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新城主城H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中心城、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心城、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BSZN-1200-2015/01中心城、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的办事指南2015-01-01 发布2015-01-01实施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1中心城、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的办事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上海市中心城浦西地区,中心城浦东地区、新城、外环外侧敏感区、试点城镇等特色城镇,远郊新市镇、外环外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编制/修编、局部调整)审批阶段的申请与办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修编、局部调整包括三阶段、九环节(详见附录 1)。

其中上海市中心城浦西地区、中心城浦东地区、新城、外环外侧敏感区、试点城镇等特色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书由市规土局审批,远郊新市镇、外环外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书由区县规土局审批向市规土局报备。

上海市中心城浦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市规委会审议环节由市规土局组织,中心城浦东地区、新城、外环外侧敏感区、试点城镇等特色城镇、远郊新市镇、外环外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委会环节由区县规土局按照市规委会专题会议规程要求,组织市规委专家审议工作。

公示环节由区、县人民政府进行网上及现场公示。

中心城浦西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最终成果由市规土局代市政府以城乡规划审批专用章批复,中心城浦东地区、新城、外环外侧敏感区、试点城镇等特色城镇,远郊新市镇、外环外工业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审核,向市规土局报备,由市规土局代市政府以城乡规划审批专用章批复,统一纳入信息平台。

二、事项名称和代码事项名称:中心城、新城、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

事项代码: 1200分项:中心城浦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修编、局部调整;中心城浦东地区、新城、外环外侧敏感区、试点城镇等特色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修编、局部调整;远郊新市镇、外环外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修编、局部调整。

三、办理依据( a)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

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

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从松江新城看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从松江新城看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江 区房地产 投资额 连年高 位增长 。
但发展 的同时也带来 了问题 ,新城
示范 区人气不旺造成入住率低 ,新
开楼盘面临滞销 困境 ,严重地影响
了松江新城 的发展 。
2 新城规划对 区域房地产市 场的影响
21 规划推 出对 房地产市场 的影 . 响 第一 ,新城 建设前景有效地 刺
具体 而言 城 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提供 了依据, 从而 和模式 城市区域总 基调 ,并成 为完善

划应运而生 。松江新城 自 20 年开始作 为 第一城 “启 00
动了新一轮规划 ,经过 多年 紧锣密鼓 的建设 ,松江新城 2 2 4平方公里的示范 区已基本建成 ,新开发建筑 面积达
4 N v mb r 0 6 4 o e e 2 0
价 5 0 元 /平方米 ) 00 、紫东新苑 ( 均价 50 元 /平方米 ) 50 、 剑桥风 范 ( 均价 4 0 5 0元 /平方米 ) 的均价 , 则在 5 0 / 0 0元
平 方米左 右 。
松江新城规划 目标所追 求的是 人与 自然的最佳和谐 , 力求建 成最适合人居住的城 区。它将体现 出 一城 两貌 ” 特征: 南侧 老城 主要 是以旧城改造 来体现 中国传 统文化 底 蕴: 北侧新城示范区将充分 展现世 界优秀建筑特 点和城市 风情 , 包含有城市 中心 区、 大学城 、 英式风貌区等几大区
22

由此 在北侧 新城示范 区的住 宅项 目 主要体现两大 层次 : 具有异 国情调 的高档低 密度 别墅 、混合类等物业和 与新城 中心 区风格一致的 中档公寓住 宅。 前者主要 以富裕 的高 收入人群为 主要 消费对象 集 中在英式风貌 区 , 与该 区 开放性 . 兼融性 ” 体现 民族 文化 、 、 外来文化和现代 文化共存与发展 的规划 目标和特 点相吻合 , 代表楼盘有 泰 晤士小镇 、 月亮河等j 者主要 集 中在新城 中心 区和大 后 学城 周边 以本地居 民和大学城教职 员工以及外来人才为 主要 目标客 户 , 以现代 简约舒适 为 目标 , 代表楼盘有三 湘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建成区区域昼夜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相应的标准要求。
4. 评价范围
各评价要素的评价范围见下表 3。
评价要素
表 3 各评价要素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
10
生态 空气 地表水 声环境 固体废物
5. 评价重点
规划区域内 规划区域内及向外扩展 1-2km,主要考虑周边工业区和设施的影响 规划区域内及周边水域 规划区域内 规划区域内部,并追溯到最终处置场所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说明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联合发展总公司委托开 展对“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 及规定,并经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联合发展总公司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 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 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9
(7) 环卫 贯彻固体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预计生活垃圾量为 150 吨/日。规划新建西部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场,新增垃圾 中转站 1 座,水上环卫作业码头 1 座。 (8) 消防 按接警 5 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的原则,保留佘山消防站,规划新增 2 个消 防站。
接待设施等级结构:在佘山度假区接待设施的发展导向上,规划确定以高档 酒店为重点,中档酒店、经济型酒店为主力,社会旅馆为补充的定位。在设施布 局上,确定核心区及度假区其他景区重点建设高星级宾馆,旅游城镇以高、中档 酒店与经济型酒店均衡发展的布局策略。
酒店从业人员计算:预测到 2010 年所需酒店服务人员约为 6360 人,2020 年所需酒店服务人员约为 13640 人。
2.5. 规划性质

