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医学院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试题库+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库+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库+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种动物不适合作为实验动物?A. 大鼠B. 小鼠C. 兔子D. 猫答案:D2.实验动物的遗传特征应该是什么?A. 高度杂合B. 高度纯合C. 随机杂合D. 近亲繁殖答案:A3.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合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A. 癌症B. 感染性疾病C. 自身免疫性疾病D. 遗传性疾病答案:D4.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该满足哪些条件?A. 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都要适宜B. 只有温度和湿度适宜C. 只有光照和通风适宜D. 以上都不对答案:A5.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体重、遗传背景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什么?A. 没有影响B. 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C. 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校正D. 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控制答案:D6.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有哪些?A. 吸入麻醉、注射麻醉、体外麻醉B. 吸入麻醉、注射麻醉、自然麻醉C. 吸入麻醉、注射麻醉、神经阻滞D. 吸入麻醉、注射麻醉、椎管内麻醉答案:A二、填空题1.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等方面的科学。

答案:分类、生理、病理、应用2.实验动物的遗传特征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的。

答案:良好的遗传背景、遗传稳定性、小的遗传变异、易于遗传分析3.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该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答案:温度、湿度、光照、通风4.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体重、遗传背景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大,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等控制。

答案:性别平衡、年龄匹配、体重控制、遗传背景相同5.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吸入麻醉、注射麻醉、椎管内麻醉三、简答题1.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案: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包括:选择与人类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选择遗传背景清晰、易于遗传分析的动物;选择对实验条件适应性强、易饲养、成本低的动物;选择对实验操作耐受性好的动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学课程2012级各章练习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学课程2012级各章练习题

第四章 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练习题
1.在实验动物环境控制的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于物理因素的是 ( )。 A. 空气洁净度 B .饮水 C.换气 D.温度 。 2.( )不属于环境控制的生物因素 A.动物饲养密度 B.动物的食性 C.各种病原体 D.同一环境内的动物种类 3.我国对动物实验环境噪声控制标准为( ) A. ≤55分贝; B. ≥60分贝; C. ≤ 65分贝; D. ≤60分贝。 4.动物实验室氨浓度应当控制在:( ) A. ≤20 mg/m3 ; B. ≤14 mg/m3; C. ≥14 mg/m3; D. ≤14 ppm。 5.实验动物群内地位呈“直线型”的是:( ) A. 猴子和犬; B. 大鼠和小鼠; C. 兔子和豚鼠; D. 猴子和大鼠;
第四章 动物实验设施设备 第五章 实验动物营养 练习题
7.简述空气洁净度“级”的含义,各种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对“级”的要求是什么?
8.某单位屏障环境设施示意如图,主要指标如表。 请指出(1)下图中有何不合理;(2)下表中有何不足。
灭菌柜 更衣室
准备间
风淋室
动物实验室 清洁走廊
区域 清洁走廊 动物实验室
4)对照下表,该白化小鼠可能是什么品系? 小鼠品系名称 BALB/c TA1 SJL/J SSMU 毛色基因型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第三章练习题
1.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是: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传染病可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 B传染病可引起动物死亡 D患病机体内发生特异性反应
5.根据国标规定,清洁级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每 月检测1次。 A 1 B 2 C 3 D 4 6.在下列普通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体中,不属于人兽共患的病原体 是 。 A.鼠痘病毒 B. 沙门氏菌 C.弓形虫 D.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7.弓形虫感染宿主后的靶器官是 。A.肝 B.脑 C.眼 D. 无选择 8.悉生动物来自于 级动物。 A.无菌 B. SPF C. 普通 D. 清洁 9.无菌动物是指 。 A. 无任何可查到细菌的动物。 B. 无任何细菌的动物。 C. 体内外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 D. 体内外无感染的一 切生命体的动物 。 10. SPF级实验动物中常见的细菌污染是: 、 和 。

