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六字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_节选_

动作四: 左掌沿原路收回腰间, 同时, 身体转 如此左右穿掌各 + 遍。 本式共吐 “嘘” 字音 3 次。 动作要点 “ 嘘” 字吐气法: “ 嘘” 字音 -., 属牙音。发 ,、 音吐气时, 嘴角后引, 槽牙上下平对 , 中留缝隙, 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 气从槽牙间、 。 舌两边的空隙中呼出体外 (图 ,1) 穿掌时口吐 “嘘” 字音, 收掌时鼻吸气, 动 *、 作与呼吸应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 穿掌、 吐气不协调。 ,、 穿掌向斜前方。 *、 转体时, 身体重心前倾或后坐。 +、 纠正方法 穿掌与吐气要同始同终, 势成气尽。 ,、 穿掌时手指应指向左 (或右) 侧。 *、 两脚不动, 身体中线保持垂直做水平旋转。 +、 功理与作用 中医认为, “ 嘘” 字诀与肝相应。口吐 “嘘” ,、 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 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同 时配合两目圆睁, 还可起到疏肝明目的功效。 掌心向上 从 腰 间 向 对 侧 穿 出 , 一左一右, *、 交替练习, 外导内行, 使肝气升发, 气血调和。 身体的左右旋转, 使腰部及腹内的组织器 +、 官得到锻炼,不仅能提高 中老年人的腰膝及消化功 能,而且还能使人体的带 脉得到疏通与调节,全身 气机得以顺利升降。 (选自国 家 体 育 总 局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 《健 身气功 ・ 六字诀》 有删节)
图*
图+
图,
图-
图-侧
.
热
点聚焦
!" #$%& ’( ’( ’$%)
中华养生保健 !"" # 年 "$ 期上半月刊
图/
图3
图4
图4侧 回正前方; 目视前下方。
图6
两掌向前拨出时, 挺胸突腹。 *、 两掌轻覆肚脐静养时两肘后夹, 紧抱肚脐。 +、 纠正方法 掌上托时, 两肘向前, 张肩含胸。 ,、 两掌向前拨出时, 身体后坐, 掌向前撑。 *、 两肘略外展, 虚腋。 +、 功理与作用 通过两掌托、 按、 拨、 拢及下肢的节律性屈 ,、 伸, 同时配合呼吸, 外导内行, 可以协调 人 体 “内 气” 的升、 降、 开、 合, 并且有促进全身气血畅旺的 作用, 同时也为以下各式的习练做好准备。 腰膝关节柔和的节律运动, 有利于改善和 *、 增强中老年人的腰膝关节功能。 第一式 嘘 (-. ) 字诀 动作一: 接上式。两手松开, 掌心向上, 小指 轻贴腰际, 向后收到腰间; 目视前下方 (图 /) 。两 (图 3 ) ; 同时, 右掌由腰间 脚不动, 身体左转 012 缓缓向左侧穿出, 约与肩同高, 并配合口 吐 “嘘 ” 字音; 两目渐渐圆睁, 目视右掌伸出方向 (图 4、 。 图 4 侧) 动作二: 右掌沿 原 路 收 回 腰 间 ; 同时身体转 回正前方; 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 身 体 右 转 015 ( 图 6) ; 同时, 左掌由 腰间缓缓向右侧穿出, 约与肩同高, 并口 吐 “嘘 ” 字音; 两目渐渐圆睁, 目视左掌伸出方向 (图 0) 。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的起源与功效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的起源与功效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庄子·刻意》里边提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在那时候已经有吹嘘呼。
那么形成经典的六字方法,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养生家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边提到了一种呼吸方法。
他说“纳气一者,谓吸也”。
那么到后期《千金方》孙思邈发挥了吐气的方法,也就是陶弘景提到的“吐气六者,谓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以解极”。
到明清时期,从隋唐到明清逐渐的六字,它规范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吹、呼、唏、呵、嘘、呬”,对应五脏和三焦。
嘘字功平肝气,呵字功补心气,呼字功培脾气,呬字功补肺气,吹字功补肾气,嘻字功理三焦。
所以发展到现在常规的六字诀就是这样一个口气,吐出浊气,结合意念和动作屈伸开合,导引体内气血循经运行,达到通经导滞,解毒散结,调节五脏六腑,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之虚的功效。
《健身气功》是围绕着六字诀,在经过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茹凯等专家的考证,形成共性认识的一套健身气功。
以新时代,新环境,新认识,在六字诀的理论基础上把养生和祛病结合起来。
用了这种逆腹式呼吸的方法,匀细深长无声这样的模式就是平补平泻,它偏向了我们健身的方面来去养生了。
在编排健身气功的时候,以这个腰腹丹田它的开合为核心,来配合动作。
然后在吐气的时候,不仅是向外吐浊气,更重要的是内气的循环,形成内养、外调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
既有型,又要气。
这些形体的动作也是有经典的根据的。
比如说呵字诀提到双手,头顶相插,吹字诀,抱膝平。
16:11以增4우16%_谈养生轻轻松松谈养生2.2万粉丝1:34:58六字诀作为一种传统的以吐纳为主,从最早的祛病就是去服气祛病。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功法特点
