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冷发海绵技术协议(DE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__座椅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633–200×客车座椅The seats of passenger vehicles(征求意见稿)200X-XX-XX发布 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4.1 一般要求4.2 零部件要求4.3 装配要求4.4 调节功能4.4.1 座椅头枕4.4.2 座椅总成纵(横)向调节机构4.4.3 靠背角调节机构4.4.4 座椅扶手4.5 安全性4.5.1 座椅背面的安装件或附件4.5.2 座椅纺织面料4.5.3 座椅有机材料的燃烧特性4.5.4 座椅头枕4.5.5 安全带的安装和固定4.5.6 纵(横)向调节机构的锁止力4.5.7 座椅扶手强度4.5.8 座椅脚蹬强度4.5.9 座椅强度4.6 可靠性4.6.1 纵(横)向调节疲劳性能4.6.2 座椅扶手循环试验4.6.3 座椅脚蹬循环试验4.6.4 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4.6.5 靠背调角器耐久性5 试验方法5.1 座椅面料断裂强力试验5.2 座椅面料耐摩擦色牢度试验5.3 座椅面料透气性试验5.4 座椅衬垫材料性能试验QC/T 633—200×5.5 座椅5.6 座椅总成纵(横)向调节功能试验5.7 座椅有机材料燃烧特性试验5.8 座椅头枕试验5.9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强度试验5.10 座椅扶手强度试验5.11 座椅脚蹬强度试验5.12 座椅强度试验5.13 纵(横)向调节疲劳试验5.14 座椅扶手循环试验5.15 座椅脚蹬循环试验5.16 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试验5.17 靠背调角器耐久性试验6 检验规则6.1 出厂检验6.2 型式检验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前言本标准是对QC/T 633-2000《客车座椅》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QC/T 633-2000《客车座椅》,其主要技术差异如下:1、增加了以下要求:a)外购件、外协件的要求;b)座椅纺织面料断裂强力、缝合部位接缝强力的要求;c)座椅纺织面料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d)座椅有机材料阻燃性能的要求;e)座椅调节装置调节功能的要求;f)纵(横)向调节疲劳性能的要求;g)座椅扶手强度和可靠性的要求;h)座椅脚蹬强度和可靠性的要求;i) 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的要求;j) 靠背调角器耐久性的要求;k) 座椅总成纵(横)向调节功能的要求;2、更新了以下标准:a)GB/T 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b)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c)GB 13057—2003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d)GB l4166—2003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e)GB 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3、修改了以下内容:a)客车座椅的名词术语;b)型式检验产品合格判定规则。
汽车坐垫执行标准

汽车坐垫执行标准1. 引言本标准旨在规定汽车坐垫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以确保其安全、舒适、耐用和环保。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汽车坐垫,包括但不限于真皮坐垫、布艺坐垫、亚麻坐垫和竹炭坐垫等。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坐垫,无论是原装配件还是后装市场产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其他车辆的坐垫。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实施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3188-2015 汽车座椅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5703-2011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4. 术语和定义4.1 汽车坐垫:放置在汽车座椅上的垫子,主要用于增加座椅舒适性,保护座椅,防止滑动等。
4.2 安全性:指坐垫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或危害。
4.3 舒适性:指坐垫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触感、支撑和减震效果,使乘员感到舒适。
4.4 耐用性:指坐垫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抗老化、抗变形等性能,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4.5 环保性:指坐垫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不含有害物质,可回收利用。
5. 要求5.1 安全性要求:汽车坐垫应符合GB/T 3188-2015中关于座椅安全性的要求,如头枕应符合GB/T 15703-2011的要求。
5.2 舒适性要求:汽车坐垫应具有良好的触感、支撑和减震效果,使乘员感到舒适。
座面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适应不同体型和体重的乘员。
5.3 耐用性要求:汽车坐垫应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抗老化、抗变形等性能,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耐磨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4 环保性要求:汽车坐垫应采用环保材料生产,不含有害物质,可回收利用。
如有异味,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汽车座椅大全执行标准

