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护理

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护理

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利刃划伤、手术治疗、跌倒以及车祸等因素均有可能在人体留下伤口,这些伤口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疼痛感并导致失血问题,其对于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一问题上,部分研究资料显示,如果不能进行妥善的护理干预,则极易导致伤口愈合受到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充分保障。

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护理知识储备,很多人对于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往往并不了解,这一点不利于其积极实现对于伤口的科学护理,其无形中增加了伤口的愈合用时,同时增加了愈合期间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

在本文中,笔者对于伤口愈合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希望进一步引导读者朋友了解相关知识。

一、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一)伤口机械性愈合不全相关研究资料指出,机械性愈合不全也是导致伤口愈合受限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对于电刀手术患者而言,在术后,其容易出现脂肪液化问题,这一点会对患者伤口的愈合造成一定的影响与侵害,从而不利于患者预后健康水平的合理优化与充分保障。

(二)外力对伤口造成影响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外力作用会对伤口造成牵拉,其同样会对伤口的愈合造成一定影响。

在这一问题上,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外力作用可导致患者伤口出现再次迸裂的问题,进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例如,对于部分腹部伤口,若患者不能进行及时妥善的干预,则在打喷嚏或伸展腰部的时候,其伤口可受到极大的牵拉,这一点有可能导致患者伤口的迸裂。

(三)患者身体营养不良对于身体有伤口的患者而言,营养不良往往会对伤口愈合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这一问题上,部分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人体内蛋白质含量偏低,则有可能导致组织细胞再生功能受到相应的影响与削弱,从而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降低。

与此同时,营养不良还会导致患者体质的弱化,从而降低其抵抗力和免疫力水平,这些同样不利于患者伤口的快速愈合。

(四)伤口存在感染问题在临床过程中,伤口感染往往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和常见因素。

实践表明,如果未能及时做好对于伤口的护理工作,则伤口可出现细菌滋生和繁殖的问题,进而导致患者伤口出现化脓,这一点会对伤口的愈合造成极大的影响与危害。

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导语: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提到手术,相信大家也没有也以前那么畏惧了,但是在我们身心放松警惕之余,我们还不能忘却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伤口不
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提到手术,相信大家也没有也以前那么畏惧了,但是在我们身心放松警惕之余,我们还不能忘却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伤口不愈合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手术伤口不愈合,以及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经过下面的介绍,以上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极其治疗方法。

原因:
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一、如果患者手术过程中或是术后没有做好消毒工作,导致手术伤口发生感染是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

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二、如果患者的伤口内有异物或是伤口部位有坏死组织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同样也会导致患者发生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三、患者如果患有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四、如果患者手术部位脂肪较多,也容易以内脂肪液化的原因导致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发生。

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五、患者自身的营养不好,或是年龄较大,组织修复能力因此变差,也会导致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症状发生。

治疗方法: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术后伤口愈合慢是什么原因

术后伤口愈合慢是什么原因

术后伤⼝愈合慢是什么原因 外科是⼿术科室,⼤部分的病⼈都是通过⼿术来治疗疾病的,术后伤⼝的恢复是疾病恢复的关键之⼀,为什么伤⼝愈合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术后伤⼝愈合慢的原因,希望对你有⽤。

术后伤⼝愈合慢的原因 1.年龄:年龄越⼤,伤⼝愈合越慢。

这和⽼年⼈全⾝综合因素有关。

2.营养:蛋⽩质、维⽣素、微量元素缺乏,不能为组织再⽣提供所需的营养,会使伤⼝愈合延缓。

与伤⼝愈合有关的微量元素有铜和锌,维⽣素类有维⽣素A、维⽣素C和维⽣素E等。

这些物质在正常⼈体内⼀般不会缺乏。

但是,伤⼝愈合的需要量⼤⼤超过平时,加之病⼈的⾷欲不佳,进⾷较少,也会造成供不应求。

术后加强营养⽀持相当重要。

尤其是可以进⾷的病⼈,应当进⾷好消化的⾼蛋⽩及⾼热量饮⾷。

3.感染:伤⼝感染时,渗出物很多,会使正在愈合的伤⼝或已缝合的伤⼝裂开,或者导致感染扩散加重损伤。

4.局部⾎液循环:局部⾎液循环⼀⽅⾯保证组织再⽣所需的氧和营养,另⼀⽅⾯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起重要作⽤。

