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死于伤口化脓感染
为什么脓毒症被称为潜伏在感染中的杀手?

为什么脓毒症被称为潜伏在感染中的杀手?从2012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13日定为“世界脓毒症日”,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提升社会各界人士对脓毒症的关注,并且促进人们对这一疾病的了解,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一般来说,脓毒症的发病通常比较隐匿,因此在疾病初期很容易漏诊,所以临床中常常将其称之为隐藏的杀手。
为此,本文就对脓毒症的相关知识进行系列科普。
1.什么是脓毒症脓毒症指的是由于各种感染而导致的病人全身的炎症综合反应,主要是由于经受了烧伤、感染、大型手术、创伤、休克而引发的并发症,严重的会导致病人出现循环或者器官功能的障碍,对病人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按照脓毒症的感染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若是疾病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往往会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也会出现在患有慢性疾病以及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中,例如白血病、糖尿病、尿路结石、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脓毒症的早期,病人会出现头痛、发热、畏寒等症状,若是感染累积到各器官功能,便会引发一系列的综合症状,例如,若是累积到呼吸系统,会导致病人出现呼吸急促、胸口憋闷、气短的症状;若是累积到心脏部位,会导致病人出现胸闷、心慌、血压降低等症状;若是累积到肾脏,则会导致病人出现尿量减少的症状。
2.脓毒症的易感人群脓毒症这一类疾病最喜欢的就是侵袭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一般易感人群包括3大类:儿童、孕妇以及老年人。
而这三类人群的共同特点就是存在未发育成熟的免疫系统,或者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的情况。
就脓毒症的本质来说,主要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病人出现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使得身体的各个器官出现了受损的情况,并且一旦发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的不足,病情也会更加严重。
2.1儿童脓毒症是临床中能够导致儿童死亡的最严重疾病之一。
根据一项临床医学数据调查显示,全球重度脓毒症占据了PICU儿童的8.2%左右,而在这其中,平均每4名儿童中就会有1名而儿童因此失去生命,在发展中国家致死率则更高,即便是经过治疗之后,儿童能够存活,也会有17%左右的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伤口化脓痛吗

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伤口化脓痛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如果皮肤被划伤就会出现伤口,不做好护理,就可能会化脓,那么到底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呢?一、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伤口污染比较严重,患者免疫力比较低,有糖尿病的情况下,伤口就容易感染化脓,化脓通常情况下表现为红、肿、热、痛,红通常是伤口周围的皮肤潮红或者暗红,肿就是皮肤出现水肿,热就是伤口周围的皮肤温度比较高,痛,如果是表层伤口的化脓,伤口可以出现针刺样疼痛或者火烧样的疼痛,如果是肾部升高的化脓,可以感觉到伤口的胀痛或者剧痛,有的时候可以出现波动性跳痛,伤口化脓有时伴有全新肝的症状像发热、食欲下降。
二、伤口化脓痛吗伤口化脓常见的症状是红肿、热痛。
当伤口化脓,疼痛的程度和性质要看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的深浅。
如果只是伤口表层的化脓,一般感觉到伤口的针扎样刺痛或者烧灼样疼痛。
如果是深部伤口化脓,一般感觉到胀痛或者剧痛,有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波动性跳痛,像这样的疼痛,通常需要进行切开减压,进行排脓等处理。
三、伤口化脓忌吃什么伤口化脓的时候,忌高钠、高糖、高脂肪饮食,要少吃刺激性比较强、辛辣的食物,像辣椒、生姜、大蒜等,不能喝酒、也不能吸烟,因为喝酒、吸烟影响伤口的愈合。
四、擦伤伤口化脓怎么处理擦伤伤口化脓的处理要看化脓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伤口表面的一些脓性分泌物,皮肤的红肿疼痛或者皮肤温度的升高,可以用双氧水、盐水进行反复的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进行及时地换药就可以了。
如果擦伤伤口化脓皮下可以扪及波动感的时候,应当及时地进行切开,用双氧水、盐水对伤口进行反复的冲洗,并留置引流膜进行充分的引流。
当擦伤伤口化脓出现了全身感染症状的时候,像发热、食欲下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应当及时地进行抗全身感染的治疗。
出脓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其他影响?

