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至于衡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工程技术问题解决得如何,更重要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受到充分的认识和较完善的解决。
水利水电工程一方面实现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相应的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如施工期大面积的开挖导致地形地貌的变化、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的形成;工程施工建设造成空气和噪声污染、大量机械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等。
又如工程运行过程中水库库区水流速度减缓,降低河流自净化能力;污染物沉降、水温水质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繁衍;同时库区水位抬升致使景观文物淹没,影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水库下游河道水文水环境的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等。
凡此种种,这些不利影响有暂时的和长期的,有明显的和隐性的,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也有可逆和不可逆的。
因此在环境影响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等特点。
另外,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
在我国根据法律法规程序和水利行业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成为一项强制性制度。
其意义就是要在分析评估待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环境保护措施,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消除或将不利影响降低至最低限度,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服务的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国际标准化制定的ISO14000体系标准,也被我国等同采用。
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海滨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324海滨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曾珍柯盛赵子科陈春亮*(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摘要本文基于2019年10月对湛江湾海滨电厂温排水受纳海域的采样调查,对比分析了温排水排放口附近站位(S9)和其他站位温度、溶解氧、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排放口附近站位S9的表层温度受到了温排水的影响,其他站位几乎没有影响,温排水对于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排放口附近的表层水体;排放口附近站位S9的溶解氧含量略高于其他站位,说明温排水的排放能提高排水口附近溶解氧含量;调查海域营养盐的分布主要受到湾内养殖区和湾外干净海水的共同影响,温排水仅对排放口附近(S9)营养盐含量造成局部影响;浮游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电厂附近站位S9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湾内其他站位群落结构差别不大,温排水对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很小。
综上所述,湛江滨海电厂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关键词滨海电厂;温排水;海域;生态环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元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X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4-0135-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4.03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 of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 of Coastal Power Plant on MarineEcological EnvironmentZENG Zhen KE Sheng ZHAO Zike CHEN Chunliang*(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524088)Abstract Based on a sampling survey conducted in October2019in the Zhanjiang Bay,in which the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d from coastal power plant,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dissolved oxygen,nutrient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station(S9)near the thermal drainage outlet and other stations,as well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station S9near the discharge outlet was affected by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while other stations have almost no effect.The impact of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 on temperature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urface water body near the discharge outlet.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of station S9near the discharge outlet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stations,indicating that the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 could increase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near the discharge outlet.