所以术后需要通过适量的活动来促进⾎液循环。

5.⾎糖:糖尿病患者,⾎液中含糖较多,同时伴有⾎管病变,会影响伤⼝愈合。

术前,术后控制⾎糖情况会直接影响伤⼝恢复程度。

6.吸烟:吸烟者⾎液循环中⼀氧化碳和⾎红蛋⽩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尼古丁会使周围⾎管收缩,影响伤⼝愈合。

7.⼼理因素:⼼理压⼒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伤⼝愈合减慢。

8.术后并发症:⾎栓、肺炎、腹膜炎、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对伤⼝愈合都有着直接影响。

9.药物: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抗凝剂对伤⼝有直接的负⾯影响,会抑制细胞增⽣,影响组织的修复。

10.电离辐射:辐射能破坏细胞,损伤⼩⾎管,抑制组织再⽣,阻⽌瘢痕形成。

⼀些⼿术愈合事项 肛肠⼿术后正常的愈合时间 1. 痔疮 正常情况下,痔疮⼿术术后⼀般需要7到10天的时间患处才会开始长⾁,30天左右才能愈合,不同⼈体质不同亦有所差别。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

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

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

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

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一) 血清肿1( 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 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伤口总是不愈合是有原因的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

伤口总是不愈合是有原因的 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

伤口总是不愈合是有原因的伤口处理原则和正确步骤受到稍微外伤时,皮肤消失损伤后,不一会就自然止血了,假如受伤比较严峻,伤口出血比较多,可以压迫止血,过一阵伤口也会渐渐愈合。

但是,有些人的伤口总是不愈合或者愈合慢,这是什么状况?该如何解决?假如伤口总是不愈合,考虑以下缘由:第一,伤口感染了。

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的常见因素,一旦伤口感染,伤口不仅可能不愈合,而且伤口还可能会消失溃烂、化脓等表现,严峻状况下会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健康。

对于化脓性伤口感染的状况,建议静脉点滴或者口服广谱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伤口可以考虑使用活血生肌膏贴等药物。

其次,高血糖影响伤口愈合,假如是糖尿病患者,伤口的愈合相对比较慢。

由于血液中葡萄糖高会自然而然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的良好培育基,稍不留意就简单感染。

另外,血糖高也会影响凝血功能,需要使用药物掌握好血糖。

第三,养分不良延缓伤口愈合,假如手术后不留意养分补充,身体内缺少蛋白质以及其他养分物质,会减慢新生血管形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导致伤口不愈合或者愈合缓慢。

因此,手术后应当适当多吃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鸽子、鱼、蛋类等。

第四,凝血常规特别或者血小板功能特别导致的伤口不愈合,伤口的愈合首先是止血,假如体内凝血机制消失问题,伤口长期不能有效止血就难以自然结痂愈合,简单迁延不愈,也会导致感染。

此时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补锌有利于伤口愈合锌是新陈代谢所需多种酶的激活因子,参加人体脂肪、蛋白质及核糖核酸的合成与代谢。

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和创伤的刺激,人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将显着加快,导致了锌的消耗增加,幅度与手术的大小成正比。

锌有利于表皮细胞的分裂生长,加快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增加肌肉产生胶原纤维的力量,从而提高血清中锌的浓度使伤口愈合得更快、更好,同时还有利于感染的预防掌握。

补锌的主要方法是进食富含锌的食物。

富含锌的食物有:深海鱼和紫菜等海产品,牛肉、猪肝、猪肾等,核桃、花生等坚果,以及豆类食品如黄豆、蚕豆等。

术后刀口护理问题及措施

术后刀口护理问题及措施

术后刀口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术后刀口护理问题及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后刀口护理问题1. 刀口感染术后刀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细菌侵入伤口引起。

感染会导致疼痛加剧、伤口红肿、渗液增多,严重者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2. 刀口愈合不良术后刀口愈合不良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力、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表现为刀口愈合缓慢、愈合后疤痕明显等。

3. 刀口裂开术后刀口裂开可能是由于缝合技术不佳、患者剧烈运动或咳嗽等原因引起。

裂开的刀口容易感染,影响康复。

4. 刀口疤痕术后刀口疤痕是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疤痕的大小、颜色和质地与个体差异、手术技术等因素有关。

二、术后刀口护理措施1. 刀口清洁与消毒术后刀口清洁与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患者应保持刀口周围皮肤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或碘伏等消毒剂清洁伤口。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以免细菌侵入。

