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噪声的治理(新编版)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由于噪声污染的存在,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本文将从噪声来源、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技术等方面,对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
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所发出的噪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设备设施本身的工作产生的噪声和周围环境因靠近高压变电设备而经常产生放电声。
1、设备设施本身的工作噪声变电站,换流站中的变压器、开关等设备在过电流、过负荷等情况下,会产生非常高的声噪。
例如,变压器的冷却风扇、机械操作声音、变电站设备开关的电流声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声噪。
此外,如果机房内未采取相应的隔音措施,会大幅度增加设备在机房内的噪声辐射量。
2、周围环境因靠近高压变电设备而经常产生放电声当高压电力设备工作时,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空气离子化,并在两个导体之间产生放电现象,产生许多爆炸声、噼啪声等,这些声音产生的频率很高,小于20 Hz,受到空气分子的吸收较小,可以传播很远。
二、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音对人体和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们对人的耳朵产生刺激作用,并可能对人的健康有负面影响,如失眠、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长期的噪音污染还会引起心理问题,诸如压抑、易怒、紧张等。
对于环境,噪音也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为了减轻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和人体所带来的噪声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治理措施。
总的原则是通过对设备设施进行提升和改造,减少设备的振动、降低各部件之间的冲击声产生概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1、机房和控制室的隔音处理通过加装类似喷淋式隔音、弹性材料行程杆阻尼器、玻璃纤维棉等材料进行隔音处理。
一般地,这些材料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比较方便。
变电站降噪维护施工方案

变电站降噪维护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变电站作为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着电力传输和供应的关键作用。
然而,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对周围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变电站噪音问题,有效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本文提出了变电站降噪维护施工方案。
2. 变电站噪音问题分析变电站噪音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设备运行噪音变电站内部的各种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和冷却设备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噪音级别。
2.2 良性反馈噪音变电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和电流振荡可能会引起良性反馈噪音,进一步增加了变电站的噪音水平。
2.3 电流集热器和电弧故障噪音在电流集热器和电弧熔断器发生故障时会产生热和声能释放,导致噪音增加。
3. 变电站降噪维护施工方案3.1 声学测量在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声学测量,确定变电站的噪音源和噪音水平。
通过精确测量,可以为后续的降噪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噪音源消除和吸声材料应用针对变压器、开关设备和冷却设备等噪音源,采用消噪设备和吸音材料进行包围和封闭,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3.3 接地和隔声墙建设在变电站周围建设接地和隔声墙,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4 振动控制措施变电设备的振动也会产生噪音。
为了控制振动,可以采用减振装置和振动吸收材料等,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3.5 维护保养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洁和更换易损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噪音的产生。
3.6 环境监测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以验证降噪效果。
如果噪音水平仍然超过规定标准,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变电站降噪维护施工工作时,应注重安全和环境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人员安全;•施工过程中注意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扬尘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024年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