九亭城市更新方案

九亭城市更新方案

九亭城市更新方案空间布局形成“一廊一轴、五带四片”的空间结构。

●“一廊”为G60沪杭发展廊,是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发展轴线,是一条综合性的发展廊道。

具体走向:九亭、新桥—松江工业区—松江新城主城—松江科技园区—新浜。

●“一轴”为城乡发展轴,是上海市西翼新城群的联动发展轴线,也是松江区内各板块的联系带。

具体走向:松江新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青浦东翼-嘉定新城。

●“五带”为青松生态廊道、黄浦江生态廊道、近郊绿环、油墩港生态带和洞泾港生态带。

●“四片”为四个城市战略片区,分别是新城片区、东北片区、西北片区、浦南片区。

东北片区:“整合”东北片区包括泗泾、洞泾、九亭、新桥、九里亭街道四镇一街道。

该地区紧邻中心城区,开发建设较早,城镇连绵成片,工业园区密集,经济水平较高。

但是区域内外来人口众多,交通联系不畅,公共配套缺乏,城镇品质不高,区域整体面临更新升级和整合提升。

东北片区应借力大虹桥、联动中心城,以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为抓手,结合“五违四必”整治,以“九科绿洲”为核心,联合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全面整合协调各镇的空间布局及设施配置,提升城镇发展品质,打造松江东北的地区中心。

城乡体系形成“新城-中心镇-一般镇-集镇-村庄”的区域城乡体系。

●新城松江新城规划范围包括方松街道、中山街道、永丰街道、岳阳街道、广富林街道、松江工业区、车墩镇与石湖荡镇申嘉湖高速公路以北地区。

●中心镇包括佘山镇和九亭镇。

九亭,规划人口规模为16万人,九亭镇区将结合“九科绿洲”发展,加快工业用地转型、综合环境提升、重点增补高等级文体医疗设施和绿地,建设松江东北片区的服务中心。

●一般镇包括泗泾、新桥、洞泾、小昆山、石湖荡、新浜、泖港、叶榭、九里亭街道。

九里亭街道,规划人口规模为3万-13万人,按照小城市标准进行设施建设和服务配置,满足镇域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就业需求。

●集镇包括天马、五厍、张泽,属于行政被撤但仍具有城镇建设基础的集镇。

●村庄至2035年,乡村地区规划保留保护行政村52个(其中黄桥、新镇、东夏、同建和下塘5个村为保护村),撤并行政村约34个。

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景观规划

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景观规划

1.5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6.《沈阳市大东分区规划(2010-2030)》; 7.《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8.《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9. 国家及沈阳市其它相关规划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道路系统规划图
2.4 绿地系统
“一环、一轴、多廊多点”
打造由北向南延伸而成的生态绿环, 将基地氛围两大片区。打通CBD商业金 融核心区东西向中心绿化主轴,并沿主 要道路构建多条绿化廊道,形成网络化 绿地系统。同时在轴线结合处及地区内 部布置多个绿化节点。
绿地系统规划图
2.5 景观风貌
规划景观系统着力打造CBD地区中 心商业景观轴,并沿重要道路构建多条 景观走廊。各景区与功能相匹配,反应 地区城市形象,包括:当代商业商务风 貌区、当代科研办公风貌区、原生态风 景区、汽车主题休闲景区、当代工业风 貌区等。同时各区内部布置多处人文与 自然景观节点,形成”点、线、面“三 者相结合的景观风貌系统。
CBD片区采用功能集聚的布局方式, 打造特色街区。汽车文化园依托现状汽 车工业基地,在生态绿地之中点缀各类 主题服务中心包括展示中心、商务中心、 博物馆等。
用地概念平面图
2.2 功能分区
规划对“一环、两片”的总体结构 进行功能细分。
绿环由北部原生态郊野公园和南部 城市自然景观区组成、
东片CBD地区以文化科技核心区、 行政中心区、CBD商业金融中心区、 SOHO商住混合区、居住社区为主。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其它用地开发强度控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空间管制‫ 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 规划导向‫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5.6.‫ﻩ‬风貌保护‫ﻩ‬错误!未定义书签。5.7.地来自下空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ﻩ‬其它‫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6.‫ﻩ‬住 宅‫ 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规划导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ﻩ‬基本要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6.3.‫ﻩ‬具体标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ﻩ‬开发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ﻩ‬规划导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控
7.‫ﻩ‬公共服务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ﻩ‬规划导向‫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7.2.‫ﻩ‬基本要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区


