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50a地温的变化特征_陆晓波

合集下载

邢台市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邢台市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邢台市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吴智杰 李智峰 李芷霞 王晓娟(邢台市气象局054000)摘要利用1961~2007年邢台市6各县(市)当地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邢台市的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近50a来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低温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暖温年发生在80年代后,体现为“前凉后暖”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是冬季和春季的贡献,其次秋季,而夏季对于气候变暖是负贡献。

温度增长幅度依次为冬季>全年>春季>秋季>夏季。

而近10年来,气候变暖贡献最大是春季。

年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平均最高气温,说明夜间气温的升高是导致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因素。

降水年代、年际变化比较明显,20世纪60年代降水明显偏多,近17年明显偏少;年际间降水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年际变幅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关键词:气候变化,平均气温,降水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IPCC(2001)报告指出[1],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在19世纪末以来升高了0.6±0.2℃。

中国北方地区增暖幅度最为明显,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为0.2~0.8℃/10a。

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际和年代变化都呈现增温趋势[2,3],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年平均气温升温幅度居中,年平均最高气温升温幅度最小。

夜间气温的升高是导致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因素。

自1987年以来,暖冬现象明显,从而也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持续走高。

为了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邢台市气候变化特征,本文运用气候学分析诊断方法,对邢台市47a来的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邢台气候变化的演变规律。

1 研究区概况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北纬36°50'~37。

47'、东经113°52'~115°49'之间,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及东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

我国陆区浅层地温场空间分布及规律研究(二)

我国陆区浅层地温场空间分布及规律研究(二)

空调热泵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续上期54页)2.2码恒温带厚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如图5所示,我国陆区恒温带厚度总体特征为东南沿海与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较高,大于20m。

其他地区较低,其中华北平原恒温层厚度最小,一般不超过10m,其他地区恒温层厚度均在10m~20m。

恒温带底板埋深受深部的热流强度、地层导热性能、外部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结合恒温带埋深,考虑以上因素,可大致推断该地区的恒温层厚度特征。

在导热性较好的基岩浅埋区,下部增温带的地温增温较快,恒温带底板埋深较浅,这是由于此类区域受深部热流向上的影响更大。

在地热异常区及其附近,恒温带的底板深度极浅,部分区域甚至无恒温带。

恒温带厚度与地表水体也存在一定关系。

在哈尔滨,距松花江越近,恒温带厚度越薄,越远越厚,恒温层埋深和温度也按此规律展布。

这可能是由于松花江的存在使得冷水干扰强烈,附近地温受外部影响范围变大,恒温层埋深变深而导致。

3陆区浅层地温场增温带特征及影响因素恒温带以下称增温带,主要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又称内热带,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该带内温度的增加用地温梯度,即每百米垂直深度上温度的增加值表示,其值与所在地区的大地热流值成正比,与热流所流经岩体的热导率成反比。

地壳的近似平均地温梯度是每千米25℃(2.5℃/hm),大于此值即为地热梯度异常。

如图6所示,我国陆地浅层地温场(200m深度内)地温梯度总体分布特征为北高南低,南方地温梯度值一般都小于3℃/hm,平均2.45℃/hm。

北方大部分地区地温梯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变化范围2℃/hm~6℃/hm,平均3℃/hm。

众所周知,地温梯度与计算深度密切相关,一般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该特征与我国陆区地温梯度变化特征基本吻合,与我国大地热流的分布状况相近。

说明浅层地温场增温带地温梯度主要受大地热流影响,受区域热构造背景控制。

局部上,我国南方大地热流东部、西南部高,中我国陆区浅层地温场空间分布及规律研究(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王贵玲刘峰王婉丽3432302826242220181614121086厚度/m图5我国陆区浅层地温场恒温带厚度等值线602015年03月部低。

