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统计数据

合集下载

什么是统计源期刊?

什么是统计源期刊?

什么是统计源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 的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2006年12月已是“第十四届”发布会了,会上公布了本年度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及相关信息。

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作为本次发布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公布了上一年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
(全文网址)h。

如何获得统计数据

如何获得统计数据

13/ 二 13/ 五 16/ 三 13/ 三 13/ 六 21/ 二 13/ 四 12/ 五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上午 10:00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上午 10:00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13/ 二 13/ 五 16/ 三 13/ 三 13/ 六 21/ 二 13/ 四 12/ 五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上午 10:00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上午 10:00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城镇住户
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城镇居民总收入、可支配 收入、消费支出等
农村住户
农村居民家庭概况、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农村劳 动力就业与流动情况、农村家庭居住情况、人口与劳动 力就业情况、农业生产结构及技术应用情况等
3
2014
如何获取统计数据
HOW TO OBTAIN STATISTICAL DATA
13/ 二 13/ 五 16/ 三 13/ 三 13/ 六 21/ 二 13/ 四 12/ 五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上午 10:00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上午 10:00 下午 13:30 下午 13:30
18/ 日 18/ 三 18/ 五 18/ 一 18/ 四 24/ 五 18/ 二 18/ 四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9/ 五
10/ 二
9/ 三
9/ 六
11/ 四 15/ 三 10/ 一 10/ 三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上午 9:30

hg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表(1534种)

hg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表(1534种)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低温工程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物理学报 低温与超导 低压电器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地理研究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学报 地下空间 地学前缘 地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地震地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地震学报 地震研究 地质科技情报 地质科学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论评 地质通报 地质学报 地质与勘探 地质与资源 地质找矿论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纪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电池 电瓷避雷器 电镀与环保 电镀与精饰 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技术学报 电工技术杂志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表(1534 种)
本资料摘自《2003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 使用说明:期刊名称按拼音顺序排列,对应序号为: 英文:1- A:29- B:38- C:70- E:214- F:215- G:251- H:356- J:490- K:590- L:622- M:670- N:686- Q:728- R:748- S:764- T:913- W:953- X:995- Y:1077- Z:116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CTA MATHEMATICA SCI ACTA MATHEMATICA SINlCA ACTA MECHANICA SINIC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APPROX THEORY AND ITS APPL CHIN J ASTRON AND ASTROPHYS CHIN J CHEM ENGI CHlN J OF OCEA AND LIMN CHIN J OF POLYMER SCIENCE CHIN PHYS CHIN PHYS LETT CHIN QUAR J MATH CHINA OCEAN ENGINEERlNG CHINESE ANNAULS OF MATHEMATIC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OMMUN THEOR PHYS EYE SCIENCE J COMPUT SCI & TECH J HYDRODYNAMICS B J MATER SCI & TECH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 PARTIAL DIFF EQS J RARE EARTHS NE MATHEMATICS PEDOSPHERE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 癌症 安徽大学学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半导体光电 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学报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爆破 爆破器材 爆炸与冲击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服装学院华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编辑学报 变压器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冰川冻土 兵工学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病毒学报 波谱学杂志 玻璃钢/复合材料 玻璃与搪瓷 材料保护 材料导报 材料工程 材料开发与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业科学 D:112- P:726-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3-6 各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情况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8指标数据:3-6 各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情况

Innovation the Public
Mentors Service
(person) Platform
(1000
yuan)
15240719 9510892 1879720 2721071 1129036 1972245 197755 157361 225463 138741 601938 380026 147072 874487 2511179 866026 152436 319823 167481 759098 319794 690656 323891 1843719 104839 9200 100003
19644 11116
3275 3464 1789 1444
515 482 326 202 857 576 356 904 2952 1183 402 291 484 1455 723 828 512 1833 205
57 309
32468188 22783355
4108317 4351411 1225105 4291685
云 南 Yunnan
西 藏 Tibet
陕 西 Shaanxi
甘 肃 Gansu
青 海 Qinghai
宁 夏 Ningxia
新 疆 Xinjiang
新疆兵团 Xinjiang Corps
注:截至 2017年底, 全国共有 国家级孵 化器988 家,其中上 报数据的 国家级孵 化器976 家,有12家 国家级孵 化器未上 报数据。 表中有关 数据 均为976家 上报数据 的国家级 孵化器汇 总数据。
对公共技术
管理机构 从业人员数
(人) Total Number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person)