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surveyed sea area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aquaculture areas in the bay and clean seawater outside the bay.The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 only had a local impact on the nutrient content near the discharge outlet(S9).The result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dicated that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tation S9near the power pla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stations in the bay,and the impact of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nearby sea area was minimal.In summary,the 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 of coastal power plant in Zhanjiang had a relatively small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nearby sea area.Keywords coastal power plant;once-through warm water discharge;sea area;ecological environment;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基金项目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B0108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它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1.水库建设的水文生态效应水库建设会对水文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改变水流速度和方向、改变水质、改变生态流量和温度等。
这些影响对水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严重破坏,削弱了整个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水电站建设的影响水电站建设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水电站建设会改变水文生态系统的水流速度、湍流、水平面高程和流量,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鱼类和水草的减少和能量流的破坏。
二、解决措施1.多角度综合评估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采用多角度综合评估方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
这将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生态风险和态势,从而设计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进行灵活的工程设计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工程设计,采用控制能源产生、渗漏、水位调节、沉淀沉积物等控制措施,减少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3.技术手段维护生态环境应注重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定期清理取水口、清理沉积物、掌握降水情况并及时开展排水工作等。
4.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必须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管理,对恶意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结论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应加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平衡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指建设各种水利工程和水电站的过程,包括河流水库的修建、运河的挖掘、堤坝的建设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生态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需要对原有的土地、山脉和河流进行改造,这会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修建水库,需要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森林,这将导致植被减少,环境恶化。
2. 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水电站的兴建会改变河流的水流情况,破坏原有的水域生态系统。
这可能导致鱼类栖息地减少,鱼类数量减少。
3. 水生态链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会破坏水生态链,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利工程的堰坝会阻碍鱼类的迁徙,进而导致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4. 水质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问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水可能会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质恶化。
水电站的运行也可能会影响水质,放水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含有有害物质的底泥。
1. 科学规划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充分评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强化环境监管: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必须加强监管和管理。
对施工现场的废料和废水进行规范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可持续运营管理:对于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采取可持续运营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定期进行水域生态系统和水质监测,及时调整水流和放水策略,确保水生态链的正常运转。
4. 生态恢复与补偿: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恢复与补偿。
可以进行植被修复和鱼类放流等措施,以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在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有效管
理的前提下,这些影响可以被最大程度地减少。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和植被破坏,特别是在水库建设过程中。
大
量的植被被迫移除,土地被淹没,造成植物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受损。
新建或改建水电站
会引起河流水位的变化,进一步破坏沿岸的植被和生物栖息地。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会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进而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
转的影响。
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释放大量的水流,这会导致河流的沉积物抬升
和河流的侵蚀加剧,从而改变河道形态,进而对鱼类洄游和其他河流生物造成阻碍。
