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噪声超标的影响及治理探讨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由于噪声污染的存在,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本文将从噪声来源、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技术等方面,对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
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所发出的噪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设备设施本身的工作产生的噪声和周围环境因靠近高压变电设备而经常产生放电声。
1、设备设施本身的工作噪声变电站,换流站中的变压器、开关等设备在过电流、过负荷等情况下,会产生非常高的声噪。
例如,变压器的冷却风扇、机械操作声音、变电站设备开关的电流声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声噪。
此外,如果机房内未采取相应的隔音措施,会大幅度增加设备在机房内的噪声辐射量。
2、周围环境因靠近高压变电设备而经常产生放电声当高压电力设备工作时,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空气离子化,并在两个导体之间产生放电现象,产生许多爆炸声、噼啪声等,这些声音产生的频率很高,小于20 Hz,受到空气分子的吸收较小,可以传播很远。
二、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音对人体和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们对人的耳朵产生刺激作用,并可能对人的健康有负面影响,如失眠、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长期的噪音污染还会引起心理问题,诸如压抑、易怒、紧张等。
对于环境,噪音也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为了减轻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和人体所带来的噪声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治理措施。
总的原则是通过对设备设施进行提升和改造,减少设备的振动、降低各部件之间的冲击声产生概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1、机房和控制室的隔音处理通过加装类似喷淋式隔音、弹性材料行程杆阻尼器、玻璃纤维棉等材料进行隔音处理。
一般地,这些材料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比较方便。
户内变电站噪声治理及散热改造技术的探讨

户内变电站噪声治理及散热改造技术的探讨摘要:某110kV户内式无人值班变电站于2010年投产,投产运行后,大大缓解了附近区域的用电矛盾,同时,也发生了变电站噪声扰民的情况。
经现场调查后发现,由于主变压器及散热风机噪声偏大,导致变电站出现噪声超标现象,该站的东面站界噪声值超过国标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限值,南面环境敏感点噪声超过国标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限值,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需对此户内变电站进行降噪改造,但如果仅考虑降噪势必导致变电站室内散热减弱,因此,应综合各方因素,优化改造方案使其散热与降噪达到合理范围。
关键词:变电站;降噪;散热1降噪散热改造分析1.1现场噪声监测结果变电站及周边噪声监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变电站及周围环境敏感点,昼夜间噪声最大值分别为67.1dB (A)、64.1dB(A),站界东面昼夜噪声、南面敏感目标夜间噪声监测结果超过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关限值要求。
噪声监测布点,如图1所示。
1.2噪声分析①主变运行噪声大(在距主变压器1m外的4个面测得噪声值为75~78dB (A))。
变压器噪声由其本体噪声及散热冷却系统产生的噪声组成。
本体噪声主要由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引起的铁心振动以及硅钢片接缝处和叠片之间存在的因漏磁而产生的电磁力。
冷却装置的噪声源于冷却风扇和变压器油泵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
有时变压器本体的振动会通过变压器油、管接头等零件传递给冷却装置,使冷却装置的振动加剧,使噪声加大。
②主变压器室及电容器室的排风机运行时产生一定噪声。
排风机噪声主要来自于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2个方面。
③主变压器室门为不锈钢网状格栅通透门,无吸声、隔声措施,变压器及附属设备运行噪声直接传播至站外。
1.3降噪与散热分析变电站主变压器室温最高不宜超过45℃,因此,主变压器室通风散热对变压器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变电所噪声治理方案研讨

变电所噪声治理方案研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变电所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变电所噪声治理成为重要的研讨话题。
本文将从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和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针对变电所噪声治理的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需要减少变电所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保证变电所正常运行,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因此,变电所噪声治理的目标应该是在减少噪声的同时,不影响变电所的正常运行。
