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
高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应用论文

高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及应用探究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速、准确地故障测距,可以及时发现绝缘隐患,及早采取防范措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并减少因停电而造成的巨大综合损失。
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的行波故障测距,对于提升故障测距的精度,保证电网稳定运行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高压输电线路的准确故障测距是从技术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与传统的工频量测距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由于受一些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目前的行波故障测距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绝缘隐患,采取防范措施,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就必须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方法,及时找到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点。
1.行波法故障测距的原理及分类近年来,全国电网逐渐升级换代,变电站容量不断增大,作为各变电站间能量传输的通道,高压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高压输电线路的可靠性相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压等级从超高压到特高压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对线路修复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准确快速的故障测距可有效帮助修复线路,保证线路可靠供电,从而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程度降低线路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的威胁,以及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综合损失。
行波即线路中传播的电磁波。
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会产生从基频到很高频率的暂态行波,暂态行波沿输电线向两端传播,在线路末端母线、故障点等波阻抗不连续的点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经过反射和折射行波的极性会发生改变,频率会发生突变,根据这些变化量可以测量出行波到达这些点的时刻。
利用线路长度,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时刻以及行波传播的速度可以计算出故障点所在的位置。
按照检测行波的方式,将行波测距法分为四类,a型、b型、c型和d型。
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故障测距的应用研究

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故障测距的应用研究摘要:文章基于RTDS/Matlab建立起特高压输电线路仿真模型,进行故障时电压、电流量幅频特性、故障测距算法等的分析,提出了特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的线路保护测距方案。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负序故障分量;故障测距前言: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中采用双回线同杆并架工程方案。
同杆并架双回线由于存在线间互感,导致线路保护中阶段式距离保护在阻抗测量方面存在问题,实际应用中可采用缩短保护范围的定值整定方法。
但基于单回线测量阻抗原理的常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同样受互感的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故障时非常严重的暂态过程会给故障测距带来较大误差。
建模仿真分析了线间互感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暂态过程对常规故障测距的影响,提出采用基于负序故障分量的分布参数双端测距原理的总体实现方案,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测距方案采用单回线的信息,方案考虑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特征及满足故障测距原理的需要,提出基于“海明窗”级联式数字滤波器的故障测距算法,通过 RTDS/Matlab建立皖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仿真模型。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测距方案不受同杆互感的影响、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有效克服了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时暂态过程对测距算法的影响。
1 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故障测距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双回线测距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利用两端信息测距的算法不断得到发展,这类测距算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利用本端电压和对端电流工频量,即利用两侧电压电流工频量。
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故障,主要分为环流网故障、同向网故障。
环流网属于故障分量网络,通过对环流网的分析就可以搜索出故障点的位置。
六序分量法及环流法基于单端或者双端数据。
双端故障测距算法能够获取较多的信息量,能够有效消除故障多度阻抗、线路参数、故障类型、运行方式等的影响,但以上故障测距方法基于两回线的电压、电流等信息,不具备单回线信息的线路保护价值。
该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单回线信息的分布参数双端测距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同杆线间互感及负序不平衡的影响,其是一种负序前提下的故障分量等效网,由两端电气量迭代产生负序电压模值变化曲线,通过对两曲线交点的利用进行故障距离的求出,这种方法不需要进行两端数据同步采样。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是指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的过程。
