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义学解读英语习语
论英语习语的意象图式理据

论英语习语的意象图式理据[摘要]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精华,对英语习语的语义的理解与诠释是我们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意象图式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认知层面,是人们初始的认知结构,可以作为人们理解习语的一个语义理据。
本文拟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英语中的一些习语。
[关键词]英语习语意象图式习语义认知理据[Abstract] English idiom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quintessence of English languag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idioms is the key to learning English well. Image schema i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level and cognitive structure as well,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understanding idioms.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English idioms from the aspect of image schema.[Key words]English idiomsimage schemasidiomatic meaningcognitive motivation一、综述习语的重要性、特点及其研究英语习语是英语词汇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具有形式上的固定性和语义上的整体性。
因此,对英语习语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习语的结构、语义上,有的集中在其用法上。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它为习语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性的研究视角。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习语作为最地道和最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常常被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语言的精华。
英汉典型习语语义对比分析

英汉典型习语语义对比分析作者:刘振卫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1年第06期摘要: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
英汉习语是各自民族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承者,通过对英汉五大典型习语语义的对比分析,全面掌握英汉习语的微妙,对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共存和互补,避免望文生义,实现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语;对比;跨文化交际一、语言、习语与文化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
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它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和汉语是中西方文明的凝聚,是文化世界的奇葩。
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涵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二、自然习语自然词汇是指有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物质的词汇,如春、夏、秋、冬、风、雷、雨、电等。
由于英汉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生活方式不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客观物质产生不同的认识,在英汉习语中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充满生机,象征着生机盎然。
例如:“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而“西风”表达的是冬天的萧条和冷寂,象征悲凉消极。
例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英国是个岛国,地处西半球,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迥异。
在英国,“West Wind”是指“春天的风”,温暖湿润,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英语习语学习:掌握常用的英语习语

a piece of
cake(非常容
易的)
副词性习语:
以副词为核心
的习语,如:
on the spot
(立即)
学习英语习语的有效方法
运用习语
• 在口语交流中尝试使用习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在写作中运用习语,丰富文章表达
了解习语的意义和用法
• 通过查阅词典和参考书,了解习语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效率行口语交流 Nhomakorabea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CREATE TOGETHER
DOCS
• 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和书籍,了解习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记忆习语
• 通过重复练习和联想记忆,记住习语的意义和形式
• 通过制作习语卡片,随时随地复习习语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习语
了解习语的文化背景
• 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
• 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感受习语所传达的文化气息
制定合理的英语习语学习计划
设定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 如:学习100个常用英语习语
• 如:每天学习5个英语习语
• 如:掌握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和语用意义
• 如:每周复习一次所学习语
利用各种资源学习英语习语
利用教材和参考书学习英语习语
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学习英语习语
• 如:阅读《牛津英语习语词典》
• 如: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习语
07
英语习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英语习语学习中的常见困惑
困惑一:英语习语的意义和用法难以理解
• 解决方法:查阅词典和参考书,了解习语的意义和用法
• 解决方法:阅读英语文章和书籍,了解习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小议英语习语的翻译(全文)

小议英语习语的翻译一、英语习语的基本特征(一)形成的民族性习语具有鲜亮的民族特色,它们的形成受到各自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经济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影响。
英语中较老的习语多源于伊索寓言、希腊神话或圣经故事,其他习语多出自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及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或者十九至二十世纪中期发生的某些历史事件。
例如,《圣经》中的短语devout s brhm(像亚伯拉罕一样虔诚) 形容某人“非常虔诚”;the pple of one’s eye(眼睛中的瞳孔) 意指“珍爱的人,掌上明珠”;《伊索寓言》中的sour grpes(酸葡萄) 喻指“把得不到的东西有意说得一钱不值”。
英国是个航海强国,航海业在英国一直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对“船”的依赖与进展决定了这个航海民族必定使用大量与“船”有关的习语,例如:in the sme bot(在同一条船上),意指“同舟共济,处境相同”;when the ships come bck(当船回来的时候),喻指“愿望实现的时候,发财的时候”,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二)语义的统一性习语的语义统一是指其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个习语的意义不是组成该习语各个单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作为一个整体的新的含义。
英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内涵与汉语正好能呼应的数量是很有限的,因此我们往往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还会制造笑话。
例如,;大家熟知的to rin cts nd dogs 不是“下猫和狗”,而是“倾盆大雨”;et crow 不是“吃乌鸦”,而是“被迫做丢脸的事情”。
(三)结构的固定性一般而言,短语的构成是相对灵活的,同意形式上有不同的变体。
例如:deliver letter, delivery of letter,以及hving delivered letter 都是可接受的搭配。
而习语是语言中固定的形式,一般是不能改变的,即人们不能改变习语中单词的位置,不能随意增减成分以及不能任意用同义或近义成分替换。
英语习语特点及翻译论文:简析英语习语特点及翻译

