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

合集下载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探讨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探讨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探讨摘要: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准确的故障测距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此,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根据各测距算法采用的原理不同,将现有的各种测距算法分为行波测距、单端测距和双端测距三类,然后逐类对各种算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条件上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了各测距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每种测距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局限性。

最后,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综述;高压架空输电线;故障测距方法引言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日益增多。

高压输电线路分布范围广,穿越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容易导致故障的发生。

尤其是闪络等瞬时性故障占90%~95%,而这类故障造成的局部绝缘损伤一般没有明显的痕迹,给故障点的查找带来极大困难。

国内外都发生过由于输电线路故障而诱发的电力系统瓦解事故。

如果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及时发现绝缘隐患,就可从技术上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受到普遍重视。

一、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一)阻抗法1、利用单端数据的测距法单端阻抗法利用线路一端的电压电流信号以及相关参数来计算故障距离。

为不失一般性,假设输电线路为均匀线,线路参数恒定。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解一次方程法,解二次方程法,零序电流相位修正法,零序电流幅值修正法,故障分析法,微分方程法以及基于微分方程的电流相位修正法,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测距算法。

此外还有高阻接地故障测距算法等其他的故障测距方法。

通过对单端测距算法的分析,单端测距算法还存在一些问题:1)不可避免过渡电阻和受端的系统阻抗变化对测距精度的影响;2)算法作出了一定的假设(测量端电流与故障点电流同相位,过渡电阻为纯阻性),假设与实际的差距会影响测距的精确度;3)算法存在伪根问题和迭代法的收敛性问题。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是指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的过程。

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包括短路、接地故障、绝缘破损等。

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的位置,有助于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包括差动测距法、冲击波测距法、电流互感器测距法和电压互感器测距法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1. 差动测距法:
差动测距法是利用电流互感器将线路分为若干段,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通常会产生故障电流。

通过测量各段的电流大小和相位差,可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差动测距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施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的电流互感器,成本较高。

2. 冲击波测距法:
冲击波测距法是利用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冲击波信号的传播速度来测量故障的位置。

通过在故障发生处发送冲击波信号,并在各个测距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利用信号传播速度来计算故障的距离。

冲击波测距法需要精确定位测距点,并且对线路的故障类型有一定的要求,但测距精度较高。

3.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是利用线路上故障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产生的电磁场来测量故障的位置。

通过在线路上放置多个电流互感器,并测量每个互感器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故障的位置。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需要大量的电流互感器并对其进行精确校准,但测距精度较高。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故障对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及时准确地测距故障点对于维护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故障类型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指两相或三相之间产生了短路故障,导致电流过大,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接地故障是指导线或设备与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可能导致电压不平衡和设备过载。

而开路故障是指导线断裂或设备失效,导致电路断开,影响正常供电。

二、故障测距方法1. 巡视法巡视法是一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故障测距方法。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外观巡视和设备检查,寻找出现故障的迹象和线路上的异常现象,从而初步确定故障位置。

此方法适用于跳闸或跳闸后无法合闸的故障情况,有利于快速定位故障点。

2. 试跳法试跳法是通过在正常情况下连通的设备上进行试跳,观察故障设备的跳闸情况,从而确定故障的位置。

该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精确的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

而且在试跳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现场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3. 波形比对法波形比对法是通过对正常波形和故障波形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故障录波装置对线路的波形进行录制和比对,从而找出波形发生异常的点,即可判定为故障点。

4. 电压法电压法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通常在发生接地故障时,会产生电压下降,而短路故障则会导致电压上升。

根据电压变化的规律,可以初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然后通过定位设备进行精确测距。

6. 故障录波法为了更精确地确定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的故障点位置,通常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设备。

常见的故障测距设备包括:1. 故障指示仪故障指示仪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可以直接测量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变化,从而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电网系统的重要环节,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故障。

有效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是保障电网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因此探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有基于工频量的单、双端故障测距法,单、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法,以及智能化测距法等等。