其次,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可以在变电所周边建设隔音墙,降低噪声的传播。
隔音墙可以采用吸声材料进行建造,减少噪声的反射和传播。
其次,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可以采用低噪音的变压器和绝缘材料,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此外,还可以对变电所进行合理布局,减少与周边居民的接触。
最后,也可以通过建设绿化带等手段,利用植被吸收噪声,降低噪声的传播。
最后,治理效果的评估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治理之后,应该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治理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评估和监测可以通过采集噪声数据、进行噪声模拟和对周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实现。
如果治理效果不理想,还需要及时对治理措施进行修正和优化。
总结起来,变电所噪声治理需要以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和保证变电所正常运行为目标,通过建设隔音墙、改造变电设备、合理布局和绿化带等措施来实现。
此外,还需要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变电所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变电站的噪声分析与治理方案

变电站的噪声分析与治理方案一、噪声源与特点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实施输变电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厂输送过来的高压电力通过变压器降压后传输到用户用电终端。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给周围环境和人类带来一定的影响。
变电站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变电站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
2.变运设施的通风与冷却系统噪声。
3.变电站交流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
4.变电站开关设备在铜触点上发生弧光时所产生的噪声。
二、噪声分析针对变电站产生的噪声问题,进行详细的噪声测量和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和评定噪声作用的影响范围、分布和性质,并比较分析各项环境噪声指标,判定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1.环境因素根据现场噪声建模,分析源与受体之间的传播路径以及噪声的组成成分。
根据实际情况,对噪声的频谱特征、时间特征、响度指标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2.噪声源特征以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其设备进行详细的噪声测量,分析空气与振动噪声的占比,离散频谱成分的特点以及噪声的波形和时域特征等。
3.环境评价利用环境评价方法,评价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危害效应,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理方案。
三、噪声治理方案变电站的噪声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治理方法包括:1.增加隔声墙的高度和设备的减振措施,将噪声降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采用新型静音设备,比如静音风机等。
3.加装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板、吸音挡板等来吸收噪音。
4.优化布局,合理规划及设计,防止噪声扩散。
5.加装隔震支承、隔振器件等减振、隔振措施。
四、结论针对变电站噪声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治理。
通过噪声分析,可以得出具体的治理方案,从而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影响,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2024年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3篇)

2024年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引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急剧增加,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着电能变换与分配的关键作用。
然而,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给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和影响。
因此,对于2024年的变电站来说,如何控制噪声污染,保障周围环境的良好生态和居民的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变电站噪声的来源及特点变电站的噪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变压器和开关设备:变压器和开关设备是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它们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频噪声和机械噪声。
2. 冷却设备:变电站需要使用冷却设备来散热,冷却设备的风扇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低频噪声。