编号:CNCA—02C—063:2005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产品2005-10-10发布2005-12-01实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1.适用范围2.认证模式3. 认证的基本环节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2型式试验4.3初始工厂审查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5 获证后监督5. 认证证书5.1认证证书的有效性5.2认证证书的变更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6.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6.2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6.3加施方式6.4加施位置7. 收费附件1 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附件2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附件3 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M、N类汽车的座椅产品(但不适用于折叠式座椅、侧向座椅、后向座椅和M2、M3类客车中A级、I级客车使用的座椅)及M1类车辆的前排外侧座椅头枕产品。
2.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3. 认证的基本环节3.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3.2型式试验3.3初始工厂审查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5获证后监督(抽样)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认证的单元划分同一生产厂生产的且在以下主要方面无差异的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产品视为同一单元:1)座椅总成的结构及形状,允许座椅护面的材料及颜色不同;2)座椅软垫和骨架总成的位移调节、锁止装置等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及尺寸;3)座椅软垫的结构和材料;4)座椅总成固定装置的结构;5)头枕骨架和泡沫的结构、尺寸及材料,允许头枕护面的材料和颜色不同;6)头枕连接件的结构和材料。
4.1.2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见附件1。
4.2 型式试验4.2.1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型号的,送本型号的样品。
以多于一个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应由认证机构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型号,其他型号需要时作差异试验。
基于DOE法降低发泡聚氨酯座椅VOC

基于DOE法降低发泡聚氨酯座椅VOC张丽娜(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汽车车内空气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〇为满足GB/T276300-2011 《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V O C限值的要求以及上汽降低整车挥发性有机物(V O C)的要求,本文以车内座椅聚氨酯发泡为研究对象,采用D O E全因 子实验设计法和Minitab软件对座椅发泡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座椅T V O C值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和发泡工序优化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D O E法挥发性有机物发泡聚氨酯工艺优化1引言V0C是英文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 写,意为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醛类和 芳香烃,如甲醛、乙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等,它们在室温条件下就会挥发和扩散[|]。
众所周 知,V0C气体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一些物质具有 毒性,甚至会诱导有机体产生突变。
GBA1 276300-2011《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 和丙烯醛的浓度要求,2016年修订后的标准由推 荐标准改为了强制性标准。
聚氨酯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若采用 单因素实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由 于各因子之间存在的交互效应,因此采用单因素 实验往往不能得出最优工艺参数。
DOE是实验设 计(Design of Experiment )的英文缩写,DOE通过 改变过程的输人因素,观察其相应输出响应的变 化,从而获取关于整个过程的知识,确定各个输人 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各个输人因素如何影响输出响 应,并如何达到最优化过程的方法,也是目前能够检测并量化因子交互效应最有效的方法。
DOE法 可以考虑到各因子间的交互效应,以较小的实验 次数得出最优工艺参数。
2筛选因子通过对发泡聚氨酯座椅生产工艺研究,采用 鱼骨图和FMEA法分析可以找到影响发泡聚氨酯 座椅V0C的六个重要潜在因子,分别为:模具温 度、开孔度、水分、除酸助剂添加量、聚醚原料醛酮 含量及空气流通程度。
车用低VOC低FOG低气味聚醚型火焰复合型海绵的开发

2021.10科学技术创新车用低VOC 低FOG 低气味聚醚型火焰复合型海绵的开发梅雪(上海井上贸易有限公司,上海200235)聚氨酯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仪表盘、保险杠、挡泥板、密封等领域。
对于汽车内饰中的聚氨酯软泡材料,在发泡中,由于叔胺类、凝胶类、辛酸亚锡类催化剂和整泡剂等原料的使用,增加了产品的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另外,为获得所期望的性能,往往会在原料或配方中引入一些小分子添加剂,这也直接导致VOC 的增加,同时,制造聚氨酯软泡所使用的主体原料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在反应不完全的情况下,其残留单体也会导致产品雾值FOG 的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2012年,国家环保部发布关于征求国家环保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将此推荐性标准修订为强制性标准,2012年各汽车主机厂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标准强化,同时设置车内气味等级作为一项重要的管控指标,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
作为汽车内饰的主要材料,海绵被广泛应用在座椅、顶棚、门板等处,且使用面积非常大,是车内有机挥发物释放的主要来源[1]。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对全新原料进行组合,来实现有机挥发物低排放的目的,以及低VOC 低FOG 软泡的一种开发思路。