出脓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其他影响?1. 致病菌侵入引发炎症反应- 出脓是由于体内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
当皮肤或黏膜受到伤害,细菌便有机会进入伤口。
伤口内的细菌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消灭,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菌会滋生并迅速繁殖,形成脓液。
这种情况下,机体将会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疼痛、发热等。
2. 可能引发血液感染- 在严重的感染情况下,脓液内的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败血症等血液感染。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可以出现高热、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败血症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3. 患者可能遭受化脓性感染的痛苦- 化脓性感染是指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组织的化脓现象。
当脓液在体内堆积,不及时排除或处理,可能引起化脓囊肿或脓肿的形成。
这些囊肿或肿块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并可能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
4. 可能引发并发症- 如果脓液在体内无法得到充分排出或有效处理,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例如,局部的脓肿可能破裂并形成窦道,继续感染并扩散,导致更多组织受损。
此外,化脓性感染还可能导致关节炎、骨髓炎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5. 引发免疫系统反应- 脓液中的细菌和炎症产物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过敏反应或免疫介导性疾病的发生。
某些人可能对脓液中的细菌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症状。
此外,长期慢性的脓液积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引发免疫介导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感染等。
综上所述,虽然脓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和修复反应,但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出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其他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出脓情况,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非常重要,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加速伤口的痊愈。
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的发生,也是减少脓液产生和相关影响的关键。
创面脓毒症名词解释

创面脓毒症名词解释《创面脓毒症(篇一)》咱们今天来说说创面脓毒症这个事儿。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就像一个小小的蛀虫能把一棵大树慢慢掏空一样,创面脓毒症能把一个人的健康给折腾得够呛。
创面脓毒症呢,它和普通的伤口感染可不一样。
普通的伤口感染可能就是伤口有点红肿、疼,就像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有点发炎,抹点药水过几天就好了。
可创面脓毒症就像是一场更凶猛的“暴风雨”袭击了伤口。
这时候的创面啊,就像一个被恶魔入侵的小世界。
病菌在创面上大量地繁殖,它们就像一群强盗,在伤口里横冲直撞。
这些病菌产生的毒素就像是强盗放的火,在身体里到处乱窜。
身体的反应可就大了,人可能会发烧,就像身体里燃起了一把火,热得难受。
还可能会觉得特别虚弱,就好像被抽干了力气一样,连走路都觉得费劲,就像背着重重的石头。
而且啊,创面脓毒症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呢。
它就像一个邪恶的源头,把毒素通过血液这个“河流”,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比如说肝脏,本来肝脏就像一个勤劳的工厂,在身体里解毒、合成各种有用的东西。
可这时候,被创面脓毒症带来的毒素一搅和,就像工厂里进了捣乱的坏蛋,肝脏的工作就乱套了。
肾脏也是,肾脏像个过滤器,本来好好地过滤身体里的废物,现在被这些毒素影响,也没法好好工作了。
那这创面脓毒症是怎么来的呢?很多时候是因为创面太大了,就像一个大大的城门被攻破了,病菌就容易进去。
比如说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那烧伤的创面就像一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废墟,病菌特别容易在这种地方安家落户。
还有就是伤口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就像家里打扫不干净就容易滋生蟑螂一样,伤口要是脏脏的,病菌肯定高兴得不得了,就会疯狂繁殖。
这创面脓毒症可不能小瞧它。
要是不及时处理,后果可严重了。
就像小火苗不及时扑灭就会变成大火一样,创面脓毒症要是不赶紧治疗,可能会让人陷入更危险的境地,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啊,对于伤口,尤其是大的创面,一定要好好照顾,不能让创面脓毒症这个“恶魔”有可乘之机。
伤口化脓是什么原因 伤口化脓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伤口化脓是什么原因伤口化脓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人的身体经常会因为磕磕碰碰出现深浅不一的伤口,如果伤口比较浅,简单处理之后可以很快痊愈;但是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护理不当的话,就很可能化脓,那么到底引起化脓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伤口化脓是什么原因引起伤口化脓的原因主要三个:第一、患者本身的原因,如患者有基础疾病,像糖尿病,或者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伤口化脓感染。