3. 输电线路:变电站连接着大规模的输电线路,高压电流在输电线路上流动时会产生电磁噪声。
变电站噪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噪声频谱宽度大:变电站噪声的频谱范围很广,从低频到高频都有。
这意味着变电站噪声的传播距离远,会同时影响到远处的居民。
2. 随机性强:变电站噪声不是周期性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的工作状态、环境温度等等。
3. 具有高声压级:由于变电站内设备的运行特点,噪声压力常常较大,可能会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
二、变电站噪声控制的方法为了减少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技术改进:改进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采用减振材料和隔音材料来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2. 设备的优化布置:通过合理的布置变压器和开关设备,使其距离居民区较远,减少噪声传播的距离,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3. 声屏障的建设:在变电站周围建设声屏障,通过反射、吸收和透声等技术手段,限制噪声传播的方向和距离,减少噪声的扩散。
4. 降噪材料的应用:在变电站的墙体、地板和天花板等位置采用降噪材料,有效隔离噪声的传播,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5. 噪声监测和管理:建立变电站噪声监测系统,定期对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噪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安全管理环保之变电站的噪声分析与治理方案

安全管理环保之变电站的噪声分析与治理方案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变电站成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但变电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带来了噪声污染问题。
变电站噪声是
一种重要的环境噪声污染源,对人体的健康和居民的生活环境都有
一定影响。
因此,对于变电站噪声问题的分析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变电站噪声的分析与治理方案展开,以期为相关人士
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变电站噪声的特点
变电站噪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频率范围广泛
变电站噪声的频率大多分布在50 Hz 和10kHz之间,其中主要
特征为50 Hz周波和其倍频,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功率谱密度呈现
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2、位于城市居民区
由于变电站的密集在城市居民区,其噪声污染对附近居民的影
响很大,噪声的等效声级一般在60~85 dB(A)之间。
3、与运行设备相关
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包括变压器、隔离开关等,
噪声的具体特点与高压设备的构造设计等相关。
4、持续时间长
变电站为一直接铸型的噪声源,噪声污染的持续时间长。
变电站噪声分析及治理方案的探讨

变电站噪声分析及治理方案的探讨摘要:变电站在运行中对周围居民或多或少的会产生电磁污染和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为保证变电站给居民用电带来方便的同时又不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对变电站噪声进行分析和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主变压器、噪声、污染1、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用电需求量显著增长,城镇、城市用电负荷密度相应的增大,以前变电站远离居民生活区也能满足其用电需求,但目前为满足居民高密度的用电负荷要求,变电站宜靠近居民用电负荷中心。
由于变电站在运行中会产生电磁干扰和噪声,电磁干扰值远低于国家要求值,靠近居民区布置,若噪声治理不恰当确实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2、噪声产生、特性、传播途径分析解决变电站中噪声扰民问题,首先要找出噪声源。
变电站中的设备分为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和电气二次设备,噪声源主要是高压配电装置,如运行中的主变压器、高压导体电晕声、电抗器、断路器操作噪声等,其中前3种为连续的噪声,最后1种为不连续噪声,只有在操作时产生。
主变压器噪声为中低频噪声,其穿透力极强,衰减慢,可通过建筑物结构、墙面和地基、地面,空气等方式传播。
主变压器噪声随着其负载率的变大而增大,若为风冷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噪声还包含风机产生的噪声。
随着国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当高压直流输电采用单极运行时,大地回路中的电流会通过其路径上变电站的主变压器中性点进入主变形通路,从而影响主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主变压器产生异常震动和噪声。
高压场地中电晕声时是由于导体表面不是非常完美光滑无瑕疵导体,导体表面或多或少存在凹凸不平甚至是尖端,导体表面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形成导体表面不均匀的电场,不均匀的电场周围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当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周围空气游离放电,同时伴随着噪声。
导体产生电晕不仅与导体表面平滑度、电压的高低有关,还与周围空气湿度有关,如雨天夜晚时可能会有可见电晕,根据规范要求,在1.1倍最高工作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
