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元代蒙古民族没有被汉化的表现及原因

元代蒙古民族没有被汉化的表现及原因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后征服宋统一全国。
按照传统民族同化论观点:“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化所征服。
”可是,时当汉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远高于蒙古民族,而蒙古民族并未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征服(汉化)。
本文对此反常现象进行探讨。
1.元代蒙古民族没有被汉化的表现1.1 政治上没有被汉化1.1.1 官制未被汉化元代官制经历了成吉思汗、窝阔台及忽必烈三个时期。
成吉思汗时期实行具有地方特色的蒙古官制,如千户制,怯薛(禁卫军)、札鲁花赤(断事官)、达鲁花赤(镇守官)等。
窝阔台和忽必烈两个时期是中原官制与蒙古官制并存、发展时期,这两个时期基本上保存和沿袭了成吉思汗时代所创建的官制,蒙古草原和地区都采用这套官制,这时期也采纳了一些汉朝官制,但汉制主要用于对汉人、汉地的治理上。
1.1.2 官职称呼未被汉化元朝统一全国后,蒙古官称和中原官称同时使用,同一个职务有蒙古语和汉语两种叫法。
《元史》提到“——始立中书省,改待从官名,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这些并不是当时蒙古国的正式官称,只是权宜附会中原官名而已。
蒙古官制在蒙古人内部有自己的叫法,如必赤、札鲁花赤等,对外又有中书令、丞相之类的叫法。
1.1.3 统治要职未得到汉化元朝从央到地方统治机构正官非蒙古人不授。
如总政务之中书省,秉兵权之枢密院,司黜陟之御史台等。
中书令一职,往往是由太子兼任的。
“皇太子立,必兼中书令、枢密使。
”中书省的副职左、右丞相也“必用蒙古勋贵”,掌管兵权的枢密院更是终元一代没有用过一个汉人。
地方上,“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任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
”地方大松也是由蒙古人掌握。
1.1.4 对汉人采取隔离和排斥政策一是把全国人民为四个等级,把南人划为最低一级。
二是科举排斥,元朝在建国后六十年一直不行科举。
到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才恢复科举考试,但规定科考依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分开考试,各有考场,难度不一,蒙古人、色目人难度较小,汉人、南人难度较大,发榜也不同,蒙古人、色目人是一榜,汉人、南人又是一榜,授职更是厚些薄彼,民族歧视非常严重。
外蒙古是怎样分离得

清末,随着沙俄的渗透扩张,风雨飘摇的满清政府逐步丧失了对外蒙的实际控制权,同东北一样,被俄国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终覆灭。
沙俄喜出望外,立即策动外蒙独立。
但随后各省重新统一,组建中华民国,而内政、军事、外交完全受控于沙俄的外蒙当局则拒不加入中华民国。
11月30日,在上层王公、活佛的带领下,外蒙当局在库伦(乌兰巴托)宣布单独建立“大蒙古国”,外蒙终于走出分裂自己祖国的第一步。
此时中华民国的政权交到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卖国算是卖得彻底的了,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到还是知晓大义,拒不承认所谓的“大蒙古国”,在明白武力打不过沙俄的情况下开始了外交谈判。
1913年11月15日双方签订了《中俄联合声明》均作出了让步:俄国承认外蒙是中国领土,取消外蒙独立;中国允许外蒙“自治”,不在外蒙派驻官员、军队,也就是默认俄国实际控制蒙古。
新生的、弱小的中华民国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个结果也属不易,总算没有在名义上、形式上丢掉外蒙古。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苏俄红军向西伯利亚推进,沙俄残余势力自身难保,外蒙失去靠山,经济困难、社会混乱,民众怨声载道、人心思归,外蒙当局不得已向北洋政府表示愿取消“自治”,恢复旧制。
1919年,段祺瑞派兵入蒙进驻库伦(乌兰巴托),彻底收复外蒙军政大权。
然而到了1921年北洋政府内直、皖、奉军阀大战,全国局势混乱,旧沙俄势力借日本关东军支持重返外蒙,进攻库伦(乌兰巴托)中国驻军,中国军队战败退至买卖城。
苏联红军也趁机进入外蒙古,扶持起亲苏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然后立即进攻买卖城,中国军队再次战败,不得不退回内地。
从那以后时至今日,中国的军事力量再也没有进入过外蒙这片自己的领土(林彪的军用飞机除外)。
中国军队败走外蒙和外蒙古再次独立建国两大事件在国内引起舆论大哗,举国上下一致声讨外蒙古王公活佛投靠苏俄,分裂祖国的逆行,谴责苏俄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北京政府严正声明不承认外蒙独立。
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罗斯国籍之谜