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一、引言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电网规模逐渐增大,远距离以及超远距离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个区域,由于受气候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

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关系到我国电网以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及系统的安全。

由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征,所以这对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诊断与分析带来了困难,积极探索有效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电网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是基于工频量以及行波原理的故障测距法,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智能化测距方法也不断出现,并成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基于行波原理的故障测距法行波故障测距法是我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中较早的一种故障测距方法,它主要是基于行波传输的原理,借助故障发生时所产生的瞬态电压以及电流的行波信号,然后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进行精准的定位。

通常而言,一般同条母线上会接有不同的出线。

背侧相邻线路对端的反射波与故障点的反射波极为相似,当背侧相邻线路的长度小于检测点到故障点的距离时,将使故障点反射波的检测受到影响。

所以,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消除这种影响。

1.双端及多端行波测距法通常,双端行波法主要有以下所示的两种计算方法。

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技术探析

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技术探析

某直 流输 电线 路 自投入运行 以来 .故 障定 位问题一直是 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主要有 : 单相接地故障、 相间短路故障、 个 老大难 问题 尽管线路 上 已经配备 了一套 行波故障测距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 三相短路故障。其 中单相接地故障的几率最 装 系统 . 但其测距性能难 以满足现场要求 . 时测距误差 甚至 有 大( 眺 栩 , 占8 本文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例进行说明。 按采用的线 超过 1 m。近几年来 . 了将现代行波故障测距的最新研究 5k 为 路模型、 测距原理、 贝 被l量和测量设备等的不同. 0 故障测距可以有 成果用 于直流输 电线路 .电力调度通信 中心开展 了现代 行波 多种分类方法 , 一般将其分为阻抗法和行波法 2 大类 故 障测距技术用 于直流输 电线路 的研 究工作 .并安装 了所研 11 . 阻抗 法 制 的行波故障测距 系统 。 阻抗法是根据故障 时测量 到的电压 、电流量计算 出故障 22系统简介 . 回路的阻抗 。由于线路长度与 阻抗成正 比. 因此可求出测距装 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 系统 由=部分构成 .即行波 三 置安装处与故障点 的距离 。阻抗法按 照测量电气量位置 的不 采集与处理系统 ( 3套) 通讯网络和行波综合分析 系统 , 共 、 如 同可分为利用单端 电压 、 电流量的单端算法 和利用 双端电压 、 图 3所示 整个测距 系统 实际上包含 A ——B和 B —— c两个 电流量的双端算法 。单端算法 由于造 价低 。不受通信条 件限 双端 行波故障测距子系统。 制 , 以来一直是人们关 注的热点 。 长期 单端阻抗法在实际中应 用非常广泛 , 其优 点是 简单 可靠 , 缺点是测 距精度不高 。现有 的继 电保护和数字故障滤波器 中都包含 这种单端算法 的软件 包。单端算法又可分为故障分量电流算法 、 故障电流相位修正 算法 、 二次方 程算法 、 解 解一次方 程算法 和解 微分方 程算法 。 这些 算法 的共 同特点是受过渡电阻 、负荷 电流和对侧系统 阻 上~ — 抗变化的影响 通信技术和 G S同步技术 的发展使利用双端 P 电气量 的测距算法得 以实现 。双端算法可 以克 服单 端算法原 理上 的缺陷 , 因此在精度上有所提高。双端算法按照数据 同步 的方式可分为 G S同步算法 、 P 自同步算法 和不 同步算法。 在调 图 3直 流输 电线 路 行 波 故 障 测 距 系统 示意 图 度 中心安 装故 障信息 系统 可将各 变 电站 的录波 信息 采集 上 3套行 波采集与处理系统均采用集 中组屏式结构 , 分别安 来, 利用双端测距算法可以给 出故障点 的准确 信息 . 为调 度决 装在 A换 流站 、 B中继站和 C换流站。每套行波采集与处理系 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统包括行 波采 集装 置 、电力 系统 同步时钟 以及 当地处理机 3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屡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如何快速、准确地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定位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测距定位是指通过一定的测距方法精确计算出故障点距离某一参考点的距离。

