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首诗。
姓名: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朝代:唐代中期大臣,
籍贯: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经历: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 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 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 祀孔庙。
贡献: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 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 指导意义。
作品:著有《韩昌黎集》等。
诗意: 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五、赏析探究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运用拟人手法,将花草树木赋予了 人的思维,使那些原本没有生命的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 命特征,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 斗艳的美丽景象,突出其生机勃勃。
4、诗人笔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 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勇气非常可爱。此情此景给你什 么样的启示呢?
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六、主旨归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喜爱、珍惜、赞美之情。 同时也蕴含着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姓名: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朝代:唐代中期大臣,
籍贯: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经历: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 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 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 祀孔庙。
贡献: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 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 指导意义。
作品:著有《韩昌黎集》等。
诗意: 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五、赏析探究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运用拟人手法,将花草树木赋予了 人的思维,使那些原本没有生命的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 命特征,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 斗艳的美丽景象,突出其生机勃勃。
4、诗人笔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 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勇气非常可爱。此情此景给你什 么样的启示呢?
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六、主旨归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喜爱、珍惜、赞美之情。 同时也蕴含着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七下)课件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2
①由雨丝引起对“怦然心动的瞬间” 的回忆。倒叙,悬念。
怦然心动的那一刻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的思绪。我闭上眼, 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哦,栀子花又开 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①
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②着馥郁的香气。
②“浮动”一词用语巧妙,形象地 写出了栀子花香气的馥郁。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3
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好累哦,下楼走走 吧!初夏的夜还是稍稍带点凉意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 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是爸爸妈妈!他们俩?……我跟 了上去。
爸爸妈妈牵着手,宛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我暗暗发笑, 想不到爸爸妈妈也风花雪月起来了!③
4/5/2020
写作 抓住细节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了解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 鲜活的人物,培养共同探讨、合作研究的能力,努力提 高写作水平。
3.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 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 态度。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0
选材尽量避免学校和学艺生活,多将目光投射到更为广阔 的社会生活中去,谈谈家长里短,说说身边的奇人轶事, 讨论讨论鲜活的社会现象,主动去表达一下你对于这个 “新”时代的看法。谈一谈“新旧”对比,哪些值得留恋, 哪些值得舍弃。说出其中价值,评述一下取舍间的心中滋 味。要胜在立意先人一步,语言追求“鲜活”,懂得使用 常用的修辞。环境与细节描写是夺分要术,字迹不求美观, 但求工整有序。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3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曹宅变故(二落):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老北平的祭灶日子来临,祥子拉着曹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被侦探跟踪,曹先生躲 进了左宅,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等送出。祥子到曹宅刚要按街门的电铃,便被 那侦探抓住。原来侦探就是当年抓祥子进军营的孙排长,他奉命跟踪被学生举报成 “乱党”的曹先生。孙排长借着机会要挟祥子,要他交出所有的积蓄保条命。祥子 带着哭音说:“我招谁惹谁了?!”后来他只得认命。祥子第二次买车的希望成了 泡影。
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一) 骆驼祥子
维度一 文本概述与感知
作家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写作时所用 的笔名。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 称号。老舍一生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 《四世同堂》《二马》《猫城记》,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贱卖骆驼:第三章 祥子连夜趁乱顺手牵走部队的几匹骆驼,逃出了军营。祥子牵着骆驼惴惴不安 地走着,他又困又累但又不敢睡,最后还是睡着了,也许是站着,也许是坐着。后 又突然醒来,祥子摸了摸,发现自己拉来了三匹骆驼,便决定拉到附近村庄卖掉。 天亮时,他来到一个村子,遇到一位养骆驼的老者,便想把骆驼卖给他,可老者也 因社会动乱不再富裕,只能给出三十五块大洋的买骆驼钱。祥子无奈,仅以三十五 块大洋就把三匹骆驼卖给了那位老者。
重回车厂:第四章 回城的路上,祥子突然病倒了,在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在说梦话或胡话 时道出了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他还想进 城,但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祥子吃完东西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 扮打扮。他一共花了两块二毛钱给自己打扮好了: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 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脱下 来的破东西换了两包火柴。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套课件

山 海 经
字词积累
zēng
suǒ chuāng bā jié
憎恶 烦琐 疮疤 诘问
pī lì
sǒnɡ zhuō shuāng
霹雳 震悚 粗拙 孤孀
【诘问】斥责、反问。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惧惮】害怕,畏惧。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9)回忆与阿长有关的事。 第二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刻 怀念、祝福和祈祷。
写法探究
1.欲扬先抑,真实写人。
文章用了大半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 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许多繁 文缛节、愚昧无知。而在后文又用她给“我” 买绘图的《山海经》的事,表现她热情、乐于 帮助别人的性情。
欲扬先抑,以此凸显长妈妈淳朴、宽厚、 善良的美德,表达自己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样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我”渴慕已 久的,而且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 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
文中“伟大的神力”两次出现各有何含义?
