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及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及防控措施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只后会导致高死亡率和经济损失。
下面将介绍非洲猪瘟的病理特征及防控措施。
一、病理特征:1.外观特征:患病猪只的粘膜和毛发呈现苍白色或发绀色,毛发蓬乱,眼睛红肿,口腔和皮肤出现瘀斑和出血病灶。
2.内脏特征:患病猪只的淋巴系统器官明显肿大,肺部和脾脏增重,肾脏和肝脏出现出血灶和坏死斑。
3.组织病理特征: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组织出现淤血、细胞浸润和出血灶,肝脏和脾脏出现坏死斑和出血点,肺部有出血和浸润。
二、防控措施:1.加强养殖管理: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病原体进入猪场的机会,包括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隔离新引进的猪只等。
2.提高疫情监测能力:加强对猪只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存在异常症状的动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3.加强消毒措施:定期对猪栏、饮水设施、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毒传播和扩散的可能性。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确保他们能正确应对疫情。
5.临床诊断和监测: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诊断体系,确保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疫情动态,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6.合理处理病死动物:对于疑似或已确诊的病死猪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其他动物和环境的污染。
7.加大病毒灭活疫苗研发力度: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非洲猪瘟,因此加大疫苗研发力度,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对于预防非洲猪瘟具有重要意义。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疾病,对猪业造成巨大威胁。
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降低疫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雨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雨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雨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猪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病毒传播。
在雨季,由于环境湿度增加,蚊虫、跳蚤等传媒生物活动频繁,增加了ASF传播的风险。
因此,在雨季,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雨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1.加强病毒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加强病毒监测和报告工作是雨季非洲猪瘟防控的基础。
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报告疫情,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2.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并加强对猪场的检查和监管。
加强进出猪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
禁止进口和贩卖活猪或猪肉来自非洲猪瘟疫区域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3.强化疫苗接种:ASF的疫苗目前尚未上市,但是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增强猪的免疫力,如合理营养和管理,以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同时,定期检查猪场内的疫苗接种情况,确保所有的猪都得到了疫苗的接种。
4.控制传媒生物:蚊虫、跳蚤等传媒生物在雨季活动频繁,容易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传媒生物的数量和传播。
使用血吸虫草等喷雾剂来防治传媒生物的滋生,定期清洁猪场周围的垃圾和废弃物。
5.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定期清洁猪舍和养殖设施,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
及时更换和清理床上物,避免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保持猪栏之间的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
6.严格隔离感染猪:发现感染ASF的猪,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或处理。
对于疫情区域的猪场,应实施密切监视和尽快隔离,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7.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养殖户和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ASF病毒的认识。
教育他们如何正确预防和控制ASF,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总之,雨季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要点包括加强病毒监测和报告、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强化疫苗接种、控制传媒生物、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严格隔离感染猪和宣传和教育。
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

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
《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
一、加强畜禽流行病监测
1. 对疫情高发地区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报告病例。
2. 对疫情病例进行溯源调查,查找病源和传播途径。
二、严格实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1. 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进出检疫,确保病源不外流。
