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到底有多超级?——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到底有多超级?——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近日,有一个方案一经亮相迅速火遍全网它是全国第1个尝试实行城市总设计师制的项目。
它已入驻1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龙头企业总部它向全球设计机构发出邀请,打造“深圳版中央公园”28公顷的中央绿轴。
它将是全球城市“巅峰之作”它就是——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整体规划影视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位于深圳市域核心地段,与香港隔海相望;独具超总个性。
▲区位图城市设计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从2018年9月正式实行城市总设计师制,▲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城市总设计师团队(CCD)以孟建民院士为核心,构建了由学术委员会与执行团队组成的开放型技术平台,为指挥部及指挥部办公室提供全过程、高水准的技术服务,满足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高质量建设的需求。
深超总城市设计的片区空间结构为“一心双核,十字生境”。
规划规划总用地面积 117.4 公顷,即由滨海大道、深湾一路、深湾五路、白石三道、白石路所围合的区域,除现状保留用地外,不增加居住用地,规划以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主。
▲超总基地平面图产业类型将集中在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本规划根据主次干路、绿廊等将本片区划分 9 个开发控制单元,总建筑面积 450 万~ 550 万平方米。
规划秉持“深圳湾云城市”这一核心理念,打造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
▲天际线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合一的未来城市典范,构建世界级滨海城市天际线。
将“1 个立体城市中心2 个特色顶级街区N 个立体城市组团”作为整体结构;以轨道枢纽区为核心,建立圈层式跌落的强度模型;▲效果图通过地面、地下与二层步行系统等多维度交通模式串联各功能组团,优化人性化交往尺度空间。
这里将是24小时城市活力城区,城市市民从各个角落来到超总,白天在这里办公,晚上则充分共享这里的山海资源。
▲分析图建筑在云城市中心,将包含4万平米立体公园,1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座约400米以上的标志性塔楼,未来还包括博物馆群,音乐厅,艺术馆等各类文化设施。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以盘活存量空间为主的城市空间品质化建设和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的新阶段。
城市设计作为精细化规划管理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抓手,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蓝图式”城市设计如何面向实施建设、如何辅助规划管理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设计实施是以获得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秩序为目标,对开发建设行为进行设计控制和开发控制,将设计意图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取得一定发展,但城市设计的实施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一方面,源于设计管控文件的局限性。
由于法定地位缺失,城市设计缺乏审批和实施的流程,城市设计成果难以以法定化形式保障实施。
规划编制阶段难以精准预测实施阶段的需求,进而导致刚性指标配置过大或过小或功能分配不均;而弹性指标更多是条文管控,规划方与管理方、地块设计与建设方等各方对此理解有所偏差。
非法定化、存在误差的管控文件导致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传达至实施层面。
另一方面,源于多方协商机制的缺失。
城市设计要素的落实需要依赖开发商的认可与建设,但往往规划设计师在提交完设计文本后便结束自己的工作,其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文本传达到开发建设者这一过程缺乏有效性。
此外,设计师与开发建设者、政府部门立场不同,市场逐利导致空间资源受到侵占,开发商往往找出各种理由争取建筑面积的最大化,将公共空间私有化。
可见,目前缺乏规划师、政府部门、开发商以及市民之间正式的协商平台。
广州传统中轴线片区是广州历史城区的空间原点,古代中轴线和近代中轴线的双轴线空间结构已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缩影。
近年来,该片区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间品质不高、老龄化严重、人口活力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不显、市民城市意象感知认同偏低等城市问题,同时其面临建成环境构成复杂、城市更新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历史保护任务重等更新治理挑战。
深湾汇云中心项目

保证现场不拥堵
械,人员疲劳作业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组织施工技术以48小时内浇筑了1.3万立方米混凝土。
深湾汇云中心
技术创新提效益
三、超高层创新技术应用
1、大体积底板混凝土分层浇筑及场内外全范围交通组织 > 底板支撑应力监测及大底板混凝土养护
技术创新提效益
二、深基坑创新技术应用
6、地铁上盖消能隔振技术
钢弹簧整体隔震系统采用可预紧钢弹簧,通过阻尼减震设计,将隔振系统的竖向固有频率控制在3Hz~5Hz,将绝大部分地铁振动隔离,减少地铁 振动的传递,提高上部人员办公居住的舒适度。隔振器主要采用GPVM-8.8-S2K及GP-15.0-S2K型号,共设置241个隔振器,将上部结构与地铁 车站柔性隔离。
土腰梁,提高了混凝土支撑梁拆除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拆除工期。
深湾汇云中心
技术创新提效益
二、深基坑创新技术应用
4、具有泄压功能的袖阀管土体加固技术
袖阀管注浆
袖阀管
泄压孔
土体加固段
袖阀管泄压原理
袖阀管间距1m,孔径110mm,每延米水泥用量不少于200kg,注浆压力控制在0.3~1.0Mpa,分三次注浆,注浆孔侧设置泄压孔,并根据泄压
深湾汇云中心
技术创新提效益
二、深基坑创新技术应用
3、结构未完全封闭情况下大直径环形支撑提前拆除技术
钢马凳示意图
平躺导轨式混凝土切割机示意图
形成专利: 采用钢马凳支撑,不仅对内支撑的切割起到了安全的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整个工作面的钢管架的满堂搭设,有