实验动物学题库+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题库+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检疫就是利用各种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对实验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动物自发性肿瘤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肿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支原体病是一类主要危害大鼠和小鼠的传染病。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犬腹腔注射部位脐前腹白线两侧边1~2cm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吗啡对兔、猴、人、猫产生中枢抑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实验动物饮水量主要受动物的生理阶段、饲料性质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幼年动物、哺乳动物饮水量较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无菌动物机体内既无抗原,也无抗体,处于一种免疫“原始状态”,很适合于各种免疫功能的研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脂肪能供给幼龄动物必需脂肪酸,如缺乏,则大鼠皮肤鳞片化,尾部坏死,生长停止,繁殖性能降低,严重可引起水肿及皮下出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树鼩是研究人类甲型肝炎病毒良好的动物模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贮存的颗粒饲料含水率应低于11%,高于11%的饲料易霉变。

贮藏在空调环境的由天然原料制造的饲料,应在6个月内使用完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家兔性周期不明显,需通过交配刺激诱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应全面布局,预计发展趋势,明确建设的可行性。

设施的应用目的是指导设计的最基本指南,重要的是饲养品种,微生物控制等级,动物实验的种类和范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根据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监测标准,环境监测的指标都具有静态和动态两重含义的指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为保持封闭群动物的遗传基因稳定,封闭群应足够大,并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5题,每题1分,共105分)1.导致近交衰退的原因是。

A、个体纯合位点增加,隐性有害基因暴露B、产生新的有害基因突变C、个体发育中对环境适应性降低D、出现影响繁殖性能的现象正确答案:A2.下列不是豚鼠的名称。

A、天竺鼠B、海猪C、荷兰猪D、地鼠正确答案:D3.鼠肝炎病毒。

A、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

B、理化因子不能使抗原性明显降低。

C、紫外线不能使病毒感染性丧失。

D、56℃加热能使病毒感染性丧失。

正确答案:D4.鼠痘典型特征为,严重者可见脚、尾坏死脱落A、出血性腹泻、呕吐,眼和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B、脚、尾和鼻部出现皮疹和溃疡C、常突然倒地,抽搐,尖叫后死亡D、发热、咳嗽、厌食、精神萎顿正确答案:B5.大鼠雄性性成熟时间为。

A、30-35日龄B、80-90日龄C、70-75日龄D、45-60日龄正确答案:D6.寒冷静态下小鼠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基础代谢的倍。

A、0.5B、10C、1D、3正确答案:D7.豚鼠的胸腺位于。

A、位于腹侧纵隔头端胸骨下胸腔入口处。

B、心包腹面的前上方。

C、心室上面心包膜上的一小区域。

D、全部在颈部,位于下颌骨角到胸腔入口中间。

正确答案:D8.对无菌动物的培育的正确描述是A、无菌动物是自然界天生存在的,不需要人工培育;生活在隔离系统中;所用一切经过消毒灭菌处理;要定期对环境和动物进行检测。

B、无菌动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必须用人为的方法培育而成;生活在屏障系统中;所用一切经过消毒灭菌处理;要定期对环境和动物进行检测。

C、无菌动物是自然界天生存在的,不需要人工培育;生活在屏障系统中;所用一切经过消毒灭菌处理;要定期对环境和动物进行检测。

D、无菌动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必须用人为的方法培育而成。

生活在隔离系统中;所用一切经过消毒灭菌处理;要定期对环境和动物进行检测。

正确答案:D9.按照《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同一间实验室内A、不得同时进行不同品种、不同等级或者互有干扰的动物实验B、可以最多同时进行同一个课题项目中的同一级别的两种动物实验C、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动物实验D、不得同时进行大型和小型动物的实验正确答案:A10.符合清洁级动物概念的是A、根据我国情而设定的等级动物、种群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在屏障系统、目前我们国家使用广泛B、二级动物、种群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在隔离、国际通用的动物C、根据我国情而设定的等级动物、种群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在隔离系统、目前我们国家使用广泛D、二级动物、种群来源于SPF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在屏障系统、国际通用的动物正确答案:A11.湿度过高对动物的影响,下述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含答案)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含答案)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适合作胆管插管收集胆汁,进行消化功能研究的动物是( )。