2. 定期进行场地和设备的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确保饲料、饮水和环境不受污染,加强动物健康管理。
三、有效的疫苗防治
1. 对猪群进行定期疫苗接种,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2. 对发现感染病例的猪群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四、加强疫情宣传和教育
1. 对养殖户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猪非洲猪瘟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2. 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提高对猪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五、做好疫情监测和溯源工作
1.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确保疫情及时发现和报告。
2. 积极开展疫情溯源工作,查清疫情传播途径,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六、加强政府监管和支持
1. 政府加强对猪非洲猪瘟防控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2. 对疫情高发地区开展帮扶工作,提高养殖户防控能力。
以上操作规程是《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的要点,希望可以为养殖户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有效防控猪非洲猪瘟的扩散。
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

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猪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防止ASF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蔓延,需要制定严格的防控操作规程。
以下是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的几个关键步骤:1. 完善养猪场内疫情监测体系:- 建立养猪场内的疫情监测体系,包括定期检测猪只的体温、饲料摄食情况、粪便检测等。
- 集中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隔离区,确保外部人员和物资的进出有序,并加强对人员、车辆和物资的检疫工作。
2. 强化养猪场内外环境的消毒:- 每天对养猪场内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
- 合理设置消毒池和洗消设施,对工作人员、车辆、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3. 严格控制猪只的交易和运输:- 限制外来猪只的进入,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监管。
- 禁止非法转移、交易和运输猪只,严格落实猪只来源、去向和数量的备案制度。
4. 加强猪只的免疫防控:- 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并确保所有猪只都按时接种疫苗。
- 定期进行疫苗的质量监测和效果评估,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 做好养殖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的完整性和卫生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施,保持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 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和空气的流通性,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6. 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 对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进行防疫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ASF的识别、防控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和养猪场的防疫意识,引导他们合理饲养、科学防控,减少疫情发生的风险。
7. 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 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收集、比对和分析疫情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确保疫情的快速报告和处置。
总之,猪非洲猪瘟防控操作规程要求养猪场严格落实疫情监测、环境消毒、交易管控、疫苗防控、设施维护、人员培训和疫情监测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措施,以确保猪场环境的卫生和猪只的健康,从而有效防控ASF的传播和蔓延。
非洲猪瘟的防控

非洲猪瘟的防控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死亡率和高传染性为其主要特征。
病毒可通过病猪的尸体、体液及污染环境而传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能够治疗或预防该疾病。
因此,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防控非洲猪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非洲猪瘟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播途径,指导养殖户做好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加强自我防护。
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病猪的身体分泌物、血液、粪便、尸体及污染的环境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管控动物交通,杜绝非法运输病猪的行为;2. 严格防疫区域的隔离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3. 加强畜舍卫生管理,做到清洁卫生,维持畜舍内的环境卫生;4. 土地利用合理,禁止等人、等车进入养殖场;5. 确保运输车辆的消毒、清洗、通风等。
三、有效的消毒措施消毒对于控制非洲猪瘟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采用以下消毒方法:1. 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含过氧化氢的消毒液,对动物圈舍、运输车辆等进行消毒;2. 对养殖场消毒间,隔离间、分娩间、养殖设施、用具等定期进行消毒;3. 减少运输车辆进场,而后每辆车进场前,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四、加强自检自查,及时发现疫情除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外,自己养豚的农民更要注意自检自查,及时发现疫情,所有养殖户都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协助专业人员开展疫情处置。
