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行政区划沿革大事记

合集下载

重庆历史简介

重庆历史简介

魅力重庆,历史华章一、古老起源1. 200 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开启重庆人类活动序章。

1985 年,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段带有 2 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后被命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即“巫山人”。

“巫山人” 化石的发现是 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是在三峡地区发现的史前人类化石,将中国最早的人类诞生地指向了三峡地区,不仅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 的学说,也证实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就诞生在三峡地区,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1984 年—1988 年,在四川省文化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赞助下,由多单位组成的长江三峡科学考察队在龙骨坡一洞穴堆积层里,发掘出一个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带有两个牙齿,还发现了巨猿及其它 110 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这在世界古人类发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1991 年,中科院先后经过孢粉分析、古地磁和氨基酸测定,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 204 万年,后又经美国、英国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其年代被正式确定为 200 万年前。

2023 年,巫山龙骨坡遗址正式启动第五阶段的发掘工作,由多单位、多机构联合进行,旨在发现采集更多古人类化石和石器,为“巫山人” 的定性提供更重要的科学依据,实证三峡地区百万年古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2. 重庆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丰富,见证早期人类生活。

重庆地区史前文化发端于 20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重庆境内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丰都高家镇、烟墩堡、奉节藕塘、万州大地坪和忠县乌杨等地,还有以铜梁文化为代表的晚期阶段,分布于涪江和沱江流域,以及九龙坡桃花溪、大渡口马王场、合川小河乡等。

马王场遗址是主城远古人类最早的活动地方,1987 年在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手斧,证明 80 万年—100 万年前,马王场是重庆主城远古人类最早的活动地方,也让重庆主城远古人类发展的历史得以跨越式提前。

山城重庆的城市介绍模板(完整内容版)

山城重庆的城市介绍模板(完整内容版)
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 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 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
城重庆
认识与介绍城市重庆PPT模板
目录

重庆的历史发展与行 政划分

重庆的地理环境与自 然资源

重庆的历史文化与美 食风俗

重庆的风景名胜与荣 誉称号
第壹部分
重庆的历史发展与行政划分
重庆的历史发展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 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 山人。
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 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 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 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 日本打败,根据当年4 月签订的《马关条约》 中规定,重庆成为第一 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 商口岸。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间,日本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轰炸218次
出动9000多架次 的飞机
投弹11500枚以 上
死难者达10000 人以上
超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600幢房 屋被毁
为悼念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重庆市政府将每年6月5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6月5日10时30分至42分,重庆 拉响12分钟防空警报,以此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大轰炸”中不幸遇难的同胞,激励全市人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战备
意识。
重庆的行政划分
1929年2月,重庆正式建市,水陆总面积93.5平方千米。历经多次调整后,1997年扩大为82402.95平方千米。

重庆1949内容

重庆1949内容

重庆1949内容
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南部。

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重庆历史上的重要年份之一。

本文将介绍重庆在1949年这一年的情况。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全国胜利,标志着中国的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重庆作为当时的临时首都,在这一历史时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庆临时首都的地位由此结束。

在这一年,重庆经历了许多转变。

首先是政治层面的变化。

中共领导的人民政府接管了重庆的行政机构,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在经济方面,重庆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国共内战的劳累和战争的破坏,重庆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随着和平的到来,国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重建和发展计划。

重庆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许多工厂和企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此外,1949年也是重庆文化艺术繁荣的一年。

大量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迁往重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电影、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演出在城市中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观众。

总之,重庆在1949年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政治局势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经济上,重庆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上,重庆迎来了艺术繁荣的时期。

这些变革对重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之后重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庆直辖前后行政区划变迁

重庆直辖前后行政区划变迁

重庆直辖前后的行政区划变迁浅析【摘要】近20年以来,重庆市行政区划变化甚大,笔者试图梳理重庆直辖前后的行政区划变革,探究不同时期行政区划设置的特点,分析行政区划变革的原因和动力,总结行政区划改革中存在的利弊得失,为今后的行政区划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其直辖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酝酿过程,分析重庆成为直辖市的原因以及重庆直辖以来的行政区划变革,为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政区划;直辖,重庆市重庆行政区划的变更是四川省乃至全国最重大的政区变迁。

重庆成为直辖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需要。

建国初,重庆是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中央直辖市,是西南地区的政治中心,经济、文化事业也相应地发展很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央在1997年作出了重置重庆直辖市的英明决定,重庆的面貌也从此之后焕然一新了。

一、重庆成为直辖市及其行政区划调整(1997—2000)1997年3月,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复设重庆直辖市,管辖原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所辖区域。