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包括短路、接地故障、绝缘破损等。
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的位置,有助于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包括差动测距法、冲击波测距法、电流互感器测距法和电压互感器测距法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1. 差动测距法:
差动测距法是利用电流互感器将线路分为若干段,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通常会产生故障电流。
通过测量各段的电流大小和相位差,可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差动测距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施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的电流互感器,成本较高。
2. 冲击波测距法:
冲击波测距法是利用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冲击波信号的传播速度来测量故障的位置。
通过在故障发生处发送冲击波信号,并在各个测距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利用信号传播速度来计算故障的距离。
冲击波测距法需要精确定位测距点,并且对线路的故障类型有一定的要求,但测距精度较高。
3.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是利用线路上故障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产生的电磁场来测量故障的位置。
通过在线路上放置多个电流互感器,并测量每个互感器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故障的位置。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需要大量的电流互感器并对其进行精确校准,但测距精度较高。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摘要: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精确的故障定位,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对国内外的故障定位技术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按每一种测距算法所使用的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故障解析法,另一种是行波法。
在简要地阐述了失效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行波法中行波获取、波头识别、波速确定、单端行波、多端行波定位的方法。
最后,归纳了目前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并分析了几种不同的测距方法的优势及其问题。
并对各种测距方法的使用和限制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高压输电线的故障定位技术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行波法:故障分析法引言:根据线路模型、测距原理和测距装置的不同,高压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有很多种。
当前,根据距离测量的基本原则,将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划分为两种。
其中,故障检测方法是根据现场检测到的工频点电压、电流信号等资料,对故障点的位置进行分析和计算。
行波法是通过行波传播原理来检测输电线的故障位置。
行波法适用于高压线路,缺点是线路复杂,分支多,在配电网中较短的线路很难识别故障的波头和波阻抗变化。
然而行波法投资少、可靠性高、测距准确,是目前公认的电力线路测距最准确、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故障测距方法。
一、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概述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发电站向周围居民提供电力,而发电站所提供的电力并不只是用于附近居民,而是为了更大范围的需求,因为电力要长距离传送,所以必须采用高电压传送,而非常规导线。
高压传输线可分成两类,即电缆输电线路和高架输电线路。
电缆传输线不占用任何地方,位于地下,而架空传输线则位于高空。
在高电压输电线的故障定位中,测量精度的高低将会对电力网的正常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测量时,利用测量中所得到的绝对和相对误差,来确定距离的最终结果,使其误差降到最低,并用比较的方法测量出故障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条件、技术手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故障测距存在一定的误差标准。
高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探析

高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探析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它担负着传送电能的重任。
同时,它又是系统中发生故障最多的地方,并且极难查找。
因此,在线路故障后迅速准确地把故障点找到,不仅对及时修复线路和保证可靠供电,而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概述了故障测距算法的几种方法,详细分析对比了行波测距法。
关键词:高压线路;故障测距;行波0引言高压输电线路的准确故障测距是从技术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按采用的线路模型、测距原理、被测量与测量设备等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测距原理分为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根据测距所需的信息来源分为单端法、双端法和多端法。
1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意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上经常发生各种短路故障,在故障点有些故障比较明显,容易辨别,有些故障则难以发觉,如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小,所以在故障点造成的损害小,当保护切除这一故障后,故障点有时很难查找,但这一故障点由于绝缘已经发生变化,对整个线路来讲比较薄弱,很可能就是下次故障的发生地,因此,仍然需要尽快找到其位置。
