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教材教法

第八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材教法一、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其正式开始于隋朝的建立,到唐朝长达300多年的时间。
隋唐文化传承了汉朝文化的基础,同时又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在历史上,隋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文化特点1.文学隋唐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歌中代表性的精华。
此外,唐代的散文和小说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代表作品有《梦溪笔谈》、《金瓶梅》等。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风俗、文化风貌及人们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
2.绘画隋唐绘画以造型精细、笔触独到、色彩丰富为特点。
尤以唐朝逊于宗的作品最具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尤其慕容公造像、长恨歌题画、洛神赋图等佳作备受推崇。
此外,宫廷画家们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唐代的骏马奔驰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
3.音乐隋唐时期音乐文化多种多样,曲调和乐器的制造不断发展。
唐代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音乐,如《大雅乐》、《小雅乐》、《管乐》等,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大曲,给音乐文化带来了更多的色彩。
三、教材教法隋唐文化对中华民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对文化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师应该详细讲解隋唐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作品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隋唐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
2.课外拓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展开一些有针对性的拓展,比如阅读隋唐时期的文学作品、欣赏宫廷音乐、欣赏绘画作品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隋唐文化。
3.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比如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舞蹈表演、组织文化课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隋唐文化。
4.跨学科教学隋唐文化涉及到各个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比如结合地理学、音乐学等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开展隋唐文化的教学工作。
四、总结隋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PPT

哲学: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 自然科学: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
“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第一单元 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
1、文明的发祥 2、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在( )兴起。 )。
(2)在古代印度这块土地上,产生了(
(3)世界三大宗教:( )、 ( )、 ( )。 (4)古代印度的( )是印度史上第一个帝国。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 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 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 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塔的附近矗立 着一座狮身人面像。除了狮是用石块 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 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至今已有 4500多年的历史。
1、狮身人面像不只在埃及开罗有,只是 在开罗的最大、最古老。 2、在古埃及法老哈佛啦的金字塔前面的 狮身人面像,像高20多米,长57米,脸 长5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 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 的长须,一只耳朵,有2米多长。
雅典保护神之争
• 波塞冬曾与智慧女神雅典娜争做雅典城 的保护神,谁赠予人类的礼物更有意义 ,则可当选。 • 波塞冬选择赠送人类一匹骏马,雅典娜 则选择赠送一棵橄榄树。骏马在当时是 战车发动机,象征战争;而橄榄树象征 和平,果实可以榨油,在资源贫乏的希 腊也算是扶贫项目。宙斯主持奥林匹斯 议会投票,于是雅典娜胜出。
图坦卡蒙金棺
他右手执君主的头鹰的形象。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天文学
1、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在北纬30°线南边二公里的地方, 塔的北面正中有一入口,从那里走进地下宫殿的通道, 和地平线恰成30°的倾角,正好对着当时的北极星。
文明的发祥
东方文明古国 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 代 中 国
《回延安》ppt课件

作者简介
1924年生,山东枣庄人。
当代 诗人 、 剧作家 。
1940年,16岁的贺敬之来到延安,接 受延安革命精神的熏陶,成长为革命 诗人。
1945年和丁毅合作创造了我国第一部 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 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信天游
信天游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因其形式简便,旋律优 美,劳动人民在山野间可自由地即兴编唱,歌唱顺天而游,飞传四方,又叫 “ 顺天游 ”,山歌的一种。
播放歌曲
5
“信天游”的特点
章法上:上下两句构成一节,节数不定。 韵律上:节内押韵。 语言上:常用叠词,方言口语,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
短,灵活自由。
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
本意。
比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是对人 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读完此诗,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热烈、深沉、豪迈、明快
2、诗歌的标题是《回延安》,延安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的?
延资料安助是读:诗19人40年心至中194的6年第,贺二敬故之一乡直,在延诗安人学习将、延工 安 视作到,阔为与别母当十地年亲军的,民延结安对下,延了参深加安厚西及的北情五当谊省地。(区1军9)56民青年年,有造诗着林人大贺深会敬厚。之大回的 情会期谊间。,诗人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
诗人对延安的生活太熟悉,对信天游的调子太热 爱,受到的影响太深厚,不求深而自深,不雕琢而佳 句自来碰手。
——臧克家谈《回延安》
4、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 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①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米酒、油馍、木炭、窑、白 窗纸、红窗花...... ②大量运用叠字,表现出陕北口语的特色:树根根、羊 羔羔、几回回、白生生...... ③“莫要”“登时”等陕北口语。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

