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件
克和千克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教学准备】盘秤、天平、200克的果冻、500克的盐、二分硬币、水果、1千克沙子等【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个2分硬币、10克凉茶,200克的果冻,1千克沙子、2袋500克的盐、纸巾一卷,数学书一本,橡皮檫,中方本,一张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课件出示两名学生对话情景:比一比谁更重,我的体重是45米,我更重是52分钟)师:他们说的对吗?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米是长度单位,分是时间单位。
师:那到底在生活中是用什么单位表示重量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小猴子新开的超市看看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答。
师:它们的重量是用什么单位表示的?生:克,千克,g,kg师:其实英文字母g就表示克,英文字母kg表示千克。
(板书:克(g),千克(kg))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克和千克)设计意图:以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引出重量单位,复习了旧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新授课1.认识秤师:生活中大部分物品是没有标出重量的,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的重量?生:用秤来称。
师:那你在生活中见过哪种秤?在哪见到的?(学生说出哪种秤并简单介绍它的使用方法和它适合称哪些物品,较详细介绍台秤){教师拿出台秤,你们会使用台秤吗?(出示台秤照片)上面是用来放物品的,这里是用来读出称量结果的,到底该怎样读呢?上面写着 kg也就是千克,说明这个台秤是以千克作单位的,指针指到几,就说明物品是几千克。
最新北师大三下第四单元《复习克、千克、吨》

hello,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江山市恒泰学校的邵老师,很高兴和大家在云上课堂见面。
请同学们准备好你的草稿本、笔等学习工具,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数学之旅吧!三下《复习克、千克、吨》微课脚本一、问题导入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单元复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表示物体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吗?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整理、回顾一下第四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吧?二、认识克、千克和吨师:是的,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三个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我们知道在称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做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1克有多重呢?我们在前面的课上学习知道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那么你知道还有哪些物体约重1克吗?请说一说吧。
(停顿5秒)是的,3枚曲别针约重1克;一张扑克牌约重1克;一粒口香糖约重1克;5颗黄豆约重1克等等,约重一克的物体还有很多。
在称比较重的物体时,我们常用千克做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1千克有多重呢?我们知道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体重1千克吗?请说一说吧。
(停顿5秒)你想到了吗?1桶食用油大约重1千克,2瓶矿泉水大约重1千克;4本书学书大约重1千克;16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像这样1千克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很多很多。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我们常用吨做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那1吨有多重呢?如果每个学生有25千克,那么40名学生约重1吨。
你还能像这样举一些例子说说1吨有多重吗?说一说吧。
(停顿5秒)你想到了吗?一头奶牛重500千克,那么2头奶牛约重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20袋水泥约重1吨;一桶油罐重200千克,那么5桶油罐约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约重1吨等等,相信聪明的你也能想到好多1吨重的物体。
师:接下来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情境,填出合适的单位名称吗?自己试着填一填吧。
《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

《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
(三)教学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
(四)教学准备:课件、台秤、天平、2分硬币、小食品、六袋重1千克的物品、味精、弹簧秤等。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游戏:背一背。
指一名同学分别背起一胖一瘦两位学生。
2、汇报调查情况。
你所看到的物品的净含量。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千克,克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常见的秤。
(1)说一说。
你认识哪些秤。
(2)认一认。
课件出示几种秤,介绍弹簧秤的用法。
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2、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1)猜一猜。
猜老师讲桌上的物品谁轻谁重。
(2)称一称,掂一掂。
每组领取一袋物品称一称,用手掂一掂,谈感受。
(3)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4)估一估。
估计同学的'体重并验证。
(5)称一称。
称盆子里任意一件物品。
3、认识克,感受1克。
(1)称一称,掂一掂。
教师用天平称出10个2分硬币,引出1个2分硬币重1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谈感受。
(2)比一比。
两手分别掂量1克和1千克,比较谈感受。
(3)找一找,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感受10克、100克、先猜再看。
4、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
(1)算一算,称一称,想一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优秀课件(共16张PPT)

