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高脂血症(痰浊)

高脂血症(痰浊)

高脂血症(痰浊)高脂血症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含量超过一定限度的疾病。

一般以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作为血液中脂质物质的代表。

高脂血症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需要抽血检验才能确诊。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是:胆固醇(TC)≥5.7毫摩/升;甘油三酯(TG)≥1.7毫摩/升。

凡具有一项以上超标,就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临床统计显示:单纯胆固醇高占高脂血症的40%,单纯甘油三酯高20%,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升高占40%。

高脂血症的病因是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异常。

此外,与家族遗传和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人体血液中含脂质高,就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是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血症患者不断增多,并且趋向低龄化。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的“痰浊”、“血瘀”范畴。

中医认为,“浊”与“瘀”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过程。

饮食不节,过食甘肥,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常,均可导致津液停聚而成“湿浊”,进一步发展成为“痰浊”。

痰浊久郁化热,阻壅经络,影响气血正常运行,“血瘀”遂生。

故痰浊一般都伴有血瘀。

痰浊与血瘀是形成高脂血症的主因。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原则是健脾阳,滋肾阴,渗湿祛痰,活血化瘀。

下面介绍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验方。

验方1 降脂汤【药物组威】党参、白术、枸杞子、郁金、车前子各15克,桑寄生(先煎)、黄精、丹参、海藻、山楂、茯苓各20克,大黄(后下)、制半夏、泽泻各10克。

【主治病证】高脂血症。

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一项以上超过正常值。

【方药解析】党参、白术健脾阳;桑寄生、枸杞子、黄精滋肾阴;茯苓、车前子、泽泻渗湿;制半夏、山楂消食和胃祛湿痰;海藻清热软坚祛燥痰;郁金、丹参活血化瘀;大黄泻下通腑,去腐生新。

全方达到振脾阳、补肾阴、渗湿祛痰、活血化瘀的目的。

【随痖加减】若口渴多饮,舌苔光滑者,加石斛、玄参各15克;若神疲乏力者,加黄芪15克,淮山药20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上、下午服。

40天为1个疗程。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很多网友这样咨询。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是按照人体内部胆固醇的高低来判断的。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高血脂的诊断结果可分为四种。

一、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mmol/L。

二、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既总胆固醇<5.72mmol/L。

三、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 27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四、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mmol/L。

温馨提示:高血脂只要积极地配合治疗,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不要悲观,要积极的配合治疗,早日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

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

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高脂血症指机体血液中脂质含量在体内脂类代谢紊乱的作用下急剧升高,在临床较为常见,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类。

通常情况下,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患者会有肥胖、头痛、气促、眼睑黄色瘤等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对国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对中老年人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年龄日益降低,为了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病情恶化进行控制,临床需要将合理的诊断方法选取出来。

那么高脂血症的指标是什么?诊断标准有哪些?1.高脂血症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血脂过高会引发脑中风、冠心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在人体中,脂类中的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物质,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生理功能重要。

但是,如果过量也不好。

人们将胆固醇摄取过来的途径为膳食、体内大量合成,特别是肝细胞,具有最多的合成。

如果具有过多的摄入,那么就会造成血液中具有过高的胆固醇含量,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形成。

由于血液中过高的胆固醇极易沉积在动脉壁,促进斑块的形成,而动脉管壁会随着斑块的增多而变硬,管腔变窄,对血液流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靠血液供氧的心肌就可能缺氧坏死,促进心肌梗塞的发生,而中风会在脑组织缺氧的情况下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对冠状动脉、股动脉、脑动脉等造成侵害,由于这些部位很难有侧支循环形成,因此阻塞后会有极为严重的后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引发冠心病,患者会有心绞痛出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心肌梗塞出现,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中,脑供血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下不足是重要原因,而脑中风会在脑动脉急性堵塞的情况下发生。

肾性高血压会在肾动脉硬化狭窄的情况下发生。

如果肾内小动脉硬化,那么一方面会引发高血压,另一方面还会对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引发肾功能衰竭。

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高脂血症(图1)。

图1 高脂血症的危害1.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临床分高脂血症为四种类型,诊断标准分别为:①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具有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在1.70 mmol/L以上,但具有正常的总胆固醇含量,总胆固醇含量在5.72 mmol/L以下;②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中具有较高的总胆固醇含量,在5.72 mmol/L以上,但是具有正常的甘油三酯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在1.70 mmol/L以下;③低HDL-C血症:血清中具有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1.04 mmol/L以下;④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2 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 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