决定撤销万县市及所辖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设立万县区。

决定撤销涪陵市及所辖枳城区、李渡区,设立涪陵区,原涪陵市管辖的南川、丰都、垫江、武隆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决定设立万县移民开发区,为重庆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代管除梁平、城口以外的原万县市6县,梁平、城口由重庆市直接管理。

决定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黔江开发区,代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直辖市刚成立时,新的行政区划包括13个区,2个开发区,4个县级市,23个县。

2个开发区的设置带有过渡性质,是准地级政区,一旦三峡移民工作完成,2个开发区的行政职能将逐渐弱化,原来的两个地级政区万县市和黔江地区虽然被撤销,但实际上仍管辖原各县,行政体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五)——直辖以后的重庆行政区划(1997年7月)

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五)——直辖以后的重庆行政区划(1997年7月)

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五)——直辖以后的重庆行政区划
(1997年7月)
唐润明
【期刊名称】《红岩春秋》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临近20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东向西转移。

中央为改变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更好更快地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总页数】12页(P6-17)
【作者】唐润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一)——建市至解放时期的重庆(1929—1949年)[J], 唐润明;
2.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一)——建市至解放时期的重庆(1929—1949年) [J], 唐润明;
3.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二)——西南大区时期的重庆行政区划(1949—1954年) [J], 唐润明;
4.重庆版图之历史变迁(三)——省辖时期的重庆行政区划(1954年7月—
1983年4月) [J], 唐润明;
5.重庆版图之历史变迁(四)——计划单列时期的重庆行政区划(1983年4月—1997年3月) [J], 唐润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

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

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四川省行政区划是不断沿革发展。

1949年12月四川省解放,省行政中心成都市。

1949年的川东地区……1952年:四川省辖温江、资中、永川、眉山、乐山、宜宾、泸县、酉阳、万县、大竹、南充、遂宁、绵阳、剑阁、达县、茂县等16专区和成都、自贡2地级市。

泸县专区更名隆昌专区,后更名泸州专区,驻泸州市。

南充专区驻地由岳池县迁至南充市。

酉阳专区并入涪陵专区。

万县、泸州、南充3县级市分别划归万县、泸州、南充3专区。

剑阁专区更名广元专区;梁山县更名梁平县。

成都市辖第一至第六区;自贡市辖第一至第五区。

设县级合川市。

原川西、川南行署区的成都市、自贡市改由省直辖。

撤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区,恢复四川省。

秀山县九江乡划归贵州省松桃县。

湖北省建始县铜鼓乡划归巫山县;奉节县柏杨等3乡划归湖北省利川县。

北碚市和綦江、长寿、江北3县划归重庆市;云南省威信县水田乡飞地划归四川省古蔺县。

1953年:撤大竹专区,辖县分别划归达县、广安、涪陵、万县专区;撤眉山专区,辖县分别划归乐山温江2专区;撤广元专区,辖县分别划归南充、绵阳2专区;撤茂县专区,设藏族自治区。

绵阳专区的金堂、什邡、广汉3县划归温江专区。

成都市第一、二、五、六区分别更名东城、西城、万年和望江4区,第三、四区合设龙潭区。

自贡市第一、二、三区分别更名自流井、贡井、大坟堡3区;第四、五区合设郊区。

靖化县更名大金县,懋功县更名小金县。

重庆市巴县、綦江、江北、长寿4县划归四川省。

1955年,这一年最大的一个事情就是撤销西康省划归四川省。

四川省的名山县和丹棱县的部分划归西康省雅安县。

原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更名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区更名自治州。

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更名阿坝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划归雅安专区;西昌专区越嶲县和乐山专区雷波、马边、峨边3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马边、峨边2县由乐山专区代管。

重庆市设南桐矿区,第一至第六区分别更名市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6区。

重庆历史故事简介

重庆历史故事简介

重庆历史故事简介一、重庆历史沿革1.远古时期:距今约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重庆地区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公元前11世纪,巴国成立,重庆成为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秦汉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将重庆纳入中原版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34个郡,其中之一就是巴郡,治所在今重庆江北区。

3. 三国时期:蜀汉、东吴、曹魏三国争霸,重庆地区位于蜀汉与东吴交界处,成为军事战略要地。

蜀汉建立后,益州牧刘备将重庆作为西川地区的重要治理对象,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开发。

4. 南宋时期:1127年,南宋建立后,将重庆升格为忠州,设立制置司,负责防御金国和蒙古的侵略。

重庆在此期间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5. 元代:1279年,元朝统一南宋,重庆地区设有路、州、府等行政单位,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进一步提升。

6.明清时期:重庆地区设有卫、府、州、县等行政单位,成为西南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7.民国时期:重庆历经多次政治变革,曾作为四川省省会,承担起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任。