长论坛BUZHANGLUNTAN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罗斯国籍之谜◎ 多文志布里亚特蒙古人历来就是中国的国民,至少从元朝以后。
为何加入俄国国籍,这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国国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促成了这个历史事实。
布里亚特蒙古人长期以来就生活在贝加尔湖(中国古书上称“北海”) 附近,他们经历了白音古嘎拉(蒙古语意为长久不灭的火)火山爆发,山崩地陷、大地汪洋形成现在贝加尔湖的特大灾难。
至今还在布里亚特蒙古人当中流传着“家乡变成了大海”的传说。
关于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历史,早在十二世纪的《蒙古秘史》中就有明确记载。
在当时的蒙古各部落当中就有浩里土默特(浩里布里亚特)的部落。
浩里土默特部(浩里布里亚特)、巴尔忽惕部(巴尔虎)等部落成员为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主要基础,他们在贝加尔湖附近过着从事狩猎和游牧生活。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中,1207年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率领下征服森林部落的同时也征服了布里亚特部落。
从此,布里亚特蒙古人同其他蒙古各部一起南征北战。
1368年元朝灭亡以后,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大部分依然回到贝加尔湖到阿穆尔河(黑龙江)的广阔地域里过着游牧生活。
一、布里亚特蒙古人被迫加入俄国国籍布里亚特蒙古人加入俄国国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历史上,中国北部边疆贝加尔湖一带是蒙古人游牧的地方,西伯利亚地区也是归元朝所管辖。
元朝灭亡以后,蒙古各部落变得四分五裂,西伯利亚地区也就成了无主之地。
但是,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以西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埃文吉人都是归清王朝所管辖的属民。
不过,当时的清王朝把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中原内地的征服和治理上,整个北方地区人烟稀少,实际上就是有边无防的状态,这就给了俄国人入侵贝加尔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可乘之机。
1、沙俄军队武装入侵和控制布里亚特地区俄国是一个欧洲国家,原来的疆界在乌拉尔山以西,与中国相隔甚远并不接壤。
1622年,俄国军队第一次越过乌拉尔山以后迅速向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扩张,在侵占的土地上陆续建立起稀疏的侵略据点来巩固他们侵占的地方,继续向东方扩张,到了17世纪的30年代已经逼近了现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中国历史上十大消失的民族

中国历史上十大消失的民族中国是有着5000年文明悠久历史的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过不断繁衍、融合、抗争、发展,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
而辉煌灿烂的中国的历史也是由这些勤劳、智慧、朴实、不屈不挠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但在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民族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由于文章篇幅的关系,在这里我只介绍十个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的民族。
一、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
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夏桀带着一部分夏朝子民逃到北方,经过不断地演变,形成了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汉武帝即位后,国力日益强盛。
于公元前129年,拉开了历时长达44年的汉匈战争序幕,经过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使匈奴远遁漠北,至此匈奴丧失了发动大规模骚扰战争的能力。
东汉时期,匈奴的主体基本被汉族消灭,剩余的部分逃往至西亚、东欧一带。
至于匈奴人最后的下落,众说纷纭。
二、东胡: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1300年。
最早见于成书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
春秋时期,古东胡族曾是活动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居住在燕国北部,和中原的燕国和赵国的接触比较频繁。
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
秦汉之际,由于匈奴的崛起,最终被匈奴所灭。
三、乌桓:也被称作“乌丸”,是中国北方的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最后一任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之战中被曹魏大将张辽所杀,后乌桓被汉、鲜卑、铁勒等族同化。
四、鲜卑: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蒙古语族,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乌桓和鲜卑,受匈奴统治,后独立发展。
中国关于外蒙古的声明