第二、在清洗伤口的时候伤口污染比较严重,或者伤口内有坏死的组织没有清除掉,或者有异物的存留,也可以导致伤口的化脓。
第三、伤口部位的血运比较差,这样也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二、伤口化脓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伤口化脓症状包括有全身的症状和局部的症状。
全身症状主要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热、乏力、食欲减退。
局部症状则是指伤口局部有红肿、痛、皮肤痒,伤口周围的皮肤温度比较高,伤口可以看到脓性的液体,如果感染比较大,可能有局部的波动感,出现伤口的感染时,应该积极地切开排脓,并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三、伤口化脓会肿吗伤口化脓会出现肿胀,肿胀的程度要看化脓位置的深浅。
如果只是表层的化脓,肿胀不是很严重,只是显示出伤口周围的皮肤出现水肿。
如果是深度的化脓,可以看到伤口周围的皮肤明显的肿胀,皮肤上面可见水疱或者一些黄色的小脓点,同时皮下可以明显的波动感,像这样的化脓应当及时切开排脓,并进行充分的引流。
四、伤口化脓怎么处理伤口化脓说明伤口存在感染,伤口感染以后可见局部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痛、痒,皮肤温度比较高,伤口上有脓性的分泌物。
如果化脓比较严重,伤口周围可扪及明显的波动感,应该及时地清创引流并进行换药,在清创的时候,如果发现有坏死的组织、痂形成,应该及时地清除掉;再用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冲洗,再进行充分的引流,每日至少换一次药,同时口服消炎药或者静脉输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伤口化脓怎么处理

伤口化脓怎么处理作者:吴清康菲李芳脓液的由来:炎症反应为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体调动自身免疫机制对入侵的病原菌进行杀灭及吞噬,主要是依靠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病原菌作战。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坏死组织、组织液,并且当大量的白细胞完成使命后死亡时会留下死亡的白细胞体,这些加上细菌分解产物就构成了脓液。
简单来说,伤口如果有脓液流出是好事,是伤口在排毒的过程。
所以受伤后尽量不要使用粉状药剂,避免伤口结痂;伤口一旦结痂,脓液无法排除,就会导致炎症加重。
造成伤口化脓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受伤后没有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理(一般多数为使用粉状药物污染了创面);创面内有异物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以及术后伤口护理过程中出现纰漏所导致的。
伤口出现化脓后,不可马虎大意,应积极的进行应急处理措施或听从医嘱使用收口方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全身性感染,出现高烧昏迷等情况。
脓液该如何处理?(伤口化脓一般出现在伤口感染后,虽然流脓是排毒的过程,但是对于脓液也要积极的进行处理,避免脓液的残留以及回渗。
)1.较为严重的感染。
伤口周围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情况,应该先到医院对创面进行清理(清创),将创面内部异物或者黄白色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理,清创后听从医嘱使用收口方配合输液消炎进行处理,避免感染再次出现。
饮食方面应忌口,忌辛辣戒烟酒,不要吃发物。
2.轻微感染。
轻微感染较为常见,患者可自行在家进行处理。
到医院或者诊所购买生理盐水、双氧水以及碘伏,医用消毒剪以及镊子换药缸等。
1)如创面有痂皮(黑痂)存在,应使用脱脂棉蘸上生理盐水,湿敷痂皮上40分钟,将黑痂软化,在使用剪刀和镊子将黑痂去处,如痂皮较厚,反复多进行几次。
2)如创面有黄白色坏死组织附着。
使用双氧水浸泡创面(尽可能少接触周围皮肤),五分钟后,双氧水会将黄白色组织分解,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厚,则需要多次进行清理或者使用剪刀和镊子辅助进行清创。
文档:外科消毒之父------李斯特

外科消毒之父----李斯特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李斯特。
李斯特发现病人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
偶然之下用苯酚稀溶液来喷洒手术的器械以及医生的双手,结果病人的感染情况显著减少。
这一发现使苯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外科消毒剂。
李斯特也因此被誉为“外科消毒之父”。
消毒方法对外科手术而言十分重要,可大幅减低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但消毒方法在取得医学界广泛认同、推广的过程当中,却遇上前所未有的困难。
尽管十九世纪被人称为“科学大发现”的世纪,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医学界对传染病学依然毫无认识,许多医生都没有意识到消毒的必要性,而当时一个外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手术期间,穿上满是血污的手术衣,竟然不是被视为不卫生,反而让人觉得该医生拥有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
推行消毒方法的先驱,匈牙利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Dr. Ignaz Semmelweis)匈牙利裔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Dr. Ignaz Semmelweis)一般被视为推行消毒方法的先驱,他在维也纳总医院工作期间,要求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仔细洗手,最后效果显著,医院内产褥热的个案急剧减少。
不过当时“自然发生说”在医学界十分盛行,认为有机物的腐坏是自然发生,污水能生蚊虫,垃圾能生虫蚁,粪便能生蛆蝇;中国古代也有“腐草生萤”的说法,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许多权威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深信不疑,当时医学界仍未广泛接受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导致的理论。
另一方面,塞麦尔维斯是个文笔不佳,不善言词、不喜与人交际的人,甚至连匈牙利母语都说得不流利,也未积极地把观察结果发表于医学期刊,亦缺乏一套标准程序的实验手段,以证明自己的消毒理论。