2024年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
变电站噪声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影响。
为了控制变电站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在设计变电站时,应该考虑降低噪声传播的建筑结构,并合理布置设备。
例如,设置声屏障、噪声防护墙、吸音材料等。
2. 优化设备布置:通过合理布置设备和降低设备噪声,可以减少变电站产生的噪音。
例如,使用低噪声设备、增加隔音罩等。
3. 噪声隔离和减震措施:采用隔离挂架、减震装置等措施,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4. 声屏障和绿化带:在变电站周围设置高效的声屏障,并增加绿化带,可以有效地阻隔噪声传播和吸收噪声。
5. 使用低噪声材料: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使用低噪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产生。
6. 噪声监测和治理:定期进行噪声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问题,保证噪声水平符合相关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变电站噪声的控制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控制措施需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和实施。
第 1 页共 1 页。
变电站噪声处理

变电站噪声处理变电站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可能会产生很强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控制变电站噪声污染,尤其是在城市规划时,是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
变电站噪声的主要污染源有电抗器、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机械设备等,这些机械设备的运行噪声占变电站噪声污染的主要比重。
要有效减少变电站噪声污染,可以采取和实施以下措施:首先,应采用减少噪声污染源的技术措施。
可以采取降低电机、变压器和其他机械设备噪声的技术措施,比如采用消谐技术,采用低噪声电机、变压器等;选用具有抗振功能的垫层、消除噪声的防护等。
其次,针对变电站更新建设时应采取更有效的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变电站应采取有效的防声设计,如采用消声材料作为隔声屏障,尽量减少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空间距离,确保噪声源距离社区居民超过50米,防止噪声污染扩散到居民区域;采取有效的隔声建筑技术,如采用噪声隔离墙、遮音墙等。
此外,在变电站施工期间,应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强调按照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因素。
最后,法律和政策也是影响变电站噪声处理的重要因素。
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变电站噪声污染控制和减少的法律法规,提高变电站噪声防治技术水平,有效地保护居民免受变电站噪声污染的侵害。
变电站噪声污染控制和减少,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由政府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推动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法律法规,改进城市发展规划,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变电站噪声污染。
以上是变电站噪声污染处理的简要介绍,变电站噪声的控制和减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在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措施,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社会的环保意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
变电站噪声处理

变电站噪声处理变电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设施之一,其现代化设施使变电站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可靠、可控、安全的电力。
但是,由于变电站的运行劳动密集型,因此他们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抑制噪声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以保证绿色、环保的发展。
首先,要减少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可以在机房周围安装隔音墙,把机房隔开,从而减少噪声的产生。
其次,变电站发电设备及其关联设备的使用要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噪声排放水平应按照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并且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和完善。
此外,变电站还要对噪声污染源进行控制,不仅要控制变电站本身的噪声污染源,还要控制变电站周围的噪声污染源,比如机动车、火车等。
另外,变电站应该定期进行噪声检测,通过收集和处理噪声检测数据,分析噪声污染特点,制定和改进噪声治理措施,切实保护周围社区的健康环境。
