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覆膜技术规范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栽培技术。
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栽培技术,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项技术的要点。
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概述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地膜覆盖和双行栽培的方式,结合科学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灌溉、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单产和品质,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玉米的抗逆性,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三、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 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土层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
在秋季进行土壤翻耕,培肥后整地平整,做好土壤消毒和地膜铺设准备工作。
2. 地膜铺设在选好的地块上进行地膜铺设,确保地膜平整、牢固、无松动,地膜之间留有适当的缝隙便于作物生长和通风透气。
3. 育苗和种植选择适宜的玉米种子进行育苗,保证种子的优质性和健康性。
在收获期前,进行大量的种苗生产,保障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在地膜下直接种植玉米,注意种植密度和行距的设置,保证玉米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
4. 施肥管理科学施肥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等营养元素,结合土壤肥力调查,进行土壤养分的供应和调控。
5. 灌溉管理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及时进行灌溉管理,保证玉米的水分供应充足,并避免土壤中水分过多积蓄引起玉米植株积水而发生病害。
6.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对玉米田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
同时也可以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增强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7. 田间管理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田间管理,保持地膜清洁,及时清理杂草和病虫害植株,精细化管理,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各国的重要议题。
其中,在农业种植
方面,玉米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农作物。
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
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管理和护理玉米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
首先,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需要选好适合的地膜。
一般而言,可以
选择黑色或透明的地膜,这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温度以及抑制杂草生长。
在选购地膜时,需要注意其质地,厚度不能太薄,否则容易破裂,影
响栽培效果。
其次,将地膜铺设于土壤表面,并进行良好的封口。
在铺设地膜时,
需要确保地膜表面平整,顶部的“软土团”铺设在外侧以减少自然环
境的影响。
接下来,固定地膜并进行封口处理,这可以避免土壤中的
水蒸气向空气中逸出,保持土壤的温湿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与发展。
第三,为玉米加强生长管理。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
土壤的温度,有利于玉米根系的迅速生长。
种植者还可以在地膜下摆
放肥料袋或管,有利于掌控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养分吸收,提高
生长速度和质量。
此外,适当掌控水量的使用,也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与发展。
总之,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
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选择适合的地膜、进行良好的封口处理,并加强玉米的生长管理,可以让种植者收获更好的农作物,为社
会各界提供更好的食品服务。
玉米全膜栽培技术规范

玉米全膜栽培技术规范玉米全膜栽培技术规范玉米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作物,也是我国农业中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公顷,是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而玉米全膜栽培技术,则是指在种植玉米时,用特殊的膜材料覆盖在地面上,形成一种类似于温室的栽培环境。
这种栽培技术可以使玉米在生长期间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而且节约了农民的时间和劳动力。
一、技术原理1、提高土温在早春和深秋,土壤温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
玉米全膜栽培技术可以利用膜材料的温室效应提高地温,提高土壤温度,增加玉米的生长速度,缩短生长期,提高产量。
2、保持土壤水分玉米的生长对水分有很高的要求,而玉米全膜栽培技术可以通过薄膜遮盖,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减轻地下水分蒸发,增加光合作用,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防治病虫害玉米全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土传病菌和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病害和虫害的损失,为玉米生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4、延长生长期玉米全膜栽培技术可以为玉米提供一个更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从而延长其生长期,增加生长时间,改善玉米的品质,并提高产量。
二、全膜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1、选择膜材料玉米全膜栽培技术需要选用透光性好、防水、保温性能好、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薄膜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要控制膜材料的厚度和颜色,一般要选择0.008-0.015毫米的厚度,同时白色的薄膜材料可以反射太阳光线,保持玉米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2、温室搭建玉米全膜栽培技术需要在地面搭建温室,在初春和深秋需要使用暖房,可以设备通风装置,如侧边软管通风、插板通风等,通风口的位置可控制地面温度的高低。
3、基质的选择玉米全膜栽培技术需要在地面上铺设一定量的基质,以便在切换时降温和增温,通常使用有机肥或土,而且保证肥料均匀、不易透出,不易吸潮变硬。