因此医学界仍是依然故我,不愿接受塞麦尔维斯手术前“洗手”的建议。
真正将消毒方法发扬光大的,是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 1st Baron Lister)。
当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64年4月7日,透过鹅颈烧瓶实验(swan neck duct experiment)证实生物只能由繁殖而来,不能自然发生时,为李斯特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烧伤创面脓毒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烧伤创面脓毒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烧伤创面脓毒症是创面侵入性感染扩散和发展的结果。
大量细菌侵入邻近的活组织,菌量超过105/g组织。
局部与全身情况急剧恶化,即使血液中未检出病原菌,死亡率仍高。
二病因深二度与三度创面感染后,常为脓毒症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潮湿受压感染的创面,细菌更容易侵入血流。
其次是静脉切开或静脉穿刺输液感染成静脉炎时,亦可成为脓毒症发生的途径。
大面积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般脓毒症为主,可高热(达42℃以上),也可呈低温(36℃以下),多为弛张热,体温骤升39.5℃~40℃或反常的下降;心率加快达140次/分以上,呼吸次数增加,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
在发生脓毒症后,原有烧伤后心动过速更显著,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等。
麻痹性鼓肠亦为常见症状,可伴神志改变,精神症状如谵语,烦躁,幼觉等。
食欲减退,腹胀或腹泻。
创面可短时变坏,色泽污暗,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
创面恶化,焦痂变潮湿或其深Ⅱ度痂皮见针尖大小的溢液点或出血点,数目在不断增加或渐趋扩大,或肉芽创面灰暗,高低不平,有暗红色的点状坏死;或已成活的皮片呈蚕蚀状被侵袭,不见扩大反而缩小。
四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不断下降,中毒颗粒增多。
2.血生化五诊断1.精神兴奋、多语,谵妄,乃至错觉、幻觉、定向障碍,也有精神抑郁。
2.舌质由红转绛、干燥少津、起芒刺,舌苔由白腻转黄或焦黄。
3.体温骤升至39.5℃以上或剧降至正常以下。
4.呼吸急促,>35/min。
5.心率变快,>140/min。
6.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7.创面急剧恶化,表现为潮湿、腐败、坏死斑、色泽晦暗、创缘凹陷、生长停滞、创面加深等。
8.多数患者伴有多尿。
当出现脓毒性休克时出现少尿。
六治疗1.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全身感染关键之一。
烧伤休克较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AgSD,尽早暴露创面。
抗体休克期间随时更换潮湿的敷料及床垫。
48小时后及早翻身,处理并烤干创面,有利于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二
1苯酚的O-H容易断裂,可能会在水溶 液显什么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与 乙醇羟基的H原子相互比较?哪种化合 物的较活泼?
问题探究三
1苯酚酸性很弱,那么与碳酸相互比较哪 个强?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探究四 1苯酚钠与水和二氧化碳生 成的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 怎样证明?
《苯酚》
吴 柯 军 礼嘉中学
1874 年,爱丁堡医院的外科医生里斯特发现他给 病人手术后,多数死于伤口化脓感染。最后他通 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观察,以及受巴斯特有机液体 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的启发,找到化脓的原因 是由于伤口受灰尘、绷带、棉花、手术刀等沾有 细菌的感染,于是他想方设法找到一种消毒的方 法。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提炼煤焦油时产生的 一种副产品 —— 石炭酸,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他 就用石炭酸的稀溶液来喷洒手术的器械以及医生 的双手,结果病人的感染情况显著减少,死亡率 大大下降。那么这种具有消毒防腐作用的石炭酸 是什么物质呢?它为什么会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呢?
归纳总结:物理性质 ( 1 )纯 净 的 苯 酚 是 无 色 晶 体, 有 特 殊 气 味.一些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的苯酚晶体, 因被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 ( 2 )常温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 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混溶。苯 酚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中。 注意:苯酚有毒,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 即用酒精洗涤。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O H C H C H C C H C C H H
OH
C6H6O 或C6H5OH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式
问题探究一
1 苯酚的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在 同一平面?最少有多少个原子在同 一平面上?为什么? 2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是否属于醇? 为什么? 酚类: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 的化合物属于酚类,苯酚是酚类中最 简单的酚。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是掌握苯酚的物 理性质,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的化学 性质,要会区分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