变电站的噪声分析与治理方案

变电站的噪声分析与治理方案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与升级也一直在进行。
然而,随着变电站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变电站噪声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变电站的噪声污染不仅会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变电站的噪声分析和治理方案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变电站噪声分析变电站噪声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机械噪声,即变压器、柜子和开关等设备在运行中发出的噪声;另一种是电磁噪声,即变压器和开关等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电磁干扰。
一般来说,在变电站附近的噪声水平与变电站设备的功率和种类有关,受影响的范围一般为1-2公里。
变电站内部的噪声水平与设备的种类和负荷有关,一般小于60分贝,不太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然而,对于居民区等靠近变电站的地方,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变电站噪声治理方案1. 设计方案变电站噪声治理的第一步是从设计上着手,尽量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和技术。
例如,变压器可以采用低噪音变压器和隔音箱,开关柜可以采用隔音板材等。
2. 建筑方案对于已经建成的变电站,可以采取建筑控制的方式来降低噪声污染。
例如,在变电站外围建造一面或几面隔音墙或隔音屏,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传播到周边地区。
3. 志愿者减噪在变电站附近设立围挡、禁行区等,减少人的进出以减少噪声污染。
4. 维护升级及时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尤其是在负荷高峰期,对设备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减少设备运行时的噪声。
5. 社会参与加强变电站周边居民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噪声管理意识,并鼓励居民参与噪声治理工作。
6. 法律法规加强变电站噪声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依法打击噪声污染行为。
三、总结变电站噪声治理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各方面的协作。
政府应加强对变电站噪声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居民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噪声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变电站噪声超标的影响及治理探讨
作者:刘寅 王静娟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06期
摘要:为了解决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升级后变电站厂界噪声未达标问题,笔者根据变电站噪
声治理前噪声检测数据,分析了户外变电站背景噪声、站内噪声、厂界噪声存在超标问题的原
因,提出了采用吸隔声屏障来控制噪聲传播途径的降噪方法。实践应用表明:户外变电站加装
隔声屏障后,变电站厂界噪声平均降噪量可达到 7 dB(A),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环境噪声限
值。
关键词:变电站;噪声超标;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工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的供电需求不断增加,110 kV、220 kV
以及500 kV 高压输变电工程已深入到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然而变电站却被各类建筑物
所包围,出现了变电站厂界噪声超标的现象,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很大,不断发生居民投诉事
件。对此,本文根据吸隔声原理,分析了某110 kV 户外变电站站内、周界昼间、夜间噪声检
测数据,提出了采用吸隔声屏障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变电站周界噪声治理方案,设计了吸隔声
屏障,并应用于变电站噪声治理。经测试,吸隔声屏障治理变电站周界噪声效果良好,平均降
噪量达到 7 dB(A)。
1 变电站噪声来源分析
变压器噪声包括本体噪声和冷却装置噪声。本体噪声主要由铁芯硅钢片磁致伸缩及绕组电
磁力引起的振动而产生,并通过铁芯垫脚和绝缘介质传递给箱体和附件。由于电源频率周期是
磁致伸缩变化周期的两倍,所以磁致伸缩引起的变压器振动主要也是 100Hz 的整数倍。另
外,变压器绕组噪声是当通电线圈导线处于杂散磁场时,线圈导线或线圈间电磁力引起的振动
产生的噪声。在正弦负载电流下,线圈噪音几乎都是由两倍电源频率(50Hz)组成。变压器
冷却装置噪声主要由循环冷却泵、散热风扇所产生。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变压器的潜油泵和冷
却风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尤其明显。
电容器和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噪声。电抗器噪声主要由绕组振动、磁致伸缩产
生,与变压器本体噪声产生原理及频率特性基本相同。电容器噪声是由电容器单元介质内电极
间产生的电场力及电磁力引起元件振动而产生。
变电站通风散热一般由空调或者排风扇完成,用于开关室、GIS 设备室或者变压器室散
热。散热风扇一般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体上,离变电站围墙近且安装高度较高,因此风扇产生的