效的节约了拆除成本。并且可以进行周转多次使用。 平躺导轨式混凝土切割机切割混凝土腰梁,它具有安装拆卸速度快的特点,同时一次性可以切割足够长度的混凝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标准导引第三章地方标准第四章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第五章标准的区域融合和国际化第六章标准的实施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广东省标准化条例》、《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标准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及工程经济有关标准,纳入工程建设标准管理范围。
本办法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室内外装修工程。
本办法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公共设施以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
第三条【基本原则】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其监督管理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建设工程实现安全可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循环高效。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工作重大事项,将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部门职责】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依职责分工统筹管理全市工程建设标准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制定本市工程建设标准工作计划;(二)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三)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标准进行指导和监督;(四)统筹管理市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五)指导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宝安中心区重点产业项目总部用地管理办法(试行)

宝安中心区重点产业项目总部用地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高标准、高质量引进成长型企业,打造宝安中心区重点产业项目总部基地,与深圳湾、前海协同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引领深圳西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战略目标,根据《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深府〔2016〕80号)和市相关产业政策,结合宝安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产业项目,是指经区政府遴选确定的、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产业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宝安中心区重点产业项目总部基地位于宝安中心区滨海片区核心区,东至湖滨西路、西至罗田路、北至新湖路、南至沿江高速。
第四条拟入驻企业应具有履行市级以上区域行使投资控股、运营决策、集中销售、财务结算等管理服务职能。
第二章准入条件第五条在本市无总部用地的企业按本办法规定可通过申请独立或联合建设总部大厦方式入驻宝安中心区重点产业项目总部基地。
第六条拟入驻企业类别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二)《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500强前200名的企业;(三)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除外);(四)属于如下我市重点引进和培育的产业类别的企业:1、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2、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物流和商贸流通业、科技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业等;3、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装备、可穿戴设备等;4、海洋产业:如旅游观光游艇及设计开发、海洋文化产业等。
第七条拟入驻企业的产值规模(营业收入)、纳税总额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已落户深圳市的企业:1、连续三年(申请用地之日起前三年,下同)每年纳入深圳市统计核算的产值规模(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下同),或连续三年每年在深圳市形成的地方财力不低于5000万元的,可以申请独立建设总部大厦;2、连续三年每年纳入深圳市统计核算的产值规模(营业收入)不低于25亿元,或连续三年每年在深圳市形成的地方财力不低于3000万元的,可以申请联合建设总部大厦。
面向未来的滨水总部基地设计研究——以杭州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2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12-0030-05 收稿日期 2022-12-30摘 要 在总部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开放格局吸引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及研发中心落户大都市,带动了总部基地的建设。
该文梳理了总部基地国内外建设状况,聚焦城市滨水区总部基地建设,总结出立体集约化发展、多样融合化发展与绿色智能化发展这三点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杭州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为例,分析机遇与挑战,提出超享聚落总部T台的设计理念,从自然、混合、弹性、绿色等四个方面形成设计策略,构建适应未来发展,开放共享,绿色多元,活力健康的总部基地。
