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及解决的策略

合集下载

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美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美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预期 管 理 理 论 认 为 危 机 发 生 后,经 济 处 于 流 动 性 陷 阱 中 ,政 府 要 采 用 货 币 宽 松 政 策 ,对 经 济 系 统 注 入更多流动性,以阻 止 危 机 由 一 场 大 衰 退 演 变 为 大 萧 条 ,并 带 动 经 济 走 出 流 动 性 陷 阱 。 笔 者 在 1991 年 也 提 出 了 类 似 观 点 :“当 实 际 供 给 低 于 潜 在 供 给 水 平 时 ,若 预 期 粘 在 较 低 的 水 平 上 ,会 出 现 预 期 陷 阱 。 此 时货币供 给 增 加 也 不 会 带 来 产 出 的 增 加。1990 年 中国经济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货币供给增加 一 段 时 期 后 ,特 别 是 用 于 投 资 的 货 币 增 加 后 ,由 于 投 资 的 乘 数 作 用 ,经 济 扩 张 会 带 来 预 期 的 变 化 ,此 时 货 币政策 的 作 用 就 会 表 现 出 来 ”(李 拉 亚,1991,pp. 253-254)。这 里 的 预 期 陷 阱 就 是 流 动 性 陷 阱。 美 联储推出的 QE1至 QE4(QE 原是量 化 宽 松 政 策 的 英文 名 称 Quantitative Easing 的 缩 写,这 里 指 美 联 储关于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计划, 其实质是在近似零 利 率 条 件 下 增 发 货 币,向 市 场 注 入更多流 动 性 ),也 是 指 望 货 币 供 给 增 加 一 段 时 期 后,货币政策的 作 用 会 表 现 出 来。 笔 者 认 为 货 币 政 策 生 效 要 靠 投 资 的 乘 数 作 用 ,因 此 问 题 的 关 键 是 ,怎 样 才 能 使 “用 于 投 资 的 货 币 增 加 ”? 这 是 美 国 政 府 面 临的一大问题。预 期 管 理 理 论 是 新 理 论,它 能 否 引 导 美 国 经 济 走 出 危 机 ,还 需 实 践 检 验 。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修复策略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修复策略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修复策略2008 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美国爆发,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金融市场崩溃、失业率飙升、企业破产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在这场危机过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修复策略,试图重振经济,恢复往日的繁荣。

首先,在货币政策方面,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过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

这一举措旨在降低长期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量化宽松政策包括购买大量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较低的利率环境有助于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房和消费意愿。

财政政策也是美国经济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增加公共支出,以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复和改善道路、桥梁、电网等基础设施。

这不仅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还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政府还通过减税等措施,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

在金融监管方面,美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法规,以防止类似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美国经济修复的关键策略之一。

美国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如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鼓励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就业方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就业。

提供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援助,帮助失业人员提升技能,重新适应市场需求。

鼓励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政策也在经济修复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出口市场。

化解美国债务(3篇)

化解美国债务(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美国债务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美国债务总额已突破3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危机频发,对金融市场、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美国债务危机的成因、现状及影响,并提出化解危机的策略与展望。

二、美国债务危机的成因1. 财政赤字美国长期存在的财政赤字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此外,社会福利支出、国防开支等持续增加,使得财政赤字难以控制。

2. 税制改革美国税制改革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加剧了财政赤字。

2017年,美国通过减税法案,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税率,使得税收收入大幅减少。

尽管该法案旨在促进经济增长,但实际上加剧了财政赤字。

3. 全球化与产业空心化全球化导致美国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现象加剧。

这使得美国国内就业岗位减少,税收收入降低,进一步加剧了财政赤字。

4. 金融危机后遗症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为救助金融机构,付出了巨大代价。

同时,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债务危机。

三、美国债务危机的现状1. 债务规模巨大美国债务总额已突破3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债务规模庞大,使得美国面临巨大的债务偿还压力。

2. 债务上限危机频发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成为常态,政府多次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违约风险。

然而,债务上限问题仍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3. 市场信心下降美债市场长期被视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但近年来市场信心下降。

美债收益率上升,表明市场对美国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

四、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1. 金融市场动荡美国债务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全球股市、债市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2. 美元地位受威胁美国债务危机可能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出现波动。

3.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债务危机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五、化解美国债务危机的策略1. 优化财政政策美国政府应优化财政政策,提高税收收入,降低财政赤字。