其次,输电线路穿越的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特别是远距离输电线路,难免要穿越山区,沙漠这些人迹罕至的偏僻地带,交通十分不便。
再者,多数故障往往发生在风雪,雷雨等较为恶劣的天气中发生。
另外,我国电力系统的巡线装备简陋,使得故障测距的准确度,对故障巡线工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故障分析法故障分析法根据系统在运行方式确定和线路参数己知的条件下,输电线路故障时测量装置处的电压和电流是故障距离的函数,利用故障录波记录的故障数据建立电压、电流回路方程,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故障距离。
2.1利用单端数据的故障分析法利用单端数据的故障分析法包括阻抗法、电压法和解方程法。
阻抗法瞄。
是利用故障时在线路一端测到的电压、电流计算出故障回路的阻抗,其与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成正比从而求出故障距离。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故障对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及时准确地测距故障点对于维护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故障类型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指两相或三相之间产生了短路故障,导致电流过大,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接地故障是指导线或设备与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可能导致电压不平衡和设备过载。
而开路故障是指导线断裂或设备失效,导致电路断开,影响正常供电。
二、故障测距方法1. 巡视法巡视法是一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故障测距方法。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外观巡视和设备检查,寻找出现故障的迹象和线路上的异常现象,从而初步确定故障位置。
此方法适用于跳闸或跳闸后无法合闸的故障情况,有利于快速定位故障点。
2. 试跳法试跳法是通过在正常情况下连通的设备上进行试跳,观察故障设备的跳闸情况,从而确定故障的位置。
该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精确的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
而且在试跳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现场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3. 波形比对法波形比对法是通过对正常波形和故障波形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故障录波装置对线路的波形进行录制和比对,从而找出波形发生异常的点,即可判定为故障点。
4. 电压法电压法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通常在发生接地故障时,会产生电压下降,而短路故障则会导致电压上升。
根据电压变化的规律,可以初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然后通过定位设备进行精确测距。
6. 故障录波法为了更精确地确定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的故障点位置,通常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设备。
常见的故障测距设备包括:1. 故障指示仪故障指示仪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可以直接测量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变化,从而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的。因此在 当前 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过程 中, 开始采用相量测量装 置来对故障进行测定 , 同时此装置 的研制成功 , 也为双端故障测距 成为可能, 为高压输 电线路故 障定位的精度提供 了坚实 的基础。 1 参数在线估算 参数通常都是指导特性阻抗 、 传播常数和线路长度等 , 这些数 值都是在线路建成之初进行测量所得到的结果。 利用这些数据来做 为故障测距 的参数 , 会对故 障测距 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影 响 , 因为输 电线路运行后其周围的气候 、 环境和地理等因素都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 所 以此时的参数与当初线路初建成时的参数会存在差异 , 所以 在进行故障测距时最好 能对当前运行时的各项参数进行重新测量 , 从而保证测量的实时 陛, 使故障测距具有较为精确 的效果 。而输电 线路的各项参数的测定 ,只需根据 WA MS 提供 的线路 两端 的同步 电压和电流相量与线路参数 的关系即可方便地计算出来。
想保证测距算法 的准确性 , 则需要具有较高的滤波能力 。2 ) 搜索迭 代法。该类方法只需采集得到的线路两端 电压 、 电流工频分量的幅 值与相位即可进行 , 利用故障线路两端母线到故障点 电压呈不断下 降趋势的特点 , 运用线路分布参数方程 , 通过搜索所有线路 , 找 出从 两端电压下降曲线的公共点 即为故障点的方案 。 此种算数不涉及到 方程式 , 所 以不会 因为伪根的问题受到影响 , 同时过渡 电阻和故障 类型也不会影响到该种算法 , 因此在一些较长的高压线路上通常会 采用此种算 法来 时行故障测距 , 同时在进行此种算法计算 时, 要特 别注意对故障点搜索指标的建立 , 因为这是决定搜索迭代法 的关键 电流推算求得支接点 电压和注入假定故障支路的电流 , 从而分别求 得3 个故 障距离 , 经证 明, 求得的 3 个 故障距离有且仅有 1 个在 0 和对应支路总长度之 间, 该距离就是真实的故障距离 , 故障发生在 对应支路上 。该方法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 即可测距 , 在支接点附 近经高阻故障时无测距死 区。 2 ) 串联补偿线路 。 在传输线路 中安装 串联补偿装置可 以增加线路传输容量 、 提高稳定性等 , 但这些电子 装置出现会严重影响传输线路 的故障测距精度 。 3 . 2 全 网定位 。现有的基于同步相量的故障定位方法能否准确地 定位故障取决于 P MU的配置数量 。只有 当每条线路的两端均配置 有P M U或者间隔一个母线配置 P M U时 , 才能够有效地定位故障位 置。 但是受 费用约束 , 目前 尚不 可能如此高密度地配置 P MU 。 因此 , 如何在配置较少数量 的 P MU的情况下 ,进行全 网的故 障定位仍是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故 障测距算法是 目前 国内外在高压输 电线路上广泛应用 的方 法, 各种算法都有其故障定位的原理及算法 , 同时不同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 中也存在着各 自的问题 , 所 以还需要专业界人士在此基 础上还要不断的进行深入 的研究 ,从而使故障测距算法更完善 , 在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屡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如何快速、准确地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定位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测距定位是指通过一定的测距方法精确计算出故障点距离某一参考点的距离。