A、豚鼠B、大鼠C、犬D、兔正确答案:B2、皮内注射错误的是( )。

A、左手拇指、食指轻轻提起皮肤B、皮肤表面出现白色桔皮样隆起C、注射部位脱毛、消毒D、针头紧贴表层不同程度皮内正确答案:A3、下面不属于非牛物性传播媒介的是 ( )A、苍蝇蚊子B、空气、飞沫、尘埃C、饮水和水瓶以及笼具等其他器具D、饲料和垫料正确答案:A4、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为防止传染病源或其一部分通过直接传染或环境的间接传播对健康人体、动物或植物存在确实或潜在的危害,必须在( )中进行。

A、控制性动物实验设施B、病原性动物实验设施C、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D、负压动物实验设施正确答案:C5、最适合筛选抗高血压药物的大鼠是( )。

A、ACI 大鼠B、SHR 大鼠C、SD 大鼠D、Wistar 大鼠正确答案:B6、水分太多的实验动物饲料易霉变。

贮存的颗粒饲料含水率应低于( )。

A、11%B、16%C、8%D、18%正确答案:A7、羊的妊娠期为( )天。

A、140B、120C、130D、150正确答案:D8、家兔属于( )动物。

A、兔形目B、偶蹄目C、食肉目D、爬行纲正确答案:A9、( )不属于实验动物自身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A、健康状态B、性别、年龄及体重C、动物饲养密度D、种属正确答案:C10、猕猴的哺乳期为( )个月以上。

A、6B、2C、3D、4正确答案:A11、( )的出现,使器官移植成为可能,并使人们发现了与移植相关的组织性抗原,从而为人类的器官移植奠定基础。

A、转基因动物B、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C、近交系动物D、免疫缺陷动物正确答案:C12、犬的正常体温是度。

A、39.8B、40.8C、37.8D、38.8正确答案:D13、隔离场所应离开( ),小动物最好隔离在不锈钢隔离器中,大动物的隔离区应在生产区外的独立房舍中。

《医学实验动物学》各章练习题

《医学实验动物学》各章练习题
8. 动物实验的环境相对湿度以40-70%为宜。 9. .隔离器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环境,内部应保持正
压 ≥50 帕斯卡,静态环境隔离器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 国标5级(英美制100级) 。 10.大鼠的“环尾症”在 相对湿度过低 时容易发生。
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8)——第四、五章 环境 营养
1. 动物实验设施可分为 开放 环境设施、 屏障 环境设施和 隔 离 环境设施三大类。
5.实验动物群内地位呈“直线型”的是:( A ) A. 猴子和犬; B. 大鼠和小鼠; C. 兔子和豚鼠; D. 猴子章 环境
6.屏障系统设施内各区域空气压强梯度差应当控制在 ≥ 10 帕。
7.勒克司(Lx)为物理因素中的 照度单位,含义为 离1 国际烛光1米远直角面照度为1 Lx 。我国动物实验室的 工作照度标准为 ≥200 勒克司。
9.简述“近交系动物”。全同胞兄妹连续交配20代以上,群体内所有个体都可 以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近交系数大98.6%以上的实验动物群体。
10.简述“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繁殖,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实验动物种群,
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称为一个封闭群。
11.用复隐性有色小鼠DBA(雄性,毛色基因型为:aabbCC)对某白化小鼠 (雌性)进行毛色基因交配试验,它们的F1代全都是野生色小鼠:
6.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包括严格的繁育制度和遗传质量检测 。
7.近交系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为 19% 。封闭群动物每代近 交系数上升率应控制在 1% 以下 。
8.下列不属于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是( C )。
A. 基因纯合性高 B.个体间均一性好 C.基因库大 D.背景资料多
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3)——第二章遗传

实验动物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1.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是______。

( )A、无菌动物B、普通级动物C、清洁动物D、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正确答案:C2.刚第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________,还有一系列的中间宿主。

