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沙漠种水稻的腾飞简历

沙漠种水稻的腾飞简历

沙漠种水稻的腾飞简历
沙漠种水稻是一项基于盐碱地种植的技术,可以在荒漠和沙漠地区种植水稻,是人类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生产两大难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这项技术最初来源于中国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逐步在多个国家的干旱沙漠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通过使用高效育种技术,采用科学种植管理措施,沙漠水稻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和产量,为干旱地区提供了新的补充粮食资源和农业支柱产业,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沙漠种水稻的成功种植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而且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索,沙漠种水稻技术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创新科技的重要成果之一,拥有更具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未来,沙漠种水稻技术还需持续加强科研力量,改进技术手段,构建更完善的粮食生产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的贡献。

肇源200公顷设计版技术方案(1) - 2.docx888

肇源200公顷设计版技术方案(1) - 2.docx888

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设计改良第一年达到验收标准方案(第二部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大成土壤研究所专家小组黑龙江物之宝肥业有限公司技术部目录盐碱地改良后第一年种植水稻稳定耕地等级技术方案 (1)第一部分总体原则 (1)第二部分总体目标 (1)第三部分项目区土壤取样检测 (3)第四部分土壤改良材料用量预算及价格清单 (5)第五部分土壤改良工艺流程 (6)第六部分设计基本文件依据 (11)盐碱地改良植水稻稳定耕地等级技术方案第一部分总体原则本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改良盐碱地为对应等级的耕地,成为十八亿亩耕地。

在此基础上维护设施工程,加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防止土壤二次盐碱化。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

通过土壤改良后培肥,种植水稻,碱地土壤改良后达到满足10--11等耕地土壤标准,改良种植第一年完成项目验收,第二年、第三年培肥稳定耕地等级,以高标准农田交付业主,耕地建设后满足高标准农田水稻生长条件。

废弃地变耕地,提高粮食生产产能和粮食保障能力,增产增收,落实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盐碱地改良项目建成后,耕地等级质量稳定,不在反复盐碱化,产生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部分总体目标1农田水利工程方面,项目完成后水利工程合格达到验收,达到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每年继续维护沟渠变形,池埂子坍塌,土地平整度沉降变化。

2稳定耕地质量,盐碱地改良后土壤重金属检测指标完全符合《农田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基本限制标准,盐碱地改良处理的水稻籽重金属含量,完全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26-2012谷物类水稻标准限值内(农业用地)。

3改良后的土壤pH值、含盐量、碱化度基本达到了项目设计确定的各项指标。

采取种植措施,培肥土壤,秸秆还田,浅层旋耕,不深翻,维护稳定耕层措施,把耕层建立稳定好。

需要继续稳定各项指标,田块pH值和全盐量符合标准。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盐碱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类型,其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植物难以生长。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需要进行盐碱地改良。

本文将介绍三种基本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来减少或排除盐渍化现象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翻耕深松翻耕深松是物理法中最基础的措施之一。

通过将土壤深度翻耕到30厘米以上,可以打散土壤结构,增加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得盐分更容易被排出去。

同时,深松还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和保水能力。

2. 排灌排水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排灌排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土壤进行排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并增加潜在蒸发量。

同时,在排灌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充足的补水工作,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覆盖保温覆盖保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通过使用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稻草等)来遮盖土壤表面,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覆盖材料还可以有效防止风沙侵袭,保护植物不受损害。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剂来改变土壤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石灰施用石灰施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改良方法。

在盐碱地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粉末,可以中和土壤中过多的酸性物质,并提高土壤pH值。

同时,石灰还可以增加土壤中钙离子浓度,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2. 硫酸铁施用硫酸铁施用是一种针对含铁盐碱地的特殊改良方法。

在含铁盐碱地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铁,可以使得土壤中的铁离子与盐分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浓度。

3.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施用是一种既能改良土壤性质又能提高植物生长的化学改良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鸡粪等),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指通过利用植物和微生物来改善盐碱地环境和促进植被恢复的一种方法。

大安市苏打盐碱地土壤生态改良及水稻种植建议

大安市苏打盐碱地土壤生态改良及水稻种植建议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12期大安市苏打盐碱地土壤生态改良及水稻种植建议高亮12孟宪东1潘修强1(1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大安131300;2潍坊加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041)摘要本文从吉林省大安市苏打盐碱地的特点、可溶性盐成分及其分布入手,阐述了苏打盐碱地改良的原则、工艺流程和水稻种植注意事项,以期为苏打盐碱地生态改良及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打盐碱地;生态改良;工艺流程;水稻种植;建议;吉林大安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12-0118-03 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2.12.035回置鬲毬回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圖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松嫩平原,是全省盐碱地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市耕地面积13.5万hm2,其中盐碱地面积达11.6万hm2o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是世界上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区域[1]o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佰澳公司)致力于盐碱地改良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承担了“大安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续土壤培肥及改良技术服务项目”,5年来已成功改造盐碱地4333.3hm2o部分媒体[2]对中科佰澳公司盐碱地改良工作进行了报道。

