差、承印材料的性能、印刷工艺发生改变等。
解决办法:更换油墨,调整溶剂配比、调整印刷工艺参数等。
(9)静电。
原因:油墨太稀、印刷速度太快、环境太干燥等。
解决办法:添加抗静电剂、提高油墨黏度、适当降低印刷速度、调整环境湿度等。
6、在标签印刷油墨的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安全第一,储存油墨时尽量远离火源、热源、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油墨库房内最好保持恒温,与印刷车间的温度相差不能太悬殊。
如果两者温差较大,应提前把油墨放入印刷车间,不仅有利于油墨性能的稳定,还能保证生产的高效率。
(3)在北方一些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应避免将油墨存放在户外,防止油墨在低温下发生胶凝现象。
如发生胶凝,将其转移到温度高的库房内,或臵入热水中,使不溶物恢复原状。
(4)在油墨存储和管理中应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即先购入的油墨先使用,以防油墨由于存放时间过长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5)油墨也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存放太长,油墨中的各种成分会发生分离、沉淀现象。
因此,油墨不宜长期保存,一般保存期限以1年为宜。
(6)印刷后剩余油墨必须密封存放在阴暗处,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须先用100目以上的过滤网过滤,充分搅拌之后再与新墨混合使用。
7、标签印刷厂应如何对标签印刷油墨进行有效管理?
标签印刷厂一般要设立专门的物料管理部门,负责对包括油墨在内的原辅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物料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进料、领料程序,执行严格的入库、出库手续。
即由专人负责油墨的管理,对油墨产品进行分区存储,避免误领、误用。
此外,对油墨的种类、产地、批次、数量及领用等情况要做详细记录,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印刷之后,要对网点树脂版立即进行清洗,防止油墨在版面上干燥,造成网点堵塞,导致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