美国经济问题

美国经济问题

关税壁垒:美国 提高关税,导致 其他国家采取报 复性措施,影响 全球贸易秩序
跨国企业:美国 经济问题影响跨 国企业经营,导 致全球产业链和 供应链受到冲击
国际合作:美国 经济问题影响国 际合作,导致全 球经济治理难度 加大
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美国经济问题可能导致 全球投资环境不稳定
美国经济问题可能影响 全球贸易和供应链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贸易战导 致企业裁员,影响就业市场稳 定
就业市场不稳定
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企业 招聘困难,求职者就业困难
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年 轻人和低收入群体
工资增长缓慢,难以跟上通 货膨胀速度
自动化和全球化导致传统制 造业就业岗位减少,新兴产 业就业岗位增加但需求不足
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
政策制定失误
美国经济问题的解决 方案
政策调整与改革
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 支出,刺 激经济增 长
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 增加货币 供应量
贸易政策: 降低关税, 促进国际 贸易
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 质量,培 养创新人 才
科技发展: 鼓励科技 创新,推 动产业升 级
社会保障: 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 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
通货膨胀加剧
通货膨胀率持续 上升
物价上涨,消费 者购买力下降
企业成本上升, 盈利能力下降
政府采取措施控 制通货膨胀,如 提高利率、减少 财政支出等
贸易战的影响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增加关税 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影响 消费者购买力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贸易战导 致企业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盈 利能力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贸易战导 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影 响全球经济增长
融市场
投资环境:美国经济 问题可能导致投资环 境变化,影响全球金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与应对策略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与应对策略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与应对策略一、引言经济危机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它既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金融风暴,也可能是由政治、战争等因素所导致的不稳定局势。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经济危机的案例,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就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经济危机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应对策略的启示。

二、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1. 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与大萧条1929年10月29日,即所谓的“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崩盘,这次崩盘随后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即大萧条。

银行倒闭、大规模失业、工业产能下降等问题摧毁了整个经济体系。

2.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多家金融机构倒闭,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受到冲击,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三、应对策略的启示1.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缺乏监管密不可分。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揭示了监管的重要性。

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措施,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避免金融风险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2. 促进市场稳定与公平市场的不稳定性是经济危机的催化剂。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促进市场的稳定与公平,可以有效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

例如,规范证券市场、加强反垄断监管等都是促进市场稳定的有效手段。

3.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扩大财政支出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减轻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4. 加强国际合作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共同制定政策、减少贸易壁垒等方式来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四、结语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促进市场稳定与公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加强国际合作,都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策略。

未来,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对策略,以应对潜在的经济风险。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大萧条应对策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萧条应对策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萧条应对策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3年期间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场经济大危机。

它起源于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随后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国,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

这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各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大萧条时期,各国政府采取的应对策略。

在面对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的困境下,政府需要通过积极干预经济、促进国内消费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与贸易等手段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类似的经济危机提供参考与借鉴。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回顾大萧条发生时的经济背景,探讨导致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

接着,我们将分析大萧条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包括经济衰退和失业率的上升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策略,包括政府干预经济、促进国内消费和开展国际合作与贸易等。

最后,我们将对这些应对策略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可能的挑战,并提出结束语。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大萧条应对策略的研究与思考,加深对经济危机应对的理解,并为政府和企业在面对类似危机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经济危机,并为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大萧条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文章结构小节将给出文章各个部分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目的小节将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即探讨大萧条时期的应对策略。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经济背景、大萧条原因和大萧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三个小节。

经济背景小节将介绍大萧条发生的背景和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大萧条原因小节将剖析引发大萧条的主要因素,如股市崩盘、贸易保护主义等。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1990年代初期,美国的繁荣时期伴随着一个名为互联网泡沫的巨大风险,随后,美国经济的表现开始出现问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已成为难以抵抗的力量,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本文将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危机的措施。

1. 原因分析1.1 不良住房贷款导致的财务危机美国房屋市场是2008年危机的起点。

在2000年和2006年之间,美国房屋市场骤然上涨,大量的住房贷款已经被授予予不符合借款资格的人。

由于政府、银行和不动产开发商等各方利益的推动,房屋市场被大大地膨胀,但随着利率上升和就业岗位的缩减,很多借贷者不再能够继续支付早先的住房贷款。

在2007年,美国房屋市场价格急剧下降,这是经济危机的开始。

1.2 全球化带来的重重阻力全球化让很多公司可以在各个国家展开业务,大量商品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易。

企业作出投资决策时常常会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分散投资,最大化利润。

全球贸易和投资在某些情况下确有益处,但也带来了重重的压力。

例如,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从美国流到亚洲,并且导致企业更多地考虑投资全球最便宜的地方。

由于全球化,许多公司和金融机构赚取了大量利润,但这种利益收益不平等的结果在2008年危机期间变得显而易见。

1.3 金融机构的问题美国金融市场一度是以创新和机会为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变成了一个处于崩溃边缘的高度集中化的统一市场。

巨型投行经常操纵市场,甚至令它们自己存在于危险之中。

与此同时,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往往依赖于有限数量的投资,这使他们更加容易受到特定行业的重大影响。