此外,变电站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也要求有规范化的要求,尤其是检修作业,应当采取灭火、消声、加强监督等措施,以尽量减少噪声污染。
此外,变电站运行人员应经过培训,提高噪声治理意识,充分认识噪声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危害,尽量减少噪声污染。
另外,变电站还应采用噪声治理技术,例如采用吸声与放声结合的设计原理,采用新型吸声材料,建立变电站声学室,测定变电站的噪声治理指标;还可以采用噪声消除、噪声衰减、噪声阻尼等技术来降低变电站周围的噪声污染水平。
以上就是变电站噪声处理的大致内容,变电站噪声污染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如何有效的抑制变电站噪声污染,保护社会的健康环境,是政府部门和电力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通过变电站的技术改造,完善噪声治理措施,加强变电站保养,加强变电站周围噪声控制,强化噪声治理意识,坚持绿色、环保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政府创造较好的社会环境。
浅谈变电站噪声治理措施

浅谈变电站噪声治理措施浅谈变电站噪声治理措施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区变电站的选址与建设越来越困难,变电站与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的距离更难以控制。
因为变电站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噪声扰民的投诉也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实现城市变电站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变电站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工程概况该变电站位于市开发区,占地面积较少,为110kV户内变电站,共有3台运行变压器。
大门位于变电站北侧。
变电站厂界南侧有部份民房,如图1所示。
变电站厂界与变压器室的距离较短,噪声的距离衰减量较少,考虑到夏季散热,开主变室通风状态下,夜间噪声达到58分贝,因此厂界噪声的超标问题比较突出,周围居民屡有投诉。
为了改善该变电站目前的运行环境,改善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文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变电站的噪声治理的方案。
二、变电站噪声现状三、变电站噪声治理途径分析1.治理目标目前,该变电所的噪声昼间、夜间均超标,因此,治理目标首先应当在目前基础上,在保证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同时,降低变电所噪声,使其厂界噪声达到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2类居民区标准(或不高于背景噪声值),以解决目前变电所的厂界噪声超标问题,同时保持变压器的散热良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2.噪声源分析变电站的噪声主要来自本体和辅助设备。
1)本体的噪声:主要要为变压器噪声,而变压器噪声主要来自变压器本体和冷却系统。
磁致伸缩引起的铁心振动,使铁心随励磁频率的变化作周期性振动,通过垫脚和基础传递给箱体和附件,激励周围空气而产生发出噪声。
另外,负载电流产生的漏磁,引起绕组、油箱壁的振动,产生的噪声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辅助设备的噪声:主要来自冷却风机、油泵运行时,以及连接部位转动时的振动产生的噪声。
变压器本体振动有时也可能通过变压器油管、接头及其装配零件等传递给冷却器,加剧其振动,加大其辐射的噪声。
110KV变电站噪声治理方案

结论
夜 夜
47 47 42 42 43 43 41 41 41 41 41 41 41 41 56 56 40 40 40
符合城市区域噪声 符合城市区域噪声 标准(GB3096-93) 标准(GB3096-93) 二类区 二类区 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昼间60db;夜间 (昼间 60db ;夜间 50db ) 50db)
三、汇总
隔音墙长度(米)
隔音墙基础长度(米)
每延米(元)
每延米(元)
合计:合计:工程每平造价:工程总造价:设计图纸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
序号 一、隔音墙部分 1 2 3 隔声屏障材料费 隔声屏障运输费 隔声屏障安装费 合计: 产品名称 高度(米) 长度(米)
日期:2014年06月03日
单价(元/平方米)
金额
备注
二、基础部分
序号 4 产品名称 基础部分 高度(米) 长度(米) 单价(元/米) 金额 备注 含全部制作安装及 税金
项目环境及实施必要性
本项目是110KV变电站噪声治理,变电站内主要的噪声源为变压
器等。因变电站北侧紧邻居民区区,站内辐射出的噪声对居民 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夜间影响居民正常的休息。 经我方现场踏勘,确定变电站内影响附近居民区的主要噪声源 为:变压器工作噪声,在现场踏勘时变压器处于不饱和工作状 态。经测量站区内噪声为56分贝左右,通过变电站墙体降噪, 达到站区外部已减弱到51分贝左右。 根据环保要求,居民区需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 2 类标准,即昼间噪声声级≤60dB(A),夜间噪 声声级≤50dB(A)。因此,为了保证周边居民在变电站正常工作 时的日常生活,需对变电站内变压器进行噪声治理。
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变电站的噪声及其控制(最新版)1、引言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力生产场所,随着现代化城市和工农业经济的发展,部分变电站将处于城市的中心或人口密集区。
因此,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可避免地会对站内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居民及环境产生影响。