中国关于外蒙古的声明(最新版)目录1.外蒙古的历史背景2.中国关于外蒙古的立场3.外蒙古对中国的影响正文一、外蒙古的历史背景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一个内陆国家。
在 19 世纪末,外蒙古被清朝统治。
随着清朝的衰落,外蒙古开始寻求独立。
1911 年,清朝灭亡,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了蒙古大公国。
1921 年,外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 年,我国同外蒙古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蒙古成为我国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1950 年,我国与外蒙古互派大使,正式确立了外交关系。
二、中国关于外蒙古的立场我国一贯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关于外蒙古问题,我国政府坚决支持外蒙古的独立和主权。
在历史上,外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独立,我国政府承认了这一事实。
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外蒙古成为我国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双方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长期以来,中蒙两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了良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外蒙古对中国的影响外蒙古的独立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外蒙古的独立削弱了清朝的领土,使得清朝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动摇。
其次,外蒙古的独立使得中国失去了一部分资源和战略缓冲地。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外蒙古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蒙两国共同推动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关于外蒙古的声明主要体现在尊重外蒙古的独立和主权,以及发展中蒙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

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翻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蒙古国(外蒙古),从西汉时候起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从西汉时期的匈奴部落建立“汗国”(首领和政府迁移不定,即首都(“王庭”)没有固定地点的“行国”)开始,其创始者冒顿就宣称他们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是中国的一部分。
《史记.匈奴列传》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淳维,是夏后在商代的称谓,是匈奴的先祖。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至汉初头曼子冒顿时期,方强大起来。
以后,总是由偏居东北而崛起的中国小部落民族自东而西,迭代控制中国北方广大的游牧区域,由匈奴而大幕、由大幕而鲜卑、由鲜卑而柔然、由柔然而突厥、由突厥而回纥、由回纥而辽金、由辽金而蒙古、由蒙古而鞑靼,由鞑靼而满清。
最后,在满清行将结束其历史命运之时,中国北方发生了另一种变化。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前期从中国独立出去的一直影响到现在中国的巨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
蒙古国目前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
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先后被俄国、苏联控制,之后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等,另外一部分则被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内战内斗内乱中的中国也一次次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
外蒙古独立对于中国是历史的伤痕。
斯大林强占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整个黑瞎子岛、迫使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等,对中国造成极大的伤害。
从16世纪开始,沙俄侵入西伯利亚,开始对外蒙古地区进行渗透,鼓动外蒙古王公分裂。
17世纪前期鼓动漠西蒙古准葛尔部,在葛尔丹汗的带领下,进攻外蒙古。
康熙、乾隆被迫平叛。
面1727年中俄签定的《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合称《布连斯奇条约》),肯定蒙古属于中国。
蒙古国为什么不归顺中国

蒙古国为什么不归顺中国蒙古国为什么不归顺中国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外蒙古已经失去了回到祖国的机会。
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门户以后接受了大量苏联的思想,改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体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跟苏联的关系有过一段蜜月期,两国进行了很多战略合作。
可惜的是,这种合作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
两国很快的因为意见不同,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隔阂,与此同时蒙古国也跟中国越走越远,苏联解体的时候,跟我国长期敌对的蒙古国根本没有回归的想法。
蒙古国的高层领导认为,如果回归祖国的话,那么他们就要受到国家的约束,没有办法再像现在一样肆意妄为。
更加重要的是,英美等西方列强也不愿意让蒙古国回归我国,因为蒙古国的资源极其丰富,从独立到现在一直在出口资源,发展经济建设。
如果如果蒙古国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发展经济技术的话,或许有可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遗憾的是,蒙古国并没有这种能力和想法,他们一直以游牧业为主,出口资源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
时至今日,蒙古国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下,没有办法跟现在的中国相提并论。
西方国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他们可以用低价从蒙古国境内购买大量的资源,供应自身的经济发展。
如果蒙古国回归的话,那么这批资源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没有办法再继续提交采购。
更重要的是,中国会利用这些资源资源,发展得更加迅猛。
世界各国一直将我国当成威胁,不愿意让我国强大起来,始终在阻挠蒙古国的回归。
从现实来看,蒙古国国土虽然庞大,但是资源匮乏,穷困潦倒,现在发展是非常困难。
而且国家外债高起,百姓民不聊生,已经成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这也是不回归祖国所带来的必然恶果。
所以,离开祖国的蒙古国那是注定难以发展,注定穷困潦倒的。
蒙古族