当2008年,金融机构输掉了追求赢利的手段,整个市场就出现了全面崩溃。

2. 应对措施2.1 增强监管机制和规章制度美国对此事的应对措施是重新设计并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完全遵守规则。

在美国,有限责任自然人企业(LLP)是特殊的一种关系模式,不涉及货币上的投资。

克林顿怎么化解美国债务(3篇)

克林顿怎么化解美国债务(3篇)

第1篇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债务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1993年至2001年,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成功化解了债务危机,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

本文将从克林顿时期的政策背景、主要措施以及成效等方面,探讨克林顿如何化解美国债务。

二、克林顿时期美国债务问题的背景1. 政策背景克林顿上台时,美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

1981年至1992年,美国财政赤字连续11年超过1000亿美元,国债总额从1981年的9136亿美元猛增至1992年的3.3万亿美元。

同时,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

2. 经济背景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通胀、高失业到低通胀、低失业的转型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克林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三、克林顿化解美国债务的主要措施1. 增加税收克林顿政府认为,增加税收是解决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的有效途径。

1993年,克林顿签署了《经济稳定法案》,对高收入者和大企业实施增税政策。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增加了财政收入。

2. 减少政府开支克林顿政府强调,减少政府开支是控制财政赤字的关键。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削减国防开支、优化社会福利体系等,有效降低了政府支出。

3. 推进社会福利改革克林顿政府认为,社会福利体系改革是解决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1996年,克林顿签署了《福利改革法案》,将福利援助与就业相结合,鼓励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

4. 促进经济增长克林顿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等,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四、克林顿化解美国债务的成效1. 财政赤字大幅下降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财政赤字从1992年的2900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1270亿美元。

财政赤字的下降,为降低国债规模创造了条件。

2. 国债规模逐渐降低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国债规模从1992年的3.3万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5.6万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 ,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监管 金融 市场 , 各 国最 难 处 理 的 问题 。华 尔 街 一些 金 是 融 自由化 的倡 导者 认 为 , 球 应 该允 许 金 融投 机 者 全 尽情地进行货币投机 , 由此带来的金融不稳定将 但 危 害全 球经 济 , 因此 相 当多 的人 持谨 慎 的观点 , 除美 国之外 的其它 国家都 不支 持这 种观 点 。 在 2 纪 8 代 之 前 , 国的 严格 监 管 措 施 0世 0年 各 限制了外资银行在 国内经济中的作用 , 所以各 国对 银行 业 的跨 国监管 根 本 就 不是 问题 , 然有 少 数 几 虽 个美 国金融机 构进 入 了发 展 中 国家 , 美 国银 行 在 但 欧 洲和 欧洲银行 在 美 国 都受 到严 格 限制 , 日本 金 融 业则完全禁止外资银行进入。然而 8 年代之后 , O 美 国的银行业把他们的手伸 向全球各地 。在乌拉圭回 合贸易谈判中, 由里根政府摆出一个非传统 的贸易 问题 , 那就是 金 融服 务 。 所 谓金 融 服 务 就是 允 许 银 行在 全球 范 围内 自由运 作 , 在本 国之 外 开展 银 行 业 务, 这对全 球金 融市场 的挑 战是 从未 有过 的 。
[ 作者简介 ] 王旭 (9 9 ) 女 , 18 一 , 汉族 , 山西忻州人 , 吉林财 经大学金 融学院金 融学在读研 究生。研究方 向: 金融。