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对变电站内噪声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控制,减少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愈发重要。
由于变电站工作人员身处噪声源之中,所接触到的噪声强度远高于附近居民,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内噪声的产生和对站内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行分析。
2、变电站内噪声及防治2.1噪声的危害噪声是变电站内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和有效进行工作的重要物理因素。
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噪声对变电站内工作人员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影响;干扰工作人员有效获取有用的声音信号、信息(如设备正常和异常运行时的不同声响、人员之间的对话等);对休息和睡眠的干扰,导致疲劳;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导致激动、烦燥等。
当人在100分贝左右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时会感到刺耳、难受,甚至引起暂时性耳聋等。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db、90db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18%。
在70db的环境中,谈话就会感到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变电站噪声的治理(新编版)变电站噪声的治理(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变电站的噪声主要是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这种噪声主要是由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和绕组中的电磁力引起的。
冷却装置如风扇也能引起噪声。
变电站的降噪措施为了降低变压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降低变压器本身的噪声;二是在变压器外部采取消声或隔声的措施。
对变压器本身的降噪一方面可以降低铁芯的工作磁密,采用高导磁的硅钢片、采用步进搭接工艺等使磁致伸缩减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铁芯和引线的夹持结构,在铁芯表面涂环氧漆和采用橡皮垫,采用避开共振区的结构设计,加大油箱箱壁厚度、加固油箱和附件等措施减缓并吸收磁致伸缩产生的振动能量。
降低冷却装置引起的噪声的手段主要有:选用大流量低扬程的油泵,选用通风流量大、风压小的低速风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自冷方式。
变压器外部的消声可以在变压器底部加装弹性防振支架或刚性弹簧或橡皮垫进行消振;在室内墙面涂覆处理或装置吸声砖、板,以增加墙面的吸声系数;在室外建隔声墙,起到隔声和吸声作用;采用隔声门和消声百叶通风窗;采用集中散热方式,将变压器本体封闭于室内或隔声罩内。
综合比较上述降噪措施,根据现有经验可知对变压器本体的降噪措施随著降噪效果的增加其制造成本将急剧上升,而且一般最多只能降低15dB左右,但其成本已增加30%。
国标对110千伏变压器的噪声限制标准接近80dB,对35千伏变压器的噪声限制标准也超过70dB,所以即使对变压器投入较大的降噪措施,其噪声水平仍较高。
由于城市市区内有相当数量的变电站与周围建筑间距较近,加之变压器发出的低频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得较慢,使周围建筑的环境噪声水平很难达到45~50dB的限值,所以对变压器的外部消声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目前还没有对低频噪声有高吸声系数的材料,所以各类吸声装置的降噪效果都很有限,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噪声在墙面上多次反射造成的共鸣。
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采取隔声措施,对于已建成的变电站可采用隔声门和消声百叶窗,但其价格较高,约1000元/平方米。
对于新建变电站采用分体布置,将本体封闭于室内,其降噪效果可达20~30dB,完全可以达到环保限值。
变电站噪声治理的实例和效果某站原为户外两台强迫油循环风冷110千伏、63000千伏安变压器,对周围新建高层居民楼的噪声影响很大。
采取的降噪措施是在变压器本体外建隔声罩,散热器、套管等置于隔声罩外。
隔声罩采用型钢支架,外表面为1.5毫米厚冷轧钢板,内贴50毫米厚80K防潮玻璃棉板,包玻璃丝布,1毫米厚穿孔钢板护面。
隔声罩固定在变压器基础上,隔声罩开孔处与变压器导管之间的空隙用高温软橡胶填封,使隔声罩与变压器导管之间没有硬接触。
并对变压器进行相应的改造:采用散热器,将散热器的导油管接长,套管升高、座抬高,油枕外置于落地支架上,风扇改用低噪声风扇。
两个隔声罩费用为20万元,不包括其他费用。
由于隔声罩上需开许多孔与变压器配合,隔声罩的加工组装较复杂,需事先在工厂进行整体拼装,另外隔声罩内通道较为狭窄,给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带来一定的不便。
但变压器负荷在65%及以下时,可全自冷方式运行。
冷却风扇停运时环境敏感点噪声已达标。
风扇开启时,噪声仍较大,使治理效果未能达标,此时可调换噪声更低的风扇。
目前已有噪声低于主变本体噪声的风扇,如调换这类风扇可完全达到噪声限值标准。
某站为室内布置三台自冷式35千伏、20000千伏安变压器,主变室气楼侧与居民楼相距不到2米,主变噪声从气楼百叶窗传出,对该楼的影响较大。
先前在气楼百叶窗外加装玻璃钢板隔声(非密封),效果较差。
为此进一步进行降噪治理:采用改造的低噪声变压器,改造手段是降低铁芯磁密及在铁芯底部加隔振垫,使变压器测试噪声达53.3dB水平(一般水平为62~65dB);主变室墙面贴吸声板,吸声板为50毫米厚32K玻璃棉和50毫米厚20K玻璃棉外包塑料薄膜和穿孔铝板,用轻钢龙骨支撑,由型钢固定于墙上,高度达3.1米。