城市规划与区域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以上海松江新城为例

城市规划与区域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以上海松江新城为例
1 正 面影 响 .
也就是房地产开发, 是按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 要 , 土地 和 地 上建 筑 物 、 筑 物 及 城 市 基础 设施 对 构 等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城 市 规划 与房 地 产开 发是 宏观 与微 观 、 体 与局 整
部 、 期与 短 期 的关系 , 后者 应服 从 前 者 、 者应 兼 长 是 前
☆沈阳市 方迪房地产发展有 限公 司 地址 : 市和平区安图街 2 沈阳 号 电话 : 2 ) 3 0 4 8 ( 4 24 8 5 0
总 经理 穆秀仁
☆天津市龙都 房地产开发公司 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 5 号天津市房地产大厦 5 电话 : 2 ) 8 3 8 8 ( 2 22 6 6 O
共 开发和 商业 性 开发 两大 类 型 。其 中 的商业 性 开发 ,
定 的推动 作 用 ,从 20 0 0年至 今松 江 区房 地产 投 资
额 连年 快速 增长 。 但与 此 同时 , 也显现 出一些 问题 。 对 其进 行正 面 与 负面 的影 响分 析 , 对上 海 乃至 其他 地 区 新城 规划 建 设将 是有益 的借 鉴 。
江其 他地 区 以及上 海 市 区的交 通耗 时长 、 费用 高 。另

方面 , 大 量 住 宅楼 盘 不 断建 成 的 同时 , 边 商业 在 周
第一 , 城建 设 前景 有效 地 刺激 了房 地 产开 发投 新
资 的增长 。
顾后者 的相辅 相成 的关系 。把 握好 这种 关 系 , 是城 市
规划 与 房地 产 开 发 在 时 间与 空 间上 实 现协 调 发 展 的
20 00年 以来 ,松 江 新 城 吸 引 了大批 房 地产 开 发 商投 资 , 江 区 的房 地产 市场 处 于一 个快 速 发展 的上 松 升通道 。20 开始 , 江 区房地 产年 投 资增长 率超 00年 松 过 5 % 根据松 江 统计 局统 计 ,05年 1 至 9月 , 6。 20 月 松 江房 地产 投 资便 已超 过 2 0 全年 投 资总额 ,达 到 04年 9 .5亿 元 , 比增 长 8 .% 新城 规划对 房 地产市 场 04 同 34 。 发 出的强 烈利好 预 期 , 是房 地产 投 资 的催 化剂 。 正 第二, 新城 规 划影 响 房地 产开 发 的区 位 、 格 、 风 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新城主城H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INSTITUTE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建)城规编第(081146) 证书等级:甲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编号:00307Q10655ROM 任务编号:07-207-四所1道路101 院长:俞斯佳 分管副院长:张长兔 总工程师:苏功洲 项目负责部门:城市规划四所 所长:宋凌 所总工程师:孙珊 项目参加部门:道路与交通规划所 所长:张雁 所总工程师:许俭俭 项目负责人:苏 甦 凌 莉 项目参加人:庄一琦 詹庭坚 校对人:李静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工咨甲21020070003 董事长:张纪衡 总工程师:尤文玮 项目负责人:潘忠其 项目设计人:章晋川

二○○八年十月 松江新城主城H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 本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目 录 1. 总则................................................................................................................................................................................ 1 1.1. 规划范围............................................................................................................................................................ 1 1.2. 规划依据............................................................................................................................................................ 1 1.3. 规划目标............................................................................................................................................................ 1 1.4. 规划原则............................................................................................................................................................ 1 2. 功能布局与结构............................................................................................................................................................ 1 2.1. 功能定位............................................................................................................................................................ 1 2.2. 布局结构............................................................................................................................................................ 2 3. 土地使用规划................................................................................................................................................................ 2 3.1. 保留用地和可开发用地.................................................................................................................................... 2 3.2. 土地使用............................................................................................................................................................ 3 4. 建筑容量控制与人口规模规划.................................................................................................................................... 3 4.1. 建筑容量控制.................................................................................................................................................... 3 4.2. 人口规模............................................................................................................................................................ 4 5. 道路交通规划................................................................................................................................................................ 4 5.1. 道路系统规划.................................................................................................................................................... 4 5.2. 道路交叉口规划................................................................................................................................................ 5 5.3. 交通设施规划.................................................................................................................................................... 6 6.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4 6.1. 市政设施系统.................................................................................................................................................... 7 6.2. 市政设施设置要求............................................................................................................................................ 9 6.3. 市政控制线........................................................................................................................................................ 9 7.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 7.1. 市级、地区级公共设施.................................................................................................................................. 10 7.2. 社区级社会服务设施...................................................................................................................................... 12 7.3. 基础教育设施.................................................................................................................................................. 15 8. 绿地规划...................................................................................................................................................................... 17 9. 景观风貌规划.............................................................................................................................................................. 17 9.1. 城市景观规划.................................................................................................................................................. 17 9.2. 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18 附表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