2. 刀口敷料更换术后刀口敷料应定期更换,保持伤口干燥。

敷料更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双手,戴好手套。

(2)用无菌剪刀剪开敷料,避免污染。

(3)轻轻揭开旧敷料,观察伤口情况。

(4)如有分泌物,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

(5)覆盖新敷料,确保伤口干燥。

3. 刀口观察术后刀口观察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定期观察刀口情况,包括颜色、渗液、红肿、疼痛等。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4.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伤口愈合。

5. 营养与水分补充术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身体恢复。

多摄入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奶等。

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6.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同时,可采取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

7.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

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

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嘿,你说手术伤口不愈合啊?这事儿可真让人闹心呢。

我跟你讲讲我家亲戚的事儿吧。

我有个叔叔,前段时间做了个小手术,本来以为很快就能好起来,结果伤口老是不愈合。

可把他愁坏了。

这手术伤口不愈合啊,原因可能有好多呢。

比如说感染了呗。

要是不小心让伤口沾上脏东西了,那可就容易感染。

我叔叔就是,做完手术回家后,不小心把伤口弄湿了,也没当回事儿。

结果没几天,伤口就开始发红、肿胀,这明显就是感染了呀。

感染了之后,伤口就很难愈合了,得赶紧去看医生,消毒、换药啥的。

还有啊,营养跟不上也不行。

身体得有足够的营养才能让伤口快点愈合呀。

我叔叔平时就不太注意饮食,做完手术也没好好补一补。

这身体缺乏营养,伤口自然就愈合得慢了。

就像盖房子得有好的材料一样,身体没营养,就相当于盖房子没材料,那伤口怎么能好得快呢?另外呢,活动太多也不好。

刚做完手术,伤口还没长好呢,就得好好休息。

我叔叔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做完手术没几天就开始到处溜达。

这一动,伤口就容易裂开,更难愈合了。

有一次他去菜市场买菜,走得急了点,回来后伤口就疼得厉害。

吓得他赶紧又躺床上休息了。

还有啊,心情不好也会影响伤口愈合呢。

我叔叔自从伤口不愈合后,就整天愁眉苦脸的。

这心情不好,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伤口也就更难愈合了。

我去看他的时候,就劝他别想那么多,心情好了,伤口才能好得快。

总之啊,手术伤口不愈合的原因有很多。

咱要是做了手术,可得注意这些问题。

别像我叔叔似的,不小心让伤口感染了,也不注意营养和休息,还整天心情不好。

得好好照顾自己,让伤口快点愈合,才能早点恢复健康呀。

就像我叔叔现在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认真对待伤口了,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吧。

29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处理及原因分析

29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处理及原因分析

29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处理及原因分析庄皎月;郑娟;陈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or wound healing after episiotomy 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9 patients with poor perineal incision heal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factors about wound healing were infection,malnutrition,suture techniques,maternal vulva,vaginal inflammation and in-comprehensive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nclusion Poor perineal incision healing can be indu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improvement of suture techniques and enhancement of axenic conception and post - operativ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or healing.%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9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是感染、营养不良、缝合技术因素、产妇外阴及阴道炎症及术后护理不到位等.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可因多种因素引起,提高缝合技术,加强无菌观念及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愈合不良的发生.【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16)016【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会阴侧切;愈合不良【作者】庄皎月;郑娟;陈莹【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阴道分娩时,助产士会根据产程中的母婴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会阴侧切、中切或不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

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

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

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

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一)血清肿1.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①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②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③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④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⑤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3.可能的并发症:血肿可引起局部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断裂、裂开,严重的出血还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4.处理:小血肿形成72h内可用冰块冷敷和吸引。

大血肿需开放伤口,清除血凝块,用林格液冲洗后插入引流管并封闭伤口。

严格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及出血征象。

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观察出血、凝血时间。

(三)软组织坏死1.基本概念:当损伤或淤血引起伤口边缘或软组织缺血缺氧时会发生软组织坏死。

在伤口愈合早期,软组织坏死表现为皮肤苍白或紫绀逐渐变成棕褐色,伤口范围变大,组织生长不良,易并发感染。

2.产生原因:软组织坏死产生的原因有:① 伤口切开引流不充分;② 严重的皮肤创伤,如脱套式皮肤撕脱伤、贯通伤等;③ 移植皮瓣血供不良或游离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即指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后发生该吻合血管的痉挛、栓塞危及移植皮瓣存活的一组症候群。