将总胆固醇在5.2~5.7 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 5.72 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1.70 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 1.70 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 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 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 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胆固醇)含量降低,<9.0 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的治疗中药2. 决明子海带汤:草决明20g、海带30g。

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 1 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 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3. 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 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柴胡: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

7. 首乌片:每次口服 5 片,一日 3 次,连服2~4 个月。

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肠道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

8. 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药物利压肽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脂康胶囊:主要成分:三七、大蒜粉、丹参、陈皮、山楂、陈皮、槐花主要功效:行气,活血,降浊。

高脂血症标准值

高脂血症标准值

高脂血症标准值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以下是关于高脂血症的标准值和参考内容:1. 高胆固醇血症:- 总胆固醇(TC):- 正常范围:小于5.18 mmol/L (200 mg/dL)- 边缘高胆固醇:5.18-6.19 mmol/L (200-239 mg/dL)- 高胆固醇:大于等于6.22 mmol/L (240 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范围:小于3.37 mmol/L(130 mg/dL)- 边缘高胆固醇:3.37-4.12 mmol/L(130-159 mg/dL)- 高胆固醇:大于等于4.14 mmol/L(160 mg/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范围:大于等于1.04 mmol/L(40 mg/dL,男性),大于等于1.30 mmol/L(50 mg/dL,女性)2. 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TG):- 正常范围:小于等于1.7 mmol/L(150 mg/dL)以上标准值和参考内容是一般用于临床评估高脂血症的参考值,具体参考值可能还因个体情况、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疾病情况、危险因素以及综合的血脂代谢状态来评估高脂血症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纤维酸类药物、胆酸螯合剂等。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健康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

以下是一些生活方式的参考内容:1. 健康饮食:- 采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整粮食物、豆类、水果和蔬菜 -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类、禽类和豆类-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低脂肪或非脂肪乳制品2. 增加体力活动:-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3. 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减少超重和肥胖对血脂代谢的不良影响- 合理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过度摄入能量4. 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 戒烟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 酒精摄入过高会提高血脂水平,适度饮酒或戒酒有益于控制高脂血症总之,高脂血症的标准值和参考内容可作为临床评估和诊断的依据,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高脂血症标准

高脂血症标准

高脂血症标准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过高,是一种常见的代
谢性疾病。

高脂血症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TC)>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mmol/L。

2. 三酰甘油水平:三酰甘油(TG)>1.7mmol/L。

3. 脂蛋白水平:载脂蛋白B(apoB)>1.2g/L,载脂蛋白A1
(apoA1)<1.0g/L。

4. 其他指标:空腹血糖>6.1mmol/L,体重指数(BMI)>25kg/m²,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

以上标准是根据临床实践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

当患者符合
以上标准时,就可以诊断为高脂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
参考值,具体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和诊断。

高脂血症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
疾病等。

因此,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及时治疗和控制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药物治疗包括降胆固醇
药物、降三酰甘油药物等。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戒烟限酒等。

总之,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解高脂血症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健康问题。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

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依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X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X度脂蛋白血症:血清X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血脂症的医治中药2.决明子海带汤:草决明20g、海带30g。

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3.泽泻:泽泻汤加味医治法采纳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医治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三七:研究外表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肯定的医治作用。

6.柴胡: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

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

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有关实验研究说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肠道运动,阻挡或减少脂类在肠道汲取,因而血脂下降。

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药物利压肽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主要成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成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脂康胶囊:主要成分:三七、大蒜粉、丹参、陈皮、山楂、陈皮、槐花主要成效:行气,活血,降浊。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酯血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患者患有急性胰腺炎,同时血清甘油三酯(TG)≥11.3 mmol/L。

甘油三酯在5.65~11.3mmol/L之间,且出现乳糜样血清,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

2. 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而与血清胆固醇值(TC)无关。

甘油三酯(>11.3mmol/L)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甘油三酯(TG)<5.65mmol/L,HTGP患者症状和预后明显改善,且有预防价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高脂血症胰腺炎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脂血症: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998 年第10 版,确定高血脂症界限: 空腹血清胆固醇( TC) > 6. 2mmol/ L ; 甘油三脂(TG) > 2. 28mmol/ L ;高密度酯蛋白(HDL - C) < 0. 09mmol/ L。

其诊断标准为: 近期2 次(相隔2 周以上) 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 ≥6145 mmol/ L , 甘油三酯( TG) ≥1153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h) 男性≤1104 mmol/ L , 女性≤1117 mmol/ L 。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确定了血脂升高标准,同时也将血清HDL-C降低作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之一。