第八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重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诗歌,其中以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重点中的重点。
唐代诗歌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我国诞生得很早,经受了漫长的时代变迁、千锤百炼之后,到唐代,它达到了进展的顶峰。
这一时期,诗人辈出,佳作竞放,流传下来的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而在这光荣夺目的唐代诗坛中,最刺眼的三位大诗人当数李白、杜甫、白居易。
他们的诗,风格迥异,但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和造诣,其作品有许多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令人爱不释手。
他们在文学领域的胜利,与他们的人生经受和社会现实密不行分,更是那种忧国忧民、关怀民间疾苦的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
难点分析将唐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传奇等庞杂的内容放在一课时中讲解,是本课最大的难点。
唐代的时间跨度长,闻名的诗人和作品许多,而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作品又有着不同的角度和风格,虽然同学对有些诗歌比较熟识,但若要他们系统地理解这些诗歌的背景、内涵及内心的思想感情,还是比较困难的。
再加上唐代散文、传奇中的名篇名作,简单使同学在学问点上产生混淆。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让同学精确地把握其中的重点内容。
重点突破方案诗歌的学习:(1)鉴于同学对唐诗比较熟识,采纳启发式谈话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2)本小结介绍的诗人、作品比较多,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同学自设表格,把学问按类进行归纳、总结,再用对比的方法,深化了解诗人的不同写作风格。
(3)老师可适当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史料,把诗人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让同学了解到他们不仅有超群的诗艺,还有高尚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通过同学在课下的预习、搜集、整理,在课上按阶段向大家讲解某位诗人的生平及作品特点,使课内与课外学问相结合,开阔眼界与活跃思维。
难点突破方案本节课消失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较多,可通过列表归纳、总结唐代诗人及诗歌的特点使学问条理化,让同学一目了然;详略得当,重要的部分,在时间支配上和学法引导上做特殊的处理,使同学依据时代特点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名篇佳作的内涵,以此加深印象,增加记忆。
[教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5b75149c6bec0975f465e244.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课辉煌灿烂的文学(2课时)一、《诗经》和楚辞1.《诗经》2.屈原和《离骚》二、汉赋和唐诗1.汉赋2.唐诗三、宋词和元曲1.宋词2.元曲四、明清小说1.小说的由来2.明清的空前繁荣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认识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属于文学史的内容,其主要名篇和文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能都多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引用和回忆已学过的历代名篇,在整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加强文学修养并陶冶其情操。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面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解的局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后漫长的社会里,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主要的文学形式。
简要地说,就是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让我们再去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诗经》和楚辞1.《诗经》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3)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1.《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兴起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十年高考真题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2020.7·浙江高考·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
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2.(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
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
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3.(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
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4.(2019.4·浙江高考·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6.(2019·海南高考·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花之歌》ppt课件