其中,小鼠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 )A、猫B、大鼠C、狗D、兔正确答案:A3.pH值影响细菌的________,可以减弱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甚至引起细菌的死亡。

( )A、分布B、营养代谢活动C、流行D、诊断方法正确答案:B4.普通级犬配合饲料中生产、繁殖饲料饲料常规营养成分为______。

( )A、水份≤11 蛋白质≤17 粗脂肪≤3 粗纤维≤10-15 粗灰分≤9B、水份≤11 蛋白质≤20 粗脂肪≤3 粗纤维≤10-15 粗灰分≤9C、水份≤10 蛋白质≤20 粗脂肪≤4 粗纤维≤5 粗灰分≤8D、水份≤11 蛋白质≤24 粗脂肪≤6.5 粗纤维≤3 粗灰分≤9正确答案:D5.烙印标记法,用的染液为 ______。

( )A、溶于酒精的黑墨B、3%-5%苦味酸C、2%的硝酸银溶液D、0.5%中性品红溶液正确答案:A6.水分太多的实验动物饲料易霉变。

贮存的颗粒饲料含水率应低于______。

( )A、8%B、18%C、11%D、16%正确答案:C7.实验动物的隔离措施主要用于________、患病和可疑感染的大动物。

( )A、淘汰的动物B、新引入的动物C、新出生的动物D、将要死亡的动物正确答案:B8.鱼在水中主要靠________来呼吸。

( )A、鳃B、肺C、黏液D、皮肤正确答案:A9.长爪沙鼠的平均寿命为______年。

( )A、2-4B、1-2C、6-7D、5-6正确答案:A10.______是参与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的生长和骨组织的矿质化。

缺乏它将降低对钙、磷的吸收及利用能力,发生佝偻病、软骨病等。

实验动物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练习题(含参考答案)1、泰泽氏病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肝脏的冰冻切片,坏死灶内找到 _______可确诊。

( )A、毛样芽胞菌B、球杆菌或短杆菌C、螺旋菌D、毛样小孢子菌答案:A2、预防犬瘟热的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是________,经多年使用表明其安全有效,且可用于紧急接种 ( )A、自身灭活疫苗B、肾细胞培养弱毒疫苗C、自身弱毒疫苗D、鸡胚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答案:D3、去除动物被毛不可以用方法。

( )A、烙印法B、拔毛法C、剃毛法D、脱毛法答案:A4、体内缺少VC合成酶的动物为________。

( )A、豚鼠B、小鼠C、地鼠D、兔答案:A5、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到其他________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 )A、传播媒介B、易感动物C、节肢动物D、器具答案:B6、国家标准规定的实验动物词养室湿度,是指 . ( )A、饱和湿度B、不饱和湿度C、绝对湿度D、相对湿度答案:D7、烙印标记法,用的染液为 ______。

( )A、0.5%中性品红溶液B、3%-5%苦味酸C、2%的硝酸银溶液D、溶于酒精的黑墨答案:D8、嗜神经型肝炎病毒常引起________坏死,导致后肢松弛麻痹,也可见到惊厥和旋转以及结膜炎。

( )A、中枢神经系统B、坐骨神经C、脊神经D、周围神经系统答案:A9、________无尾巴。

( )A、豚鼠B、大鼠C、小鼠D、兔答案:A10、地鼠为________。

( )A、季节性单发情动物B、全年多发情动物C、全年单发情动物D、季节性多发情动物答案:B11、流行病学观察表明,污染尘埃飞沫物形成________吸入感染被认为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A、灰尘B、落下菌C、气溶胶12、无胆囊,不能选作胆囊功能研究的动物是 ______。