近50a来新疆新源县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近50a来新疆新源县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息(电子版),2003,(4). [5] 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文学的概率统计基础[M].北京:水利出
版社,1981:90-93. [6] 陈文海,柳艳香,马柱国.中国 1951~1997 年气候变化趋势的季
节特征[J].高原气象,2002,21(3):251-257. [7] 任国玉,初子茵,周雅清,等.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
收稿日期:2010-06-02 作者简介:闫 玲(1966-),女,陕西大荔人,主要从事水文情报预报。
· 52 ·
第7期
闫 玲,等:近 50 a 来新疆新源县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46 卷
表 1 年代际平均气温及其与 50 a 均值比较的距平值 /℃
时段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气温 距平 气温 距平 气温 距平 气温 距平 气温 距平
新源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年降水量 499.5 mm,年平均气温 8.7 ℃,极端最高气温 39.8 ℃、最低气温-32.0 ℃,年日照时数 2 709 h,无霜期 150 d, 干旱指数 2.04,属半湿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人 居环境相对较好。 2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1957~2006 8.71
10.13
20.41
9.38
- 5.13
同样,各季气温的比较结果显示:新源县四季气温总体
上呈增暖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增暖最显著,
春秋季居中,夏季最弱。这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季节变化
的特征基本一致。
3.2 气温的变化趋势
从图 2 可见,50 a 来新源县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显著
图 1 1957~2006 年年平均气温模比系数差积曲线

近50a泰州地区气候特征变化趋势

近50a泰州地区气候特征变化趋势

UFk
=
[sk - E(sk)] VAR(sk)
,k
=
1, 2,
...n
作者简介:田鹏飞(1985-),男,江苏盐城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候变化。 收稿日期:2014-07-2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 卷 15 期
田鹏飞等 近 50a 泰州地区气候特征变化趋势
153
式中 UF1 = 0,E(sk),var(sk) 是累计数 sk 的均值和方差, 在 x1,x2,...,xn 相互独立,且有相同连续分布时,他们可由 下式算出:
E(sk) =
n(n 4
1)
var(sk)
=
n(n
-
1)(2n 72
+
5)
UF1 为 标 准 正 态 分 布 ,它 是 按 时 间 序 列 x 顺 序
14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图 4 泰兴站近 50a 年均气温变化
2020
18
R2 线性=0.559
y=0.043x-69.629
17
16
年平均气温(℃)
温度(℃)
15 15
16
17
1960Biblioteka 19802000 年份
2020
图 1 泰州地区气象站点分布
1.2 研究方法
1.2.1 气候倾向率 用 xi 表示样本量为 n 的某一气象变
量,用 ti表示 xi所对应的时间,建立 xi与 ti之间的一元线性 回归方程:xi = a + bti,i = 1,2.....,n
把 b×10 作为气候变化倾向率,以直线斜率作为趋势

逊克县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逊克县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逊克县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吴春德;张晓芳;张春媚
【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
【年(卷),期】2010(27)3
【摘要】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逊克县1961~2005年共45 8的气候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出了逊克近45 a的温度要素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的结果:逊克县自1961~2005年,45 a平均气温以0.387℃/10 a的趋势变暖,年平均最高温度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增暖的趋势.一年四季中,夏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幅度略低于其他季节,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的变暖最为突出,平均温度以0.608℃/10 a的变化率升高.
【总页数】3页(P12-13,20)
【作者】吴春德;张晓芳;张春媚
【作者单位】逊克县气象局,黑龙江逊克164400;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逊克县气象局,黑龙江逊克1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7.3
【相关文献】
1.辽宁省丹东市近50a来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J], 谭丽静;徐金秀;范佳文;单璐璐
2.逊克县近50 a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吴春德;张春媚
3.乌鲁木齐机场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J], 朱蕾
4.近50a腰古站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J], 韩长峰
5.中国近50a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乔丽;吴林荣;张高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6213_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

20006213_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

地温是指地表面及其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交换,气候直接对地温产生影响[1~5]。

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分为短时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3种,张家口地区以季节性冻土为主。

季节或昼夜温度变化使得在土壤表层及一定深度土层形成反复的冻结—解冻过程,可显著改变土壤结构和水热运动规律[6]。

冻土具有流变性,在冻土区建造建筑物时必须考虑冻胀和冻土融沉的问题,因此,对土壤温度分布和变化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壤温度变化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Y ang K 等[7]利用热扩散方程得到土壤温度分布,然后根据土壤温度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异调整温度分布,通过整合土壤温度剖面获得土壤通量。