三间主变室吸声板材料及安装施工费用12万元。
降噪效果较明显,但改造投资较大。
另外由于安装于墙面上的吸声板有隔热效应,同时减小了室内散热通风空间,使主变室室温升高,劣化了变压器的散热环境。
在高温天气,运行人员不得不将主变室大门敞开并用轴流风扇降温。
某站为室内布置两台自冷式110千伏、31500千伏安变压器,主变室大门外附近有二层高的老式居民建筑,为减轻变压器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在主变室大门外侧建了一堵高5米的隔声墙,费用约11万元。
隔声墙有一定的隔声效果,但受隔声墙高度的限制,居民楼的二层窗外噪声值仍超标,另外隔声墙迫使噪声沿墙向两侧传播,使主变室大门外左右两侧的噪声又有所上升。
由于以往对变压器噪声水平及变电站的隔声性能几乎没有明确要求,使目前几乎所有的老变电站的噪声水平都超过当地环保限值,所以,必须有计划逐步整治。
对变电站噪声治理效果较快的方案是主变室大门改隔声门,进出风百叶窗改消声百叶窗,并增加带消声装置的排风扇保证主变的散热通风条件,可以保证治理效果达到环保要求,但投资较大,每站约需100万元,且增加了今后的运行维护工作量(排风扇的维护及排风扇运行久后的自身噪声、百叶窗的积尘冲洗等)。
另一个方案是,结合设备大修或改造,调换新的低噪声变压器,并适当采取一些外部隔声措施,可基本达到环保要求,但周期较长。
对新建变电站,在变压器订货时对噪声指标应有相应的要求并做到严格验收。
为限制噪声,可考虑采取变压器本体与散热器分体布置形式,将本体封闭于室内,彻底解决噪声问题。
从目前配电网建设发展看,箱式变电站的噪声也应引起重视,设计安装中的减振降噪措施也要实施。
另外,制造工艺中应避免铁件硬连接或采用橡胶条减少电磁振动声。
变电站的噪声主要是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这种噪声主要是由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和绕组中的电磁力引起的。
冷却装置如风扇也能引起噪声。
变电站的降噪措施为了降低变压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降低变压器本身的噪声;二是在变压器外部采取消声或隔声的措施。
对变压器本身的降噪一方面可以降低铁芯的工作磁密,采用高导磁的硅钢片、采用步进搭接工艺等使磁致伸缩减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铁芯和引线的夹持结构,在铁芯表面涂环氧漆和采用橡皮垫,采用避开共振区的结构设计,加大油箱箱壁厚度、加固油箱和附件等措施减缓并吸收磁致伸缩产生的振动能量。
降低冷却装置引起的噪声的手段主要有:选用大流量低扬程的油泵,选用通风流量大、风压小的低速风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自冷方式。
变压器外部的消声可以在变压器底部加装弹性防振支架或刚性弹簧或橡皮垫进行消振;在室内墙面涂覆处理或装置吸声砖、板,以增加墙面的吸声系数;在室外建隔声墙,起到隔声和吸声作用;采用隔声门和消声百叶通风窗;采用集中散热方式,将变压器本体封闭于室内或隔声罩内。
综合比较上述降噪措施,根据现有经验可知对变压器本体的降噪措施随著降噪效果的增加其制造成本将急剧上升,而且一般最多只能降低15dB左右,但其成本已增加30%。
国标对110千伏变压器的噪声限制标准接近80dB,对35千伏变压器的噪声限制标准也超过70dB,所以即使对变压器投入较大的降噪措施,其噪声水平仍较高。
由于城市市区内有相当数量的变电站与周围建筑间距较近,加之变压器发出的低频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得较慢,使周围建筑的环境噪声水平很难达到45~50dB的限值,所以对变压器的外部消声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目前还没有对低频噪声有高吸声系数的材料,所以各类吸声装置的降噪效果都很有限,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噪声在墙面上多次反射造成的共鸣。
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采取隔声措施,对于已建成的变电站可采用隔声门和消声百叶窗,但其价格较高,约1000元/平方米。
对于新建变电站采用分体布置,将本体封闭于室内,其降噪效果可达20~30dB,完全可以达到环保限值。
某站原为户外两台强迫油循环风冷110千伏、63000千伏安变压器,对周围新建高层居民楼的噪声影响很大。
采取的降噪措施是在变压器本体外建隔声罩,散热器、套管等置于隔声罩外。
隔声罩采用型钢支架,外表面为1.5毫米厚冷轧钢板,内贴50毫米厚80K防潮玻璃棉板,包玻璃丝布,1毫米厚穿孔钢板护面。
隔声罩固定在变压器基础上,隔声罩开孔处与变压器导管之间的空隙用高温软橡胶填封,使隔声罩与变压器导管之间没有硬接触。
并对变压器进行相应的改造:采用散热器,将散热器的导油管接长,套管升高、座抬高,油枕外置于落地支架上,风扇改用低噪声风扇。
两个隔声罩费用为20万元,不包括其他费用。
由于隔声罩上需开许多孔与变压器配合,隔声罩的加工组装较复杂,需事先在工厂进行整体拼装,另外隔声罩内通道较为狭窄,给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带来一定的不便。
但变压器负荷在65%及以下时,可全自冷方式运行。
冷却风扇停运时环境敏感点噪声已达标。
风扇开启时,噪声仍较大,使治理效果未能达标,此时可调换噪声更低的风扇。
目前已有噪声低于主变本体噪声的风扇,如调换这类风扇可完全达到噪声限值标准。
某站为室内布置三台自冷式35千伏、20000千伏安变压器,主变室气楼侧与居民楼相距不到2米,主变噪声从气楼百叶窗传出,对该楼的影响较大。
先前在气楼百叶窗外加装玻璃钢板隔声(非密封),效果较差。
为此进一步进行降噪治理:采用改造的低噪声变压器,改造手段是降低铁芯磁密及在铁芯底部加隔振垫,使变压器测试噪声达53.3dB水平(一般水平为62~65dB);主变室墙面贴吸声板,吸声板为50毫米厚32K玻璃棉和50毫米厚20K玻璃棉外包塑料薄膜和穿孔铝板,用轻钢龙骨支撑,由型钢固定于墙上,高度达3.1米。
三间主变室吸声板材料及安装施工费用12万元。
降噪效果较明显,但改造投资较大。
另外由于安装于墙面上的吸声板有隔热效应,同时减小了室内散热通风空间,使主变室室温升高,劣化了变压器的散热环境。
在高温天气,运行人员不得不将主变室大门敞开并用轴流风扇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