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直方图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课件第章第课时 直方图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课件第章第课时 直方图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41课时 直方图(1)
第41课时 直方图(1)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41课时 直方图(1)
1.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 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__组__距____.
2.分成组的个数叫做__组__数____.
组别 身高/厘米
A
x<155

B 155≤x<160
C 160≤x<165
D 165≤x<170
E
x≥170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样本中男生的人数为___4_0____; (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 E 组的频数为___2_____;
(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 380 人,女生 320 人,请估计 全校身高在 160≤x<170 之间的学生总人数.
第41课时 直方图(1)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41课时 直方图(1)
第41课时 直方图(1)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41课时 直方图(1)
第十41章 课时数据直的方收图集(1)、整理与描述
第4十1课 章时数直据的方收图集(1)、整理与描述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无钱之人脚杆硬,有钱之人骨头酥。
志莫1正为.则 一5众身8邪之~不谋生,。而1有.天6下3之(志单。 位:m)这一小组的频率为 0.25,则该组的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人数为 ( B )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直方图》讲解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直方图》讲解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解教学课件
第2关 9. 某班学生参加十九大知识竞赛,将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得
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 5 组,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 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60.5~70.5 这一分数段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1)3+12+18+9+6=48(名). (2)频数是 12,频率是1428=0.25.
(3)补全条形统计图(不必写计算过程);
(4)若从本校 500 名毕业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
生该项测试成绩在 8 分以下的可能性是多少?(用分数
表示) (3)如图
(4)11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解教学课件
课堂作业
导教导学案第105页过关检测第7-12题
课后作业
1、完成分层第52页 2、预习并完成导教导学案第106页和第107页 3、完成复习卷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解教学课件
一、新课学习 (1)直方图:是用一组长方形去表示统计数据分布状态的统
计图.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有 1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56,70,74,94,86,63, 80,68,90,88.现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94-56=38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假设组距定为 10,38÷10=3.8,则 组数为 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讲解教学课件
4. 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 40 名学生,测试了他们做 1 min 仰卧起坐的次数,并制 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示解答: (1)组距是____5____,组数____5____; (2)第二组的频数是___1_0____,频率是________; (3)若九年级有学生 800 人,请估计 1 min 做仰卧起坐 25 次以下的人数. (3)800×1430=260(人).

10.2 直方图 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0.2 直方图 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3)请你估算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0 。
人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50.5 60.5 70.5 80.5 90.5 100.5 分数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决定组距与组数: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_______数据分成_____组.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直方图
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
(学生人数)
20
15
10 5 0
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身高/㎝
6.5
6.4
6.7
5.8
5.9
5.9
5.2
4.0
5.4
4.6
5.8 6.2 6.8 6.4 6.0 5.3 5.5 5.8 6.3
5.5 5.4 6.0 5.8 5.4 6.4 6.2 5.3 5.7
T

19 10 8 4 2

T
从表中可以看出,身高在155≤x<158, 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 一共有41人,因此可以 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同学 中选参加比赛的同学.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 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10.2直方图
知识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 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
各方法有什么特点?
问题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 从63名同学中挑选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 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 课件(共29张PPT)

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4,最小值是4.0,它们的差是
7.4-4.0=3.4.
探究新知
解:(2)决定组距和组数.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4,如果取组距为0.3,那么由于
.

=11 ,可分成12组,组数适合.于是取组距为0.3,组数为
.

12.
探究新知
(3)列频数分布表.
分组
4.0≤x<4.3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一起探究】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
(身高)的分布情况,即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同学多,哪个
范围内的同学少,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地分组
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这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
容易看出,
频数
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频数.
组距
可见,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
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小长方形的高是
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探究新知
等距分组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的比值是
常数(组距),因此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时,为画
图与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例
的个数(叫做频数).整理可以得到频数分布表:
身高分组
149≤x<152
152≤x<155
155≤x<158
158≤x<161
161≤x<164
164≤x<167
167≤x<170
170≤x<17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直方图》PPT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直方图》PPT (1)

02
形成新知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03
学以致用
三位同学想了解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 目的观众集中在哪个年龄段,在他们所居住的小区进 行了一次随机调查,请以小组为单位,角色互换,选 取其中一位同学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 得出结论。用时:12分钟
04 课堂小结
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RURAL
01
解决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02
形成新知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小结
01
解决课前问题
老师收集了63名同学的身高信息: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4 第34课时直方图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10.4 第34课时直方图 课件(共26张PPT)