李飞[8]对松嫩平原地温和气温不对称增温现象进摘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气候变化对于京津冀地区影响重大。

对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气温和各深度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拟合了土壤温度的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1960~2018年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在1990年发生突变;春季和冬季气温增速较快,且波动幅度较大;地表温度变化与气温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地温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波动均减缓,滞后现象明显;春夏两季的地温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秋冬两季的地温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0~50cm 的年平均地温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80cm 以下的年平均地温基本不变;通过土壤温度计算公式得到的地温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实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气温;地温;土壤深度;冻结深度;张家口坝上地区中图分类号:P4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9)04-0077-06收稿日期:2019-07-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017);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397002D );河北省教育厅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科技指导项目(Z2019024);张家口市科技计划项目(1711027C ,1711052J )作者简介:王玉坤(1991-),男,河北唐山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单元机组运行优化研究。

近50年昭鲁坝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昭鲁坝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昭鲁坝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利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气候观测站1960-2010年50年气温资料,分析了昭鲁坝近50年的气温趋势变化。

结果表明:近50a来昭鲁坝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a年增暖幅度更加明显。

年及四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倾向率大于年倾向率;夏、秋季两季倾向率与年倾向率相等;春季倾向率小于年倾向率。

标签:昭鲁坝气温气候变化0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和关切的问题之一就是气候的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在21世纪已变成国际科学界的热点之一。

20世纪和21世纪初期,在全球气温呈明显变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有关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表明[1-6]:中国气温在20世纪30年及80年代中后期至今分别有两次明显的增暖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显著变暖;在近50年中,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变暖显著;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的西部、青海南部变冷;除西南东部等少数地方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近60年来生长季节延长,有效积温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因而对气温变化状况更多应该分区研究。

本文利用昭鲁坝近50年温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昭鲁坝气温变化规律。

1昭鲁坝概况本文选择云南省昭通市作为研究区域,昭通市属于川滇黔乌蒙山贫困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气温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对本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昭鲁坝是云南的第三大坝子,也是昭通市唯一的大坝子,位于昭通市中南部。

境内坐标为103°28′-103°55′E,27°05′-27°39′N。

昭鲁坝气候属南温带类型,年平均气温11.7℃,≥10℃活动积温3237.4℃,年降雨量741.6mm,年日照时数2818.9h。

由此可见,坝区内气候温和,温、光、水都居于中等偏上,因而成为全市最主要的农业区域。

近50a来洮河流域气候变化和干旱演变过程

近50a来洮河流域气候变化和干旱演变过程

第 2期
朱 丽等:近 50a来洮河流域气候变化和干旱演变过程
235
济干旱指标 [10]。 由 于 气 象 干 旱 指 标 数 据 资 料 容 易 获取,计算简便且物理意义明确,故将其作为其他类 型干旱指标的基础[11]。其中,常用的气象干旱指标 有降水距平百分率(percentageofprecipitationanom aly,Pa)、Z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pre cipitationindex,SPI)和相对湿润度指数(moisturein dex,MI)[12]。Pa 指标反映了某时段降水量较同期 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具有较好的时空对比性,因其 计算过程仅涉及降水量资料,得以广泛应用[11];SPI 指标是表征某时段降水量出现的概率,计算过程只 需要降水资料,且无需与降水量时空分布特性有关 的参数 [13],能较 好 地 反 映 不 同 时 空 的 旱 涝 情 况,是 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理想指标。
引 言
自然环境的演变和人类活动的演替共同驱动了 全球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较为显著的现象 之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率改变着人类赖 以生存的环境[1]。与全球一致,中国受到各类极端 气候事件的侵扰,特别是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伴随着全 球 气 候 变 暖,中 国 甘 肃 极 端 高 温 事 件 增 多[2]。中国西 北 干 旱、半 干 旱 区 生 态 环 境 脆 弱,由 各种因素造成的环境负效应经累积之后往往难以逆 转[3-4],加之水资源较为匮乏,各类生态问题和社会 问题相互渗透[5],如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气候暖 干化趋势明显,导致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农业受旱灾 面积扩大,粮 食 减 产 严 重[6]。 因 此,开 展 中 国 西 北 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和水资源相关的科学研究尤为 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