一、读音口型,系统规范
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
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
在六字的读音和口型方面,“健身气功?六字诀”作了新的规范和探索,具有系统性,各字诀之间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又各具独立性,相辅相成。
二、吐纳导引,内外兼修
本功法在注重呼吸吐纳、吐气发声的同时,配合了科学合理的动作导引,内调脏腑,外练筋骨,共同达到内壮脏腑、外健筋骨的养生康复作用。
正如东晋著名养生家葛洪所说:“明吐纳之道者,则为行气,足以延寿矣;知屈伸之法者,则为导引,可以难老矣。
”
三、舒缓圆活,动静结合
本功法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圆转如意,如行云流水,婉转连绵,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表现出独特的宁静与阴柔之美,具有浓郁的气功特色。
同时,要求吐气发声匀细柔长,动作导引舒缓圆活,加上开始和结束时的静立养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练养相兼,既炼气,又养气。
四、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健身气功新功法_六字诀_三_

动作二: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
缓 向 肚 脐 方 向 合 拢 , 至 肚 脐 前 约10厘 米
(图16)。
14
15
16
12
12a
13
13a
二、功理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呵”字诀与心相应。 口 吐“呵”字具有泄出心之浊气、调理心脏功 能的作用。 2. 通过捧掌上升、翻掌下插,外导内 行,使肾水上升,以制心火;心火下降,以 温肾水,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理心 肾功能的作用。 3. 两 掌 的 捧 、翻 、插 、拨 ,肩 、肘 、腕 、 指各个关节柔和连续地屈伸旋转运动,锻 炼了上肢关节的柔韧性、 功能的协调性, 有利于防治中老年人的上肢骨关节退化 等病症。
运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消食
导滞的作用。
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站立过久,注意休息,疝内容物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适当锻炼身体, 以增强腹肌的力量。 适当增加营养,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鱼、肉、蛋等。
5
5a
6
6a
动作五:两掌下插至肚脐前时,微屈膝
下蹲;同时,两掌内旋外翻,掌心向外,缓缓
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目视前下方(图7)。
动作六:两掌外旋内翻,掌心向上,于腹
前成“捧掌”;目视两掌心(图8、图9、图10)。
动作七: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
掌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颏
7
8
9
3
3a
4
4a
第三式 呼(hū)字诀 一、动作图解 动作一: 当上式最后一动两掌向前拨 出后(图14),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对肚脐, 指尖斜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掌心间距与
17
17a
孙思邈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1)五福(2)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3),须防损其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信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3)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4)明目本扶肝,夏呵(5)心火可自闭,秋呬(6)定收金肺润,冬吹(7)肺肾得平安,三焦嘻(8)却除烦热,四季常呼(9)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10)。
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12),冬月宜苦不宜咸(13),夏月增辛减却苦(13),秋月辛省便加酸(14),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著,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未成疟痢。
君子之人守斋戒(15),心旺肾衰宜切记。
常令充实勿空虚。
日食须当去油腻,太饱伤神饥伤胃。
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16)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成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适者自安适。