2024年科技统计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科技统计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科技统计工作总结____年科技统计工作总结引言:____年,是一个科技发展迅猛的年份。

在这一年,科技行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进展和挑战。

作为科技统计工作者,我们积极参与并记录了这些变化。

本文将对____年的科技统计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包括科技产业的发展情况、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科技应用领域的发展。

一、科技产业的发展情况____年,全球科技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全球科技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历史新高。

其中,美国科技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市场体量继续领跑全球。

1. 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中国科技产业在____年继续快速崛起。

根据我们的数据,中国科技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均有显著增长。

在无人机、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市场份额。

2.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在____年,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VR和AR技术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如游戏、教育、医疗等。

全球知名VR和AR公司如Oculus、HTC、微软等纷纷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交互式的体验。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拓展____年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拓展的一年。

我们观察到,不仅金融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改革传统业务模式,其他行业也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从物流追溯到知识产权保护,从公共服务到供应链管理,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二、科技创新成果____年,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多样,涉及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我们对一些重要创新成果的统计数据。

1. 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人工智能在____年取得了重大突破。

各类深度学习模型和算法的不断优化使得计算机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表现逐渐超越人类。

同时,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应用也在这一年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生物技术的进展生物技术在____年继续发展,给医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
劳 动 者 报 酬 + 固 劳 定 动 资 者 产 报 折 酬 旧 + 营 业 盈 余
劳动者报酬
生产总值
19
●回归法。采用有约束(即α+β=1) 或无约束的生产函数模型,代入相应数值 后,根据计量方法(即利用最小二乘法进 行回归)估算出两个弹性系数。
lY n lA n lK n lL n
● 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 ● 给定投入量的产出量增加;
● 其他:包括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的改进等。
3
这样,综合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就应为总产出中扣除要素投入 (资本和劳动)影响的部分:
A
Y K L
资本产出率资 生本 产总 总量 值劳动生产率就生业产人总员值数
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 韩国 台湾 香港
产出增长率 TFP 增长率 TFP 增长对产出的贡献
8.5 1.2
14.0
10.4 3.1
29.8
9.6 3.8
39.2
7.3 3.6
49.9
资料来源于世界银行
29
●应将TFP贡献率的测算与TFP的测算相结合。在 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是开展综合要素生产率研究最早的国家。但美 国通常只测算生产率。从1926年就开始测算各产业部门 的年度生产率指数。不过那时测算的是单要素生产率, 如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服务生产率。1983年,美国劳工统 计局开始对多要素生产率(MFP)进行测算,之后美国每 年测算其经济的三个主要部分—私营企业、非农私营企 业和制造业的年度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在《劳工统计月 报》上公布,以此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995年,由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美国劳工统计局决定 开展美国和其主要工业竞争对手(如日本、德国、法国 等)的MFP比较研究,以了解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国际竞 争力状况和生产率变动趋势。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1998年3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