根据国家电力部门的标准,测距的误差不得大于10%。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主要用于故障查找和线路巡视等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一、时域反射法时域反射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磁波在导线中传输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和反射系数来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时域反射法的优点是测距精度高、测距范围广,但需要先对线路进行较复杂的建模和计算。

二、电流法电流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故障点处的故障电流来判断故障位置的方法。

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点处会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通过测量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采用比较昂贵和复杂的设备,且只适用于短路故障的测距。

三、波形比对法波形比对法是一种利用故障点处故障波形特点与参考波形进行比对来计算故障距离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故障,可以通过分析波形的特点来确定故障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四、电磁波法以上介绍的几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故障和工作环境。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故障测距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应该遵循准确、快速、安全的原则,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方法出现,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和分析手段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以便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1. 直接法:该方法适用于短路故障的测距。

首先断开故障点两边的开关,然后将一只电压表与故障线路的A相和故障点相连,再将另一只电压表与故障线路的B相和故障点相连,测量两只电压表的读数,根据电流方向和电压大小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4. 超声波法:该方法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测距。

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对故障点附近的高压线路进行测量,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特性,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电阻法、反向法、超声波法和红外测温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故障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专业的分析技术支持,以保证故障测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故障点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判断
故障的位置。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测距方法。

1. 交流谐波法:该方法是利用故障产生的谐波信号进行测距。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会产生谐波,谐波信号会沿线路传播,并逐渐衰减。

通过测量线路上不同位
置处的谐波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大致确定故障位置。

2. 电阻测距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故障点处的接地电阻来确定故障位置。

对于单相
接地故障,将线路的一端短路,然后测量接地点到短路点的电阻值,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故
障距离。

对于双相接地故障,可以通过同时测量线路的两个相位的接地电阻值来确定故障
位置。

4. 电流比率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故障点处电流与终端处电流之比来确定故障位置。

当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电流的变化会导致线路上其他位置电流的变化,在测量线路上不
同位置处的电流比率后,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故障位置。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故障测距方法,如相位比对法、波阻抗法等,都
是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测量参数进行故障位置的确定。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故障测距。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结合多种方法来提高故障测距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架空线路故障测距
摘要:本文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国内外在故障测距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根据各测距算法采用的原理不同,将现有的各种测距算法分为行波测距,单端测距,双端测距以及其他方法,然后逐类对各种算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端数据非同步算法,该方法不要求双端数据同步,能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EMTP和MATLAB 6.1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及的理论和方法对于高压架空线路的故障测距是真确有效的.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双端数据量不同步EMTPMATLAB
选定测距方法
①测距方程的原理
取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做为输入信息,根据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对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可以精确求出不同步角δ,进而精确的求出故障位置x;对两相接地故障,由边界条件可以近似求出不同步角δ,进而近似求出故障位置x
图5序网结构图
图5为双端系统发生故障事故序结构图(i=0,1,2分别表示零序、正序和负序分量)。

线路模型为分布参数。

故障点F距m端距离为x,线路总长为l。

两端不同步采样误差相角为δ。

假设线路均匀换位,对于对称三相电路有(特征阻抗),线路单位长度的阻抗为,导纳为。

(传播常数)
由图5可得如下方程
(16)
将式(16)化简得
(17)
其中
(18)
为行文方便,暂时假设已知不同步角δ,则由式(18)可求出x。

令:
,
,
,则
;(19)
大量计算表明。

若测量数据(电压、电流)是准确的,则x1=x2=x;若测量数据有误差,则x1≠x2。

由于αi比βi小得很多,因此x受测量误差的影响要比x大得多,所以一般可取x1=x2。

②关于不同步角δ的讨论
1.故障点的故障电流
由图5可得
(16)
同理(17)
2.单相接地故障
设故障相为A相,故障电流在A、B、C坐标系统中的边界条件是:,将上式中电流用对称分量表示,则在0、1、2坐标系统中的边界条件为:由式(16)及边界条件得
对正序和负序分量有Zc1=Zc2,γ1=γ2,因此
或(18)
3.相间短路故障
设故障相为B、C相,故障电流在A、B、C坐标系统中的边界条件是