24 18
7
3
那么第④组的频数为( A
A. 24
B. 26
) C. 0.24
D. 0.26
知识重点
知识点二 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用一组 __长__方__形____去表示统计数据分布状态的统计图,简称直方 图,一般的画法步骤是:①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 ____差______; ② 决定___组__距_____与___组__数_____;③ 列频 数分布表; ④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思路点拨:根据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 1∶3∶7∶6∶3和总篇数,只要求出第四、五个分数段的 总篇数,就是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的优秀论文篇数,即 可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6. 某校随机抽查若干名学生,测试了1 min仰卧起坐的次数 ,把所得数据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0-34-4),则 仰卧起坐次数不小于15次且小于20次的频率等于 0.1 __________.
(3)跳绳次数x在100≤x<140范围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 ____5_2_____ %; (4)如果60 s跳绳的个数在140个以上(含140个)为优秀,全 年级400名学生中该项运动为优秀的学生约有多少?
思路点拨:依据频数分布表的数据进行计算或判断即可.
举一反三
5. (创新题)某校组织了一次“疫情防控知识”专题网上学习,并 进行了一次全校2 500名学生都参加的网上测试.阅卷后,教务处 随机抽取100份答卷进行分析统计,绘制了下面的频数分布表: 请结合表中信息回 答下列问题: (1)a=_____1_0____, b=____2_5_____, n=____0_._2_5___;
思路点拨: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个数总和.