关键词 总部基地 总部经济 滨水城市设计 未来城市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dquarters economy, China's open pattern has attracted multinational and local corporate headquarters, branches and R&D centers to settle in the metropolis, which has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eadquarters bases. In the article we sort out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headquarters base domestic and abroad, an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dquarters base in the urban waterfront area, then we summarize four basic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design. Taking the future headquarters base of Hangzhou Qiantang Bay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project, and propose the design concept of future headquarters community, forming a design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of nature, mixing, flexibility and greenness, building a headquarters base that is adaptable to future development, open and shared, green and diverse, dynamic and healthy, and creating a new landmark in Hangzhou Qiantang Bay.Keywords Headquarter bases, Headquarter economy, Waterfront urban design, Future city面向未来的滨水总部基地设计研究——以杭州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为例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Headquarters Base for the Future: An Example of Qiantang Bay Headquarters Base in Hangzhou在全球化影响下,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总部迁入我国。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详细规划文本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文本1总则 (1)2目标与定位 (2)3用地性质 (3)4开发强度 (3)5配套设施 (4)6道路交通 (6)7开发控制单元 (8)8城市设计 (13)9地下空间 (16)10地名 (17)11其他规定 (18)附:图表1总则1.1本规划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滨海大道、深湾一路、深湾五路、白石三道、白石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117.40公顷。
1.2制定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及其它相关专项规划。
1.3制定本规划遵循的总体原则是:高标准建设原则、土地集约利用原则、总量控制原则、绿色低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4本片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本规划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1.5本规划涉及的所有技术指标(其中特别注明者除外)均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草案)(以下简称《深标》2013版本)确定。
1.6本片区地处深圳湾滨海地区,周边汇聚了深港西部通道口岸、轨道2、9、11号线、深圳湾公园、红树林保护区、华侨城内湖湿地、华侨城主题景区、大沙河及沙河高尔夫等城市功能要素的组合,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成为环深圳湾地区(深圳一侧)未来最有效和价值最高的土地。
所有土地开发和用地建设必须符合高标准建设要求;应开展城市设计、详细蓝图等下一层次规划后,方可进行土地出让、用地开发与建设。
1.7在本片区内编制详细蓝图或城市设计,应以本规划的要求为依据进行。
2目标与定位2.1本片区的发展目标:超级总部基地是城市在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最终级地位的典型代表,是未来深圳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一个功能中心。
规划依托超级区位优势,吸引超级经济功能,打造超级城市形象,使之成为提供体验深圳滨海新生活方式的城市地区;展现城市社会面貌与建设标准的核心地区;同时也将成为应对深圳市文化创新和新经济需求的平台与深圳参与区域和城市间竞合的有效载体。
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造价咨询

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造价咨询【原创实用版】目录1.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简介2.造价咨询的重要性3.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造价咨询的内容4.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造价咨询的优势5.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未来展望正文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深圳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 170 万平方米。
这个总部基地的建设旨在吸引世界 500 强企业、国内 100 强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入驻,以促进深圳市的经济发展。
造价咨询在建设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项目的预算、成本控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效益。
通过造价咨询,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预算和时间完成。
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造价咨询涵盖了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等。