截至2021年6月5日, 4个盐碱地改良种植水稻项目区进展顺利,已全部完成插秧,预计种植盐碱地水稻2000hm2,增产稻米15万to目前,大安市已投资148189万元,完成了叉干镇民乐村、龙沼镇、牛心套保苇场等8个盐碱地整治项目,入库新增耕地面积2863hm2o2021年,大安市继续加大盐碱地治理,计划入库新增耕地面积2409hm2o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两部分。

土壤改良要依托苏打盐碱地专用土壤改良剂,同时配合泡田、洗田、旋耕、水平、打浆等农艺措施。

新改良技术: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亩产千斤

新改良技术: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亩产千斤

新改良技术: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亩产千斤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盐碱地的改造,让这个不适合生产的土地变成良田如今已经实现了吉林省的示范基地已经做到了。

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期,在吉林省前郭县500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里,200多名远道而来的种植户对眼前郁郁葱葱的水稻赞叹不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带领团队,研发出最新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将脱盐、洗盐时间缩短到1~2年,不但大幅降低了改良成本,缩短了改良周期,而且改良当年就获得高产。

2016年吉林、黑龙江等
地测产数据表明,改良当年产量普遍达到亩产千斤以上。

现场可以看到,该基地部分采用传统方法改良土地种植的水稻成活率低、分蘖数少、植株矮小、抽穗速度慢,水稻预期产量不容乐观,甚至可能绝产。

这与改良示范田郁郁葱葱的水稻长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缓控释技术、抗盐碱功能性材料技术、盐碱土专用种子处理技术等,并结合沟渠设计、土地平整、秸秆腐熟还田、土壤培肥等配套措施,不仅使作物在全生育期提高综合抗盐碱性能,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胡树文说。

该团队2016年开始在吉林省大安市的2000亩重度盐碱地进行改
良示范,经过1年的改良,今年的水稻长势更加喜人,亩产将稳定在千斤以上。

天津盐碱地水稻育苗技术

天津盐碱地水稻育苗技术

天津盐碱地水稻育苗技术哎呀,说起天津盐碱地水稻育苗技术,这事儿可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你知道的,天津那块儿,盐碱地多得是,以前种啥都不长,可现在,嘿,人家居然能在这种地上种出水稻来,你说神奇不神奇?记得去年夏天,我去天津的一个农场参观,那地方可真叫一个荒凉,一眼望去,除了盐碱就是盐碱。

但是,你猜怎么着?就在这片荒地上,竟然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那稻苗长得可精神了,跟旁边的盐碱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农场主是个挺有意思的老头儿,他一边抽着烟,一边跟我聊起这盐碱地水稻育苗的技术。

他说,这技术可不简单,得先改良土壤,降低盐碱度,然后还得选对种子,用特殊的育苗方法。

他给我详细讲了讲,我听着听着,就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首先,他们得用一种特殊的土壤改良剂,这东西能吸收土壤里的盐分,让土壤变得适合水稻生长。

然后,他们还得用一种特别的种子,这种种子对盐碱地的适应性特别强,能在这种环境下生长。

接下来,就是育苗了。

他们用的是一种叫做“漂浮育苗”的技术。

就是把种子放在一种特制的漂浮板上,然后放在水里。

这样,种子就能在水里生长,不受盐碱地的影响。

等种子长成小苗,再把它们移植到改良过的盐碱地上。

老头儿还跟我说,这技术可不便宜,但是效果是真的好。

他们种出来的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他说,以前这片地啥都种不出来,现在不仅能种水稻,还能种出好水稻,这可是个大突破。

我看着那片绿油油的稻田,心里挺感慨的。

这技术,真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想想看,以前这片荒凉的盐碱地,现在却能长出这么漂亮的水稻,这事儿本身就挺让人兴奋的。

最后,老头儿还跟我说,他们还在研究怎么进一步提高产量,怎么让水稻长得更好。

他说,这事儿没完,他们还得继续努力。

我离开农场的时候,心里想,这盐碱地水稻育苗技术,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它不仅让盐碱地变成了宝地,还让农民有了希望。