同时讨论了这些全新原料的使用在聚氨酯软泡制作过程中对软泡物理性能、气味以及VOC 、FOG 值的影响。
1项目概况2018年初应终端车厂(奔驰)的要求,也为使产品在市场上保有持久竞争力,决定立项开发一款极低Emission 、低气味的汽车内饰用聚醚型火焰复合型海绵。
2配方设计2.1配方设计要求依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的要求,结合奔驰汽车供货规范DBL 5404,对配方设计要求制定如下:2.1.1VDA-278标准下测得的TVOC 值<100ppm ;FOG 值<200ppm 。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的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的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看来老司机虽然经历丰富但也有羞涩的一面嘛其实放美女图是为了男女搭配学习嘛这样就不会枯燥呀好啦,言归正传,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对座椅的舒适性和实用性都很关注,对人体的感觉最为明显。
今天漫谈君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整车座椅的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
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1)座椅(seat)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
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
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1)“H”点(“H”point)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干货】汽车座椅设计规范

【干货】汽车座椅设计规范智享导读GEAR SHARE•获取《本文pdf+相关干货资料合集》,进入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原文”获取下载路径。
•免费资料包下载:【干货合集】内外饰篇丨工艺流程—正文—一、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座椅设计应满足的性能要求和应完成的校核内容适用于M1,N1类汽车座椅的设计开发,其它类型车辆可以参考此文。
二、座椅相关的标准本文中座椅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如下: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550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l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11552 《汽车内部凸出物》GB11551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T 5453 《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FZ/T 72001 《涤纶针织面料》GB/T 10802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10607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压陷法)》GB/T 6670 《软质泡沫塑料回弹性能的测定》GB/T 6669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T 6344 《软质聚氨酯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外观(体积)密度的测定》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三、座椅总体布置、设计1座椅基本结构手动型电动型2座椅总布置输入条件整车销售区域及性能要求,确定应满足的法规条款;座椅配置及性能要求,确定座椅结构;整车总布置图、造型CAS面、座椅周边环境数据3座椅法规校核座椅在结构设计中的法规校核主要是内部凸出物和头枕两方面的内容。
1)内部凸出物区域一、包含在该区域内的结构圆角需要大于2.5mm内部凸出物校核主要满足GB11552和ECE R21相关要求,具体如下:a、对于不带头枕的独立式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座椅中心线的座椅中心面100m的左右两个纵向垂直面间,且过靠背顶点沿基准线向下100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靠背的后面的区域;b、对于不带头枕的长条座椅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由制造厂提供的每个外侧座椅纵向中心面100mm的左右两个纵向垂直面间且且过靠背顶点沿基准线向下100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靠背的后面的区域;c、对于带有头枕的座椅或长条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座椅纵向中心面70mm的左右两个纵向垂直面间且过R点沿基准线向上635mm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区域,试验时,对可调节头枕,一般将头枕在可调节范围内调节到最不利的位置。
汽车座椅大全执行标准

编号:CNCA—02C—063:2005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产品2005-10-10发布2005-12-01实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1.适用范围2.认证模式3. 认证的基本环节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2型式试验4.3初始工厂审查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4.5 获证后监督5. 认证证书5.1认证证书的有效性5.2认证证书的变更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6.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6.2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6.3加施方式6.4加施位置7. 收费附件1 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附件2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附件3 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M、N类汽车的座椅产品(但不适用于折叠式座椅、侧向座椅、后向座椅和M2、M3类客车中A级、I级客车使用的座椅)及M1类车辆的前排外侧座椅头枕产品。