8.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承担起保卫国家、抵抗侵略的重任。

在此期间,重庆饱受日军轰炸,但英勇的重庆人民坚定信念,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庆划归四川省管辖。

1997年3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二、重庆历史文化名胜1.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代,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2.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始建于唐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吊脚楼建筑群之一。

3.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是重庆的象征性建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事件。

4.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曾是近代民主革命家白求恩的故居,现为白求恩纪念馆。

5.长江索道:连接重庆市渝中区与南岸区,是中国第一条长江跨江索道,成为重庆城市交通的标志性建筑。

并入省辖后版图扩大

并入省辖后版图扩大

并入省辖后版图扩大作者:唐润明来源:《红岩春秋》2017年第03期1953年,中国进入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及时作出了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及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第3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

遵照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和安排,重庆市于同年7月1日正式由中央直辖市改为四川省辖市,并入四川省建制。

此后近30年里,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重庆市的行政区划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川黔交界处成立南桐矿区并入四川省之初,重庆市仍辖第一、二、三、四、五、六共6区,行政区划与区域面积均无变化。

1955年1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复文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54年12月6日呈交国务院的报告,同意在四川、贵州两省交界处,包括四川省南川县(今重庆市南川区)的万盛(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邓家、大垭、腰子、丛林、簸箕、松林7个乡,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的建设、青年、金灵3个乡及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全区桃子荡等17个乡共27个乡(包括南桐、东林等煤矿区)的地区内,建立重庆市的市辖区,称“重庆市南桐矿区”。

并规定,“矿区人民委员会设在万盛乡”。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及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由重庆市牵头,会同贵州省桐梓县及四川省綦江县、南川县人民委员会以及南桐煤矿负责干部,于7月6日在万盛共同组成“南桐矿区交接委员会”,负责有关交接的一切事宜。

7月11日,交接工作正式开始,到17日基本结束,共接收綦江、南川、桐梓3县所属的26个乡、1个镇,人口113907人(厂矿职工及其家属19004人,工商业者5360人,农业人口89543人),小学71所(完小10所,初小61所)。

8月,南桐矿区正式成立,隶属于重庆市管辖。

在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前,为便于开展工作,曾成立“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南桐矿区办事处”,主持该区的一切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行政区划沿革大事记:
★1949年12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0年4月,将国民政府时期的18个区合并为7个区。同年7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定原重庆
市为西南行政区直辖市。
★1952年8月,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川东行署所辖5
个专区及万县市划归四川省,北碚市划归原重庆市。同年10月,原重庆市区由7个区调整为5
个区。
★1953年3月12日,重庆市的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
省涪陵专区。原重庆市由大行政区直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西南行政委员会代管,北碚市
撤销改为重庆市第6区。
★1954年,原中央直辖重庆市划归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同年,四川省江津专区辖壁山
县临江区七村飞入重庆市第六区柏林村境内的窑子湾、金银口、大屋基等5块划归重庆市第
六区。
★1955年:
1. 四川省涪陵专区辖南川县的万盛、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
林乡划归重庆市。
2. 四川省江津专区辖綦江县的青年、金灵、建设3个乡划归重庆市。
3. 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的平坝、兴文、中朝、青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
坝、农林、庙坝、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17个乡划归四川省重庆市。
4. 设立重庆市南桐矿区,以原南川县的万盛镇、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
簸箕乡、松林乡;原綦江县的建设乡、青年乡、金灵乡;以及贵州省桐梓县的平坝 乡、兴
文乡、中朝乡、青林乡、上坝乡、板辽乡、天桥乡、茶园乡、大坝乡、农林乡、庙坝乡、桃
子乡、营寨乡、王家坝乡、景星乡、青山乡为其行政区 域。
同年6月,四川省江津专区辖江北县第十区桥亭乡的清风村,第九区大田乡的黄桷、大
田、龙塘、市坪4个村和土主乡的新农、石佛2个村及石家乡的全部划归重庆市。
★1955年10月,重庆市第一区更名为市中区,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
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第六区更名为北碚区。此时的四川省重庆市
7区形成。
★1959年,四川省江津专区辖巴县、綦江县和四川省涪陵专区辖长寿县划归重庆市。此年,
在1952年从重庆划出的4个县中的3个县划回重庆市管辖。四川省重庆市7区3县形成。
★1960年,重庆市九龙坡区花溪乡的合作、堤坎、麒龙和南岸区南坪乡的部分地区划归市中
区。
★1965年,设立重庆市大渡口区,以九龙坡区的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等3街道为其行政
区域。重庆8区3县形成。
★1974年,设立重庆市双桥区,以大足县邮亭区双桥公社,原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鹤、
天桥4个大队,龙水区土桥公社的茅店、新民2个大队为其行政区域。重庆9区3县形成。
★1977年,四川省江津地区辖巴县划归重庆市。重庆9区4县形成。
★1983年,撤销永川地区。所属永川、江津、合川、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
归重庆市管辖。重庆9区12县形成。
★1986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李家沱迁至杨家坪。
★1992年,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上新街迁至南坪万寿桥。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
由重庆市代管;撤销江津县,设立江津市,由重庆市代管;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由
重庆市代管。重庆9区9县3市形成。
★1993年,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1994年:
1. 扩大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地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行政
区域。