福建省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10.2直方图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的应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福建省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10.2直方图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的应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可知样本数据中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D )
A.身高在155≤x<160区间的男生比女生多3人
B.B组中男生和女生占比相同
C.超过一半的男生身高在165 cm以上
D.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2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拨:抽取的男生总人数为4+12+10+8+6=40(人),
因为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人数相同,所以抽取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2
第2课时
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的应用
1.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商店准备确定一种包装袋来
包装大米,经市场调查后,作出如下频数直方图,请问选
择什么样的包装袋最合适?( A )
A.2 kg/包
B.3 kg/包
C.4 kg/包
D.5 kg/包
1
2
3
4
5
6
7
8
9
10
2.小明同学对历届菲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进行了统计,
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3)根据所给数据,两个年级竞赛成绩高于80分
的人数较少,处于C组的人数最多,故还需要进一步加
强航天科技知识的推广力度,增长学生对我国航天科
技及空间站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航天科技知识的普
及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3长沙]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某校举行了一次全校3 000名学生参
解:答案不唯一,如跳绳次数x在100≤x<120这一范
围的同学人数最多,跳绳次数x在180≤x<200这一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 直方图》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 直方图》课件
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 布直方图,从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解:(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在样本数注据意中:,一最般情大况值是7.4,最小
值是4.0,它(们1)的可差以是由组距来求组数;
(72).4当-数4据.0个=数3小.4于(40时cm,)组数
155≤x<158 164≤x<167
3. 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
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
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
分组
划记
频数
149≤x<152
2
152≤x<155
6
155≤x<158
12
158≤x<161
19
161≤x<164
10
164≤x<167
8
167≤x<170
4
170≤x<173
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如上
如果我们先确定组数是8,能否确定组距呢?
1172271492327
8
88
可以确定组距是3.
为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八年 级同年龄的6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结果 如下(单位:厘米)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6 162 158 159 156 166 160 164 160 157 156 157 161 160 160 161 153 158 164 158 163 153 157 162 162 159 154 165 166 157 151 146 151 158 160 165 158 163 163 162 161 154 165 162 160 159 157 159 149 164 168 159 1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 小时的人数.
图10-2-9
知识梳理
图10-2-10
答案:解:(1)数据总数为:21÷21%=100,第四组频数为:100-1021-40-4=25,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如图10-2-10所示;
知识梳理
(2)m=40÷100×100=40;“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知识梳理
有__________天; (2)统计表中的a=________,这个月中行12时的气温在 _________范围内的天数最多; (3)求这个月中午12时的气温不低于16℃的天数占该月总天数 的百分比.
答案:(1)6,20,30;(2)3,12≤x<16;(3)气温不低于16℃的 天数占该月总天数的百分比是:8+4×100%=40%.
76 71 66 62 88 83 77 72 68 64 70 76 82 79 73 72 66 61 56 65 75 86 78 82 74 85 67 72 76 74
从最低分数起,每 隔5分作为一组, 将数据分成7组。
分数分组
56≤x<61 61≤x<66 66≤x<71 71≤x<76 76≤x<81 81≤x<86 86≤x<91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
b
28%
6%
知识梳理
【讲解】首先用2÷4%可以求出八(1)班学生的总人数为2÷4%=50人,然 后减去其他已知小组的数据即可求出a=50-2-22-14-3=9,然后把22除以总 人数即可求出b=22÷50=44%.
【方法小结】频数分布表的识别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找出所需要 的隐含条件,然后利用隐含条件解决问题.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2 直方图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课题引入
下列是某班按学号 顺序的30名学生的 数学竞赛成绩。
76 71 66 62 88 83 77 72 68 64 70 76 82 79 73 72 66 61 56 65 75 86 78 82 74 85 67 72 76 74
【小练习】 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35,31,35,37,39,35,38, 40,39,33,34,35,37,36,33,32,34,35,36, 34,
知识梳理
在列频率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为___5___组,其中 32.5~34.5中的频数是______5______. 下表为吉安市某中学七(1)班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春 雷计划”的数目,老师将学生捐款数目按10元组距分段,统计 每个分数段出现的频数,则a=___1_1____,b=___0_._4__,全班总人 数为____5_0___个.
怎样从这些数据中 分析出班上学生的 学习情况呢?
课题引入
学号--成绩直角坐 标系。
学号--成绩直角坐标 系很清晰的反映出每 个学生的成绩,但是 不能直观的反映出某 个分数段内的人数。 有没有可以直观的呈 现某个分数段人数的 方法呢?
y/成绩
90
89
88
87
86
85
84
83
82
81
80
79
78
77
76
各种情况人数统计频数分布表
课外阅读情况 A B C D
频数
20 x y 40
知识梳理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____________名学生; (2)表中x,y的值分别为:x=___________,y=____________; (3)在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__ 度; (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估计九年级学生一年阅读课外书20 本以上的学生人数.
知识梳理
【例】下表为某中学八(1)班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助 残活动”的数目,老师将学生捐款数目按10元组距分段,统 计每个分数段出现的频数,则a=_______,b=________.
捐款数(元)
5≤x<15
15≤x<2 5
25≤x<35
35≤x<4 5
45≤x<5 5
频数
2
a
22
14
3
百分比
50
知识梳理
图10-2-8
【方法小结】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 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 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知识梳理
实战演练 (2015•台州)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 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 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10-2-9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 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知识梳理
【讲解】(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42-0=42;(2)组距是7时,42÷7=6, 则分成6组;(3)如图10-2-4所示;(4)如图10-2-5所示.
图10-2-4
图10-2-5
知识梳理
【方法小结】画频数分布图,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 经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决定.
【小练习】 育才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同年龄的40名 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厘 米):
知识梳理
【解析】(1)利用A部分的人数÷A部分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出本次问卷 调查共抽取的学生数为20÷10%=200(人),故答案为:200;(2)x=抽 查的学生总数×B部分的学生所占百分比=200×30%=60,y=抽查的学生总 数-A部分的人数-B部分的人数-D部分的人数=200-20-60-40=80,故答案 为:60,80;(3)C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所占百 分比=360°× 80 =144°,故答案为:144;(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
【解析】(1)根据其他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 6 =50(人);
12%
(2)分别求出徒步和自驾游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即徒步的人数是: 50×8%=4(人),自驾游的人数是:50-12-8-4-6=20(人);补图10-2-8如 示;(3)用360°乘以自驾游所占的百分比,求出∠α的度数 =360°×20=144°;(4)最喜欢的方式是自驾游,它比较自由,比较方便.
【解析】数串“201506221500”中“0”出现的频数是4.故答案为:4. 【方法小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频数的概念:频数是指每个对象出现 的次数.
实战演练 (2014•崇左)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
知识梳理
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20,5, 则第四组频数为_____2_0______. (2009•湛江)已知在一个样本中,40个数据分别落在4个组内, 第一、二、四组数据个数分别为5、12、8,则第三组的频数为 ___1_5________.
知识梳理
钱数目(元) 5≤x≤15 15≤x≤25 25≤x≤35 35≤x≤45 45≤x≤55
频数
2
a
20
14
3
百分比
0.040 0.220
b
0.350 0.075
知识点2:频数分布直方图 绘制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 表;④以横轴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知识梳理
【例】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 间(进入银行到接受受理的时间间隔,单位:min)如下:
15 20 18 3 25 34 6 0 17 24 23 30 35 42 37 24 21 1 14 12 34 22 13 34 8 22 31 24 17 33 4 14 23 32 33 28 42 25 14 22 31 42 34 26 14 25 40 14 24 11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横轴/数据
纵轴/频数
知识要点
1.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 2.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会列频数分布表。 3.通过学习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 数据中的作用,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 统计的兴趣。
知识梳理
知识点1:频数分布表. 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 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组数:分成组的个数叫做组数. 频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 频数分布表: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的 分布情况.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各个数 据的分布情况.
频数
1 4 5 8 6 4 2
课题引入
频数分布直 方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直 观的呈现出某个分 数段内的人数。
9 频数/组距8
7
6
5
4
3
2
1
0 56 61 66 71 76 81 86 91
数学竞赛分数/分
教学新知
1.绘制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以横轴 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组数= 最大值组−距最小值。
请将上述的数据整理后,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直方图,并 根据所画的直方图说明: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身高段?身高的整 体分布情况如何?
答案:(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170-146=24;(2)组距是5,24÷5=4.8, 则分成5组;(3)列频数分布表如下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0-2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