(1)“我一向只以为……她还有这样伟大
的神力。”
有调侃的意味
(2)“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称颂、敬佩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阿长形象。
称呼的由来 ——地位低下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 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称呼的由来 喜欢“切察”的毛病 “大”字的睡相 令人厌烦的规矩
略写
教给“我”许多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隐鼠 买《山海经》
略写 详写
表现中心 的需要
细读感悟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肆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卖了女儿买车,钱完了就喝酒、发脾气, 结果将妻子打死。卖了车办完丧事,又开始 拉车,天天喝得烂醉,两个孩子也不管。女 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 常找女儿要钱去喝得烂醉。一个自暴自弃的 车夫,不要强,身体也不够硬朗,是一个不 折不扣的败类。
肆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壹 骆驼祥子【课前导读】
《骆驼祥子》创作于1936年,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 30年代初,当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 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 工农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特别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 影响和水、旱、虫灾的不断发生,不仅加剧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破产, 也加速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因而成批的破产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 涌入城市。作者笔下的祥子正是这千百万农民中的一个。
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 便宜、自甘堕落。
肆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例如:说话大大咧咧;帮 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为了追求祥子,用枕头假扮 怀孕。变态体现在逼小福子卖淫。
既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地对待祥子,又贪吃懒 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具有双重性格。是 一个善于玩弄心计、粗俗市侩的人,难产而死。
骆驼祥子
老 舍
CONTENTS
目录
壹 贰叁肆伍
课 内情人艺 前 容节物术 导 理梳形特 读 解理象色
分 析
课文导读
CONTENTS
第一章
名著怎样读?
(一)读题目,思考含义; (二)读故事,梳理情节; (三)读背景,总结主旨; (四)读人物,分析形象; (五)读语言,体验特色。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课件(共20张PPT)

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课文,思考怎样在作文中抓住细节进 行描写,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写作原则呢?
1.真实,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真实的细节是生活细致观察 后的结果,写作时要力求真实。例如:《老王》中对老王送 来香油和鸡蛋时的外貌进行细节描写,虽然可能会令人害怕, 但是却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切的感觉,让人难忘。
第一招:细化动作、延长过程法 原句:“ 传球!传球!好的!” 他大叫着,从沙发上站起 来,挥动着双手。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细化动作进行扩写。
示例:“ 传球!传球!好的!”他旁若无人地大叫着,眼 睛一眨也不眨,眼珠子似乎都要鼓出来了,手在茶几上拍得 啪啪响。“ 三分球!进啦!”他忽地从沙发上站起来,高高举 起双手,在空中使劲地挥动,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身子也 一个劲儿地晃动着。
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示例二: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细节描写使文字从枯燥走向生动,使情感从抽象走向具体, 使主题从平淡走向深刻。可以说,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事件。
写作 抓住细节
设计说明
“抓住细节”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 作主题。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抓住真 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更好地表现事物特点或作 者情感。
1.结合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抓住人物品质或特点写具体,把人物形象写丰满。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发现细节之美,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典型,着眼人物的个性。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 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例如:《台阶》中 对父亲洗脚、踩黄泥等事情的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 亲的勤劳能干。
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课件(3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老王》:同情——尊敬——愧怍。 • 《台阶》: 父亲的情感:自卑——向往——欣喜——不自在— —烦躁
“我”:赞美。
•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表达了鲁迅对长妈妈的 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更表达了对劳 动妇女的尊敬。
• 《老王》一文表达了杨绛对以老王为代表的底 层劳动人物“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天性” 的品质讴歌,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
文章哪些事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么安排?
没有自己的名字——地位低下
睡觉摆大字——粗俗
《阿长与 常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山海经》 逼我吃福橘——迷信但善良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无知但淳朴 为我买来《山海经》——真诚善良
关心孩子
略 详略得当
围绕中心 凸显人物性格
详 体现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阅读《老王》和《台阶》,采用你喜欢的方式画 出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感受文章详略安排的好处。 参考形式:
• 《台阶》一文表现了劳动人民提高地位、赢得 尊重的心愿。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 苦创业的精神,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农村生产力 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
第六课时 小人物的光芒
人的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
轰轰烈烈
静水流深
请任选阵营,组建辩论阵营,搜集资料,进行辩论。 拓展资料:《人生灿烂》《小人物的光芒》《挣扎与挣脱》
凡人小事,复杂百态
——统编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分析 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 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 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 的境界。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 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 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 感受文章的意蕴。
“我”:赞美。
•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表达了鲁迅对长妈妈的 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更表达了对劳 动妇女的尊敬。
• 《老王》一文表达了杨绛对以老王为代表的底 层劳动人物“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天性” 的品质讴歌,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
文章哪些事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么安排?
没有自己的名字——地位低下
睡觉摆大字——粗俗
《阿长与 常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山海经》 逼我吃福橘——迷信但善良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无知但淳朴 为我买来《山海经》——真诚善良
关心孩子
略 详略得当
围绕中心 凸显人物性格
详 体现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阅读《老王》和《台阶》,采用你喜欢的方式画 出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感受文章详略安排的好处。 参考形式:
• 《台阶》一文表现了劳动人民提高地位、赢得 尊重的心愿。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 苦创业的精神,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农村生产力 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
第六课时 小人物的光芒
人的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
轰轰烈烈
静水流深
请任选阵营,组建辩论阵营,搜集资料,进行辩论。 拓展资料:《人生灿烂》《小人物的光芒》《挣扎与挣脱》
凡人小事,复杂百态
——统编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分析 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 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 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 的境界。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 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 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 感受文章的意蕴。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24张PPT)
内 容 梗概
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他原是个破产农民,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谋生。他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 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 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 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 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后来虎妞 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 活的信心。他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以堕落 完成了他由人到兽的悲剧一生。
人 物 形象
祥子
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 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 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 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人 物 形象
虎妞
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性格具有二重性, 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 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 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 支配者。
小说进行圈点和批注,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读书方法
圈 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点 批
① 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
注
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② 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
读书方法
圈 圈点批注法由“圈点”和“批注”两部分构成。
点
圈点,即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圈出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
批 注
精彩片段、好词佳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