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信息系统基础架构

合集下载

中国船舶组织架构

中国船舶组织架构

中国船舶组织架构
中国船舶的组织架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中央政府层面: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等部委。

2.企业层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国有控股的大型船舶制造企业,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南方船舶工业集团、东方船舶工业集团等。

3.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是国内船舶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行业
协会之一,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负责行业自律、政策宣传、技术流通、合作交流、行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4.研究机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
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是衔接政府、企业和科研力量之
间的桥梁,主要负责船舶技术研究、技术检测、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5.相关企业:涉及到船舶制造、维修、配件、船舶运输和航运服务等
方面的企业,如中海油海洋局、船舶科技重工集团等。

总而言之,中国船舶的组织架构涵盖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
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随着航运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已经成为航运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的建设,对于提高航运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系统架构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通常由数据采集端、数据传输端、数据处理端和数据应用端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数据采集端主要负责从船舶、港口、航道等各个环节获取相关数据,包括船舶航行信息、港口货物装卸信息、航道水文气象信息等;数据传输端主要负责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端,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数据处理端主要负责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存储;数据应用端主要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应用到船舶交通管理、航行规划、港口物流等方面,为航运参与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和服务。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需要具备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性能。

二、核心功能1. 船舶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等基本信息,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航行建议和预警功能,确保航行安全。

2. 航行规划:系统可以基于船舶实时位置和航行情况,进行航行规划和路线优化,提供最佳的航行路线和航行建议,减少航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3. 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对船舶交通进行管理和调度,根据船舶情况和港口状况进行交通管制,保证船舶交通的有序进行。

4. 船舶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将获取的船舶信息与港口、航道等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船舶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在船舶交通、港口物流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5. 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向航运参与者提供航行资讯、港口信息、交通动态等相关信息服务,帮助船舶和港口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简介

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简介

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简介引言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船舶运输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的综合管理平台。

它涵盖了船舶运输企业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货运管理、船运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

本文将对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功能模块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货运管理船舶运输企业主要任务之一是运输货物,货运管理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

该模块主要包括货物信息管理、运费结算、货物跟踪、配载管理、运单打印等子模块。

船舶管理船舶管理模块主要针对船舶调度管理,包括对船舶动态信息的实时记录,对船舶的配备、调度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票据管理、收支查询、绩效分析等。

该模块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财务收支的准确性。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招聘录用、员工档案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等子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作用是全流程管理人力资源,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符合企业战略。

系统特点直观易用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用户操作界面简洁、清晰,菜单明了,容易上手。

安全可靠该系统采用了全面的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以及系统操作权限控制等,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度集成该系统实现了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各个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协作,系统整体运转效率高,管理效果明显。

适应性强该系统针对船舶运输企业的业务特点,定制开发了相关功能模块,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化,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船舶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船舶的系统架构及智能船舶

船舶的系统架构及智能船舶

船舶的系统架构及智能船舶船舶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架构的设计和智能化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船舶的系统架构以及智能船舶的发展。

一、船舶的系统架构1.1 主要系统船舶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系统:1.1.1 动力系统船舶的动力系统是船舶运行的核心,包括主机、发电机组、推进器等。

主机负责提供船舶运行所需的动力,而发电机组则为船舶提供电力,推进器则将动力转化为推进力。

1.1.2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船舶各个系统之间进行电力传输和控制的基础设施。

电气系统包括发电与配电系统、照明系统、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等。

1.1.3 舾装系统舾装系统主要包括船体结构、货舱、甲板设备等。

舾装系统的设计需考虑到船舶在不同海况下的稳定性、航行状态下的承载能力、货物的储存与运输等。

1.1.4 通信与导航系统通信与导航系统是船舶保持航行安全和进行通讯联络的必要设备。

通信系统包括船舶与岸基通信、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通信等。

导航系统则包括GPS导航设备、雷达、声纳等。

1.1.5 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是为了船舶内部的船员和乘客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而设置的系统。

环境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供水系统等。

1.2 系统之间的集成在船舶的系统架构中,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集成,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相互控制。

例如,动力系统与电气系统之间的集成可以实现动力的有效管理和局部电力的辅助供应。

二、智能船舶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船舶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

