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生死观
我的生死观作文

我的生死观作文生死,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死观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甚至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
我的生死观也是在不断的思考和感悟中形成的,它是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死亡的认识的结合体。
生,是一种奇妙的存在。
生命的诞生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每一个新生命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成长和进化,它让我们有机会去体验世界的美好,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在我看来,生命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滋养,让它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然而,死亡也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死亡让人感到恐惧,因为它意味着永别和终结。
但是,我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就像一粒种子在土壤中腐烂,最终却能长出新的生命一样,死亡也许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开始。
我相信,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而我们的肉体将融入大自然,成为万物的一部分。
对于生死,我并不害怕。
我愿意接受生命的挑战,勇敢地面对死亡的降临。
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短暂的还是漫长的。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用爱去关怀身边的人,用善良去影响周围的世界。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愿意以一颗平静的心去迎接它,因为我知道,生命并不会因为死亡而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我看来,生死观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它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的降临。
正因为如此,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珍惜眼前的每一个时刻,用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不畏惧死亡的到来,勇敢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生死观,是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死亡的认识的结合体。
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个时刻,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的降临。
我愿意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生死,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我会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它,用一颗坚定的信念去面对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验它。
我的生死观作文500字

我的生死观作文500字
说到生死,真是个挺沉重的话题,但咱也得聊聊不是?我觉得啊,生死这事儿,就跟日出日落似的,自然规律嘛。
有时候我会想,生命为啥这么宝贵呢?可能就是因为短暂吧,就像那烟花,虽然就一瞬间,但美得让人窒息。
咱们活着的时候,就得好好活着,得活得有滋有味,不然不白瞎了吗?
死呢,说实话,谁不怕啊?但怕归怕,它也得来不是?我就想着,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没意义。
所以啊,我得把我这一生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哪怕明天就是末日,我也不怕。
还有啊,我觉得生死这事儿,也得看心态。
你看那些得了重病的人,有的就整天愁眉苦脸的,好像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似的;但有的人呢,就乐呵呵的,好像啥事儿都没有。
我就觉得,心态好,啥事儿都不怕。
对了,说到生死,我还得提提那些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英雄们。
他们为啥不怕死呢?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国家、装着人民,他们觉得死得值。
咱也得向他们学习,虽然咱不一定能做出啥大事儿,
但咱也得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所以啊,我觉得生死这事儿,没啥好怕的。
咱得好好活着,活得精彩;就算有一天得面对死亡,咱也得坦然接受,因为咱活得值了。
谈生死的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死。
这是一个让人不禁陷入沉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生命价值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是生命?生命,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生命,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它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生命,是一种责任,让我们肩负起关爱他人、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
然而,生命又是短暂的。
从出生到衰老,每个人的一生都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我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担当和传承。
首先,珍惜生命。
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把握住每一个瞬间。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珍惜,让生命充满阳光。
珍惜生命,就是要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这个世界。
因为,生命是有限的,而爱是无限的。
其次,担当生命。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是生命的担当,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家庭的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和谐负责。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担当,敢于承担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传承生命。
生命,是一个接力的过程。
我们要将生命的火种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创造辉煌。
传承,就是要传承文明、传承智慧、传承爱心。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延续,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那么,面对生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首先,我们要正视生死。
生死,是自然规律,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我们要学会接受生死的现实,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其次,我们要敬畏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珍惜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生命。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这时,我们要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死。
我们要相信,只要心中有爱,生命就会充满力量。
我们要用生命去感动他人,用生命去温暖这个世界。
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生死观属于人生观的一种,生死观是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所以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死观,他人的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盘皆收,那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呢?请听小编娓娓道来吧!
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生死观,或者说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官方语言我就不说了,用小编的话就是说你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就这么简单。
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人或其他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
正确的生死观是由正确的人生观作为导向的,比如我的人生就是要为自己的目标或者理想而为之奋斗,只要生命不息就会奋斗不止,前提是你的目标和理想是正当的,合法的。
有的人在经历了社会的打击或者挫折之后就没有了理想和目标,那他的生死观也会变得消沉和低落,我们着重来解决这种负面的因为负面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要明白人生是自己的人生,社会是大家的社会,在自己能够把控的时候尽量获取主动权,在不能掌控的时候要顺应趋势,简单来说就是认清自己。
在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不是自己的过错不要强加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过错分析之后改正就好了,如果是不可挽回的错误那也没办法,用命来解释就好,把锅甩给天,虽然听起来有点不负责任,但是对于一个遭受巨大失败的人来说,摆脱当前困境才是首选的好吧。
最后说一句,能为者为之,不可为之不可为,只要人活着就还有翻盘的希望,健康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生死观