多音字
zhāo:朝霞
朝
cháo: 朝代
小明迎着朝(zhāo)霞读着手里课本的朝(cháo) 代歌。
guān 桂冠
冠
guàn 冠军
他获得了亚洲冠(guàn)军和世界冠军两 项桂冠(guān)。
近义词
孕育——衍生 开放——绽放 成长——生长 交往——来往 光明——光亮 送行——送别 摇曳——摇摆
反义词
诸元素”指四季——春、夏、秋、冬。
冬春 夏秋
为什么要写“我”是诸元素之女?
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写出了花在冬天孕育, 在春天开放,在夏天成长,在秋天凋零的过程。
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尽而表达了什么?
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花 孕育、生长的过程,花的四季变化。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 婚礼的冠冕(miǎn),我是生者赠予 死者最后的祭献。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4):讲述花的成长、芬芳以及 凋谢。 第二部分(5~7):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生活 态度,体现了花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 精神。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 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 遍……
说出来
收回去
又说一遍
花开
花谢
再开放
这句话以花儿的口吻、轻松愉快的语调,写出 了花儿一年四季的生命轮回。“说出来”是指春天 花开,“收回去”是指秋天花落,“藏在心间”是 指冬天花儿在孕育生命,“又说一遍”是指春天花 又开。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我会读
yǐ nǐ
旖旎
guān miǎn
冠冕
pó suō cāng qió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
1、《诗经》是诗歌的起源:原始歌谣 2、《诗经》主要记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 歌305首 3、《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其中的精华
“风”:(国风)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
从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如:《七 月》、《硕鼠》、《伐檀》、《关睢》等
《诗经》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元曲
1、形成 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 合称元曲。
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成就: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
元曲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明清小说
1、兴起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 ——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唐 朝 —— 传奇(短篇小说)—— 《柳毅传》 宋 代 —— 话本(新阶段、奠基) 明 清 ——(蓬勃发展、空前繁荣)—— 四大名著
楚辞
1、屈原: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 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 种新的诗歌体裁 — “楚辞”(骚体),在我国文 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 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3、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特点: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 带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宋词
1、宋词含义:
2、宋词兴盛的原因:
3、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⑴婉约派: ① 北宋柳永《雨霖铃》 ② 两宋之交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佳句。
⑵豪放派: ①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②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红楼梦》
清朝
曹雪芹
描写封建家族的兴 衰和青年爱情悲剧。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 长篇小说。
明清小说
《聊斋志异》
清朝
蒲松龄
借妖狐鬼怪故事, 批判黑暗腐朽社会。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 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明清小说
《儒林外史》
清朝
吴敬梓
揭露科举制的腐败 与封建纲常的沦丧。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 讽刺小说。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诗经》是诗歌的起源:原始歌谣 2、《诗经》主要记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 歌305首 3、《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其中的精华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诗经》
1、《诗经》是诗歌的起源:原始歌谣 2、《诗经》主要记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 歌305首 3、《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其中的精华
汉赋
1、含义: 赋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文 学体裁。它在楚辞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 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西汉的赋: ① 特点:大多篇幅较长,以恢宏 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 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 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 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文学艺术作品是特定 时代的特色产物,不同的 文艺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 的时代文化特征,中国古 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 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 化成就。(文化的发展是 政治、经济的反映)
春秋 ——诗歌 战国 ——
汉朝 ——汉赋 ——唐诗
宋朝 ——宋词 元朝 ——元曲 明清 ——小说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时期错综复杂 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中国最早的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
明清小说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 的起义。
中国第一部农民起 义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清小说
《西游记》
明朝
吴承恩
民间流传的唐僧取 经故事。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 长篇神话小说。
明清小说
——岑参
边塞诗: 豪迈昂扬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浪漫诗: 个性张扬 蓬勃向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唐诗
1、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其原因 是什么?(背 景)
(1)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2)科举考试的促进;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山水诗 清新恬静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王维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明清小说
2、明清时期,小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 面的原因
.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 .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的扩大;说
3、明清小说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 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 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 过了前代。
《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言语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诗经》
1、《诗经》是诗歌的起源:原始歌谣
2、《诗经》主要记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 歌305首
3、《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其中的精华
4、文学地位:《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 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由于经孔子整理编定,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现实诗: 社会变迁
讽喻诗:针砭时弊,暗讽时事
云鬃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窗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
宋词
1、宋词含义: 2、宋词兴盛的原因:
① 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