食时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17),丹田(18)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大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19)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肾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脑后风,脑内入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心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病渐侵。
不同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恩爱牵缠不自由。
六字诀功法介绍

六字诀功法介绍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
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
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
何谓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
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颂日: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
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
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
六字诀养生气功

六字诀养生气功请问病情交流的微信群怎么进?有专门交流病情的微信群,通过管理员就可以拉你进去,可以先【geili2022 】点击复制这个微信号,然后打开微信添加他后会把你拉进群里去的~ 记得要备注一下 [病情交流] 方便拉你入群。
1、六字诀养生功是哪几个字先后顺序先后顺序:“嘘、呵、呼、丝、吹、唏” 。
六字诀”,是人们利用古人养生经验,针对配合呼气时,所发出“嘘、呵、呼、丝、吹、唏” 这样的六个字音。
通过这种以呼吸与声音的配同,为一种锻炼方法,以达到平衡体内阴阳为目的。
这是一个,较有深层次的功法。
它属于“内养功”里的初级声法。
有素的握据它,可予清除内在的病患。
“六字诀”诀,来自上古时的“五戏势”。
后经梁代·陶弘景,加以整理与其提炼,而将其“五戏势”中的声势,进行了柔性的静配同。
这样一来,在简化提纯的基础之上,更适宜大众性的利用。
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气。
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也。
此,皆出气也。
”对六字声,古有:春气常嘘,宜于肝。
夏气常呵,气平田。
秋气常嘶,美中餐。
冬亦守呼,眠安然。
长夏宜守中宫灶,呼字为头,自当然。
嘻于三焦乐淘淘,长细敏在寿乡间。
(1)六字诀养生气功扩展资料: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
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六字诀中的六个字

六字诀中的六个字
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
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即磨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
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
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
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
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气功简介健身气功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锻炼,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心身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
健身气功三要素: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也就是调节肢体、呼吸和心理活动和谐统一,是人类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全部操作性活动。
调身指的是自身的形体活动和身体姿势的调整,它是功法动作的外在表现,就是要掌握“形”的锻炼方法和要领,首先要按照体操的做法把动作学会,要求正确但不要求精确,做到“形正体松”,否则“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
“形”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手法、手型。
二是步法、步型。
三是身法,包括“胸、背、腰、腹、臀”五个部分。
要对动作的路线、方位、角度、虚实、松紧分辨清楚,做到姿势工整,方法准确,才能为今后深入练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息中医讲“一呼一吸为一息”,调息就是练功中对呼吸的调整,又叫呼吸吐纳。
调息就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停顿的快慢、深浅、粗细等节奏性变化,使呼与吸都进行到最大限度,进而调理气体在身体内的交换、运输、氧化、排泄等升降出入的运化。
呼吸与动作具有“起(升)吸落(降)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紧吸松呼等”的配合规律。