23 ・
公司的股份。然而 , 如果资银行在美国开展业务 ,
就要全方位的接受美 国的金融监管, 但外资银行 的 母公司, 却在截然不同的法律和监管体制下运行 , 这 样银行 就有 可能将 银行业 务交 易在 法律和监 管力 度 相对较 弱 的国家 登 记 , 有 可 能 为该 行 带来 竞 争 优 这 势, 而且可能引发更大的系统风险。 随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 , 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 美 国加速了对银行放松监管的进程。如果其他国家 在美 国国 内开展 银行 业 务 , 对美 国银行 业形 不成 威 胁 , 尔街 的银 行 家 极 力鼓 吹 美 国废 除 《 拉 华 格 斯——斯蒂格尔法》 。甚至有些美 国人警告说 , 如 果 日 、 国、 国、 本 英 德 法国等 , 都能够 自由地提供全方 位的金融服务 , 其后果美 国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 , 大 量 的金融 活动 会转 移 到其 他 国 家 , 证券 交 易 也可 能 被伦敦 、 巴黎 、 兰克福 和东京 打败 。华尔街 一些人 法 认为美国政府 的动 作还不够快 , 他们甚至希望在一 天之 内 , 把全 球 的金融业 都受控 于美 国 的旗下 。 金 融 业让 全 球 成 为一个 统 一 的市 场 , 当然 不是 件 容易 的事 。 由于各 国 的 资 本 充 足 率 标 准 不 相 同, 导致各 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不同。在 2 0世纪 8 O年代 , 国人并 不认 为这是 金 融业 发 展 的黄金 时 美 期 。因为发展 中国家不 良资产及其他高风险投资活 动 亏损 , 业 银 行 家 损 失 了 数 十 亿 甚 至百 亿 美 元 。 商 如果监 管 当局执 行严 格 的会 计 准 则 , 纽约 好 几 家 则 银行就 会破 产 , 些 其 他 国家 的 银行 也 会遭 到 重 大 一 损失 。美 国政府 也 多 次展 开 救市 行 动 , 管 也有 风 尽 险, 由于美 国金融业 比其他国家先进, 美国总能在化 解 风险过程 中转嫁 危 机 , 而美 国 的银行 业 在 国 际化 过 程 中是 捞到 很 多好 处 的。 美 国银 行 家 当然 不 希望 严格 的金 融监 管 , 在金 融全球化 背 景下 , 国际政 治更加 错综 复杂 , 以毫不 可 夸张 地说 , 国 的银 行 系统 就 是 对 监管 体 制说 美 “ ” 不 。美 国 的监 管 系统 表 面上 是 政 府颁 布 的体 制 , 但在现实中, 国的监管机制是混乱 的。美国政府 美 担心, 实施 有效 的监 管会把 资本 赶 出美 国 。因此 , 全
! ! ! ! : ! : : 奔 牙 分 g
No 3 .
21 0 2年 6月
2 2 01

美 经 衰 的 因 解 的 略 国 济 退 原 及 决 策
口 王 旭
( 吉林财 经大 学 金 融 学院 , 吉林
[ 摘
长春
10 1 ) 3 17
[ 收稿 日期 ]O 2 1 3 2 1 _2
自然 ,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银行监管体系。各 国的金融监管系统不一致 , 会使不 同的国家在金融 领域的竞争中有微妙的优势和劣势 , 从而引发人们 的忧虑。简单 的说 , 同的国家对 银行“ 不 资本充足 率” 的要求 差别 很 大 , 由于 各 国 的经 济环 境 不 同 , 银 行 业 务 吸纳储 蓄 , 资 金投 资 于 各 种 资 产 的侧 重 点 将 不 同。在金 融衍 生 品 交 易上 差别 就更 大 了 , 展 中 发 国家金 融监 管是 比较 简单 的 , 达 国家 则会 很复 杂 。 发 发展中国家金融业主要靠借贷利差赚钱 , 发达 国家 则是 资产证 券化 和各 种金融 衍生 品交 易 。 在 经 济 全球 化 的 背景 下 , 国 在金 融 市场 的管 各 理 上 逐步 向统 一大市 场方 向转化 。于是 冲突就 发 生 了, 日本推行的是调税度更高的监管模式 , 因为 日 本 财政部严密监测 国家整体经济局 势 , 所以银行往往 能获维持方 比例的举债融资 比例 , 股本少 , 借款多。 德 国银行则既能从事商业银行业 务 , 还可以从 事投 资银行业务 , 国没有类似于美 国《 德 格拉 斯——斯 蒂格尔法》 的法规。德国的银行体制还允许 银行 打 破 银行 与一 般商 贸之 问更基 础 的界 限规定 。像 德意 志银行这种大型金融机构 , 都大量持有制造业 和大
要] 近年 来, 国的经济衰落严重地 影响全球 经济 的健康发展 。然而 美国不甘心这 种局 面持续 下 美
去, 在全球各地处处制造麻烦 , 以图混水摸鱼 , 挽救 美 国经济走 出颓势。结果事与 愿违 , 关国至今还没 有从 金 融危机 中走 出来。那么是什 么原 因导致 了美国的经济衰退 呢 , 美国经济 怎样做 才能走 出衰退 的局 面呢, 需 这 要研 究经济的人认 真研 究和探 索 , 中吸取教 训 , 而为中国经济 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 从
第2 6卷
1 ! !: ! :
第 3期
! ! ! !;!; ! 、 、 ! ! ! ! : ! 奢 !
吉林省 经 济管理 干部 学 院学报
Ju n l fJl rvn eEcn mi Ma a e n a r olg o r a in P o ic o o c o i n g me tC deC l e e
【 关

词] 经济 衰退 ; 金融体 系; 财政及 贸 易赤字 ; 金融监管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0 9- 6 7 2 1 )3— 03一 4 10 05 (0 2 0 0 2 o
[ 中图分类号] 1 12 F 7 .


美 国经 济衰退 的局 面是 怎样 形成 的
随着美 国在 2 O世纪末 倡 导 的金融 自由化 , 全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