2.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3. 认证的基本环节3.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3.2型式试验3.3初始工厂审查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5获证后监督(抽样)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认证的单元划分同一生产厂生产的且在以下主要方面无差异的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产品视为同一单元:1)座椅总成的结构及形状,允许座椅护面的材料及颜色不同;2)座椅软垫和骨架总成的位移调节、锁止装置等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及尺寸;3)座椅软垫的结构和材料;4)座椅总成固定装置的结构;5)头枕骨架和泡沫的结构、尺寸及材料,允许头枕护面的材料和颜色不同;6)头枕连接件的结构和材料。
4.1.2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见附件1。
4.2 型式试验4.2.1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型号的,送本型号的样品。
以多于一个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应由认证机构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型号,其他型号需要时作差异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冷发海绵
技 术 协 议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二年二月
目录
一. 车型品种······································2
二. 生产依据······································2
三. 技术要求······································2
四. 泡沫成品验收的界定····························4
五. 交货时间和地点································4
六.质量保证······································4
七.其它··········································5
八.签字··········································5
甲 方: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拟购乙方提供的冷发座椅海绵,乙方按照我司提供的发泡
模具根据下达的具体订单制造生产、检验以及运输工程。达成如下协
议:
一、车型品种:
系列座椅泡沫。
二、生产依据:
1、乙方根据甲方下达的具体生产计划,按具体需求数量及需求日期
进行生产、检验及配送。
2、乙方提供的座椅泡沫必须是甲方提供模具生产的,泡沫表面干净
无污染;无边角余料等硬边及撕裂现象;
3、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提供的要求及模具形状、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安
放无纺布、钢丝等整体发泡预埋件。
三.技术要求:
3.1泡沫外观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1 色泽 色泽基本保持一致 目测
2 气味 不允许有刺激皮肤、令人厌恶的气味 嗅觉
3 硬皮 不允许有影响装饰外观的硬皮 目测
4 气孔 不允许有尺寸大于6mm的对穿孔和大于10mm的气孔 盒尺
5 裂缝 不允许有裂缝、漏粘,开胶 目测
6 污染 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手脚印等明显的污染 目测
7 外观质量 与人体接触表面不允许有超过2mm的凹坑、暗洞 盒尺
8 凹陷 不允许有深度≥2mm的凹陷,同时凹陷面积不超过制品使用面积的7% 盒尺
9 成品重量 海绵制品在标准重量的基础上可以浮动±5‰ 电子秤
10 预埋件 a、扎丝无跑位、裸露、漏放等现象 b、无纺布铺放平整、无褶皱,漏放现象 目测
11 尺寸
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用盒尺测量长度的允
许误差不超过±5mm,宽度的允许误差不超过±2mm,游标卡尺测量装配尺寸允许误差不超过±2mm 盒尺
游标卡尺
12 内在质量 剪开制品表面,海绵制品内部细腻均匀,无开裂和明显的中空现象 目测
3.2泡沫成品性能技术指标要求:
序
号
项 目 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备 注
坐垫 靠背
1
密 度(Kg/m3) ≥44 ≥30 GB/T6343
2
回 弹 率(1%) ≥40 ≥35 GB/T6670
3
拉伸强度(Kpa) ≥110 ≥100 GB/T6344
4
断裂伸长率(1%) ≥100 ≥100 GB/T6344
5 压陷25%时的硬度(N) 100-300
80-180 GB/T10807
6
压陷65%时的硬度(N) 300-900 280-600 GB/T10807
7
65%/25%压陷比 ≥2.6
8 撕裂强度(N/m) ≥280 ≥250 GB/T10808
9 75%压缩永久变形(1%) ≤20 ≤25 GB/T6669 70℃、22h
10 燃 烧 性(mm/min) ≤100 GB/T8410-2006
11 干热老化后拉伸强度最大变化率(1%) ±30 GB/T9640 140℃、17h
12 湿热老化后拉伸强度最大变化率(1%) ±30 GB/T9640
105℃、3h、
100%RH
四、泡沫成品验收的界定:
1.到货验收:是指乙方根据甲方下达的具体订单,按时按量地将成
品泡沫运抵合同约定场地并提请甲方按合同要求进行外观检验和
数量清点等活动的过程,以验收合格入库单据为双方签署的到货
验收合格证明单据。
2.到货成品泡沫检验不符合上述 “三.技术要求”的不予入库。
五.交货时间和地点:
交货时间:乙方按甲方下达的具体订单要求及交货时间为准。
交货地点:
六. 质量保证:
乙方必须每月为甲方提供一份关于甲方需求产品种类的、满足甲方
技术要求的成品泡沫性能检测合格报告。
七、其它
1、本技术协议为甲乙双方签定的供货合同的组成部分,由甲乙双
方共同签字后与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为本项目制造和验收的依据及标准。
3、本协议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方有效。
4、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5、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本协议中双方未约定、不明确的
事项或与商务合同有冲突之处,双方另行补充约定。
6、本协议文本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7、其余未尽事宜,双方本着友好协商和为整个项目负责的态度共
同商议解决,如有重大调整时,另签订补充协议。
八、签字:
甲 方: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乙方:有限责任公司
经办人: 经办人:
代 表: 代 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