这事儿,虽然听起来挺技术性的,但说到底,它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一种方式。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让人高兴的?。

盐碱地水稻高产技术

盐碱地水稻高产技术

加, 大大改善了水 田土壤的理化性能 , 有利于水稻生长
杀菌剂为主要成分 , 菌、 杀 防苗 病 效果 较好 , 以棉 种 所
耳公 司、 瑞士先正达公 司、 国有利来 路公 司的产 品 美
等 , 的种 衣剂 主要 以 防治地 下 害虫 效果 较 好 , 的 以 有 有
加工企业在选择种衣剂 时, 应根据棉种特点和防治效
钠离子进人土壤溶解后 , 形成硫酸钠 , 易随灌溉水淋洗
出农 田。方 法 是 每 hn施 脱 硫废 渣 5~ 0 m , r 2 0 10 。扬施 在
地表 上 , 后 翻耙 。 然
睛及精 甲霜灵等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 , 使水稻种子从 内部 到周 围都 得 到保护 。
22 抓 好 大 棚 通 风 . 控 制 大棚 内高 温烤 苗 、 苗 及 通 烧 风不 当引发 的生理 『 生青枯病 。通风 的温度界线 是 2  ̄ 2C,
发酵 , 腐熟分解程度达 4 %左右时即可当年还 田, 0 然后
秋 翻秋 耙 。
1 盐碱地 土壤如何改 良
土壤 含 盐 量 达 到 甚 至超 过 02 %,H值 在 8以上 . 5 p 的新开 发盐 碱地 必须 采用如 下配 套 的技术措 施 。 11 脱 硫 废 渣 治 碱 . 利 用 电 厂燃 煤 燃 气 的脱 硫 废 渣 改 良盐 碱 地 的土 壤 , 方 硫 酸钠 , 土壤 中钠 离 子 被钙 离 子代 换 , 有
1 . 灌排水洗碱 2
春 季 或 秋 季 拉 沙 坨 子 ( 粗 越 越
好 ) 匀扬 在 地 表 上 , 均 然后 翻耙 地 , 水 泡 田( 深 灌 水
1~0m)7 右 , 水 补水 , 后 排水 洗 碱 。再 上水 52c d左 缺 然 泡 田耙 地 ( 地 时水 不 能 太深 否 则 耙 不平 )耙 完 应立 耙 , 即灌 深水 , 然后 放水 洗碱 。也可 在水耙 地 时 , 边灌 边排 , 目地 是 耙 碎 土 块 和 洗 走 盐 碱 。 每 年 春 天 都 要 排 洗 碱 2 3次 , ~ 新开 区盐 碱重 的土 地 , 在秋 天反 复洗 耙 , 应 晾干

生态农业知识:水稻生态栽培技术介绍

生态农业知识:水稻生态栽培技术介绍

生态农业知识:水稻生态栽培技术介绍水稻生态栽培技术介绍水稻是人类主食中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却存在着许多弊端,如高耗能、高污染、低稳定等问题。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已成为水稻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

水稻生态栽培技术是在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观念、现代农学技术、伦理道德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土地资源、水资源、肥料资源、植物资源、生物资源等多种资源的科学种植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稻生态栽培技术。

一、生态水稻种植技术1.稻田选址首先要选择较高的地势以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保证稻田的通水和排水性能,有利于减少积水影响。

2.稻田整地和返青对于在秋季将稻草要归入田中就地恢复的田地,要先进行翻耕处理。

翻耕后,要待微微返青时,再进行踏实紧实,达到平整,有利于水分均匀分布,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

3.稻种选用在生态水稻生产中,需按照年度种实不少于60斤,年产粮达6000斤的标准选用优质、抗逆、高产、多抗的水稻品种。

4.稻种处理将选好的种子透水后浸泡3-4小时,取出晾干,再用水沤稻10小时。

处理过的水稻籽以68°C干燥,凹细胞感染和黑斑病感染率明显降低,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二、节水栽培技术1.精确定植水稻生态栽培要求亩种植数控制在10万株以内,栽植距离需根据品种特性、生长期、水分状况和盈亏平衡等因素来确定。

2.远离反季风春季旱季,可通过灌浆冲洗除草来达到节水效果。

3.湿地灌溉抗旱节水灌溉是水稻生态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可采用肥水配合、稻田溢流、湿度调控来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和水资源的节约。

三、病虫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增加生态效益,同时还能培育绿色农业生产环境。

1.病虫防治可采用生防药剂来控制病虫害,此类药剂对环境没有影响方法是用微生物菌剂或植物提取剂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2.种植绿肥适当种植绿肥,可防止田间别的蓝蝴蝶、毛虫损害了水稻,还可以有效地吸收过量的氮肥,为水稻的健康生长提供有机肥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转自:生活安全网(/)
盐碱地区由于土壤中盐分含量高、pH高、土壤低温冷凉,给作物生长带来了困难。