以不憋气、不使气为原则。
呼吸的量和劲也要保持适中,以不疾不缓为宜,逐步达到细、慢、匀、长的程度,练功中强调呼吸要顺其自然,做到勿忘勿助,切莫强吸硬呼,更不能憋气。
调息基本方式有胸式调息法和腹式调息法两类。
1.胸式调息法作为人体最基本的调息类型,主要是依靠扩大和缩小胸腔而进行呼吸节律性调节的呼吸方式。
2.腹式调息法可分为顺式和逆式两种:(1)顺腹式调息法是指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向下挤压腹腔内的肝脏、胃肠等内脏器官,使胸腔容积扩大,同时腹部肌肉放松而使腹部自然凸起;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挤压腹腔中的内脏器官,进而推顶膈肌上移,同时膈肌放松,共同迫使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2)逆腹式调息法是指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向下挤压腹腔内的内脏器官,使胸腔容积扩大,同时腹部肌肉收缩凹陷,挤压腹腔内的内脏器官,最大幅度地增大腹内压;呼气时,膈肌放松向上回顶,使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同时腹肌放松腹部凸起,使腹内压降到最低。
因此长期练习能够培养出较强的丹田内气而发出较强的内劲。
调心就是心理调节。
调心是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肢体运动锻炼的关键之处。
调心的过程是通过直觉体悟的,只有经过功法的长期实践,才能真正体悟到健身气功内在的奥秘,才能使生命状态在自我调控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
调心要注重寡欲,一要做到“身重于物”,二要做到“知足知止”。
“对待外界干扰,既不用耳去听,也不用心去思考”,而是用“虚无”去感受,以求体道悟真。
涵养道德是“调心”的最高境界,古人说,练功必先积德,健身气功锻炼既是一种时尚的健身养生运动,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涵养实践。
调心是练好健身气功的关键和核心。
健身气功锻炼原则第一,要循序渐进。
练功先做调身,再做调息,接着做调心,然后再三调合一。
练功假如要到三调合一的状态至少要三五年,气功没有速成。
练习健身气功的时候,开始不会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先做成体操,在练功的过程中,头脑有个学习、记忆、熟练的过程;肌肉、筋腱有个拉长、生长,再抻拉、再生长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适度适量,逐步提高。
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练功者必须遵循的规律,因此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要持之以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不成,尤其是头一百天必须天天练。
健康是一生一世的事,要不间断的练功,健康的身体才能经常保持。
要把练功和生活、工作、学习有机结合,如早晚可以固定一段时间,专门练练整套功法。
其余时间可以把练功中“精神集中、全身放松、调匀呼吸”的基本要求融入生活、工作、学习中去。
如在办公室工作或在家读书、看报、看电视、写书法、绘画、做家务的时候,先想到身体端正,全身放松,调匀呼吸,精神集中,身体自然会不调自调,不练自练。
平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使工作、生活、养生三结合,三不误,其乐无穷。
第三,练功还要松静自然。
“松”即练功要有一个玩的心态,要有放松的心态,而不是工作的心态,健身气功和别的项目不一样的就是不能在紧张的状态下练。
健身气功的放松主要包括形体放松和精神放松两方面。
形体的松主要是指健身气功锻炼过程中躯体紧张状态的解除。
如使肌肉、肌腱、韧带、关节乃至脏器等处于相对稳定、松弛的状态,为即将开始的练习做好准备。
精神的松是指练习健身气功过程前和练习过程中消除情绪上的紧张烦躁状态,保持轻松愉快的感受,以利于诱导大脑入静,加速进入练功状态。
“静”是指练功时思想和情绪要平稳安宁,排除一切杂念,把意念集中于体会呼吸与肢体动作的配合上。
这样就可以使练功者精神内守于自身而不外越,慢慢地静到不用想动作而举手投足都合度的状态。
此外,还包括练功环境要相对安静。
“自然”就是指自身运动的固有规律。
健身气功要做到松静自然,就是要把练功的姿势、呼吸和意念等都按照生命活动的规律进行锻炼。
因此,健身气功的锻炼要做到勿忘勿助、勿贪勿求、勿勤勿怠。
具体来说,形体自然要合于法,既要一招一式力求准确规范,但又不强求,以舒适为度;呼吸自然要莫忘莫助,不能强吸强呼,逐步做到深、细、匀、长;意念自然,要“似守非守、绵绵若存”,过于用意会造成气滞血淤,导致精神紧张。
这里的“自然”绝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需要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仔细体会,逐步把握。
第四,练养结合。
是指练功和自我调养结合起来。
练就是刻苦练功,养就是补养和修养,也就是吃滋补的东西与注意适当的休息,把锻炼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方面,练中有养,开与放是练,合与收是养。
如果分细一点,往回收的一刹那是练,收到里边一停是养。
练每个姿势是练,变换式子间的停顿是养,一个姿势练完要转换下一个姿势之间往往有动作中断的一刹那,这个形断意不断,就是很好的养。
呼与吸的动作是练,呼吸中的停顿又是养,呼气发劲是练,吸气蓄力是养。
另一方面,也需要情绪平稳、思想乐观、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等的配合,合理安排练功时间和强度。