根据国家电力部门的标准,测距的误差不得大于10%。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主要用于故障查找和线路巡视等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一、时域反射法时域反射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磁波在导线中传输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和反射系数来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时域反射法的优点是测距精度高、测距范围广,但需要先对线路进行较复杂的建模和计算。
二、电流法电流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故障点处的故障电流来判断故障位置的方法。
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点处会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通过测量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采用比较昂贵和复杂的设备,且只适用于短路故障的测距。
三、波形比对法波形比对法是一种利用故障点处故障波形特点与参考波形进行比对来计算故障距离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故障,可以通过分析波形的特点来确定故障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四、电磁波法以上介绍的几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故障和工作环境。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故障测距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应该遵循准确、快速、安全的原则,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方法出现,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5-01-23T11:35:16.1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胥文琰张林峰王佐许靖
[导读]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它担负着传送电能的重任。
同时,它又是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最多的地方,并且极难查找。
胥文琰张林峰王佐许靖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抚州供电分公司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意义,探讨了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引言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它担负着传送电能的重任。
同时,它又是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最多的地方,并且极难查找。
因此,在线路故障后迅速准确地把故障点找到,不仅对及时修复线路和保证可靠供电,而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故障测距装置又称为故障定位装置,是一种测定故障点位置的自动装置。
它能根据不同的故障特征迅速准确地测定故障点,这不仅大大减轻了人工巡线的艰辛劳动,而且还能查出人们难以发现的故障。
因此它给电力生产部门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难以估计的。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作用笔者分析如下:(1)帮助快速查找故障,节省故障巡线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2)帮助及时修复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减少停电损失;(3)帮助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4)对于瞬时性故障,可以提醒线路维护人员注意绝缘薄弱点,并适时清理或更换存在隐患的绝缘子,从而避免形成永久故障,而且可以大大节省检修时间和费用。
1 故障测距的要求及现状分析在电网工作中,发电厂将发出的电供给给周边的人们使用,但是发电厂发出的电不仅仅要供周边人使用,还要将电传送到许多更远的地方,用来满足更多的需要,由于需要将电输送到很远的地方,这就需要使用高压输电线路进行电的输送,而不是普通的电线传输。
高压输电线路分为电缆输电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两种。
电缆输电线路不占空间,它是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架空输电线路是悬挂在空中的。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分析会直接影响到电网系统的运行,因此,在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故障测距时,要保证测距的准确性,这也是故障测距中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通过在故障测距中计算出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最后定下测距的数据,最大程度上减少它的误差,用对比的计算法来衡量出故障测距是否准确,在实际工作中,故障测距会受到环境条件、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条件上的一些影响,因此在故障测距中都有一定的误差标准,只要测距误差在这个规定误差范围之中,就达到了对故障测距的精确度的要求。
要使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更加精确,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出影响故障测距准确性的因素。
在电力系统的所有工作中,工作人员普遍都十分重视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这也是跟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在电网工作中的重要性直接相关的。