( )A、犬B、兔C、大鼠D、猫答案:C13、实验动物的饲养室和实验室熏蒸消毒方法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实验动物科学管理 练习题 1.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法规名称是《实验动物管理条例》;(P4) 2.动物福利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善待活着的动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减少死亡的痛苦);(P6/百度) 3.普通动物只能用于教学实验、某些科研工作的预实验,不适用于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实验;(P27) 4.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居住因素;(P47) 5.实验动物是指:其携带的微生物、遗传及营养环境因子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为满足科学研究,教学,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P2) 6.野生动物演变为实验动物的过程为:野生动物家畜化,家畜动物实验动物化和实验动物标准化;(P3) 7.《实验动物学》包含的内容可简述为: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部分。(P1) 8.“3R”原则是指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替代(Replacement);(P152) 9.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P2)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 练习题 1.下列近交系小鼠命名书写不正确的是(B)。(P9-P10) A. 615 BALB/C C. C57BL/6 D. A 2.某小鼠毛色基因型为:A_BBC_,该小鼠毛色是(C)。(P18) A.白色 B. 黑色 C.野生色 D.棕色 3.在遗传检测中,观察皮肤移植成功与否,需要:(B)。(P17) A.60天 B.100天 C.10天 D.1年 4.下列正确书写的封闭群实验小鼠应为(B)。(P12) A.SHJTU:KM B. Shjtu:KM C.SHJTU/KM D. Shjtu/KM 5.下列不属于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特性是(B)。(P12-P13) A.基因库大 B.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 C.个体间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祖代起源 D.群体基因频率基本保持稳定 6.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包括 和 。 7.近交系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为19%。封闭群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应控制在1% 以下。(PPT2/46) 8.下列不属于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是(C)。(P10-P11) A. 基因纯合性高 B.个体间均一性好 C.基因库大 D.背景资料多 9.简述“近交系动物”。 答: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的交配,与全同胞兄妹的交配有同等效果。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9%。(P9) 10.简述“封闭群动物”。 答: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P12) 11.用复隐性有色小鼠DBA(雄性,毛色基因型为:aabbCC)对某白化小鼠(雌性)进行毛色基因交配试验,它们的F1代全都是野生色小鼠: 1)用简图叙述测定过程。 2)该白化小鼠毛色基因是否纯合? 3)该白化小鼠毛色基因型是什么? 4)对照下表,该白化小鼠可能是什么品系? 小鼠品系名称 毛色基因型 BALB/c AAbbcc TA1 aabbcc SJL/J AABBcc SSMU aaBBcc

第三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练习题 1.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是:A。(百度)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传染病可引起动物死亡 C传染病可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D患病机体内发生特异性反应 2.被病原体污染的笼具、垫料、水、空气等,可认为是传染病传播的C。(P24)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病源携带者 3.实验兔用兔瘟疫苗免疫后就不会爆发兔瘟流行,这是从C来阻断传染病的。(百度) A 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动物 D传播媒介 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P25) 5.根据国标规定,清洁级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每C月检测1次。(百度) A 1 B 2 C 3 D 4 6.在下列普通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体中,不属于人兽共患的病原体是 。 A.鼠痘病毒 B. 沙门氏菌 C.弓形虫 D.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7.弓形虫感染宿主后的靶器官是 。A.肝 B.脑 C.眼 D.无选择 8.悉生动物来自于 级动物。 A.无菌 B. SPF C. 普通 D. 清洁 9.无菌动物是指C。(PPT3/24) A. 无任何可查到细菌的动物。 B. 无任何细菌的动物。 C. 体内外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 D. 体内外无感染的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 10. SPF级实验动物中常见的细菌污染是: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P37-P38) 第四章 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练习题 1.在实验动物环境控制的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于物理因素的是(B)。(P47) A. 空气洁净度 B .饮水 C.换气 D.温度 。 2.( )不属于环境控制的生物因素 A.动物饲养密度 B.动物的食性 C.各种病原体 D.同一环境内的动物种类 3.我国对动物实验环境噪声控制标准为(D)(P53) A. ≤55分贝; B. ≥60分贝; C. ≤ 65分贝; D. ≤60分贝。 4.动物实验室氨浓度应当控制在:(B)(P53) A. ≤20 mg/m3 ; B. ≤14 mg/m3; C. ≥14 mg/m3; D. ≤14 ppm。 5.实验动物群内地位呈“直线型”的是:(A)(PPT4/40) A. 猴子和犬; B. 大鼠和小鼠; C. 兔子和豚鼠; D. 猴子和大鼠; 6.屏障系统设施内各区域空气压强梯度差应当控制在≥ 帕。 7.勒克司(Lx)为物理因素中的照度单位,含义为离1国际烛光光源1米远直角面的照度为1LX。(P55)我国动物实验室的工作照度标准为150-300勒克司。(P53) 8..动物实验的环境相对湿度以40-70%为宜。(P53) 9 .隔离器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环境,内部应保持正压100-150帕斯卡,静态环境隔离器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100级。(P61) 10.大鼠的“环尾症”在相对湿度低于40%时容易发生。(P52)