近些年来,通过众多科研单位的联合攻关,成功的研究出“以水洗盐、以水压碱、以稻治涝”的盐碱地水稻开发种植技术,从而使盐碱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但是,由于盐碱地特殊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条件,在水稻旱育苗期间,由于土壤返盐,易发生立枯病,造成死苗;在水稻本田生长期间,插秧密度不公道;施肥方法上,化肥施用底肥用量过大、施肥次数少,造成稻田水盐分含量高危害水稻生长发育,化肥产生负面效应,化肥利用率低;注水方法上晒田造成土壤返盐,不能经常换水洗盐,稻田盐分增加危害水稻生长,这些治理技术不能适应特殊的盐碱地条件,水稻产量难以进步。

以及培育出的35~40天的秧苗,秧苗素质不是很强,在插秧后,秧苗不适应恶劣的条件,秧苗返青慢,极易发生生理性的“赤枯病”,严重的造成死苗,从而缩短了水稻的分蘖期,有效分蘖少,有效穗数少,水稻产量较底。

针对这一情况,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国内的研究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隔离层旱育苗技术、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等,但这些技术均未从根本上解决秧苗素质、秧苗抗逆性和盐碱地水稻治理技术的题目。

主要技术内容有:
1钵盘育苗技术
①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用盐分含量低的河淤土或园田土,土内掺进腐熟的马粪使有机质含量占1/10,过5mm孔径的筛,施进化肥其比例为:N∶P2O5∶K2O=3∶1∶1。

用产业硫酸对营养土调酸使pH=4.5~5.5。

用敌克松粉剂消毒。

②做床在土质疏松肥沃、地势高燥平坦、排注水方便、背风朝阳的地方做苗床,床土要耙细整平,施进优质农家肥、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床面喷施1000倍的稀硫酸使土层pH=4.5~5.5,用敌克松粉剂消毒。

③选用钵盘采用561穴或434穴的营养钵(或抛秧盘)
④播种钵盘穴内装2/3配制好的营养土,每穴播4~6粒种子,然后用营养土盖满穴孔,用木板刮平,穴间不留土。

播期在日均匀气温稳定通过3°C即可。

播完种的钵盘放淤床上,用木板压实,浇透水。

盖好地膜和棚膜。

⑤苗期治理苗期严格控制育苗棚内的温度(25℃,1~2天浇一次水,秧苗15叶期和插秧前各追一次氮素化肥,秧苗1.5叶期喷一次“枯必清”药剂灭菌,提早透风炼苗。

育苗秧龄40~45天、叶龄5~6片、株高22~24cm。

2、本田治理技术
①整地土壤进行秋翻,土壤盐分含量>03%盐碱较重的地块,压沙5~10cm,春季顶浆耙地,耙细拖平。

②泡田洗盐插秧前泡田洗盐2次,其中水耙后排水洗盐一次。

③插秧插秧期在日均匀气温稳定通过15°C时,插秧密度30cm×13~14cm,每穴插4~6株即营养钵盘的一穴苗。

插秧深度2~3cm。

④施肥农家肥施用30t/hm2,翻地前施进。

化肥采用底肥少施和“少施多餐”施肥方法,第一次为底肥水耙地前施用;第二次为追肥在6月10日左右施用;第三次为追肥在6月下旬施用;第四次为追肥在7月中旬施用;第五次为追肥在8月初施用。

⑤水分治理稻田每3~5天换一次水,以减少稻田盐分,稻田没有晒田期,全生养期采用浅-深-浅的注水方法,即插秧-分蘖末期保持1~3cm浅水层、拔节期~乳熟期保持6~8cm 深水层、乳熟期后-成熟保持2~3cm浅水层。

该项技术在盐碱地区应用后,秧苗素质明显进步:株高增加92.6%、根数增加71.7%、茎粗增加60.8%、根长均匀增加2cm、叶片增加2~3片、百株干重增加173.6%。

秧苗的抗逆性增加,苗期立枯病的发生率0%,插秧后返青期缩短4~7天,无生理性病害发生,分蘖期提前,每穴增加分蘖4~5个。

本田治理技术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减少了对水稻的危害,尤其施肥技术和注水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因施肥造成的负面影响,进步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晒田期土壤返盐对水稻的危害,水稻产量大幅度进步,产量进步15%~25%,增加产值65元/亩。