在0、1、2系统中的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或(19)
4.两相短路接地故障
设故障相为B、C相,故障电流在A、B、C坐标系统中的边界条件为,在0、1、2坐标系统中的边界条件为
若近似的取则有
(20)
同理,若近似的取,则有
(21)
因的近似度优于,所以按式(20)计算δ精度高
至此,方案已确立,以下将就任务书中的原始资料建立仿真模型,以检验上述测距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故障仿真及测距过程
原始接线图及主要参数见下
线路参数;,,
,,
系统等效阻抗:
线路两侧电源电势:
鉴于此课题的数据量大,运算复杂等特点,拟采用ATP-EMTP、MATLAB、Visual C++等软件借助于计算机完成其故障仿真,测距验证等问题。

MATLAB是集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及图形处理等强大功能于一体的科学计算语言。

作为强大的科学计算平台,它几乎能满足所有的计算需求。

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理工科院校里,MATLAB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的课程,在科研院所、大型公司或企业的工程计算部门,MATLAB也是最为普遍得计算工具之一。

ATP-EMTP程序的编写
故障点的采样数据由ATP-EMTP程序仿真得出。

ATP是Alternative Transient Program的缩写词,是BPA EMTP程序的继续和发展,这两个程序的功能和输入卡片的填写大体相仿,主要用于模拟计算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为电力系统的科研、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程序可以求解包括集中参数的线性和非线性电阻、电感电路、电容电路、多相π型电路、多相分布参数电路、各种类型的开关、电源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的大型电力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过程
1.特殊要求卡片组
BEGIN NEW DATA CASE
.001.12 500.
1 1
提出对程序的各种特殊要求,第一张卡片为“BEGIN NEW DATA CASE”(1-19列)卡,表明了卡片编写由此开始,最后为混杂数据卡,本文先采用实型的混杂数据卡。

其后将会表示有模拟计算的步长,模拟计算结束时间,电感元件的单位,电容元件的单位以及模拟计算的起始时间,但一般为零。

之后采用整型的混杂数据卡,其后有控制打印频率的参数,控制作图文件的参数,控制打印网络连接图的参数,控制稳态计算结果输出的参数,控制输出变量中最大绝对值及其模拟时间的打印,控制模拟结束时状态的参数。

2.支路输入卡片组。

(1)写集中参数R、L、C无耦合支路卡片。

网络的节点是用六个字符的字母数字串来表示,六个空格表示大地。

在相应的列中填以六个字符的符号数字名,规定的支路两端的节点名。

每个支路中R、L 、C的值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如例:
Ema Vma 1.051543.176
Emb Vmb 1.051543.176
Emc Vmc 1.051543.176
如果要填的支路参数与以前的支路相同,则只需将前面参考支路的节点名填在相应的列中,R、L 、C参数就不用填了。

如例:
1 No1aNo2aVma No1a
2 No1bNo2bVmb No1b
3 No1cNo2cVmc No1c
(2)π型等值电路卡片
π型等值电路图
图2-1
[Uk]-[Um]=L*d(ikm)/dt+R*ikm
ik=0.5C*d(vk)/dt+ikm
im=0.5C*d(vk)/dt-ikm
ITYPE(1-2列)—相数,1、2、3;BUS1,BUS2(3~14列)—给出各相的节点。

BUS3,BUS4(15~26列)—参考支路节点名;其后为R、L、C为矩阵,只输入下三角矩阵,其中各元素的单位与R、L、C无耦合支路规定的相同。

如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