=6(天) 答:甲、乙一起挖,6天能挖完这条水渠。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8、挖一条水渠,甲每天挖这条水渠的 条水渠的 115。
110,乙每天挖这
(2)如果甲单独挖了3天,剩下的由乙单独挖,还要多少
天才能挖完?
1-3×
1 10
=
7 10
(1-
7 10
)÷
1 15
=
21 2
(天)
答:还要挖
X=56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5、看图列式计算。
吃了
5 8
还剩6千克 ?千克
6÷(1-
5 8
)
=6÷
3 8
=16(千克)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5、看图列式计算。
600人
男生: 女生:
比男生多
1 4
600×(1+
1 4
)
?人
=600×
5 4
=750(人)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1.列方程解答 2.用算术方法解答
已知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和这两个数 列方程解答 的和,求这两个数。
工程问题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 10
10
3 2
10
1
2
3
10
3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2、计算下面各题。
2 3
÷
4 9
=
3 2
35÷
7 8
= 4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教学课件

答:还剩60页没有看。
整理与复习(2)
1
6.一件上衣78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 。这条裤子
6
多少元?
78× −
1
6
5
= 78×
6
=65(元)
答:这条裤子65元。
整理与复习(2)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感谢观看
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3)
芳芳能看到甲楼上的 A 点,不能看到甲楼上的 B 点。
整理与复习(3)
7.实验小学举行运动会,在50名运动员中,参加项
目分布如下表。
项目
田径
球类
游泳
人数
19
18
13
占运动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38%
36%
26%
各类项目人数÷运动员总人数=所占百分比
整理与复习(3)
8.海洋总面积约36亿km²,大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
(1)五1班有40名学生,今天有1人请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B )。
A. 2.5%
B. 97.5%
C. 99%
(2)今年比去年增收20%,就是说今年收获的是去年收获的( C )。
A. 20%
B. 80%
C. 120%
(3)甲数是乙数的80%,丙数是甲数的80%,三个数中 ( B )最大。
A. 甲数
B. 乙数
C. 丙数
整理与复习(3)
4.完成下表。
分数
3
4
小数
0.75
百分数 75%
1
4
0.25
3
5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第一单元单元计划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课时安排】1、克、千克的认识 1课时2、吨的认识 1课时3、整理与复习 1课时4、综合与实践:称体重 1课时第一课时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
雨花区第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1《生活中的大数》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教案 冀教版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本课时围绕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设计了3道复习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着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形成相关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系统复习整理单元知识,巩固教育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回顾总结的习惯,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复习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复习热身。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兔博士要考考大家了哦,你能说说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吗?生1: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生2:我们认识了一万,知道一万有多少。
生3:我们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生4:我们会用近似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生5: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记录)2.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上来,而且整个复习的过程完全由学生主导,教师只在一旁引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练习巩固,指导复习。
1. 呈现整理与复习第1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数位表,和同桌说一说数位表中反映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表中读出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10000读作:一万,是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生2:1084读作:一千零八十四,千位上是1,表示1个一千……生3:3207由3个千,2个百,7个一组成的,读作:三千二百零七。
师: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读四位数时,要注意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和计数单位,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 整理和复习(课件)(共13张PPT)

9.一个数学练习本0.6元,比一个文具盒便宜7.9 元。小亮想买一个数学练习本和一个文具盒,10 元够吗?
7.9+0.6+0.6=9.1(元) 9.1<10 答:10元够。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1.在
里填上小数。
0.2 0.8 1.4 1.9
2.6
0.5 1.1 1.7 2.3
2.下表是 A、B、C 三家商店同款笔记本和 文具盒的价格情况。
(1)( A )商店的笔记本最便宜。 (2)( B )商店的文具盒最贵。
3.列竖式计算。
0.3+0.5= 0 . 8 0.3
+ 0.5 0.8
2.6-1.3= 1.3 2.6
17.1>15.7 ,够买
6.某文具店周年庆,所有文体用品降价促销。
原价:35.8元 现价:32.9元
原价:5.2元 现价:4.8元
原价:7.5元 现价:5.8元
原价:12.4元 现价:9.9元
(2).现在菲菲买一个毽子和一根跳绳,一共可以便宜多少钱? 4.8+5.8=10.6(元) 5.2+7.5=12.7(元) 12.7-10.6=2.1(元) 答:一共可以便宜2.1元。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
知识梳理
生活中的小数和小数的读法
小 认识小数 数
一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
的
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初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步
(列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必须对齐)
认 简单的小数
识 加、减法 解决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不同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