第四章 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第五章 饲料营养对动物实验的影响 练习题 1. 动物实验设施可分为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和 环境设施三大类。 2.屏障动物实验设施空气压强梯度一般为:(C)(P60) A.污染走廊>动物实验室>清洁走廊; B. 动物实验室>污染走廊>清洁走廊; C.清洁走廊>动物实验室>污染走廊; D. 清洁走廊>污染走廊>动物实验室。 3.对操作人员有威胁或对环境有污染的动物实验适合在( )中进行。 A. 屏障环境或层流架 B. 开放环境或IVC C. 隔离器或负压设施 D. IVC或隔离器 4.用独立通气笼盒(IVC)进行动物实验操作必须在 或 中进行。 5.清洁级以上动物饲料预真空蒸汽灭菌的温度是131℃ ,时间为4分钟 。(P68) 6.体内不能合成Vc的实验动物是豚鼠; Vc合成量不足的实验动物是猴。(P66-P67) 7.简述空气洁净度“级”的含义,各种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对“级”的要求是什么? 答:“级”是空气洁净度计量单位。英美制: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大于等于0.5μm的尘埃

粒子数(Ф≥0.5μ尘埃粒子数/f3t)。英美制(级)=国际制(Ф≥0.5μ尘埃粒子数/d3m)*28.3。(P57)开放环境:-;屏蔽环境:10000级;隔离环境:100级。(P53)

第九章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练习题 1.避免直接在人身上进行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相似性、可靠性、重复性、可控性和经济性。(P116-P117) 2.悉生动物来自于 级动物。 A.无菌 B. SPF C. 普通 D. 清洁 3.动物的被毛常常会影响实验,被毛的去处方法常用剃毛法、拔毛法、剪毛法和脱毛剂法。(P179)其中对动物刺激最小的是 法。 4.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用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百度) 5.家兔常在耳静脉中进行采血和注射。(P183) 6.成年大、小鼠安全采血量为2ml和0.3ml;最大灌胃量为8.0ml和1.0ml。(PPT9/54)(P182) 7.大、小鼠的安乐死法常用颈椎脱臼法、药物致死法和气体窒息致死法。(P189) 8.小鼠的性周期为4-5天;妊娠期为19-21天。(PPT7/65) 9.某动物耳号标记(背侧)示意图,左图表示为 号,右图请标上 84 号。

(左图) (右图) 12. 家兔对细菌内毒素、化学药品和异性蛋白会产生(A)反应,可用作(D)检定。(百度) A、发热 B、变态 C、炎症 D、热原质 E、毒性 F、药效 13.环境温度偏低时,具有冬眠习性的动物是(金黄地鼠)。 A.猴 B.田鼠 C.豚鼠 D.猫 第七章 动物实验设计和实施 练习题 1.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向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订购动物,必须在具有动物实验许可证的设施内进行实验操作和饲养观察动物。(P169-P170) 2.避免直接在人身上进行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相似性、可靠性、重复性、可控性和经济性。(P116-P117) 3.动物实验中确定了使用动物的品种(品系)后,年龄和体重、性别、生理状况和健康状况,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P119-P120) 4.动物实验中,对实验动物的分组应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动物数量应尽量多,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