智能船舶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为船舶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2.1 自主导航系统自主导航系统是智能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先进的导航技术、传感器和相应的控制算法,船舶能够实现自主驾驶、自动避碰、自动航迹规划等功能,大幅度提升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2.2 船舶状态监测系统船舶状态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船体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船舶的运行状态和各个系统的工作情况。

船舶智慧报告系统设计方案

船舶智慧报告系统设计方案

船舶智慧报告系统设计方案船舶智慧报告系统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系统,旨在帮助船舶管理者和船员提供实时、准确的船舶运行报告和决策支持。

下面是一个船舶智慧报告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实施计划。

一、系统架构船舶智慧报告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四层:用户界面层、应用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存储层。

1. 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登录、报告查询、报告生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可以通过Web页面或移动应用实现。

2.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报告生成和查询,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

3. 数据处理层:主要负责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等任务。

4. 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数据,包括船舶运行数据、报告生成数据和模型训练数据等。

二、功能模块船舶智慧报告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船舶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船舶设备和航行记录仪等采集船舶的运行数据,包括位置、速度、燃油消耗、发动机状态等。

2. 报告生成:根据用户需求和船舶运行数据,生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如运行状态报告、燃油消耗报告、故障诊断报告等。

3. 报告查询:提供用户查询历史报告的功能,可以按时间、船舶编号、报告类型等进行查询。

4. 数据分析:对船舶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趋势,并提供决策支持。

5. 预测和优化:使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对船舶运行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优化船舶运行策略,降低燃油消耗和维护成本。

6. 数据可视化:将船舶运行数据和报告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提供直观的信息展示和分析工具。

三、实施计划实施船舶智慧报告系统需要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与船舶管理者和船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数据采集和清洗:根据需求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项和传感器配置,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3. 模型开发和训练:根据用户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对船舶运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验证。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作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智能化的建设,对于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和保障全球贸易的畅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信息系统架构作为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核心能力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不同航线和船舶的需求。

一、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发展背景1. 智能化系统设计在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信息系统架构中,智能化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可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智能化系统设计可以帮助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更好地适应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全球航运业的需求。

2. 安全性系统建设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信息系统架构中,安全性系统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海上交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需要在信息系统架构上进行有效的建设,以保障航行的安全性。

通过加强系统的数据安全、通讯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确保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船舶航行的安全。

3. 高效性系统优化高效性系统优化是船舶交通服务系统信息系统架构的核心能力建设之一。

通过对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系统运行的成本,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信息系统架构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数据管理、提升网络通信的速度和带宽等方式,来实现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高效化运行。

4. 服务性系统扩展在船舶交通服务系统信息系统架构的发展前景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不断优化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性能扩展,不断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安全性和高效性,来实现船舶交通服务系统信息系统架构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提升。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

基于信息系统架构的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核心能力建设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海洋运输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交通服务系统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

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服务系统,旨在为船舶、港口、海事等相关方面提供可靠的信息交互支持。

本文将从信息系统架构的角度出发,探讨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核心能力建设。

一、信息系统架构的概念和分类信息系统架构是指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条件,构建出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以满足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根据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特点,信息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分层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层次,每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实现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面向服务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服务模块,每个模块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交互。

通过服务复用,实现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对象架构:将系统设计为多个对象,每个对象代表具体的业务实体,并包含相关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对象封装和抽象,实现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其架构设计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条件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组织,以实现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的架构设计可以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和对象架构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信息管理能力: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船舶信息管理能力,包括船舶状态监测、位置跟踪、航行路线规划等功能。

通过自动化技术和数据交互,提高船舶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流量控制和调度能力: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应具备流量控制和调度能力,包括对港口区域内船舶的安排和调度,以及对港口设施和人员的资源分配和管理。

通过集中化的调度和协同化的处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应具备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对交通事故、天气变化、海盗袭击等情况的预测和处理。

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快速响应机制,保障船舶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船舶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船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船舶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船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船舶行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船舶行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作为国内管理信息化领域的领导厂商,浪潮在行业十余年的耕耘,在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推出面向船舶行业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船舶行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既满足企业管控要求,又满足推动业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在船舶工业基本实现技术开发环境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通过实施销、产、供、人、财、物等关键业务的信息化,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企业管理模式调整,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标准规范、加快信息流动,强化管控能力,防范运营风险,提高运营能力、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