英语习语特点及翻译论文:简析英语习语特点及翻译[摘要]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英语习语有两个显著特点: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固定性。
要正确理解习语的意思,必须了解习语的这两大特点,同时,也要弄清习语翻译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 英语习语特点翻译一、习语的概念英语拥有丰富的习语,它们构成了英语的核心和精华。
英语习语不仅反映英语的特点,而且彰显各民族及各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习语作为语言精华和民族文化瑰宝, 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是语言的历史遗留, 也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更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习语是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它的起源是在口头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俚语和俗语,是英语经长时间使用后提炼出来的短语和短句。
那么,何谓习语? 习语即习惯用语,是由固定的词组和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模块”( linguistic chunks) , 这样的“语言模块”通常具有文字精练、音节优美、韵律协调的特点,往往言简意赅,含义深邃,形象生动,意境鲜明,富有哲理,令人启迪。
它适宜用来比喻其他的事物。
使事物更具有鲜活的特征,具有短小精悍、干净利落、易懂易记、说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等特征。
在广义上讲,习语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典故(allusions)、俗语(colloquialisms)等。
二、英语习语的特点英语习语有两个显著特点: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固定性。
即习语语义必须通过词的固定组合来体现,然而这种体现并不是组合中各词字面意义的简单总和,其语义有时要通过形象比喻,有时又背离逻辑而无理可喻。
因此,要理解英语习语,切忌从表层的词义获得其语义。
1、习语语义的整体性习语语义的整体性是指习语的语义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不能根据组成这个习语的各个单词的意思或分拆开来理解,因为很多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成俗的构成整体意义,应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
50句趣味成语教会你地道英文

50句趣味成语教会你地道英文分享首次分享者:.ˊ张小妹.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1.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字面意思] 猫也可以看国王。
[解释] 无名小卒也可以评论大人物。
人皆可以为尧舜。
不要因为别人的资格不够老,或经验不如你多,就不让他发表意见。
2.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字面意思] 节省一个便士就等于挣了一个便士。
[解释] 省钱是明智的做法。
省一分就是赚一分。
不要因为钱的数目不大就不把它当一回事,瞧不起小钱是不对的,要记住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这条经验。
3. 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字面意思] 眼睛盯着看的壶永远不会开。
[解释] 事情在进行中,不到时候就不会有结果,要水到渠成才行。
心急锅不开。
你着急?着急也没用!用眼睛盯着它看也无济于事,事情不会因为你着急就会有较快的进展。
4. A word to the wise.[字面意思] 送给智者的一句话。
[解释] 给明智而愿意接受别人意见或建议的人提出忠告。
我知道你能听进去话,所以我才跟你这么说。
我说的是正确的,对你有好处,而且我知道你也会听取我的意见。
5. 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字面意思] 结尾好就意味着一切都好。
[解释] 结局好,一切都好。
出自莎士比亚剧本名。
在开始或中间环节出现的一些小的差错或麻烦无关紧要,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最终的结局令人满意,那就是好的。
6. Bad news travels fast.[字面意思] 坏消息传得快。
[解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7. Beauty is only skin deep.[字面意思] 美貌只是肤浅的。
[解释] 美貌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以貌取人靠不住。
你不能只看到她有漂亮的面孔就向她求爱,你还应该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
英语idiom例子

英语习语(idioms)是英语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常由固定的短语或表达组成,具有特定的含义,不能仅仅通过其组成部分的字面意义来理解。
以下是一些英语习语的例子:1.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 意思是“下着倾盆大雨”,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下着猫和狗”。
2. "Bringing coals to Newcastle" - 意思是“做多余的事情”,因为纽卡斯尔(Newcastle)是英国的一个煤炭重镇。
3.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 意思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即提早行动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机会或好处。
4. "That's a long shot." - 意思是“那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是一次长射”。
5. "You're a big help." - 意思是“你很有帮助”,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你是一个大帮助”。
6. "It's a piece of cake." - 意思是“那很容易”,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是一块蛋糕”。
7. "He's a dead ringer for his brother." - 意思是“他和他兄弟长得一模一样”,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他已经死了,还像个钟摆一样摆动”。
8. "She's always the first to arrive and the last to leave." - 意思是“她总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她总是第一个到达和最后一个离开”。
9. "He's a fast talker." - 意思是“他说话很快”,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他说话很流利”。
英语翻译中的语义表达