4、播种技巧选择适宜日期播种,播种需均匀、深适中,放置稻壳或其他稳定性好的物质,保证发芽率高且能保持整齐美观的栽培效果。
论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要点

论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要点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的作物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养分利用率、水分保持能力和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的要点:1.地膜选择:选择具有良好透气性、耐候性和降解性的地膜,可以减少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波动,增加土壤湿度和温度的稳定性,促进作物生长。
2.土壤准备:在地膜覆盖前,需进行土壤平整和除草处理,保持土壤表面平整、洁净,避免地膜与杂草接触。
3.地膜覆盖:用机械或人工将地膜覆盖在土地表面,要确保地膜完全覆盖土壤,并使其与土壤紧密贴合,避免气体渗透。
4.地膜固定:地膜覆盖后,用镶嵌在地膜边缘的锚扣或砖块固定地膜,防止地膜被风吹起或异物破坏。
5.种子播种:在地膜上开一个小孔,通过手工或机械播种种子。
要注意控制种子的密度和深度,避免过密或过浅造成的种苗竞争或不良生长。
6.地膜管理:播种后,要及时合理地浇水,在地膜间开沟灌溉的同时可以进行施肥,供应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7.防虫害:增加土壤表面温度和湿度,可能导致虫害的滋生。
通过地膜下喷洒杀虫剂,或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可以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8.地膜的拆除:收获后,要及时拆除地膜,防止地膜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地膜应妥善处理,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进行环保处理。
9.节约用膜:在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中,为了节约成本和资源,可以选用较薄的地膜,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土壤条件,进行局部覆盖或轮作覆盖。
10.数据记录与分析:在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中,要及时记录并分析作物生长的数据和环境变量,如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等,以便对播种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玉米的产量,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地膜的质量、种子的选择和管理、防虫害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农田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1.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简介玉米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在土地上薄敷一层塑料薄膜,形成一种人工环境,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环境,促进玉米生长。
该技术具有保温、保湿、抗旱、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光合有效辐射等多种作用,可帮助玉米增产。
2.玉米覆膜种植的步骤1.土地准备:选择肥沃的耕地,耕翻并摊平土地,使其表面平整。
2.覆膜前处理:在覆膜前,将土地表面杂草清除干净,避免膜下生长的杂草竞争水、养分、光等资源。
3.膜铺设:在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的条件下,将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薄膜(厚度一般在0.008~0.015毫米)从土壤一侧搭在土地上,并将两侧固定,以不透水的方式铺设。
4.垂直穿孔:在玉米播种前先进行垂直穿孔,即在薄膜上开出“十”字型或“井”字型的孔,根据播种行距和株距将孔开到适当的大小和间距。
5.按孔播种:在穿孔的位置播种。
播种前,将玉米种子用药液浸泡一定时间,增加种子发芽率,提高成活率。
3.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优点1.提高产量:覆膜后,玉米生长条件更好,根系更强壮,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增加产量。
2.抗旱能力强:薄膜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3.提高质量:覆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加速玉米生长,从而提高品质。
4.减少草害:将土地表面覆盖薄膜可以避免杂草生长,减少草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薄膜厚度,过厚会使通气不畅。
2.应注意覆膜后的通风,避免造成缺氧。
3.不合适的孔径或孔距会影响通气和整齐度。
4.孔径过大或穿孔不均匀会导致成苗不均,影响产量。
5.应注意施肥,加入有机或化肥时,应在覆膜前施。
试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

试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将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地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从而改善土壤温度、水分和养分的分布情况,提高玉米的生长环境和产量。
在田间管理方面,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地膜覆盖与铺盖:选择适宜的地膜种类、规格和厚度,一般来说,一米宽,厚度在0.008mm-0.02mm之间的薄膜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在铺盖地膜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和翻耕,以确保地膜的平整铺设,避免破损和褶皱。
2.滴灌与施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种植中常常配合滴灌技术使用,通过滴灌灌溉系统,为植株提供适量的水分。
在施肥方面,可以在地膜下开沟,通过沟灌或滴灌方式,将肥料输送至玉米根系附近,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的流失。
3.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玉米的病虫害发生,但仍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及时巡视地膜下,发现病虫害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喷药或其他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4.土壤保持与杂草控制:地膜的覆盖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同时,也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对玉米的竞争。
但定期检查地膜附近边缘和地膜间隙,清除和防控杂草的生长,保证玉米的光照和养分供应。
5.控制温度与排水排气: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地膜下的温度可能会过高,影响玉米的生长。
此时可以适时进行通风降温,同时通过喷洒水或地下排水等方式控制土壤湿度和排气。