3.处理(1)及早报告医师,给予药物改善循环,如654-2和凯时(前列地尔)。

(2)急诊处理脱套式撕脱伤和贯通伤伤口(清创缝合)。

(3)坏死的表皮尽可能保持完整,如烫伤小泡在伤口上皮形成未成熟时不应去除,因其又屏障作用。

早在1958年Odland就发现皮肤水疱的完整性有利于伤口愈合,即水疱完整的创面比水疱破溃的创面愈合速度要快,其原理就是保持皮肤完好的屏障作用。

但如果是湿性坏死应立即去除,以免形成深部脓肿。

(四)伤口裂开1.基本概念:伤口裂开是指尽管进行了正确的缝合,但仍有部分伤口表面部相连,并因此成为周围组织的边界。

伤口裂开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候,腹壁切口裂开发生率一般为0。

5%~3%,国外统计发生率为2。

2%~2。

58%,腹壁切口裂开的死亡率为20%。

死亡原因与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及原发病密切相关。

2.伤口裂开的产生原因(1)年老体弱、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缺乏、肥胖或有慢性内科疾病如肾炎、糖尿病、黄疸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此类病人组织再生能力较弱,伤口愈合速度慢且容易裂开。

在此人群中,男性发生率占3。

63%,女性占1。

37%,主要与男性用腹式呼吸致腹壁活动度较大,而女性用胸式呼吸且大多数腹壁松弛有关。

(2)腹内原发病:①胃肠道肿瘤发生切口裂开的机会最多,如有出血、梗阻则对全身影响更大;②腹水外溢也直接影响伤口愈合;③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也有较高的切口裂开率,因其术后腹胀较严重,渗出液中含有消化酶,对伤口有不良影响;④腹内化脓性疾病也易诱发伤口裂开,如腹腔脓肿、盆腔脓肿。

(3)伤口内有细菌产生的毒素存在,妨碍伤口愈合而裂开。

(4)原发病做急诊或择期手术处理,其手术后伤口裂开发生率显著不同,急诊手术伤口裂开率约6。

7%,择期手术仅为1。

5%。

(5)切口的位置和方向:上腹部切口较下腹部切口容易裂开;纵切口包括正中切口和正中旁切口因受侧方腹肌拉力的影响嘴容易裂开;而横切口所受这种拉力仅为纵切口的1/30,故很少裂开。

据统计,纵切口裂开率较横切口多20倍,肋缘下切口可切断多根血管和神经,单伤口裂开发生率仅为0。

6%,低于各型切口裂开发生率的平均值,由此可见,伤口裂开与所承受的拉力关系最大。

(6)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不良,术中组织损伤过多,止血不善引起血肿,组织层次对合欠佳形成死腔,缝线过细易于断裂,缝线过松、过紧及引流物自切口穿出均为伤口裂开的促成因素。

(7)术后腹内压增高:如腹胀、、呕吐、呃逆、咳嗽、喷嚏及用力排便等,均能引起腹内压增高而使伤口裂开。

若病人原有营养不良或切口感染而致组织愈合欠佳,一旦有腹内压升高,则更容易发生切口裂开。

3.表现与诊断(1)腹部手术后伤口裂开有完全裂开(累及全层)、不完全裂开(腹膜完整)及隐匿性裂开(皮肤缝合仍完好,但皮下有裂开)。

(2)伤口裂开最多发生在拆线后1~2天,即手术后8~10天,但手术后2~14天皆可发生。

(3)依裂开速度可分为急性裂开与慢性裂开两种。

①急性裂开:几乎没有前驱症状,病人在起床、用力大小便或咳嗽、呕吐等突然腹肌用力时自觉切口崩裂,坚持可发现敷料染有淡红色血性液体。

揭开敷料后如为完全性裂开,可见伤口多层哆开,有肠管或网膜脱出;如系部分裂开则皮肤外观愈合尚可,但皮下松软,有肿物隆起,有时可件肠蠕动波,在缝线处可见血性液体渗出。

②慢性裂开:多发生在伤口化脓病例,腹壁脓肿切开引流后,切口内各层组织分离,但由于炎症过程引起肠管和网膜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故一般不发生在内脏脱出。

4.处理(1)对急性完全性伤口裂开者,一边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一边用大块消毒盐水纱布覆盖在脱出的肠袢上,外加腹带轻轻包扎,然后送手术室处理。

切忌在床旁还纳脱出的肠管,以免增加腹内感染的机会。

(2)对急性部分伤口裂开范围较小者,涂伤迪再生膏后再用蝶形胶布加腹带加强伤口保护。

如范围较大、腹胀严重,必须送手术室缝合伤口。

(3)对慢性伤口裂开者,用伤迪再生膏油纱布保护暴露的肠袢,外加干敷料和腹带包扎,每日更换2~3次,待感染控制、新生肉芽长出后,在考虑做二期缝合或用胶布牵拉等待自然愈合。