英语翻译中的语义表达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而翻译则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表达语义是至关重要的。
语义是指语言中词汇、短语、句子等表达的意思和含义。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中的语义表达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词汇的语义表达是翻译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语义范围。
例如,英语中的“love”可以表示爱情、喜欢、关心等不同的含义,而在中文中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翻译。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义要求选择合适的词汇,以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其次,短语和习语的翻译也是语义表达中的挑战之一。
短语和习语是语言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它们的意义和字面意思往往不一致。
例如,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指的是“去世”,而字面意思却是“踢桶子”。
在翻译这类表达时,译者需要理解其隐含的意义,并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以保持语义的连贯性。
此外,句子结构和语法也对语义表达产生影响。
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在翻译过程中语义的改变。
例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中文中往往需要转化为主动语态。
这就要求译者在保持语义准确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语法规则,以确保翻译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此外,文化差异也会对语义表达带来挑战。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以确保翻译的语义表达符合目标文化的习惯和理解。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翻译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只有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义差异,才能准确地表达语义。
其次,译者需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以便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此外,译者还可以借助翻译工具和资源,如词典、语料库等,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英语翻译中的语义表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面对词汇、短语、句子结构、语法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1期2011年1月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cademic Forum,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9 No.1Jan.2011 DOI:10.3969/j.issn.1008-3499.2011.01.032用语义学解读英语习语崔海英(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 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解说英语习语的含义和语义,认为语言受到人类的认知环境、生活环境、认知能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有理据和动因的。
习语的语义是有理据性的,而理解习语特殊意义的两个重要的认知机制就是隐喻概念和转喻概念。
关键词:语义学;英语习语;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99(2011)01-0103-03 一、从传统理论看习语的含义英语语言中富含丰富的习语,它们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习语的特点是内涵丰富、语言精炼,概括性和表达力强,但习语的结构相对固定,它的意义不是所有构成词的含义的简单相加,也不能简单地从构成它的单个词的字面意思去理解。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它独立于人的意识、经验等主观因素。
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习语的含义可以得知,一方面,习语的组成成分是不能改变的,另一方面,习语又有着意义的褒贬、同义、反义等特征,再加上人们看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见解也就不一致,赋予习语的涵义也就不完全一样。
二、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看习语的含义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George Lakoff认为,现实是人的思维在语言中的反映,而基于人的理解范畴之外的现实是不存在的。
他提出了对结构意义的产生起关键作用的两种前概念结构:基本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y)和意象图式(image-sche-ma)[1]。
基本范畴是人类认识事物并对其进行范畴化的基本层面,是人类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直接获取的,与上位范畴(super ordinate categories)和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相比较,基本范畴最容易被理解和感知。
Lakoff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提出了四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ICM)[1],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意象图式模式。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运动、形状、空间关系、大小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
在Lakoff看来,基本范畴和意象图式是直接具有意义的,人们通过对这些空间图式的隐喻投射来理解其它更为复杂的关系,通过对基本范畴的隐喻投射来理解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因此,意象图式、基本范畴和隐喻是人们形成概念和理解概念的基础。
三、从传统理论看习语的语义根据传统的理论,习语是长期以来固定的、习用的、表达特定意义的短语或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而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在分析习语的特点时,分析的角度不同、程度深浅不同,对习语的理解也不同。
就多数情况而言,理解英语习语的语义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英语习语的整体性(semantic unity)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的含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语意义中推理出来,这类习语被称为无理据习语,在英语习语中占有很大比重。
大多数习语在形式上有内在的统一性,在语义上有高度的概括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习语语义的完整性。