我的生死观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以生为始,以死为终,而我们就在这两点间单向奔走跋涉,直到到达生命的终点。
不止人类,任何生命皆遵循如此的生死之理,但只有人类,明白生命的有限,明白“生”与“死”这两个重要节点的意义,于是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生死的思考。
正视生命,不言放弃在我看来,人和所有其他生物一样,其实本身是惧怕死亡的,这是自然赋予我们保护自己的天性,是一种本能。
但人类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拥有思想和精神,使得我们能够抗拒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将这一点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儒家看来,物质生命只是精神生命的载体,精神生命才是最为可贵和值得珍惜的。
所以在面对仁义抉择时,为了保全精神生命,必要时可以舍弃物质生命,这便是死得其所。
当然,对于平凡的芸芸大众而言,自己的死,可能并不会像烈士英雄那样轰轰烈烈。
甚至不少人都认为自己如同一只蝼蚁,渺小平凡,人生与那些光鲜亮丽或是英勇无畏的人比起来显得那样黯淡无光、庸庸碌碌。
这便是大错特错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价值。
可曾想过,你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带给父母多大的惊喜和欢乐?在你父母的眼中,在你朋友的眼中,在你爱人的眼中,你永远是无法取代、独一无二的,正因为你的存在,他们的生命也增添了无数光彩。
所以,还认为,你的生命没有丝毫价值吗?我无法得知那些轻生的人们临终的想法,但我知道,他们很痛苦、很无望、很孤独,对他们而言,死,或许真的是一种解脱。
然而,如此所谓的解脱,却给爱他们的人带来巨大的伤痛,同时也是对自己肩上责任的推诿懈怠。
这样的死是那样懦弱,为人所不齿。
我们都应明白,人生就是如此,不总是风光无限,到处都充满着挫折与荆棘。
生活就是一个享受美好、忍耐平淡、解决困难相互交织的过程,足够的坚强和强大的内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只是就像学校考试一般,有的人能取得优异成绩,有些人却难以合格。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向满分冲刺,让自己变得足够坚强,能够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而不是轻易放弃生命,如此死不足惜。
对待生死的看法

对待生死的看法中国人向来崇尚“生”,对于“死”这件事,这个词都讳莫如深,大家都很避讳“死”这件事,不愿意直接说死去,古代,君王或诸侯去世称为驾崩、卒、薨。
现在人去世,会叫做人走了,即便人们不敢正视死亡,但这是人类最正常的一种现象和反应,早晚需要面对的问题,人应该学会正视生死观。
那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对待生死观?人的一生中生死只有一次,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生与死。
古代士人有两种生死观。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司马子长曰:“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简单地说,前者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后者主张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中国人其实是很不愿意谈死亡的,甚至觉得这个字眼很不吉利。
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大家忌讳谈死,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死了也说成是“老了”或者“走了”。
谈死色变的文化基调,衬托出一种灰色的人生态度。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然而,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生",对老、病、尤是死亡一直讳莫如深。
特别是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现在,“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已深入人心,而对死亡却异常忌讳,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
”死亡”这个话题,不仅仅代表着言语上的不吉利,更被置于道德的高架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死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中,都要伴随着很多次“死亡”,亲人离世,或者认识的人离世,这些都是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死亡教育”,向孩子讲解死亡的话题时不要欺骗,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只是家长对死亡的另一种逃避,在死亡教育这件事上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其次要如实告知,告诉孩子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不应过分恐惧,更不应是无限的美好。
生死观的作文

生死观的作文引言生死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命题,它关乎着我们对人生价值的认知和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索。
每个人的生死观都随着经历、文化和信仰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生死观的重要性、不同观点的对比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生死观的重要性生死观是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它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个积极的生死观能给人带来勇气、希望和满足感,而消极的生死观则容易导致失落、沮丧甚至无法面对现实。
生死观还能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和行为。
如果我们将生命视为宝贵而短暂的礼物,就会更加珍惜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相反,如果我们对生命价值持漠视或冷漠态度,就可能产生冷漠、暴力甚至厌恶他人的行为。
二、不同生死观的对比1.宗教生死观:宗教生死观是以信仰为基础的观念,认为生命有超越于人世间的存在。
例如,基督教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解放,佛教认为死亡是轮回转世的开始。
宗教生死观给信徒带来安慰和希望,让他们相信死亡只是通向更高层次生命的过渡。
2.科学生死观:科学生死观从理性和实证的角度出发,将死亡看作是生命活动的终结,没有超自然的存在。
科学生死观认为人的意识和个体意识在死亡后停止存在,只有身体的分解和能量的转化。
这种观点强调生命的无常和有限性,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3.存在主义生死观:存在主义生死观认为生命的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来建立的。
根据存在主义者的观点,生命无固定的价值或目的,每个人必须自己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意义。
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死亡是在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为生命赋予意义的机会。
三、生死观对生活的影响1.积极的生死观带来勇气和希望:积极的生死观使人们能够以乐观和勇敢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并不畏死亡。
它能够激发人们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消极的生死观导致悲观和恐惧:消极的生死观容易使人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
它会让人们害怕面对死亡、害怕未知的未来,限制了他们的生活和发展。
我的生死观作文