21 世纪的今天,电子产品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电力系统中,技术人员也将计算机尽可能的在故障测距算法中得到利用,已经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将这项任务应用到现场中,做出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2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2.1 故障分析法2.1.1 利用单端数据的故障分析法利用单端数据的故障分析法包括阻抗法、电压法和解方程法。
阻抗法是利用故障时在线路一端测到的电压、电流计算出故障回路的阻抗,其与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成正比从而求出故障距离。
电压法根据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的电压有最小值,通过计算各故障相电压的沿线分布,找出故障相电压的最低点实现故障测距。
据此又提出计算正序故障分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电压沿故障线分布,找出电压的最高点实现故障测距。
对比两种方法后者更为简单。
解方程法是根据输电线路参数和系统模型,利用测距点的电压、电流,用解方程的方法直接求出故障点的距离。
解方程法包括解复数方程和解微分方程,前者在频域内求解后者在时域内求解。
2.1.2 利用双端数据的故障分析法利用双端数据的故障分析法可分为利用两端电流或两端电流、一端电压的方法;利用两端电压和电流的方法;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以上方法可分别建立在三种输电线路模型上,且又可分为需要两端数据同步或不同步两种。
2.1.3 影响故障分析法测距精度的因素1)线路参数的测量问题。
故障分析法中输电线路参数计算方法都是在多种假设条件下进行的,很难保证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
高压输电线路的参数还受沿线地质、气候、大地电阻率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甚至线路长度也是随季节变化的,这是造成测距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工频电气量的采集问题。
由于算法中电流、电压采用工频电气量,而在故障暂态过程电流、电压包含非周期分量、工频量和各次谐波分量,因此在故障测距前必须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
3)采样数据的同步性问题。
两端同步的双端法为采用简单精确的同步算法,首先必需解决线路两端的同步采样问题。
传统的时钟同步方法难以满足要求。
利用GPS 传递的精确时问信号为实现双端量高精度故障测距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需要增~DGPS 接收装置等硬件设备,造价高昂,同时实际测距还有赖于GPS 的可靠运行。
现场中的硬件对采集的信息仍具有一定的时延,因此两端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同步,故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单端法硬件要求简单,具有投资少,实现容易等优点。
但是这种方法除单端供电线路外,仅使用本侧信息不能消除对侧系统阻抗变化和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会给测距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甚至失效。
双端法由于使用了双端信息,因此不必引入对端系统参数,在原理上完全不受故障过渡电阻大小、性质和双端系统阻抗的影响,从原理上保证了测距的精度。
但其在数据同步和伪根判别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改进之处。
2.2 双端同步测距法2.2.1 本侧电压电流对侧电流法由于故障发生时,电流互感器极易达到饱和导致采样波形发生畸变.从而不能正确地反映真实故障电流。
因此电流互感器饱和是影响输电线路双端测距算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饱和影响故障测距的途径之一是对饱和电流进行补偿矫正。
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将饱和电流完全矫正。
另一种解决的途径是研究仅利用两侧电压和另一侧电流,而不考虑CT 饱和的一侧电流,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和更广泛的应用。
2.2.2 两侧电压法为了有效避免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带来的测距误差.学者提出了仅基于线路两端同步电压相量的测距算法。
理论上。
这类方法无需电流相量参与,可以完全不受饱和侧电流的影响。
2.3 行波法行波法依据的测算方法是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行波会在线路中产生,在故障点和其它阻抗不连续点发生折射和反射的情况。
故障测距的行波法算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早期阶段和现代阶段两种。
早期的行波法主要是运用阴极射线示波器或者是最初的
电子计数器来测量出暂态行波到达的具体时间和传播的具体时间,与早期行波法有所区别的是,现代行波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来测量出要求的时间数据。
行波法依据的测距原理是行波理论,它分为单端算法和双端算法。
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母线在向故障点传播的行波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由于故障点的存在而在此折回来,而母线向故障点传播的行波所使用的时间与返回来所形成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故障距离是成正比关系的,对于这段时间的测量检测,也是单端行波测距算法的基本理念。
而双端行波算法则是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在第一次到达两端的时间差实现测距的。
行波法在故障测距中,精确度上得到提高,它不受到不同电路类型的影响,以及过渡的电阻的影响等,但是行波法对测距硬件设备的要求相对来说较高,需要高速度的采取数据信息。
行波法在故障测距中经常使用,虽然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但是它进行的测距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技术人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对故障产生时所形成的行波的不确定性,参数的频变效应、线路两端非线性元件的动态时延等进一步分析,提高行波法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1]刘亚冬.浅析电力电缆的故障测距方法与定点方法. [J]华北电力.2012(06)[2] 李强民.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分析[J] 电网技术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