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1、选好地块,精细整地。

地膜玉米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田地种植为宜。

在秋深翻的基础上,一犁一耙,把前茬残
留根茬、秸秆、石块、废膜等杂物清除干净,达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以便覆膜。

2、基肥施用与起垄:在播种玉米的行内用犁开15厘米深、20-25
厘米宽的沟,先把配备的化肥施入,再混施足量的农家肥,然后进行
土壤处理,盖土起垄,一般要求垄高10-12厘米、宽70厘米。

基肥亩
用量: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玉米配方肥50公斤,玉米配方肥按氮
磷钾14:5:6的比例配制。

土壤处理可选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2%
甲基异柳磷粉剂2kg掺细土30-40kg,于施好基肥后撒施覆土。

适时播种1、适时播种:播种适期的确定以出苗避开晚霜期为宜,一般较当地玉米早播10天左右,今年由于干旱,我乡宜于4月10日以后进行。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先播种,旱地待雨水下透后播种。


种时必须做到足额下种,确保全苗,为此应以每次下种3-4粒为妥,
并及时覆土压实。

2、播种方法:先覆膜后播种:早春整地后立即覆膜的田块,适播
时应采用打孔播种的方法下种,具体做法是用2厘米粗的木棒在垄膜
播种处扎孔穿3-5厘米深的穴后下种,并立即用土填实种穴,封好膜孔。

先播种后覆膜:起垄后未覆盖地膜的田块,到时候趁墒先播。

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每穴下种3-4粒,播种后立即覆好膜。


种一般采用穴播法。

一垄双行,每穴3—4粒,行距40厘米,株距30
厘米。

今年我乡选用的地膜规格为宽90厘米,厚0.008毫米。

覆膜时,将膜两边每边压入内约10cm,铺展拉平,紧贴垄面,用土覆盖严实。

3、播种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选用品种的特征特性、田块的水肥
条件、管理水平等而定,一般田块以每亩3500-4500株为宜。

田间管理1、及时破膜放苗。

当田间出苗50%左右时,开始分期
分批连日破膜放苗。

放苗时间:幼苗第一片叶展开后就应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烫伤幼苗叶片。

放苗时要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放,晴天避中午,大风不放苗的原则,一般每穴只放一株壮苗,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

放苗应选在无风晴天的上午10时前或下午
4时后进行,不得在晴天中午的高温时段或遇大风降温期间放苗,以防高温放苗造成幼苗失水萎蔫枯死或大风降温遭受冻害。

放苗后注意及
时用土封压膜口,防止散墒和影响增温效果等。

2、查苗补苗。

在放苗过程中,若发现有缺苗断垄时,可及时催芽
补种或缓后移苗补栽,或在相邻处留双株。

补种时必须提前3天先浸
种催芽,并于补种后3-5天查看补种处的出苗情况,且出苗后偏施适
量速效肥以促快长;补栽应在幼苗2-3叶期结合田间间、定苗进行,
选用稠苗处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并在缓苗期过后给予适量追肥。

3、适期定苗,彻底除蘖。

在幼苗3-4叶期根据田间苗势确定适宜
的间、定苗时间,长势强壮、苗旺可适当早间、早定,苗势弱可适当
晚间、晚定。

定苗时必须确保每穴选留一株壮苗、大苗,去掉小苗、
弱苗。

地膜玉米早春的温度、土壤的水肥条件较好,对幼苗生长十分
有利,拔节后易从茎基部长出分蘖,影响主茎生长发育,必须随时检查,早发现早掰除。

4、合理追肥,适量灌水。

地膜玉米前期发苗快,地力消耗大,若
地力基础差、基肥施用不足时易出现脱肥和早衰现象,要根据土壤肥
力供应状况和苗情需要及时合理追肥和适量灌水,一般施玉米配方肥2次,在拔节期亩施玉米配方肥3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亩施玉米配方肥
15公斤。

今年旱情严重,有灌溉条件的可顺垄沟小水漫灌,防止大水
漫灌。

5、加强监测,及时防治病虫。

玉米虫害以玉米螟和粘虫为防治重点。

防治玉米螟应在心叶末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灌心(每株
灌药约10克)或5%锌硫磷颗粒剂等撒施心叶内防治;防治粘虫应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600倍液喷雾或亩用40%甲基异柳磷50克用少许水
稀释后拌5公斤麦麸或饼粉制成毒饵于傍晚撒施田间防治。

秋雨多时
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于玉米吐丝前后喷洒防治病害。

适时晚收当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时,适时晚收7-10天,可提
高产量。

并将残膜收拾干净,集中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影响后茬作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