总之,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只有养殖户、政府、专业人员联合起来,采取果断、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使防疫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效。
同时,养殖户要做好自我防护,提高疾病意识,构建起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共同维护养猪业的生产秩序。
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方案

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方案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案1、引言非洲猪瘟是一种性疾病,对猪类产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和蔓延,制定一套完善的防控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供相关的防控措施和操作指南,以确保非洲猪瘟在我国的传播风险最小化。
2、防疫措施2.1 家畜场场所管理2.1.1 建立有效的入场检疫制度,严禁非法或来源不明的猪只进入场所。
2.1.2 加强场地卫生消毒,特别是猪圈和周边设施的消毒及定期清洁。
2.1.3 实施严格的进出场畜禽隔离制度,防止病菌的传播。
2.2 生物安全防护2.2.1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水平。
2.2.2 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出猪圈的流动,避免的传播。
2.2.3 加强饲料和水源的供应管理,确保其无污染。
2.3 早期发现和报告2.3.1 建立非洲猪瘟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疫情调查和检测工作。
2.3.2 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实施隔离和封锁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应急处理措施3.1 隔离和封锁3.1.1 确认非洲猪瘟疫情后,立即对受感染的场所进行隔离封锁。
3.1.2 严格控制的传播途径,限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确保不扩散。
3.2 动物处理3.2.1 对受感染动物进行安全处置,包括人工焚烧或密封尸体运输至指定处理场所。
3.2.2 确保处置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和其他畜禽。
3.3 消毒3.3.1 对受感染场地、设施和物品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3.2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消毒操作流程,确保彻底灭活。
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动物防疫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4.2 《动物卫生监督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动物卫生监督条例,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
4.3 《动物检疫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动物检疫法律法规,用于规范进口和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
5、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流程图-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记录表- 非洲猪瘟应急处理方案。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疾病。
该病毒主要侵害家猪,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猪场的经济损失极大。
近年来,猪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猪瘟,我们有必要对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流行特点:1. 高度接触性:非洲猪瘟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因此易于在猪场内迅速蔓延。
2. 强大抵抗力:非洲猪瘟病毒几乎不受常规的消毒剂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在猪场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
3. 季节性流行:猪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这与猪场内环境的变化以及病毒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关系。
二、临床症状:1. 发热: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的症状,体温可达40℃以上。
2. 呼吸道症状:猪在感染后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鼻孔流脓浊等症状,呼吸道症状严重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3. 消化道症状:猪感染非洲猪瘟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
4. 皮肤症状:部分猪在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溃烂等症状,严重时皮肤可出现大片的脱皮、渗液。
5. 血液症状: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体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导致出现出血倾向。
6. 行为改变:感染非洲猪瘟后,猪会出现精神抑郁、站立不稳、步态异常、运动受限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瘫痪。
三、剖检变化:1. 头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感染非洲猪瘟后,猪的头部和颈部淋巴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
2. 肺部出血、水肿:感染后的猪的肺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影响呼吸功能。
3. 肝、脾、肾等内脏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感染后的猪的内脏会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影响器官功能。
4. 肠道出血、溃疡:感染后的猪的肠道会出现出血和溃疡的情况,导致腹泻和大量失血。
非洲猪瘟防控方案

非洲猪瘟防控方案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由食用或接触感染过非洲猪瘟的猪或其肉制品、呼吸道飞沫,以及污染的水、饮食、饲料、饮用水等。
非洲猪瘟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极易引发猪群的全面爆发,不仅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冲击。