我的生死观作文我的生死观,那是三年前思考的事了,我思考的如此痛彻,以至于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只念起“生死观”三个字。
如今,重新再捡起这块碎片看看。
那是让我感到灰暗的日子,中考失利,让我闭门不出,前路漫漫,遥无可期,失望透顶,毫无生气,先辈誓言,良师教诲,于心不安,羞愧难当,心如刀割,肝肠寸断,悲痛至极。
整天一躺,就是数日,两口饭下咽,勉勉强强度过一月。
这一月,闭门不出,我整日躺床思考着生死,说起来好笑,一月之后我对生死果然有大彻大悟的理解了。
再加上我又三年的感悟,总和起来名曰:《我的生死观》“睡在花坛下的流浪汉和不久自杀的留洋学生”,我从中看出的是,一个愿意不惜代价的活着为了美好风景的人生,另一个却是看过了美好风景的人生却要不假思索的结束自己生命。
他们不同的生死观到底为什么相反?到底揭示了人一生什么样命运?我该如何选择自我的生死观?当年我那个傻小子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毫无办法,翻来覆去总想着生死,到头来总归还是生不如死。
无论是苟延残喘的活着,还是辉煌一世的活着,总还是一个字:死。
倒不如现在就结束,没有这么多麻烦还省事。
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结论给了我在当年很大的影响,我会下意识地去思考我下一步的动作和活动到底意义何在。
常常对着天空发呆就是一整天,这蔚蓝的空和这洁瑕的云难不成就是给我看的?我在许多地方迷茫过许多日子,直到后来读到余华《活着》,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福贵一家人的命运这么凄惨,他硬是活到最后结尾。
爹因儿子赌博输了百年家产,蹲茅坑站起脚踩泥滑落,头偏撞茅坑缸而死;娘因儿子被抓去参军伤心过度而死;等福贵回来时,女儿失聪,那个曾经他踹自己老婆肚子里的儿子出生了,他在他娘的青坟上哭了三天三夜。
闹饥荒,喝水喝到吐,一把塞牙缝的米度过。
大胖乎乎的小儿子因县长老婆产后大出血主动献血而死,可他没想到那个县长是他曾经的战友!唯一照顾他的心地善良的媳妇因陪他田里干活劳累得病而死;女儿嫁了一个偏头,难产而死,冒着风雪与女婿一同背尸体回去埋葬;女婿一边带儿子一边工地干活,被两片石板夹死;福贵带孙子,给他煮豆吃,难得的豆子让孙子自主吃到最后活活撑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 王琼 10205104
摘要:
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
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
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
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
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
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
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
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
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
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
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
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
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
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
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
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
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
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
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
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
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
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
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
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
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
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
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
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
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
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得不叹息
无知的可怕。
人生在世,除了不断学习外,还要不断的修养心性,从小爸爸总教育我说,
女孩子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还要温柔、善良、对人真诚、学会理解、宽
容别人......小时候总是不以为然,上了大学之后才慢慢的发现,爸爸以前的严
格要求其实对我影响很大,使我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一切事情和不同的人。
当然了,这些优点距离我还是有些距离的,不过我会慢慢向这些优点靠拢,让这
些优点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说,活着就要轰轰烈烈的,不能碌碌无为。我虽然不一定能做到轰
轰烈烈,干一番多大的事业,但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它而不断努力,
并坚持到底!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的理由,让自己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并坚持不
懈的走到最后,成功一定会属于我的。我不想在生命逝去的那个时刻,后悔自己
没有努力,一生什么成就也没有,活的极为失败。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一
定不能让它发生。
我活着的最大梦想是走遍我国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我喜欢哈尔滨的冰雕,
向往香港、澳门的时尚名城,想看看云南黎族姑娘的民族风情,渴望领略策马奔
腾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感觉......这些都是年轻的时候都应该实现的,能动的时
候若不去将梦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了它们,老了再想去瞻仰它们的风采,却只怕
会因腿脚不便而无法出发,那多遗憾。
我们为活着的生命做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并一步一步的去实施,我们不断的
丰富生命的色彩,让生命在我们的努力下变的更饱满更有意义。生,是幸福的一
件事情,死,也并不使我惧怕。我认为只要我完美的度过了生命的每一天,没有
消极、没有颓废、没有轻贱生命!在死亡的时候,我会感觉自己没有虚度美好年
华,没有浪费生命,自然无愧于心!那么,死有何惧!
生,就要好好活着,死,我们也无能为力,既然不能逆天而行、力挽狂澜,
何不豁达一点,潇洒一些!淡然的面对生死,用平常心来看待它,少些无谓的惧
怕和烦忧,生命会更加从容和美好。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
生死观,说来容易,做来是难的。但是,我想只要有了这样的生死观,竭尽全力
去努力做了,生命就会充满色彩,我们才能生的幸福、死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