蒙古族的历史蒙古族,是一个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民族,也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关于蒙古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远古,一只受天命而生的苍狼和一只白色的鹿在位于斡难河河源的不儿罕山下结合,生下一个儿子,传说这就是蒙古族的祖先。
因此蒙古人又称自己为苍狼白鹿的后代。
但是苍狼和白鹿怎能结成姻缘又生下一个人来呢?许多史学家认为“狼”和“鹿”不过是传说中“孛儿贴赤那”和“豁埃马兰勒”两个人名的汉文意译。
他们夫妇以“狼”和“鹿”命名带领蒙古部落离开额尔古纳河流域的深山向西迁移。
经过十一代人努力,大概在公元900年左右,蒙古人在朵奔蔑儿干兄弟的带领下才到了不儿罕地区,不儿罕地区不仅是斡难河的发源地,而且是怯绿连河、土兀刺河的发源地。
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为蒙古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地区正是蒙古族的发祥地。
据《史集》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由于势单力孤被其他突厥部落所灭,仅剩下两男两女幸存于世,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经过了400多年的时间,部落逐渐兴盛起来,分为许多支系。
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些蒙古人开始迁徙至宽阔的草原居住。
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勃儿帖赤那,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率领本部落的人迁到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定居下来,生活方式由狩猎转为游牧。
十二世纪是蒙古高原各部群雄逐鹿的时代,各部之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相互联合,又为了掳掠而相互攻战。
此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十余年的争战,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落,于1206年春,在斡难河旁建立了蒙古汗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为什么不属于中国人?
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已承认蒙古独立,1911年,在沙俄策动下,蒙古脱离中国清朝中央政府管辖。
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时期,在中俄谈判时,俄国承认蒙古是中国领土,条件是中国容许蒙古(指外蒙地区)自治。
1921年,苏联红军进入蒙古,蒙古人民党与蒙古上层王公共同建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在俄国怂恿下,中国的外蒙地区宣布独立。
接着,苏俄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竭力阻挠中国收回外蒙主权的行为,1921年11月5日,签订了《俄蒙友好条约》。
1924年5月21日正式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苏联政府承认外蒙是中国的一部分,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的主权。
协定规定,在商定撤兵期限和保障边界安宁的办法后,苏联在外蒙的军队全部撤回。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外蒙条款也未得到执行,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在二、三十年代,直至四十年代,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和国共内战,中国一次又一次丧失了收复外蒙领土的机会。
然而,直到1945年,中国并没有放弃收复外蒙领土的权利,中国没有承认外蒙独立。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关于日本的协定中,秘密规定,将「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
持」,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第一项条件。
1945年6月30日起,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在莫斯科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谈判。
宋子文说,《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应该是维持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斯大林说,《雅尔塔协定》在「外蒙古」后有一括弧,内有「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意味着独立。
宋子文坚持认为外蒙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斯大林说,中国与外蒙古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中国不可能失掉它本来没有的东西。
最后,宋子文根据蒋介石指示,提出战后在外蒙进行公民投票7。
1945年8月14日,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正是日本宣布投降前一天,王世杰声明在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投证实蒙古人民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独立。
1945年10月,外蒙古举行公投。
1946年1月,根据投票结果,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独立。
由于1950年2月14日,中国的共产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8月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当事方苏联一方违约而终止,所以后来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仍然坚持「外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61年10月,蒙古加入了联合国。
1962年12月26日,中蒙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
2000年12月3日,外电报道说,蒙古国的大呼拉尔日前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蒙古与中国建立联邦国家。
在二十一世纪,
蒙古是否会与中国合并或组成联邦国家,完全取决于中蒙两国人民的意愿,从国际法上说,中国已无权要求收复外蒙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