1.2系统建设总体框架作为国内管理信息化领域的领导厂商,浪潮在行业十余年的耕耘,在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推出面向船舶行业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船舶行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既满足企业管控要求,又满足推动业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1.3管理控制层主要内容1.3.1商业智能与决策支持商业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面向企业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不同的管理功能:向决策领导层提供综合查询、分析、预警、决策支持的平台;向管理支持层提供分析问题,快速提供定制报表查询的工具;向管理信息人员提供方便获取信息的途径。

为避免并不具备良好IT技术能力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够轻松获取到所关注的业务和财务信息,商业智能系统能够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速度表、音量柱、预警雷达、雷达球)形象展示各单位运行的关键指标(KPI),直观的监测各单位业务和财务状况,并可以对异常关键指标预警,和挖掘分析。

同时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向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全面披露其所关注的信息,系统能够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关键指标、数字图表,自动生成到Office办公软件中,形成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

总体财务、业务状况直观监控示意:自动生成分析报告1.3.2全面预算管理浪潮ERP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到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数据中心建议使用网格技术实现虚拟化
OA系统
自定义 应用程序
ERP 应用程序
PDM 应用程序
应用服务器网格 数据库层网格 存储层
• 资源集中与共享 • 动态资源供应 • 自我监管,较高的可用性 • 可伸缩性 • 高性能
13
Oracle数据库的真正应用集群技术
高可用性 保证节点故障时连 续访问,用户连接自动重定向 (24*7)
Management
Website Creation
Portlet Creation Single Sign-On & Orchestration to all Corporate
Resources
Multi-Channel Delivery
In-Context Content Editing
门户展现
Services
Integration
SOA Processes
Integrated
Component
Development Assembly &
Orchestration
Process Portals
Custom &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Alerts & Worklist
32
自上而下的管理和监控
• 虚拟化/网格环境中应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 • 集中式的端对端的基于策略驱动的管理
– 虚拟化资源的发现、监控和管理 – 涵盖主流的平台和应用产品
频道管理 协同工作 知识管理 工作流管理
SOA
OA
ERP
财务
HR
PDM
后台核心业务应用
29
Oracle内容管理解决方案
可可交交付付图图档档管管理理
可交付的成果图档 合同
国家和行业设计规范 多维目录树/搜索/审核/变更
设设计计过过程程中中的的图图档档协协同同
设计过程中的图档
设计过程中的审核 多人协同设计
18
PDM 和船舶制造系统的集成方式
船舶设计PDM系统
文档管理
设计更改管理
产品结构管理 工作流程管理
生命周期管理 WindChill 接口
船舶制造系统
物流管理
设计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现场
生产计划
物资采购
逻辑约束
验证执行
条件约束
资源利用
流程管理
人工工作流 业务规则引擎
SOA
数据集成
企业服务总线
系统封装,工作流管理
办公信息化 OA
物流管理系统
计算机辅助生产流程
厂/所级
数控设备
规划 CAPP
合同管理系统
产品/项目数据管理
质量管理系统
PDM
船舶报价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生产现场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 数控加工流水线
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
17
PDM和ERP联系
• 过程作用对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 过程的逻辑序列间存在着执行和验证关系 • 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 企业的产品是这两个过程序列逻辑关系的耦合结果
高伸缩性 自动负载均衡,当 负载增加时可增加节点来提 高处理能力。
共享磁盘技术 高速内存通道技术 可支持多节点配置
Computer A
Computer B
CSIC厂/所数据中心配置拓扑图
用户
交换机
内容管理 和门户等
综合报表、 OA、HR等
PDM
交换机
系统管理
数据库服务器/集群
数据集中,应用分散
船舶生产系统
CRM
Financials
HRMS
Custom Apps
Mainframe
ERP
23
应用集成实现业务可见性
订单 到 交船
下达 订单
检查 信用
检查 库存
创建 BOM
订购 零件
计划 制造
计划 装配
发送 通知
门户
数据库
船舶制造系统 PDM
SRM系统 船舶制造系统 船舶制造系统 Email/EDI
24
应用集成平台逻辑架构
Secure, Integrated
Search
协作社区
Oracle Enterprise
2.0
应用集成
Team & Individual Expertise
Project
EntCIMSrise
Team
Efficiencies Mashups Collaboration
Web 2.0 Desktop Tools
人事系统
生产系统
财务系统
OA系统
PDM
• 涉及很多技术标准 • 系统孤岛化 (系统相对独立或分散) • 业务数据按系统分割 • 管理成本高 • 资源利用率低
11
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带来的好处
• 将业务系统的数据存储进行整合,用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进行存储 • 为开展新业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平台,便于数据层面的数据共享 • 统一的系统运行维护,大大降低运维费用 • 便于保证数据的安全
应用层
灾备
数据层
15
对CSIC信息架构的几点建议
1 数据集中管理,确保业务的高性能和持续性 2 应用间数据交换和互联,助力数字造船一体化 3 统一门户管理,提高数字造船协同化 4 统一基础架构管理,提高IT管控能力和效率
16
船舶行业应用系统现状
采购
经营
研发
资金
集团级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系统