为此,制定非洲猪瘟防控方案是目前最为必要的工作之一。
下文将详细介绍关于非洲猪瘟防控方案的内容。
1. 疫情监测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疫情监测是首要的一步,也是关系到后续防疫措施的成效和实施效率的关键。
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非洲猪瘟疫情监测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疫情监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动物监测对于已经感染非洲猪瘟的猪,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就为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可能感染非洲猪瘟的猪,一般采取定期的抽样检测以及紧急排查等策略。
(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猪群生活的环境,如饮用水、饲料等,以及猪群病变程度和死亡率,来初步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
(3)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可以通过采集猪群的组织样本(如喉咙、肺、肝、淋巴结等),通过实验室检测,迅速准确地确定疫情的存在。
2. 防止病毒的传播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原体,它易在猪群中大面积传播,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防止病毒的传播,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
(1)加强卫生管理养殖场和周边环境要保持清洁,尽量避免猪的污染和交叉感染,防止病原体在猪群、饲料、饮水和其他物品之间传播。
(2)禁止进口非洲猪瘟感染的猪或猪产品在国家禁止或限制猪或猪产品的从事非洲猪瘟病区到非猪瘟病区的运出或入。
(3)限制猪群活动范围,减少猪非必要的人员接触在疫情爆发区域,应严格限制猪只活动范围并严禁非必要人员接触猪群,以免瘟疫向外扩散。
(4)严格消毒猪场设施、工具和设备等区域要注意严格消毒,保证卫生环境达标,防止病原体存活和迁移。
3. 及时处理病猪和垃圾非洲猪瘟患猪不能通过口服和注射的方式治疗,一旦发现已感染病毒的猪,应及时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母猪持 续感 染与垂直传 播 母 猪持续 感染 在我 国相 当严 重 , 妊娠 母猪 感染
当前 我 国流 行 的猪瘟 病 毒 毒 株并 没 有 发 生变 化 , 毒 力 有不 断 增 强 的趋 势 。 但 致使 典 型 猪 瘟有 所
猪瘟后 , 其本 身 为隐性感 染 , 不表 现任 何 临床症 状 ,
323 使 用进 口冻 干机 , . . 全程微 电脑 控制 。 确保
了冻 干后病 毒的存 活量及保 存时 间 。 33 出厂前 的检 验 病 毒含量 的测定 、无 菌检 . 验、 支原 体检验 、 鉴别检 验 、 力检验 、 效 安全检 验 。 3 易邦猪 瘟脾 苗的使 用 . 4 接种 l 2 份 。 头
疫效 果 ,这是 导致 免疫 猪群 发 生猪瘟 的 主要原 因 . 其次 疫苗 剂量 不足 , 使免 疫抗 体达 不到 有效 的保 致 护水平 。 1 猪 瘟 疫苗的 不合理使 用 . 7
我 国的猪 瘟 兔化 弱 毒疫 苗 ( 株 ) 是世 界 公认 c ,
猪 瘟 的暴 发和 流行 。 1 . 天仔猪免 疫耐 受 2先 妊娠母 猪持 续感 染 猪瘟后 , 可经胎 盘将 猪瘟 病 毒 传 染给 胎儿 。 使其 产 下 的仔 猪 先天 性 感染 . 出现
用体 温 正 常 、 温差 波 动 不大 的家 兔 , 免 了家 兔 自 避
身疾 病 的 干扰 和攻 毒 后 家 兔个 体 差 异 而带 来 的热 型误判 的几率 , 品更 为稳定 。 产 3 制苗 关键 点的控 制 . 2 3 . 攻 毒后对 家兔 状况进 行全 程监 控 。严格 .1 2 选用 出现定 型热 的家兔脾脏 制苗 。
' ’ ’ ' ' , l ' , , l l l , , ' ' ' ' ’ ’
母 体和胎 儿都 没有 影 响 , 是病 毒会 通过母 体一 代 但 代 的 传 下 去 , 毒 可 以返 祖 , 力 会 增 强 , 期 下 病 毒 长
去, 就会 存在 隐患 。 零 时免 疫可 以解 决仔 猪慢 性猪 瘟 的问题 , 但是 不 能 长期 应 用 , 解 决慢 性 猪瘟 问 题后 , 在 就应 改为 常规 免疫 。长期 应用零 时免疫 也可使仔 猪产生 免疫
今 日畜牧兽医0 0 21 0年第 5期
W Wz x s o W . mz. m g c
E malx y 16c m — irms @ . : j 2 o
耐受 , 当对 其进 行二 免 的时候 , 仔猪 对疫 苗 的免疫 反
规模 葬 猪
只发生 流产 、 产死胎 和弱 仔 , 木乃 伊 , 带毒 的母 猪妊
抬 头 , 只死亡率 高 。 猪
1 . 疫猪群发 生猪 瘟也不 少见 6免
娠 后 可将 猪 瘟病 毒 通 过胎 盘感 染 胎 儿 造 成垂 直 传 播 ,同时 带毒母 猪也 能经 水平 传播 给其 他健 康猪 ,
规模化 猪 场发 现 , 免疫猪 群产 下 的仔猪 发生 猪 瘟 , 因是 母 猪免 疫 水平 低 下 时 , 原 感染 强 毒 能 引起
免疫 耐受 ,对猪 瘟疫 苗 的免疫 不产 生免种 猪终 生 带 毒 , 长期 向外 排毒 , 自己本 身 没有
的最优 秀 的疫苗 ,许 多 国家通 过接 种这 种疫 苗 , 控
场 篇
出现任 何 临床症状 ,如果作 为后 备种 猪进 行 培育 ,
则会 形成新 的带毒 猪群 , 成恶性 循环 。 形
垂直 传 播 和水 平 传播 反 复 、 替进 行 , 成 猪 场猪 交 造 瘟 长期 持续 感 染 和存 在 , 有应 激 因素 , 会 导致 如 就
猪 曩
的 舫 控
●
亚 临床感 染 , 并垂 直感 染仔 猪 , 由于 免疫耐 受 , 猪 用 瘟 弱 毒疫 苗 给带 毒 仔 猪进 行 免 疫 接种 不 会 产生 免
l , , ' l l ' ' ' ' ' ’ ' ’ ’ ' l ■ ’ ’ , ’ l , , , l ' l
31 家兔在攻 毒前 严格 隔离饲 养观 察 ( 于 .. 3 大 3 0天 )并 且在 接 种前 , 格 测温 观 察 ( , 严 2次/ ) 选 天 ,
3 . 配苗 、对脾 脏 的采 取 均在全 程严 格无 菌 .2 2 操作 下完 成 , 并加 入高效 稳定保 护剂 。
.
曩 曩 井誓
W Wzx z . m W 。 mso g c
Ema: m y . m - ir s @1 6 o lx j 2c
猪瘟 的防控措施
李 中兴
( 东省 湛江农 垦畜牧 有限公 司幸福 分公 司, 东湛 江 5 4 6 ) 广 广 2 2 1
1发 生 猪 瘟 的 原 因 倾向
不 断 地 通过 机 体 , 猪场 内反 复循 环 . 在 引起 病 毒 力 逐 渐反强 。 妊娠 母猪 最好 不 要接种 猪 瘟疫 苗 。 然疫 苗对 虽
1 . 4非猪瘟病毒 感 染对猪瘟 疫苗免 疫的影 响 临床 上猪瘟 病 毒反 复多 次与 细小 病毒 病 、 耳 蓝
病 、 狂犬 病 、 圆环 病 毒 2型 、 流 感 等 混 合 感 伪 猪 猪 染, 会造成 免疫 抑制 , 干扰 猪瘟 疫苗 的免 疫应 答 , 导 致免疫失 败 。 1 . 瘟病 毒毒 力 不断 增强 ,典 型猪 瘟有 抬 头 5猪
1 . 3带毒公 猪 的垂直传播
制 乃至消灭 了猪瘟 , 作用 得到证 实 。但是 , 我 国高 在
密度 的长期 反 复接种 猪瘟 弱 毒疫 苗 。 只不 断受 到 猪
刺激 , 易导 致免疫 麻 痹 , 在这种 情 况下 。 疫苗 弱毒 会
用 带 毒 公猪 的精 液 进行 授 精 会 给健 康 母 猪 垂 直 传播 , 使 仔猪 先 天性 感 染 , 造 成新 一 轮猪 瘟 致 又 的持续感 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