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

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

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着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1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1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f o r c e i n p u b l i c c r i s i s
经验 , 也 为 全 国类 似 案 例 提 供 了可 以 借 鉴 与 参 考 的 资 料 . 。 危机 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 , 但应 急救援具有 计划性 , 各 种危 机都 应 该从 公 共危 机 的 预警 、 预案 、 组织、 运行 、 管 理、 保障、 灾 后 重 建 等 各 个 环 节 加 强 研 究 。只 有 抓 好 各 个 环 节 的落 实 , 危 机救 援 才 会 更 有 效 , 损失才会更小 。
出 版社 , 2 0 1 2 .
“ 7・ 2 1 ” 暴 雨 造 成 了 巨大 损 失 , 但 检 验 了北 京 市 的应
急救援力量 , 考 验 了城 市 精 神 , 对 以 后 的 救 援 积 累 了 宝 贵
E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Ch i ne s e e me r g e n c y r e s c u e
参 考 文献 :
[ 1 ]刘景 凯 .B P墨 西 哥 湾 漏 油 事 件 应 急 处 置 与 危 机 管 理 的 启 示 r J ] .中
国安 全 生产 科 学技 术 , 2 0 l 1 , 7 ( 1 ) ; 8 5 —8 8 .
一 一 一 一 一
LI U Qi a n g,GUO Qi — y u n,J I ANG Hu i — l i n g
立健全重要应急 物资监 测 网络 、 预 警 体 系 和 应 急 物 资 生 产、 储备、 调拨 及 紧 急 配 送 体 系 , 实 现 各 类 应 急 物 资 综 合
信息 动态管理和享 。
( 4 ) 完善 应 急 救 援 职 权 设 定 。应 对 公 共 危 机 仅 仅 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10)1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 Expenditure1-1 全国 R&D 经费支出(2004~2009)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全国 R&D 经费支出(1999~2009)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1-2 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来源和执行部门分(2009)GERD by source of funds and sector of performance亿元 100 million yuan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来源和执行部门分(2009)GERD by source of funds and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按经费来源分 By source of funds 按执行部门分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1-3 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2009)GERD by type of activity1-4 高技术产业 R&D 经费支出及其与工业总产值之比(2009)High-technology industry expenditure on R&D and as a percentage of gross industrial output高技术产业R&D 经费支出及其与工业总产值之比(2009)High-technology industry expenditure on R&D and as a percentage of gross industrial output1-5 全国 R&D 经费支出按地域分(2009)GERD by region亿元 100 million yuan2 财政科技拨款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 2-1 国家财政科技拨款(2004~2009)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后,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学技术”科目下支出和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前后年度财政科技支出涵盖范围基本一致,但分项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Note: The classifications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ccounts have been adjusted largely in 2007. 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 includes both the item of“expenditu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S&T expenditure in other items.国家财政科技拨款(1999~2009)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2-2 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1999~2009)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2-3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2009)Local 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 by region百万元 million yuanA:地方财政科技拨款。

A: Local government S&T appropriation.B: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

B: Percentage of “A” in total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注:仅为“科学技术”科目下支出。

Note: Only include the item of “Expenditu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

Sourc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3 科技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3-1 全国 R&D 人员总量(2004~2009)R&D personnel3-2 全国 R&D 人员按执行部门和活动类型分(2009)R&D personnel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 and by type of activity按执行部门分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 按活动类型分 By type of activity3-3 全国 R&D 人员按地域分(2009)R&D personnel by region千人年 1,000 person-years3-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分学科学生数(2008~2009)National students i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by field of study千人 1,000 persons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按学科分(2009)Graduates from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by field of study3-5 出国留学人员和学成回国人员(2004~2009)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returnees万人 10,000 persons4 科技产出Output Indicators4-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2008~2009)Patent applications filed and patents granted by SIPO*件 case*SIPO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及授权量(1999~2009)Patent applications filed and patents granted by SIPO4-2 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按部门分(2006~2009)Domestic service invention patents by sector件 case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按部门分(2009)Domestic service invention patents by sector申请量 Patent applications 授权量 Patents granted4-3 国内科技论文按机构类型分(2004~2009)Domestic S&T papers by type of institution万篇 10,000 papers4-4 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2004~2009)Chinese S&T papers indexed by SCI, EI and ISTP万篇 10,000 papers5 高技术High Technology5-1 全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2004~2009)National imports and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全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1999~2009)National imports and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5-2 全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按领域分(2009)National imports and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field百万美元 USD million5-3 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2004~2009)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total亿元 100 million yuan5-4 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按行业分(2009)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high-tech industries亿元 100 million yuan6 国际比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6-1 部分国家 R&D 经费支出GERD in selected countries数据来源:中国科技部;OECD《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10/2》;巴西科技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Source: MOST; Main Science &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10/2 (OECD); Ministry of S&T of Brazil; UNESCO.6-2 部分国家 R&D 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分GERD in selected countries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数据来源:中国科技部;OECD《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10/2》。

Source: MOST; Main Science &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10/2 (OECD).6-3 部分国家 R&D 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GERD in selected countries by type of activity数据来源:中国科技部;OECD《研究与发展统计2010》。

Source: MOS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istics 2010 (OECD).6-4 部分国家 R&D 人员R&D personnel in selected countries数据来源:中国科技部;OECD《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10/2》。

Source: MOST; Main Science &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10/2 (OECD).6-5 部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2008)Invention patents granted in selected countries件 case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工业产权统计(2010)。

Source:WIPO, Industrial Property Statistics (2010).6-6 部分国家科技论文数(2009)S&T papers indexed by SCI, EI and ISTP in selected countr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