(五)增生性瘢痕的形成1.基本概念:凡损伤累及真皮层的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均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

2.临床概念: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在早期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瘢痕外观呈红色、潮红或紫色,痒和痛为其主要症状,甚至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溃。

经过一段时期后,充血减轻,表面颜色变淡,瘢痕变软、变平,疼痛感减轻以至消失。

此增生期的长短因人、因部位而异,儿童和青壮年增生期较长,60岁以上老年人增生期较短;血供丰富的颜面部增生期较长,血供较差的四肢末端、胫前区瘢痕增生期较短。

增生性瘢痕虽可达2cm以上,淡与深部组织粘连不紧,可以推动,与周围正常皮肤有较明显的界限。

因其收缩性较小,因此在非功能部位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在关节部位由于其厚硬的“夹板”作用可致功能障碍,如“爪形手”。

3.处理(1)需早期预防瘢痕增生,如在瘢痕区涂抹去瘢痕膏,穿弹力衣、袜、裤,戴手套等,也可早期进行同位素照射。

(2)一旦瘢痕形成,且在功能部位,需做手术松懈。

对早期瘢痕,也有文献报道用“瘢痕贴”减慢其增生。

(六)瘢痕疙瘩1,形成和表现:瘢痕疙瘩的形成和正常的伤口愈合在早期阶段其组织病理表现相似,两者早期均呈炎性反应,随之有早期的纤维组织形成伴血管增生和血管周围单核细胞的浸润。

细胞浸润的特点是中等程度的肥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时浸润。

瘢痕疙瘩到第三周时,纤维组织形成进一步增多,被纤维母细胞紧紧包裹的结节状血管继续增大,转变为厚的结节状胶原和蛋白多糖,这种螺旋状纤维母细胞团持续性转化为玻璃样胶原是瘢痕疙瘩病理的基本表现。

2,瘢痕疙瘩好发部位(1)据统计,瘢痕疙瘩的敏感顺序为:①第一顺序:胸骨前、上背部和上臂三角肌区,这些部位的瘢痕几乎都有可能发展为瘢痕疙瘩。

② 第二顺序:有胡须的部位、耳朵、上肢前侧、胸前、头发和前额。

③第三顺序:下背部、腹部、下肢、面中部、生殖器。

(2)与年龄的关系。

据Ketchum统计,88%的瘢痕疙瘩发生在30岁以下,原因是:① 年轻人容易造成外伤伤口。

②年轻人皮肤张力大,伤口受张力影响也大,易形成瘢痕疙瘩;而老年人皮肤缺乏弹性,松弛。

③年轻人皮肤的胶原合成率高。

3.瘢痕疙瘩严重度分类:从色泽、瘢痕高度、硬度、痒和触痛5个方面区计分,5项总分10分医生者为重度瘢痕疙瘩,6~10分为中度,1~5分为轻度。

积分标准:(1)瘢痕高度>8mm计3分,4~8mm计2分,1~4mm计1分,平坦或稍凹计0分。

(2)硬度:坚硬如软骨计3分,硬度似橡皮计2分,稍软计1分,柔软似正常皮肤计0分。

(3)痒:剧烈或持续伴抓痕计3分,时常痒但不太剧烈可忍受计2分,有时痒计1分,无痒计0分。

(4)触痛:很强烈的痛觉过敏计3分,中等强度的过敏性疼痛计2分,有时痛计1分,无痛计0分。

(5)色泽:鲜红可见到扩展的毛细血管计3分,色泽粉红且有时可见到充血的毛细血管计2分,色泽较正常皮肤稍红计1分,色泽与正常皮肤接近或一致计0分。

4.处理(1)瘢痕疙瘩需手术切除植皮,术前先清洁皮肤,局部止痒涂止痒的膏或霜剂。

(2)有人研究了伤口方向合张力的关系,证明垂直于皮肤的松弛线切口的张力是平行于皮肤松弛线张口张力的3倍,张力大可刺激纤维组织的形成。

因此手术伤口的选择对预防瘢痕增生、促使伤口愈合良好至关重要。

(3)预防瘢痕疙瘩最重要的应从伤口早期处理开始:①对早期的新鲜伤口应彻底清除血块、异物合碎片,以及失活的组织,尽可能早地闭合伤口。

②对较长时间的污染伤口,应先彻底清创,闭合伤口,放置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