例如:Student:Can you tell me the meaning of“bank”in this passage?*收稿日期:2010-09-26;修订日期:2010-12-03作者简介:崔海英(1982-),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研究,(E-mail)chy19821230@163.com.cn。
Teacher:“Bank”has two meanings,one is银行,the other is河岸。
Student:oh…Can you tell me the name of thegame?Teacher:You had better use the context tothink it over.在上面的例子中,短语“the name of the game”作为习语使用,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是“确切意义”的意思,而它的字面意义却是“游戏的名称”,由此可以看出,英语习语的意义是不能仅从单个词语的意义中推测出来的,必须把它看作一个整体。
习语的这一语义特点也成为判断一个词组是否为习语的重要依据。
(二)英语习语的结构稳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习语是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稳固性。
习语结构的稳固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成分不能任意变换或增减,如Adam’s apple(男人的喉结),apple只能是单数,不能写成复数,lose the(one’s)way(迷路)中的冠词或人称代词所有格不能略去,更不能改写成其它的形式;(2)词序不能轻易改动,如by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不可以按汉语语义改为by threes and twos;(3)语义不会因人而异,如one’s pound of flesh(致命的债务),这个习语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它的语义无论对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其他说英语的人,其语义总是不变的;(4)习语的功能不可随便套用,如fadeout表示“逐渐消失”之意,不能用于否定句。
四、从认知语义学看习语的语义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概念系统、意义和推理,为习语语义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认知语义学认为,许多习语的语义也存在着系统性的、概念性的语义理据,因此将英语习语分为两类:无理据的习语(习语的意义不能从这一习语的各个词的意义中得出)和有理据的习语(习语的意义和构成这个习语的词义有一定的联系)[2]。
Lakoff认为,习语的语义是有理据和认知机制的,与习语语义理据关系最密切的认知机制主要有两种: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一)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隐喻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提出的,是指参照一个知识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知识领域,前者通常是具体的、较熟悉的实体领域,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而后者通常是无形的、不熟悉的抽象领域,称为目的域(target domain)。
源域的使用是为了理解目的域。
隐喻产生于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是客观世界与人的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3]。
Lakof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三种。
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把一种语义域中人们较熟知的、具体的词语用于另一语义域之中,使两种语义域的概念在人们共有的认识结果(即头脑中的理想认知模式)的基础上相互映射,在言语中通过语境调节着语义的延伸和变化[4]。
下面以burnup为例来具体说明结构隐喻是怎样解读英语习语的语义的。
特别的习语意义:“发怒”(be angry)认知机制:“愤怒是火”(隐喻)概念域:“火”与“愤怒”语言形式:burn up语言形式的意义:“燃烧”、“起来”这里的概念隐喻“愤怒是火”把“火”(我们很熟悉,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与“愤怒”(我们不熟悉的抽象概念)这两个概念域联系起来,构成了习语“burn up”,具有一种特殊的习语语义,其效果就比使用be angry好多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就是通过联想,将社会地位、数量、身体状况、情绪等心理认知语义域或情感语义域中的抽象概念投射于具体的物质域中加以确认。
实体隐喻最典型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
请看下面一组例句:I am finally out of trouble.My good friend was in love last year.I have fallen into depression.以上三个例句中,出现了三个习语,它们依次是out of,in love和fall into,可以看出,love(爱),trouble(麻烦),depression(消沉)这三个表示状态的抽象概念词也被概念化为容器了。
这些状态都是抽象且陌生的概念,容器却是我们天天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所以容器的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抽象的状态和概念,并最终理解这些句子。
3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用空间方位来描述所要表现的东西或事物,比如左与右、前与后、上与下等,它们的喻体用表示方位的词来充当,并用这些方位词体现不同的实践经验和文化经验。
换言之,空间隐喻给实体隐喻一个空间方位[5],例如习语in high spirits,in low spirits,on top of the world,cheer up等等都属于方位隐喻。
下面就以in lowspirits为例来具体说明方位隐喻在习语中的作用。
特别的习语意义:“情绪低落”(be rather sorry)认知机制:“低落是下”(隐喻)401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年1月概念域:“下”、“低落”语言形式:in low spirits语言形式的意义:“在……里面”、“低的”、“精神”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概念隐喻“低落是下”把“下”(我们熟悉的、具体的源域)与“低落”(抽象的目的域)这两个概念域联系起来,构成了习语“in lowspirits”,使之具有一种特殊的习语意义。
(二)概念转喻(conceptual metonymy)Lakoff和Johnson认为,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关系主要是指称,或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可以用实体替代抽象事物,也可以以实体替代实体,同时两个事物必须属于同一个认知域[6]。
下面以hand为例作一下具体分析。
join hands with与某人合作all hands to the pump人人都该出把力change hands易手/更换主人pass through many hands经常更换主人以上例子都是以概念转喻[HAND STANDSFOR PERSON]为依据,利用[PERSON]的显著特征[HAND]来指认[PERSON],[HAND]主要起参照作用,而基本不涉及到事物特征的转移。
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习语形成的两个重要认知机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