这些
生物对河流的水流速度和水深有一定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使得这些生物的栖
息地受到威胁。
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会改变水域的温度、溶解氧含量和水质,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
统产生影响。
水库的形成会导致水体的静态化,使水温变化随季节的影响减少。
而水库底
部的淤泥和腐殖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释放,导致水质恶化。
水电站常常排放大量热水,改变了河流的温度,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栖息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减少这些负
面影响。
建设者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会进行环境评估,以确定如何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改进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工程对土地、水域和植被的破坏。
一些水电站还采取了补
偿措施,如建设人工鱼道、增加植物覆盖等,以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嘉兴电厂取排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来 ,每年夏季 在 电厂一 、二 、三期 同 时运 行 时 ,一期 被
迫 降负荷运行 ,甚至被迫停 机。
由于杭州湾 自然变 化及 围 垦等 因 素 ,使一 、二 、三期
取水 口附近 的潮 流 、泥沙 冲淤 发生 变化 ,导致 二 、三期 工
图1 嘉兴 电厂取 排水 口、码头布置及分析 断面位 置图
构物对周 围环境 的影 响是逐渐 体现 和不 可逆 的 ,多个 码头
程 实施 后 ,一 期 循 环 水取 水 口的 安 全性 和经 济 性 受 到 了
影 响。
2 影 响因素初探
根据现场调研 ,影 响取 水温 升进 一步 升高 的 因素主 要 有取排水 口及 电厂 码头 附近 水域 冲淤 特征 、涨落潮 流速 流 向 、取排水 口近域河床 和边 界特征等 。
组 , 已于 2 0 0 4 年 8月 后 陆 续 投 入 运 行 ;三 期 工 程 2×1 0 0 0
查2 01 1 年 同期 二期机组循环 水暖流 的温 升变化情 况 ,总 体 没有 2 0 1 2年大。从 当前这一 现象估 计在夏 季工 况时 ,二期 机组将会 出现较往 年更 大 的暖流 影响 ,甚 至可 能会 影响 到
6 8 m3 /s 。
根据 2 0 0 5年 7月 浙江省水 利河 口研 究 院 《 嘉兴 电厂三
期工程一循 环冷却水 温 排放 专题研 究》报 告… 中的结 论 之
一 :“ 由于嘉兴 电厂扩 建后 循环水 量达 1 7 4 m 3 / s ,且 取排 水
口相距 较近 ,故各 期取 水 口温升 峰值 较高 ,尤其是 距排 水
机组的正常负荷 。
MW超临界 燃煤 机组 , 目前 投 入运 行 ,各 期取 排 水 口和码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综合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大型灌溉工程、水电站、运河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可以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
例如,在建设水库时,需要拦截河流的水流形成水库,这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涨水、退水、淤泥、断流等,从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建设水电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梯级水电站会影响鱼类的迁徙和繁殖,对鱼类资源造成威胁。
同时,国家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大规模的水电站在建设的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1、加强环评审批: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法律规定,对工程进行环评审批,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保护生态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对周围生物的影响,例如建立删除器、鱼梁、返回水、排泥等设施,保护水生动物的繁殖和迁移。
3、采用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应采用新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施工方法,使用新设备和新工艺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市民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
潮汐海域电厂不同取排水布置方式环境影响分析

潮汐海域电厂不同取排水布置方式环境影响分析张新周;窦希萍;陈黎明;李褆来;高祥宇;李祥【摘要】为对比分析取排水工程不同布置方式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自主开发的潮汐海域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了潮汐水域不同排水布置方式(管道深水区排水和半淹没式明渠排水)的流场变化和温排水影响.考虑管道和明渠排水方式和表面散热特征的不同,自主开发了潮汐海域水动力水质模型,并用于研究潮汐水域不同排水布置方式(管道深水区排水和半淹没式明渠排水)的流场变化和温排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明渠和管道排水对周围流场的影响仅限于工程附近局部区域.半淹没式明渠浅水区排水对周围流场的影响要大于管道排水,温水影响范围较大,主要集中于近岸区域.管道深水区排水,温水团距离岸线较远,呈条带状分布,温水影响范围相对较小.若管道排水口和取水口处于同一流路上,管道排水对取水口的影响较大.电厂取排水工程采用深水区差位式布置既可减少电厂温排水影响范围,又能有效降低温排水对取水口的影响程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6页(P718-723)【关键词】潮汐海域;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方式;影响分析;数学模型;管道排水;明渠排水【作者】张新周;窦希萍;陈黎明;李褆来;高祥宇;李祥【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4;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2火(核)电厂取排水工程直接影响到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布置方式和建设形式不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取排水工程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辽宁大唐国际庄河核电有限责任公司崔晶
1 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用电量也飞速增长,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科索沃的用电需求,其主要方式是发电厂的改建、扩建和增容,其中许多是火电站和核电站。
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都需要对发电设备进行冷却,这就需要大量的冷却水。
因此,大型核电、火电站大多靠近海湾、河口、湖泊、水库等处选址,以便就地利用水资源时行冷却。
冷却水以温排水的形式排放到水体。