造价咨询团队会根据项目需求和市场行情,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和预算规划,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
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造价咨询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咨询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分析。
其次,造价咨询团队会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项目。
最后,造价咨询团队能够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确保企业对项目成本有充分的了解和控制。
作为深圳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项目的完成,这里将成为世界级企业的重要聚集地,为深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造价咨询的成功实施,也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联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造价咨询对于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造价咨询,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预算和时间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文本1总则 (1)2目标与定位 (2)3用地性质 (3)4开发强度 (3)5配套设施 (4)6道路交通 (6)7开发控制单元 (8)8城市设计 (13)9地下空间 (16)10地名 (17)11其他规定 (18)附:图表1总则1.1本规划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滨海大道、深湾一路、深湾五路、白石三道、白石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117.40公顷。
1.2制定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及其它相关专项规划。
1.3制定本规划遵循的总体原则是:高标准建设原则、土地集约利用原则、总量控制原则、绿色低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4本片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本规划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1.5本规划涉及的所有技术指标(其中特别注明者除外)均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草案)(以下简称《深标》2013版本)确定。
1.6本片区地处深圳湾滨海地区,周边汇聚了深港西部通道口岸、轨道2、9、11号线、深圳湾公园、红树林保护区、华侨城内湖湿地、华侨城主题景区、大沙河及沙河高尔夫等城市功能要素的组合,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成为环深圳湾地区(深圳一侧)未来最有效和价值最高的土地。
所有土地开发和用地建设必须符合高标准建设要求;应开展城市设计、详细蓝图等下一层次规划后,方可进行土地出让、用地开发与建设。
1.7在本片区内编制详细蓝图或城市设计,应以本规划的要求为依据进行。
2目标与定位2.1本片区的发展目标:超级总部基地是城市在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最终级地位的典型代表,是未来深圳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一个功能中心。
规划依托超级区位优势,吸引超级经济功能,打造超级城市形象,使之成为提供体验深圳滨海新生活方式的城市地区;展现城市社会面貌与建设标准的核心地区;同时也将成为应对深圳市文化创新和新经济需求的平台与深圳参与区域和城市间竞合的有效载体。
2.2本片区的功能导向:以各行业门类的产业链最顶端的总部办公为主导功能,辅以服务于总部基地的国际会议、展览、文化传播、信息交互及商业、公寓等功能。
2.3本片区的发展策略:规划秉持“深圳湾云城市”这一核心理念,打造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合一的未来城市典范,完型深圳湾,构建世界级滨海城市天际线。
(1)立体开发、集约利用策略。
高强度集约化开发土地空间,控制总量、预留适度弹性空间,鼓励功能混合利用;采用地上地下结合的立体开发模式,规划引导、综合协调,达到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改善景观环境、完善功能结构的目的,形成网络化、综合化、一体化、舒适化的地下空间。
(2)公交优先、交通引导策略。
完善道路路网,加强内外联系,补充和完善交通设施;构建以快速轨道交通、一般性公共交通相结合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开发地下交通通道、建设空中连接通道、完善立体交通体系。
(3)完型湾区、提升环境策略。
该片区是塘朗山-华侨城-深圳湾“上山下海”城市功能空间轴的核心城市功能区段之一,注重城市空间与北侧华侨城内湖湿地、南侧深圳湾区生态景观廊道的融合,完善公共空间网络,以公共空间、公共通道构成联通城市与自然山海的通廊,完型深圳湾区,提升整体环境品质,营造优质生活氛围。
(4)绿色、低碳健康策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覆土建筑;加强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利用;注重公共廊道和通道的景观建设;推广低碳生活理念,鼓励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营造绿色宜人的滨海生活环境。
3用地性质3.1本片区规划引导用地性质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C)、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GIC)、交通设施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详见本规划“图表”的规定。
3.2本规划所确定的用地性质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导,现状已建合法建筑与本规划规定的用地性质不符的,可继续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如需改造或重建,须按本规划规定进行。
3.3本规划所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若安排在土地使用权已出让的地块内,相关管理部门可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在有需要的时候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3.4本规划所确定的地块界线,在规划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3.5本规划规定的用地性质为地块的主导用地性质,可按相关规定兼容部分指定的其它用地性质。