⑴渝中区辖原市中区的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
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11个街道办事处和从沙坪坝区划入的大坪、化龙桥2个街道办
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和平路。
⑵江北区辖华新、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店、寸滩、江北城7个街道办事处和唐家
沱镇,从南岸区划入的郭家沱街道办事处,从江北县划入的鱼嘴镇、复盛镇、五宝乡。区人
民政府驻华新街。
⑶南岸区辖南坪、龙门浩、海棠溪、玄坛庙、弹子石、大佛段、铜元局、花园路8个街道办
事处和南坪、南山、峡口、涂山、鸡冠石、黄桷桠6个镇,从巴县划入长生桥、迎龙、广阳3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南坪万寿桥。
⑷沙坪坝区辖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井口、廖家溪、石井坡、童家桥、渝碚路、天星
桥、土塆、新桥、山洞、歌乐山13个街道办事处和覃家岗、歌乐山、井口3个镇,从巴县划
入陈家桥、曾家、西水、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8个镇和中梁乡。区人民政府驻小龙
坎,
⑸大渡口区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3个街道办事处,从九龙坡区划入茄子溪街道办事处
和八桥、胜利2个镇,从巴县划入跳蹬镇。区人民政府驻新山村。
⑹九龙坡区辖杨家坪、谢家塆、石坪桥、黄桷枰、中梁山5个街道办事处和就龙、华岩、2
个镇,从沙坪坝区划入石桥铺街道办事处、石桥镇,从巴县划入西彭、铜罐驿、陶家、白市
驿、巴福、走马、金凤、含谷8个镇和石板乡。区人民政府驻杨家坪。
⑺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办事处和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
阳、北温泉、施家梁9个镇,从江北县划入水土、复兴、静关、柳荫、三圣、偏岩6个镇和皮
家山、石坝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碚峡中路。

2. 撤销江北县、巴县,设立渝北区、巴南区。
⑴渝北区辖原江北县的两路、沙坪、回兴、石坪、龙溪、人和、大竹林、礼嘉、鸳鸯、
木耳、王家、兴隆、茨竹、大塆、中河、龙兴、洛碛、石船、麻柳沱、统景、大盛21个镇和
古路、高嘴、水庆、石鞋、华秦、天堡寨、舒家、关兴、张关、明月、龙安、白岩、黄印、
悦来1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两路镇。
⑵巴南区辖原巴县的鱼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丰盛、双河口、麻柳嘴、二圣、
五布、东泉、姜家、天星寺、天赐、接龙、小观、花石、石龙、石滩、一品、安澜、跳石、
圣灯山、百节、界石、南彭、公平27个镇和清溪、清和、白鹤塘、凉水、双新、和平桥、龙
岗、陈家、仁流、南龙、忠兴、石岗12个乡,从九龙坡区划入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
和花溪、南泉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鱼洞镇。
★1996年9月15日,将四川省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委托重庆市代管。(直辖前兆)
★1997 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批准
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 黔江地区,
共43个区市县,8.24万平方千米土地,3002万人。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举
行。
★1997年12月:

1. 撤销万县市,设立重庆市万县区。同时设立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相应设置党政
机构,代管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6县。(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与万州区
委、区政府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原万县市辖城口和梁平两县由重庆市直辖。
2. 撤销涪陵市,设立重庆市涪陵区。涪陵区辖原涪陵市管辖的枳城和李渡两区,涪陵
市管辖(代管)的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由重庆市直辖。
3. 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相应设置党政机构,代管石柱、秀山、酉
阳、黔江、彭水5个民族自治县。
★1998年,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
★2000年:

1. 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原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奉节县、开县、云阳县、忠县、巫
溪县和巫山县由重庆市直辖。
2. 撤销黔江开发区,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由重庆市直辖。
3. 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以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行
政区域为黔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联合镇。
★2001年,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重庆15区17县4市4自治县形成。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
一、撤销江津市,设立重庆市江津区。以原江津市的行政区域为江津区的行政区域,江津区
人民政府驻几江街道。
二、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区的行政区域,合川区
人民政府驻南津街道。
三、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
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四、撤销南川市,设立重庆市南川区。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南川区的行政区域,南川区
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綦江区;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
设立大足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