本文结合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取排水对周围水域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利用象山港海水冷却,4台600MW机组冷却需要大量冷却水,由于冷却水温度偏高,特别是夏季时候取水温度偏高,使得港内水域环境受到破坏,附近海域海底栖生物各类贫乏,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较低,尤其是电厂试运行后,该海域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明显下降,水域环境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域污染上,其形式有很多,如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及热排放污染等。
本文主要收集乌沙山电厂温排水对环境可能造成破坏的资料,并结合实际数据找到环境可能遭到破坏的原因,并通过改进取排水布置方式找到切实可行的降低温排水对环境的影响的技术改进方案。
2 温排水基本理论
现代火电站和核电站发电机组广泛采用的凝汽器式,蒸汽经过汽轮机各级叶轮做功后,成为携带大量废热的乏汽并排至汽轮机冷端----凝汽器。
凝汽器一般直接采用水作为冷却工质来冷却乏汽。
低温冷却水在与凝汽器进行热交换后,温度一般提高8-15度。
这种携带大量废热并排放到邻近水域,使环境水域温度升高,而且诸多质量进入受纳水域后,使水体温度升高,可能对水体中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水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由于温排水属于点源排放,局部水域温度由温排水的不断汇入,大量废热来不及扩散而逐渐升高,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大减弱,应避免第二种热量转移的发生。
我们需要对温排水的热力特性进行分析,对由于电厂温排水引起的热污染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从而能够得出温排水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的评估。
3 电厂温排水对周围水域的影响方式
温排水进入收纳水域后,与水体的混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初始稀释段,即在离开排水口以后以射流的方式与周围水体掺混而扩散,直到垂线上均匀混合的范围,当射流的初始动量和浮力作用逐渐消失之后,进入第二阶段,热水带逐渐扩散,如尚未扩展到河流的全断面,则将随着水流运动,并由于湍动而继续向前扩散。
当射流断面上流速相对水流速度很小甚至为零时,混合进入第三阶段。
以后沿水流方向随流扩散,可称为离散段。
由于第一阶段是发生在排水口附近水域,一般称之为近区,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称为远区。
在近区,较环境水流温排水的初始动量较大,温排水维持自身射流的特征明显。
其次,温排水沿轴向射流的作用还受到水流浮力作用。
因此,在排水口局部区域的流体流动特性非常复杂。
到远区,随着温排水的初始动量的减弱,浮力作用逐渐占主导地位,温排水上浮且逐渐随水流继续扩散。
在排水口近区,温排水具有湍动性,因此,受纳水体的动量、能量、温度由于温排水的汇入会重新分配和变化,并形成特定的流场及温度场。
温排水在水域中的流动扩散形成平面和垂向的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
根据流体运动状态的不同,温排水的运动可分为平面型、过渡型和分层型。
平面型指水体沿深度方向温度均一变化且无分层流动。
过度型是介于平面型和分层型之间但无特别明显的规律。
分层型指温排水由水体表层排入环境水体,而底层低温水流和表面排水方向相反。
4 温排水布置对水域环境影响的分析
温排水还将对水体的水质及生态等环境产生影响,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水温升高会使水中饱和溶解氧降低,容易引发赤潮;许多对温度敏感的动物(如鱼类),因水温升高将会受到迁徙、死亡的威胁。
温排水的其他影响都是对水质方面的影响,冷却水通过冷却设备后排放到水体中,污染物随之发生了转移,而流经冷却设备后的冷却水,其中污染物质经过蒸发浓缩,其浓度增大,这样必然会使得排水的污染物浓度有所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排放口周围水体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水体的盐度会增大。
盐度增大,腐蚀性增大,这样就对航运、防洪等都会带来影响。
因此,沿海地区热(核)电厂既要保证取得较低的取水,提高凝汽器真空值,还要减少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的热污染,保护电厂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
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厂址位于象山港中部,象山港地处浙江中部沿海,是一个东北向西南深入内陆的狭长型半封闭海湾。
由于沿海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该地区电厂的冷取水一般采用差位式取排水布置方式。
差位式取排水方式主要利用了潮流特征,将取排水口间转移到垂直水流方向的法向间距上来,形成比较明显的冷、热水通道。
差位式取排水方式对水域水温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管径变化、管道间距、来流流速等。
在管道间距及流速固定情况下,随着管径增加,携带大量废热的温排水区域面积逐渐增大,温排水受自身射流初动量及水体浮力共同作用,向对岸及上、下游扩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温排水的射流核心在高温区明显增大,使得受纳水体的温升值明显增加,对环境水体水质及对岸的影响更为严重。
同时,温排水对环境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和动物的影响也越为严重。
考虑冷却水的抽取,由于取水泵的抽吸作用,环境水体及部分温排水有逆流趋势。
而且,随着管径的增加,温排水的回流区逐渐增大,回流至水体中心的高温温排水量逐渐增加。
回流至水体中央的温排水和温排水自身的射流体共同影响着环境水体的温度,水体水质及该水域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甚至生存条件。
管道间距的变化也会对取水泵的回流的温排水抽吸作用有所改变。
随着管道间距的增加,取水泵对回流温排水的抽吸效果减弱,温排水在上游形成的回流区的面积减弱,温排水向下游扩散的效果增强,与水体掺混的作用加强,随水流带走的废热增多,下游中高温温排水量减少,由温排水废热产生的温升对环境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将减弱,对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弱。
当管径及管道间距不变时,来流流速的变化也会对取排水温度的流场分布产生变化。
在射流与环境水流垂直的情况下,当来流存在一定的流速时,由于水流在来流方向上的冲刷剪切作用,射流会有一个随水流向下游倾斜的趋势。
随着来流流速的增大,温排水的射流体向下游倾斜的趋势有明显的增加,排水管道上游高温的温排水量大大减少,且温排水在上游的回流区的面积逐渐较少。
因此,从对环境水体影响的角度而言,随着管道间距的增加,虽然取排水占的水域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却是减小了。
以上为设计阶段需论证的数值,在机组运行时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以降低循环水排水温度对水域环境影响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冷却水量、冷却水温、
真空严密性、真空系统抽气能力、热力系统疏水量等等都能对机组的取排水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
1.6 结论
本文阐述了电厂温排水的基本理论及热力扩散特性,对温排水对水域的影响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主要分析了取排水工程布置在设计施工时的取水管径、管道间距、来流流速等因素对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