6.注意地膜的拆除与处理: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需要将地膜进行拆除。
拆膜后,进行地膜的清理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内容,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操作,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土壤和环境。
这种技术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和推广前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前准备
1、地膜:亩用幅宽80厘米、厚度0.008毫米地膜3.5公斤。
2、种子:每亩选择中晚熟、春播生育期在125天左右的杂交玉米(2433,-6.00,-0.25%)种2公斤(如:正玉20
3、秦奥23、改良商玉2号、临奥1号等)。
3、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平地或缓坡地,要求精耕细耙,打碎土块,拣尽石头,整平地面。
4、底肥:亩用农家肥20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25公斤。
二、播种
1、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比露地玉米提前10mdash;15天播种。
2、密度:以1米宽起垄,每垄两行,株距1.3尺,每亩3000株左右,做到适墒播种。
三、覆膜
播后乘墒覆膜,覆膜后用土压实四周,并在垄面上每隔3mdash;5米压一条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四、田管
1、及时放苗,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于早晚及时划膜放苗,并用土封闭膜口。
2、补苗、定苗,当田间出苗达到70mdash;80%时,对缺苗和弱苗及时补种。
4mdash;5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3、适时追肥,要重施穗肥,在喇叭口期备追施尿素15公斤。
4、防治害虫。
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土壤处理;防治玉米螟每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拌细土于小喇叭口期灌心叶防治。
1。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的种植方法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的种植方法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种植方法。
一、地块准备在选择种植地块的时候,应首先确认地块的土壤状况和排水情况。
最好选择排水性好,土层松软、肥沃的地块。
在种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进行必要的耕作、翻耕等工作,使土壤松散透气。
二、施肥在进行种植前,应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施肥。
一般情况下,在耕作前,可施入有机肥和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质。
同时,还应注意根据玉米的生长期适时进行追肥。
三、定垄在种植前要先将玉米种子按一定的密度、深度定植在已经覆膜的定垄上。
而对于大垄双行覆膜技术,定垄的间距一般为80厘米左右,定高一般在25-30厘米之间。
四、覆膜覆膜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可在保护土壤湿度的同时调整土壤温度,有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另一方面,还能起到防范野草、虫害和菌害的作用。
五、定株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将玉米定株,这对调整作物株型、增加玉米产量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可将玉米间距设置为50-70厘米,将玉米针对顺行定株,并注意保持行距的一致性。
六、及时拔草在进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时,及时拔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作物生长期内,及时拔除野草和除去玉米植株中的多余聚芽,能有效防止杂草夺取养分,保证作物充分生长并达到预期产量。
七、注意防治病虫害在进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在作物生长期内,需要定期巡查、鉴别症状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以上就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的种植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实际生产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规范
地膜覆盖主要是增温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养料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田间光照强度、抑制杂草病虫害的发生等生态效应。
并且可以使植物根叶生长速度加快,幼穗分化和灌浆时间提前,叶面积增大。
光和效率提高等生物学效应。
下面就我县玉米地膜覆盖的主要技术规范介绍如下。
(一)播前准备
1、选地:地势平坦,土质酥松,肥力中等以上。
保水保肥,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2、整地:做到地平,无坷粒,无根茬,上虚下实,一般可
以秋整地或春顶浆春起垄,垄距65-70cm,每亩地施优
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15-25公斤,硫酸
钾5公斤。
3、选膜:厚度0.008mm的地膜,膜宽80cm,每亩3.8-4.5
公斤,实际操作中一般5公斤。
(二)播种
1、播前5-7天,晒种2-3天
2、药剂拌种:种子包衣。
药种比1:40-50
3、播种时间:地温稳定通过6℃-9℃即可播种,我县一般是
3月25-4月5日,所以应在3月25日-4月10日进行播
种。
播种时要施种肥,每亩二铵5公斤,尿素2.5公斤。
4、播种方法:开沟座滤水,等距播种,深度3-4cm,播后
清理垄里面的坷垃,石块、残茬,并镇压
5、化学除草:播后每亩用50%都阿合剂125-150ml兑水
20-50公斤喷于地面
6、覆膜:机械覆膜。
然后人工检查一遍,保证两边压严,
以防大风揭膜。
7、种植密度:每亩平展型品种3300-3700株,紧凑型品种
3800-4500株。
(三)田间管理
1、播后趟一犁,防寒增温,促进幼苗早发,同时也有利于
将膜压严。
2、加强地膜管护,及时检查压土,防止风揭膜,并且盖土
不能过多或过少。
3、适时放苗,在幼苗2叶到2叶一心时及时放苗,每穴只
放一株,早放多压土,晚放少压土,注意压严。
4、搞好补苗,备好预备苗,发现缺苗及时补栽,确保全苗。
5、合理追肥,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长期长,植株繁茂,
产量高,对于养分需要量特别大,后期易产生脱肥和早
衰,所以必须适时适量追肥,在玉米7-9叶时期,每亩
追尿素12.5-17.5公斤。
6、揭膜,在玉米12-14叶片时及时揭膜,以利接纳雨水和
后期田间管理,并搞好去叶,防止养分无效消耗。
7、灌溉,抽雄至灌浆期浇一次扬花水,吐丝后一周灌一次
水,确保玉米正常授粉及籽粒灌浆用水。
8、病虫害防治,防玉米螟,可采用BT乳剂、快杀灵等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
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
在玉米抽雄前后对发病田块用50%多菌灵WP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WP800-1000倍液喷雾。
9、适时晚收,晚收15-20天,并且精收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