4开发强度4.1本片区建设用地面积117.4万平方米,建设规模总量为450万~550万平方米(不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
4.2本规划执行过程中,地块开发强度的确定须同时满足工程地质安全建设等相关规定。
4.3本规划中确定的地块用地面积,因地块合并、细分或调整发生变化时,应保持地块建筑总量及配套设施规模不变,并对地块容积率作相应调整。
4.4本规划中对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的容积率不予规定,其开发强度按照国家、省、市等相关规定和技术规范确定。
5配套设施5.1本片区内的配套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设施。
5.2本规划中配套设施依据本片区开发强度及人口规模综合确定,当实际开发建设的总量超过规划总量上限一定限度时,对本片区配套设施造成较大影响时,应对本规划进行必要检讨。
5.3本规划确定的配套设施,在满足相关规范下,可适当增加建设规模以扩大容量;配套设施布局可在开发控制单元内适当调整。
5.4本片区规划就业人口为18~22万人,配套生活以商务公寓及周边生活住区为主,片区内部无常住居住人口。
5.5本片区配套设施设置详见本文本“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表5.5)。
表 5.5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备注:下划线表示该设施为非独立占地。
本规划配套设施按照建设规模上限配置。
5.6本片区规划1座18班国际幼儿园,附设于DU06-02地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5.7本规划居住地区级设施有社区警务室2座附设于DU06-05、DU08-03地块,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邮政支局1座附设于DU01-03地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5.8本片区污水近期排至南山污水处理厂,远期排至福田污水处理厂,特种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5.9本片区推广雨洪利用、污水再生水利用,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城市杂用水等;新建区强制推行节水型器具,建成区逐步改造淘汰高耗水的器具。
5.10本片区规划5座110千伏变电站,现状已建成一座位于DU08-05地块,规划新增4座分别附设于DU01-01、DU04-01、DU05-03、DU06-04地块。
5.11本片区规划1座通信机楼,附设于DU09-02地块,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5.12本片区规划2座垃圾转运站,分别附设于DU05-01、DU07-01地块,建议采用地下化设置,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
5.13本片区规划共设置室外固定避难场所1处,布置于中央公园DU09-05地块。
同时应按服务范围内的昼夜最大人口,结合公园绿地、停车场、广场空地等场地配置室外紧急避难场所。
5.14本规划中配套设施的建设须同时满足相关法规和规划规定的卫生与安全防护要求。
6道路交通6.1本片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为有滨海大道、白石路、深湾一路、深湾二路、深湾三路、深湾五路。
6.2本片区有现状轨道蛇口线(2号线)经过,设有红树湾站;近期规划有轨道梅林线(9号线)、机场线(11号线)经过,设有红树湾站和侨城南站。
具体线位及站点以最终批准的相关规划为准。
6.3本片区规划道路分4个等级:(1)快速路滨海大道,红线宽度110.5米,为双向10车道主道+单向2车道辅道。
(2)主干路白石路:红线宽度63 米,双向6 车道。
深湾五路:红线宽度39 米,双向6车道。
(3)次干路深湾一路:红线宽度32 米,双向4 车道。
深湾二路:红线宽度32 米,双向4车道。
深湾三路:红线宽度32米,双向4 车道。
深湾四路:红线宽度39 米,双向6车道。
白石三道、白石四道:红线宽度37 米,双向4 车道。
次干路网密度为4.59公里/平方公里。
(4)支路各地块通行与出入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12-25米,为双向或单向两—四车道,支路网密度为5.57公里/平方公里。
本规划控制建议支路的机动车宽度与相交道路,该道路依据土地出让划分及下一层次详细蓝图确定具体线位及出入口具体位置。
6.4规划在深湾二路、深湾三路分别增加一处下穿滨海大道并连接其辅道的的定向闸道,加强片区的对外交通联系。
6.5本片区内各地块主要机动车出入口不宜设置在主、次干路上,也不宜设置在行人集中与优先地区。
主干路距平面交叉口转角缘石曲线的端点80米范围内、次干路距平面交叉口转角缘石曲线的端点50米范围内不宜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支路设置尽量减少与主干路相连,支路和主干路相交时,交叉口限制车辆左行。
6.6本片区设置公交场站3处,其中1处为独立占地(DU08-08地块),现状已建成;2处为非独立占地(DU04-01、DU05-02地块),鼓励利用其他公共建筑底层或地下共建公交场站。
6.7本片区共设非独立占地公共停车场3处,分别附设于DU01-04、DU02-05、DU05-02地块;配建停车位共计约2.4万个,与绿地、广场用地合建的社会停车场建议建地下停车库形式。
其他停车位配置标准按《深标》相关规定执行。
所有停车场均应为残疾人提供不小于总数1.5%的专用停车位。
6.8本片区内有条件的道路应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鼓励公共绿地以及环境优美地区设置独立的自行车休闲道,构建便利的自行车道系统。
规划结合片区路网,在白石路、深湾一路、深湾二路、深湾三路、深湾四路、深湾五路、白石三道、白石四道设有自行车专用道,其他道路为人行与自行车混行。
此外可利用人行道、道路绿化带及建筑退线空间增加自行车道,并规定:(1)自行车专用道与城市主、次干路交叉口应设置适宜自行车通行的地面或地上、地下通道。
(2)在自行车道经过的轨道站点、公交站点、公共设施、商业设施、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等应设置自行车停放点和自行车租赁回收处。
规划在DU05-01、DU09-05地块设置两处公共的自行车存放与换乘点。
6.9本片区规划步行系统由绿地广场、道路、二层步行通廊、地下空间的人行道组成。
本片区所有慢行系统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无障碍设计。
6.10本片区规划人行过街天桥3处,分别跨越滨海大道和白石路;保留现状地下人行过街通道2处,穿越滨海大道。
除本规划规划确定外,还可以在有必要设置行人过街通道的地段修建天桥或通道。
7开发控制单元7.1为体现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强政府公共职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本规划根据主次干路、绿廊等将本片区划分9个开发控制单元,单元总用地面积为93.70公顷,建筑总量控制在450万~55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