开发框架层


开发服务
开发提交
开发管理

信息访问层
企系
门户
业务监控
商务智能

统 的

监 控
业S务O流A程层

和 调
ERP
PDM
HR
OA
其它

流程管理
企业总线
规则引擎

数据平台层

业务数据库
数据仓库
生 命
网格计算
周 期
网格基础架构层


应用服务器
数据库
存储
单 点 登 陆
用 户 管
理身 份 管
目理
录 集 成
19
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换与路由
• 应用层的信息交换与路由
– 数据交换与路由需求 • 与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多种接入方式,至少包含文件传送、Web
Service和通信前置机等多种方式。
• 提供数据转换和翻译。提供方便方式,进行配置,即可实现数据的翻译和转换。 • 提供数据检验手段,对上传和交换的数据合法性进行检查。 – 数据交换特点 • 实时、并发量大,但每次数据量不大。 – 基于Oracle Service Bus为核心来实现数据交换与路由,以及转换/翻译功能。
• 设计和生产问题
– 缺乏和研究所的平行协同设计,同时设计缺少与生产、采购等环节的集成
6
信息架构的重要性
战略
管控/组织/绩效




运营/流程
应用系统
• 业务战略实施的基础 • 实现集中管理的延伸和整合 • IT 的管控力度的决定因素 • 减低业务运营的风险的关键
信息架构
7
Oracle 造船行业信息架构平台
5
造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 数字化造船信息基础比较薄弱
– 缺乏现代造船模式下企业的标准体系 – 代码不统一 – 缺乏有效基础数据(生产工时、周期、材料、成本和质量等)的积累和分析 – 各种接口(数据接口、程序接口、通讯接口等等)的非标准
• 信息集成问题
– 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信息多样性和信息源格式的异构性,缺乏统一标准 – 信息集成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异构性,加上相互之间不够开放 – 企业信息系统的自闭性和缺乏标准的接口
联 盟 身 份
日程
• 中国船舶重工业务发展趋势 • 造船行业信息架构规划建议 • 总结
9
对CSIC信息架构的几点建议
1 数据集中管理,确保业务的高性能和持续性 2 应用间数据交换和互联,助力数字造船一体化 3 统一门户管理,提高数字造船协同化 4 统一基础架构管理,提高IT管控能力和效率
10
当前的应用搭建模式
用户、组织 / 规则定义
ODI OSB Router
目录服务 (LDAP)
数据库
基于规则的 信息交换
信息的存储 与管理
22
数据集成和交换框架
复合式应用
Portal
BPEL/BPM
事件驱动应用 BI 商业智能
BAM 业务活 动监控
B2B
数据集成和交换
Oracle Service Bus(OSB)
Oracle Data Integrator
系系统统日日益益复复杂杂 成成本本不不断断攀攀升升 运运营营风风险险加加大大
兼兼并并/重/重组组/扩/扩张张 导导致致业业务务 流流程程变变化化
CAD CAPP
生产过程控制
自动化控制
ERP
OA
PDM
SCM
人财物管理、 作业管理、 办公自动化
CRM EP
BI
SRM
B2B
KM
整合价值链 优化内部管理
企业管理高度
28
总体架构
B2E门户
个性化服务
整合和展现服务 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 集成服务 强大的工作流平台 可扩展的、稳定的架构
EAP
EIP
EKP
访问认证 内容管理 实时通讯 目录服务器
个性化
单点登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