而且这一技术在苏打盐碱土地区可广泛应用。

具有很好的应用远景。

水稻种植技术论文
摘要介绍了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培育壮苗、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
为了实现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结合北安市气候条件特点,总结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现将其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 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3月20日选种,晒种2 d,以增强种子发芽活力,3月22日浸种,采用1.0∶1.1盐水漂种,清除不饱满的大半仁种子。

再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的盐分。

用提前晾晒好的清水加浸种药剂(施保克、使百克、咪鲜胺)浸种72~96 h,待水稻种子吸水量是种子重量的1/4时催芽。

催芽前洗去种子表面的药液[1],再用温水对种子增温,使种子平均温度在25~28 ℃时装袋,温室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 ℃,催芽时间30~48 h,待种子90%破胸、芽长0.8 mm时,以厚度5 cm摊平晾种,晾好的种子盖好并保持其湿度,低温炼芽。

2、苗床准备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离住地近、有水源、能排水、好管理的平川地,按水稻种植面积的2%计算,1 hm2需200 m2苗床,营养土选用30%草炭土、60%当地无药害的优质土、10%腐熟农家肥,混合拌好备用,1 m2苗床用营养土10 kg。

秋做床,平整床面,松翻床土15~20 cm,床土通气、透水、增温。

育苗大棚四周设排水沟,床面雪大时,扣大棚前清除床面的积雪,3月8—10日扣膜,提高棚内床土化冻深度,增加棚内土温。

3、培育壮苗
秧盘育苗时,把用水稻壮秧剂(15 kg/袋)配制的营养土撒放在秧盘里,用平板刮匀、刮
平,去除多余细土,用播种器适量播种。

播种后覆0.5~0.7 cm厚营养土,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没有积水时,每40 m2苗床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封闭灭草[2]。

秧苗一叶期控制温度在25~32 ℃,秧苗二叶期在25~28 ℃,秧苗三叶期在20~25 ℃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面60 cm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随时观察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喷施立枯净等农药。

5月10日大棚秧苗进行通风,移栽前补氮,施尿素50 g/m2,要求撒施一致,施后浇1次透水,以防尿素颗粒烧苗,5月13日撤去大棚膜,移栽前露天通风炼苗,秧苗喷施1次氧化乐果,以防止移栽后秧苗潜叶蝇发生。

4、插秧
秧苗移栽当天,起苗前施入磷酸二铵100 g/m2作移栽送嫁肥,此肥不可早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

机械插秧规格为26 cm×13 cm、30 cm×10 cm,机械插秧株行距保持整齐一致,确保24万~28万穴/hm2,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旋耕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通过旋耕搅拌,达到全程施肥、深层施肥目的。

5、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3],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

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

根据当地土肥站测验数据,结合水稻栽培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科学施肥225~300 kg/hm2,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 t/hm2,水田基肥施用优质复混水稻专用肥,水稻插秧后3~7 d,结合水田灭草,将丁草胺、草克星等灭草剂与尿素混拌施用[4],施尿素75 kg/hm2。

7月15—20日即水稻抽穗前18 d,幼穗长1.0~1.5cm时施尿素3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作穗肥,以满足水稻幼穗生长。

粒肥可提高叶片含氮量和水稻的光合同化能力,延长叶片功能和维持根系活力,使水稻活秆成熟不早衰,籽粒饱满;为保障水稻米质,在水稻齐穗后14 d、8月23日前后施尿素7.5 kg/hm2,或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37.5 kg/hm2加尿素7.5 kg/hm2,叶面喷施2次。

6、病虫害防治
7月5—10日、7月15—20日对水稻喷施2次阿维菌素或锐劲特等农药防治二化螟;稻瘟病可采取先防后治的原则,前期防治叶瘟,中后期防治穗颈瘟、粒瘟,使用药剂为三环唑、富士一号、稻瘟灵、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等。

在水稻抽穗前后(即7月15日、7月25日、8月5日前后),根据病情轻重,对水稻进行适时喷施。

7、收获
水稻进入黄熟后期,达到90%的籽粒黄熟,即可进行收割。

收割时捆小捆,摆“人”字架进行风干,6~7 d翻转1次稻捆,再晾6~7 d,当水稻籽粒含水量降到15%~16%时即可进行脱粒。

8、参考文献
[1] 张海军,乔丽英,刘春玲,等. 寒地水稻综合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141-142.
[2] 张小明. 寒地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08(10):7-8.
[3] 宋玉华. 寒地水稻大钵体超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5):150-151.
[4] 王江.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7(5):65-66. 转自:生活安全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