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要领总诀:鼻吸口呼,吐故纳新;逆式呼吸,腹为中心;动静开合,柔缓律动;吐唯细细,纳唯绵绵;身心并炼,纯正为本。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1.目光角度:一左一右一掌心:嘘字诀吐“嘘”时目视左、右掌伸出方向,呵字诀“捧掌”时目视掌心。
吐嘘两目渐圆睁:吐“嘘”时两目还要渐渐圆睁。
两前两掌两前上: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两掌前推”是目视前方,呵字诀“插掌”和嘻字诀“转掌”是目视两掌,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是目视前上方。
其余都看前下方:其余动作都看前下方。
2.掌指高度:三肩两乳一下颏:即嘘字诀穿掌、呵字诀转掌和嘻字诀收回三个动作都是与肩同高,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上托两个动作都与两乳同高,呵字诀起身中指与下颏同高其他全都与脐高:其他很多动作都是要求与肚脐同高。
3.动作角度:两个90度:嘘字诀“穿掌”身体转90度,同时手臂与背成90度。
六个45度:45度是指呵字诀“插掌”是向前下约45度方向插出,呵字诀“拨掌”和呼字诀“外开”都是向侧前方45度方向运动,嘻字诀“外开”是大臂与小臂成45度,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都是目视前上方45度。
4.动作距离:两肩两十两十五:两肩是指预备势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呬字诀两掌收回时指尖相对,约与肩宽。
两十是指呼字诀收回时两掌至肚脐前约10厘米,呬字诀两掌收回时至胸前约10厘米。
两十五是指嘻字诀吐“嘻”时两个掌向左右外分至左右髋旁约15厘米处四个等边三角形:起势和呵字诀的“拨掌”、呼字诀“转掌”和“外开”,都是“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即形成等边三角形。
5.动作速度:动作速度归纳为“缓缓的”三个字,具体为缓缓上托,缓缓下按,缓缓向前拨出,缓缓收拢至肚脐前,习练时,通过强调一个“缓”字,在缓中求松、求柔、求舒,达到健身的目的。
6.动作力度。
动作力度归纳为“轻轻的、绵绵的”两个词。
起势和收势都要求“轻覆肚脐”,嘘字诀和呵字诀都要求“轻贴腰际”,吹字诀要求“轻贴腰眼”和“轻抚腹部”。
其他所有动作都不能使用拙劲,而是要在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下,用内劲逐渐达到“轻轻的”这个动作力度的要求。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连绵不断”,要求做到“如行云流水,婉转连绵”,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导引动作的一气呵成,不但起势“托按拨拢”4个导引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完整动作,而且从起势的“缓缓上托”开始一直到收势的“还原体侧”为止,整套导引动作也是一气呵成的整体演练。
其间虽形有停顿但气相连,称之为形断气不断。
在这形断气没有断的时候,恰恰是养气的良机。
正因为形断气不断,所以才叫一气呵成,才能保持“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练功状态,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绵绵的”练功要求。
7.手掌名称。
手掌名称归纳为“每动四掌”。
六字诀的导引动作以两上肢为主,确切地说是以两手掌为主,所有动作的变化主要体现都在手掌的变化上,可以说手掌的变化是六字诀功法导引动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托掌、按掌、拨掌、拢掌,松掌、分掌、穿掌、收掌,提掌、插掌、捧掌、翻掌,合掌、展掌、等掌(三角形掌),落掌、立掌、推掌、亮掌、转掌,伸掌、滑掌、摩掌、抚掌,旋掌、开掌,揉掌。
以掌名为主线,搞清楚手掌的变化和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但对动作要领和动作定位很有帮助,而且也能快速掌握全套动作。
“每动四掌”归纳如下:起势:托-按-拨-拢。
嘘字诀:松-分-穿-收。
呵字诀:捧-翻-插-拨。
呼字诀:翻-合-展-等。
呬字诀:立-推-转-收。
吹字诀:滑-收-摩-抚。
嘻字诀:提-开-收-按。
收势:旋-合-揉-分。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逆腹式呼吸法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呼吸方法,要求初学时用自然呼吸法,待动作熟练后再采用逆腹式呼吸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采用逆腹式呼吸法的基本要领是鼻吸口呼。
鼻吸气时,胸腔上升并向外扩张,腹部随之内收,吸“气”感觉直达小腹(丹田),同时,舌抵上腭,意念放在命门处,且微微收提肛门;口呼气时则与此相反,胸腔下降及内收,腹部则往外扩张,同时,放松肛门,舌头也随之放平。
1、在练习时要与形体动作相配合,动作上升或外开时吸气,动作下降或内合时呼气。
2、形体动作上有升、降、开、合的转换,且动作在转换切分处稍作停顿以体现松紧和虚实的结合,所以,在运用逆腹式呼吸时,应在动作升降开合的转换切分处停顿时,作短暂的停闭,形成“吸—停—呼”的逆腹式停闭呼吸法。
3、呼吸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深、长、匀。
“深”是指吸“气”感觉要到小腹(丹田),有别于自然呼吸法的吸“气”感觉只到胸部;“长”是指呼吸节律要放慢,一吸一呼间的时间尽量延长来配合动作的柔和缓慢和完整性;“匀”是指从吸气开始至呼气结束,气流在体内的入与出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