噪声容易对变电站附近居民区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散热系统噪声成为了夏季变电站噪声扰民投
诉的主要原因之一。电晕噪声是由于变电站内带电导体、金具表面的高强度电场使周围的空气
发生游离放电而引起的可听噪声,其噪声值相对较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噪声超标原因分析
2.1 噪声声源过大
变电站噪声源源强随电压等级的升高而增大。若变电站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采用低噪声设
备,会导致变电站主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气设备噪声较大。另外,部分年代久远的变电站由于
设备老化等原因其运行噪声显著大于同类型的新建变电站。
2.2 变电站类型或平面布置不合理
变电站主要有全户外布置、全户内布置和半户内布置三种形式。户内型变电站的主变、配
电装置均布置于室内;半户内型变电站的主变位于室外,配电装置布置于室内;户外型变电站的
主变及配电装置均布置于室外。若在人口密集或对噪声敏感地区布置全户外或者半户内变电
站,那么变电站噪声可能超标。若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布置在靠近厂界围墙处,则该侧厂界附
近可能存在噪声超标问题。
2.3 变电站周围功能区划
变电站噪声是否超标,还与厂界和周边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有关。有的可能是由于声功能区
划的调整,使得原本符合噪声排放标准的变电站变成了超标排放。总的来说,变电站所在区域
的声环境质量要求越高,对变电站噪声排放的控制越严格。
3 变电站噪声控制及治理措施
变电站的噪声控制需要从项目前期开始,贯穿项目全过程。在项目前期,应合理选择站
址,尽可能远离环境敏感点,尽量利用原始地形、地物设置天然屏障,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 同时,站址要符合所在区域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重点需要确认站址所处的声环境功能
区类别及噪声控制标准。再者,在变电站设计阶段,建设方案考虑站址所处声环境功能区和周
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噪声控制要求。0 类、城区 1 类声环境功能区宜采用全户内布置方式。乡
村地区的 1 类声环境功能区、2 类及以上声环境功能区可根据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选择变电站布置方式。另外,平面布置设计应结合远景规划,户外变将主变布置在站址中央或
远离环境敏感建筑物的位置,充分利用建筑物及地形对主变噪声的阻挡作用,电抗器布置在远
离环境敏感建筑物或临近声环境质量要求较低一侧。
3.1 噪声源控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化主变选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措施,从
声源上降低噪声,如采用高导磁硅钢片、改进叠装工艺;严格控制铁芯尺寸;在铁心和油箱之间
增加减振层等。对于冷却系统噪声,尽量采用自冷式散热变压器,选择强迫油循环式风冷变压
器,或者选取无噪音风扇等方式降低冷却系统噪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 传播途径控制
隔声措施
隔声降噪措施是目前变电站最为有效的降噪措施,主要适用于露天变电站噪声的处理,需
综合考虑噪声的频谱特性、污染程度以及敏感目标位置,主要包括隔声屏障、隔声间、隔声
罩、隔声门窗等,其降噪效果不仅取决于隔声材料的隔音量,还取决于其密封性。一般来说,
普通的门窗可用隔声门、隔声窗代替;隔声间、隔声罩可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隔声
板可用于堵住孔洞;隔声屏障可阻断声源与接收点之间声波的直线传播;隔声墙可用于修筑设备
间和防火墙。
隔声屏障有直立型、折板型、弯曲型、半封闭或全封闭型等。隔声屏障的设置应靠近声
源、敏感建筑物或可利用的土坡、堤坝等障碍物。变电站周围噪声敏感点多且分布零散,隔声
屏障设置宜靠近变压器(电抗器)一侧。周围噪声敏感点集中,离变电站厂界较近,位置较低
时,可将声屏障设置在靠近敏感点的厂界附近。隔声屏障一般可取得 10~20dB 的降噪效果。
对于高频噪声,隔声屏障的降噪量相对较高。隔声间从用途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止房
间内设备噪声对外界产生影响,如户内变压器室等;二是防止外界噪声对房间内的影响,如值
班室、休息室等。隔声间的降噪量在 20~50dB。隔声间尽量减少门、窗,必须设置时应采用
隔声门、窗,并采取密封措施,需通风散热时进出风口应做消声处理。
隔声罩分为全封闭和局部封闭两类,隔声量一般为 10~30dB,它对低频降噪效果较差。
隔声罩应减少开孔和缝隙,使噪声泄露面积尽量少。当泄露面积占 10%、1%、0.1%的隔声
罩,其最大隔声量分别为 10dB、20dB、30dB。隔声罩内壁面和设备间应留有较大的空间,通
常应留设备所占空间的 1/3 以上。为保证隔声效果,隔声罩各内壁与设备的空间距离,不得小
于 100mm,且应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4 结语
本文根据吸隔声原理提出的采用吸隔声屏障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变电站周界噪声治理方
案,并应用于户外变电站噪声治理。实践证明,吸隔声屏障是治理户外变电站厂界噪声极为有
效的措施,平均降噪量可达到 7 dB(A)以上,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朝扶,韩方源,刘威.城区变电站噪声治理措施的理论计算与分析[J].广西电力,
2017,40(06):34-37.
[2]张晓璐,王蕾,郭坚.变电站噪声超标影响及治理控制措施[J].现代建筑电气,2016,7
(12):47-5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徐禄文.户外变电站噪声预测及优化控制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3,33(01):
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