静脉血液检查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高脂血症:
1.血清LDL-C 3.64mmol/L(140mg/dl)以上;
2.血清HDL-C 0.91mmol/L(35mg/dl)以下;
3.血清TG 1.70mmol/L(150mg/dl)以上;
4.血清TC
5.72mmol/L(220mg/dl)以上;
正确的血脂检测,应在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

以下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脂: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
者;
2.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
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女性也应该接受血脂检
查。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简介如下:
⑴英国心脏病学会标准:
1)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需要饮食控制;
2)胆固醇浓度>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应考虑饮食/药物治疗;
3)治疗目的:降低胆固醇至<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⑵⑵英国高脂血症学会建议:
1)一般人群最佳胆固醇浓度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2)胆固醇为5.2~6.5毫摩尔/升(200~250毫克/分升)的人应接受一般饮食咨询和危险因素建议;
3)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的人饮食或饮食加药物治疗,除非其HDL胆固醇浓度>2.0毫摩尔/升(77毫克/分升);
4)胆固醇低于6.5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很少需要药物治疗。

固醇在6.5~7.8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时,少数病人需要药物治疗。

胆固醇超过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时,大多数病人需要药的治疗。

⑶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现行政策(见表3)
胆固醇(毫摩尔/
升)甘油三酯(毫摩尔
/升)应采取措施
5.2~
6.5(200~250毫克/分升)<2.3(204毫克/
分升)
饮食控制,很少采用药物
6.5~
7.0(250~300毫克/分升)<2.3(204毫克/
分升)
饮食控制无效时,可用药物
<5.2(200毫克/
分升)2.3~5.6(204~
496毫克/分升)
纠正其原因(饮酒或肥胖),饮食治疗,
如合并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时,可考虑
使用药物
5.8~7.8(224~分
升)2.3~5.6(496毫
克/分升)
应怀疑家族联合性高脂血症。

如饮食控制
无效时,使用药物
>7.8(300毫克/
分升)>5.6(496毫克/
分升)
饮食和药物
⑷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1)危险状态:
总胆固醇(毫摩尔/
升)解

推荐措施
<5.18(200毫克/
分升)理

5年检查一次
5.18~
6.20(200~239毫克/分升)临

如无冠心病或其他危险因素,应每年检查一次;如有冠心病或其他危险因素,应做脂蛋白分析,根据LDL
胆固醇做适当治疗
>6.21(240毫克/
分升)增

脂蛋白分析,根据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
2)治疗指标:
对于无冠心病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少于2个的病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4.2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

对于无冠心病和有2个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

对于有冠心病的病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2.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

NCEP定义的冠心病附加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病史、吸烟、高血压、重复检验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毫摩尔/升(35毫克/分升)、糖尿病、有阻塞性脑血管病或严重肥胖病史。

⑸NCEP关于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和治疗的第二次专项调查报告——成人治疗专项调查之二(ATP Ⅱ)。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为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4.1毫摩尔/升(130~159毫克/分升)为交界性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为理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水平。

临床评价应包括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基本的实验化验检查。

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其他冠心病正向危险因素包括:①年龄。

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早发绝经而无雌激素替代治疗;②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父亲和其他男性直系亲属55岁以前,母亲和其他女性直系亲属65岁以前确诊为心肌梗死或猝死者);③吸烟;④高血压(血压≥18.2/11.7千帕或服用抗高血压药者);
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0.9毫摩尔/升,即35毫克/分升);⑥糖尿病。

负向危险因素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6毫摩尔/升,即60毫克/分升)。

高度危险定义为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毫摩尔/升(60毫克/分升)则减掉一个危险因素,因为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使冠心病危险性减少。

肥胖未被列为危险因素,是因为肥胖的危险作用可通过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作出解释(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及糖尿病),但应把肥胖作为干预措施的目标。

ATP Ⅱ中的一些新内容明显不同于首次的报告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如下:
1)进一步强调冠心病危险状态在降低胆固醇疗法中的指导作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已知的冠心病病人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为高度危险状态人群,要使这些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年龄亦列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男性≥45岁,女性≥55岁。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但其他方面冠心病危险较低的大多数较年轻的成年男性和绝经前的女性,建议推迟药物疗法。

●进一步确认绝经后妇女和其他方面正常的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性,并建议给予降低胆固醇治疗。

2)密度脂蛋白作为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素应给予更多的注意:
●胆固醇初次检查时,应加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确认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一种负向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考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进一步强调体力活动和减肥是高胆固醇血症饮食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